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容电流的补偿论文_李一博

导读:本文包含了电容电流的补偿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电容,电流,电抗,分布式,弧线,低压,电缆。

电容电流的补偿论文文献综述

李一博[1](2019)在《基于柔性全补偿消弧装置的配电网对地电容电流测置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电网的智能化发展,如何利用智能化设备识别故障并自动消除故障,使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已经成为当前电力工作者的主要研究方向。对于电力系统中最常见的单相接地故障,其消除方法与中性点接地方式密切相关。在众多中性点接地方式中,经消弧线圈接地系统在发生接地故障时,消弧线圈能对容性电流作出补偿,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残流大小,另一方面,此种接地方式还能降低故障相电压恢复速度。由于其灭弧效果显着,可以有效降低故障发生概率以及由其引发的各类危害的风险,保护电网及设备安全,故而在国内被广泛应用。中性点经消弧线圈的接地方式,根据其工作特点又称为谐振接地。电网正常运行时,消弧线圈与对地电容所构成回路,可等效为串联回路,符合基尔霍夫电压定律,所以也称为电压谐振原理。接地故障情况下,电网可等效为并联回路,符合基尔霍夫电流定律,故也称为电流谐振原理。要想在发生接地故障时,消弧线圈能够达到快速有效补偿、使接地电弧快速自熄的效果,准确测量当前运行方式下的电容电流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将直接影响消弧线圈的调谐和补偿效果。现阶段,各专家学者提出过多种测量对地电容电流的方法,但在实际应用中都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甚至许多尚处于理论分析的层次。因此,本文在前人努力成果的基础上,结合现代技术的发展,提出基于柔性全补偿消弧装置的电容电流测量方法,并通过仿真模型进行验证。本文首先对中性点接地方式以及消弧线圈补偿原理做了认真研究,并对多种电容电流测量方法总结分析,指出各测量方法存在的局限性以及适用范围。其次对柔性全补偿消弧装置基本结构和原理进行深入学习,着重研究了其中的逆变补偿部分,并提出将其运用在叁相不平衡零序电流补偿的观点。最后运用扫频法对电网电容电流进行测量,以不平衡系统零序电流补偿的方法,改善系统不平衡程度,扩大扫频法适用范围,进一步提高电容电流的测量准确度。经仿真验证了所提方法的可行性,其结果显示测量效果良好。(本文来源于《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期刊2019-03-01)

赵鹏程[2](2019)在《井下低压电网电容电流的自动补偿》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井下供电很容易产生一些较为棘手的问题。针对煤矿行业必须将低压电缆的供电装置进行改变,采用自动补偿器能够做到通过对电容电流进行利用来降低电容值,因此其在具体设计的方面亦具有自身的特性。本文将对这一方式进行深入分析,以保证为这种技术能够实际应用做好准备。(本文来源于《石化技术》期刊2019年02期)

姚永峰,周超,崔应宇,贾佳,王鹏[3](2018)在《配电网电容电流分布式补偿策略》一文中研究指出城市配电网中电缆的大量应用,造成线路中电容电流不断增长,传统的方法是在母线处安装消弧线圈进行集中补偿,性价比较低。本文提出了采用多台小容量消弧线圈,实现分布式电容电流补偿的方案。首先建立了电容电流分布式补偿的优化模型;然后,以最小化接地残流和设备改造费用为目标函数,以每条线路上配置的消弧线圈容量为决策变量,以对消弧线圈的容量限制为约束条件,计及线路切除或转供的情况,给出了多目标优化问题的求解方法。仿真结果表明,采用分布式补偿可以有效减小接地残流,并且提高了补偿措施的经济性。(本文来源于《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期刊2018年12期)

沈清清,孙祥,单宝奇,周百灵[4](2018)在《充电桩电容电流延迟补偿控制鲁棒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从充电桩LCL变流器存在电容电流延迟的实际问题出发,讨论延迟导致有源阻尼效果欠佳的机理,研究常规电容电流反馈方法和所提模型预测补偿两种控制方法,常规补偿方法对弱电网下的网侧电感参数变化敏感,从而导致电流调节器参数选择范围较窄,而所提电容电流反馈的延迟补偿方法,能够提高有源阻尼法对网侧电感参数变化的鲁棒性,并在仿真和实验中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本文来源于《电力电子技术》期刊2018年09期)

