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远市泉山学校王克凤
当今社会,呼唤创新人才的培养,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性思维的能力,“为创造而教”已成为基础教育的目标之一。现代数学的主要目的和任务不再是简单的知识及方法的传授,而是通过数学教学使学生在掌握知识、技能和方法的同时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特别是创新思维的能力。数学教学大纲明确指出:“数学不仅要教给学生数学知识,而是要揭示获得知识的思维过程,后者对发展能力更重要”。因为,有了创新思维能力,学生不仅可以学到教师传授的数学知识,还可以在自己的思维实践中学到教师没有讲授的知识,甚至创造新知识。老师所教的知识总是有限的,培养思维能力是根本,培养创新思维能力则是根本的根本。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改进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学习习惯,已成为当前教学改革的首要任务。
一、数学课堂教学中首先应唤起学生的创新意识,使之想创新。
创新意识的培养也就是推崇创新、追求创新、以创新为荣的观念和意识的培养。只有在强烈的创意识引导下,学生才会产生强烈的创新动机,树立创新目标,充分发挥创新潜力和聪明才智,释放创新激情。爱护和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是唤起学生创新意识的起点,也是创新能力培养的基础。学生常常会对一些问题感兴趣,发生疑问,从而产生好奇心理,这正是创新意识的萌芽。任何一个富有创造性活动的全过程,要经过集中、发散、再集中、再发散多次循环才能完成,在数学教学中忽视任何一种思维能力的培养都是错误的。发散思维是一种不依常规、寻求变异、多方面寻求答案的一种思维方式,是创造性思维的核心。发散思维富于联想,思路宽阔,善于分解组合和引申推广,善于采用各种变通方法。
二、学生的创新兴趣是培养和发展创新能力的关键因素。
兴趣是学习的重要动力,也是创新的重要动力,创新的过程需要兴趣来维持。因此在教学中要重视学生创新兴趣的培养。利用“学生渴求他们未知的、力所能及的问题”的心理,培养学生的创新兴趣。兴趣产生于思维,而思维又需要一定的知识基础,在教学中要恰如其分地提出问题。在教学中,教师应及时捕捉和诱发学生学习中出现的灵感,对于学生别出心裁的想法,违反常规的解答,标新立异的构思,哪怕只有一点点的新意,都应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同时,还应当运用数形结合、变换角度、类比形式等方法诱导学生数学直觉和灵感,促使学生能直接越过逻辑推理而寻找到解决数学问题的突破口。有时还可以利用数学中图形的美,培养学生的兴趣。
三、利用课本中基本概念和例题应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必须充分考虑学生自身的各种心理需要,每一具体教学环节的实施,都应以满足学生的需要为行动目标,从学生的实际需要,实施差异教学,以特应的教学方法和行为引发学生探索创新的需要。学生一旦形成了这种需要,并能深刻体验这种需要就会形成一种满足,这种需要的内部动力,推动学生去创新性的学习和思考。数学中最基本的概念,具有其本质性、概括性和指示性的意义,是学生学习知识的导航器,是思维活动的金钥匙。若能使知识形成科学的有机整体,就要抓住各个概念和各条原理之间内在联系的逻辑性、系统性和连贯性,使前后内容相互蕴含、自然推演,在思维上为学生提供一个由已知到未知的逻辑思路和迁移条件,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四、合理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实践能力。
注意培养想象力。想象是思维探索的翅膀。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数学想象,往往能缩短解决问题的时间,获得数学发现的机会,锻炼数学思维。培养学生的想象力,首先要使学生学好有关的基础知识。其次,新知识的产生除去推理外,常常包含前人的想象因素,因此在教学中应根据教材潜在的因素,创设想象情境,提供想象材料,诱发学生的创造性想象。另外,还应指导学生掌握一些想象的方法,像类比、归纳等。
五、培养直觉思维和逻辑思维。这是培养创造性思维不可缺少的环节。所谓直觉思维,是指未经逐步分析而迅速地对解决问题的途径和答案做出合理反映的思维。如猜测、预感、设想、顿悟等。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就具有极强的直觉能力。他非常重视实验。大学时,他用大部分时间在实验室里操作,迷恋于获得的直接经验。这些经验使他从马赫、休谟等人的著作中吸取合理的思想,抛弃其唯心论、不可知论的错误观点,从而形成自己一整套相对论的体系。一般来说,知识结构只是一种“间架”,其中存在着很多“缺口”。这些“缺口”对于非常熟悉这个问题的人,就是一个非常具有吸引力的因素,他不仅有熟悉之感,而且能够对它“似有灵犀一点通”。
六、培养发散思维和聚合思维。这是发展创造性思维能力的重要方面。在人的创造活动中,既要重视聚合思维的培养,更要重视发散思维的培养。当前,各级学校比较重视求同思维的培养而忽视求异思维的训练。如有的教师往往按照一张标准答卷给分,而学生也往往按照固有的一个答案回答问题。这样,无形之中使学生形成了一个固定的思维模式,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观察力、好奇心、想象力及主动性的发展。
总之,教师要以崭新科学的教学指导思想,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本,以教师创造性的教学劳动唤起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同时要以教师人格的力量和高尚真挚的情感,以数学知识本身的艺术魅力粘住每一位学生的心,使之爱到感染和激励,从而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