泮托拉唑、阿莫西林、替硝唑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溃疡病的疗效观察

泮托拉唑、阿莫西林、替硝唑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溃疡病的疗效观察

一、潘妥拉唑、羟氨苄青霉素、替硝唑联合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溃疡病的疗效观察(论文文献综述)

韦丽秋[1](2019)在《改良二联七天疗法在根治幽门螺杆菌感染初治患者中的疗效研究》文中认为研究背景及目的:近年来,随着抗生素的滥用,幽门螺杆菌的耐药越来越来严重,根治幽门螺杆菌感染面临着很大的困难。此外,对探索新的治疗方案、新的治疗药物是每个临床医生面对的挑战。本研究采取改良二联七天疗法根治幽门螺杆菌感染初治患者,评价改良二联七天疗法在根治幽门螺旋感染初治患者中的疗效和安全性,力求找到一种更安全、经济效益比更高的方案。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病例对照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19年7月红河州第三人民医院门诊、住院部经13C-尿素呼气试验检查,明确诊断为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初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对照分组的方法将其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5例。观察组男性40例、女性45例;年龄18~70岁,平均年龄(43.87±9.08)岁。对照组男性38例、女性47例;年龄18~70岁,平均年龄(46.99±11.64)岁。两组的一般资料性别、年龄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试验组85例:给予“艾司奥美拉唑肠溶片20mg、呋喃唑酮片100mg”,均为每日4次,疗程为7天。对照组:给予“艾司奥美拉唑肠溶片20mg、枸橼酸铋钾颗粒220mg、阿莫西林胶囊1000mg、吠喃唑酮片100mg”,均每日2次,疗程为14天。所有患者疗程结束4周后复查13C-尿素呼气试验,观察两组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情况。13C-尿素呼气试验阴性为幽门螺杆菌根除成功。根除率计算采用意向性分析(ITT分析)和符合方案数据分析(PP分析)。采用SPSS 19.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数资料以%表示,两组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全部统计采用双侧检验,检验水准α=0.05。结果:1.两组幽门螺杆菌根除率比较:试验组85例患者中,完成试验的有75例,未完成试验的有10例,其中有2例因无法耐受头昏、乏力而退出,有8例拒绝复查而退出,根除率为PP分析为86.7%(65/75),ITT分析为76.5%(65/85)。对照组85例患者中,完成试验的有78例,未完成试验的有7例,均为拒绝复查而退出,根除率PP分析为89.7%(70/78),ITT分析为82.4%(70/85)。两组幽门螺杆菌根除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试验组出现不良反应有7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2%,不良反应症状主要有恶心、头晕、乏力、全身无力、全身酸痛、头痛等。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大多为轻度,停药后即缓解至消失,无需特殊治疗,其中有2例患者在服药的第2天即出现明显的全身无力、全身酸痛、头痛而停止服药。对照组出现不良反应有3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5%,不良反应症状主要有恶心、头晕、乏力、口苦等。对照组患者大部分出现的不良反应均较轻,不良反应症状可在停药后自行缓解而无需特殊治疗,无患者因不良反应而退出试验。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两组依从性、成本比较.:观察组依从性为97.6%(83/85),对照组为95.3%(81/85),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两组成本的比较:观察组每例成本为人民币306.7元,显着少于对照组的395.1元。结论:高剂量、高给药频率的改良二联七天疗法在根除幽门螺杆菌的效果、安全性以及依从性上和标准铋剂四联疗法相当,而且较铋剂四联疗法成本更低。

