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云南省人力资源开发初探(论文文献综述)
邱文武[1](2021)在《石屏县乡村振兴人才队伍建设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如何通过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助力乡村振兴,已经成为了被广泛关注的问题。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国家及中央领导人也多次通过文件和讲话的形式强调了破解人才瓶颈制约,推动乡村人才振兴的重要性。目前,随着脱贫攻坚的全面胜利,乡村振兴战略已成为持续巩固脱贫成效和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行动战略,如何通过建设完善乡村振兴人才队伍,为实现乡村振兴提供充足的智力支撑,是急需探讨和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以云南省石屏县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调研和访谈,在获取所需数据资料的基础上,采取定性分析为主、定量分析为辅的方式深入研究分析该县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人才队伍建设需求和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并通过借鉴国内先进经验,围绕培养吸引人才、留住人才、保住人才、发展人才四个环节,探索出创新人才教育培训和引进机制、完善人才服务和激励机制、建立人才流失风险防范机制和构建人才政策支持机制等四个方面的对策建议。本文主要从五个部分对石屏县乡村振兴的人才队伍建设情况进行研究,第一部分阐述乡村振兴中人才队伍建设研究的概念和理论视角;第二部分描述石屏县乡村振兴人才队伍建设需求与现状;第三部分分析石屏县乡村振兴人才队伍建设存在问题及原因;第四部分借鉴国内乡村振兴人才队伍建设的经验启示;第五部分重点提出破解石屏县乡村振兴人才队伍建设问题的对策。
隋丽萍[2](2021)在《云南省公务员考试录用笔试考务风险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公务员考试录用是各级党政机关补充公务员的主要渠道。该制度实施以来,“凡进必考”的理念深入人心,其公平性和公正性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可。公务员笔试考务管理是公务员考试录用的主要环节之一,面临着来自各方面的风险源,防范风险、确保工作平稳顺利,已成为公务员考试录用笔试考务面临的一项重大任务。本文针对当前研究公务员考试录用“重制度轻实践”的现象,着眼于运用现代管理理论研究云南省公务员考试录用笔试考务实践操作的风险防控问题,试图在运用现代管理理论研究公务员考试具体笔试实践操作上作出有益的探索尝试。本文以风险管理理论为工具对云南省公务员考试录用笔试考务实践进行研究,文章通过对公务员考试笔试发展概况、主要风险案例、工作困境进行分析,进一步阐述了笔试考务面临的严峻风险形势,从而得到对笔试考务进行风险管理必要性的结论。进而,运用风险管理的工作程序对笔试考务面临的风险点进行深入细致识别,对识别出的风险点逐一进行风险度量和评价,按照防控级别进行分类。在全面系统分析的基础上,科学利用风险控制技术,有针对性地提出公务员考试笔试考务风险防控措施和改进笔试考务的系列对策建议。
陆保一[3](2020)在《云南边境地区旅游产业与旅游环境系统耦合关系及动力机制研究》文中指出旅游产业系统与旅游环境系统是区域旅游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二者间互为关联的耦合共生关系不仅是旅游地理学研究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深刻影响着旅游地的可持续发展进程。旅游产业作为综合性与关联性较强的“朝阳产业”,通过带动住宿、餐饮、商贸、交通等相关产业发展,为改善旅游地相关环境要素的发展提供重要动力;而旅游环境作为包含社会、经济、生态、服务等诸多环境要素的复杂系统,其相关要素的优化升级能够丰富旅游有效供给并逐步改善游客的旅游体验,为旅游产业提质增效发展提供重要保障。云南省边境地区作为我国面向南亚、东南亚国家扩大开放的重要窗口和门户,促进旅游产业及相关环境要素健康发展是其务实参与国家沿边开发开放战略的重要实践内容,因而在推动区域旅游实现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研究其旅游产业与旅游环境系统耦合协调关系及其内在动力机制具有重要意义。为推动云南省边境地区旅游产业提质增效发展,增加优质旅游供给,探寻旅游产业与旅游环境协调发展的科学路径,本文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671147)的支持下,以位于云南省边境地区的八个市州为研究案例,在对旅游产业与旅游环境耦合发展的研究背景、国内外研究进展、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耦合作用机理等进行梳理总结的基础上,基于2007—2017年的相关数据及调研资料,从量化角度细致分析了云南省边境地区旅游发展的基础条件及其旅游产业与旅游环境系统的分维度发展现状,并采用标准差、变异系数、首位度、熵值—功效评价法、探索性时空数据分析、耦合协调度模型、重心耦合模型、灰色预测分析等多种模型与方法,对其旅游产业与旅游环境系统综合发展水平、耦合发展态势、协调发展趋势预测进行综合探究,结合障碍度模型与地理探测器系统剖析其旅游产业与旅游环境系统耦合协调发展的内在动力机制,并根据其分析结果提出相应优化策略。本文得出的主要结论如下:1、在两大系统综合发展水平方面:1)2007—2017年,云南省边境地区旅游产业与旅游环境系统总体发展形势向好,两大系统综合发展水平持续提升,其绝对差异均表现为逐步拉大,相对差异均表现为渐趋缩小,其各自发展结构均较为合理,相关发展要素在区域内集中适当;2)旅游产业系统发展的极化态势较为显着,呈现出明显的“核心—边缘”式空间结构,旅游环境系统发展总体形成了红河—文山、德宏—保山两大高值集聚区,在空间上总体呈现为双核布局态势。2、在两大系统重心耦合测评结果方面,云南省边境地区旅游产业与旅游环境系统的发展重心在研究期内均位于普洱市境内,且二者重心在研究初期与研究末期的空间距离均呈现为渐趋缩短,均衡化发展态势明显,但二者重心的迁移方向却明显相异,其中旅游产业系统重心总体表现为向西北方向迁移,偏移速度渐趋减慢,旅游环境系统重心总体表现为向东北方向迁移,偏移速度逐渐加速,这与相关要素在区域内的流动聚集过程关系密切。受两大系统发展重心迁移方向和偏移速度的综合影响,二者间的空间耦合性相对较弱。3、在两大系统耦合协调程度方面:1)2007—2017年,云南省边境地区两大系统协调发展水平渐趋提升,绝对差异在渐趋扩大,相对差异在渐趋缩小,其耦合协调度在边境地区内部结构相对合理、集中适当;2)两大系统的协调发展格局与其各自的综合发展水平具有较好的地域耦合性,高度及较高协调层级市州呈现多极核分布态势,一般协调层级的市州则主要表现为“趋同俱乐部”分布态势;3)两大系统耦合协调度的空间集聚特征较弱,相关旅游要素流在边境地区内部的扩散与渗透规模相对较小,但随着时间演化,耦合协调度的总体空间异质性在渐趋缩小;4)两大系统耦合协调度的路径依赖和空间锁定特征相对不明显,局部空间结构的稳定性也在持续降低。4、在两大系统协调发展趋势预测方面,2018—2022年,云南省边境地区两大系统的耦合协调度总体仍会保持着持续增长态势,且呈现出渐趋加速增长的特征,其空间格局将会相对稳定,“核心—边缘”式的空间结构特征仍较为显着,耦合协调度在边境地区内部的空间发展差异未有明显改善。5、在两大系统耦合发展动力机制方面,云南省边境地区旅游产业与旅游环境系统耦合协调发展受到多种驱动力的共同作用,不同驱动力间存在较强的交互驱动效应,主要包括经济发展驱动力、资源禀赋驱动力、区域交通驱动力、旅游需求驱动力、旅游设施驱动力、城镇化驱动力、市场规模驱动力、人才支撑驱动力等,而政策调控力度、对外开放程度、科技信息化水平、区域产业结构等因素目前则主要发挥阻滞作用,正向驱动效应尚不明显。6、提出了统筹边境地区旅游发展空间布局(一带、三圈、四廊、六轴)、加强边境地区旅游环境相关要素建设(经济、生态、社会、服务)、合理开展政策调控,提升旅游对外开放水平、强化旅游科技成果运用,大力发展智慧旅游、推动边境地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等优化策略。
