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常规分析条件下血清标本的pH值、离子钙和标准化离子钙(论文文献综述)
吕晓凤[1](2017)在《血液生化参数快速检测技术的研究》文中指出血液生化检测是常见的医疗诊断方式。快速检测对于诊室急救、野外等场合中得到病人的第一手资料具有重要作用。研制一种血液生化的快速检测仪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研究血液生化参数的快速检测技术。检测对象包括血液电解质、血气以及血糖。本文的研究主要包含两个部分。第一,对各检测对象进行单参数检测。本文采用成本低、可批量生产的丝网印刷碳糊电极作为基底电极,采用固态导电聚合物作为内充电解质,制成全固态离子选择性电极及外参比电极,便于运输和储存,为后续的多参数检测打下基础。利用电化学仪对单参数检测电极进行测试测试,包括钠离子、钾离子、钙离子、氯离子、pH、碳酸根离子,得到每个参数校准曲线,重复性和一致性测试结果,测量结果相对标准误差在0.2%-6.5%,能斯特斜率接近理论值,且斜率标准差在±1.5-2.9mV/decade之间,一致性表现好。制备基于葡萄糖氧化酶的酶电极,对血糖进行检测,当浓度<5.5 mmol/L时,SD=0.22mmol/L<0.42mmol/L;浓度>5.5mmol/L 时,CV 为 1.4%-2.2%<7.5%,满足血糖仪测量精度要求。同时还提出了基于近红外光谱的人体血糖无损检测方法。被试对象服用葡萄糖后的1.5小时内,一定时间间隔内对被试的手掌进行了7次近红外光谱扫描,同时血糖仪测试被试指尖的精确血糖浓度。6个被试共获得42个样本,采用偏最小二乘法建模。实验结果表明,个体建模预测的精度(0.40 mmol/L)优于整体建模预测的精度(0.79mmol/L),本方法可用于血糖的无损检测尤其是个体检测。第二,将第一部分研究的七个检测电极集成到同一芯片,制备了多参数血液生化传感器,并与自主研究的便携式电化学分析仪相结合,用于血液生化参数的快速并行检测。对多参数生化传感器的测试分为两个阶段:1.对不同浓度检测对象的混合溶液进行了测量和分析,整体测试时间小于3分钟,测量得到的7个参数相关性均大于0.961。2.对真实血液样本中的进行了测量,测得的精度均接近仪器要求的值。由于实际血液样本成分比较复杂,干扰相对较大,尚有很大改进的空间。本文设计的多参数血液检测传感器具有快速、便捷、低成本、性能稳定等优势。本文重点研究了血液生化成分的快速检测技术,包括血液离子(钠离子、钾离子、钙离子、氯离子)和血气(pH、碳酸根离子、二氧化碳分压)对应电极的设计、制备、测量和计算,血糖电极的设计、制备和测量以及近红外无损血糖的测试,多参数芯片的集成和其在混合溶液及血液中的测试。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所提出的检测方法快速、方便、精度高、性能稳定。
郝云芳[2](2014)在《苓桂术甘汤传统汤剂、复方颗粒剂、配颗粒剂化学成分与药效对比研究》文中提出目的:1.为了比较不同厂家生产的同品种配方颗粒的质量状况。2.以苓桂术甘汤为研究对象,研究该方传统汤剂、复方颗粒剂与配方颗粒剂化学成分的差异,及三者对慢性心力衰竭模型大鼠的疗效差异,以此探究中药单煎与合煎的区别,从而为配方颗粒剂应用于临床提供一定的实验依据。方法:1.通过外观性状、包装规格、溶解性、薄层鉴别、指标成分含量、特征图谱比较不同厂家生产的茯苓、桂枝、白术、甘草配方颗粒间的质量状况。2.采用HPLC法对苓桂术甘汤传统汤剂与其复方、配方颗粒剂中指标成分肉桂酸、甘草苷和甘草酸铵进行含量测定并比较。3.采用HPLC法比较苓桂术甘汤传统汤剂与配方颗粒剂、复方颗粒剂三者特征图谱的差别,并通过相似度软件分析三者的相似性。其次,采用拆方实验对苓桂术甘汤传统汤剂进行比较研究,从而考察药味加减对该方传统汤剂指纹图谱的影响,并对标准图谱进行来源归属。4.70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心衰模型组、地高辛组、苓桂术甘汤传统汤剂组、复方颗粒组、配方颗粒组。除空白对照组外均采用尾静脉注射盐酸多柔比星(ADR)制备心力衰竭大鼠模型,各组分别给予相应药物21天后,测定大鼠血清中脑钠肽(BNP)、钙离子、缓激肽、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水平,HE染色光镜观察心肌组织的病理变化。结果:1.不同厂家生产的茯苓、桂枝、白术、甘草配方颗粒在外观性状、包装规格、薄层鉴别、指标成分含量、特征图谱方面均存在较大差异,但溶解性均较好。2. HPLC法含量测定的三种成分中,肉桂酸、甘草苷和甘草酸铵在配方颗粒剂中含量最高,传统汤剂和复方颗粒剂中指标成分的含量较为接近。3.方法具有较好的精密度和重复性,苓桂术甘汤传统汤剂、复方颗粒剂与配方颗粒剂均识别出34个共有峰;复方颗粒剂与传统汤剂的相似度为0.876,配方颗粒剂与传统汤剂的相似度为0.465,三者在特征图谱色谱峰数目上相差不大,但色谱峰峰面积、峰高相差较大。4.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心衰模型组大鼠胸腺指数明显降低、脾脏指数明显升高、SOD活性明显下降、MDA含量明显升高、血清中Ca2+含量显着下降、缓激肽含量显着升高、BNP含量显着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与心衰模型组比较,地高辛组与各给药组胸腺指数明显升高、脾脏指数明显下降、SOD活性显着升高、MDA含量明显下降、血清中Ca2+含量显着升高、缓激肽含量明显下降、BNP含量显着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光镜结果显示苓桂术甘汤、复方颗粒剂、配方颗粒剂心肌细胞损伤程度明显轻于心衰模型组。结论:1.各企业间同品种配方颗粒质量参差不齐,建立统一的质量标准势在必行。2.苓桂术甘汤传统汤剂与其复方、配方颗粒剂中指标成分肉桂酸、甘草苷和甘草酸铵在配方颗粒剂中含量最高,传统汤剂与复方颗粒剂含量相差不大。3.苓桂术甘汤传统汤剂与其复方颗粒剂较为相似,与配方颗粒剂有一定差异,三者的主要化学成分组成基本相同,但共有成分含量差异较大。4.苓桂术甘汤传统汤剂与其复方、配方颗粒剂均能够改善心衰模型大鼠的体重、精神、毛发等一般状况,在增强机体氧自由基清除能力、改善心肌供血、降低心肌耗氧量、减轻心衰症状等方面效果明显。综合实验中大鼠的一般情况观察及各项指标检测结果,其中以传统汤剂和复方颗粒剂效果较为明显。
岳荣彩[3](2013)在《天然产物白首乌二苯酮的神经保护作用和两面针碱的免疫调控作用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一、背景天然产物来源广泛,结构多样,药理作用独特,大多数都经过长期的临床应用,其疗效确切,使用安全性高。目前有50%的临床应用药物来自天然产物及其衍生物,并且许多结构新颖的天然产物及其衍生物正处于临床和临床前研究阶段。因此,从天然产物中寻找高效低毒易得的先导化合物成为药物研究的热点,天然产物在今后仍将是新药的重要来源。随着各种分离、分析和结构测定方法以及色谱、波谱联用技术的飞速发展,化学分离和结构鉴定已经不是天然药物研究的瓶颈。目前天然产物研究面临的一个问题就在于其药理活性和作用机制的阐述较少或研究不深,尤其是结构新颖的天然产物。针对合理阐释其作用机制和结合靶标这一难点,本文第一章综述了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和计算机辅助的方法在天然产物靶标发现和机制研究中的应用,希望能够为活性天然产物靶标发现和机制研究的方法及相关技术提供一个比较全面的认识,然后进一步将第一章的方法应用到天然产物cynandione A和氯化两面针碱(nitidine chloride,后文所用两面针碱均指氯化两面针碱)的机制研究中,来阐明这两个天然产物如何发挥相应的药理活性。