陈煜杉[2](2019)在《幽门螺杆菌耐药现状分析单中心研究》文中指出目的:调查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ylori)在福建地区人群中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选择抗生素、调整治疗方案提供依据,提高幽门螺杆菌根除率。方法:收集2018年3月—2018年12月于福建省立医院行胃镜检查患者的胃粘膜标本,在微需氧环境下进行H.Pylori分离培养,并对分离培养所得菌株进行生化鉴定(快速尿素酶试验、过氧化氢试验)、形态学鉴定及革兰染色涂片镜检;采用微量肉汤折点浓度法分别对12种抗生素(阿莫西林、克拉霉素、左氧氟沙星、甲硝唑、呋喃唑酮、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头孢克肟、庆大霉素、阿奇霉素、司帕沙星、替硝唑、利福平)进行体外药敏试验。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对临床分离H.Pylori菌株测定7种不同抗生素(阿莫西林、克拉霉素、甲硝唑、呋喃唑酮、左氧氟沙星、头孢克肟、四环素)的最低抑菌浓度,ATCC标准菌株作为对照。结果:共成功分离出H.Pylori 106株,其中男性患者64人(60.38%),女性患者42人(39.62%),患者年龄16-66岁,中位年龄46岁,≥40岁71人(67.0%),<40岁35人(33.0%)。内镜下诊断慢性非萎缩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糜烂性胃炎分别为11人(10.4%)、15人(14.2%)及24人(22.6%),诊断消化性溃疡56人(52.8%)。耐药率最高的三种抗生素为甲硝唑(20.75%)、克拉霉素(13.21%)、阿奇霉素(11.32%),左氧氟沙星、阿莫西林、呋喃唑酮、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头孢克肟、庆大霉素、司帕沙星、替硝唑、利福平的耐药率分别为8.49%、7.55%、2.83%、4.72%、4.72%、6.60%、10.38%、10.38%、0.94%。对常用5种抗生素单一、双重和多重(大于等于3种)耐药情况分别为12.3%、12.3%、4.7%,最常见组合为甲硝唑+克拉霉素。抗生素耐药与性别、年龄、疾病类型无关(P>0.05)。共分离出16株H.Pylori测定抗生素MIC值,分别为:阿莫西林0.0156μg/ml8μg/ml(ATCC 0.25μg/ml),克拉霉素0.0156μg/ml64μg/ml(ATCC 0.0625μg/ml),甲硝唑0.125μg/ml128μg/ml(ATCC 64μg/ml),呋喃唑酮0.03125μg/ml64μg/ml(ATCC 0.25μg/ml),左氧氟沙星0.0156μg/ml128μg/ml(ATCC 0.5μg/ml),头孢克肟0.125μg/ml8μg/ml(ATCC 0.25μg/ml),四环素0.0156μg/ml1μg/ml(ATCC 0.25μg/ml)。体外药敏试验中选择不同MIC临界点浓度对判断H.Pylori耐药率有影响(P<0.05)。结论:福建地区幽门螺旋杆菌在常用抗生素中以甲硝唑耐药率最高,其次为克拉霉素、左氧氟沙星,阿莫西林和呋喃唑酮耐药率相对较低;非常用根除方案中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头孢克肟、庆大霉素、利福平等抗生素耐药率低,可制定合适的临床方案进一步探究临床根除效果。继续监测福建地区抗生素耐药状况变化,探索临床抗生素组合方案,以指导临床用药。