张留飞[4](2020)在《云南边境地区乡村内生发展动力的提升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新中国成立以来,云南省边境地区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云南边境地区乡村面貌焕然一新,边境地区民族团结事业取得巨大成就,国家边防安全得到进一步保障,边境地区社会持续稳定发展。但是,在云南省边境地区乡村快速发展的过程中,由于长期依靠政府的直接“输血”,其“内生发展”动力逐渐不足,凸显出一些阻碍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问题。如: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失衡、边民思想观念落后、边境管理困难、地方政府财政困难、农村土地经营不善、科教文卫发展滞后和人力资源面临窘境等问题。这些问题深刻地影响着云南边境地区乡村社会的发展,阻碍云南省边境地区整体社会的发展,如果不能得到有效解决,就必然会阻碍云南边境地区社会的发展进步与繁荣稳定,给我国民族团结事业和边防安全带来不利的影响。为解决这些问题,使云南边境地区乡村社会在实现跨越式发展的过程中获得长远发展动力,本文运用文献研究法和实地调研法,将理论研究与现实国情相结合,通过对国内外已有的一些主要的关于内生发展的理论进行梳理,并根据国内外专家学者的理论研究成果,结合我国国情与云南边境地区实际,试图系统深入研究云南边境地区乡村内生发展动力不足的困境,并提出提升云南边境地区乡村内生发展动力的可行性路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的最大国情和最本质特征,这就决定了云南边境地区的“内生发展”之路更加注重党和政府在其中的领导地位和作用。通过从党和政府的系统全面的引导与帮助,使云南边境地区乡村克服生态环境束缚、打破落后的思想观念、完善边境管理办法、开拓经济收入渠道、激发农业经营潜力、强化科教文卫建设、加强人力资源开发,从区域全局来解决云南边境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凸显的问题,激发源自云南边境地区乡村内部的发展动力,促进云南边境地区社会的和谐稳定与长远健康发展繁荣。
张江峰[5](2020)在《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是国家生态修复、生态治理、生态文明建设重点区域之一,在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中属于禁止开发区和限制开发区;是我国“藏羌彝民族走廊”和茶马古道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主要的羌族聚居区和四川省第二大藏区。长期以来,藏、羌、回、汉等民族在这个地区内繁衍生息,交汇、交融,互通有无,创造并传承了丰富多样、灿烂多元的民族文化,因此,该地区是我国民族文化多样性富集地区。新型城镇化、特色小城镇战略背景下,在民族众多、自然条件复杂、旅游资源富集地区如何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修复保护及民族文化传承保护等各项事业多赢,是个新命题。因此,岷江上游民族地区经济、文化、生态、社会治理等各方面建设成就,对其他民族地区具有一定示范效应和借鉴意义。岷江上游民族地区各种现实条件,国家主体功能区赋予该地区生态环境保护的重任,决定了该地区照搬东部沿海大规模工业化驱动城镇化发展路径不现实,只能立足于当地自然人文资源禀赋优势,培育发展特色产业,进而驱动城镇化发展。岷江上游民族地区自然旅游资源雄奇秀美,多姿多彩;民族文化个性差异,多样性明显,是该地区发展旅游产业的优势基础性资源。这种资源禀赋优势决定了该地区发展旅游业,并通过旅游业引领驱动城镇化进程是一种切实可行的发展战略。新型城镇化战略和特色小城镇战略实施,给岷江上游民族地区城镇化可持续发展注入了持续的政策动能,为该地区推进城镇化提供了思路和方向。本文通过运用民族学、人类学、管理学、经济学等多学科研究方法,对岷江上游民族地区特殊性、旅游小城镇发展历程及面临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依据资料可得性、类型代表性等标准选择了松潘县川主寺镇、汶川县水磨镇、理县古尔沟镇三个田野调查点,通过对三种类型旅游小城镇发展进行定性分析和量化研究,比较三种类型旅游小城镇发展异同及所面临问题,提出对策建议。最后,通过对制约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因素及其深层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发展路径建议,期望对民族地区城镇化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绪论阐述了本论文所研究问题选题背景,选题理论和现实意义、研究目的、相关研究评述、主要使用的研究方法、主要创新点等问题。第一章梳理了各位专家学者对旅游小城镇相关概念和分类,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定义,同时,对本文相关指导理论做了梳理和述评。第二章梳理了我国旅游小城镇相关概念以及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历程,研究了民族地区旅游经济发展与城镇化水平提升之间互动关系。第三章主要梳理了岷江上游民族地区小城镇发展及旅游城镇化历程,并具体分析了该地区自然地理环境、经济社会发展、民族文化、国家区划生态环境功能等方面具体特殊性,分析了该地区依靠旅游业驱动旅游小城镇发展在经济、社会、民族文化和生态环境方面特殊意义。第四章分别对三个田野调查点旅游小城镇进行了实证和比较研究,比较了三种类型旅游小城镇各自发展特点、差异性和面临问题,发现异同之处,最后给出了三种类型旅游小城镇创新发展可操作性建议。第五章主要分析了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存在的问题,旅游小城镇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影响因素,并分析了这些因素产生的深层次根源,为该地区旅游小城镇可持续发展选择路径提供理论支持。第六章主要分析了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的必要性和机遇,研究了该地区旅游小城镇持续发展的推拉动力以及旅游小城镇与大城市群产品的互补性,提出该地区旅游小城镇可持续发展对策建议。结语部分陈述了本论文主要结论和后续研究展望。本文主要结论是: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原因,在于能够持续地与大城市群实现产品互补互通,实现二者相互动态优化。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产业创新升级,旅游产品与时俱进及不断完善是该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的根本基础和产业保证;优良的自然生态环境是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的环境支撑;优秀民族传统文化是岷江上游民族地区丰富的资源,是该地区旅游产品持续创新发展的持续文化源动力,也是该地区旅游产品核心吸引力所在,是该地区旅游小城镇建设中彰显其地方特色的文化源泉;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社会治理成效是该地区旅游业平稳发展的社会保障。
魏靖,田静[6](2019)在《云南河口跨境经济合作区人力资源现状及开发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跨境经济合作区的竞争正在由传统的自然资源、区位优势和市场份额转变为现代信息、技术和知识等方面的竞争,从而使得人力资源成为跨境经济合作区发展的关键因素。而云南河口跨境经济合作区由于人力资源自身劣势及对其开发不足,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其经济及社会持续发展。通过《云南省统计年鉴》《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统计年鉴》《河口瑶族自治县统计年鉴》等数据资料的收集,在分析了河口跨境经济合作区的人力资源现状及其特征的基础之上,提出云南河口跨境经济合作区人力资源开发的对策及建议,以期对云南河口跨境经济合作区的可持续发展有所助益。
