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囊疾病手术治疗1000例体会

胆囊疾病手术治疗1000例体会

一、胆囊疾患1000例手术治疗体会(论文文献综述)

陆昕冶[1](2019)在《不同切口选择在三孔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手术中的对比研究》文中提出背景:随着全世界人口不断增长和人口老龄化,癌症的发病率和死亡率越来越高。2017年据我国国家癌症中心发布,肺癌的发生率及病死率都高居第一位。随着现代社会CT检查的普及,越来越多的早期、中期肺癌得以被发现。在现今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的治疗领域,尤其是对于早期、中期NSCLC的治疗,外科手术治疗仍被公认的最有希望临床治愈的治疗手段,但是具体到对于手术的方案选择时仍存在争论。目前医学界普遍认同的外科治疗策略是:对于全身条件尚可的NSCLC患者,推荐行肺叶切除+系统性淋巴结清扫的手术方式,而对于一般情况较差,或肺部多发多处病灶的患者,可酌情采用亚肺叶切除手术治疗。自上个世纪90年代电视胸腔镜手术(VATS)出现以来,胸腔镜肺叶切除手术已在临床逐渐推广,目前已发展成为胸外科手术治疗早期、中期NSCLC的首选方式。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手术方式也十分多样,现在临床上最为常用、有效且便利的手术方法为三孔胸腔镜下肺叶切除+系统性淋巴结清扫。三孔胸腔镜手术的优点在于:1、术中可立体定位手术区域;2、主操作、副操作孔器械协调配合,不易出现误操作副损伤;3、扶镜手操作简便,视野清晰;4、便于彻底有效的进行系统性淋巴结清扫等。但同时在存在不足之处:1、相对单孔或单操作孔胸腔镜手术,增加切口相对增加了手术创伤;2、术中对肋间神经的损伤较大,术后疼痛及局部皮肤感觉异常现象较常见。本研究的现实目的在于:在针对NSCLC患者进行的三孔胸腔镜手术中,通过选择不同位置的切口,探索寻找出一种既安全有效,又能减少创伤的三孔胸腔镜手术方式,最大限度地提示患者术后的舒适度程度。方法:选择自2016年11月至2017年10月入院的150例早期、中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经术前检查评估后临床诊断肺癌后决定实施外科手术治疗。均由单一治疗组实施胸腔镜下肺叶切除+纵隔淋巴结清扫手术治疗。研究将治疗对象随机分为3个组别进行手术,分组标准如下:A组采用常规三切口胸腔镜手术入路,将三个切口设置在不同的三个肋间隙;B组手术将副操作孔及观察孔设置在同一肋间,副操作孔采用2cm切口,保证术中通过腔镜下切割吻合器;C组手术同样副操作孔及观察孔设置在同一肋间,但副操作孔采用5mm穿刺针,术中仅允许通过吸引器、超声刀等小部件手术器械。评价指标: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总出血量、术中淋巴结清扫个数及阳性率,术后第1天引流量、引流管留置时间,手术并发症及术后住院时间等量化指标。利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价患者术后第1天、第3天、第14天、第30天的疼痛情况。数据采用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以p<0.05时差异表示有统计学意义。结果:三组患者在年龄、性别、肿瘤的具体部位、术后TNM分期以及病理学类型等一般临床情况无显着的统计学差异(p>0.05)。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第1天引流量、术中淋巴结清扫情况及术后胸腔闭式管留置时间、术后住院天数、术中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术后患者疼痛评分方面,在手术后第1天,三组患者在疼痛方面并无明显区别(p>0.05);术后第3天,C组患者在术后疼痛方面明显优于其他两组患者并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14天时,C组患者疼痛轻于A组患者(p<0.05),而B组患者与其他两组相比均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30天时,A组患者切口疼痛情况明显高于其他两组患者(p<0.05)。结论:通过研究我们发现:1、三孔胸腔镜手术术式安全、有效,采用三孔术式在操作上术者在利用自身双手立体定位的帮助术者更好的判断手术目标区域的位置,减少术中副损伤;2、手术中,将副操作孔的位置与观察孔设置在同一肋间隙时,既不会影响手术操作便利性,又可减少对不同肋间神经的刺激;3、在副操作孔的使用上,若使用5mm穿刺套管针,从而避免类似腔镜下切割吻合器、腔镜下双关节卵圆钳等较大手术器械的反复通过及位置调整,在一定程度上既能减少对局部肋间肌群及壁层胸膜的直接物理损伤,也能减轻对局部肋间神经所带来的刺激,同时总体不影响手术操作及术中淋巴结清扫,在术后早期可有效减轻手术所带来的疼痛不适。

