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黄海辐射沙洲论文-张颖,沈卫明,李静,赵刚

南黄海辐射沙洲论文-张颖,沈卫明,李静,赵刚

导读:本文包含了南黄海辐射沙洲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南黄海辐射沙脊群,GPS动态后处理技术,水深测量,数值滤波

南黄海辐射沙洲论文文献综述

张颖,沈卫明,李静,赵刚[1](2019)在《南黄海辐射沙脊群海域GPS-PPK海测方案应用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解决南黄海辐射沙脊群海域独特地理、水文条件下水深测量的现实困难,提高测量精度,本文将GPS动态后处理技术(GPS-PPK)运用于该海域的水下地形测量工作中。GPS-PPK技术具有控制距离远、无需实时数据传输的优点,是船载一体化水深测量时叁维精确定位的理想选择。本文在数据结构、GPS-PPK信号频谱定量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GPS-PPK截频滤波及数据匹配方案,使其适用于该海区水深测量并进一步提高测量精度。实验表明,整套方案操作便捷、有效可靠,测量精度较传统验潮方案更高。同时,远距离无验潮测量,节省了大量人力物力,非常值得在广阔的南黄海辐射沙脊群海域浅水环境下推广使用。(本文来源于《现代测绘》期刊2019年03期)

韩雪,潘锡山,陈庆勇,时珉,周昊[2](2019)在《南黄海辐射沙脊群海域海洋防灾减灾平台构建》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南黄海重点海域防灾减灾、海洋管理的需求,运用GIS技术,集成南黄海风暴潮、海浪灾害预警报系统和风暴潮漫堤灾害评估系统,构建南黄海辐射沙脊群海域防灾减灾决策支持平台,实现全方位地理信息与海洋灾害预警信息的展示和综合集成,提高海洋防灾减灾辅助决策水平,为江苏沿海海洋环境安全保障提供技术支持,为沿海开发、防灾减灾提供基础技术支撑和决策服务。(本文来源于《海洋信息》期刊2019年02期)

陈可锋,郑金海,陆培东,王艳红,张弛[3](2019)在《南黄海辐射沙脊群形成演变的动力地貌过程数值模拟》一文中研究指出江苏沿海辐射沙脊群在国内潮成沙体中较为罕见,有关辐射沙脊形成的动力机制已有定论,但对其形成时间和物质来源说法不一。运用长时间尺度动力地貌过程数学模型复演了辐射沙脊群形成演变过程,结果表明:江苏岸外辐聚辐散的流场不依赖于局部海底地形而独立存在;不同初始地形下只要泥沙供给充足,经过150年左右潮流动力对地形不断塑造,辐射状"水道-沙脊"相间的地貌格局都能基本形成;辐射沙脊群是废黄河北归约150年后,随着废黄河水下叁角洲不断被侵蚀,辐聚辐散的潮流对不同来源物质重新塑造的结果,是动力-泥沙-地形相互作用的产物。(本文来源于《水科学进展》期刊2019年02期)

潘锡山,李春辉,韩雪,周昊,蔡建统[4](2019)在《南黄海辐射沙脊群海域基础信息数据库的设计与实现》一文中研究指出从提高海洋灾害预警反应能力和减轻海洋灾害损失的角度出发,利用数据库技术、GIS技术、RIA技术、NET技术,建立南黄海辐射沙脊群海域基础信息数据库,该数据库整合了南黄海辐射沙脊群海域的历史观测资料、实时观测资料。该系统的建立为统筹管理江苏省海洋观测数据,建立高效的运行机制奠定了基础。(本文来源于《海洋信息》期刊2019年01期)

袁金金,冯曦,冯卫兵[5](2018)在《辐射沙洲地形对南黄海潮汐过程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海岸及大洋环流模型FVCOM叁维数值模式模拟了南黄海区域辐射沙洲地形条件下的潮波运动,并与实测天文潮进行验证,保证了计算精度.在相同动力条件下,又模拟了去除辐射沙洲地形时的南黄海潮波运动情况.结果表明:辐射沙洲地形使得潮波波形发生形变,落潮历时大于涨潮历时,且越接近近岸这种差异越大,非线性效应显着;辐射沙洲地形的存在使得辐射状汊道的流速变大,均超过1 m/s,涨潮期和落潮期流速均大于辐射沙洲北部的废黄河口和南部的长江口;与此同时,辐射沙洲地形的存在使得该海域潮能通量变大,加快了潮能耗散,也使得临界层化参量值向近海移动,即潮混合锋区向近岸移动.同时,伴随着近岸层化参量值变小,海水掺混在辐射沙洲地区更为严重.(本文来源于《科学通报》期刊2018年27期)