孙雨露[7](2019)在《云南省人力资本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影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云南省经济总量不断攀升,经济高速增长的背后是电力、石油炼化等行业为代表的资源密集型产业和传统服务业的快速扩张,产业结构已形成了第三产业为主导的格局,但第三产业占比依旧偏小,第三产业人力资本与产业产值面临“双低”的平衡陷阱,农业部门剩余劳动力滞留量庞大,产业内部资本与技术要素集聚优势不明显。人力资本是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随着人口红利的衰退和老龄化程度的加深,人力资本存量提升的阻碍不断增大,云南省人力资本在空间、产业内部存在结构性失衡问题,人力资本不能有效服务于云南省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种种问题使得云南省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阻力和不确定性加大。在人力资本和产业结构升级的相关理论基础上,从人力资本的技术进步效应、收入效应和城镇化效应出发,分析人力资本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机理,借助云南省人力资本和产业结构的演进数据,进一步分析云南省人力资本综合水平和三种类型人力资本的得分状况,以及人力资本与产业结构需求的均衡性问题。在城乡二元分割背景下构建云南省人力资本存量、人力资本结构和产业结构升级的VAR向量自回归模型,从人力资本异质性角度分别建立一般型、知识型、创业型人力资本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回归方程,实证分析了云南省人力资本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云南省人力资本二元分割差距正逐渐缩小,人力资本存量累积速度加快,但高等教育层次人口比重偏低又制约着云南省人力资本存量累积速度,人力资本结构不合理问题依旧突出。(2)当期人力资本存量每增加1%,将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增加1.50%,其长期均衡作用高于人力资本结构与人力资本二元分割。(3)创业型、知识型、一般型人力资本对产业结构升级的推动均呈正向作用,而云南省产业构成体系对劳动要素的依赖和吸纳以一般知识技能劳动者为主,创业型人力资本所蕴含的高层次知识技能及创新能力无法获取足够容纳空间,创业型人力资本对知识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发展的影响偏弱。(4)从整体而言,云南省产业结构升级仍以物质资本的推动为主,人力资本的产出效益偏低,且并未超越物质资本的收益,人力资本未能成为产业结构升级的首要推动力。
阳思佳[8](2019)在《云南省人力资本错配的测度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基于三次产业的视角》文中研究说明实现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产业结构迈向中高端、创新驱动发展能力明显提升是云南省“十三五”规划的重要目标,从人力资本视角出发,发现人力资本错配将从要素配置结构、产业生产效率、要素市场供求、知识吸收能力、非人力资本利用能力、要素生产效率、未来人力资本存量等方面对经济增长、产业结构及创新能力产生负面影响。对人力资本错配程度进行衡量及造成人力资本错配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改善人力资本错配现状的建议具有积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本文在假设经济中不允许存在人力资本错配的前提条件下,以人力资本理论、要素资源错配理论及经济增长理论作为理论基础,梳理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在Hsieh and Klenow(2009)、季书涵(2016)的理论框架基础上,将生产函数形式扩展为包含人力资本的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通过人力资本投入占比与产出加权的人力资本平均贡献值的比值,估算了2000-2016年云南省及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不包括港、澳、台)平均三次产业的人力资本错配、人力资本相对物质资本错配及人力资本相对劳动力错配程度,研究表明云南省三次产业中人力资本错配程度呈现出第一产业最高,第三产业其次,第二产业最低的现象。且第一产业人力资本相对物质资本的配置呈现过度状态,第二、三产业人力资本相对物质资本的配置呈现不足状态,第一、二产业人力资本相对劳动力的配置呈现不足状态,第三产业人力资本相对劳动力的配置呈现过度状态。通过将云南省的错配程度与全国平均水平进行对比分析,明确云南省在三次产业人力资本投入、劳均人力资本投资上与全国平均水平的差距,研究表明,云南省三次产业错配程度普遍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在人力资本相对物质资本错配程度的对比中,云南省第一产业2011年后错配程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第二产业错配程度普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第三产业从2011年后错配程度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总体上从2011年后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在人力资本相对劳动力错配程度的对比中,云南省第一、三产业错配程度普遍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第二产业错配程度普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总体上呈现出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现象。为了有针对性地降低云南省人力资本错配程度,本文梳理大量相关文献,选取政策制度、薪资收入及产业结构等现有研究发现的造成人力资本错配的主要原因作为造成云南省人力资本错配的可能原因,其中政策制度包括财政补贴、劳动力流动、金融抑制及行政性市场进入壁垒四个方面,通过采取时间序列进行实证检验,发现产业结构、劳动力流动及行政性市场进入壁垒是对云南省人力资本错配贡献度最大的三个主要影响因素。为降低云南省三次产业人力资本错配程度,提高人力资本配置效率,本文认为,应该有序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推出各项人才吸引政策,减少人力资本流转障碍,逐步消除由行政垄断造成的进入壁垒,加强人力资本投资力度,完善各项就业指导服务,多层次多角度地对人力资本错配进行改善修正,提高云南省人力资本的配置效率,从人力资本的角度促进经济中高速增长、产业结构迈向中高端及创新驱动发展能力明显提升等目标的实现。
潘俊[9](2019)在《传统手工艺企业代际传承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改革开放以来,传统手工艺企业在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中回归个体经营、家庭作坊、公司制企业的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商业模式,因其文化产品与服务蕴含深厚传统技艺文化基因,与当下个性化文化需求市场、文化消费理念高度契合,深受消费者市场青睐,是当下深受国家文化产业关注的特色型文化企业。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大部分第一代企业主年事已高,企业逐渐迈入交接班时期,然而代际传承面临种种困境与挑战:首先是传统手工艺家族企业“子承父业”的问题;其次是基于企业“传统技艺、文化”特征而呈现的技艺型员工的问题;再者是传统手工艺企业永续传承、兴盛发展中的品牌传承问题。现有“代际传承”理论与实践研究多基于西方理论体系,缺乏适用于传统手工艺企业规范、系统、扎根本土情景的理论指导与实践研究。针对上述问题,本文试图从管理学、文化人类学、经济学的交叉学科视野出发,以代际传承理论、人力资本理论、无形资产理论等为理论基础依托,首先进行文献理论梳理,通过对现阶段传统手工艺企业代际传承过程中呈现的父子传承、师徒传承以及品牌传承三种传承模式进行传承缘由、传承核心内容以及相契合的传承路径的深入分析,构建基于三种传承模式的代际传承理论框架。然后,选取本土三个特色案例,运用扎根理论分析方法与案例研究相结合的分析方法,得到基于案例实证分析的传统手工艺企业代际传承理论,与本文最初构建的代际传承理论框架进行对比、分析、修正,最终提炼得到基于多案例的父子传承、师徒传承、品牌传承理论模型图,基于多种传承模式的代际传承整合理论模型图以及一般规律概念模型图。本文主要研究结论如下:(一)父子传承模式是以血缘为传承纽带,以继承者培养、继任为核心的企业家族型传承。传承者“言传身教”,继承者“耳濡目染”“继往开来”,“传”与“承”相互沟通融合的企业家族型传承,是传统手工艺企业代际传承的传承核心之根基。