惹格拖千[3](2014)在《幽门螺杆菌感染在基层医院的治疗进展》文中指出幽门螺杆菌感染是1982年澳大利亚学者warren和marshall发现的,经过30多年的研究,现已证实幽门螺杆菌是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黏膜淋巴瘤等的主要致病菌。对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等在基层医院治疗后,根除了幽门螺杆菌,达到了合并症少,复发少,病人用于溃疡病治疗的费用减少。在基层医院为边缘地区,给人民群众减轻了过重医疗费用负担,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何小建[4](2014)在《序贯疗法与三联疗法根除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疗效比较的Meta分析》文中研究说明背景:三联疗法(Triple Therapy, TT)的根除率逐年下降,当前国内外有较多关于序贯疗法(Sequential Therapy, ST)根除幽门螺旋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的报道,应用循证医学的方法对ST与TT根除Hp感染的疗效进行比较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目的:运用Meta分析法评价ST与TT根除Hp感染的疗效差异。方法:选用Cochrane系统综述方法,确定恰当的检索词、检索年限及检索的数据库。纳入ST与TT根除Hp感染疗效比较的随机对照试验(RCTs),对纳入文献进行资料提取及质量评价,对研究结果进行异质性检验,根据异质性分析结果选择适当的效应模型及决定是否采用Meta分析,同时进行亚组分析、敏感性分析、安全性评价及发表偏倚评价。结果:共11篇RCTs研究文献符合纳入标准, Cochrane风险偏倚评估提示低风险偏倚见于选择偏倚、随访偏倚及报告偏倚,高风险偏倚见于实施偏倚、测量偏倚及其他偏倚,Jadad量表结果提示高质量文献、较高质量文献、低质量文献分别为2篇、5篇、4篇。Meta分析结果显示,意向性治疗(ITT)分析ST组与TT组根除率的OR为3.39,95%可信区间(CI)为2.66~4.33,ST组与TT组根除率比较有统计学差异(Z=9.87, p<0.00001)。符合方案集(PP)分析ST组与TT组根除率的OR为4.76,95%可信区间(CI)为3.53~6.40,ST组与TT组根除率比较有统计学差异(Z=10.29, p<0.00001)。亚组分析成人、儿童及中国的ST与TT疗法,结果均支持ST根除Hp感染疗效优于TT。而ST与TT不良反应无差异。结论:ST根除Hp感染疗效优于TT。因纳入研究的文献数量较少,质量良莠不齐,今后仍需进行多中心、大样本RCTs分析以证实ST根除Hp感染的优越性。

姜兵[5](2012)在《联合用药治疗消化性溃疡》文中研究表明分析近年来临床联合用药治疗消化性溃疡的情况,参考文献并评估临床联合用药利弊,从中选择最佳的治疗方案。三联疗法无论从疗效还是经济学角度考虑都是最佳方案,合理的联合用药对于治疗消化性溃疡值得推广。

蔡妍阳[6](2012)在《幽门螺旋杆菌的中医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说明幽门螺旋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 H. pylori)是定植于胃黏膜上皮表面的一种微需氧革兰氏阴性菌,大量研究结果表明H. pylori感染与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癌、胃粘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的发病均密切相关。目前全球平均感染率已大于50%,但各地差异很大,发展中国家明显高于发达国家。H.pylori感染者大多无症状,细菌的自发性清除也很少见,所有H. pylori感染者最终会发展成胃炎,15%-20%的感染者会发展成消化性溃疡,少于1%的患者会发展成胃癌,但存在地区差异。在慢性胃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的患者中H. pylori检出率分别为50%-70%、70%-80%、90%。西药根除H.pylori目前主要有一线疗法、二线疗法、三线疗法和序贯疗法四种治疗方案,标准三联疗法的清除率可达到80%左右。但其耐药性、毒副作用、肠道菌群紊乱、复发率高等问题是临床工作者共同面对的难题,促使其不断探索新的治疗方法,许多学者在H. pylori感染的中医病机证候、中医治疗、舌象、中药实验研究方面做出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丰硕成果。中医病机证候:“邪之所凑,其气必虚”,H. pylori属中医“邪气”范畴,脾胃虚弱是H. pylori感染并引起疾病的前提之一,H. pylori感染,导致机体发生气滞、郁热、血瘀等病理变化,相应的表现出各种证型。早期以邪实为主,故多见肝气犯胃、肝胃郁热等,随着病情发展,病邪深入,正气损伤,脾虚不运,湿浊中阻,证型以脾虚湿热、脾胃虚寒、寒热夹杂多见,到后期热伤胃阴,久病人络则以胃阴不足、胃络瘀血为主。多数研究表明,H. pylori感染以脾胃湿热证多见,慢性胃病患者实证、热证的H.pylori感染率要高于虚证、寒证。中医治疗:大量研究表明,中医治疗H. pylori感染手段多样,疗效明显,主要有单味中药、中药复方、中成药、辩证论治、专家经验、针刺、注射、中西医结合等疗法。中西医结合治疗是一个主要的发展方向,不仅能提高疗效,治疗耐药菌株感染,还可以迅速改善症状,降低副反应。中药治疗H.pylori感染应以辩证论治为主。中医舌象:与证候相对应,多数研究结果证实H.pylori感染多见红、暗舌,黄腻苔,故观察幽门螺杆菌作用于人体后的舌色、舌苔,可为H.pylori感染的诊断提供一定的宏观依据。也有部分研究表明淡舌H. pylori感染率高。实验研究:大量体外抑菌实验表明部分中药及复方具有良好的体外抑菌效果。中药治疗H. pylori感染的机制已经有了一定的研究,但具体机制仍不清楚,中药治疗H. pylori感染疗效不如西药,但整体症状改善比西药明显。这提示中药不仅能对H.pylori有直接抑杀作用,还可能通过调整体内环境提高机体对细菌抵抗能力,达到辅助杀菌并改变H. pylori寄居环境,使之不利于定居或繁殖。本文通过对H.pylori发现以来近三十年的中医有关H. pylori感染的相关文献进行综述分析,较为系统的认识了H. pylori感染的中医研究进展,从中发现现阶段中医研究的优势与不足之处,并提出了一些粗浅的看法与努力方向。