脑卒中是一种死亡率高、致残率高的常见病、多发病,并且近几年来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缺血性脑卒中约占所有脑卒中(stroke)的80%,是指局部脑组织因血液循环障碍,缺血、缺氧而发生的软化坏死。缺血性脑卒中的病因主要是由于供应脑部血液的动脉出现粥样硬化和血栓形成,使管腔狭窄甚至闭塞,导致局灶性急性脑供血不足而发病;也有因异常物体(固体、液体、气体)沿血液循环进入脑动脉或供应脑血液循环的颈部动脉,造成血流阻断或血流量骤减而产生相应支配区域脑组织软化坏死。目前临床治疗脑卒中的药物由于其价格、抗药性以及对出血、胃肠道、神经系统等毒副作用,应用受到了一定的限制,因此,寻找高效低毒易得的分子来防治脑卒中尤为必要。第二章介绍的天然产物cynandione A是从白首乌中分离得到的苯乙酮类化合物,近年来文献报导cynandione A具有抗氧化、抗谷氨酸兴奋毒和胃保护等药理活性。但目前对其作用机制尚无文献报道,值得进一步的深入研究。多发性硬化症(multiple sclerosis)至今仍是整个医学界未解的难题之一。该病是一种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通过破坏脑、脊髓以及视神经的神经纤维保护层髓磷脂,影响正常的神经传递而导致身体残疾。由于该病具有极高的复发率和致残率,已成为常见的、重要的神经系统疾病之一。由于该病的发病高峰在30岁左右,因此,严重影响青壮年人口的工作和生活质量,也给国家和政府造成极大负担,制约社会和经济发展。目前临床上对该病尚无特效治疗方法,缺乏令人满意的治疗药物。急性期主要给予糖皮质激素,复发-缓解期主要治疗药物包括:干扰素-γ,醋酸格拉替雷和单克隆抗体那他珠单抗。重度患者还可以考虑自体干细胞移植。西医的激素疗法虽然能够缓解急性期症状,但毒副作用明显,故不推荐长期使用;免疫调节剂干扰素、格尔德霉素和那他珠单抗等不仅费用昂贵,且长期使用针对单一靶点药物容易出现耐受。且上述药物均需经静脉、或注射给药,不能有效改善多发性硬化症复发和髓鞘脱失等问题。因此,研制能够有效控制多发性硬化症的复发、改善髓鞘脱失的药物具有重大意义。传统中医药具有多靶点、系统调节的作用特点,因此,针对防治多发性硬化症这一复杂性、难治性疾病具有一定优势。第三章介绍的天然产物两面针碱是从芸香科植物两面针[Zanthoxylum nitidum(Roxb.) DC]的根中分离到的具有多种药理活性的苯骈菲啶类生物碱,是两面针的主要有效成分,是两面针及其制剂的主要质量控制指标成分。近年来文献报导氯化两面针碱在抗炎、镇痛、抗真菌、抗疟以及抗肿瘤等方面具有广泛的药理活性、开发利用价值和应用前景。基于上述研究进展,并且目前对两面针碱的免疫调控作用尚未进行充分报道,本章首先探讨了两面针碱潜在的治疗多发性硬化症的药理活性,进而在体外细胞模型上研究两面针碱对不同种类和活化状态的免疫细胞的调控作用,最后采用亲和层析的方法寻找与两面针碱存在相互作用的蛋白质以解释其作用靶标,更深一层地阐明两面针碱的作用机制。2、目的采用文献综述的方法进一步研究活性天然产物cynandione A和两面针碱的作用机制,为合理开发利用天然产物cynandione A和两面针碱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并为寻找及发现新的神经保护和免疫调控药物提供化学小分子模板。3、方法(1)通过清除自由基、抗氧化和抗谷氨酸兴奋毒的活性筛选,发现活性先导物cynandione A,然后,采用二维电泳和LC-MS的蛋白质组学方法研究cynandione A神经保护作用的机制。(2)体内实验采用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缺血性脑卒中)模型,探讨cynandioneA神经保护作用及其体内抗缺血性脑卒中损伤的机制。SD大鼠经10%水合氯醛(350mg/kg)腹腔麻醉,分离右侧颈总动脉(common carotid artery,CCA)、颈内动脉(internalcarotid artery,ICA)、颈外动脉(external carotid artery,ECA)。结扎CCA近心端、ECA起始端后,在CCA处剪“V”形小口,沿CCA插入线栓(长40mm,直径0.26mm,并于20mm长处标记),经ICA向颅内插至大脑中动脉分叉处,插入深度为18-20mm。再灌注时外拉线使球端回至ECA,拔除插线,结扎ECA。假手术组除不插线外,其余步骤同手术组。大脑中动脉栓塞后2h恢复血供。通过神经功能缺失体征评分、大鼠存活率和四氮唑法染色评价cynandione A抗脑缺血损伤的神经保护作用。通过大鼠脑组织HE染色和DPYSL2、HMGB1免疫组织化学分析探讨cynandione A神经保护作用。(3)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膜炎(experimental autoimmune encephalomyelitis,EAE)是一种得到普遍认可和应用的多发性硬化症实验动物模型。造模方法是皮下注射MOG33-55并辅以CFA,通过树突状细胞激活体内CD4+T细胞,产生Th17细胞,并使之穿过血脑屏障,攻击自身神经髓鞘,从而导致中枢神经白质脱髓鞘,引起EAE。免疫当天记为第0天,于第0天和第2天给予各组小鼠腹腔注射400ng/只百日咳毒素(PTX)。通过神经功能评分、脊髓组织HE染色、髓鞘碱性蛋白的免疫组织化学以及血浆和组织细胞因子的水平来评价两面针碱防治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膜炎的作用。(4)进一步作用机制的研究是采用基因芯片、二维电泳和计算机辅助的方法推断两面针碱可能的作用通路。首先确定合理的给药浓度、刺激剂剂量、给药时间和不同种类的细胞模型。分别考察两面针碱对活化状态下的骨髓细胞、骨髓来源的树突状细胞、小鼠腹腔巨噬细胞、RAW264.7巨噬细胞、脾细胞和磁珠分选的CD4+T细胞的影响。然后验证三种方法推断的两面针碱调控的作用通路。(5)两面针碱作用靶标的研究是采用生物素标记的亲和层析方法。生物素-抗生物素蛋白(biotin-avidin)系统常被用来寻找天然产物或活性小分子的靶蛋白。这种方法首先需要将小分子通过连接链(spacer)与生物素相连,然后通过生物素与亲和柱的亲和力将小分子固定在亲和柱上,接着在此亲和柱上加入细胞提取物,与小分子有作用的蛋白就会被保留。最后,改变流动相将靶蛋白洗脱并进行功能和结构确定。基于生物素-抗生物素蛋白系统可以寻找靶标蛋白的性质,我们希望选择合适的两面针碱衍生物,通过嫁接连接臂与生物素相连获得生物素标记的两面针碱衍生物,将来用于寻找与两面针碱作用的细胞内靶标蛋白。通过pulldown实验和western blot实验证明两面针碱与质谱鉴定到的蛋白的相互作用,再通过SPR和ITC等实验表明此蛋白与两面针碱确实存在相互作用,从而对下游通路产生影响,进一步产生防治EAE的作用。4、结果第二章介绍了天然产物cynandione A的神经保护作用机制研究。首先通过细胞水平清除自由基、抗氧化和抗谷氨酸兴奋毒的活性筛选,发现了神经保护活性先导化合物cynandione A,然后进一步采用二维电泳和LC-MS的蛋白质组学方法研究其调控的蛋白质,结果分析cynandione A能够下调DPYSL2和HMGB1蛋白的表达,并且能抑制RAF-MEK-ERK1/2通路而起到抗谷氨酸兴奋毒的保护作用。体内药效评价发现该天然产物能够减轻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的神经功能缺失的评分,延长大鼠存活率,改善大鼠脑缺血再灌注的脑组织病理学,显示出一定的抗脑缺血损伤的保护作用。