胡翰文,严玲玲[5](2018)在《电流差动保护的电容电流补偿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确保超高压输电线路安全稳定运行,要求输电线路主保护能够可靠快速的切除线路首次发生的故障,输电线路保护的动作时间应安排2个周波以内。电流差动保护原理,理论上基于基尔霍夫电流定律,所需电气量少,原理简单,灵敏度高,动作速度快,是输电线路最理想的主保护之一。但在超高压输电线路中,分布电容电流的存在是影响电流差动保护灵敏度和选择性的主要因素。目前这个问题仍未被很好解决。因此,研究超高压输电线路中分布电容电流对差动保护的影响以及对策的研究是继电保护研究领域中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来源于《科技创新与应用》期刊2018年17期)

吴涛[6](2018)在《大电容电流城网消弧线圈分布式补偿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由于城网改造中10-35kV系统使用电缆越来越多,系统电容电流增加很快,原有消弧线圈容量达不到补偿要求,对于传统集中式补偿,简单增加单台消弧线圈容量面临调节范围不足、开关档位限制等问题,改为电阻接地方式存在供电可靠性低、用户侧保护配合等问题,而消弧线圈分布式补偿突破了传统补偿电容电流的模式,具有安装灵活和扩容方便的特点,因此备受关注且发展前景十分广阔。论文基于PSCAD仿真软件对消弧线圈分布式补偿进行了研究。首先利用PSCAD仿真软件搭建了含有消弧线圈分布式补偿的配电网模型。然后在此平台上研究了单相接地故障发生在线路的四分之一处、二分之一处、四分之叁处、线路末端时,分布式补偿装置安装在故障线路末端和非故障线路末端两种情况下的接地残流值;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分布式补偿容量在系统总补偿容量中的占比不同及分布式补偿容量内部配比不同对接地残流值的影响;发生电弧接地故障时分布式补偿容量在系统总补偿容量中的占比不同及分布式补偿容量内部配比不同对接地电弧重燃情况的影响;提出了分布式补偿方案,并对补偿方案进行比较且采用CDEGS软件评估由补偿电流引起的杆塔附近地电位升、接触电压、跨步电压变化对人身安全的影响;最后从一体化分布式补偿装置的原理及效果方面对其进行了详细阐述。结果表明:分布式补偿装置合理的安装位置应位于故障频发线路的末端;分布式补偿容量在系统总补偿容量中占比增加有助于残流降低和电弧熄灭且其内部配比对补偿效果无明显影响;推荐现场采用“多点补偿”方案;一体化分布式补偿装置的投运有利于提高供电可靠性,降低运维成本。论文的研究对于消弧线圈分布式补偿的应用及推广具有一定参考价值。(本文来源于《内蒙古工业大学》期刊2018-06-01)

刘扬[7](2017)在《一个或两个补偿电容故障条件下分路电流的建模与仿真》一文中研究指出轨道电路是由钢轨线路和钢轨绝缘构成的电路,用于自动、连续检测某段线路是否被机车车辆占用,补偿电容作为轨道电路的重要组成设备,可以有效的改善轨道电路的传输特性,延长其传输距离,对于保障列车安全运行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补偿电容失效将直接影响轨道电路对信号的传输,甚至危及行车安全,制约正常的运输效率。单个补偿电容故障,一般只会造成轨道电路接受端的接受电压些许下降,并不会造成红轨。正因为如此,补偿电容故障具有其他显性故障没有的隐蔽性,另外,对于已经失效的补偿电容故障查找,传统的去线路上依次检查的查找方法费时费力,这种效率低下的故障查找方法显然不能满足我国铁路快速发展的需要。根据文献调查,对轨道电路分路电流的仿真,两个或两个以上补偿电容故障的情况还鲜有研究。本文以传输线理论和二端口网络理论为基础,把轨道电路看作一系列四端网的级联,建立了轨道电路的等效电路模型,推导了任意一个或两个补偿电容故障情况下的分路电流数学表达式。最后基于MATLAB中GUI功能,建立了一套界面简单友好的分路电流仿真系统,可以模拟正常情况、一个补偿电容故障、两个补偿电容故障时相对应的分路电流曲线。由于车载设备的感应天线与轨道电路之间存在的电磁感应现象,机车STM感应设备可以检测到轨道电路感应电压的幅值包络线(induction voltage envelope of cab signal(IVECS)),其幅值正比于分路电流曲线幅值,所以补偿电容的好坏将直接体现在分路电流曲线和感应电压曲线上。本文对分路电流的仿真对于补偿电容故障的查找具有参考价值。通过对分路电流仿真结果,可以明显的发现轨道电路的第一个补偿电容对于改善轨道电路的传输作用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一点可以指导现场补偿电容的维护工作,比如可以适当缩短第一个补偿电容的维护周期。本文最后结合实际情况,对机车采集到的真实感应电压曲线所受干扰进行了分析概括,解释了真实感应电压与理想环境下仿真得到的感应电压曲线存在些许差异的原因。并对实际感应电压曲线进行了一套滤波处理,放大了补偿电容对感应电压曲线的作用,便于数据调阅员观察与分析。(本文来源于《厦门大学》期刊2017-06-30)