周春煦[6](2018)在《南黄海海底辐射沙洲及西洋水道地形变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探索江苏省东部南黄海海底的辐射沙洲的形成演变规律,建立了平面二维水动力潮流泥沙数学模型,基于实测水文泥沙资料验证模拟结果,分析了该区域水沙特征,并采用机制分解法分析了西洋水道近期的地形冲淤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辐射沙脊群海域涨落潮总体上呈现以弶港为顶点的往复流形态,而辐射沙脊群外部海域流场则表现为较明显的旋转流流态。辐射沙洲海域含沙量变化趋势与流场变化趋势基本一致。而对于西洋水道,由于涨潮流速大于落潮流速,涨潮冲刷占据主导作用,泥沙净输沙方向为由北向南,使其近30年(1979~2009年)来,总体呈现"北冲南淤"的变化特征。同时西洋东槽规模不断扩大,小阴沙面积逐渐减小,西洋东、西槽之间的水体交换正逐渐通过瓢儿沙中部和东侧水道进行。研究成果对于进一步认识并利用辐射沙洲意义重大。(本文来源于《水电能源科学》期刊2018年05期)

刘柄麟,张振克,何华春,任航,王卿[7](2018)在《1973—2016年南黄海辐射沙脊群东沙动态演化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以江苏岸外辐射沙洲地区的东沙为例,基于1973—2016年长周期遥感影像,引入形态学中最小外接矩形与质心的概念,对沙洲整体运动趋势进行研究。通过ArcGIS10.2软件提取各时相的东沙滩最小外接矩形质心,对不同时期的质心进行比较,以确定东沙滩在不同时期的整体运动趋势,同时通过热带气旋与东沙滩紫菜养殖资料进一步分析东沙滩运动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东沙滩在43a间的总体运动方向为北东北,具体分为5个阶段,各阶段运动方向与速度有所不同;东沙滩运动对热带气旋的响应有越来越强的趋势;近期快速扩张的东沙滩紫菜养殖对东沙的泥沙沉积的影响还有待进一步研究。(本文来源于《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期刊2018年02期)

冯曦,易风,曹海锦,杨斌[8](2018)在《南黄海辐射沙洲近岸海域波浪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江苏省南黄海辐射沙洲两翼的实测波浪资料,研究南黄海辐射沙洲地区的波参数分布特征和波谱特性,得出了特征波要数、波谱参数及波要素之间的转换关系式。研究结果表明南黄海辐射沙洲近岸海域的波浪特性受天气、水深和地形因素的多重影响。总体而言,江苏辐射沙洲海域波浪变化范围及其均值差异不大,特别是位于近岸的蛎蚜山测站由于受到水深的制约和沙脊的庇护,该区域波参数、谱参数的变化范围和均值均小于水深相对较深的大丰测站和冷加沙测站。在台风期和寒潮期内,除了波向以外,各个测站的波要素季节性差异均较小。波向在辐射沙洲北翼海域以偏北向为主,在南翼海域则以东南向和西北向为主。大浪过程主要与台风期和寒潮期的极端天气相关。波面特性及其波谱分析表明,波谱参数与水深、离岸距离相关性强。分析发现本海域南翼以单峰谱为主,北翼沿海海域波浪在寒潮期主要为涌浪和风浪组成的混合浪,在波谱形式上表现为双峰谱。(本文来源于《海洋工程》期刊2018年01期)

