导读:本文包含了动载荷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载荷,车钩,算法,轴承,转向架,疲劳,结构。
动载荷论文文献综述
范玉川,黄清云,鲁艳,赵春雨[1](2019)在《基于Newmark-β法的非线性体系动载荷识别》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Newmark-β数值仿真方法,对于刚度变化的单自由度非线性体系,采用修正的NewtonRaphson迭代方法最小化由切线刚度代替变化刚度代入的误差,推导出非线性体系在已知外部激励、体系特性下的动力响应迭代求解过程,并反向推导出在已知动力响应、体系特性下动载荷的反求迭代求解过程.通过算例分析验证了应用该修正迭代方法进行非线性体系的载荷识别是可行的,克服了无迭代方法的误差累积缺点.(本文来源于《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12期)
侯世涵,秦远田[2](2019)在《一种基于遗传算法的动载荷位置识别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传统载荷位置识别方法在求逆过程中,一直存在系数矩阵病态的问题,利用遗传算法实现动载荷位置识别,将动力学的反问题转化为正问题寻优的过程,可以有效地避免系数矩阵病态的问题。本文对基于遗传算法的单点及多点动载荷位置识别进行了研究,并建立简支梁算例模型,利用遗传算法对载荷进行位置及时间历程的识别。算例结果表明,基于遗传算法的动载荷位置识别方法是有效的。(本文来源于《第十叁届全国振动理论及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期刊2019-11-09)
李明,吕海波,岳之光[3](2019)在《航行体出水过程动载荷优化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航行体垂直出水过程中,由于空泡在壁面处溃灭会产生较大的压力脉冲,从而激起结构剧烈的结构动响应,严重时可能造成结构破坏。基于遗传算法,提出了以减小航行体整体载荷为目标的顶层优化方法,通过调整整体质量-刚度分布参数,改变其动力学特性,实现了多目标优化,得到了良好的整体降载效果,在工程上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本文来源于《强度与环境》期刊2019年05期)
孙雪伟,张强,薛俊谦,何佰传,王帅[4](2019)在《铁路货车车钩托梁动载荷测试与故障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应用铁路货车车钩托梁动载荷的实测数据和载荷谱对车钩托梁的疲劳寿命进行仿真分析,改进了车钩托梁结构,并验证了改进结构车钩托梁的疲劳寿命满足设计要求。(本文来源于《铁道车辆》期刊2019年10期)
曹晓远[5](2019)在《井下大倾角综采液压支架动载荷特性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现场测量与理论分析的方案,对大倾角综采作业过程中作用在液压支架上的动载荷特性进行研究,包括正常回采阶段液压支架动载荷特性、综采面来压阶段液压支架动载荷特性、液压支架前柱和后柱的受力变化特性。结果表明:当在正常综采作业期液压支架的受载不均衡性表现为后侧的支柱大于前侧的支柱,在顶板来压期间的不均衡性大于在正常回采阶段的不均衡性。该研究结果可为优化液压支架结构、提升支护可靠性奠定基础。(本文来源于《机械管理开发》期刊2019年09期)
司和勇,曹丽华,李盼[6](2019)在《耦合热、动载荷的超超临界汽轮机迷宫密封动力特性》一文中研究指出密封汽流激振严重影响超超临界汽轮机的安全运行,采用DEFINE_CG_MOTION和DEFINE_PROFILE控制宏建立转子的涡动方程,通过Workbench流固耦合方法计算热、动载荷下密封齿形变,根据快速傅里叶变化得到机组运行时的密封动力特性,并对转子稳定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蒸汽可导致密封齿膨胀变形,温度对密封齿长度变化影响可达1%~1.5%,压力和离心作用对其影响较小。热、动载荷使迷宫密封直接刚度减小,直接阻尼先增加后减小,交叉刚度先减小后增加,动力系数的最大变化为原来的2倍。35~55Hz内转子稳定裕度急剧下降,转子对密封汽流激振更敏感。热、动载荷引起的压力波动集中在低频范围,密封周向压力波动可增高18.5kPa。密封高压区的压力波幅剧增是汽流激振显着的主要原因。(本文来源于《航空动力学报》期刊2019年09期)
杜祥宁,张艳艳,黄瑞,俞小莉,刘震涛[7](2019)在《运行参数对内燃机主轴承动载荷影响规律仿真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内燃机服役过程中主轴承动载荷变化特性和运行参数对其影响机制不明,进而无法根据服役内燃机服役过程制定可变控制策略的问题,以某型号汽油机为研究对象,建立了曲轴系多体动力学与主轴承润滑耦合仿真模型。服役期间,在间隙增大和运行转速、轴力输入改变的条件下,利用稳态理论进行了计算,并进行了对比分析和规律总结,验证了仿真结果的可信度。研究结果表明:随着转速的增加,轴承总力先增加后减小,局部最大总压先减小后增大;随着轴力放大系数增加,轴承总力增加,局部最大总压先减小后增加;间隙增加会导致轴承总力和局部最大总压均增加,可通过适当匹配输入轴载荷和转速的方式缓和轴承受载。(本文来源于《机电工程》期刊2019年08期)