赵俊,程金晓[8](2016)在《井下低压电网电容电流的自动补偿》一文中研究指出井下供电在传统的方式下很容易产生一些问题,大电容值对井下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会造成很大的威胁,因此,煤矿行业需要改变低压电缆的供电装置,要利用电容电流自动补偿器来降低电容值,这样才能够使供电更加安全,这种方法有自己的技术核心,在具体的设计方面也有独特的特点,因此要深入分析这种方法,从而为实际运用做好各方面的准备。(本文来源于《内蒙古煤炭经济》期刊2016年01期)

解志新,金宁,解明[9](2016)在《10kV配电网中接地电容电流的补偿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针对无中性点的10k V系统,对接地电容电流超过10A的系统也应补偿,进行变电站消弧线圈容量选择估算,采用Z型接地变压器形成中性点,装设消弧线圈的方式,分析了消弧线圈的叁种运行方式,得出了正确的补偿方式,即采用过补偿运行。(本文来源于《科技传播》期刊2016年01期)

胡冰妍,常玉春,李海彬[10](2015)在《压控电流源补偿无片外电容LDO》一文中研究指出LDO具有电路简单,高电源抑制比,面积小等优点。但是在节约成本的前提下提高LDO的稳定性始终是一个难题。本文采用的LDO为VCCS补偿方式。这种方式可以有效提高环路稳定性,减小片上电容面积。(本文来源于《电子世界》期刊2015年23期)

电容电流的补偿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基于井下供电很容易产生一些较为棘手的问题。针对煤矿行业必须将低压电缆的供电装置进行改变,采用自动补偿器能够做到通过对电容电流进行利用来降低电容值,因此其在具体设计的方面亦具有自身的特性。本文将对这一方式进行深入分析,以保证为这种技术能够实际应用做好准备。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电容电流的补偿论文参考文献

[1].李一博.基于柔性全补偿消弧装置的配电网对地电容电流测置技术研究[D].华北水利水电大学.2019

[2].赵鹏程.井下低压电网电容电流的自动补偿[J].石化技术.2019

[3].姚永峰,周超,崔应宇,贾佳,王鹏.配电网电容电流分布式补偿策略[J].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2018

[4].沈清清,孙祥,单宝奇,周百灵.充电桩电容电流延迟补偿控制鲁棒性研究[J].电力电子技术.2018

[5].胡翰文,严玲玲.电流差动保护的电容电流补偿方法研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8

[6].吴涛.大电容电流城网消弧线圈分布式补偿研究[D].内蒙古工业大学.2018

[7].刘扬.一个或两个补偿电容故障条件下分路电流的建模与仿真[D].厦门大学.2017

[8].赵俊,程金晓.井下低压电网电容电流的自动补偿[J].内蒙古煤炭经济.2016

[9].解志新,金宁,解明.10kV配电网中接地电容电流的补偿分析[J].科技传播.2016

[10].胡冰妍,常玉春,李海彬.压控电流源补偿无片外电容LDO[J].电子世界.2015

论文知识图

(.2.1宽带低剖c)局部视图负载电压有效值控制波形基于子空间法的快电容补偿7 客运专线 10 kV 电力贯通线电容电流补...6 外部故障时电容电流补偿效果8 内部叁相短路时电容电流补偿效果

标签:;  ;  ;  ;  ;  ;  ;  

电容电流的补偿论文_李一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