刘晓燕[7](2010)在《序贯疗法与10天三联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疗效对比研究》文中提出目的: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ylori)感染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我国属感染率较高的国家,不同地区、不同民族自然人群H.pylori的检出率为40%~90%,差别很大。H.pylori感染与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癌和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密切相关,故根除H.pylori的治疗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常用的根除方案主要有两类:PPI加两种抗生素或铋剂加两种抗生素的三联疗法。但近年来随着抗生素耐药率的上升,传统三联疗法根除率有下降的趋势。大部分地区根除率已经降至60~76%之间。因此,为了提高根除效果,避免继发性耐药,寻找新的治疗方案,提高首次根除率是目前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近年有人提出了新的治疗方案:10天序贯疗法,国内外研究显示有较高首次根除率。本研究目的是分别应用埃索美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呋喃唑酮组成的10天序贯疗法与10天三联疗法根除H.pylori治疗,以明确10天序贯疗法的疗效,患者依从性、耐受性及耐药情况,为临床选择最佳H.pylori治疗方法提供依据。方法:1材料:时间自2009年3月至2009年12月期间因上腹痛、烧心、反酸等上消化道症状就诊于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消化内科门诊,证实存在H.pylori感染且需要根除治疗的初治的石家庄地区成年患者入组198例,失访3例,1例因不能耐受未完成全疗程治疗,实际完成194例,年龄范围为18~70岁,平均46.19±11.43岁,男性98名,年龄范围为18~69岁,平均45.33±10.59岁,女性96名,年龄范围为19~70岁,平均46.75±11.73岁。各组间年龄、性别无统计学差异(P>0.05)。2入选条件:需符合以下两条:(1)患者为慢性活动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癌/胃癌患者一级亲属、胃食管反流病需长期应用抑酸药者、功能性消化不良经常规治疗疗效差、愿意配合并能进行随访者,年龄在18~70岁之间;(2)H.pylori阳性者:治疗前全部经胃镜于胃窦部取2块黏膜组织作快速尿素酶试验为阳性。并符合以下条件:①4周内未使用质子泵抑制剂(PPI)、H2受体拮抗剂、铋剂及抗生素;②对本研究所用药物无过敏史;③无消化道大出血、幽门梗阻、穿孔、癌性溃疡等;④无消化道疾病手术史;⑤无严重心、肺、肝、肾功能不全;⑥非妊娠及哺乳期妇女;⑦患者能正确表达自己的主诉,应除外患有精神疾病、严重神经官能症以及不能合作者。所有患者均为第1次根除H.pylori治疗。3方法:将患者随机分成2组(按照随机数字表)进行H.pylori根除治疗,分别为:序贯疗法治疗组(EACF组,n=99):前5d:埃索美拉唑肠溶片20mg(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46379,无锡阿斯利康公司生产) +阿莫西林胶囊1000mg(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44021351,珠海联邦制药有限公司生产),2/日,后5d埃索美拉唑肠溶片20mg+克拉霉素分散片500mg(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19990375扬子江药业集团生产)+呋喃唑酮片100m(g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12020160天津利生制药有限公司生产),2/日; 10天三联疗法对照组(EAC组,n=95):埃索美拉唑肠溶片20mg,阿莫西林胶囊1000mg,克拉霉素分散片500mg;均为每日两次,疗程10天。4结果判定:H.pylori根除的判断:所有患者停药4周后复查14C-尿素呼气试验为阴性,确定H.pylori已根除,若为阳性,则此次根除失败。并准确记录患者服药过程中的药物不良反应。统计学方法采用SAS V8软件进行统计分析,两组间的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显着性意义。结果:一般资料:治疗组共入组101例,1例失访,1例因不能耐受克拉霉素后5天的治疗只完成3天, 99例完成整个疗程的治疗,年龄18~68岁,平均(46.72±6.19)岁;对照组共入组97例,2例失访,95例完成治疗,年龄20~70岁,平均(45.81±7.03)岁,两组患者在年龄上比较无显着性差异(P>0.05)。此外两组患者在性别及疾病分类上差异亦无显着性(P>0.05)。见表1、表5根除率的比较:治疗组完成治疗99例,其中92例成功根除,根除率91.92%;对照组完成治疗95例,77例根除,根除率81.05%,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药物应用中的不良反应:治疗组8例出现不良反应,对照组6例出现不良反应,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8.08%和6.31%,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3主要的不良反应有口腔异味,亦有腹痛、腹泻、恶心、呕吐等胃肠道反应,头痛,过敏反应等,不良反应均较轻微,均未进行特殊处理,疗程结束后症状自行消失,考虑与用药有关,两组患者均完成全疗程治疗。见表4治疗费用比较:10天序贯疗法的费用为478.74元,10天三联疗法的费用为629.14元,10天序贯疗法与10天三联疗法比较较大程度上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见表6结论:1 10天序贯疗法治疗H.pylori感染的根除率为91.92%,对照组H.pylori根除率为81.05%,10天序贯疗法较10天三联疗法根除率高。2 10天序贯疗法耐受性好、依从性高、不良反应少。3 10天序贯疗法的效价比较10天传统三联疗法高,具有经济、实惠、有效等优点。

