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空肠营养管行肠内营养的护理

经空肠营养管行肠内营养的护理

魏引峰(南方医科大学附属新会人民医院529100)

【中图分类号】R473.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1752(2013)29-0256-02

肠内营养(EN)是目前普遍公认经济,安全,有效的营养支持方法,具有符合生理需求,有助于维持肠道形态和功能、操作方便、并发症少等优点。近几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证实手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可降低手术创伤所致的高代谢率,减少肠源性感染的发生,有利于病人的康复。早期行空场造口EN,对促进肠蠕动的恢复,防止肠黏膜萎缩,预防创伤应激时发生的肠道菌群移位,减轻腹胀,降低感染率,加速伤口愈合均有重要意义。[1]选择自2009年8月至2011年8月行空肠造口EN治疗46例病人效果颇佳,现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共46例病人,男37例,女9例。近端胃癌根治术13例,结肠癌根治术16例,全胃切除5例,胃空肠吻合十二指肠残端瘘7例,门静脉高压脾功能亢进行脾切除门奇静脉断流1例,多器官损伤2例,胰头十二指肠切除2例,均在急诊或择期手术的同时行空肠韧带下20~25cm处空肠造口。术后48~72h开始行EN,输注肠内营养粉剂。维持2周拔管17例,3周以上拔管29例.营养供给按公式计算基础能量需要,每天实际能量供给为BEE×1.2.非蛋白质热量和氮的比值为120:1,营养液的温度为35~39℃,输液速度为80~120ml\h。

1.2护理方法

1.2.1及时合理评估病人的营养状况可以确定病人是否存在营养不良,其程度如何,属于那以类。用于指导判定适当的营养支持方案,为检测营养支持的效果提供依据。主要是体重的检测,在检测期间必须注意器材的精确度、测量时间、病人的姿势及衣着等。同时检测血浆蛋白、血清清蛋白、血清抗体、氮平衡等。

1.2.2及时早期给予肠内营养在任何情况下,治疗目标都应是预防营养不良的发生,而不是营养不良出现后才给予纠正。

1.2.3操作规程为确保肠道营养的安全输注,应根据病情、配方种类、以往摄食情况和输注途径,决定肠道营养的用量和浓度。①管饲一般从50ml\h开始,如无不良反应,可增加速度和浓度。②将配制好的营养液置于吊瓶内,经输液管与肠内营养管相连,缓慢滴注。③在输注前应加温,也可在输液管与肠内营养管相连处置以热水袋保持温度。④营养液输完后,可用50-100ml的等渗盐水冲洗管道,以保持清洁。⑤每天更换输液管。新鲜营养液应在4℃的冰箱中保存,不得超过24h,以保证其无变质及污染。

1.2.4不良反应及处理①恶心呕吐:多系病人肠道对营养液不适所致,应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减慢输注速度或降低输注浓度。在输注前对营养液加温,也可在营养管与空肠造口的连接处加温。②腹泻:在操作中也应密切观察病人有无腹泻情况,记录腹泻的时间、次数、性质等。③返流和误吸:对年老体弱、卧床、意识模糊的病人,应将病人的床头抬高20-30°,以减少可能发生的返流和误吸。在输注前,应检查病人有无腹部膨胀。④空肠造口周围皮肤的感染:应像外科各种管道一样护理空肠造口管及周围皮肤,每天观察造口周围皮肤有无渗出、红肿、有渗出应及时更换敷料。不可用胶布长时间固定,以免刺激皮肤,保持病人的清洁卫生。

1.2.5其它注意事项①严格遵守喂养原则,不可随意给病人吃营养液以外的食物和药物。②空肠造口管连接处应牢靠,以防肠液外流。喂食完毕后,应将官腔夹闭,以防营养液外流造成污染和浪费。③糖尿病、胰腺疾病、肝叶切除或肝功能异常的病人,要定期复查血糖、肝功能和生化指标等,以及时了解病情变化。④低血糖多发生于长期EN而突然停止着,而高血糖主要发生于老年或胰腺疾病过程中。[3]所以,在护理过程中要密切检测血糖的变化,以防引起低血糖昏迷和高渗性非酮性昏迷。⑤病人的饮食恢复后,一般由全流质-半流质-普通饮食过度。一次食量不可过多,应少食多餐,同时应注意观察病人有无头晕、乏力、出汗等低血糖症状,以免发生晕厥。⑥向病人及家属做好健康教育和卫生宣传,并让家属参与喂养过程,定时监测体重变化。对体重无变化和减轻者,应积极分析原因,找出影响因素,调整营养配方,以达到预期目标。

2结果

2.1本组46例病人,在肠内营养支持护理前后体质量下降不明显,术后无发热。肠内营养前后体重、臂围、肱三头肌皮皱厚度比较见表1。

表1肠内营养前与肠内营养后10天体重、臂围、肱三头肌皮皱

与肠内营养前比较,*p<0.05,**p<0.01

2.2实验室各项检测指标在营养支持前后都在正常范围,提示营养支持有效,各项检测指标见表2。其中腹胀、恶心2例,造口周围疼痛3例,吻合口瘘1例。经对症处理或营养液减量输注后症状消失、吻合口自行愈合。本组病人术后精神状况均良好、未发生感染及其它并发症,伤口愈合均满意。

表2肠内营养前后有关营养指标

与肠内营养前比较,*p<0.05,**p<0.01

3讨论

EN是营养支持的首选途径,有许多优越性,能减少细菌移位,维持肠道蠕动功能,刺激肠道激素分泌,促进门静脉血液循环,改善营养状况,提高机体免疫功能,缓解急性炎症反应,减少应激性代谢。传统观念认为,只有胃肠功能恢复正常后才能行EN。新进文献报道,胃功能可于术后1-2天恢复,结肠功能术后3-5天恢复正常,小肠的蠕动和吸收功能最早恢复,提供EN支持能增加热量和蛋白质的摄入,纠正负氮平衡,降低术后并发症,保护肠道黏膜,改善全身营养状况,促进胃肠功能恢复[4]。

在实施EN前,应给病人详细讲解EN的意义、重要性及实施方法。说明实施早期EN的重要性,告知病人配合要点。经常与病人沟通,了解EN支持时的心理和生理反应,给与心理支持[2]。

EN与肠外营养相比,具有并发症少、管理方便、病人恢复快等优点。EN虽较肠外营养安全,但使用不当,也会发生一些并发症,其中最常见的并发症是腹泻、腹胀,而这些并发症的发生与营养液的温度和输注速度有直接关系。通过严格控制输注速度和营养液的温度,使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降低。在认真观察和护理的前提下,早期实行EN是安全、可行的,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黎介寿肠内营养-外科临床营养支持的首选途径[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3,23(2):67-68.

[2]倪元红家庭肠内营养健康教育[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5,21(8):46-48.

[3]黎介寿成人短肠综合征的治疗进展[J].肠外与肠内营养,2005,12(5):257-259.

[4]黄东平潘雷达梁妙潜胃肠道术后6小时空肠造瘘肠内营养应用[J].中国临床营养杂志,2002,10(2):89-92.

标签:;  ;  ;  

经空肠营养管行肠内营养的护理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