父子传承模式中的关键点在于继承者的继承意愿、继承能力、以及上下两代人“传”与“承”的沟通与契合。(二)师徒传承模式是以技艺、文化为传承纽带,以学徒的选择、培养与任用为核心的企业技艺型传承,是企业技艺传承和异质性人力资本培养的重要模式,是传统手工艺企业代际传承的协助之策略。师徒传承中的关键点在于:以工匠精神之内涵重塑企业异质性人力资本培养的思想导向;将SCEI知识创造理论充分运用于师徒之间技艺、文化传授、习得与交流;应明确企业、师傅、徒弟间的劳动管理机制,对异质性人力资本培养、留任形成合理的激励与约束机制,对于优秀的异质性人力资本,应适度实行股权激励。(三)品牌传承模式是以品牌无形资产为传承纽带,通过品牌孕育创建、成长创新阶段优势无形资产培育、传承与创新的品牌化系统运作,提升无形资产的市场占有率以及资产增值率,最终实现传统手工艺企业永续传承、兴盛发展的传承模式。品牌传承的关键点在于:品牌文化的引领作用;品牌优势无形资产的重要性认知以及制度激励;品牌产品、服务与消费者市场相契合;品牌知识产权的形成、维护以及市场化运作。(四)三种传承模式的逻辑关联与理论模型的灵活运用。传统手工艺企业的代际传承是以父子血缘传承为传承核心之根基,师徒技艺传承为传承协助之策略,品牌无形资产传承为传承兴盛之目标的三位一体的代际传承有机综合体,传统技艺、文化的传承为统领多种传承模式的核心传承基因。(五)企业内、外部制度环境支持。企业内部制度支持包括代际传承过程中渐近性管理理念及制度构建;异质性人力资本激励与约束机制构建;实体和网络平台优势互补的营销与推广。企业外部政策环境改善主要包括本国文化层面、教育层面、法律层面制度政策的指导、支持以及他国先进经验借鉴。企业内、外部制度环境的改善与支持为传统手工艺企业代际传承的顺利进行提供有力制度保障。本文聚焦于传统手工艺企业代际传承模式分析、理论模型图的构建,主要贡献如下:第一、提炼传统手工艺企业代际传承的本质内涵:以父子血缘传承为传承核心之根基,师徒技艺传承为传承协助之策略,品牌无形资产传承为传承兴盛之目标的三位一体的代际传承有机综合体。传统技艺、文化的传承为统领多种传承模式的核心传承基因,引领并贯穿于多种传承模式过程始终,三位一体传承模式的灵活运用将逐步推动、实现传统手工艺企业的基业长青、永续经营。第二、构建传统手工艺企业代际传承三种传承模式图以及代际传承总体模型图。借鉴上述理论模型图,汇合企业所能聚集的人力资本、技艺知识、资金环境等多方面的综合支持力度,根据企业不同的发展规模、发展阶段以及未来不同的传承目标,选择一种或多种与企业契合的代际传承模式,为传统手工艺企业“小而美”家族作坊或“大而强”公司制企业的传承发展目标,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理论依据。第三、构建传统手工艺企业代际传承的一般规律概念模型图。基于多重案例类属范畴的共同关键点提炼以及典范模型的逻辑分析,得出传统手工艺企业代际传承的一般规律概念模型,并对传承核心要素进行本质内涵、作用机理和延伸意义的详尽论述,实现了对传统手工艺企业代际传承由现象到本质的认识,为现实情境下传统手工艺企业的代际传承提供一定普适性的理论指导与支持。
于海莹[10](2019)在《社区儿童教育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研究 ——以昆明市典型社区为例》文中研究指明社区儿童教育是社区教育的核心,也是儿童成长的重要保障。然而儿童获得教育资源的数量与有效利用率可以促进儿童的发展,特别是认知发展。本研究以云南省昆明市典型社区为研究对象,即专门研究其典型社区运用社区资源开展儿童教育活动的情况。本研究对国内外的相关研究进行了归纳、梳理和提炼,并且选取了生态系统理论、建构主义理论和“活教育”理论作为本研究的理论基础。本研究以云南省昆明市典型社区为例,综合运用文献法、访谈法和问卷法,广泛收集了有关社区工作人员、家长及儿童关于社区运用社区教育资源的各种信息,系统地研究了典型社区开发和利用社区教育资源开展儿童教育的情况,并且探讨了家长及儿童的教育需求,分析了相关影响因素。本研究分为五个章节,第一章节为绪论,包括“选题缘由”、“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综述”和“研究方法”等内容;第二章节为相关核心概念及理论基础,主要有关于社区方面的概念、社区教育方面的概念及教育资源方面的概念以及研究的理论基础等内容;第三章节为云南省昆明市典型社区儿童教育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现状及调查分析,包括调查方案的设计与实施、运用问卷法与访谈法呈现社区儿童教育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现状及社区儿童教育资源开发与利用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第四章节论述了当前典型社区开发和利用教育资源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针对性地从社区儿童教育“物力资源”、“财力资源”、“人力资源”、“信息资源”、“文化资源”和“组织管理资源”六个方面提出具体的促进社区儿童教育资源开发与有效利用的建议,并提炼出四种社区儿童教育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发展模式,即以幼儿园、小学为主体的互动型模式;以公办事务服务中心为导向的服务型模式;以专业性社区工作服务机构为特色的个性化模式;以网络为平台的联动型模式。第五章节为结论部分,主要包括研究结论及研究的特色和不足。
二、云南省人力资源开发初探(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云南省人力资源开发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1)石屏县乡村振兴人才队伍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三)文献述评 |
三、研究方法 |
(一)文献研究法 |
(二)比较分析法 |
(三)访谈法 |
四、可能的创新点与不足 |
(一)可能的创新点 |
(二)存在的不足 |
第一章 乡村振兴人才队伍建设研究的概念和理论视角 |
第一节 概念界定 |
一、乡村振兴战略 |
二、乡村振兴人才队伍 |
三、人力资源开发 |
四、保障机制 |
第二节 乡村振兴人才队伍建设研究理论视角 |
一、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
二、人力资源开发理论 |
三、新公共服务理论 |
第二章 石屏县乡村振兴人才队伍需求与现状 |
第一节 石屏县社会经济概况 |
一、石屏县基本概况 |
二、石屏县乡村振兴人才队伍建设经济基础概况 |
第二节 石屏县乡村振兴人才队伍需求分析 |
一、石屏县乡村振兴人才队伍类别需求 |
二、石屏县乡村振兴人才队伍数量需求 |
三、石屏县乡村振兴人才队伍结构需求 |
四、石屏县乡村振兴人才队伍保障需求 |
第三节 石屏县乡村振兴人才队伍现状分析 |
一、石屏县乡村振兴人才队伍建设情况 |
二、石屏县乡村振兴人才队伍现状调查 |
三、石屏县乡村振兴人才队伍调查分析 |
第三章 石屏县乡村振兴人才队伍建设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一节 存在的问题 |
一、人才总量不足 |
二、结构不合理 |
三、人才素质偏低 |
四、人才流失严重 |
五、人才工作机制不够完善 |
第二节 原因分析 |
一、内部原因 |
二、外部原因 |
第四章 国内乡村振兴人才队伍建设的经验启示 |
第一节 国内典型实践与经验 |
一、江西构建不拘一格“育”人才模式 |
二、山东德州多层次人才体系的构筑 |
三、内蒙古呼和浩特集聚人才强化智力支撑 |
四、安徽阜南县综合施策留用人才服务乡村振兴 |
五、甘肃金塔县让乡土人才破“土”而出助力乡村振兴 |
第二节 国内典型经验的启示 |
第五章 破解石屏县乡村振兴人才队伍建设问题的对策 |
第一节 创新人才教育培训和引进机制 |
一、强化教育保障 |
二、丰富培训形式 |
三、拓宽引才渠道 |
第二节 完善人才服务和激励机制 |
一、筑牢设施保障 |
二、建立交流机制 |
三、完善长效激励 |
第三节 建立人才流失风险防范机制 |
一、完善后勤保障 |
二、强化日常监管 |
三、畅通流动渠道 |
第四节 构建人才政策支持机制 |
一、政府财政倾斜 |
二、金融贷款支持 |
三、衔接脱贫攻坚 |
结论 |
一、研究结论 |
二、研究努力方向 |
参考文献 |
附录 石屏县乡村振兴人才队伍建设研究访谈提纲 |
致谢 |
(2)云南省公务员考试录用笔试考务风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
三、研究现状 |
四、研究方法和主要创新点 |
五、本文的主要内容及框架 |
第一章 风险管理的基本概念和基本思想 |
第一节 风险管理简述 |
一、风险及风险管理 |
二、风险管理的目标 |
第二节 风险管理的程序 |