丁衍文[8](2008)在《加味四逆散治疗慢性胃炎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1研究目的慢性胃炎(Chronic Gastritis,CG)是由各种有害因素引起的胃粘膜的炎症。其病理变化基本局限于粘膜层,由于发病机理不明确,西医目前无特效治疗药物,且停药后易复发,长期应用副反应多,对顽固性病例疗效不理想。中医药治疗本病有明显的优势,主要表现在降低复发率、改善生活质量及安全性等方面,总体疗效优于西药治疗。本课题从胃粘膜损伤、HP感染等方面,深入探讨CG复发的病理机制,并以疏肝和胃的中药加味四逆散加减治疗进行干预,对其预防本病复发的疗效进行客观的评价,确立了加味四逆散抗CG复发治疗的新思路和方法,为中药抗CG复发寻找理论依据。2研究方法本课题以《中药新药临床指导原则》(2002年,试行)中药新药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为具体参照标准,进行严格的临床研究设计,结合具体临床实际,采用随机、阳性对照的方法,以东直门医院、中日友好医院、东方医院门诊和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2000年江西井冈山举行的慢性胃炎研讨会中的慢性胃炎的诊断标准,选择慢性胃炎的病例90例,治疗组予加味四逆散(柴胡10g,枳实10g,白芍10g,生甘草6g,苏梗10g,陈皮10g,厚朴10g,炒莱菔子10g,焦三仙各15g)加减治疗,对照组予吗丁啉(10mg/次,3次/d)、安达(15ml/次,3次/d)治疗。疗程均为3个月,对部分病例回访6个月,主要观察:疗效性观察,包括临床综合疗效,复发率,中医证候疗效,内镜黏膜疗效,病理状态变化,以及生活质量评价的变化。同时检测正常人20例作为正常对照组。3结果3.1疗效性观察结果(1)治疗组临床综合疗效优于对照组(P<0.001);两组临床治愈率(vs)和总有效率(vs)比较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2)两组半年内复发率(治疗组,对照组),统计学检验,有统计学意义(P<0.001),表明加味四逆散抗复发作用明显优于吗丁啉和安达。(3)治疗组的中医证候积分远期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01)。(4)治疗组未出现显着的不良反应,而对照组则出现了3例不良反应,1例因不良反应停药。(5)治疗后6个月,治疗组的内镜分级与病理分级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01)。(6)治疗后6个月,治疗组的生活质量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01)。4结论加味四逆散治疗慢性胃炎得到了满意的疗效,抗复发效果明显优于吗丁啉和安达。尤其在中医证候疗效、内镜黏膜疗效、病理状态方面,显示出加味四逆散在改善慢性胃炎患者生活质量方面具有巨大优势,而且与西药相比无明显毒副作用。可能的作用是①疏肝理脾,消食导滞,除湿止呕,调中止痛,促进胃黏膜修复。②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从整体调整患者身心状态,达到治愈CG和减少复发的目的。综上所述,四逆散主要通过以上方面,促进胃黏膜修复,抑制黏膜损伤,阻止痊愈后复发。

