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起搏系统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的研究

优化起搏系统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的研究

张代民[1]2003年在《优化起搏系统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的研究》文中提出目的 在连续随访起搏患者的过程中,动态调整起搏参数和/或起搏系统硬件,探讨动态优化起搏系统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的效果及其方法学。方法120例接受永久起搏治疗的患者,男79例,女41例,年龄63.7±12.5(16~83)岁。其中右房双室叁腔起搏16例,双房右室叁腔起搏11例,普通DDD起搏57例,抗房颤起搏18例,VVI起搏18例。随访最短3月、最长30月、平均21±5.9月。随访期间采用常规心电图、动态心电图、超声心动图、6分钟步行测距、生活质量评分等指标,观察起搏系统干预前后的疗效、心功能分级和生活质量变化。结果随访期内实施起搏系统干预共387例次,其中调整AVD61例(含双室起搏16例),调整起搏频率42例;调整感知性能20例;改变起搏模式6例;起搏故障探查术5例;VVI改DDD6例,患者左室射血分数、6分钟步行距离和生活质量评分均分别提高9.83%、82.67米和13.66分(均P<0.05),心功能分级和住院频率分别下降1.5级和0.75次(P<0.05);3例起搏器介导性心动过速被纠治;6例持续性房颤患者加行房室结阻断术后有效控制了心室率。优化起搏系统前后,“起搏患者生活质量测评”和SF-36问卷的分值均有提高(P<0.05)、提高程度的差异有显着性(P<0.05)且2种量表的相关性良好(r=0.62,p<0.05)。结论优化起搏系统可确保起搏治疗高效、安全、节能,显着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起搏系统优化应坚持提高随访效率、因人而异、因时而异、兼顾节能的原则;“起搏患者生活质量测评表”可用于起搏患者的生活质量评价。

周栋[2]2008年在《心脏起搏卫生经济学评价》文中指出【目的】研究我国目前心脏起搏治疗费用;从卫生经济学角度对心脏起搏治疗进行评估,合理利用我国卫生资源;提高患者长期生存质量。【方法】收集2004年10月1日至2007年12月31日在昆明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由心内科完成各种永久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并符合纳入标准405例患者,记录基本情况、植入起搏器种类、治疗及手术费用支出项目、医疗付款方式、基础疾病情况、心功能分级、生活质量评分等相关临床资料及指标,随访患者接受心脏起搏后6个月生活质量评分改变情况、后续费用情况、近期及远期并发症情况。【结果】接受心脏起搏治疗前后生活质量有显着改变。除1例VVI患者术后3月因非心脏性原因(脑卒中)死亡外,404例患者生活质量均显着提高,不同类型改变程度有显着差别,AAI、DDD优于VVI。28例接受ICD或CRT-D植入患者未发生猝死。植入CRT和CRT-D患者术后1月生活质量及症状体征提示心功能显着改善。初次植入永久起搏器直接费用:VVI为(3.12±1.50)万元,DDD为(4.88±1.92)万元,ICD为(8.05±3.95)万元,CRT为(10.22±1.09)万元,CRT-D为(20.31±10.54)万元。起搏器费用占直接费用比例:VVI(79.25±2.55)%,DDD(82.17±7.02)%,CRT(86.80±6.94)%,ICD(79.32±6.55)%,CRT-D(83.24±8.11)%。永久起搏器更换费用:AAI平均(2.89±0.04)万元,VVI平均(2.63±0.58)万元,DDD平均(3.82±1.79)万元,CRT平均(10.46±0.85)万元,CRT-D平均(20.59±1.11)万元,单腔ICD平均(6.85±2.15)万元。起搏器均为进口起搏器。405例患者中接受VVI起搏器共175例,接受AAI永久起搏器共2例,接受DDD起搏器共183例,接受CRT起搏器共17例,接受CRT-D共6例,接受单腔ICD植入22例。323例为确诊后初次植入起搏器,82例为再次更换起搏器。405例中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219人,公费医疗20人,自费166人。生理性起搏(AAI、VVIR、DDD、DDDR)185例(45.68%)。病因:病态窦房结综合症169例,高度房室传导阻滞171例,因窦房结和房室结双结病变19例,血管迷走神经性晕厥1例,扩张性心肌病23例,阵发性室速/室颤22例。初次植入永久心脏永久起搏器323人,大于60岁270人,为接受心脏起搏主体。男性初次心脏起搏治疗平均年龄(68.08±12.78)岁,女性初次心脏起搏治疗平均年龄(65.50±14.21)岁。405例有4例术后30天内电极脱位;2例术后1周内发生囊袋感染;1例术后7年发生起搏器综合症。82例永久起搏器更换患者,平均永久起搏器使用年限AAI(9.80±0.14)年,VVI(9.07±0.70)年,DDD(7.72±0.81)年,ICD为(5.70±0.55)年,CRT(5.42±0.13)年,CRT-D(5.11±0.08)年。【结论】1.心脏起搏治疗存在严重过缓性和(或)快速性心律失常患者具有提高生存率、改善生存质量、减少住院率、提高劳动能力等强大优势,并且显效快、更换容易、随访简便,应大力在中国推广普及。2.进一步完善医疗保障制度,扩大医疗保险人群,可使更多人群获益于心脏起搏。3.通过研制开发我国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心脏起搏器降低治疗成本、增强我国经济实力有利于推广心脏起搏。4.临床严格把握适应症,因病施治,降低并发症发生率,通过动态优化起搏系统延长起搏寿命有助于心脏起搏治疗卫生经济学改观。

