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态性状论文_田传远,夏佩伦,张嘉荣,于瑞海,郑小东

导读:本文包含了形态性状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性状,形态,体质,珍珠贝,家系,可塑性,养分。

形态性状论文文献综述

田传远,夏佩伦,张嘉荣,于瑞海,郑小东[1](2020)在《疣荔枝螺形态性状对质量性状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随机抽取100只同龄疣荔枝螺(Thais clavigera Kuster),开展其形态性状与体质量和软体部质量的相关与通径分析。实验选取并测量了壳长(X_1)、壳宽(X_2)、壳厚(X_3)、壳口长(X_4)和壳口宽(X_5)等5项形态性状以及体质量(Y)和软体部质量(Z)等2项质量性状,运用相关分析、通径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等方法分析了各形态性状对体质量和软体部质量的影响。相关分析表明,疣荔枝螺各项性状间的相关均呈极显着(P<0.01)。通径分析表明,形态性状对体质量直接影响大小的顺序为壳长(0.459)>壳宽(0.277)>壳厚(0.209)>壳口宽(0.140);壳长对体质量的直接决定系数最大(0.220),是影响体质量的主要因素。通过多元回归分析,建立了形态性状对体质量的回归方程:Y=-9.714+0.220X_1+0.204X_2+0.195X_3+0.151X_5。(本文来源于《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20年02期)

贾林巧,陈光水,张礼宏,陈廷廷,姜琦[2](2019)在《罗浮栲和米槠细根形态功能性状对短期氮添加的可塑性响应》一文中研究指出氮沉降会影响细根的形态功能性状,进而影响细根对养分的吸收,导致陆地生态系统养分循环发生变化.为了解氮沉降对细根形态功能性状的影响,利用根袋法进行原位试验,研究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外生菌根树种罗浮栲和米槠细根形态对短期氮添加的可塑性响应.结果表明:低序级根(1~3序级)的比根长和比表面积对氮添加的可塑性响应高于高序级根(4序级),细根组织密度对氮添加的可塑性响应从1序级到4序级逐渐加强,而各序级细根直径对氮添加则无显着的可塑性响应;低序级细根比根长、比表面积的可塑性响应与高序级细根组织密度的可塑性响应之间存在一定的协同变化.罗浮栲和米槠细根的比根长、比表面积、组织密度对氮添加表现出相反方向的可塑性响应,表明施氮后不同外生菌根树种采取了不同的养分觅食策略:施氮后罗浮栲在养分获取上采取的是增加比根长、比表面积和根长增殖速率的资源快速获取策略,而米槠则采取了增大细根组织密度的相对保守的资源获取策略.(本文来源于《应用生态学报》期刊2019年12期)

高彩龙,金光泽,刘志理[3](2019)在《小兴安岭3种植物细根形态和解剖性状的变异》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小兴安岭地区针叶树种红松、阔叶树种五角槭和灌木毛榛3种植物为对象,测定了1~5级细根的形态和解剖性状,研究根序及物种间的性状变异.结果表明:3种植物除根直径和根长度无显着差异外,其他性状均存在显着的种间差异.红松的维管束直径(117.91~2392.05μm)和维根比(0.31~1.87)均显着大于五角槭和毛榛,红松的比根长(0.72~18.26 m·g~(-1))显着小于五角槭和毛榛,而五角槭的组织密度显着大于红松和毛榛.随根序增加,3种植物的根直径、根长度、组织密度、维管束直径和维根比整体呈增加趋势,而比根长呈下降趋势.形态和解剖性状间存在显着相关关系,如根直径与维管束直径呈显着相关,但其回归斜率在吸收根(1~3级)和运输根(4~5级)间存在显着差异.3种植物的根直径和维管束直径、皮层厚度均呈显着正相关,其回归斜率在不同物种间存在显着差异.(本文来源于《应用生态学报》期刊2019年12期)