并且组织分布证明cynandione A能够透过血脑屏障。进一步的作用机制研究表明cynandione A是通过下调DPYSL2蛋白的表达和抑制HMGB1蛋白的截留来发挥抗脑缺血的保护作用。第三章研究了天然产物两面针碱的免疫调控的作用机制和靶标。首先在整体动物水平发现两面针碱腹腔内注射能够显着推迟EAE发病时间并且减轻EAE的行为学评分。组织病理学考察发现两面针碱能够减少单核炎性细胞浸润和髓鞘脱失。另外,两面针碱显着减少血清和组织炎性因子IL-1β,IL-6和TNF-α水平,而提高抑炎性因子IL-10水平。以上结果显示两面针碱具有抑制小鼠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的药理活性。在其体内有效的基础上,我们筛选了脑脊髓炎发病过程中起到关键作用的树突状细胞、巨噬细胞和CD4+T细胞三类细胞,进一步研究两面针碱对其的调控作用。通过活性筛选发现两面针碱能够促进活化的树突状细胞和巨噬细胞分泌IL-10,然后采用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和计算机辅助手段鉴定了两面针碱的作用通路MAPK和NF-κB,并通过实验证明两面针碱能够增强活化的MAPK和NF-κB通路而促进IL-10分泌。进一步研究发现IL-10对NF-κB通路存在负反馈调节作用,从而减少炎性因子IL-1β,IL-6和TNF-α的分泌。另外,我们还通过采用IL-10的抗体、外源性的IL-10以及IL-10敲除实验证明两面针碱是通过IL-10来缓解EAE的发病。在天然产物两面针碱的免疫调控的作用机制基础上,实验进一步采用亲和层析的方法寻找与两面针碱存在相互作用的蛋白质以解释其作用靶标,更深一层地阐明两面针碱的作用机制。通过pulldown实验和western blot实验证明两面针碱可与HSP90相互作用,SPR和ITC等实验表明HSP90与两面针碱确实存在相互作用。两面针碱通过与HSP90结合,调控HSP90与某伴侣蛋白的相互作用,从而诱导下游通路提高IL-10的分泌,并且进一步产生防治EAE的作用。5、结论天然产物cynandione A能够下调DPYSL2和HMGB1蛋白的表达,并且能抑制RAF-MEK-ERK1/2通路而起到抗谷氨酸兴奋毒的保护作用。体内药效评价发现cynandione A是通过下调DPYSL2蛋白的表达和抑制HMGB1蛋白的截留来发挥抗脑缺血的保护作用。天然产物两面针碱能够增强活化的MAPK和NF-κB通路而促进IL-10分泌。进一步研究发现IL-10对NF-κB通路存在负反馈调节作用,从而减少炎性因子IL-1β,IL-6和TNF-α的分泌。另外,我们还通过采用IL-10的抗体、外源性的IL-10以及IL-10敲除实验证明两面针碱是通过IL-10来缓解EAE的发病。进一步的作用靶标研究发现两面针碱与HSP90存在相互作用,并且两面针碱通过与HSP90结合,调控HSP90与某伴侣蛋白的相互作用,从而诱导下游通路提高IL-10的分泌,并且进一步产生防治EAE的作用。这些发现拓展了天然产物cynandione A和两面针碱在神经保护和免疫调控作用的认识,进一步揭示了它们在防治缺血性脑卒中和多发性硬化症方面的应用潜力,为寻找及发现新的神经保护和免疫调控药物提供化学小分子模板。
黄薇[4](2012)在《鳕鱼皮蛋白肽修饰技术及生物活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鳕鱼Gadous macrocephaius是我国重要的海洋经济鱼种之一,年加工量可达400,000500,000t,约可产生28,00040,000t的鳕鱼皮,大约有95%用于加工成饲料,而仅有不到5%用于提取胶原蛋白或加工成临床医用食品。本研究以鳕鱼皮为主要研究对象,采用复合酶解法制备鳕鱼皮蛋白复合肽,并筛选出最佳钙源与其制备出鳕鱼皮复合肽螯合钙,对制得的鳕鱼皮复合肽螯合钙进行了壮骨动物实验研究:(1)复合酶解法的最佳条件为:木瓜蛋白酶在酶浓度0.6%、底物浓度35%、酶解温度70℃、pH6.0的条件下酶解3h后,加入风味酶在酶浓度0.4%、底物浓度30%、酶解温度60℃、pH6.5的条件下酶解3h,水解度可达25.87%。对酶解产物进行分子量测定得到其分子量是呈连续分布,在10kDa至30kDa之间,说明鳕鱼皮蛋白已经被酶解为多肽。(2)对鳕鱼皮复合肽的最佳脱腥脱苦方法为粉末活性炭与酵母粉联合使用,条件是:先添加1.5%的酵母粉、在pH值5.0、温度35℃的条件下,发酵90min,然后添加2.0%的粉末状活性炭,在pH值5.0、温度40℃的条件下作用70min,在该条件下得到的酶解液感官评分达到9.0,蛋白质回收率为91.5%。用联合方法对酶解液进行脱腥脱苦处理后,多肽和游离氨基酸的损失分别为4.68%和3.78%。(3)最终确定无水CaCl2为螯合反应的最佳钙源,鳕鱼皮复合肽螯合钙的最佳制备条件为:配位比0.3:3、pH值7.0、温度25℃、时间20min。对产物进行了紫外扫描和红外光谱扫描,确定鳕鱼皮复合肽螯合钙是一种不同于鳕鱼皮复合肽的新物质。(4)动物实验结果表明鳕鱼皮多肽螯合钙有显着增加小鼠骨密度的功效,并且效果好于碳酸钙,是一种优质的补钙制剂。
胡号应,黄鹏,林伟成,黄俊东,丁国安,苗国栋[5](2012)在《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前后阴、阳性症状与血气分析的相关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前后阴、阳症状与血气分析结果的变化及其相关性。方法选择2010年3月至2011年1月在广州市精神病医院住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41例,治疗前、后评定"阳性和阴性综合征量表"(PANSS),并抽取股动脉血进行血气分析检测。采用配对t检验比较治疗前后各量表评分和血气分析结果的差异,并对PANSS量表得分的影响因素进行相关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经过治疗后,除各量表评分显着降低外(治疗前的P分、N分、G分、PANSS总分为22.512±4.728、21.000±7.533、37.902±6.640、81.415±13.025;治疗后的P分、N分、G分、PANSS总分为8.439±2.608、12.610±5.468、21.561±4.405、42.610±9.884;P<0.001),PCO2、HCO3-、BE、BB、K+、标准pH值是升高的(治疗前的PCO2、HCO3-、BE、BB、K+、pHst为40.622±5.678、24.910±2.841、0.283±2.078、48.263±2.080、3.659±0.269、7.409±0.031;治疗后的PCO2、HCO3-、BE、BB、K+、pHst为43.995±3.702、26.456±1.982、1.100±1.996、49.244±1.637、3.968±0.301、7.425±0.023;P<0.01),pH值是降低的(治疗前pH为7.407±0.028,治疗后pH为7.397±0.018;P<0.05),均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前P分的影响因素为标准离子钙(β=0.414;P<0.01),治疗前G分的影响因素为氧分压和标准离子钙(β1=0.384,β2=0.376,P均<0.05),治疗前PANSS总分的影响因素为氧气总浓度和标准离子钙(β1=6.624,β2=0.369,P均<0.05);治疗后N分的影响因素为治疗前的标准离子钙和治疗后K+浓度(β1=-0.433,β2=-0.437,P均<0.01);P分减分值的影响因素为治疗前的标准离子钙(β=0.388,P<0.05),N分减分值的影响因素为治疗后的离子钙和有效氧饱和度(β1=0.412,β2=-0.331,P均<0.05),G分减分值的影响因素为治疗前的标准离子钙和治疗后Na+浓度(β1=0.337,β2=0.357,P均<0.05),PANSS总分减分值的影响因素为治疗前的标准离子钙(β=0.374,P<0.05)。结论精神分裂症治疗后代谢效应偏碱,呼吸效应偏酸,总体pH值降低;标准离子钙浓度与精神分裂症的症状及治疗预后均紧密相关。
