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警惕中国产业空心化(论文文献综述)
刘金会[1](2021)在《美国、日本资本外移与去工业化历程对中国的启示》文中研究说明美国和日本是工业发展历史悠久且发展水平高的国家,在美国和日本工业由无到有再到领跑世界的发展过程中,很好的演绎了资本外移与去工业化,以及再工业化的演进历程。在梳理美国和日本工业发展演进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两国均借助于两次工业革命完成了工业化之路,在工业化发展到较高水平时就大力开展对外投资活动,开始了去工业化发展道路,久而久之,去工业带来的弊端却开始显现,于是两国便开始了再工业化之路。本文对美国和日本工业发展历程进行梳理和总结,明晰了两国经济的发展方向,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近些年,我国由于种种原因,已经不具备承接发达国家产业转移的优势,一些厂商相继从我国搬出,同时近年来中国企业对外投资规模也在不断上升,中国工业制造业的增长值占GDP比重呈下降趋势。尽管中国还没有出现美日所经历的明显的去工业化现象,但本着防患于未然的态度,中国应该借鉴美日经验,加强对资本外溢的管理,防止过度去工业化甚至制造业空心化的产生。基于这一背景,本文在研究过程中充分运用文献分析和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结合学者的研究成果和历史资料,对美国和日本的资本外移状况与去工业化进程进行详细的总结梳理,为了让研究更具实际意义,本文选取了我国近20年的相关指标,进行宏观测度我国的资本外移与去工业化现状,同时进行分省份分地区的指标测度和趋势绘制,更能准确的描述我国的现状。本文共分为六个章节,各章节的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为绪论,这一部分依次介绍了本文研究背景和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与方法,以及可能的创新与存在的不足。第二章为文献评述部分,得出本文研究方向和突破点。第三章为美国和日本的资本外移与去工业化历程的梳理,这也是本文最为核心和重要的章节,在这一部分,本文结合美国和日本的工业发展实际情况,参考了大量的历史记录和学者研究,力图还原当时两国发展工业经济时筚路蓝缕和乘风破浪的景象,结合大量的数据佐证,较为详细的分析了美日两国从起高楼宴宾客再到去工业化一时衰退,而后出台多项举措以求再工业化的发展之路。第四章为去工业化带来的影响,本章结合热播的纪录片《美国工厂》为分析背景,对过度去工业化带来的就业机会减少、税收外流、影响国家安全等危害进行了阐述。第五章为我国资本外流和去工业化的相关数据测算和分析,主要包含我国对外投资流量的变化趋势、我国三次产业就业人数占比、我国制造业增加值占比、我国产业结构分布变化趋势等,经过对以上数据的分析得出结论,从总体来看,我国并不面临去工业化威胁,但是我国东部地区已经有了去工业化势头。第六章为政策建议章节,对我国防范去工业化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田野[2](2020)在《全球金融危机后美国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变化》文中提出纵观美国经济的发展历程,产业结构的不断演进不仅是其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而且也是其化解经济危机的重要手段。然而,在美国产业结构演进的过程中,虚拟经济的发展逐渐脱离实体经济发展的支撑,导致系统性金融风险不断积累,并且因其特殊的全球影响力,最终引发了自“大萧条”以来收缩时间最长、损失最为严重的的全球金融危机。全球金融危机重创了美国的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为化解危机,美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产业结构调整战略。美国的产业结构调整措施及其成效、特别是危机后产业结构发生的变化,受到国际社会和经济学界的广泛关注。基于产业结构的不断演进不仅是导致美国经济增长和发展的主要动力,而且也是其化解经济危机的重要手段,因此对危机后美国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变化进行深入研究,其理论意义主要在于:有助于推动我们对美国产业结构、特别是对产业结构演进与经济增长以及发展之间的关系进行更加深入的理论研究。