周伟[2](2019)在《脾切除联合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后门静脉血栓回顾性研究》文中指出背景 肝硬化(cirrhosis)在我国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弥漫性肝病,病理学特征主要为肝组织弥漫性纤维化、假小叶生成和再生结节形成,我国肝硬化主要的病因是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肝炎和酒精性肝病(alcoholic liver disease,ALD)。全世界每年有超过1000万患者死于肝硬化,其中我国每年因肝硬化死亡人数占世界相关疾病死亡人数一半以上,肝硬化常常合并门静脉高压症(portal hypertension,PHT),食管胃底静脉破裂出血是PHT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脾切除联合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Splenectomy Combined with Pericardial Devascularization,SPD)是我国治疗肝硬化门脉高压症伴有食管胃底静脉出血最常用的外科方法,该术式的主要优点在于对出血患者的止血率高,手术操作方便,易于基层医院推广,能够维持入肝血流量的均衡,维护肝脏功能,降低肝性脑病发病率。门静脉血栓(Portal vein thrombosis,PVT)指门静脉主干及其左右分支、脾静脉、肠系膜上、下静脉的血栓部分或完全形成,是脾切除联合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术后的常见的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预后,加速患者肝硬化的进程。PVT临床表现不一,急性PVT可表现为突发剧烈腹痛、顽固性腹水、消化道出血和黑便等症状。严重者PVT可造成肠道缺血坏死、感染性腹膜炎、休克甚至死亡等。慢性PVT通常无明显症状,易被忽略,但可能因门静脉压力的进行性增高而增加肝性脑病(hepatic encephalopathy,HEP)发生率。据统计,术后发生PVT发生率高达0.6%-26%,故全面认识PVT并对其早期诊治具有重要临床意义。本论文通过收集2010年4月至2016年12月在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就诊并行SPD治疗的相关患者临床资料,系统随访3个月时间,并学习最新文献资料,对符合条件的8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和总结,加深对SPD术后发生PVT的认识,为行SPD治疗的患者预防PVT的发生提供可靠的临床依据。目的 收集于2010.04-2016.12在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就诊并行SPD治疗的87名肝硬化合并门静脉高压患者临床资料。探讨SPD后发生PVT的可能危险因素,同时提高对此类疾病的认识,在临床工作中对高危患者及早干预,以期降低其临床发病率。方法 共纳入研究病例87例,手术方式均为SPD,从患者性别(gender)、年龄(age)、术前血小板(platelet,PLT)计数、术后血小板最高值计数、合并乙型肝炎、糖尿病(diabetes,DB)、胆囊结石(gallstone)、感染(infection)等及抗血小板药(antiplatelet,AP)和(或)抗凝药(anticoagulant,AC)的应用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 将87例病例中术后发生PVT的病例划分为血栓组,未发生PVT的病例为非血栓组,血栓组的17例病例中包括8例男性病例和9例女性病例;非血栓组70例中男性病例38例和32例女性病例。8例确诊的男性患者中,1例是通过腹部CT平扫,4例是通过腹部CT增强扫描,3例是腹部超声;9例确诊的女性患者中,3例是通过腹部CT平扫,1例是通过腹部MRI平扫,1例是腹部CT增强扫描,4例是腹部超声进行确诊。患者年龄分布在30-69周岁间,平均年龄49.83±9.62岁。血栓组的病例平均年龄为50.41±9.25周岁,中位年龄50岁,非血栓组的患者平均年龄49.69±9.70周岁,中位年龄50岁,两组病例年龄分布大致符合正态分布。肝功能评级中,血栓组Child-Pugh分级为A级有15例病例,Child-Pugh分级为B级有2例;非血栓组Child-Pugh分级为A级有63例病例,Child-Pugh分级为B级有7例。87例患者中术前血小板值平均为(57.36±31.04)*10-9/L,其中血栓组术前血小板平均值为(56.54±41.41)*10-9/L,非血栓组术前血小板平均值为(57.81±28.29)*10-9/L。血栓组中有15例病例合并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3例病例合并糖尿病,4例病例合并胆囊疾患,全部为胆囊结石伴慢性胆囊炎;非血栓组有62例合并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12例合并糖尿病,8例合并胆囊疾患,主要为胆囊结石伴慢性胆囊炎。这两组病例中,其性别、年龄、术前血小板最低计数、术前Child-Pugh分级和合并的其他疾病等方面,根据相关统计学方法计算出来的P值均大于0.05,两组间PVT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7例病例术后已知血小板最高计数平均为(399.23±188.52)*10^9/L,其中血栓组患者的血小板平均值(488.35±178.05)*10^9/L,非血栓组患者平均最高血小板值为(377.59±184.59)*10^9/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术后最高血小板值小于300*10-9/L的病例中,血栓组有2例未给予抗血小板药和(或)抗凝治疗,1例病例行抗凝(低分子肝素low molecular weight heparin,LMWH)治疗;非血栓组16例未给予抗血小板药和(或)抗凝治疗,10例给予抗血小板药和(或)抗凝治疗,两组PVT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血小板超过300*10^9/L的病例中,血栓组有4例未给予抗血小板药和(或)抗凝治疗,10例行抗血小板药和(或)抗凝治疗,非血栓组有2例未给予抗血小板药和(或)抗凝治疗,42例病例术后常规行抗血小板药和(或)抗凝治疗,两组PVT发生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在63例术后行抗血小板药和(或)抗凝治疗的患者中血栓组有2例静滴丹参多酚酸盐,3例口服阿司匹林(aspirin,AS),5例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和1例口服阿司匹林+双嘧达莫;非血栓组6例静滴丹参多酚酸盐,25例口服阿司匹林(拜阿司匹林),12例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和7例口服阿司匹林+双嘧达莫。在感染方面,根据统计血栓组有7例病例术后白细胞计数高于正常值;非血栓组有10例患者白细胞计数高于正常值,经统计学计算,P值小于0.05,PVT发生率在感染方面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1.SPD患者发生PVT与患者年龄、性别、术前血小板水平、糖尿病、肝脏Child-Pugh分级等因素无关。2.术后血小板升高是PVT形成的高危因素,术后应密切关注患者血小板水平,及早给予抗血小板和(或)抗凝处理,必要时给予影像学检查以确定是否并发门静脉血栓。3.术后感染可能诱发PVT的发生,术后注意给予患者保肝、控制血糖水平和抗感染等综合治疗,尽量避免可能引起门静脉血栓的因素。

