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动脉血栓性疾病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动脉,血栓,性疾病,多态性,基因,院士,因子。
动脉血栓性疾病论文文献综述
赵亲明,许中友[1](2019)在《Angiojet机械血栓清除装置在急性股腘动脉血栓性疾病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Angiojet机械血栓清除装置在急性股腘动脉血栓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Angiojet血栓清除装置治疗的18例急性股腘动脉血栓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中造影及临床症状缓解情况评估动脉开通效果,随访记录临床症状缓解程度、踝肱指数(ABI)及下肢动脉彩超。结果 18例均通过单独Angiojet吸栓或Angiojet吸栓联合其他介入方式治疗获得成功,成功率100%。其中2例吸栓后完全再通,1例吸栓后仍残余血栓联合置管溶栓术(CDT),4例吸栓后伴残余狭窄行球囊扩张,8例吸栓后伴残余狭窄行球囊扩张+支架置入,3例吸栓后伴残余血栓及狭窄,先行CDT再行球囊扩张+支架置入。术中2例吸栓后出现膝下分支动脉主干栓塞,1例轻度肾功能损害,1例小腿肌肉血肿,无穿刺点大出血、重要脏器出血及死亡并发症。结论 Angiojet吸栓装置对于急性股腘动脉血栓性疾病具有疗效显着、微创、安全性高等优点,但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需结合传统的CDT、球囊扩张或支架置入术。(本文来源于《现代实用医学》期刊2019年06期)
郑知刚,蔚蔚[2](2014)在《警惕血栓性疾病(二)——动脉粥样硬化症是危害最重的血栓性疾病之一》一文中研究指出动脉粥样硬化症是危害最重的血栓性疾病之一。第一和第二位的是心血管病和脑血管病,也就是常说的:心血管或脑血管的动脉粥样硬化症。这两个病是当前最为常见、最为重要的心脑血管病。该病的独特之处是:在动脉血管的壁上生长有粥样硬化斑块。有关动脉粥样硬化症的病因可用四个字表述:较为复杂。但已经非常明确的是,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吸烟、肥胖、高密度脂蛋白减少、酗(本文来源于《中老年保健》期刊2014年06期)
徐凤芹[3](2011)在《陈可冀院士病证结合治疗动脉血栓性疾病》一文中研究指出辨证论治是中医学的精华,但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单纯强调辨证论治的缺陷逐渐暴露出来,如无证可辨,或同一疾病在不同病人或疾病不同阶段所表现的证候存在特殊性,也存在着不同医生经验和认识上的差异等,从而影响证候判断的准确性及诊疗效果,而辨病强调疾病固有的生理病理变化规律,病证结合(本文来源于《2011·中国医师协会中西医结合医师大会论文集》期刊2011-11-25)
徐凤芹[4](2011)在《陈可冀院士病证结合治疗动脉血栓性疾病》一文中研究指出辨证论治是中医学的精华,但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单纯强调辨证论治的缺陷逐渐暴露出来,如无证可辨,或同一疾病在不同患者或疾病不同阶段所表现的证候存在特殊性,也存在着不同医生经验和认识(本文来源于《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期刊2011年08期)
谢翔,马依彤[5](2008)在《前列环素合酶基因多态性与动脉血栓性疾病》一文中研究指出前列环素(PGI2)具有抗血小板聚集、抑制平滑肌细胞增殖和扩张血管的作用,在预防动脉血栓性疾病的发生中具有重要的地位。而前列环素合酶(PGIS)是PGI2合成的限速酶,其基因发生突变可影响其功能,从而进一步影响PGI2的合成而对动脉血栓性疾病的发生具有促进作用,因此PGIS基因被认为是心血管疾病的候选基因。现结合近年文献对PGIS基因变异与动脉血栓性疾病的关系作一综述。(本文来源于《心血管病学进展》期刊2008年06期)
高丽霞,哈力代,温丙昭[6](2007)在《动脉血栓性疾病抗活化蛋白C和凝血因子Ⅴ基因突变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引起动脉血栓形成的病因很多,其中抗活化蛋白C现象是至今所知的最主要的原因,APCR是到目前为止人们所发现的发生率最高的血栓风险因素,APCR和FⅤ Leiden存在地区种属差异。本文主要就动脉血栓形成与APCR进行综述。(本文来源于《医学综述》期刊2007年09期)