一、风险管理程序概述 |
二、风险识别 |
三、风险度量 |
四、风险评价 |
五、风险决策与风险管理技术 |
六、风险决策方案实施和绩效评价 |
第二章 云南省公务员考试录用笔试考务现状 |
第一节 云南省公务员考试录用的发展概述 |
一、公务员考试录用的发展历程 |
二、云南省公务员考试录用笔试考务工作流程 |
三、当前笔试考务工作的主要变化 |
第二节 笔试考务工作面临的困境 |
一、法律层面的困境 |
二、社会层面的困境 |
三、政治层面的困境 |
四、物质层面的困境 |
五、经济层面的困境 |
六、操作层面的困境 |
七、人员层面的困境 |
第三节 笔试考务的典型风险案例与分析 |
一、典型案例 |
二、典型案例分析 |
第三章 云南省公务员考试录用笔试考务的风险识别 |
第一节 笔试考务中的风险源 |
第二节 笔试考务的风险清单 |
第三节 笔试考务主要风险点 |
一、报名阶段的主要风险点(5 个) |
二、命题制卷阶段主要风险点(9个) |
三、试卷管理阶段的主要风险点(8个) |
四、考点考场设置主要风险点(8个) |
五、考试实施阶段主要风险点(12个) |
六、阅卷管理阶段的主要风险点(11个) |
七、违纪违规处理主要风险(5个) |
第四章 云南省公务员考试录用笔试考务的风险度量与评价 |
第一节 笔试考务风险点的度量与评价标准 |
一、笔试考务风险频度度量与风险度评价标准 |
二、笔试考务损害幅度度量与风险度评价标准 |
第二节 笔试考务风险点的度量与评价 |
一、笔试考务风险点的度量 |
二、笔试考务风险点的风险评价 |
第三节 笔试考务风险点的数据分析 |
一、依据风险频度分析笔试考务风险点 |
二、依据损害幅度分析笔试考务风险点 |
三、综合风险频度和损害幅度分析笔试考务风险点 |
四、笔试考务风险点风险程度测算汇总 |
五、笔试考务风险防控等级分类 |
第五章 云南省公务员考试录用笔试考务风险的对策 |
第一节 笔试考务中的风险管理技术选择 |
一、风险规避选择 |
二、风险转移选择 |
三、风险控制选择 |
四、风险承担选择 |
第二节 笔试考务中的风险防控措施 |
第三节 笔试考务风险管理建议 |
一、建立风险管理机制 |
二、突出法制环境保障 |
三、提升安全管理水平 |
四、强化考务标准建设 |
五、推进科学化基础建设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3)云南边境地区旅游产业与旅游环境系统耦合关系及动力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发展边境旅游已成为国家沿边开放开发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
1.1.2 促进边境旅游发展是助推沿边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 |
1.1.3 优化旅游环境是推动云南边境旅游发展转型升级的迫切需要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进展 |
1.2.2 国内研究进展 |
1.2.3 研究评述 |
1.3 研究意义 |
1.3.1 理论意义 |
1.3.2 现实意义 |
1.4 研究思路与框架 |
1.5 研究方法 |
1.5.1 文献综合分析法 |
1.5.2 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分析法 |
1.5.3 时空地理分析法 |
1.5.4 GIS空间辅助分析法 |
第2章 相关概念界定与研究的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边境地区 |
2.1.2 边境旅游 |
2.1.3 旅游产业 |
2.1.4 旅游环境 |
2.2 研究的理论基础 |
2.2.1 “核心—边缘”理论 |
2.2.2 旅游供需理论 |
2.2.3 旅游区位理论 |
2.2.4 协调发展理论 |
2.3 旅游产业与旅游环境系统耦合作用机理 |
2.3.1 旅游产业发展助推旅游环境优化 |
2.3.2 旅游环境优化保障旅游产业升级 |
2.3.3 旅游产业与旅游环境系统耦合效应 |
第3章 云南边境地区旅游产业与旅游环境系统发展测评 |
3.1 研究区概况 |
3.2 旅游发展条件分析 |
3.2.1 区位条件 |
3.2.2 自然环境 |
3.2.3 人文环境 |
3.2.4 旅游资源 |
3.2.5 社会经济 |
3.2.6 政策保障 |
3.3 旅游产业与旅游环境系统发展现状分析 |
3.3.1 测评维度、指标选取与研究方法 |
3.3.2 旅游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
3.3.3 旅游环境发展现状分析 |
第4章 云南边境地区旅游产业与旅游环境系统的耦合发展关系 |
4.1 旅游产业与旅游环境系统综合发展水平的时空分异 |
4.1.1 指标选取、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
4.1.2 旅游产业与旅游环境系统综合发展水平的历时性分析 |
4.1.3 旅游产业与旅游环境系统综合发展水平的空间演化特征 |
4.2 旅游产业与旅游环境系统耦合发展态势 |
4.2.1 研究方法 |
4.2.2 旅游产业与旅游环境系统重心耦合动态 |
4.2.3 旅游产业与旅游环境系统耦合协调度的历时性分析 |
4.2.4 旅游产业与旅游环境系统耦合协调度的空间演化特征 |
4.3 旅游产业与旅游环境系统耦合协调度预测分析 |
4.3.1 研究方法 |
4.3.2 灰色预测结果分析 |
第5章 云南边境地区旅游产业与旅游环境系统耦合发展的动力机制 |
5.1 旅游产业与旅游环境系统耦合协调发展潜在动力因素遴选 |
5.2 研究方法 |
5.2.1 障碍度模型 |
5.2.2 地理探测器 |
5.3 旅游产业与旅游环境系统耦合协调发展动力机制分析 |
5.3.1 动力因素的表征指标判定 |
5.3.2 动力因素的负向驱动效应分析 |
5.3.3 动力因素的正向驱动效应分析 |
5.3.4 旅游产业与旅游环境系统耦合协调发展动力机制阐释 |
第6章 云南边境地区旅游产业与旅游环境系统协调发展策略 |
6.1 统筹边境地区旅游发展空间布局 |
6.1.1 一条边境跨境旅游经济辐射带 |
6.1.2 三大跨境旅游合作圈 |
6.1.3 四条国际旅游走廊 |
6.1.4 六大旅游发展轴线 |
6.2 加强边境地区旅游环境相关要素建设 |
6.2.1 经济环境方面 |
6.2.2 生态环境方面 |
6.2.3 社会环境方面 |
6.2.4 服务环境方面 |
6.3 合理开展政策调控,提升旅游对外开放水平 |
6.4 强化旅游科技成果运用,大力发展智慧旅游 |
6.5 推动边境地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
第7章 主要研究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研究结论 |
7.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4)云南边境地区乡村内生发展动力的提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选题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三、国内外研究述评 |
第三节 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三、技术路线 |
第四节 研究的难点和可能的创新之处 |
一、研究的难点 |
二、可能的创新之处 |
第一章 云南边境地区乡村内生发展动力的核心概念与理论基础 |
第一节 核心概念界定 |
一、边境、云南边境地区 |
二、内生发展、内生发展动力 |
第二节 相关理论基础 |
一、内生发展理论 |
二、区域管理学理论 |
三、可持续发展管理理论 |
四、反贫困理论 |
第二章 云南边境地区地理与发展概述 |
第一节 云南边境地区地理概况 |
一、区位地理与气候环境 |
二、地形地势与自然资源 |
三、人口分布和民族构成 |
第二节 云南边境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概况 |
一、区域历史发展概况 |
二、经济社会发展现状 |
第三章 云南边境地区乡村内生发展动力不足的困境与反思 |
第一节 环境保护的困境与阻碍 |
一、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失衡 |
二、落后的环保意识与难以落实的环保执法 |
三、人居环境问题与农业污染问题突出 |
第二节 思想观念的禁锢与束缚 |
一、传统民族文化的独立性与保守性 |
二、乡村权威观念错位导致民主自治形式化 |
三、封建迷信削弱政府法治权威 |
第三节 边境管理的困难与挑战 |
一、社会转型期的社会越轨与安全隐患 |
二、人口流动引发社会矛盾 |
三、地方政府服务能力不足 |
第四节 资金要素的限制与约束 |