闫颖[6](2008)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血清钠 ——一种候选参考方法的建立》文中研究说明钠(Na)作为人体中重要的金属离子,有维持细胞内外液容量,维持渗透压和酸碱平衡等功能,是一项重要的临床检验项目。其常规测定方法主要为离子选择电极电位法(ISE)、酶法、干化学法以及火焰原子发射光谱法(FAES)等,这些方法操作简便快速,可满足大批量检测的要求,但由于校准和方法特异性等因素,不同方法结果的变异往往比较大,需要可靠的方法实现标准化。我国目前尚无相应的参考方法,因此建立准确、精密的测定方法是实现血清钠测定标准化的迫切需要。同位素稀释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D/ICP-MS)是国际公认的可用于一级参考测量程序的测量原理。与传统参考方法重量法相比,ID/ICP-MS法操作简单快速,对工作人员技术要求低,且比FAES法、IC法更加准确、精密。因此本研究采用ID/ICP-MS法建立血清钠测定方法。但钠为单同位素元素,无法得到同位素稀释剂,本实验使用在血清中含量极低且相对廉价的铝(Al)元素作为钠的内标,配制成适当浓度溶液后,分别加入到两份钠标准溶液中,用2%硝酸稀释至铝浓度为4μg/g,钠浓度分别为3.25μg/g和4.75μg/g的两份标准溶液。未经稀释的血清样品精确加入铝内标后,用69%硝酸简单消解,稀释至铝浓度约为4μg/g的待测样品,以ICP-MS测定两份标准溶液和血清样品的23Na/27Al同位素比值,应用包括法原理计算血清中钠含量。经方法学考察,应用ICP-MS重复测定两份血清样品各3次,其总变异系数(CV)分别为0.04%和0.06%。用本法分别测定四份血清质控样品加入已知量钠前后的血清钠浓度,其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88%、100.17%、99.89%、100.01%。测定NIST血清标准物质SRM909b两水平血清,钠浓度的总CV分别为0.13%和0.12%,结果与认定值中间值的偏差分别为+0.17%和+0.14%,SRM 956b三水平血清钠浓度的总变异系数分别为0.28%、0.29%和0.27%,结果与认定值中间值的偏差分别为-0.09%、-1.05%和-0.48%。利用本研究建立的ICP-MS法参加了IFCC开展的RELA 2007血清钠的国际比对,其两水平血清样品A、B钠浓度分别为127.25±0.60 mmol/L和140.24±0.54 mmol/L,其总CV分别为0.23%和0.18%。本研究在国内首次使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技术建立了血清钠的准确测定方法。该方法操作简单快速、准确、精密,有望成为血清钠测定的参考方法。
王萍[7](2005)在《中国主要芸薹属蔬菜抗氧化能力基因型差异和环境效应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流行病学研究表明,蔬菜的摄入量和许多人体慢性疾病如心脑血管疾病、肿瘤等疾病的发生率、死亡率呈高度负相关。有关研究表明蔬菜对疾病的保护效应与蔬菜中含有的抗氧化成分密切相关,抗氧化物质除来源于大家熟知的抗坏血酸、α-生育酚、β-胡萝卜素以外,还有类黄酮和酚酸等酚类化合物,且后者的抗氧化能力高于前者。蔬菜的抗氧化能力受品种的遗传特性、栽培条件、生态环境以及采后贮藏加工等因素影响。本论文通过研究芸薹属蔬菜抗氧化能力基因型差异,基因型与环境的互作效应,加硒和腌制加工对蔬菜抗氧化能力的影响,以期明确中国主要十字花科芸薹属蔬菜的抗氧化能力基因型差异,明确环境条件与基因型的互作效应,外源硒和腌制加工对抗氧化能力的影响,对挖掘和利用芸薹属蔬菜优质种质资源,制定优质栽培技术,生产高附加值的蔬菜有重要理论和现实意义,其主要结果如下: 1 不同栽培季节对不同基因型叶用芥菜、小白菜、菜心与紫菜薹抗坏血酸、谷胱甘肽、类胡萝卜素含量的影响 以不同基因型叶用芥菜、小白菜、菜心和紫菜薹为材料,研究栽培季节对其含有的抗氧化物质抗坏血酸、谷胱甘肽、类胡萝卜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基因型叶用芥菜、小白菜、菜心和紫菜薹在不同季节的抗氧化物质含量差异很大,叶用芥菜的抗氧化物质含量都表现为春季收获高于冬季收获的叶用芥菜,季节间都达到了极显着性差异(P<0.01)。小白菜抗氧化物质含量都表现为秋季收获高于夏季,季节间达到了极显着性差异(P<0.01)。菜心与紫菜薹的抗氧化物质含量存在显着的基因型差异,叶绿素与β-胡萝卜素、叶黄素,抗坏血酸与谷胱甘肽的相关系数呈极显着正相关(P<0.01)。 2 不同栽培季节对不同基因型叶用芥菜、小白菜、菜心与紫菜薹酚类化合物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以不同基因型叶用芥菜、小白菜、菜心和紫菜薹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栽培季节对总酚含量和类黄酮含量及组成、酚酸含量及组成、抗氧化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春季收获叶用芥菜总酚含量、抗氧化能力显着高于冬季收获的叶用芥菜。秋季收获的小白菜总酚含量、抗氧化能力显着高于夏季收获的小白菜。叶用芥菜、小白菜、菜心与紫菜薹主要含有槲皮素和山萘素两种黄酮醇,春季收获的叶用芥菜槲皮素和山萘素含量高于冬季。秋季收获小白菜的槲皮素和山萘素含量高于夏季。基因型间总酚含量、槲皮素和山萘素的含量及抗氧化能力存在较大的差异,并与生长季节有极显着的互作关系,这表明生长季节对不同基因型叶用芥菜、小
石展望[8](2005)在《以偶氮胂(羧)金属配合物为光谱探针测定蛋白质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蛋白质是生物体内最重要的物质之一,是生命的基础。蛋白质的定量分析既是生物化学、药学和其它生物学科中经常涉及的分析内容,也是临床检验中疾病诊断及检验疾病治疗效果的重要指标。而且,蛋白质的定量分析,还是许多生化药物分离提纯的质量控制和食品检验的常规分析项目。因此,建立快速、准确、高灵敏的蛋白质定量分析方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对偶氮胂(羧)金属配合物与蛋白质的结合反应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建立了五种高灵敏的测定蛋白质含量的新方法。直接应用于生物样品分析,获得了满意的结果。主要研究工作如下: 1. 详细考察了偶氮胂III-钇(III)在pH 2.32.5 的Briton-Robinson 缓冲介质中与蛋白质的作用,建立了以偶氮胂III-钇(III)为光谱探针,分光光度测定蛋白质含量的新方法。该法线性关系好,灵敏度高。以人血清白蛋白(HSA)为例,浓度在020 mg/L 范围内与配合物最大吸收波长(652 nm) 处的吸光度降低值成正比,相关系数r=0.9999,表观摩尔吸光系数ε652= 2.60×10mol-1·cm-1。生物体内常见物质基本不干扰测定。应用于人血清样品中蛋白质总量的测定,结果满意。2. 将对乙酰基偶氮胂金属配合物用于蛋白质分析,建立了以对乙酰基偶氮胂-钇(III)为光谱探针测定蛋白质含量的新方法。当以配合物的最大吸收波长(653 nm)为检测波长时,蛋白质(以HSA 为例)的浓度在020 mg/L 范围内与配合物吸光度的降低值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 表观摩尔吸光系数ε653=1.98×106 L·mol-1·cm-1。该法简便,快速,灵敏度高,抗干扰能力强。成功应用于人血清样品中蛋白质总量的测定。3. 首次研究了β型金属配合物与蛋白质的结合反应。在pH 0.751.5的HCl—NaAc 缓冲介质中,β型金属配合物偶氮硝羧-钡(II)能与蛋白质在室温下7 min 内反应完全。基于此,建立了以偶氮硝羧-钡(II)β型配合物为光谱探针的快速、灵敏测定蛋白质含量的分光光度新方法。该方法对HSA 的表观摩尔