李学奇[7](2006)在《动脉粥样硬化与血栓性疾病的治疗》一文中研究指出动脉粥样硬化是动脉硬化中最常见而重要的类型。多见于40岁以上的男性和绝经期后的女性。动脉粥样硬化的病变主要累及大型及中型的肌弹力型动脉,以主动脉、冠状动脉及脑动脉为多见,动脉粥样硬化常伴有高血压、高胆固醇血症或糖尿病等,常导致血管腔闭塞或管壁破裂出血等严重后果,进入二十一世纪后,动脉粥样硬化与血栓形成已经成为全球第一大死亡原因。(本文来源于《2006年全国微循环与血液流变学暨分子生物学新进展学术研讨会专题学术报告论文集》期刊2006-12-01)
张颖冬[8](2006)在《动脉血栓性疾病的遗传性因素》一文中研究指出鉴于当前对动脉血栓性疾病中遗传因素的研究不断增多,本文从止血因素、血小板表面受体、纤溶因素、同型半胱氨酸代谢酶、一氧化氮合酶、抗氧化酶和脂蛋白等多系统相关基因多态性方面对这些遗传因素与动脉血栓性疾病关联性的现代认识和研究趋势进行了综述,旨在为血栓防治提供新的线索。(本文来源于《中国卒中杂志》期刊2006年11期)
余卓丽,涂传清[9](2006)在《肿瘤坏死因子基因多态性与动脉血栓性疾病关系的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是一类具有多种生物学活性的前炎性细胞因子。它不仅有抗肿瘤、抗病毒与免疫调节的作用,而且可以直接或间接损伤血管内皮细胞,产生促炎症、促凝血、抗纤溶反应,从而在血栓形成、动脉粥样硬化、DIC等许多疾病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近年来,通过对血栓患者重要炎性介质进行基因型分析,发现TNF基因多态性可能与血栓性疾病的的易感性有关。(本文来源于《血栓与止血学》期刊2006年05期)
谷涌泉,杨盛家[10](2006)在《外周动脉血栓性疾病诊断和治疗》一文中研究指出外周动脉血栓性疾病主要包括动脉栓塞性和动脉血栓形成疾病,大多数为急性发病,少量病人是亚急性或呈慢性起病。在外周动脉中病变多累及四肢,表现肢体的急性缺血,从而出现各种各样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如果诊断、治疗不及时,往往会造成严重的后果,不仅可失去肢体,而且有时(本文来源于《医学研究杂志》期刊2006年07期)
动脉血栓性疾病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动脉粥样硬化症是危害最重的血栓性疾病之一。第一和第二位的是心血管病和脑血管病,也就是常说的:心血管或脑血管的动脉粥样硬化症。这两个病是当前最为常见、最为重要的心脑血管病。该病的独特之处是:在动脉血管的壁上生长有粥样硬化斑块。有关动脉粥样硬化症的病因可用四个字表述:较为复杂。但已经非常明确的是,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吸烟、肥胖、高密度脂蛋白减少、酗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动脉血栓性疾病论文参考文献
[1].赵亲明,许中友.Angiojet机械血栓清除装置在急性股腘动脉血栓性疾病中的应用[J].现代实用医学.2019
[2].郑知刚,蔚蔚.警惕血栓性疾病(二)——动脉粥样硬化症是危害最重的血栓性疾病之一[J].中老年保健.2014
[3].徐凤芹.陈可冀院士病证结合治疗动脉血栓性疾病[C].2011·中国医师协会中西医结合医师大会论文集.2011
[4].徐凤芹.陈可冀院士病证结合治疗动脉血栓性疾病[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
[5].谢翔,马依彤.前列环素合酶基因多态性与动脉血栓性疾病[J].心血管病学进展.2008
[6].高丽霞,哈力代,温丙昭.动脉血栓性疾病抗活化蛋白C和凝血因子Ⅴ基因突变的研究[J].医学综述.2007
[7].李学奇.动脉粥样硬化与血栓性疾病的治疗[C].2006年全国微循环与血液流变学暨分子生物学新进展学术研讨会专题学术报告论文集.2006
[8].张颖冬.动脉血栓性疾病的遗传性因素[J].中国卒中杂志.2006
[9].余卓丽,涂传清.肿瘤坏死因子基因多态性与动脉血栓性疾病关系的研究进展[J].血栓与止血学.2006
[10].谷涌泉,杨盛家.外周动脉血栓性疾病诊断和治疗[J].医学研究杂志.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