林文荣[9](2017)在《南黄海辐射沙脊群南缘晚第四纪钻孔地层及沉积环境演化》一文中研究指出海岸带和陆架地区的沉积体系和沉积相分布主要受全球海面升降、沉积物供给和区域构造沉降3个因素的影响。晚第四纪期间,在全球气候强烈波动、冰期与间冰期频繁交替和古东亚季风发育背景下,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发生了多次海进和海退。在南黄海苏北沿海形成了厚逾百米的海陆交互沉积,发育了多个大型的沉积体系。这些沉积体系在陆域上有苏北平原、老黄河叁角洲和长江叁角洲,在海域内有辐射沙脊群、老黄河水下叁角洲和现代长江水下叁角洲。中更新世晚期以来的海面最大升降幅度超过150米,海面的大幅升降使得中国东部陆架和海岸带时而暴露成陆,时而淹没为海,随着岸线的向海推进和向陆退却,控制了中国东部沿海地区的地层结构和沉积体系发育。辐射沙脊群沉积体系除了受历次海进-海退控制外,还受古长江和古黄河泥沙输入的控制,二者共同决定了研究区的沉积地层结构和沉积环境演化。研究区位于北部老黄河叁角洲和南部长江叁角洲之间,是中国东部典型的海陆交互作用区。以往苏北海岸带钻孔研究偏重于全新世,对中更新世晚期以来的海陆环境演变研究比较薄弱。另外,晚第四纪海平面升降以及海水进退到底如何影响海岸带地区,氧同位素3阶段在现今海岸带地区到底有没有受到海水的影响,以及古长江、古黄河物源追踪等科学问题都亟待解决。本文通过研究辐射沙脊群南缘YZ10钻孔地层和沉积相变化,辅以粒度、磁化率、烧失量和微量元素等环境替代指标,结合微体古生物和软体动物化石指示的环境信息,划定YZ10孔沉积相类型,重建研究区中更新世晚期以来的沉积环境演化;同时利用14C和OSL定年,厘定研究区的年代地层框架,通过区域内钻孔对比,研究区域内沉积相的空间展布;通过碎屑钻石U-Pb定年,探讨研究区中更新世晚期以来的沉积物来源。通过YZ10孔主要的侵蚀界面和沉积相发生重大变化界面,划分5个沉积单元,自上而下分别为U1、U2、U3、U4和U5;根据沉积物颜色、岩性、沉积层理和构造、所含化石、沉积序列、接触关系以及环境替代指标的辅助分析,划分出四种沉积相类型。U1沉积单元/潮流沙脊相,埋深5.6~22.6m,以细砂层为主,夹少量薄层状、团块状粉砂质黏土,潮汐层理发育,以脉状层理为主。含纵肋织纹螺和文蛤碎片等表栖于潮间带的海生软体动物化石,有孔虫属种以 Ammonia beccarii、Elphidium advenum 和 Rosalina bradyi 为主,指示近岸浅海环境。Sr/Ba指示为强海相性。U2单元/浅海相,埋深22.6~47m,沉积物以粉砂与粉砂质黏土和黏土互层为主,其次为均质黏土层。含栖息于潮间带或浅海的纵肋织纹螺化石,Sr/Ba指示为强海相性。有孔虫中浮游类增多,底栖类兼具深浅水种,20m水深、20-50m水深和大于50m水深属种各占40%、40%和20%,指示水深增大的潮流浅海环境。U3单元/潮滩相,埋深47~55m,以灰色或黄灰色细砂层为主,发育潮汐层理,主要为脉状和波状层理。含栖息于潮间带砂质基底的托氏昌螺和纵肋织纹螺。有孔虫中未见浮游类个体,底栖类主要为Ammonia beccarii 和 Quinqueloculina lamarckiana,指示近岸的砂底环境。U4 单元/潮滩相,埋深55~74.5m,以灰色均质细砂层和灰色细砂与棕灰色粉砂或粉砂质砂的互层为主,细砂层中夹泥质薄层或条带,呈脉状层理。含栖息于低盐潮滩环境的珠带拟蟹手螺。有孔虫未见浮游类个体,底栖类以Ammonia beccarii占绝对优势,其次为Elphidium advenum和Quinqueloculina lamarckiana,共同指示低盐的近岸环境。与U3单元相同的是,Sr/Ba比值显示U4单元同为弱海相性。U5单元/河流相,埋深74.5m~115.6m,沉积物以中砂和细砂为主,夹粗砂和细砾,发育23个二元结构,每个粗细旋回厚1.5-3.5m,冲刷构造频繁发育,有大量钙质结核以及炭化腐木块,不含有孔虫,含多种淡水腹足类化石,磁化率值高,Sr/Ba比值低于1,显示陆相地层特点。根据沉积相特性,又可进一步划分为河道亚相以及河漫滩亚相,但U5单元以河道亚相为主。该单元中上部发育波状纹层和有孔虫零星分布的沉积可能为受潮汐影响的河流环境。通过14C测年和OSL测年,结合邻区钻孔地层对比,厘定了 YZ10孔地层年代序列,U1、U2和U3单元为氧同位素1阶段沉积,根据对14C数据的甄别,确定U1单元大约是5.5ka BP以后形成的,U2单元大约是8.0~5.5ka BP期间形成的,U3单元大约形成于14~8.0ka BP期间。根据14C年龄超过43 000a和光释光年龄接近MIS5阶段(67.8±5.0ka BP),MIS3~4阶段海水不可能到达钻孔位置以及下伏沉积是MIS6阶段标志性的河流相沉积等逻辑推断,认为U4单元只能形成于MIS5阶段。U5单元为厚层的河流相沉积,通过区域资料获得该单元是黄东海标志性的地层,形成于MIS6阶段。重建了西太阳沙中更新世晚期以来的沉积环境演化:MIS6阶段研究区发育河流,伴随海面上升逐渐演变为邻近河口的河流并受到潮水影响,MIS5阶段演变为为潮滩,接受海水周期性的淹没。MIS3阶段,研究区及辐射沙脊群近岸区域均为陆地环境。MIS2阶段,扬州-泰州-曲塘-吕四以南的长江主河道发育下切河谷,以北则为河间地环境,发育标志性的硬黏土层。冰后期的海侵使研究区先后演变为沿岸潮滩和浅海,高海面之后潮流扰动海底泥沙发育潮流沙脊。YZ10 孔锆石年龄主要分布于 190~290Ma、400~550Ma、700~1000Ma 和 1.8~2.0Ga 四个特征区间内。碎屑锆石年龄频谱显示YZ10孔物质来源途径稳定,700~1000Ma锆石含量明显高于黄河以及全孔新生代锆石的出现均指示了长江物质为主要来源,全孔碳酸盐含量偏低也佐证了这一结论。磁化率与沉积动力密切相关,强动力条件有利于富集粗颗粒物质,使磁化率值增加,弱水动力条件不利于富集粗颗粒物质,使磁化率降低。YZ10孔河流相磁化率最高,海相沉积物磁化率偏低。酸溶态Sr/Ba比值在区分海陆相沉积和反映海相性强弱方面具有良好效果,初步确定比值大于1为海相沉积,小于1为陆相环境。研究表明研究区的海相沉积均在潮汐控制的环境下发育,海平面和沉积物源是控制沉积体系发育的主要因素。初步认为辐射沙脊群沿岸地区在氧同位素3阶段不存在海相地层,原先被认为是该阶段的海相地层有可能属于氧同位素5阶段沉积。(本文来源于《南京大学》期刊2017-05-29)