郭红亮,宋霖,古今刚[9](2003)在《常规分析条件下血清标本的pH值、离子钙和标准化离子钙》文中研究说明
二、常规分析条件下血清标本的pH值、离子钙和标准化离子钙(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常规分析条件下血清标本的pH值、离子钙和标准化离子钙(论文提纲范文)
(1)血液生化参数快速检测技术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血液检测生物化学传感器 |
1.2.1 离子选择性电极 |
1.2.2 酶电极 |
1.3 血液生化研究热点 |
1.3.1 便携式多参数传感器 |
1.3.2 无损检测 |
1.4 论文主要内容与文章结构 |
2 血液离子检测技术的研究 |
2.1 钠离子电极的研究 |
2.1.1 丝网印刷碳电极的制备 |
2.1.2 固态电解质层的制备 |
2.1.3 钠离子电极的制备 |
2.1.4 钠离子电极的检测及分析 |
2.1.5 全固态参比电极的制备和测试 |
2.1.6 全固态钠离子传感器的检测及分析 |
2.2 钾离子电极的研究 |
2.2.1 钾离子电极的制备 |
2.2.2 钾离子电极的检测及分析 |
2.2.3 全固态钾离子传感器的检测及分析 |
2.3 钙离子电极的研究 |
2.3.1 钙离子电极的制备 |
2.3.2 钙离子电极的检测及结果 |
2.3.3 全固态钙离子传感器的检测及分析 |
2.4 氯离子电极的研究 |
2.4.1 氯离子电极的制备 |
2.4.2 氯离子电极的检测及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3 血气检测技术的研究 |
3.1 pH电极的研究 |
3.1.1 pH电极的制备 |
3.1.2 pH电极的检测及分析 |
3.2 碳酸根电极的研究 |
3.2.1 碳酸根电极的制备 |
3.2.2 碳酸根电极的检测及分析 |
3.2.3 CO_2分压的计算 |
3.3 本章小结 |
4 血糖检测技术的研究 |
4.1 葡萄糖酶电极的研究 |
4.1.1 葡萄糖电极的制备 |
4.1.2 葡萄糖电极的检测及结果 |
4.2 血糖无损检测的研究 |
4.2.1 实验设计及数据采集 |
4.2.2 建模及预测结果 |
4.3 本章小结 |
5 血液生化多参数集成检测技术的研究 |
5.1 集成测试芯片 |
5.1.1 多参数集成芯片的设计 |
5.1.2 多参数集成芯片的制备 |
5.2 多参数传感器测试仪器 |
5.3 多参数传感器在标准溶液中的测试 |
5.4 传感器在血液中的测试 |
5.5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2)苓桂术甘汤传统汤剂、复方颗粒剂、配颗粒剂化学成分与药效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绪论 |
1 处方来源 |
2 处方组成及中医理论阐述 |
2.1 处方 |
2.2 病理病机 |
2.3 方解 |
3 处方中各药味成分及药理作用 |
3.1 茯苓 |
3.2 桂枝 |
3.3 白术 |
3.4 甘草 |
4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二部分 不同企业生产的茯苓、桂枝、白术和甘草配方颗粒质量比较 |
1 仪器与试药 |
1.1 仪器 |
1.2 试药 |
2 性状比较 |
2.1 外观性状比较 |
2.2 溶解性比较 |
2.3 性状比较结果 |
3 定性鉴别 |
3.1 茯苓配方颗粒的薄层色谱鉴别 |
3.2 桂枝配方颗粒的薄层色谱鉴别 |
3.3 白术配方颗粒薄层色谱鉴别 |
3.4 甘草配方颗粒的薄层色谱鉴别 |
4 含量测定 |
4.1 色谱条件 |
4.2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
4.3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
4.4 精密度试验 |
4.5 重现性试验 |
4.6 稳定性试验 |
4.7 加样回收率试验 |
4.8 样品测定 |
4.9 含量测定结果 |
5 特征图谱的建立与分析 |
5.1 色谱条件 |
5.2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
5.3 精密度试验 |
5.4 稳定性试验 |
5.5 重复性试验 |
5.6 指纹图谱的建立与分析 |
5.7 指纹图谱的相似度评价 |
6 小结与讨论 |
第三部分 苓桂术甘汤传统汤剂与其复方、配方颗粒剂指标成分含量测定 |
1 仪器与试药 |
1.1 仪器 |
1.2 试药 |
2 指标成分含量测定 |
2.1 肉桂酸的含量测定 |
2.2 甘草苷和甘草酸铵的含量测定 |
3 指标成分含量测定结果 |
第四部分 苓桂术甘汤传统汤剂与其配方颗粒剂、复方颗粒剂特征图谱的建立与分析 |
1 仪器与试药 |
1.1 仪器 |
1.2 试药 |
2 试验方法 |
2.1 色谱条件的选择与优化 |
2.2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
2.3 供试品溶液制备方法的选择 |
2.4 特征图谱的建立 |
2.5 方法学考察 |
3 特征图谱的建立与分析 |
3.1 样品测定 |
3.2 苓桂术甘汤传统汤剂、配方颗粒剂及复方颗粒剂共有指纹峰的确立 |
3.3 主要色谱峰的鉴定与归属 |
4 小结与讨论 |
第五部分 苓桂术甘汤传统汤剂与其复方、配方颗粒剂对心力衰竭模型大鼠药效对比研究 |
1 实验材料 |
1.1 实验动物 |
1.2 受试药物 |
1.3 主要实验试剂 |
1.4 主要实验仪器 |
2 实验方法 |
2.1 动物分组及造模 |
2.2 剂量设计原则及给药方法 |
2.3 观察项目及检测方法 |
3 实验结果 |
3.1 心力衰竭大鼠模型制备及一般情况观察 |
3.2 指标检测结果 |
3.3 病理改变 |
4 讨论 |
第六部分 结语 |
1 本文结论 |
2 创新点 |
3 本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
致谢 |
(3)天然产物白首乌二苯酮的神经保护作用和两面针碱的免疫调控作用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第一章 天然产物作用机制和靶标研究的方法 |
一、基于基因组学的方法 |
(一)基因芯片 |
(二)化学基因组学 |
二、基于蛋白质组学的方法 |
(一)双向凝胶电泳 |
(二)基于 LC-MS 的蛋白质组学 |
(三)蛋白质芯片 |
(四)酵母三杂交系统 |
(五)噬菌体展示 |
(六)亲和层析 |
(七)蛋白质活性表达技术 |
三、计算机辅助的方法 |
(一)分子对接和评分 |
(二)化学生物信息学和化学相似性 |
(三)反向药效团匹配 |
四、其他 |
(一)可视化标记的方法 |