翟关群, 张代民[3]2006年在《优化起搏系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研究》文中提出目的:探讨优化起搏系统,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的方法。方法:对105例随访患者动态调整起搏参数和/或起搏系统硬件,采用常规心电图、超声心动图、6 min步行测距、生活质量评分等指标,观察干预起搏系统前、后的疗效, 心功能分级和生活质量变化。结果:105例患者优化起搏系统后NYHA心功能级别、6分钟步行距离、左室射血分数和SF-36问卷的分值均有显着改善(P<0.05,或=0.001)。结论:优化起搏系统可以使起搏高效、安全、节能,显着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优化应因人而异、因时而异,兼顾节能。

张代民, 刘志华, 郭涛, 李淑敏, 宋建平[4]2008年在《动态优化起搏系统改善植入者生活质量》文中认为目的探讨动态优化起搏系统改善植入者生活质量的效果及方法学。方法120例接受永久起搏治疗的患者,采用常规心电图、动态心电图、超声心动图、6-min步行测距、生活质量评分等指标,观察起搏系统干预前后的疗效、心功能分级和生活质量变化。结果随访期内实施起搏系统干预共387次,其中调整房室延迟(AVD)61例(含双室起搏16例),调整起搏频率42例;调整感知性能20例;改变起搏模式6例;起搏故障探查5例;心室起搏(VVI)改双腔起搏(DDD)6例;纠治起搏器介导性心动过速3例;持续性房颤加行房室结阻断有效控制心室率6例。优化起搏系统前后,SF-36量表的分值有显着提高(P<0.05)。结论优化起搏系统可确保起搏治疗高效、安全、节能,显着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起搏系统优化应坚持提高随访效率,因人、因时而异实施。