吴国栋[10](2017)在《南黄海辐射沙洲内缘区水环境承载力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辐射沙洲内缘区是江苏沿海潮滩淤涨速率最快的岸段之一,潮滩持续淤长提供了巨大海岸空间资源利用潜力。为了合理的开发利用海洋资源,促进经济的稳步发展,同时减少对海洋环境的影响,本文以辐射沙洲内缘区为研究区域,对其水环境污染现状、富营养化程度进行了合理的评价,利用多元统计学方法,依据调查站位的污染相似性对研究区进行了分区。通过建立二维潮流数学模型,分析内缘区水动力特征,依据主要污染物入海负荷,通过整个内缘区的纳污能力来表征其水环境承载力的量值,并结合人类开发利用活动分析了区域水环境承载力,为后期内缘区的开发、排污量的控制以及排污口的选划提供参考,为区域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海洋水环境保护提供科学依据。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结论如下:(1)采用单因子评价法对辐射沙洲水质状况进行评价,发现2015年辐射沙洲内缘区的水体中无机氮、活性磷酸盐污染最为严重,其次是化学需氧量和石油类污染物。研究区富营养化程度比较严重,富营养化程度最高的区域位于辐射沙洲内缘区北侧的西洋水道中,蒋家沙、高泥、小洋口外侧富营养化程度次之,应注意防止赤潮的发生。辐射沙洲内缘区周边的主要入海河流为梁垛河、北凌河以及栟茶运河,依据入海河口水质评价结果,入海河流的主要污染物为氨氮、总磷和 COD。(2)通过多元统计方法依据辐射沙洲区域各站位的污染相似性对其进行分区,发现西洋水道污染特征与其他区域明显不同,该区域为整个调查区域污染最为严重的区域,其海水具有高无机氮含量、高化学需要量、高活性磷酸盐含量以及高石油类污染物含量的特点。(3)建立辐射沙洲潮流数学模型,分析了内缘区水动力特征,发现该区域流场呈现往复流的特征,潮汐水道中的流速明显大于沙洲上。通过水质点示踪分析及潮通量计算,发现内缘区潮流总体呈现南强北弱的态势,南侧水体有着往北输运的趋势,黄沙洋、苦水洋、烂沙洋和西洋为内缘区涨落潮主要通道,潮汐断面每个潮周期间存在着净输运,西洋水道往北输运趋势明显,有着显着落潮水道性质,是该区域污染物的汇集地,内缘区东侧和南侧区域的污染物都有往西洋水道迁移的趋势,从机理上解释了西洋水道水质污染最为严重的原因。(4)本文依据内缘区污染物背景浓度值和内缘区的水交换率,运用箱式模型计算了内缘区的水环境承载力,得出辐射沙洲内缘区一个大潮周期可以容纳COD的量为375.75t,活性磷酸盐1.93t;—个小潮周期可以容纳COD的量为216.54t,活性磷酸盐1.11t;无机氮已严重超标,需要严格控制陆源排入量。(5)辐射沙洲内缘区围垦工程的建设对内缘区水交换量影响不大,但是对主要潮流断面的净通量影响很大,使内缘区的往西洋方向的净输出量减少25%左右,使黄沙洋和烂沙洋往内缘区的净输入量减少50%左右。同时工程的建设阻碍了辐射沙洲内缘区南北两侧水体的交换,使区域的污染物迁移能力受到一定影响,同时也减小了辐射沙洲内缘区的水环境承载力。(本文来源于《南京师范大学》期刊2017-04-09)