(二)利用副作用的相似性 |
五、本章小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Cynandione A 的神经保护作用机制研究 |
一、前言 |
(一)PC12 细胞简介 |
(二)谷氨酸诱导的 PC12 细胞损伤的研究 |
(三)白首乌苯乙酮类化合物抗谷氨酸引起的 PC12 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研究 |
(四)本章的研究目的和设计方案 |
二、Cynandione A 抗谷氨酸引起的 PC12 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研究 |
(一)材料 |
(二)方法 |
(三)结果 |
(四)结论 |
三、二维电泳的方法对 cynandione A 抗谷氨酸损伤的作用机制研究 |
(一)材料 |
(二)方法 |
(三)结果 |
(四)结论 |
四、Cynandione A 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的保护作用研究 |
(一)材料 |
(二)方法 |
(三)结果 |
(四)结论 |
五、LC MS 的方法对 cynandione A 抗谷氨酸损伤的作用机制研究 |
(一)材料 |
(二)方法 |
(三)结果 |
(四)结论 |
六、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两面针碱的免疫调控作用机制研究 |
一、前言 |
(一)两面针碱的研究现状 |
(二)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膜炎的发病机理 |
(三)本章的研究目的和设计方案 |
二、两面针碱对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的抑制作用研究 |
(一)材料 |
(二)方法 |
(三)结果 |
(四)结论 |
三、两面针碱防治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的作用机制研究 |
(一)材料 |
(二)方法 |
(三)结果 |
(四)结论 |
四、两面针碱防治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的靶标研究 |
(一)材料 |
(二)方法 |
(三)结果 |
(四)结论 |
五、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全文总结 |
致谢 |
论文发表 |
附录 |
(4)鳕鱼皮蛋白肽修饰技术及生物活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鳕鱼概述 |
1.1.1 鳕鱼特征 |
1.1.2 鳕鱼加工利用现状 |
1.2 鱼皮胶原多肽的研究现状 |
1.2.1 胶原蛋白概述 |
1.2.2 胶原多肽概述 |
1.2.3 胶原多肽的制备方法 |
1.2.4 酶解液脱腥脱苦方法 |
1.3 微量元素多肽螯合物特性 |
1.4 补钙制剂的研究现状 |
1.4.1 钙的生物活性 |
1.4.2 钙与骨质疏松症 |
1.4.3 补钙产品研究现状 |
1.5 立题背景与主要研究内容 |
1.5.1 立题背景 |
1.5.2 主要研究内容 |
1.5.3 创新性 |
第二章 鳕鱼皮酶解工艺研究 |
2.1 材料与设备 |
2.1.1 实验原料 |
2.1.2 实验试剂 |
2.1.3 仪器设备 |
2.2 实验方法 |
2.2.1 常规成分的测定 |
2.2.2 鳕鱼皮预处理 |
2.2.3 鳕鱼皮蛋白单酶水解条件的研究 |
2.2.4 鳕鱼皮蛋白复合酶水解条件的研究 |
2.2.5 蛋白质水解度(DH)的测定-茚三酮比色法 |
2.2.6 鳕鱼皮蛋白多肽的分子量测定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鳕鱼皮常规成分分析 |
2.3.2 鳕鱼皮蛋白单酶水解条件的研究 |
2.3.3 鳕鱼皮蛋白复合酶水解条件的确定 |
2.3.4 鳕鱼皮复合肽的常规分析 |
2.3.5 鳕鱼皮复合肽的分子量测定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鳕鱼皮酶解液脱腥脱苦工艺研究 |
3.1 材料与设备 |
3.1.1 实验原料 |
3.1.2 实验试剂 |
3.1.3 仪器设备 |
3.2 实验方法 |
3.2.1 鳕鱼皮复合酶解液的制备 |
3.2.2 蛋白质含量测定 |
3.2.3 蛋白质回收率测定 |
3.2.4 鳕鱼皮复合肽含量的测定 |
3.2.5 脱腥脱苦方法的确定 |
3.2.6 腥苦味的评定 |
3.2.7 色素含量的测定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粉末活性炭吸附法条件确定 |
3.3.2 酵母粉发酵法条件确定 |
3.3.3 β-环糊精包埋法条件确定 |
3.3.4 粉末活性炭吸附法联合酵母粉发酵法脱腥脱苦 |
3.3.5 脱腥脱苦处理对鳕鱼皮复合肽的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鳕鱼皮复合肽钙修饰技术研究 |
4.1 材料与设备 |
4.1.1 实验原料 |
4.1.2 实验试剂 |
4.1.3 仪器设备 |
4.2 实验方法 |
4.2.1 鳕鱼皮复合肽螯合钙的制备 |
4.2.2 钙螯合率的测定 |
4.2.3 鳕鱼皮复合肽螯合钙的定性分析 |
4.2.4 鳕鱼皮复合肽螯合钙的理化指标测定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最佳钙源的确定 |
4.3.2 最佳螯合条件的确定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鳕鱼皮复合肽螯合钙增加骨密度作用研究 |
5.1 材料与设备 |
5.1.1 实验原料 |
5.1.2 实验试剂 |
5.1.3 仪器名称 |
5.2 实验方法 |
5.2.1 动物实验设计 |
5.2.2 检测指标及测定方法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小鼠体重测定结果 |
5.3.2 小鼠骨钙含量测定结果 |
5.3.3 小鼠股骨计量学指标测定结果 |
5.3.4 小鼠的血液指标测定结果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5)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前后阴、阳性症状与血气分析的相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对象与方法 |
一、研究对象 |
二、研究方法 |
1. 登记社会人口学资料: |
2. 临床评估: |
3. 血气分析检测: |
4. 治疗后再评估与检测: |
三、调查工具 |
四、统计学分析 |
结 果 |
1. 患者的一般情况: |
2. 治疗前后各量表评分和血气分析结果的配对比较: |
3. 治疗前后PANSS各量表评分及治疗后减分值的相关分析: |
4. 治疗前后PANSS各量表评分及治疗后减分值的多因素分析: |
讨 论 |
(6)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血清钠 ——一种候选参考方法的建立(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引言 |
第一部分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血清钠分析条件的选择与优化 |