刘志远,薛波新,单玉喜,孙亦晖,陈伟,朱维培[3](2013)在《腹腔镜联合手术的围手术期处理》文中指出目的总结泌尿外科应用腹腔镜联合手术的体会以及围手术期处理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8月至2011年6月,泌尿外科或联合其他科室应用经腹腹腔镜联合手术治疗76例腹部两处以上病变(泌尿外科两处疾病、泌尿外科加普外科或妇科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注重讨论手术体会和围手术期的处理。结果在遵循外科手术的基本原则的前提下,经术中相关医师密切配合、围手术期恰当处理,本组76例联合手术全部成功,无一例中转开腹,术后疼痛轻微、恢复顺利。所有患者出院后随访2月~2年,未发现腹腔感染、肠道粘连等相关并发症。结论应用经腹腹腔镜联合手术同期治疗腹部两处以上病变,通过合适的围手术期处理,可顺利完成手术及术后恢复。

李志霞[4](2012)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护理配合》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是以其创伤小、住院时间短、脏器功能恢复快、疗效好等特点已成为目前临床上治疗良性胆囊疾患的金标准,术前准备、术中配合及术后器械的消毒与养护等方面对手术成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院手术室采用腹腔镜进行胆囊切除术860例患者,效果满意,现将手术配合体会报告如下。

江克翔[5](2011)在《胆囊疾患合并肝硬变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体会》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总结胆囊疾患合并肝硬变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的临床体会。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34例胆囊疾患合并肝硬变患者行LC(观察组)的临床资料并与同期行开腹手术(对照组)的34例胆囊疾患合并肝硬变患者进行疗效对比。结果观察组34例均成功完成了LC,无中转开腹;5例(14.7%)出现并发症,其中Child Pugh B级1例,C级4例;治愈32例(94.1%),死亡2例(5.9%),均为Child Pugh C级。对照组32例成功完成开腹手术,8例(23.5%)出现并发症,其中Child Pugh B级2例,C级6例。治愈28例(82.4%);死亡6例(17.6%),均为Child Pugh C级。结论胆囊疾患合并肝硬变行LC术疗效明显,优于开腹手术,且肝功能Child Pugh A级及B级者较为安全,C级风险较大,LC术只有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才能提高治愈率,降低并发症和病死率。

刘辉,叶小汉,高洪军,理建华[6](2009)在《经腹腔镜单纯性肝囊肿开窗术43例临床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单纯性肝囊肿开窗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43例腹腔镜下单纯性肝囊肿开窗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43例手术均获成功,无一例中转开腹,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手术时间30~90 min,平均60 min。术后平均住院4.2 d。随访3个月至3年囊肿无复发。结论经腹腔镜肝囊肿开窗术具有创伤小、痛苦轻、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术中仔细操作,有效的腹腔引流,是减少并发症的关键。