南黄海辐射沙洲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针对南黄海重点海域防灾减灾、海洋管理的需求,运用GIS技术,集成南黄海风暴潮、海浪灾害预警报系统和风暴潮漫堤灾害评估系统,构建南黄海辐射沙脊群海域防灾减灾决策支持平台,实现全方位地理信息与海洋灾害预警信息的展示和综合集成,提高海洋防灾减灾辅助决策水平,为江苏沿海海洋环境安全保障提供技术支持,为沿海开发、防灾减灾提供基础技术支撑和决策服务。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南黄海辐射沙洲论文参考文献

[1].张颖,沈卫明,李静,赵刚.南黄海辐射沙脊群海域GPS-PPK海测方案应用分析[J].现代测绘.2019

[2].韩雪,潘锡山,陈庆勇,时珉,周昊.南黄海辐射沙脊群海域海洋防灾减灾平台构建[J].海洋信息.2019

[3].陈可锋,郑金海,陆培东,王艳红,张弛.南黄海辐射沙脊群形成演变的动力地貌过程数值模拟[J].水科学进展.2019

[4].潘锡山,李春辉,韩雪,周昊,蔡建统.南黄海辐射沙脊群海域基础信息数据库的设计与实现[J].海洋信息.2019

[5].袁金金,冯曦,冯卫兵.辐射沙洲地形对南黄海潮汐过程的影响[J].科学通报.2018

[6].周春煦.南黄海海底辐射沙洲及西洋水道地形变化研究[J].水电能源科学.2018

[7].刘柄麟,张振克,何华春,任航,王卿.1973—2016年南黄海辐射沙脊群东沙动态演化分析[J].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2018

[8].冯曦,易风,曹海锦,杨斌.南黄海辐射沙洲近岸海域波浪特性研究[J].海洋工程.2018

[9].林文荣.南黄海辐射沙脊群南缘晚第四纪钻孔地层及沉积环境演化[D].南京大学.2017

[10].吴国栋.南黄海辐射沙洲内缘区水环境承载力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7

标签:;  ;  ;  ;  

南黄海辐射沙洲论文-张颖,沈卫明,李静,赵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