闫希贵[5]2018年在《适应性左室起搏在慢性心力衰竭CRT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观察》文中认为目的:近些年,随着大家对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ardiac resynchronization therapy,CRT)的认知日益深入和对生理性起搏的认可,适应性左室起搏在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的CRT治疗中逐渐占有自己的一席之地。应用适应性左室起搏的方式实现生理性起搏用于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CRT治疗,主要的途径包括美国美敦力公司所研发的AdaptivCRT?算法的自适应性CRT和频率适应性房室延迟(RAAV功能)达到单左室起搏的目的实现心脏再同步化治疗。本回顾性研究目的在于动态观察随访上述两种适应性左室起搏方式在慢性心力衰竭心脏再同步治疗(CRT)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2月收住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符合2016年ESC心衰CRT和ICD指南中I A类心脏再同步治疗适应证并成功植入CRT-P/D的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30例。依据植入起搏器型号不同分组,研究A组10例为AdaptivCRT?治疗组,研究B组20例为频率适应性房室延迟治疗组(具有一键程控优化AV/VV间期功能的CRT-P/D)。将A组运作模式程控为AdaptivBiV and LV;B组通过患者术前完善24小时动态心电图,或者程控前中等量活动至少10分钟,在测控仪的腔内图中测定不同心率下的自身间期,测定心房感知-心室感知(AS-VS)下的PR间期,寻找24小时内心房率与自身PR间期的对应关系,个体化建立关于两者的函数关系(y=ax+b),计算ab常数作为设定起搏器RAAV参数的依据。术后利用起搏器的腔内心电图(IEGM)程序一键优化房室延迟和VV间期,并获得相应参数,然后在导师和起搏器厂家技术人员的指导下将CRT程控为单独左室起搏,保留右室感知及ICD功能,设置RAAV相应参数并启动该功能,进入随访。获得两组研究组相关指标,包括QRS波时限、VTI(主动脉瓣血流速度时间积分)、SPWMD(室间隔与左室后壁收缩时间差)、TQ-AV-TQ-PV(左室射血前时间与右室射血前时间差值)、LVEF(左室射血分数)、MRA(二尖瓣反流面积)、LVEDD(左室舒张末内径)、BNP、6-MWT,进行组内的前后对照。结果:两组植入术后3、6、9、12个月QRS波时限、VTI、SPWMD、TQ-AV-TQ-PV、LVEF、MRA、LVEDD、BNP、6-MWT均较术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daptive CRT可根据患者临床需要,动态调整适应性LV起搏和BiV起搏,动态优化SAV/PAV间期;根据患者右侧的自身传导和QRS波群宽度,动态优化VV间期;可减少不必要右室起搏;可显着改善其心功能,逆转心室重构,缩短QRS波时限,增加6min步行距离。频率适应性房室延迟单左室起搏算法可实现心脏再同步化治疗的生理性起搏;可简化CRT优化程序;改善患者心脏功能,逆转心室重构,缩短QRS波时限,增加6min步行距离,效果明显。设备自带的腔内心电图(IEGM)程序自动监测法可一键优化AV/VV间期,简单快捷,与超声指导下优化有良好的相关性。

