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无功优化论文_倪凯峰,马超

导读:本文包含了动态无功优化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配电网,算法,动态,分布式,电压,粒子,分区。

动态无功优化论文文献综述

倪凯峰,马超[1](2019)在《计及分布式电源接入的配电网动态无功优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分布式电源的接入对配电网的运行控制带来了严重的影响,分布式电源出力的随机性会加剧配电网无功优化的困难复杂程度。论文建立了计及分布式电源接入影响的配电网动态无功优化数学模型,并将改进后的遗传粒子群融合算法应用于该模型的优化求解。为验证论文模型及方法在含分布式电源配电网动态无功优化中的有效性,建立了IEEE33节点配电网仿真计算系统,通过与其它优化方法的对比分析表明了论文方法的有效性和优越性。论文研究成果可为含分布式电源配电网的动态无功优化提供有效的借鉴和技术指导。(本文来源于《计算机与数字工程》期刊2019年12期)

范士雄,韩巍,刘幸蔚,王玮,张鹏[2](2019)在《计及VSC和DFIG的电网动态无功优化模型》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一系列特高压直流工程的投运和大型风电场等新能源的并网给特高压近区电网无功控制带来了新的挑战。为解决含柔性直流的交直流混联电网的无功优化控制问题,提出了含电压源换流器(Voltage Source Converter, VSC)并考虑双馈感应风机(Doubly-Fed Induction Generator, DFIG)无功支撑的动态无功优化模型。该模型以交直流电网全天网损最小为目标函数,约束包括交直流系统的潮流约束、直流变量的控制约束、离散控制变量动态调节次数约束及节点电压的安全约束。原模型是一个多时段非线性混合整数规划问题,缺乏快速有效的求解方法,通过线性化技术将原模型转化为能有效求解的二阶锥规划(Second Order Cone Programming, SOCP)问题。以IEEE30节点系统为例,通过仿真计算验证了所建模型和算法的有效性。(本文来源于《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期刊2019年14期)

周文辉[3](2019)在《基于负荷预测的配电网动态无功优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配电网作为与用户直接相连的电力系统的重要环节,它不仅是电力部门对用户供电的重要保证,而且能直观的反应用户对电力系统安全、经济以及电能质量的要求。因此,对配电网进行无功优化使其能够经济安全的运行显得尤为重要。首先,本论文介绍局部嵌入算法(Locally Linear Embedding,LLE)和支持向量机技术(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然后通过算例仿真以及短期负荷的特点分别对这两种算法应用于负荷预测上的优点进行了分析,基于这两种算法各自的优点,建立了新的负荷预测模型-LSVM模型。LSVM模型不仅能够体现LLE算法降维上的优点,即在降维过程中可以保持数据的拓扑结构,还能够体现出SVM算法可以很好的找到目标函数全局最优值的特点。最后利用算例仿真对LSVM模型进行验证,证明该模型的可行性。其次,本论文详细介绍了配电网的静态无功优化,并且将遗传算法应用于配电网的无功优化。针对传统遗传算法运用于在静态无功优化时存在全局寻优能力差的缺点,本论文利用模拟退火算法对传统遗传算法的适应度函数进行了改进,通过仿真验证,改进后的遗传算法能够有效的提高目标函数寻找全局最优值的能力,并且能够有效的提高算法的收敛速度,得到更好的优化效果。针对负荷实时变动和设备的动作次数不能无限制动作对配电网无功优化的影响这一问题,本论文将负荷进行分段,分段后的每个负荷段分别都进行静态无功优化,得到每个负荷段的设备值。然后将同一设备的设备值相减得到预动作表。根据初始预动作表以及负荷在每个负荷段的实时变化情况,对初始预动作表的每个时段进行重置,从而做到对配电网的动态无功优化。最后,将基于负荷预测的配电网动态无功优化模型运用于IEEE-30节点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本论文求解配电网动态无功优化问题的方案是可行的。(本文来源于《湖北民族大学》期刊2019-06-30)

颜湘武,徐韵[4](2019)在《考虑网络动态重构含多异质可再生分布式电源参与调控的配电网多时空尺度无功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电压分布局部性、负荷/电源特性多样性和功率脉动性,决定了配电网无功电压调控需要在时间域和空间域内"多级协调、逐级细化"。建立配电网多时空尺度无功优化模型,空间域内进行"全局协同优化""分区自律调控"和"全局协同调控"的协调配合,并在全局协同优化中融入网络动态重构,拓展优化"可行域";基于模块度函数和动态无功储备指标进行动态分区并自律调控,实现"分区自治";分区自律调控结果返回全局层面进行全系统检测和协同调控,提高控制精度;在时间域内由1d周期1h时间粒度的全局协同优化,向分区自律调控5min时间粒度递进,并在各层调控嵌入模型预测控制"预测模型""滚动优化"和"反馈校正"环节,从而实现时空耦合的"分区逐层"优化调控。最后,以IEEE 33节点系统为例进行仿真分析,结果表明:该文所建模型在空间域和时间域内均实现了精细化控制,工程应用价值显着。(本文来源于《电工技术学报》期刊2019年20期)