张哲,唐剑隐,皮威[8](2019)在《角接触向心轴承当量动载荷的分析与计算》一文中研究指出角接触向心轴承轴向力的分析与计算是"机械设计"课程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之一。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对角接触向心轴承的结构和设计计算存在一些模糊的认识。通过作者多年的教学和实践经验以及独特的释疑方法,比如:"尖对尖,尖背尖,力指尖,附加轴向力"等判断方法,学生能够很好地理解教材中未能详细解读的内容,能够在日常的学习中牢固地掌握知识点,并能够在机械设计工作中灵活应用。(本文来源于《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8期)
程瑶[9](2019)在《高速动车组转向架构架静强度与动载荷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高速动车组转向架构架是现代物流体系中最为重要的结构之一,其不仅可以作用于高速动车组各个车厢的连接位置,同时对于铁路车辆检修工作而言也有着重要意义,所以为了使得高速动车组转向架构架可以更好的应用在动车组运行工作中,就需要针对其各项参数展开全面的分析与研究。在本篇文章中将会针对高速动车组转向架构架静强度与动荷载展开分析,希望可以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帮助。(本文来源于《电子测试》期刊2019年16期)
张宇娇,范虹兴,刘东圆,黄雄峰,姜岚[10](2019)在《发电电动机转子T尾部动载荷作用下的疲劳寿命评估》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抽水蓄能发电电动机运行情况复杂,利用常规的基于静力学计算的疲劳强度校核法和单工况疲劳破坏次数评估法,极易低估疲劳损伤对机组运行年限的累积影响。提出一种动载荷作用下的发电电动机转子T尾部疲劳寿命评估方法。采用结构动力学求得的时变离心应力,与电磁场、温度场计算的电磁应力、热应力迭加得到各工况的动应力载荷谱的方法,结合疲劳实验所得S-N(stress-life)曲线,确定疲劳破坏点及循环次数。根据G-M(grover-manson)疲劳累积损伤准则,结合已投运年限内的运行数据来预测运行年限。最后,以一台广州蓄能电站已投运机组为例,发现破坏危险点位于转子磁极T尾部,并确定机组的运行年限,验证了该评估方法的正确性。(本文来源于《电机与控制学报》期刊2019年08期)
动载荷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传统载荷位置识别方法在求逆过程中,一直存在系数矩阵病态的问题,利用遗传算法实现动载荷位置识别,将动力学的反问题转化为正问题寻优的过程,可以有效地避免系数矩阵病态的问题。本文对基于遗传算法的单点及多点动载荷位置识别进行了研究,并建立简支梁算例模型,利用遗传算法对载荷进行位置及时间历程的识别。算例结果表明,基于遗传算法的动载荷位置识别方法是有效的。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动载荷论文参考文献
[1].范玉川,黄清云,鲁艳,赵春雨.基于Newmark-β法的非线性体系动载荷识别[J].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2].侯世涵,秦远田.一种基于遗传算法的动载荷位置识别方法[C].第十叁届全国振动理论及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2019
[3].李明,吕海波,岳之光.航行体出水过程动载荷优化方法研究[J].强度与环境.2019
[4].孙雪伟,张强,薛俊谦,何佰传,王帅.铁路货车车钩托梁动载荷测试与故障分析[J].铁道车辆.2019
[5].曹晓远.井下大倾角综采液压支架动载荷特性的研究[J].机械管理开发.2019
[6].司和勇,曹丽华,李盼.耦合热、动载荷的超超临界汽轮机迷宫密封动力特性[J].航空动力学报.2019
[7].杜祥宁,张艳艳,黄瑞,俞小莉,刘震涛.运行参数对内燃机主轴承动载荷影响规律仿真分析[J].机电工程.2019
[8].张哲,唐剑隐,皮威.角接触向心轴承当量动载荷的分析与计算[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9
[9].程瑶.高速动车组转向架构架静强度与动载荷分析[J].电子测试.2019
[10].张宇娇,范虹兴,刘东圆,黄雄峰,姜岚.发电电动机转子T尾部动载荷作用下的疲劳寿命评估[J].电机与控制学报.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