冯冰冰,杨思雨,蒋超,陆尚明,姚国兴[4](2019)在《大鳞鲃形态性状与体质量的相关性及通径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测定了280尾1龄大鳞鲃(Barbus capito)体质量(Y)、体长(X_1)、体高(X_2)、头长(X_3)、体宽(X_4)、尾柄高(X_5)、尾柄长(X_6)、吻长(X_7)、眼径(X_8)、眼间距(X_9)等10个性状,计算各性状间的相关系数,采用通径分析方法计算以形态性状为自变量、体质量为因变量的通径系数、决定系数,对各性状的影响大小进行剖分。结果显示,所测各形态性状与体质量之间的相关系数从0.886到0.277,均达到极显着水平(P<0.01);体长对体质量的直接影响最大(为0.515)。剔除通径系数检验不显着的自变量,利用逐步回归的方法,建立以体长、体高、头长、体宽、尾柄高为自变量估计体质量的最优多元线性回归方程为:Y=0.079X_1+0.107X_2+0.103X_3+0.092X_4+0.094X_5-5.474,其调整决定系数为0.912,表明所选性状是影响体质量的主要性状。(本文来源于《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11期)

苟盼盼,王秀利,窦冬雨,荆笛,刘圣聪[5](2019)在《红鳍东方鲀不同家系群体的形态性状差异与相关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获得优良的红鳍东方鲀Takifugu rubripes家系与形态性状,为其育种工作提供数据参考,采用聚类分析、单因素方差分析和相关分析3种多元统计方法,对3个6月龄红鳍东方鲀家系群体的14项形态性状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全同胞家系(F)的体质量(BWH)、体高(BD)、体宽(BW)、尾柄高(CPD)均高于日本家系(J)和半同胞家系(H),且显着高于日本家系(P<0.05),全同胞家系6月龄的生长速度明显快于其他两个家系;日本家系与全同胞家系和半同胞家系的形态差异较大,进化树分析结果显示,半同胞家系与全同胞家系先聚为一支,然后再与日本家系聚为另外一支;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3个家系间的形态性状中眼后头长(EH)、头长(HL)、体质量(BWH)、头长+躯干长(HL+TR)、眼间距(IS)存在显着性差异(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体全长(TL)、体长(BL)、体高(BD)、体宽(BW)、头长+躯干长(HL+TR)、尾长(TA)和尾柄高(CPD)与体质量显着相关(P<0.05)。研究表明,综合3个家系间均差异显着且变异系数相对较大,以及与体质量显着相关的性状作为遗传育种主要筛选性状标准,可以考虑用全同胞家系作为红鳍东方鲀遗传育种的优良家系,选育性状主要参考体质量、体宽、体高、体长、头长和尾柄高,本研究结果可为红鳍东方鲀育种工作提供基础资料。(本文来源于《大连海洋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刘国兴,孙海峰,郑友,郝忱,丁淑燕[6](2019)在《30日龄翘嘴鳜形态性状与体质量之间的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确定适于翘嘴鳜(Siniperca chuatsi)人工选育的理想测度指标,随机选取200尾30日龄翘嘴鳜,测定其体质量(y)、全长(x_1)、体长(x_2)、吻长(x_3)、眼径(x_4)、体厚(x_5)、体高(x_6)、头长(x_7)、尾柄长(x_8)和尾柄高(x_9)共10个指标,采用相关分析、通径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探讨了30日龄翘嘴鳜形态性状与体质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30日龄翘嘴鳜体质量变异系数最大(达26.73%),各形态性状与体质量的相关系数均达到极具统计学意义水平(P<0.01)。模型拟合结果显示,体高、体长、尾柄长和体厚4个形态性状与体质量的最优模型决定系数R2达0.935。这4个形态性状中,体高对体质量的直接作用(0.452)和决策系数(0.634)均为最大,说明体高为主要决策变量。利用逐步回归分析方法,建立的多元回归方程为:y=-0.672+0.053x_6+0.019x_2+0.015x_8+0.019x_5。该研究为翘嘴鳜选育工作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参数。(本文来源于《水产养殖》期刊2019年10期)

陈莹,张法铭,姜辉,柴启超,王秀丽[7](2019)在《我国棉花形态标记性状应用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综述棉花主要形态标记性状的相关应用研究进展,旨在为形态标记性状在棉花遗传育种和分子育种中的应用提供参考。通过对我国目前具备形态标记性状的审定棉花品种进行分类和统计发现,芽黄标记主要被用于与不育基因连锁实现不育系在苗期的早期鉴定选择,有助于提高棉花杂交制种产量和效益,育成品种1个。鸡脚叶标记棉具有良好的冠层结构及光合生理特性,因此具有一定的早熟性、耐旱性和较好的抗病虫性,在叁系杂交棉生产上也有较好的应用前景,育成品种3个。红花标记作为非常直观的形态性状标记,可用于简便高效地鉴别真假杂种,其中山东棉花研究中心培育审定了4个红花标记新品种。腺体标记除了是直观的形态性状标记以外,还具有低酚少腺体的特点,山东棉花研究中心培育审定2个低酚标记的抗虫杂交棉新品种,邯郸市农业科学院与河北农业大学审定了3个抗虫低酚棉品种。其他形态标记如窄卷苞叶性状、红叶性状等在杂种优势利用方面也有较好的生产应用潜力。以上各类形态性状标记在棉花生产上均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需进一步提高标记利用率,加强其应用基础研究。(本文来源于《江苏农业科学》期刊2019年18期)