其现实意义则主要在于:全球金融危机后,产业结构转型和升级是中国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而由于中美两国经济之间处于深度的相互依赖和融合,因此危机后美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变化必然对中国经济的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由此决定了深入研究全球金融危机后美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变化,对于中国加快产业结构的转型和升级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论文第2章论述和分析了美国产业结构的历史演进及其主要特征。在农业经济时代,农业是主导产业;工业特别是制造业获得了发展但是其规模和比重低于农业。到了工业经济时代,制造业代替农业成为主导产业,并呈现出现重化、规模化和集约化等特点;金融业亦逐渐发展并且出现了金融资本。进入后工业化时代以后,服务业迅速发展并成为主导产业;制造业依然强大但是其比重则开始下降;特别是随着部分产业的对外转移,整个经济中的实体成分有所减少而虚拟成分则开始增加,但是二者基本上还是平衡的。自20世纪80年代起,美国逐步进入知识经济时代,信息技术产业成为新的主导产业,并对产业结构的演进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产业结构因此出现了软化与服务化;但与此同时,产业出现了空心化,虚拟经济的发展与实体经济的发展出现了失衡。从总体上看,美国产业结构的演进遵循着“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的现代化和高级化的一般规律。在产业结构现代化和高级化的过程中,资源禀赋、分工状况、贸易条件、市场规模以及需求结构等因素,都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而科技进步则是其中最为关键的因素。科技进步不仅是历次主导产业更替的核心推动力,而且深刻影响着不同时期各个产业的发展。在经济全球化时代,美国基于大国开放模式的经济发展,特别是全球金融霸权的出现和不断巩固,使其产业结构的演进呈现出明显的特殊性,即具备了独特的优势;而由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使之前被推崇的结构软化、服务化、技术化相结合的“稳定性较强”的现代型产业结构遭到质疑。论文第3章回顾了由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的演进过程,阐述了全球金融危机的实质、特点及其对美国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的影响;通过分析全球金融危机产生的深层次原因,说明美国产业结构调整的必要性。美国利率和资产价格的逆转,直接诱发了次贷危机;次贷危机的蔓延导致流动性短缺和信贷紧缩的加剧,进一步演变为全球金融危机。按照经济学家余永定的观点,此次危机实际上是“盎格鲁—撒克逊模式”和“华盛顿共识”的危机。危机既具有以往危机的周期性特点,又在传导路径、损失承担、警戒标准和全球扩散等方面出现了新的特征。全球金融危机不仅抑制了美国的消费和投资,而且影响了全球贸易和投资,对全球经济造成了严重的冲击。危机不仅使金融市场的系统性风险持续扩散,金融机构蒙受巨大损失;而且对虚拟经济也造成了严重的冲击。全球金融危机产生的根源是美国经济的内部失衡与外部失衡以及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之间的失衡。其内部失衡主要体现在国内投资、消费和储蓄的失衡,以及巨额的财政赤字;而外部失衡则主要体现在持续扩大的经常账户逆差、国际市场上过剩的流动性和美元本位制的内在脆弱性。其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之间的失衡主要体现在总量的不平衡、产业空心化以及经济金融化。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充分证明了美国的产业结构调整势在必行。论文第4章论述和分析了全球金融危机后美国产业结构调整的战略与措施。面对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与冲击,奥巴马政府提出了“再工业化”战略、国家创新战略、清洁替代能源战略以及国家出口战略。其中“再工业化”的提出并非偶然:除了过度依赖金融创新从而导致了经济的过度金融化以外,而且还包括自上世纪七十年代后,美国向发展中国家转移低端产业,进而造成了产业发展的“空心化”等问题。国家创新战略对于维持美国在技术进步和创新发展方面的优势,具有重要的意义。