张丽梅[6]2010年在《双心室起搏兼顾房室结优先的可行性、有效性、安全性评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评估抗心衰起搏治疗(CRT)中双室起搏兼顾房室结优先的可行性、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04年1月至2009年12月符合ACC\AHA指南CRTⅠ类适应证、成功植入CRT-P/D的慢性充血性心衰(CHF)患者44例,男34例、女10例、平均年龄62.11±9.03岁,含扩张型心肌病25例,缺血型心肌病19例。先后给予双室起搏兼顾房室结优先和传统CRT的单纯双室起搏两种治疗模式。双室起搏兼顾房室结优先(即3心腔4位点起搏)通过双向滴定式程控优化起搏系统的房室延迟(AVd)和心室间延迟(VVd),确保在左/右室电极100%夺获心室的前提下,力求经房室结下传的兴奋与双心室电极发出的刺激共同激动心室,表现为“真融合”后的QRS波群“最窄化”。传统CRT的单纯双室起搏(即3心腔3位点起搏)则参照ACC\AHA指南,设定偏短的起搏系统房室延迟(AVd)确保左/右室电极完全夺获心室,表现为“非真融合”/“非假融合”的起搏QRS波群,在此前提下超声优化AVd和VVd。采用随机、交叉、前后对比,每例患者程控为兼顾模式和传统模式的时间均分别不少于1月、不超过3月,分别观察QRS波时限、评价心脏同步化的超声指标(左室充盈时间比、心室间机械延迟时间IVMD、左室12节段达峰时间标准差Ts-SD12),评价心功能的超声指标(跨主动脉瓣血流时间流速积分AVI、跨二尖瓣血流时间流速积分MVI、左室短轴缩短率FS、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术内径LVd等),患者NYHA心功能分级,6分钟步行距离、明尼苏达心衰生活质量评分及各种心血管事件。研究结束时依据获益最大者优先原则确定患者继续采用兼顾模式还是传统模式以及辅助用药。评估“3心腔4位点起搏”的疗效、安全性、方法学并与传统的“3心腔3位点起搏”比较。采用SPSS11.5统计软件包分析数据,以P<0.05判为差异有显着性。结果1.23例CRT-P和21例CRT-D均成功完成植入手术,无重大手术并发症。均可实现兼顾房室结优先的“3心腔4位点”起搏,实现兼顾模式所需时间短于优化传统模式所需时间(26.23±10.51min与112.39±25.28min,P<0.0001),平均随访费用低于传统模式(50元与308元,P<0.0001),兼顾模式与传统模式的随访间隔无显着性差异(39.91±10.48天与39.64±11.59天,P=0.866),随访期内均无死亡和再次住院。全部按计划完成随访。2.兼顾模式的最佳SAVd为130-200ms、平均164ms,长于传统模式的100-150ms、平均128ms(P<0.0001);兼顾模式的最佳VVd为左室优先12ms,稍短于传统模式的左室优先16ms(P<0.0001)。两种起搏模式的最佳SAVd正相关(r=0.585,P<0.001),且分别与自身PRd正相关(兼顾模式r=0.541,传统模式r=0.454,P均<0.002)。随访期内22.73%的患者PRd梢有缩短,43.18%的患者PRd梢有延长,34.09%的患者PRd变化不明显,CRT的AVd亦相应需要调整。3.兼顾模式的QRS波时限、AVI、MVI测值即刻和短期无显着差异;传统模式QRS波时限测值短期较即刻增宽(146.35±5.31ms与140.75±18.75ms,P=0.024),AVI测值短期较即刻减小(19.91±5.53与22.15±5.31,P=0.002),MVI测值短期与即刻无显着变化(17.36±4.60与17.86±4.63,P=0.620)。兼顾模式的QRS波时限无论即刻和短期均小于传统模式(117.00±19.47ms与140.75±18.75ms;118.35±21.59ms与146.35±5.31ms,P均<0.0001);即刻检测传统模式的AVI值高于兼顾模式(22.15±5.31与19.39±4.49,P<0.0001),但短期检测两组无显着性差异(19.91±5.53与19.79±5.43,P=0.830);两种模式MVI值即刻和短期检测均无显着性差异(18.13±3.74与17.86±4.63,17.28±4.05与17.36±4.60;P均>0.05)。4.两种起搏模式即刻与短期比较,左室充盈时间比、左右室射血前时间、IVMD、Ts-SD12等评价心室同步化的超声指标未见显着性变化;即刻检测兼顾模式的左室充盈时间比优于传统模式(0.49±0.08与0.43±0.07,P=0.001);短期检测仍大于传统模式但无统计学意义(0.47±0.08与0.44±0.08,P>0.05),即刻检测和短期检测左室射血前时间、右室射血前时间、IVMD等心室间同步指标,两种起搏模式无统计学差异(P>0.05);兼顾模式的IVMD与QRS波时限正相关(r=0.472,P=0.023);即刻和短期检测,兼顾模式Ts-SD12均小于传统模式,但无统计学意义(55.46±19.25ms与56.33±32.74ms,47.95±25.18ms和58.35±43.60ms;P均>0.05)。5.兼顾模式左室短轴缩短率、LVEF、主动脉瓣峰值流速均高于传统模式(17.41±5.97与15.66±4.90,35.50±9.72与32.68±9.74,115.00±20.93与106.80±20.87,P均<0.05);其余常规心脏彩超指标(包括主动脉内径、主肺动脉内径、左房径、左室舒张末径、右房径、右室径、右室流出道径、室间隔厚度、室间隔运动幅度、左室后壁厚度、左室后壁运动幅度、肺动脉瓣峰值流速、二尖瓣返流程度、主动脉瓣反流程度)2组间差异无显着性(P均>0.05)。传统模式LVEF与LVEDd负相关(标准化偏回归系数-0.513,P=0.021)。6.兼顾模式的心功能分级Ⅰ、Ⅱ级多于传统模式(43例与39例,P=0.008),6分钟步行距离和明尼苏达生活质量评分均优于传统模式(372.51±80.88 m与328.66±108.89 m;12.48±6.56与18.16±12.25,P均<0.05)。兼顾模式活动量仅与原发病相关,标准化偏回归系数=-0.702,P<0.001;传统模式活动量与原发病、性别、MR、AVI、左室充盈时间比均相关。结论①传统CRT双室起搏弃用自身房室传导,QRS波宽大,系统优化费时费力,可能是部分患者无应答的原因之一。②CRT治疗中双心室起搏兼顾房室结优先,无需复杂技术即可实现“3心腔4位点起搏”,QRS波相对变窄,可改善患者临床经过和部分心功能评价指标;③双心室起搏兼顾房室结优先,既纠正心脏收缩不同步又符合生理性起搏原则,可增加心输出量,改善患者生活质量;④在确保100%双心室起搏的前提下兼顾房室结优先简便易行,无创安全,不增加用药种类/剂量,不增加再住院率,无心律失常、死亡等并发症;⑤希氏束起搏、多位点起搏、不应期起搏,房室结优先,弱化CRT硬件缺陷等,可能是“3腔4位点起搏”的显效机理;⑥窦性心律,自身PR间期偏短,房室传导功能正常,自身QRS波增宽不明显或CRT起搏后QRS波“缩窄”不明显甚至增宽,传统CRT起搏模式下心衰纠正不明显,房室结参与激动心室后QRS波可进一步变窄的心衰患者,似可采用双室起搏兼顾房室结优先模式;⑦双室起搏基础上“双向滴定”调整AVd获得“真融合”的最窄QRS波群,是实现“3腔4位点起搏”的技术关键,应坚持个体化动态调整的原则;⑧心房纤颤、房室传导阻滞患者难以实现“3腔4位点起搏”,自身PRd变化多端的患者难以确保随访期内心室激动始终“真融合”,可能需要改进CRT硬/软件来解决。本研究虽样本偏小、随访期偏短,但初步显示CRT治疗兼顾房室结优先的“3腔4位点起搏”可能是增加患者获益,提高CRT疗效,减少CRT不应答率的有效方法,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探索。