肖景东[9](2008)在《清热解毒、消痈生肌法对乙酸致胃溃疡大鼠溃疡愈合影响的实验研究》文中指出消化性溃疡是临床中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具有病程长、反复发作、表现复杂等特点。现代医学对消化性溃疡的病因及发生机制尚未完全阐明。目前西医采用根除幽门螺杆菌和制酸治疗虽可取的较好疗效,但部分疣状病灶常持续存在,不易消退。用常规抗酸治疗的溃疡,停药后一年复发率可高达60%。导师周学文教授根据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症状及胃镜下的形态学特征,创立“毒热”病因学说。本课题旨在研究、探讨基于“清热解毒、消腐生肌”之法拟成“消痈溃得康”煎剂的药效及作用机制,从多角度揭示中医药治疗胃溃疡的机理,并从理论上阐述“毒热”病机,以及“以痈论治”消化性溃疡的学术思想。研究目的: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计算机图像分析仪技术半定量评价中药消痈溃得康煎剂治疗乙酸致胃溃疡大鼠胃溃疡的愈合效果,并且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从生长因子和三叶因子角度探讨该方治疗胃溃疡的作用机理,进一步揭示“毒热”病因,以及“以痈论治”消化性溃疡的学术思想。材料与方法:1.制作乙酸致胃溃疡大鼠模型,随机分为6组,分别为:正常组、模型组、中药治疗组、中药低剂量治疗组、中成药治疗组、西药治疗组。2.按研究方案对实验对象进行药物研究治疗。3.治疗结束后进行常规理化检验,包括测量大鼠胃液排出量、胃液酸度、溃疡面积等,以及对溃疡组织进行病理染色切片的形态学观察。4.计算溃疡指数、溃疡抑制率,评价溃疡的愈合质量。5.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方法,通过测定表皮生长因子(EGF)含量及其受体EGFR的表达评价治疗效果。6.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通过测定三叶因子(TFF2)表达情况评价治疗效果。结果:1.消痈溃得康煎剂能实现对大鼠胃溃疡愈合因素的影响,减少胃液分泌、降低胃液酸度,减轻攻击因素对胃粘膜的侵害,减少溃疡面积,促进溃疡的愈合,并具有相应的量效关系。2.消痈溃得康煎剂能促进溃疡部位肉芽组织形成,使溃疡再生粘膜厚度明显升高,提高溃疡抑制率,显着降低溃疡指数,并具有相应的量效关系。3.消痈溃得康煎剂能提高大鼠胃溃疡组织EGF含量,增加EGFR在溃疡粘膜的表达,提高粘膜再生修复能力,加速溃疡的愈合。4.消痈溃得康煎剂能提高大鼠胃溃疡组织TFF2的表达,提高粘膜再生修复能力,加速溃疡的愈合。结论:“清热解毒、消痈生肌”治法对乙酸致胃溃疡大鼠治疗是有效的,“毒热”病因在胃溃疡的发病中是客观存在的。

