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激光表面相变硬化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激光,组织,表面,感应,在线,激光束,结构钢。
激光表面相变硬化论文文献综述
刘杰,王程,钟洁,伍燕,莫绍媛[1](2018)在《45钢激光相变硬化和感应加热表面淬火硬化后的组织和性能》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光学显微镜、电化学工作站和力学性能测试等对45钢在激光相变硬化和感应加热表面淬火两种不同淬火方法下的淬硬层组织、导电性能、耐腐蚀性能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经过激光相变硬化处理过的45钢试样导热性要低于感应加热表面淬火试样,而经过表面淬火处理的试样导热性明显低于未经过处理的试样;在相同扫描速度4 mm/s下,感应加热表面淬火试样的淬硬层深度远大于激光相变硬化试样的淬硬层深度,淬硬层组织分布相对弥散,马氏体转化率较低,激光相变硬化试样淬硬层组织晶粒相对细小,淬硬层较薄,转化马氏体组织较为均匀;同时激光相变硬化试样的腐蚀程度小于感应加热表面淬火试样,而感应加热表面淬火试样腐蚀后的硬度值及强度不如前者,总体而言,激光相变硬化试样的淬火效果要优于感应加热表面淬火试样的淬火效果。(本文来源于《材料热处理学报》期刊2018年11期)
王程,刘杰,顾彩香[2](2018)在《激光相变硬化及感应表面淬火技术对结构钢组织和耐蚀性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激光相变硬化和超音频感应表面淬火两种表面淬火方法,对45钢进行表面淬火,并进行表面硬度测试、拉伸试验、组织观察,探究在该两种表面淬火方法下的45钢最优工艺参数,比较相同移动速度下两种淬火方法的力学性能;利用Autolab PGSTAT 302N电化学工作站对经过两种表面淬火及原始试样进行经典叁电极测试,分析其极化曲线变化趋势,比较其耐蚀性的优劣;同时,对比了同条件下腐蚀前后试样力学性能及表面的腐蚀行为。(本文来源于《热加工工艺》期刊2018年18期)
邱星武[3](2015)在《45钢表面激光相变硬化改性组织及耐蚀性能》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为了改善45钢表面状态,提高其表面性能,采用CO2激光器对其表面进行激光相变硬化处理。方法利用带有能谱的扫描电子显微镜(SEM/EDS)、盐雾试验机等,对激光相变硬化层组织及耐蚀性能进行了观察和分析。结果激光相变硬化层由熔化区、相变硬化区和热影响区叁部分组成,其组织依次为:混合马氏体+未溶碳化物、针状马氏体、残余奥氏体。随扫描速度增加,耐蚀性先变好而后变差。结论激光相变硬化处理可改善45钢的表面性能,显着提高其耐蚀性能。(本文来源于《精密成形工程》期刊2015年04期)
邱星武,李世博,刘春阁[4](2015)在《45钢表面激光相变硬化处理的组织及性能》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探讨激光相变硬化处理对45钢组织及性能的影响,利用CO2激光加工机对其进行激光相变硬化处理。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电化学测试系统、盐雾试验机等研究了激光相变硬化层的显微组织、硬度、耐蚀性能。结果表明:激光相变硬化层分为熔化区、相变硬化区以及热影响区叁部分。其组织依次为:混合马氏体+未溶碳化物、针状马氏体、残余奥氏体。扫描为速度为2.0m/min时试样的显微硬度提高约2倍;随扫描速度增加,耐蚀性先变好而后变差。(本文来源于《科技视界》期刊2015年12期)
叶畅[5](2015)在《Cr12模具钢激光相变硬化表面改性技术的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对激光淬火Cr12模具钢进行了相变硬化处理,分析了搭接对硬化层硬度的影响,并进行金相分析及探伤,结果表明:在不同的激光相变硬化工艺下,可得到硬化层深度为0.23~0.43 mm的硬化层;激光淬火得到硬化层硬度由表及里呈现一个逐渐过渡的硬化曲线,硬化层最高685 HV,平均硬度为596 HV。采用由圆弧到上表面的搭接次序及20%的搭接量可满足实际使用要求。硬化层组织为高细化的马氏体。激光淬火处理后无变形、无裂痕,且工艺简单,便于推广。(本文来源于《机电技术》期刊2015年01期)
雷声,任静明,石超,朱绍锋,刘牛[6](2015)在《表面激光相变硬化45钢的冲击韧性及其断裂机理(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用激光相变硬化技术制备45钢冲击试样(V型槽口),并对试样进行冲击试验,研究了激光功率对45钢激光表面硬化冲击试样冲击韧性值的影响。通过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SEM)观察了试样表面显微组织和断口的形貌特征。对常规热处理试样和激光表面硬化试样断口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常规热处理试样断裂后断裂表面均表现出韧性断裂后的韧窝特征,激光硬化层起裂区呈现脆性断裂特征。经激光硬化后钢件的断裂机制发生改变,导致激光硬化试样冲击韧性值的下降。45钢激光表面硬化冲击试样冲击韧性值随着激光功率增加而逐渐减少。(本文来源于《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期刊2015年01期)