方祖祥, 江洪, 朱中林, 孙瑞龙, 孙宝贵[7]2003年在《埋置心脏起搏器及抗心律失常器指南(修订版)》文中认为前言 (32 1)……………………………………………………Ⅰ 永久起搏的适应证 (32 2 )………………………………   1 成人获得性房室阻滞的起搏治疗 (32 2 )…………2 慢性双分支和叁分支阻滞的起搏治疗 (32 3)……3 伴随急性心肌梗死

孙贤林[8]2005年在《优化ICD系统改善患者生存质量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 探讨动态优化ICD系统改善患者生存质量的效果及其方法学。 方法 41例ICD患者,男26例,女15例,年龄48.7±12.5(26~82)岁。其中单腔ICD34例,双腔ICD4例,叁腔ICD3例。询问ICD存储资料,酌情选用常规心电图、动态心电图、超声心电图、X线和6—MWT等检查,观察ICD系统优化前后VT/VF发作和终止情况,死亡率、并发症及生存质量评分等多项指标。 结果 平均随访48.2月,34例(占本研究82.9%)共发作持续性VT/VF916次,ICD有效终止910次,成功率99.3%,6次无效放电,占1.7%。5例发生并发症,1例切口感染,1例心室电极脱位,3例7次窦性心动过速被误识别为VT而发放ATP和电击治疗。41例中有7例死亡,死亡率17.1%,其中4例死于严重心力衰竭,1例自杀,1例自停可达龙口服药至VT/VF频发最终电池耗竭后死亡,另1例因经济原因,ICD电池耗竭后未更换,VT/VF再发死亡。优化ICD系统前后,SCL-90和SF—36量表评分均有提高,差异有显着性(P<0.05)。 结论 优化ICD系统可确保ICD治疗高效、速效、安全、节能,显着提高生存率和生存质量;ICD系统优化应坚持全程高效随访、因人因时而异、兼顾节能的原则;