陈亭君,何旭盟,申玉春,栗志民[8](2019)在《20月龄尖紫蛤壳形态性状对体质量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了解尖紫蛤(Soletellina acuta)壳形态性状对体质量的影响。【方法】随机测量120个20月龄人工养殖的尖紫蛤,以壳形态性状壳长X1、壳高X2、壳宽X3为自变量,体质量性状活体质量mL和软体质量mM为因变量建立壳形态性状对体质量影响的最优回归方程。【结果】壳形态性状与活体、软体质量的相关系数都达到了极显着性水平(P <0.01),壳长和壳宽是决定尖紫蛤活体质量的主要因素,而壳长和壳高是决定尖紫蛤软体质量的主要因素。采用逐步回归方法得到最优回归方程:mL=-62.105+0.647 X1+0.726 X2+0.779 X3、mM=-26.116+0.240 X1+0.439 X2+0.322 X3,回归关系达到极显着水平(P <0.01)。【结论】20月龄尖紫蛤壳壳长是和壳宽、壳长和壳高分别是决定尖紫蛤活体质量、软体质量的主要因素,为尖紫蛤的选择育种提供形态学证据,可首选壳长。(本文来源于《广东海洋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6期)

安丽,董学飒,孟庆磊,杨玲,李娴[9](2019)在《2.5龄大鳞鲃形态性状与体重的逐步线性回归通径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探讨2.5龄大鳞鲃(Barbus capito)形态性状与体重的关系,随机选取30尾2.5龄大鳞鲃为研究对象,测量体重(Y)和11个形态性状(全长(X_1)、体长(X_2)、体高(X_3)、体宽(X_4)、眼间距(X_5)、头长(X_6)、头高(X_7)、头宽(X_8)、吻长(X_9)、尾柄长(X_(10))和尾柄高(X_(11))),运用逐步线性回归、相关分析、通径分析和决定系数分析等方法,研究了2.5龄大鳞鲃的形态性状与体重的关系。结果表明,各形态性状与体重的相关系数均达到了极显着水平(P<0.01);采用逐步线性回归方法建立了多元回归方程Y=-204.669+0.641 X_1+4.187 X_3。保留的2个形态性状与体重的相关指数R~2=0.956,所选性状是与体重密切相关的主要性状。(本文来源于《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9期)

林先鑫,邓正华,陈明强,李有宁,赵旺[10](2019)在《两种贝龄企鹅珍珠贝形态性状对湿重的通径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明确不同贝龄企鹅珍珠贝形态性状对其湿重的影响,为目标性状的人工选育提供最佳参数指标,进而选育出具有优良遗传性能的群体。【方法】以养殖的6月龄和8月龄企鹅珍珠贝为研究对象,各200只,分别测定不同贝龄企鹅珍珠贝的性状指标,包括壳长(X_1,mm)、壳宽(X_2,mm)、壳高(X_3,mm)、绞合线长(X_4,mm)、耳长(X_5,mm)、前耳至基部长(X_6,mm)、前耳至壳顶长(X_7,mm)、壳顶至基部长(X_8,mm)、斜高(X_9,mm)和湿重(Y,g),并通过相关分析、多元线性回归和通径分析等方法找出影响湿重的主要形态性状。【结果】除6月龄企鹅珍珠贝的壳高与耳长及8月龄企鹅珍珠贝的壳宽与耳长、耳长与前耳至壳顶长、前耳至壳顶长与壳顶至基部长外,其余各性状间的相关性均达极显着水平(P<0.01)。通径分析结果表明,6月龄贝保留形态性状对湿重直接作用的排序为壳宽(0.652)>壳高(0.178)>壳顶至基部长(0.130)>壳长(0.108)>耳长(0.103),间接作用最大的是壳顶至基部长通过壳宽(0.327),其次为耳长通过壳宽(0.264);8月龄贝保留形态性状对湿重直接作用的排序为壳高(0.547)>绞合线长(0.417)>壳宽(0.255)>耳长(-0.305),间接作用最大的是耳长通过绞合线长(0.341),其次是绞合线长通过壳高(0.270)。以企鹅珍珠贝的湿重为因变量、各形态性状为自变量进行多元回归分析,得到各形态性状对湿重的多元线性回归方程,6月龄贝为Y=0.009X_1+0.399X_2+0.018X_3+0.016X_5+0.025X_8-2.445,8月龄贝为Y=0.307X_2+0.259X_3+0.123X_4-0.136 X_5-11.364。【结论】开展企鹅珍珠贝人工选育时应根据不同贝龄进行相应形态性状选择,当以湿重为选育目标时,幼贝在6月龄时应以壳宽作为首选性状,同时加强对壳高的协同选择;而在8月龄时应以壳高为首选性状,同时加强对绞合线长的协同选择。(本文来源于《南方农业学报》期刊2019年09期)