李义田[7](2013)在《浅谈激光束表面相变硬化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激光束表面相变硬化技术是激光热处理中研究最早、最多、进展最快、应用最广的一种新工艺,适用于大多数材料和不同形状零件的不同部位,可提高零件的耐磨性和疲劳强度。本文简要介绍了激光束表面相变硬化技术的原理以及应用。(本文来源于《价值工程》期刊2013年29期)
胡顺玺[8](2012)在《激光表面淬火的相变硬化宽度实时检测控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激光表面淬火工艺因具有独特的优越性而得到广泛的研究和应用。激光表面淬火的强化机理、工艺应用、温度场模拟等得到大量研究,已获得比较成熟的理论和生产应用,但是其过程复杂、影响因素多,仍存在较多的问题影响硬化质量。本文通过半导体激光加工系统、CCD在线检测系统和位移台实时控制系统实现激光表面淬火的相变硬化宽度检测控制研究。半导体激光加工系统用于输出激光,实现工件表面的相变硬化处理。CCD在线检测系统利用CCD摄像机获取激光表面淬火过程热辐射图像,应用比色测温原理获得相对温度值,经过数字图像处理后显示温度场分布,然后判断工件表面的硬化情况。位移台实时控制系统根据初始设定参数和温度场分布,应用单神经元PID控制方法实时调整激光扫描速度控制相变区域宽度,最终实现工件表面硬化质量的提高。本文对已有CCD在线检测系统和位移台实时控制系统进行了结构改进和软件再开发,减少零件形状、表面状况等不确定因素的影响,更好的控制了激光相变区域宽度的稳定性。本文利用上述激光表面淬火过程检测控制系统进行了试验。通过同轴检测与侧向检测对比分析,选定受环境影响较小的同轴检测作为CCD检测的方式;通过不同透过率中性滤光片对检测控制结果影响比较,选取不同工艺参数下合适的中性滤光片;通过单神经元的PID控制改变扫描速度,实现了相变区域宽度的调整。本文还对工件表面状况、工艺参数、连续扫描情况等进行了检测控制研究,验证了激光表面淬火的相变硬化宽度检测控制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相变硬化质量,对实现激光相变硬化的数字化、自动化加工有着重要的作用和意义。(本文来源于《湖南大学》期刊2012-03-30)
况敏,苏玉长,邓春明,马文有,陈兴驰[9](2011)在《3Cr2W8V模具钢激光表面相变硬化层性能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优化的工艺参数,对3Cr2W8V模具钢表面进行激光相变淬火硬化.通过对淬火层显微组织分析及X射线衍射分析发现,淬火层横截面显微组织为淬火马氏体及少量残余奥氏体,并且呈极细的针状.对淬火层进行维氏显微硬度测试,结果表明,淬硬层有均匀硬化的特征.通过激光淬火层与普通淬火层磨损失重的对比发现,激光淬火层的耐磨性较普通淬火层的耐磨性提高近一倍.(本文来源于《材料研究与应用》期刊2011年02期)
陆维钊,石光林[10](2011)在《基于激光表面相变硬化技术的隔离环制造工艺》一文中研究指出滚柱式超越离合器因其独特的结构和良好的性能在目前国产装载机变速器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其中的隔离环因结构及加工制造过程比较复杂,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是影响离合器工作可靠性的重要零件。阐述了激光相变硬化技术的特点及强化机理,研究了隔离环激光表面硬化工艺,实践表明,采用该工艺后可以显着提高隔离环的使用寿命。(本文来源于《广西轻工业》期刊2011年04期)
激光表面相变硬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通过激光相变硬化和超音频感应表面淬火两种表面淬火方法,对45钢进行表面淬火,并进行表面硬度测试、拉伸试验、组织观察,探究在该两种表面淬火方法下的45钢最优工艺参数,比较相同移动速度下两种淬火方法的力学性能;利用Autolab PGSTAT 302N电化学工作站对经过两种表面淬火及原始试样进行经典叁电极测试,分析其极化曲线变化趋势,比较其耐蚀性的优劣;同时,对比了同条件下腐蚀前后试样力学性能及表面的腐蚀行为。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激光表面相变硬化论文参考文献
[1].刘杰,王程,钟洁,伍燕,莫绍媛.45钢激光相变硬化和感应加热表面淬火硬化后的组织和性能[J].材料热处理学报.2018
[2].王程,刘杰,顾彩香.激光相变硬化及感应表面淬火技术对结构钢组织和耐蚀性能的影响[J].热加工工艺.2018
[3].邱星武.45钢表面激光相变硬化改性组织及耐蚀性能[J].精密成形工程.2015
[4].邱星武,李世博,刘春阁.45钢表面激光相变硬化处理的组织及性能[J].科技视界.2015
[5].叶畅.Cr12模具钢激光相变硬化表面改性技术的应用研究[J].机电技术.2015
[6].雷声,任静明,石超,朱绍锋,刘牛.表面激光相变硬化45钢的冲击韧性及其断裂机理(英文)[J].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2015
[7].李义田.浅谈激光束表面相变硬化技术[J].价值工程.2013
[8].胡顺玺.激光表面淬火的相变硬化宽度实时检测控制研究[D].湖南大学.2012
[9].况敏,苏玉长,邓春明,马文有,陈兴驰.3Cr2W8V模具钢激光表面相变硬化层性能的研究[J].材料研究与应用.2011
[10].陆维钊,石光林.基于激光表面相变硬化技术的隔离环制造工艺[J].广西轻工业.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