徐峰,李树峰,郭进喜,李建文[7](2004)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胆囊管的处理体会》文中研究表明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这一现代微创手术以其特有的优点已被越来越多的普外科医生所重视。目前胆囊息肉、结石性胆囊炎等各种非手术治疗无效的良性胆囊疾患,借助腹腔镜行胆囊切除是最佳方法,已被广大医生所公认,也为广大患者所接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关键是Calot三角的处理,其中最重要的是胆囊管的处理。我院自1996年开展腹腔镜胆囊切

高永盛,刘文荣[8](1999)在《胆囊疾患1000例手术治疗体会》文中研究表明

邱宝安,马元桂,夏念信,白钢,白宏伟,张志成[9](1998)在《改良小切口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疾病初探》文中研究指明 腹腔镜技术在临床外科中的应用,使得传统的胆囊切除手术创伤大大减小,然此手术器械昂贵,手术并发症较开腹手术发生率高,对于经验不足者更是如此。我科结合开腹手术与腹腔镜手术的优点,建立改良小切口胆囊切除术用于临床,对30例胆囊疾患病人进行治疗,结果如下。

李辛平[10](1998)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胆囊三角的处理体会(附210例报告)》文中研究说明本文报告了210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主要讨论了胆囊三角的处理和体会。本组病人胆囊结石,胆囊赘生物伴有慢性胆囊炎204例,6例伴有急性胆囊炎,中转手术14例,其中3例胆道损伤,2例胆囊动脉出血,胆囊三角粘连,解剖不清5例,胆囊管结石嵌顿,水肿粗大2例。文中讨论了胆囊三角的显露,胆囊管、胆囊动脉的处理及预防副损伤的经验体会。本文认为:胆囊三角的处理是预防并避免胆道损伤、胆囊动脉出血的关键

二、胆囊疾患1000例手术治疗体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胆囊疾患1000例手术治疗体会(论文提纲范文)

(1)不同切口选择在三孔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手术中的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缩略词表
前言
资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综述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2)脾切除联合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后门静脉血栓回顾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中英文缩写词对照表
前言
1. 临床资料及研究方法
    1.1 病例纳入及排除标准
    1.2 临床资料
    1.3 确诊标准
    1.4 统计学分析
2. 研究结果及分析
    2.1 一般资料
    2.2 血小板水平
    2.3 抗血小板药和(或)抗凝药
    2.4 术后白细胞水平
讨论
    3.1 流行病学
    3.2 病因学及高危因素
    3.3 预防和治疗
结论
局限性
参考文献
综述
    1. 流行病学
    2. 分类
    3. 病理生理
    4. 发病机制
    5. 形成PVT的高危因素
    6. 总结
    参考文献
致谢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5)胆囊疾患合并肝硬变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体会(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1.2 方法
        1.2.1术前准备
        1.2.2手术方法
    1.3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3 讨论

四、胆囊疾患1000例手术治疗体会(论文参考文献)

  • [1]不同切口选择在三孔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手术中的对比研究[D]. 陆昕冶.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 2019(11)
  • [2]脾切除联合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后门静脉血栓回顾性研究[D]. 周伟. 山东大学, 2019(09)
  • [3]腹腔镜联合手术的围手术期处理[J]. 刘志远,薛波新,单玉喜,孙亦晖,陈伟,朱维培. 国际泌尿系统杂志, 2013(04)
  • [4]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护理配合[J]. 李志霞. 中国基层医药, 2012(15)
  • [5]胆囊疾患合并肝硬变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体会[J]. 江克翔. 中国现代医生, 2011(12)
  • [6]经腹腔镜单纯性肝囊肿开窗术43例临床分析[J]. 刘辉,叶小汉,高洪军,理建华. 中国医学创新, 2009(23)
  • [7]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胆囊管的处理体会[J]. 徐峰,李树峰,郭进喜,李建文. 基层医学论坛, 2004(02)
  • [8]胆囊疾患1000例手术治疗体会[J]. 高永盛,刘文荣. 肝胆胰外科杂志, 1999(04)
  • [9]改良小切口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疾病初探[J]. 邱宝安,马元桂,夏念信,白钢,白宏伟,张志成. 中华肝胆外科杂志, 1998(06)
  • [10]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胆囊三角的处理体会(附210例报告)[J]. 李辛平. 广西医学, 1998(04)

标签:;  ;  ;  ;  ;  

胆囊疾病手术治疗1000例体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