清洁替代能源战略直接推动了美国新能源产业发展,为美国从能源替代走向能源独立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国家出口战略之下的贸易融资便利和商业外交,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危机后美国的对外贸易状况。特朗普政府的产业结构调整战略与措施,主要体现在万亿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制造业回流”、贸易保护以及移民政策等方面。万亿基础设施投资建设计划不仅旨在直接促进就业与经济增长,同时也为改善基础设施落后状况和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立法提供了基本框架。在“制造业回流”方面,其意图更加明显,手段也更为直接,如规定钢铁原料占比和关税措施等。在贸易保护方面,不仅与欧盟以及其他国家之间的贸易冲突加剧,而且与中国展开了双边经济关系史上空前的贸易战。其移民政策的进一步收紧,也充分体现出了所谓的“美国优先”。然而,无论是奥巴马政府还是特朗普政府的战略与措施,都由于技术、制度、人力和政治斗争等方面的原因而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论文第5章对危机后美国产业结构的变化进行了统计分析和实证研究。不仅厘清了其产业结构变化的过程与基本情况,而且也对危机后美国产业结构调整战略与措施的基本效果进行了检验。就全球金融危机后美国经济增长的总体表现来看,其产业结构的高级化进程并未受到危机的严重显影响,但是其第一产业受到的影响相对较大,第二、三产业也出现了一些不同于长周期的发展趋势。其就业增长主要出现在第三产业领域,而第一、二产业的就业增加有限;至于不同行业之间的差异性,也十分显着。从经济失衡的情况来看,不论是美国经济的内部失衡和外部失衡,还是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之间的失衡,都没有从根本上得到纠正,而只是有所缓解。在农业方面,危机后美国农业产出和价格下滑,农产品出口受到较大的影响。美国政府不仅维持了较高的支持强度,而且逐步扩大了价格与收入支持、农业保险、食品援助、贸易和环境保护等方面政策的覆盖范围,在农业支持政策上做出的调整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农场的规模和结构也发生了显着的变化,中等规模农场数量有不断减少趋势,而特大农场和小微型农场均有所增加。在制造业方面,“制造业回流”等政策推动了制造业产值与利润的恢复与增长,但从制造业内部结构看,则存在显着的非均衡态。其中汽车及零部件、木制品和塑料与橡胶等行业的增长极为显着,而服装与皮革、印刷和原生金属等则出现了下降。通过实证研究发现,政府支出对于促进制造业发展和经济增长,有着较为显着的积极作用,从而部分地验证了这一期间的政策支持效果。在服务业方面,由于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金融、保险以及房地产业在整体上受到了严重的影响,呈现了波动发展的态势。金融危机使批发零售、运输仓储、信息和商业服务等行业的增加值显着减少。从服务业内部的就业结构变化来看,医疗保健和社会援助、企业管理和住宿餐饮等行业有较为明显的增长。通过实证研究发现,政府支出和服务业发展存在均衡关系,并且前者对后者构成了单向的因果关系。论文第6章为全文的结论和启示。作者认为,从总体上看,美国产业结构的演进符合基本经济规律,但是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充分暴露了其产业发展中的深层次问题。尽管美国实施的战略调整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仍面临诸多不确定性。美国产业结构演进的历程及其相关经验和教训,为我国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实现“稳增长”与“防风险”之间的平衡以及促进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启示:第一,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第二,改造传统产业培育新优势;第三,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第四,提高关键核心技术创新能力;第五,着力防范和化解重大风险;第六,进一步提升开放合作的层次水平。本文的创新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本文聚焦于美国各产业内部结构的系统分析,把产业内结构作为重要的因素,对全球金融危机后美国产业结构的调整进行深入的研究。第二,观点的创新。本文认为,美国经济的内部失衡、外部失衡以及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之间的失衡,是导致其次贷危机并引发全球金融危机的根本原因;而不合理的产业结构,既是美国经济失衡的表现,更是其结构性原因。本文认为,全球金融危机后美国的产业结构调整战略,是为了重塑实体经济的主导地位以恢复整个经济的均衡发展;然而以高端制造业为核心的产业调整战略,可能促使美国经济结构进一步软化,从而弱化实体经济对经济失衡的修正作用。