1.试剂与仪器 |
1.1 化学试剂 |
1.2 血清样品 |
1.3 仪器 |
1.4 标准溶液和内标溶液的配制 |
2.研究过程、结果与讨论 |
2.1 内标的选择 |
2.2 待测样品浓度的确定 |
2.3 样品前处理方法的考察 |
2.4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工作条件的优化 |
2.5 定量方法的选择 |
2.6 测量不确定度分析 |
2.6.1 随机因素产生的不确定度——质谱分析波动的影响 |
2.6.2 重复测量产生的不确定度 |
2.6.3 标准溶液产生的不确定度 |
2.6.4 称量产生的不确定度 |
2.6.5 合成标准不确定度 |
2.6.6 测量结果的扩展不确定度 |
第二部分 血清钠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测定法的建立与方法学考察 |
1.试剂与仪器 |
1.1 化学试剂 |
1.2 血清样品 |
1.3 仪器 |
1.4 标准溶液和内标溶液的配制 |
2.血清样品的制备 |
2.1 校准溶液和血清样品的制备 |
2.1.1 校准溶液的制备 |
2.1.2 血清样品的制备 |
2.2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分析 |
2.3 数据分析 |
3.方法学考察与验证 |
3.1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测定血清钠精密度考察 |
3.2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血清钠回收率的考察 |
3.3 标准物质SRM 909b、SRM 956b准确度实验 |
3.3.1 血清标准物质SRM 909b、SRM 956b |
3.3.2 血清标准物质的使用 |
3.3.3 血清标准物质的测定 |
第三部分 血清钠测定的国际比对——RELA 2007 |
1.前言 |
2.试剂与仪器 |
2.1 化学试剂 |
2.2 仪器 |
2.3 标准溶液和内标溶液的配制 |
2.4 比对样品 |
3.血清样品的测定 |
3.1 预实验 |
3.2 比对血清的测定 |
4.测量不确定度分析 |
4.1 重复测量产生的不确定度 |
4.2 标准溶液产生的不确定度 |
4.3 称量产生的不确定度 |
4.4 合成标准不确定度 |
4.5 测量结果的扩展不确定度 |
4.6 测定结果表达 |
5.结果 |
本文结论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同位素稀释质谱法在血清电解质测定及其标准化中的应用 |
硕士在读期间发表文章 |
致谢 |
(7)中国主要芸薹属蔬菜抗氧化能力基因型差异和环境效应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
摘要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自由基与人类健康的关系 |
2 蔬菜的抗氧化作用 |
3 蔬菜中主要的抗氧化物质及其作用机理 |
3.1 抗坏血酸 |
3.2 类胡萝卜素 |
3.3 酚类物质的抗氧化作用 |
3.4 硒的抗氧化作用 |
4 抗氧化能力的评价方法研究进展 |
5 影响蔬菜酚类物质含量和抗氧化能力的因素 |
6 本研究立项依据和研究内容 |
第二章 不同基因型芸薹属蔬菜抗氧化物质含量的季节性差异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材 |
1.2 栽培季节 |
1.3 样品的处理 |
1.4 测定项目 |
1.5 数据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抗坏血酸与谷胱甘肽含量的季节性差异 |
2.2 β-胡萝卜素、叶黄素、叶绿素a、叶绿素b含量的季节性差异 |
3 讨论 |
3.1 抗氧化物质含量的基因型和季节性差异 |
3.2 抗氧化物质含量的相关性 |
第三章 不同基因型芸薹属蔬菜酚类物质含量和抗氧化能力的季节性差异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材 |
1.2 栽培季节 |
1.3 样品的处理 |
1.4 酚类物质含量的测定 |
1.5 抗氧化能力的测定 |
1.6 数据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总酚含量的季节性差异 |
2.2 类黄酮化合物含量的季节性差异 |
2.2.1 叶用芥菜槲皮素与山萘素含量的季节性差异 |
2.2.2 小白菜槲皮素与山萘素含量的季节性差异 |
2.2.3 菜心与紫菜薹槲皮素与山萘素含量的季节性差异 |
2.3 酚酸化合物的季节性差异 |
2.3.1 叶用芥菜酚酸含量的季节型差异 |
2.3.2 小白菜酚酸含量的季节型差异 |
2.3.3 菜心与紫菜薹酚酸含量的基因型差异 |
2.4 抗氧化能力的季节性差异 |
2.4.1 叶用芥菜抗氧化能力的季节性差异 |
2.4.2 小白菜抗氧化能力的季节性差异 |
2.4.3 菜心与紫菜薹抗氧化能力的基因型差异 |
3 讨论 |
3.1 不同栽培季节对酚类物质含量的影响 |
3.2 抗氧化物质的基因型差异 |
3.3 类黄酮和酚酸组成与含量 |
3.4 酚类物质与抗氧化能力的相关性 |
第四章 不同栽培地点对不同基因型叶用芥菜酚类物质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
1 试验材料与种植 |
1.1 材料 |
1.2 栽培地点 |
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
1.3.1 土壤理化性质的测定 |
1.3.2 气象资料的收集和分析 |
1.3.3 样品的采集和制备 |
1.3.4 酚类物质含量的测定 |
1.3.5 抗氧化能力的测定 |
1.4 数据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不同栽培地点对不同基因型叶用芥菜总酚含量的影响 |
2.2 不同栽培地点对不同基因型叶用芥菜类黄酮含量的影响 |
2.2.1 对叶用芥菜槲皮素含量的影响 |
2.2.2 对叶用芥菜山萘素含量的影响 |
2.2.3 对叶用芥菜总黄酮含量的影响 |
2.3 不同栽培地点对不同基因型叶用芥菜酚酸含量的影响 |
2.3.1 对叶用芥菜咖啡酸和丁香酸含量的影响 |
2.3.2 对叶用芥菜香豆酸和阿魏酸含量的影响 |
2.3.3 对叶用芥菜芥子酸和总酚酸含量的影响 |
2.4 不同栽培地点对不同基因型叶用芥菜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
2.4.1 对叶用芥菜清除 DPPH自由基能力影响 |
2.4.2 对叶用芥菜 TEAC值的影响 |
2.4.3 对叶用芥菜 FRAP值的影响 |
2.5 叶用芥菜酚类物质含量和抗氧化能力与不同栽培地点的气候因子和土壤理化性质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
2.6 叶用芥菜酚类物质含量和抗氧化能力的相关性 |
3 讨论 |
3.1 环境条件对叶用芥菜酚类物质含量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
3.2 不同酚类物质与抗氧化能力的相关性差异 |
第五章 硒处理对小白菜品质、酚类物质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材料 |
1.2 营养液配方 |
1.3 试验设计 |