吴国沛,王武,张勇军,羿应棋,曾顺奇[5](2019)在《含光储系统的增量配电网时段解耦动态拓展无功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从增量配电网安全运行及经济效益出发,针对高渗透率分布式光伏接入配网引起的相关问题,构建以系统有功损耗、电容器及变压器调节代价、储能调节代价综合最小为目标的时段解耦动态拓展无功优化模型。在传统无功优化的基础上增加储能有功调节能力和光伏无功调控能力,将动态无功优化解耦为多时段静态无功优化,采用灾变遗传算法求得含高渗透率光伏及储能的增量配网无功优化方案。仿真结果表明,提出的时段解耦动态拓展无功优化模型能够提高增量配电网的无功优化效果,在减少电网损耗、降低设备调节成本的同时,兼顾电网电压运行的安全性。(本文来源于《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期刊2019年09期)

马占海[6](2019)在《含DG的配电网动态无功优化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许多国家大力发展分布式发电,DG并网提供了诸多好处,例如减少了负荷侧并网损失,改善系统电压分布,改善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但分布式发电对电能的生产,传输和分配的影响也是明显的,尤其在配电网的规划、设计、运行和经营方面。尤其是电压控制问题刻不容缓。不同于传统配网的主变、电容器等离散式调节特性,DG的出力是连续平滑的,其较强的间歇性和随机性这也不同于传统的发电机,这些都给含DG的无功优化问题带来了诸多困难。本文以含分布式发电的配电网为研究对象,旨在通过理论分析和仿真全面的研究DG并网后电压无功态势以及控制问题,最终提高配电网的DG渗透率以及电压质量。(1)从理论上分析了DG并网后对配电网潮流、电压以及网损的影响。以分布式发电的典型代表风力发电和光伏发电为例,在配电网辐射状网络拓扑结构约束下,介绍了DG的运行原理以及电压无功特性,并从潮流计算的角度分析了DG并网后对电压、无功以及网损的影响,最后研究了DG运行的统计性指标。(2)提出了一种配电网的电压无功控制分区方法。为了降低含DG配电网电压无功控制复杂度,提出了一种含DG并网的配电网电压无功分区方法,该方法从聚类的角度,利用FCM方法,结合配电网的结构特点,采用遗传算法进行电压无功控制分区划分,在此基础上,通过中枢节点可观性指标和中枢节点可控性指标确定分区内中枢母线。(3)提出一种求解含DG的配电网的动态无功优化方法,于日内协调电容器、主变和DG等调节设备保证配电网电压无功质量、降低网损,提高DG的渗透率,并以J省X市69节点配电系统为测试算例测试了本文提出的动态无功优化方法性能。(本文来源于《中国矿业大学》期刊2019-05-01)

熊壮壮[7](2019)在《两阶段鲁棒优化的主动配电网动态无功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分布式电源渗透率的不断提高,分布式电源的随机性和波动性给配电网无功优化带来很大挑战,传统配电网正逐步向主动配电网转变。主动配电网是从“源”、“网”、“荷”叁方面来主动管理,“源”是有一定比例的可控有功电源和无功电源;“网”是配电网具有灵活的网络结构;“荷”是具有灵活可控的负荷,即需求侧管理。一方面如何协调制定主动管理装置的控制策略关系到配电网的优化运行,另一方面,受分布式电源和负荷预测不确定性的影响,传统的确定性优化方法会使得制定的控制策略不准确,为此在制定的控制策略时需考虑分布式电源和负荷的不确定性。本文在分析主动配电网无功电压特性的基础上,依次建立了储能(energy storage system,ESS)、静止无功补偿器(static VAR compensation,SVC)、分组投切电容器组(capacitors banks,CB)和有载调压分接头(On-load Tap Changer,OLTC)的数学模型,然后介绍了分布式电源的并网方式及等效模型,针对配电网不同于输电网的特性,介绍了前推回代法、回路阻抗法、隐式Zbus法和支路潮流法。为了促进分布式能源的消纳,降低网损和减小电压偏差,建立了主动配电网多目标无功优化模型。由于支路潮流等式的非凸,为提高求解速率,利用二阶锥规划理论,将潮流等式松弛为二阶锥规划的形式,针对模型中的非线性量,利用Big-M法线性化,利用层次分析法将多目标函数加权为单目标函数,由此模型变成混合整数二阶锥规划模型来进行求解,在修改得IEEE33节点上仿真分析表明:优化后的网损明显降低,电压得到明显的改善,随着分布式电源渗透率的不断提高,网损先减小后增大,ESS、OLTC、CB能有效降低网损减小电压偏差和弃光,证明本文所建模型的有效性和合理性。为减少分布式电源和负荷的不确定性带来的影响,建立了两阶段鲁棒优化动态无功优化模型,根据控制变量调节的快慢,提出将储能是否充放电和分组投切电容器的投切组数作为第一阶段的变量,储能充放电的功率和静止无功补偿器的补偿量放在第二阶段,使得第一阶段的控制策略保证第二阶段的控制策略在最恶劣的场景下能够保持配电网安全、稳定的运行。为避免鲁棒优化的结果偏于保守性,引入了不确定预算来降低鲁棒优化的的保守性。使用列约束生成算法来求解两阶段的鲁棒优化,在改进的IEEE33节点进行仿真分析,结果表明所提出的的鲁棒优化控制策相比与确定性优化策略更具有优越性。(本文来源于《郑州大学》期刊2019-05-01)