吴宣恭,吴昊,李子秦[3](2020)在《马克思产业思想与中国产业结构转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马克思理论并没有严格定义产业结构,但却包含了丰富独特的产业思想。马克思认为应根据资本循环中的位置分类产业活动,并以该分类着手分析产业结构,充分考虑产业部门内存在异质性,重视制造业在产业结构转型中的领导作用。当下中国产业结构转型应警惕产业空心化的情况,着力于扩大基础科研领域的投入,努力实现制造业的技术进步,同时发展劳动密集型服务业作为补充,实现不同产业之间资源的合理配置。
张敏丽[4](2019)在《河北省产业空心化测度的统计指标体系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为了适应技术创新驱动新兴产业发展的要求,需要对区域内的产业结构进行调整或升级。产业空心化往往伴随着产业结构的升级出现加速的趋势,如果处理不好二者的关系,就会为未来的发展埋下隐患。河北省传统的高污染高耗能的产业比重较高,并且在环境治理的压力下,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之路就走的更加艰难。所以政府必然加速淘汰过剩和落后产能及污染严重、环保设施不达标的企业,但是以新技术主导的新兴产业又不能在短期内迅速发展起来,可能会出现产业空心化现象。其次,随着京津冀一体化的纵深化发展及雄安新区的规划建设,河北省将成为未来发展和投资的潜力股,这种预期的提前释放导致近一两年河北省房地产市场过热,房价暴涨,经济发展虚火过旺,河北省经济发展也出现脱实向虚的趋势,即产业空心化遍布。随着经济脱实向虚的加速,河北省产业空心化程度加剧,所以科学、全面地评价、测度空心化程度就显得尤为重要。基于以上分析,文章构建了由3项一级指标、9项二级指标组成的指标体系。
周登宏,焦秦珩,俞益萍[5](2019)在《产业空心化研究——以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地区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经济的发展,产业空心化的现象日益明显,产业升级已经迫在眉睫。伴随产业升级,产业空心化这一趋势必然产生,产业空心化现象也越来被众多学者和政府决策者重视。长期以来,众多学者认为产业空心化是经济发展中症结。但随着研究的深入,有学者提出产业空心化对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及优化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各方学者对于产业空心化的看法不一,也反映了产业空心化的影响具有多重性。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以制造业闻名,"中国制造"已经在国际舞台上拥有不可忽视的影响力。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中国经济结构也在不断发生变化。经济结构失调、人口红利疲软、离制造化、产业空心化等问题,严重威胁了中国世界工厂的地位。对此,经济学者已经做了大量的研究。本文在此基础上,首先用全球史观的角度来探讨产业空心化的发展历程,然后聚焦中国,着眼于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这三大典型区域,重点分析各个现状,通过对各个区域进行空心化程度的测评,探讨产业空心化是否存在。并且通过实证分析、文献调查法以及对比研究法,来论证产业空心化形成原因和各自的解决方法,从而引导公众正确看待产业空心化,防微杜渐,优化经济结构。
