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利民, 李晶, 高秀梅, 张伯礼, 康立源[1]2005年在《养血清脑颗粒对肾性高血压模型大鼠降压作用及其机理探讨》文中研究指明为探讨养血清脑颗粒(主药:当归、川芎、生地黄等)治疗肾性高血压(RHR)的疗效与机理, 7周龄雄性Wistar大鼠,以改进的Goldblatt2肾2夹法复制肾性高血压模型后,分成6组:模型组,养血清脑颗粒高、中、低剂量组,卡托普利组,牛黄降压丸组,每日灌胃给药1次,正常组和假手术组灌服等量蒸馏水。分别在第1、2、4周末测量大鼠尾动脉收缩压。4周后取血,检测血ALD及心肌组织AngⅡ浓度。结果:连续灌服养血清脑颗粒4周可明显降低RHR收缩压,并可降低血浆ALD和心肌AngⅡ浓度,以高剂量组为显着。提示该药能够降低RHR血压,降压机理可能与其可拮抗RAS系统有关。
李晶, 高秀梅, 张伯礼, 康利源, 郭志军[2]2005年在《养血清脑颗粒对肾性高血压大鼠血压及血管活性物质的影响》文中提出目的 探讨养血清脑颗粒对肾性高血压大鼠 (Renovascularhypertension rat,RH R )的降压作用及对内皮素(Endothelin,ET)、一氧化氮 (Nitric O xide,N O )、降钙素基因相关肽 (Calcitonin gene related peptide,CG RP)等的影响。方法 采用改进的 Goldblatt肾性高血压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大鼠共分 6组:模型组、养血清脑颗粒高、中、低 3个剂量组、卡托普利组、牛黄降压丸组,每组 10只,每日灌胃 1次,正常组和假手术组灌服等量蒸馏水。分别在第 1、2 4周的周五、六、日测量大鼠尾动脉收缩压。4周后取血,检测血中 ET、NO 、CGR P 的浓度。 、结果 RH R 模型大鼠血浆中 ET 含量增多,NO 、CG RP 含量降低,养血清脑颗粒各剂量降低血压同时能够降低 ET含量,增加 N O、CG RP 含量,以高剂量组为优 (P <0.05)。结论 养血清脑颗粒能够降低 R H R 血压,并对 ET、NO 、CGRP 等产生一定影响,这可能是降压作用的机制之一。
李晶[3]2004年在《养血清脑颗粒对肾性高血压大鼠降压作用及机制研究》文中认为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心脑血管疾病,长期较高的血压水平可以造成全身多脏器损害,是导致其它多种严重疾患的基础疾病,因此研制有效的抗高血压药物具有重要意义。本实验采用两肾两夹肾性高血压大鼠(RHR),探讨养血清脑颗粒对RHR降压作用及对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内皮素(ET)、一氧化氮(NO)、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的影响,结果如下:1. 单次灌服养血清脑颗粒,可以明显降低RHR收缩压。给药1小时后血压开始下降,高剂量组在药后2小时血压下降明显,与模型组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 01) ,并于3小时达到降压峰值,可降低15mmHg。中低剂量组降压变化与高剂量组相似,但血压降低幅度小于高剂量组,叁组有一定的量效关系。2. 连续给药四周,血压呈小幅下降,药效平稳、缓和。给药一周后,养血清脑颗粒各剂量组均显现出明显的降压效果,与模型组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 05) ,于第4周达到降压峰值,可降低22mmHg,并有继续降低的趋势,叁组有一定的量效关系。3. 停药后模型组血压呈继续上升趋势。停药后第一天,给药组血压有上升趋势,到第四天各剂量组血压与模型组大致持平。4. 养血清脑颗粒有降低血浆中醛固酮(ALD)和心肌中血管紧张素Ⅱ(AngⅡ)的作用。与模型组相比各给药组血浆ALD及心肌中AngⅡ水平均有下降,其中养血清脑颗粒高剂量组与模型组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 05) 。5. 养血清脑颗粒各剂量组均有不同程度降低循环血中ET和升高CGRP、NO的作用。其中以高中剂量组作用较为明显,与模型组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 05) 。结论:1. 单次和连续灌服养血清脑颗粒均能降低RHR血压,降压作用平稳、缓和。停药后血压缓慢上升。2. 养血清脑颗粒能够拮抗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3养血清脑颗粒对ET、NO、CGRP等血管活性物质有一定的调节作用。