一、基层财政困难贻误日常工作的开展 |
二、基础设施落后限制乡村社会发展 |
三、乡村物流发展水平难以满足农业市场需求 |
四、产业规划布局不合理 |
第五节 土地要素的羁系与困局 |
一、土地经营流转问题 |
二、农业产业经营风险问题 |
三、农业产业发展水平问题 |
第六节 科教文卫要素的滞后与尴尬 |
一、科技发展水平长期滞后 |
二、教育发展水平有待提高 |
三、文化传承与保护不足 |
四、卫生事业发展水平有限 |
第七节 人力资源要素的窘境与难题 |
一、乡村人口流失问题 |
二、基层政府组织建设问题 |
三、乡村干部文化素质水平问题 |
四、乡村利益矛盾激化问题 |
第四章 云南边境地区乡村内生发展动力的提升路径 |
第一节 克服生态环境束缚 |
一、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修复生态脆弱区 |
二、合理规划农耕区域,科学制定适宜本地的环保规章 |
三、完善乡村环境综合治理,科学治理农业污染 |
第二节 打破落后思想观念 |
一、强化乡风民风建设,破除落后消极思想的禁锢 |
二、完善村民自治制度,强化村民自我管理意识 |
三、健全乡村治理法规,村规民约正式化 |
第三节 完善边境管理办法 |
一、健全边境管理法律法规,寻求边境治理跨国合作 |
二、完善人口流动管理办法,“三非”人员管理程序化 |
三、创新公共产品或服务模式,加强区域信息化服务建设 |
第四节 开拓经济收入渠道 |
一、加大本地区旅游开发,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
二、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巩固经济发展基石 |
三、完善乡村物流体系建设,建立农产品市场流通体系 |
四、做好产业发展规划,实现产业化经营 |
第五节 激发农业经营潜力 |
一、推动土地流转,强化土地集约利用 |
二、筹划产业风险基金,补偿农民经营风险 |
三、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民可持续增收能力 |
第六节 强化科教文卫建设 |
一、争取高校指导合作,提高农业科技含量 |
二、提升义务教育质量,推动职业教育发展 |
三、推进乡村文化建设,提升乡村文明水平 |
四、保证基本医疗保障,突出重点病症防疫 |
第七节 加强人力资源开发 |
一、优化政策吸引力,诱导乡村外流人员回流 |
二、完善地方性规章制度,加强基层政府组织建设 |
三、鼓励本地精英参与,有效发挥乡贤带头作用 |
四、理顺群体利益矛盾,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5)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提出 |
二、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一)选题现实背景 |
(二)选题理论研究背景 |
(三)研究意义 |
三、研究综述 |
(一)旅游城镇化研究 |
(二)旅游小城镇研究 |
(三)旅游城镇(市)可持续发展和岷江上游民族地区城镇化研究 |
四、主要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研究重点难点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目的 |
(三)研究视角和研究方法 |
(四)研究重点和难点 |
(五)研究思路和论文框架 |
第一章 旅游小城镇概念及相关理论 |
第一节 旅游小城镇概念和分类 |
一、小城镇概念和分类 |
二、旅游小城镇概念和分类 |
第二节 相关理论述评 |
一、新型城镇化理论 |
二、产权理论 |
三、社区参与理论 |
四、差异化理论 |
五、体验经济理论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我国旅游小城镇发展 |
第一节 我国旅游小城镇发展历程 |
一、我国旅游小城镇发展阶段 |
二、我国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历程和现状 |
第二节 我国民族地区旅游经济发展与城镇化相关性研究 |
一、我国民族地区旅游经济发展与旅游城镇化相关性机理分析 |
二、我国民族地区旅游发展对旅游城镇建设的助推效应 |
三、我国民族地区城镇化建设对旅游发展的提升效应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条件及必要性分析 |
第一节 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条件分析 |
一、岷江上游民族地区区域特点 |
二、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制约因素分析 |
三、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制约因素成因分析 |
第二节 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必要性、机遇和动力机制分析 |
一、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特殊意义 |
二、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必要性和机遇分析 |
三、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持续发展的动力机制 |
第四章 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历程、现状及问题 |
第一节 岷江上游民族地区区划沿革和小城镇发展历程 |
一、岷江上游民族地区城镇化发展历程 |
二、岷江上游民族地区当代城镇主要类型 |
三、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城镇化发展现状 |
四、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业发展经济社会效益分析 |
第二节 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
一、旅游产品层次低,同质化现象严重 |
二、旅游业人力资本开发利用不足,旅游专业经营人才匮乏 |
三、生态环境承载压力大,民族文化未得到充分彰显 |
四、旅游基础设施相对滞后,社会应急处置能力不足、应急能力相对落后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案例研究 |
第一节 旅游小城镇发展影响因素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一、指标体系设计的基本原则 |
二、评价指标因子选取 |
第二节 重建转型旅游小城镇案例研究—以汶川县水磨镇为例 |
一、水磨镇概况 |
二、水磨镇旅游发展历程和现状 |
三、水磨镇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 |
四、水磨镇旅游发展对策建议 |
第三节 交通枢纽和商贸服务型旅游特色小城镇案例研究—以松潘县川主寺镇为例 |
一、川主寺镇概况 |
二、川主寺镇旅游发展历程与现状 |
三、川主寺镇旅游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四、川主寺镇发展对策及建议 |
第四节 自然资源依托型度假旅游特色小城镇案例研究-以理县古尔沟镇为例 |
一、古尔沟镇概况 |
二、古尔沟镇旅游发展历程和现状 |
三、古尔沟镇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四、古尔沟镇发展对策及建议 |
第五节 三种旅游小城镇发展影响因子比较研究 |
一、三种类型旅游小城镇异同比较 |
二、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三个旅游小城镇比较研究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思路与对策建议 |
第一节 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与大城市群产品关系 |
一、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产品 |
二、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与大城市群产品关系 |
第二节 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对策及建议 |
一、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总体发展思路概述 |