刘志敏[9]2007年在《房室间期及起搏部位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第一部分不同房室间期对左心功能的影响背景:长期以来人们认为,对于窦房结功能正常的房室传导阻滞患者,应用双腔起搏方式,不但可以保持房室顺序收缩的功能,而且可以发挥窦房结对起搏频率的调节作用,是一种理想的生理性起搏。通常情况下,心房电极置于右心耳,心室电极置于右室心尖部。研究表明,右室心尖部起搏时,由于起搏刺激通过异位的、非特异性普通心肌细胞以较慢的传导速度进行扩布,故右心腔起搏将导致左心腔机械收缩的起始时间发生延迟,这会引起左心系统电生理和血流动力学方面的问题。尤其对于房室传导阻滞的患者而言,如果房室延迟(AVD)程控不合理,会对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及生活质量等各个方面造成不利影响。而程控合适的AVD,可减少这种不良作用。因此,心室起搏时,如何设置最佳的AVD,以达到最佳的血流动力学效应,显得尤为重要。由于房室传导阻滞患者的起搏方式多为心房感知、心室起搏,因此本研究的AVD指感知的AVD(SAV)。目的:本研究利用超声多普勒及组织多普勒技术,以及常规12导联心电图,比较不同方法所测得的最适AV间期的差异:通过测量左室充盈时间(LVFT),主动脉前向血流速度时间积分(VTI_(AO)),心肌做功指数(MPI)、主动脉射血前时间(APEI)、肺动脉射血前时间(PPEI)、左、右心室侧壁收缩达峰时间(Ts)之差等参数的变化,评价不同房室间期对心脏功能及左右心室同步性的影响。方法:1.共入选31例叁度房室传导阻滞患者(平均年龄58±14岁),其中男性11例,女性20例,出院前进行程控。2.将SAV间期由70ms-170ms递增,每次递增20ms,分别测量LVFT、主动脉VTI、MPI,将LVFT、VTI最大及MPI最小时的SAV确定为最适SAV。比较不同方法所测SAV的差异。当SAV由70ms递增时,比较最适SAV间期与SAV为150ms(出厂值)时MPI的变化。3.将SAV程控为200ms,做12导联心电图,测量自身P波结束至起搏的ORS波峰或波谷的时间间期,定为T值,利用公式最适SAV间期=程控SAV间期+100ms-T,计算得出最适SAV值,并比较最适SAV与150ms时MPI的差异。4.比较由MPI所得的最适SAV与150ms时左、右心室侧壁的收缩达峰时间之差。结果:SAV优化后与优化前比较,左房内径、左室舒张末内径、射血分数等差异未达到统计学显着性。不同方法所得的最适SAV值不同。VTI_(AO)最大、FT最长、MPI最小时的SAV分别为(118±27ms、87.7±17.3ms和80±9.8ms)。以MPI最小时的SAV与SAV150ms比较,MPI有明显下降(0.53±0.18 vs 0.78±0.21,p<0.01)。由MPI所得的最适SAV与150ms比较,左、右心室收缩达峰时间之差明显降低(88.3±23.4ms vs 109.6±28.9ms,P<0.01)。ECG方法所得的最适SAV为89±15.6ms,与SAV150ms比较MPI亦明显降低(0.59±0.18 vs 0.78±0.21,p<0.01)。结论:不同方法所得的最适SAV不同,当MPI最小时所得的SAV,兼顾了舒张及收缩功能,对患者最为适合。MPI最小时的SAV与优化前比较,左右心室收缩同步性明显改善。由12导联心电图所得的最适SAV,与150ms比较,MPI明显降低,心功能指标改善,不失为一种简便易行的方法。第二部分右心室流出道起搏的临床研究背景:研究表明,右室心尖部(right ventricular apex,RVA)起搏常常会导致心室收缩和舒张异常、心室腔内的血液分流、隐匿性左房室不同步、双室同步丧失、左室收缩功能受损等危害,并且增加房颤发生率及死亡率。因此,常规的RVA起搏并不是理想的起搏部位。右心室流出道(right ventricularoutflow tract,RVOT)起搏时,左、右心室间和心室内激动传导更同步,对心室收缩同步性和心功能损害小,因此,应更优于RVA起搏。特别对于Ⅲ°房室传导阻滞的患者,由于完全依赖心室起搏,要降低RVA起搏对患者的不良影响,RVOT起搏是一个更理想的选择。目的:本研究利用超声多普勒及组织多普勒技术,预先用第一部分的方法优化SAV,优化后比较RVA与RVOT起搏对左、右心室间和心室内同步性的差别;利用超声多普勒与组织多普勒技术比较不同起搏部位室间隔与左室侧壁心肌收缩达峰时间的差异,评价不同起搏部位对左心功能的影响。方法:1.共入选45例叁度房室传导阻滞患者,其中男性16例,女性29例。RVA组31例,RVOT组14例,出院前进行程控。2.将SAV间期由70ms-170ms递增,每次递增20ms,分别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测定MPI,将MPI最小时的SAV确定为最适SAV。比较不同起搏部位所测SAV的差异。3.以主动脉、肺动脉射血前时间之差-室间延迟(IVD)为室间收缩不同步指标。比较不同起搏部位IVD的差异。4.应用组织多普勒同步图(TSI)技术分别测量左室侧壁与室间隔基底部及左、右心室侧壁基底部心肌收缩达峰时间,二者之差代表室内及室间不同步。比较不同起搏部位△Ts的差异。结果:1.RVA与RVOT起搏时MPI最小时的AV间期分别为(80±9.8ms vs92±18ms,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RVA组和RVOT组起搏的IVD分别46.7±14.6ms vs 30.6±10.2ms,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RVA组与RVOT组左室侧壁与室间隔基底部收缩达峰时间差分别为(89.5±25.7ms vs 27.9±10.5ms,P<0.001),左、右心室侧壁基底部收缩达峰时间之差分别为(88.3±23.4ms vs 29.5±16.7ms,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与RVA起搏比较,RVOT起搏对心室收缩同步性影响较小,分析其效果与RVOT起搏部位有关。第叁部分心房起搏对心室起搏的影响背景:临床上病态窦房结综合症(Sick Sinus Syndrome,SSS)和房室阻滞是植入起搏器最常见的病因。由于心房导线置于右心耳,心房起搏会导致心房激动时间的延迟,左房激动要比窦性心律时延迟大约20-70ms,因此实际的心房激动至心室激动的时间要短于程控的AV间期。这就造成心房起搏与心房感知时比较心室起搏比例增加,因此,要减少心室起搏比例,还应考虑心房起搏的影响。目的:1.观察心房起搏(AP)和心房感知(AS)时自身房室传导时间,明确心房起搏对自身房室传导时间的影响。2.通过MedtroniC Kappa700起搏器,研究心房起搏对心室起搏比例的影响,进一步优化起搏参数,减少心室起搏比例。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自身对照研究。入选病窦综合征患者,分别于术后第一天、第二天和第叁天程控,低限频率分别程控为60次/分和40次/分,其余参数不变,比较出厂值与基线频率40次/分时心室起搏比例及通过自动搜索活动的心室感知(Vs from search)比例。程控时通过起搏器腔内图标记(Marker)通道观察AP至VS时间及AS至VS时间,确定心房起搏时自身房室传导时间与心房感知时自身房室传导时间的差值。结果:共入选16例患者,男7例,女9例,平均年龄为61.8±9.7岁。通过程控仪上的腔内Marker图确定AP至VS时间为240.7±17.33ms,AS至VS时间为174.2±18.46ms,二者差值为66.5±18.67ms(最小值40ms,最大值88ms),表明心房起搏后使自身房室传导时间延长。出厂值时AP-VP与AS-VP两种起搏方式时心室起搏比例分别为(63.65±30.43%vs 9.68±10.81%,P=0.002)。出厂值与基线频率40次/分寸心室起搏比例为分别为(73.33±34.15%Vs 14.19±22.28%,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Vs from search比例分别为(25.23±33.85%vs 85.71±22.26%,P=0.001)。再次根据个体情况优化后与出厂值比较VP比例分别为(73.33±34.15%vs 6.29±8.02%,P<0.001)。结论:心房起搏可增加心室起搏比例,针对每位患者的个体情况调整起搏参数,可降低心室起搏比例。