王瑞菊, 赵文军, 王锦[4]2015年在《中医药治疗肾性高血压研究进展》文中提出肾性高血压是临床常见的心血管疾病,研究表明,中医药治疗肾性高血压疗效可靠,具有一定的优势。综述治疗肾性高血压的中药及作用机理,为进一步研究中药治疗肾性高血压的疗效和机制,充分发挥中药在肾性高血压治疗上的优势提供参考。
张玲, 褚扬, 马晓慧, 郭治昕[5]2011年在《养血清脑颗粒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养血清脑颗粒是一种现代中药复方制剂,具有多靶点、多环节、整体性调节机体的特点,临床主要用于治疗各种类型头痛、高血压等。目前国内外对其研究主要集中于药理作用、成分分析、作用机制、临床应用、联合用药等方面。养血清脑颗粒药理作用的研究已不断丰富,但缺乏相关总结概述。现对近年来养血清脑颗粒的药理作用研究进行综述,以期为该药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参考依据。
曲卓[6]2017年在《养血清脑颗粒心脑血管保护作用及药效物质基础研究》文中指出高血压和老年痴呆互为并发症,二者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公共健康。养血清脑颗粒是一种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中成药,临床上已明确其具有降血压和抗老年痴呆作用,目前尚缺乏对其现代药理学及其药效物质基础的研究。基于此,本论文通过血清药物化学与药效学相结合的方法,系统研究了养血清脑颗粒对高血压和老年痴呆的干预作用及作用物质基础。研究了养血清脑颗粒的心血管和神经保护作用。(1)采用大鼠离体胸主动脉评价了养血清脑颗粒的舒血管作用,结果表明其血管舒张作用通过调节前列环素、NO/cGMP、CO/HO和H_2S/CSE,阻滞钙离子通道,开放K_(ATP)通道而实现;(2)采用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s)模型评价了养血清脑颗粒的降压作用,结果表明其发挥降压作用的主要途径为改善内皮系统,调节SHRs血清NO和H_2S。此外,养血清脑颗粒能够减轻心肌肥厚和改善心室功能。(3)采用D-半乳糖致快速老化模型小鼠评价了养血清脑颗粒的神经保护作用,结果表明其神经保护作用通过改善胆碱能系统、减轻氧化应激、抑制炎症反应和神经退化而实现,提示养血清脑颗粒具有很好的神经保护作用。在明确养血清脑颗粒药效的基础上,进一步采用UPLC-Q-TOF-MS分析鉴定了其中的47个化合物。采用血清药物化学研究方法分析了养血清脑颗粒的入血成分,结果显示延胡索乙素是其主要入血成分之一。进一步对延胡索乙素的药动学进行探讨,结果表明延胡索乙素在体内的消除速度较快且符合一室开放模型。分子对接结果显示,延胡索乙素对ACE和AChE具有较好的抑制活性。在成分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对养血清脑颗粒的入血成分延胡索乙素的心血管保护作用和神经保护作用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1)延胡索乙素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作用是由NO/cGMP信号通路激活而产生;非内皮依赖性的血管舒张作用通过VDCCs和ROCCs的阻滞、胆碱能受体的激活和K_(ATP)通道的开放而实现;(2)延胡索乙素对D-半乳糖诱导的大鼠认知功能障碍具有改善作用。其发挥作用的途径包括减轻氧化应激、改善胆碱能系统、减轻炎症反应,提示延胡索乙素对老化相关的症状具有改善作用。