二、创新升级旅游产品,促进产业融合,夯实旅游小城镇持续发展的产业基础 |
三、保护修复优良生态环境,为旅游业持续发展提供生态保障 |
四、创建民族特色文化传承保护机制,实现民族文化保护传承与旅游发展双赢 |
五、构建共享式社会治理机制,为旅游小城镇发展提供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 |
本章小结 |
结语 |
一、研究结论 |
二、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文中各章节图表目录 |
附录2 :旅游小城镇居民调查问卷 |
附录3 :访谈纪要 |
附录4 :田野访谈照片 |
致谢 |
博士在读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
(6)云南河口跨境经济合作区人力资源现状及开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跨合区”情况概述 |
2“跨合区”人力资源的现状 |
2.1 人口数量和质量 |
2.1.1 人口数量 |
2.1.2 人口受教育程度 |
2.1.3 各级各类学校在校生人数 |
2.2 就业或从业人员的素质 |
2.2.1 就业人员的受教育程度 |
2.2.2 就业人员职业分布 |
2.2.3 产业产值及就业人员产业分布 |
3“跨合区”人力资源的特征 |
3.1 人口规模不足,男女性别比失衡 |
3.2 劳动力资源丰富,年龄结构合理 |
3.3 人口文化素质偏低,人力资源质量有待提升 |
3.4 人力资源开发环境存在明显的优势与劣势 |
4“跨合区”资源开发的主要途径 |
4.1 优先发展教育,改善人口文化素质,提高人力资源质量 |
4.2 利用区位优势,充分挖掘人力资源的潜力 |
4.3 合理配置及使用人力资源 |
4.4 推进产业转型升级,改善人力资源开发的环境 |
4.5 积极构建“大学—企业—政府”三螺旋创新型人力资源开发模式 |
(7)云南省人力资本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人力资本 |
1.2.2 产业结构升级 |
1.2.3 人力资本与产业结构升级 |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 研究内容 |
第2章 理论基础 |
2.1 人力资本理论概述 |
2.1.1 早期人力资本思想 |
2.1.2 现代人力资本理论 |
2.1.3 人力资本概念 |
2.1.4 人力资本内涵 |
2.1.5 人力资本投资特性 |
2.1.6 人力资本投资形式 |
2.1.7 人力资本水平测算 |
2.2 产业结构升级理论概述 |
2.2.1 产业结构升级内涵 |
2.2.2 产业结构升级理论发展 |
2.2.3 产业结构合理化与高级化 |
2.3 人力资本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机理 |
2.3.1 技术进步效应 |
2.3.2 收入效应 |
2.3.3 城镇化效应 |
2.4 人力资本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分析框架 |
第3章 云南省人力资本与产业结构现状分析 |
3.1 人力资本分析 |
3.1.1 人口受教育程度偏低 |
3.1.2 人力资本存量累积加快 |
3.1.3 人力资本结构优化 |
3.1.4 人力资本二元分割改善 |
3.2 人力资本综合水平测度 |
3.2.1 测度原理及模型 |
3.2.2 指标选取说明 |
3.2.3 检验及测算过程 |
3.2.4 人力资本综合水平分类 |
3.3 产业结构变动 |
3.3.1 三次产业产值结构 |
3.3.2 三次产业贡献率 |
3.3.3 三次产业就业结构 |
3.3.4 三次产业比较劳动生产效率 |
3.4 人力资本与产业结构均衡性分析 |
3.5 小结 |
第4章 云南省人力资本与产业结构升级实证研究 |
4.1 人力资本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 |
4.1.1 模型设定 |
4.1.2 数据选取与变量说明 |
4.1.3 分析过程 |
4.1.4 脉冲响应分析 |
4.1.5 方差分解 |
4.2 不同类型人力资本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 |
4.2.1 模型构建 |
4.2.2 模型估计与结果分析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2000-2017 年西南五省份人力资本存量变动 |
附录B 云南省与全国三次产业产值结构数据 |
附录C 云南省与全国三次产业就业结构数据 |
附录D 三种类型人力资本及综合水平得分 |
攻读硕士期间参与的项目与论文成果 |
致谢 |
(8)云南省人力资本错配的测度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基于三次产业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
一、选题的背景 |
二、选题的理论意义 |
三、选题的实际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和评述 |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 |
二、文献评述 |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四节 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创新 |
一、研究的主要内容 |
二、研究的创新点 |
三、研究的不足 |
第二章 人力资本错配的概念、理论及影响 |
第一节 人力资本错配概念的界定 |
一、人力资本概念的界定 |
二、人力资本的特性 |
三、人力资本、人力资源与物质资本 |
四、人力资本配置与错配 |
第二节 人力资本错配的理论基础 |
一、人力资本理论 |
二、要素、资源错配理论 |
三、经济增长理论 |
第三节 人力资本错配的影响 |
一、对产业结构的影响 |
二、对创新能力的影响 |
三、对经济增长率的影响 |
第三章 人力资本错配的测度与比较 |
第一节 模型的基本设定 |
第二节 人力资本错配的测度 |
一、数据的来源及处理 |
二、人力资本错配的测度 |
第三节 人力资本错配的比较 |
第四章 人力资本错配的影响因素 |
第一节 政策制度对人力资本错配的影响 |
一、财政补贴 |
二、劳动力流动 |
三、金融抑制 |
四、行政性市场进入壁垒 |
第二节 薪资收入对人力资本错配的影响 |
第三节 产业结构对人力资本错配的影响 |
第四节 影响云南省人力资本错配的主要因素 |
第五章 主要结论与政策建议 |
第一节 主要结论 |
第二节 政策建议 |
一、有序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
二、推出各项人才吸引政策,优化人才流转机制 |
三、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探索“负面清单”管理模式 |
四、妥善预估要素投入,优化各项要素配置 |
五、加强人力资本投资力度,完善就业指导服务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 A 人力资本存量的衡量 |
附录 B 物质资本存量的衡量 |
附录 C 其他相关数据 |
致谢 |
在读期间的研究成果 |
(9)传统手工艺企业代际传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方法与设计、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一、研究方法与设计 |
二、研究内容 |
三、研究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基本概念界定、文献综述及理论基础 |
第一节 基本概念界定 |
一、工艺、机械工艺与传统手工艺 |
二、传统手工艺企业 |
三、传统手工艺企业代际传承界定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父子传承及文献综述 |
二、师徒传承及文献综述 |
三、品牌传承及文献综述 |
第三节 理论基础 |
一、代际传承理论 |
二、人力资本理论 |
三、无形资产理论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传统手工艺企业代际传承理论构建 |
第一节 传统手工艺企业父子传承模式理论构建 |
一、父子传承历史缘由 |
二、父子传承内容 |
三、父子传承路径 |
四、父子传承模型图的构建 |
第二节 传统手工艺企业师徒传承模式理论构建 |
一、师徒传承历史缘由 |
二、现阶段师徒传承困境及问题解决机制 |
三、师徒传承路径 |
四、师徒传承模型图的构建 |