高建斌[10]2016年在《基于速度向量成像测定左室壁机械延迟的改良IEGM法优化CRT室室间期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本研究运用速度向量成像技术测定左室壁机械延迟,探讨基于速度向量成像技术的改良IEGM法优化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ardiac resynchronization theray,CRT)室室间期(Inter-ventricular delay,VVD)能否较传统IEGM优化法提高CRT应答率,改善血流动力学效应。[方法]选取2014年05月至2015年06月,在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符合2013年欧洲心脏病学会(ESC)制定的心力衰竭治疗指南CRT I类适应症的住院患者30例(含扩张型心肌病27例,缺血型心肌病3例)为研究对象,完成术前基线资料收集、常规心脏彩超检查,并运用速度向量成像技术分析左室十二节段达峰时间标准差(Ts-SD12)评估左心室室内同步性,测定左室壁机械收缩延迟节段,获得左室最晚收缩部位。按患者性别、NYHA分级、心衰原因、QRS间期等指标1:1配对研究组及对照组各15例,配对成功后分别以两种方法优化进入临床随访。研究组选择最接近机械收缩最晚节段的静脉植入左室电极,对照组常规方法植入左室电极,并成功植入CRT,术后所有患者按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治疗指南给予标准药物治疗(包括ACEI、β受体阻滞剂、螺内酯等)。研究组优化首先入选50例健康正常成人,以应用速度向量成像技术测定生理状态下左室游离壁与后间隔之间的机械延迟(A’值),以应用速度向量成像技术测定研究组患者左室游离壁与后间隔之间的机械延迟(△’值),代入公式:V-Vopt=0.5×(△'-A')获得最VVD;对照组以传统IEGM法(公式:V-Vopt=0.5×△)获得最佳VVD,两组患者均以超声指导优化法优化AVD,比较观察两组患者术后1月、3月、6月的临床指标、心脏彩超常规指标及同步性指标。[结果]入选3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CRT植入,完成术后6月随访,以术后6月左室收缩末容积(LVESV)较术前减少15%及以上为应答。机械延迟组因受冠状静脉靶血管条件限制,左室电极植入部位与术前测定收缩延迟节段相符9例,术后8例应答(应答率89%);余6例患者左室电极植入部位与术前测定收缩延迟节段不相符,其中4例应答(应答率67%)。传统IEGM法优化组11例应答(应答率73%),速度向量技术测定左室壁机械延迟的改良IEGM法优化VVD 12例应答(应答率80%);与传统IEGM法相比,改良IEGM法房室间期无明显差异,室室间期较短(14.7±7.4ms vs 27.3±8.6ms P<0.05)。术后6月左室射血分数08.1±4.8%vs35.4+3.5%,P<0.05)较传统IEGM法提高,左室12节段达峰时间标准差(77.5±23.5ms vs 87.4±18.9ms P<0.05)心室间机械延迟时间(48.2±13.8ms vs53.2±16.0ms P<0.05)较传统IEGM法改善: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内径(LVESD)、二尖瓣反流面积(MRA)、主动脉瓣血流速度时间积分(AVVTI)、明尼苏达心衰评分(MLHFQ)及术后6分钟步行试验(6MWT)与传统IEGM法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速度向量成像技术能准确测定左室十二节段达峰时间标准差,定位左室收缩延迟部位,以指导左室电极植入部位。基于速度向量成像技术测定左室壁机械延迟的改良IEGM法优化CRT VVD能较传统IEGM法更有效改善左室内及左右心室间同步性,提高左室射血分数,有提高应答率的趋势,但因样本较少,还需更多研究明确。