形态性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氮沉降会影响细根的形态功能性状,进而影响细根对养分的吸收,导致陆地生态系统养分循环发生变化.为了解氮沉降对细根形态功能性状的影响,利用根袋法进行原位试验,研究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外生菌根树种罗浮栲和米槠细根形态对短期氮添加的可塑性响应.结果表明:低序级根(1~3序级)的比根长和比表面积对氮添加的可塑性响应高于高序级根(4序级),细根组织密度对氮添加的可塑性响应从1序级到4序级逐渐加强,而各序级细根直径对氮添加则无显着的可塑性响应;低序级细根比根长、比表面积的可塑性响应与高序级细根组织密度的可塑性响应之间存在一定的协同变化.罗浮栲和米槠细根的比根长、比表面积、组织密度对氮添加表现出相反方向的可塑性响应,表明施氮后不同外生菌根树种采取了不同的养分觅食策略:施氮后罗浮栲在养分获取上采取的是增加比根长、比表面积和根长增殖速率的资源快速获取策略,而米槠则采取了增大细根组织密度的相对保守的资源获取策略.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形态性状论文参考文献

[1].田传远,夏佩伦,张嘉荣,于瑞海,郑小东.疣荔枝螺形态性状对质量性状的影响[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0

[2].贾林巧,陈光水,张礼宏,陈廷廷,姜琦.罗浮栲和米槠细根形态功能性状对短期氮添加的可塑性响应[J].应用生态学报.2019

[3].高彩龙,金光泽,刘志理.小兴安岭3种植物细根形态和解剖性状的变异[J].应用生态学报.2019

[4].冯冰冰,杨思雨,蒋超,陆尚明,姚国兴.大鳞鲃形态性状与体质量的相关性及通径分析[J].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5].苟盼盼,王秀利,窦冬雨,荆笛,刘圣聪.红鳍东方鲀不同家系群体的形态性状差异与相关性分析[J].大连海洋大学学报.2019

[6].刘国兴,孙海峰,郑友,郝忱,丁淑燕.30日龄翘嘴鳜形态性状与体质量之间的关系[J].水产养殖.2019

[7].陈莹,张法铭,姜辉,柴启超,王秀丽.我国棉花形态标记性状应用研究进展[J].江苏农业科学.2019

[8].陈亭君,何旭盟,申玉春,栗志民.20月龄尖紫蛤壳形态性状对体质量的影响[J].广东海洋大学学报.2019

[9].安丽,董学飒,孟庆磊,杨玲,李娴.2.5龄大鳞鲃形态性状与体重的逐步线性回归通径分析[J].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10].林先鑫,邓正华,陈明强,李有宁,赵旺.两种贝龄企鹅珍珠贝形态性状对湿重的通径分析[J].南方农业学报.2019

论文知识图

#1比较叁种性别形态内繁殖性状和营养性...长肋日月贝形态性状测量示意图各形态性状的绝对增长速度与贝...基于形态性状的青海蚕豆种质聚...基于国内外637份蚕豆资源形态性状

标签:;  ;  ;  ;  ;  ;  ;  

形态性状论文_田传远,夏佩伦,张嘉荣,于瑞海,郑小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