董昂,马立新[8](2019)在《基于粒子群的动态无功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传统的无功优化针对某一电网络的瞬时时刻进行的无功优化,动态无功优化以全天负荷变化曲线为负荷依据,实行全天的无功控制,从而降低整条网络的无功损耗。实际电力系统中各节点负荷随时间变化而改变,传统静态无功优化难以实现。采用粒子群算法根据静态时无功优化,确定网络中的控制设备动作次数。从而每个时段控制设备的预动作,再根据研究当前时段的设备的动作情况进行优化,进一步完成实际运行中负荷变化的动态无功优化。建立动态模型运用于IEEE14节点系统中进行仿真,验证其可行性。(本文来源于《控制工程》期刊2019年01期)

章健,熊壮壮,王明东,朱永胜[9](2019)在《基于二阶锥规划的主动配电网动态无功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提高分布式能源的利用率,降低网损,减少电压偏差,建立了包含储能、分布式电源、分组投电容器组,有载调压分接头以及静止无功补偿器等多种主动管理装置的配电网有功无功协调的动态无功优化多目标模型.使用层次分析法将多目标转化为单目标,采用Big-M方法将模型线性化,利用松弛理论松弛凸化为二阶锥规划的形式.在改进的IEEE 33节点上验证模型的有效性和合理性,利用Cplex来求解出各个主动管理装置的投切容量与时刻,证明了所建模型的合理性.(本文来源于《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期刊2019年01期)

艾宪仓,冯杨州,张旭,任鹏飞,张科[10](2018)在《基于运行风险的配电系统动态无功优化控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根据负荷变化,通过动态优化调节有载调压变压器分接头和并联电容器组,是保证配电系统电压质量、降低运行网损的一个重要手段。采用Gram-Charlier级数展开理论的半不变量法求解电压越限概率,建立了电压越限风险评估模型,并将运行中的有功损耗转化为由其导致的严重性后果的风险评估模型,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一种基于运行风险的动态无功优化控制模型。优化过程文中采用了保证控制设备动作次数约束的预优化及实时控制时刻优化的2段式流程,既保证了动作次数的要求,又保证了结果的准确性和快速性。(本文来源于《电网与清洁能源》期刊2018年10期)

动态无功优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近年来,一系列特高压直流工程的投运和大型风电场等新能源的并网给特高压近区电网无功控制带来了新的挑战。为解决含柔性直流的交直流混联电网的无功优化控制问题,提出了含电压源换流器(Voltage Source Converter, VSC)并考虑双馈感应风机(Doubly-Fed Induction Generator, DFIG)无功支撑的动态无功优化模型。该模型以交直流电网全天网损最小为目标函数,约束包括交直流系统的潮流约束、直流变量的控制约束、离散控制变量动态调节次数约束及节点电压的安全约束。原模型是一个多时段非线性混合整数规划问题,缺乏快速有效的求解方法,通过线性化技术将原模型转化为能有效求解的二阶锥规划(Second Order Cone Programming, SOCP)问题。以IEEE30节点系统为例,通过仿真计算验证了所建模型和算法的有效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动态无功优化论文参考文献

[1].倪凯峰,马超.计及分布式电源接入的配电网动态无功优化研究[J].计算机与数字工程.2019

[2].范士雄,韩巍,刘幸蔚,王玮,张鹏.计及VSC和DFIG的电网动态无功优化模型[J].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2019

[3].周文辉.基于负荷预测的配电网动态无功优化研究[D].湖北民族大学.2019

[4].颜湘武,徐韵.考虑网络动态重构含多异质可再生分布式电源参与调控的配电网多时空尺度无功优化[J].电工技术学报.2019

[5].吴国沛,王武,张勇军,羿应棋,曾顺奇.含光储系统的增量配电网时段解耦动态拓展无功优化[J].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2019

[6].马占海.含DG的配电网动态无功优化方法[D].中国矿业大学.2019

[7].熊壮壮.两阶段鲁棒优化的主动配电网动态无功优化[D].郑州大学.2019

[8].董昂,马立新.基于粒子群的动态无功优化[J].控制工程.2019

[9].章健,熊壮壮,王明东,朱永胜.基于二阶锥规划的主动配电网动态无功优化[J].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2019

[10].艾宪仓,冯杨州,张旭,任鹏飞,张科.基于运行风险的配电系统动态无功优化控制研究[J].电网与清洁能源.2018

论文知识图

基于改进遗传算法的动态无功优化动态无功优化算法流程图节点10静态无功优化和动态无功优化动态无功优化计算结果详细输出...一2基于动态多目标优化的MODMSDE的动粒子群算法求解动态无功优化离...

标签:;  ;  ;  ;  ;  ;  ;  

动态无功优化论文_倪凯峰,马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