1.4 测定方法 |
1.4.1 生长量的测定 |
1.4.2 硒含量的测定 |
1.4.3 品质指标及抗氧化物质含量的测定 |
1.4.4 酚类物质含量的测定 |
1.4.5 抗氧化能力的测定 |
1.4.6 数据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硒处理对不同基因型小白菜生长量的影响 |
2.2 硒处理对不同基因型小白菜品质的影响 |
2.3 硒处理对不同基因型小白菜酚类物质含量的影响 |
2.4 硒处理对不同基因型小白菜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
3 讨论 |
3.1 硒处理对小白菜生长和品质的影响 |
3.2 硒处理对小白菜酚类物质含量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
第六章 不同形态硒处理对小白菜品质、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材料 |
1.2 营养液配方 |
1.3 试验设计 |
1.4 测定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不同形态硒处理对小白菜地上部和根系硒含量的影响 |
2.2 不同形态硒处理对小白菜生长的影响 |
2.3 不同形态硒处理对小白菜品质的影响 |
2.3.1 可溶性总糖、还原糖、蔗糖、粗纤维含量 |
2.3.2 可溶性蛋白含量和游离氨基酸总量 |
2.3.3 抗氧化物质含量 |
2.4 不同形态硒处理对小白菜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
3 讨论 |
3.1 不同形态硒处理对小白菜硒吸收和转运的影响 |
3.2 不同形态硒处理对小白菜生长和品质的影响 |
3.3 不同形态硒处理对小白菜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
第七章 腌制加工对不同基因型叶用芥菜营养品质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材料加工 |
1.3 测定项目及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腌制加工对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含量的影响 |
2.2 腌制加工对碳水化合物含量的影响 |
2.4 腌制加工对游离氨基酸总量的影响 |
3 讨论 |
第八章 腌制加工对叶用芥菜抗氧化物质含量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与加工 |
1.2 测定项目及方法 |
1.2.1 抗坏血酸含量的测定 |
1.2.2 总酚的测定 |
1.2.3 总黄酮的测定 |
1.2.4 类黄酮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测定 |
1.2.5 抗氧化能力的测定 |
1.3 数据统计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腌制加工对抗坏血酸含量的影响 |
2.2 腌制加工对总酚含量的影响 |
2.3 腌制加工对总黄酮含量的影响 |
2.4 腌制加工对类黄酮含量的影响 |
2.5 腌制加工对叶用芥菜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
3 讨论 |
3.1 腌制叶用芥菜抗氧化物质含量与抗氧化能力的相关性 |
3.2 腌制加工对不同基因型叶用芥菜抗氧化物质含量与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
3.3 腌制加工对不同基因型叶用芥菜类黄酮含量的影响 |
参考文献 |
(8)以偶氮胂(羧)金属配合物为光谱探针测定蛋白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前言 |
1. 蛋白质的测定方法 |
1.1 吸光光度法 |
1.2 荧光光度法 |
1.3 共振瑞利散射法 |
1.4 高效液相色谱法 |
1.5 毛细管电泳法 |
1.6 其它方法 |
2. 本文主要研究工作 |
第二章 主要仪器与试剂 |
1. 主要仪器 |
2. 主要试剂及配制方法 |
2.1 蛋白质 |
2.2 显色剂 |
2.3 金属离子 |
2.4 表面活性剂 |
2.5 缓冲溶液 |
第三章 偶氮胂Ⅲ-钇(Ⅲ)配合物作为蛋白质测定的光谱探针研究 |
1. 实验方法 |
2. 结果与讨论 |
2.1 吸收光谱 |
2.2 反应条件的选择 |
2.3 反应时间及其稳定性 |
2.4 分析应用 |
2.5 结合反应机理探讨 |
第四章 对乙酰基偶氮胂-钇(Ⅲ)配合物作为蛋白质测定的光谱探针研究 |
1. 实验方法 |
2. 结果与讨论 |
2.1 吸收光谱 |
2.2 反应条件的选择 |
2.3 分析应用 |
第五章 偶氮硝羧-钡(Ⅱ) β型配合物作为蛋白质测定的光谱探针研究 |
1. 实验方法 |
2. 结果与讨论 |
2.1 吸收光谱 |
2.2 反应条件的选择 |
2.3 分析应用 |
第六章 对乙酰基偶氮羧-锶(Ⅱ) β型配合物作为蛋白质测定的光谱探针研究 |
1. 实验方法 |
2. 结果与讨论 |
2.1 吸收光谱 |
2.2 反应条件的选择 |
2.3 分析应用 |
第七章 间羧基偶氮羧-锶(Ⅱ)β型配合物作为蛋白质测定的光谱探针研究 |
1. 实验方法 |
2. 结果与讨论 |
2.1 吸收光谱 |
2.2 反应条件的选择 |
2.3 分析应用 |
2.4 结合反应机理探讨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或待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四、常规分析条件下血清标本的pH值、离子钙和标准化离子钙(论文参考文献)
- [1]血液生化参数快速检测技术的研究[D]. 吕晓凤. 浙江大学, 2017(08)
- [2]苓桂术甘汤传统汤剂、复方颗粒剂、配颗粒剂化学成分与药效对比研究[D]. 郝云芳. 山西省中医药研究院, 2014(05)
- [3]天然产物白首乌二苯酮的神经保护作用和两面针碱的免疫调控作用机制研究[D]. 岳荣彩. 第二军医大学, 2013(04)
- [4]鳕鱼皮蛋白肽修饰技术及生物活性研究[D]. 黄薇. 浙江海洋学院, 2012(10)
- [5]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前后阴、阳性症状与血气分析的相关研究[J]. 胡号应,黄鹏,林伟成,黄俊东,丁国安,苗国栋.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2012(01)
- [6]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血清钠 ——一种候选参考方法的建立[D]. 闫颖.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 2008(07)
- [7]中国主要芸薹属蔬菜抗氧化能力基因型差异和环境效应的研究[D]. 王萍. 浙江大学, 2005(09)
- [8]以偶氮胂(羧)金属配合物为光谱探针测定蛋白质的研究[D]. 石展望. 广西师范大学, 2005(08)
- [9]常规分析条件下血清标本的pH值、离子钙和标准化离子钙[J]. 郭红亮,宋霖,古今刚. 江西医学检验, 200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