霍红梅,郁晓维[10](2008)在《现代中医药对幽门螺杆菌感染及其相关性疾病的研究近况》文中研究说明回顾近年来中医药治疗幽门螺杆菌(Hp)感染相关性疾病的文献,总结中医辨证对幽门螺杆菌感染的认识,发现中医药治疗幽门螺杆菌(Hp)相关性疾病的疗效,与西药治疗相比,在症状改善等方面有一定的优势,在Hp转阴率方面可取得同等的疗效,尤其中西医结合疗法,在治疗耐药性幽门螺杆菌感染中有明显的优势。

二、潘妥拉唑、羟氨苄青霉素、替硝唑联合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溃疡病的疗效观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潘妥拉唑、羟氨苄青霉素、替硝唑联合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溃疡病的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改良二联七天疗法在根治幽门螺杆菌感染初治患者中的疗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部分 临床研究
    前言
        一、幽门螺杆菌的概述
        二、幽门螺杆菌的概念
        三、幽门螺杆菌的特性
        四、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危害
        五、幽门螺杆菌的易感人群及流行病学
        六、幽门螺杆菌感染的诊断
        七、根除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的适应症
        八、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治疗
        九、幽门螺杆菌的根除标准
        十、胃酸对幽门螺杆菌感染疗效的影响
        十一、幽门螺杆菌感染及治疗的现状
    第一章 方法
        1.1 资料与方法
        1.2 试验方法
    第二章 结果
    第三章 讨论
    第四章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文献综述
    第一章 呋喃唑酮在幽门螺杆菌感染根治中的疗效及安全性
        1.1 有关呋喃唑酮的药物说明
        1.2 呋喃唑酮在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中的应用及疗效
        1.3 幽门螺杆菌对呋喃唑酮的耐药机制和耐药情况
        1.4 呋喃唑酮的不良反应
        1.5 含呋喃唑酮方案的一些争议
        1.6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成果
致谢

(2)幽门螺杆菌耐药现状分析单中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附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材料和方法
    1. 实验材料
        1.1. 研究对象
        1.2. 纳入标准与排除标准
        1.2.1. 纳入标准
        1.2.2. 排除标准
    2. 实验试剂及仪器
        2.1. 实验主要试剂
        2.2. 实验主要仪器
    3. 实验方法及主要过程
        3.1. 实验主要试剂组成成份及制备
        3.2. 实验方法与步骤
        3.2.1. 标本采集、保存、运送
        3.2.2. H.Pylori分离及传代培养
        3.2.3. H.Pylori鉴定
        3.2.4. 药敏试验
        3.2.5. MIC值测定
        3.3. 统计学方法
结果
    1. 一般情况
        1.1. H.Pylori对抗生素耐药情况
        1.2. 部分抗生素MIC值
        1.3. 抗生素耐药情况与性别、年龄、疾病类型关系
    2. 不同折点浓度对体外药敏试验耐药率影响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3)幽门螺杆菌感染在基层医院的治疗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治疗的适应症, 哪些应该治疗;
2、如何治疗:
3、如何避免幽门螺杆菌耐药菌珠的产生
4、如何预防幽门螺杆菌感染

(4)序贯疗法与三联疗法根除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疗效比较的Meta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引言
资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综述
    参考文献

(5)联合用药治疗消化性溃疡(论文提纲范文)

1 铋剂+甲硝唑+四环素联用
2 甲硝唑+羟氨苄青霉素+奥美拉唑(或兰索拉唑)联用
3 次水杨酸铋凝胶+奥美拉唑+克拉红霉素联用
4 奥美拉唑+替硝唑+克拉红霉素联用
5 胶态次枸橼酸铋+阿莫西林(羟氨苄青霉素)联用
6 法莫替丁+胶态枸橼酸铋(得乐冲剂)联用
7 麦滋林S颗粒(L-谷氨酰胺呱化酸钠颗粒)+西咪替丁联用
8 抑酸药+胸腺蛋白