以上研究系统地评价了养血清脑颗粒对高血压和老年痴呆的药效作用及发挥药效的作用物质基础,为其临床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李百臣[7]2004年在《养血清脑颗粒降压作用临床及实验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研究主要采用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肾性血管性高血压犬(RHD)模型,在明确养血清脑颗粒降低血压作用及探索其可能途径的同时,研究了对SHR心脏和肾脏损伤的保护作用。并采用基因芯片技术研究对SHR心脏和肾脏基因表达谱的影响,以探讨其作用的分子机制;在此基础上观察了对正常麻醉犬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探讨其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在实验研究的基础上,开展了养血清脑颗粒治疗高血压病的临床研究。其结果如下:1. 养血清脑颗粒对SHR的降压作用1. 1单次灌服养血清脑颗粒,可以使SHR收缩压下降。在给药后约1小时开始显示降压作用,高峰在药后2~4小时之间。2小时后收缩压下降即有显着性差异(P<0. 05) ,3小时达到降压高峰约9mmHg。中、低剂量组降压趋势与高剂量组相同,但强度不及高剂量组。1. 2连续给药8周,养血清脑颗粒可以抑制SHR收缩压随月龄的增长而增加的趋势。连续给药2周后,高剂量组与模型比较,即有显着性差异(P<0. 05) ;给药8周后,高剂量组收缩压比模型组低26. 1mmHg,其次中剂量组降低16. 4mmHg,低剂量组降低10. 8mmHg,各剂量组之间有一定的量效关系。2. 养血清脑颗粒降压作用机制研究养血清脑颗粒对SHR血浆RAS的影响:各给药组血浆中Ang Ⅰ没有明显差异。各给药组Ang Ⅱ均有下降趋势,以卡托普利组较为明显,养血清脑颗粒组和牛黄降压丸组也有一定程度的下降,但都没有显着性差异。养血清脑颗粒高剂量组血浆ALD水平明显低于模型组,有显着性差异(P<0. 001,t=4. 101) 。卡托普利组及牛黄降压丸组血浆ALD水平均低于模型组,亦有显着性差异。3. 养血清脑颗粒对SHR心脏和肾脏损伤的保护作用 中文摘要3.1养血清脑颗粒各剂量组均有降低LVW的作用,高剂量组与模型组比较具有非常显着差异(P<仓01)。各剂量组均有降低Lvw忍W作用,与模型组比较,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有显着性差异(P<0.05),高剂量组优于卡托普利组。3.2养血清脑颗粒各剂量组均能降低左心室心肌胶原蛋白的含量和I、111型胶原的比例。其中中剂量组在降低左心室胶原含量方面有显着性差异(P<0.05),各组在改善I、m胶原比例方面均有显着性差异(P<001)。3.3第22周51任R血清中的cr、ua含量均显着高于正常对照wKY组(P<0.01)。各给药组均明显降低血清Cr、Ua含量,以养血清脑颗粒中、高剂量组最为明显。高剂量组血清Cr水平和模型组比较明显降低并有非常显着性差异(P<0,001,t=2.690);中剂量组血清Cr水平和模型组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5,t=2.662)。高剂量组血清ua水平和模型组比较明显降低,有显着性差异(P 黄虎范[8]2016年在《马进教授治疗肾性高血压经验总结》文中认为肾性高血压是由于肾脏的实质受损病变或肾动脉的病变导致的血流动力学改变引起的患者血压升高的一种疾病,是继发性的高血压中比较常见的一种。中医学中并没有肾性高血压的病名,所以根据其最主要的临床表现及症状将其归属于中医学中“头痛”“眩晕”“水肿”“关格”“尿浊”等范畴。因其病情迁延,难以治愈,病因病机复杂多变,至今没有统一的病因病机论述。马进老师经过多年的临床实践,对肾性高血压的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认为有多种内外因导致的肝、脾、肾亏损是肾性高血压发病的病理基础。因此所致的肝阳上亢、痰湿与血瘀等病理产物互结是影响肾性高血压发展的重要病理因素。叁者互相影响,交互纠结,加重病情,病程缠绵,终至本虚标实,虚实夹杂,最终发展至肾衰竭。在临床治疗上应以控制血压为先,稳定血压保护肾功能防止疾病的进一步发展。在控制血压的基础上,根据患者不同的病情和具体症状的不同而使用不同的治疗方法。以温补滋阴为主配以清热泻火、化痰祛湿、活血化瘀之法针对患者不同的病情辨证治疗。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及生活质量得到明显的改善。 