参考文献:

[1]. 优化起搏系统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的研究[D]. 张代民. 昆明医学院. 2003

[2]. 心脏起搏卫生经济学评价[D]. 周栋. 昆明医学院. 2008

[3]. 优化起搏系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研究[J]. 翟关群, 张代民. 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 2006

[4]. 动态优化起搏系统改善植入者生活质量[J]. 张代民, 刘志华, 郭涛, 李淑敏, 宋建平. 江苏医药. 2008

[5]. 适应性左室起搏在慢性心力衰竭CRT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观察[D]. 闫希贵. 青岛大学. 2018

[6]. 双心室起搏兼顾房室结优先的可行性、有效性、安全性评估[D]. 张丽梅. 昆明医学院. 2010

[7]. 埋置心脏起搏器及抗心律失常器指南(修订版)[J]. 方祖祥, 江洪, 朱中林, 孙瑞龙, 孙宝贵.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2003

[8]. 优化ICD系统改善患者生存质量的研究[D]. 孙贤林. 昆明医学院. 2005

[9]. 房室间期及起搏部位的临床研究[D]. 刘志敏.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 2007

[10]. 基于速度向量成像测定左室壁机械延迟的改良IEGM法优化CRT室室间期的研究[D]. 高建斌. 昆明医科大学. 2016

标签:;  ;  ;  

优化起搏系统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的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