(6)幽门螺旋杆菌的中医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英文缩略词
前言
综述 幽门螺旋杆菌的中医治疗进展
    1. 简述现代医学对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机制、诊断与治疗的认识
    2. 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中医病机与证候
    3. 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中医治疗
    4. 幽门螺旋杆菌与舌象的相关性
    5. 中药治疗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相关实验研究
    6. 问题与展望
讨论
结语
参考文献
附表
致谢
个人简历

(7)序贯疗法与10天三联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疗效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研究论文 序贯疗法与 10 天三联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疗效对比研究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附表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10 天序贯疗法在幽门螺杆菌根除治疗中的应用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8)加味四逆散治疗慢性胃炎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上篇 文献综述
    综述1 古代医家对慢性胃炎的认识
    综述2 现代医家对慢性胃炎的研究概况
    综述3 西医学对慢性胃炎的研究概况
中篇 朱建华教授关于慢性胃炎的中医认识及辨证思路
    一、中医病名归属
    二、病因病机
    三、慢性胃炎的治疗与对策
下篇 加味四逆散治疗慢性胃炎的研究
    前言
    研究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附图

(9)清热解毒、消痈生肌法对乙酸致胃溃疡大鼠溃疡愈合影响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中英文名词术语对照
2、英文摘要
3、中文摘要
4、前言
5、实验研究
    实验1:消痈溃得康煎剂对乙酸致胃溃疡大鼠胃液及胃粘膜形态学影响的研究
        前言
        1 实验材料
        2 实验方法
        3 实验结果与分析
        4 讨论
        5 结论
        参考文献
    实验2:消痈溃得康煎剂对乙酸致胃溃疡大鼠胃粘膜表皮生长因子及受体的影响
        前言
        1 实验材料
        2 实验方法
        3 实验结果与分析
        4 讨论
        5 结论
        参考文献
    实验3:消痈溃得康煎剂对乙酸致胃溃疡大鼠胃粘膜三叶因子的影响
        前言
        1 实验材料
        2 实验方法
        3 实验结果与分析
        4 讨论
        5 结论
        参考文献
6、讨论
7、结论
8、致谢
9、综述
    综述1:中药治疗胃溃疡作用机理的研究进展
    综述2:中医药治疗胃溃疡的临床治疗研究进展
    综述3:现代医学对胃溃疡发病机制及临床治疗的研究进展
10、个人简历

(10)现代中医药对幽门螺杆菌感染及其相关性疾病的研究近况(论文提纲范文)

1 幽门螺杆菌感染中医辨证分型
2 单味中药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研究
3 中药复方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疾病的研究
4 中医辨证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疾病的研究
5 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疾病的研究
6 结语

四、潘妥拉唑、羟氨苄青霉素、替硝唑联合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溃疡病的疗效观察(论文参考文献)

  • [1]改良二联七天疗法在根治幽门螺杆菌感染初治患者中的疗效研究[D]. 韦丽秋. 南方医科大学, 2019
  • [2]幽门螺杆菌耐药现状分析单中心研究[D]. 陈煜杉. 福建医科大学, 2019(07)
  • [3]幽门螺杆菌感染在基层医院的治疗进展[J]. 惹格拖千. 药物与人, 2014(06)
  • [4]序贯疗法与三联疗法根除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疗效比较的Meta分析[D]. 何小建. 福建医科大学, 2014(02)
  • [5]联合用药治疗消化性溃疡[J]. 姜兵. 中国当代医药, 2012(36)
  • [6]幽门螺旋杆菌的中医研究进展[D]. 蔡妍阳.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2(09)
  • [7]序贯疗法与10天三联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疗效对比研究[D]. 刘晓燕. 河北医科大学, 2010(04)
  • [8]加味四逆散治疗慢性胃炎的研究[D]. 丁衍文.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08(12)
  • [9]清热解毒、消痈生肌法对乙酸致胃溃疡大鼠溃疡愈合影响的实验研究[D]. 肖景东. 辽宁中医药大学, 2008(06)
  • [10]现代中医药对幽门螺杆菌感染及其相关性疾病的研究近况[J]. 霍红梅,郁晓维. 甘肃中医, 2008(02)

标签:;  ;  ;  ;  ;  

泮托拉唑、阿莫西林、替硝唑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溃疡病的疗效观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