姬蕊丽[9]2011年在《养血清脑颗粒对高血压患者及其伴随症状的疗效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观察养血清脑颗粒治疗高血压及其伴随症状的疗效。方法将160例伴有头痛或失眠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降压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养血清脑颗粒。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2周、8周及12周行24h动态血压监测,观察两组24h平均血压、白昼平均血压、夜间平均血压、白昼收缩压变异性、白昼舒张压变异性、夜间收缩压变异性、夜间舒张压变异性、血压昼夜节律变化、伴随症状头痛或失眠的改善情况。结果(1)两组24h平均收缩压和舒张压、白昼平均收缩压和舒张压、夜间平均收缩压和舒张压、白昼收缩压和舒张压变异性、夜间收缩压和舒张压变异性随治疗时间延长呈下降趋势(时间效应:P<0.05);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24h平均收缩压和舒张压、白昼平均收缩压和舒张压、夜间平均收缩压和舒张压、白昼收缩压变异性、夜间收缩压变异性和夜间舒张压变异性下降有统计学意义(组间处理主效应,P<0.05)。(2)治疗组较对照组可更好地纠正异常的血压昼夜节律(P<0.05)。(3)两组患者头痛数字评分随治疗时间延长呈下降趋势,头痛症状改善(时间效应:P<0.05);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患者头痛数字评分下降有统计学意义(组间处理主效应,P<0.05)。(4)治疗组较对照组可更好地改善高血压伴随的失眠症状(P<0.05)。结论养血清脑颗粒可降低高血压患者血压水平,减少血压变异性,恢复血压正常昼夜节律,对其伴随症状头痛、失眠也有一定疗效。且安全性较高,无明显不良反应。 赵佩, 雷小峰, 牛争平[10]2013年在《养血清脑颗粒对头痛防治作用的研究进展》文中提出养血清脑颗粒是以宋代中医名着《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的"四物汤"为基础加味,并采用最新工艺研制而成的标本兼治的制剂,是一种现代中药复方制剂,具有多靶点、多环节、整体性调节机体的特点。主要成分为当归、川芎、白芍、熟地、决明子、夏枯草、细辛等,现已成为治疗头晕、头痛、脑供血不足、高血压、眩晕、失眠等疾病的中药特效药。 [1]. 养血清脑颗粒对肾性高血压模型大鼠降压作用及其机理探讨[J]. 胡利民, 李晶, 高秀梅, 张伯礼, 康立源. 上海中医药杂志. 2005 [2]. 养血清脑颗粒对肾性高血压大鼠血压及血管活性物质的影响[J]. 李晶, 高秀梅, 张伯礼, 康利源, 郭志军.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 2005 [3]. 养血清脑颗粒对肾性高血压大鼠降压作用及机制研究[D]. 李晶. 天津中医学院. 2004 [4]. 中医药治疗肾性高血压研究进展[J]. 王瑞菊, 赵文军, 王锦. 亚太传统医药. 2015 [5]. 养血清脑颗粒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 张玲, 褚扬, 马晓慧, 郭治昕. 医学综述. 2011 [6]. 养血清脑颗粒心脑血管保护作用及药效物质基础研究[D]. 曲卓. 天津大学. 2017 [7]. 养血清脑颗粒降压作用临床及实验研究[D]. 李百臣. 天津中医学院. 2004 [8]. 马进教授治疗肾性高血压经验总结[D]. 黄虎范. 辽宁中医药大学. 2016 [9]. 养血清脑颗粒对高血压患者及其伴随症状的疗效研究[D]. 姬蕊丽. 山西医科大学. 2011 [10]. 养血清脑颗粒对头痛防治作用的研究进展[J]. 赵佩, 雷小峰, 牛争平.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3 标签:中医学论文; 高血压论文; 肾性高血压论文; 养血清脑颗粒论文; 舒张压论文; 高血压并发症论文; 高血压治疗论文; 高血压病因论文;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