第三节 传统手工艺企业品牌传承模式理论构建 |
一、品牌传承缘由 |
二、品牌传承的核心内容 |
三、品牌传承路径 |
四、品牌传承模型图的构建 |
第四节 传统手工艺企业代际传承整体模型图构建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校企合作类德艺品牌式开拓创新型代际传承 |
第一节 案例企业基本情况 |
第二节 案例数据收集 |
第三节 案例数据编码与分析 |
一、开放性编码 |
二、轴心性编码 |
三、选择性编码 |
第四节 案例企业代际传承特征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博物馆依托品牌式渐进引导型代际传承 |
第一节 案例企业基本情况 |
第二节 案例数据收集 |
第三节 案例数据编码与分析 |
一、开放性编码 |
二、轴心性编码 |
三、选择性编码 |
第四节 案例企业代际传承特征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少而精”式稳妥传统型代际传承 |
第一节 案例企业基本情况 |
第二节 案例数据收集 |
第三节 案例数据编码与分析 |
一、开放性编码 |
二、轴心性编码 |
三、选择性编码 |
第四节 案例企业代际传承特征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多重案例扎根理论分析方法的比较研究和整合分析 |
第一节 多重案例代际传承模式梳理及其整合框架模型 |
一、父子传承模式理论梳理与整合 |
二、师徒传承模式理论梳理与整合 |
三、品牌传承模式理论梳理与整合 |
四、基于多种传承模式的传统手工艺企业代际传承整合理论模型 |
第二节 多重案例类属范畴比较 |
一、基于多重个案范畴归类的共同关键点提炼 |
二、多重案例共同关键点的典范模型与一般规律概念模型 |
第三节 多重案例代际传承核心要素的作用机理和延伸意义 |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改善传统手工艺企业代际传承的对策研究 |
第一节 企业内部制度管理的改善 |
一、企业代际传承过程中渐近性管理理念及制度构建 |
二、异质性人力资本激励与约束制度构建 |
三、实体与网络平台优势互补的营销与推广 |
第二节 企业外部政策环境的支持 |
一、文化层面的政策支持 |
二、教育层面的政策支持 |
三、法律层面的政策支持 |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二节 研究展望 |
附录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10)社区儿童教育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研究 ——以昆明市典型社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由 |
一、研究背景 |
二、问题提出 |
第二节 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第三节 文献综述 |
一、关于社区教育的研究 |
二、关于社区儿童教育的研究 |
三、关于社区教育资源的研究 |
四、关于社区儿童教育资源的研究 |
第四节 研究方法 |
一、文献法 |
二、访谈法 |
三、问卷法 |
第二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第一节 概念界定 |
一、社区 |
二、社区教育 |
三、儿童 |
四、教育资源 |
第二节 研究的理论基础 |
一、生态系统理论 |
二、建构主义理论 |
三、“活教育”理论 |
第三章 社区儿童教育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现状及调查分析 |
第一节 昆明市典型社区总体情况介绍 |
一、昆明市西山区盛高大城社区 |
二、昆明市西山区阳光社区 |
三、昆明市西山区船房社区 |
第二节 社区儿童教育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现状问卷调查分析 |
一、调查问卷的概况 |
二、调查问卷的设计 |
三、调查问卷的发放 |
四、调查分析 |
第三节 社区儿童教育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现状访谈调查分析 |
一、调查方案的设计 |
二、访谈安排 |
三、社区工作人员访谈分析 |
四、家长访谈分析 |
五、社区儿童访谈分析 |
第四节 基于调查对社区儿童教育资源开发与利用中存在问题分析 |
一、社区方面的问题 |
二、家庭方面的问题 |
三、其他方面的问题 |
第四章 促进社区儿童教育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建议 |
第一节 社区儿童教育物力资源的开发与有效利用 |
一、社区儿童教育活动实施场所的开发与有效利用 |
二、社区儿童教育活动设施设备的开发与有效利用 |
第二节 社区儿童教育财力资源的开发与有效利用 |
一、增加政府对社区儿童教育工作的经费资助 |
二、制定相关政策以期获得稳定经费来源 |
三、社会爱心人士的支持与资助 |
第三节 社区儿童教育人力资源的开发与有效利用 |
一、加强社区儿童教育工作者队伍建设 |
二、加强社区儿童教育支持者队伍建设 |
第四节 社区儿童教育信息资源的开发与有效利用 |
一、开发与有效利用实体信息资源 |
二、开发与有效利用网络信息资源 |
第五节 社区儿童教育文化资源的开发与有效利用 |
一、开发与有效利用物质性文化资源 |
二、开发与有效利用非物质性文化资源 |
第六节 社区儿童教育组织管理资源的开发与有效利用 |
一、开发与有效利用社区儿童教育专业行政机构资源 |
二、开发与有效利用社区教育机构资源 |
三、开发与有效利用社区儿童教育相关团体资源 |
第七节 社区儿童教育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发展模式 |
一、以幼儿园、小学为主体的互动型模式 |
二、以公办事务服务中心为导向的服务型模式 |
三、以专业性社区工作服务机构为特色的个性化模式 |
四、以网络为平台的联动型模式 |
第五章 结语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一、社区儿童教育服务需求很大 |
二、昆明市典型社区儿童教育资源开发与利用主要做法与经验 |
三、社区儿童教育资源开发与利用方面存在问题 |
四、为促进儿童的发展,需要有效开发及提高教育资源的利用率 |
第二节 研究特色、不足与展望 |
一、研究特色 |
二、研究不足 |
三、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昆明市典型社区儿童教育资源开发与利用基本情况调查问卷 |
附录2 关于社区工作人员的访谈提纲 |
附录3 关于家长的访谈提纲 |
附录4 关于儿童的访谈提纲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四、云南省人力资源开发初探(论文参考文献)
- [1]石屏县乡村振兴人才队伍建设研究[D]. 邱文武. 云南财经大学, 2021(09)
- [2]云南省公务员考试录用笔试考务风险研究[D]. 隋丽萍.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8)
- [3]云南边境地区旅游产业与旅游环境系统耦合关系及动力机制研究[D]. 陆保一. 云南师范大学, 2020(01)
- [4]云南边境地区乡村内生发展动力的提升研究[D]. 张留飞. 云南师范大学, 2020(01)
- [5]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研究[D]. 张江峰. 西南民族大学, 2020(03)
- [6]云南河口跨境经济合作区人力资源现状及开发研究[J]. 魏靖,田静. 山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9(04)
- [7]云南省人力资本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影响研究[D]. 孙雨露. 云南师范大学, 2019(01)
- [8]云南省人力资本错配的测度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基于三次产业的视角[D]. 阳思佳. 云南财经大学, 2019(01)
- [9]传统手工艺企业代际传承研究[D]. 潘俊. 云南大学, 2019(09)
- [10]社区儿童教育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研究 ——以昆明市典型社区为例[D]. 于海莹. 云南师范大学, 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