罗贵明[6](2019)在《中国去工业化:现状、原因、特征与影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去工业化属于工业化、后工业化、去工业化、再工业化发展脉络中的一环。发达国家先后经历了工业化、后工业化、去工业化的发展路径,而今又提出再工业化。在发达国家提出再工业化的同时,伴随而来的是发展中国家也出现了去工业化现象。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大国,各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有的省份和地区已经进入后工业化时期,开始出现了去工业化现象,而有的省份和地区还处于工业化阶段,需要加速工业化发展。但不可否认,随着新国际劳动分工和经济全球化竞争加剧,中国对外直接生产性投资出现了大幅增长。本文认为,对外直接生产性投资出现增长,恰恰是去工业化的一种表现形式。遵循这样一个分析思路,结合中国部分省份和地区出现了区域性去工业化现象,本文分析了中国去工业化的现状、原因、特征与影响,得出了一些较为明确的结论。在分析过程中,本文立足于中国发展现状,先后提出了以下几个问题。一是中国作为发展中大国,也是发达国家产业转移的承接大国,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是否在总量或结构方面也出现了去工业化现象?二是如果我国出现了去工业化现象,是主动、积极的,还是被动、消极的?三是如果中国出现了区域性去工业化现象,去工业化原因、特征与影响包括哪些方面?四是发达国家的去工业化与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去工业化现象对中国去工业化存在哪些值得借鉴之处?五是中国如何应对去工业化,警惕早熟去工业化和预防产业空心化?当前学界对于这些问题的研究还是较为缺乏,而解决这些问题对于我国警惕出现早熟去工业化,预防产业空心化,发展新型工业化等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采用文献分析法、实证分析法、比较分析法和经济计量法,本文对中国去工业化现状、原因、特征与影响进行研究,对这些问题进行了解答,并提出了应对去工业化的相关政策建议。本文的创新点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1)通过采用最近五年的经济数据,对中国去工业化现状进行了综合分析,确认了中国存在区域性去工业化现象,丰富了去工业化研究的内容,从研究内容上体现了一定的创新。通过对中国各省份和地区的相关数据进行分析,我们发现中国虽然总量上还没有出现去工业化现象,但已经存在区域性去工业化现象。在区域性去工业化中,又存在不同类型的去工业化,本文对不同类型去工业化现象进行了比较分析,探讨了如何应对区域性去工业化,警惕早熟去工业化,预防产业空心化等,这些内容都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丰富了去工业化的相关研究。(2)立足全球经济竞争和我国实际情况,从对外直接投资的角度分析了我国去工业化的特征与影响,从研究角度上体现了一定的创新。本文通过分析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变化情况,以及我国东部地区向中西部地区进行产业转移的情况,分析了我国去工业化的特征和影响,发现了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呈现出四个特征,这也即是我国去工业化的主要特征。从这个角度分析我国去工业化现象,有助于更好地理解东部地区去工业化对我国经济增长的积极作用,有助于正确认识去工业化对我国经济增长的正面和负面影响。(3)通过分析不同部门增长率与GDP增长率的关系、制造业与服务业的溢出效应,以及制造业产出占比影响因素与制造业就业占比影响因素,综合分析了中国去工业化原因,扩展了对去工业化形成原因的认识,这也是本文研究内容上的一种创新。本文构建了相关的计量模型,分析了中国区域性去工业化现象的形成原因,这对于正确认识我国区域性去工业化现象,促进东部地区向中西部地区进行产业转移,加快产业结构升级等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在分析时,本文采用了文献梳理与理论建构→实证与计量分析→比较借鉴→政策建议这样一个研究思路。依据这个研究思路,本文的研究框架共分为七个部分。第一章是导论。本章主要包括选题背景、研究目的、研究的理论意义与实际意义、国内外关于去工业化的研究现状和评价、研究方法、研究思路及研究框架,以及创新点和不足。第二章是去工业化的理论分析。当前国内学界对于去工业化内涵存在较多争议,本章在借鉴国内外众多相关文献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对去工业化进行界定,区分了去工业化与产业转移;随后,本章分析了去工业化的影响和去工业化的相关理论。第三章是中国去工业化现状分析。本章从三个方面开展研究:一是建立了总量去工业化和区域性去工业化的度量指标;二是分析了各省份和地区的全要素能源效率;三是分析了总量去工业化和区域性去工业化现象。以制造业就业人数和占全国总就业的份额、制造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制造业出口占产品出口总额的比重作为度量总量去工业化的指标;以制造业就业占总就业的比重、工业增加值占地区GDP的比重作为度量区域性去工业化的指标。在区域性去工业化中,存在积极的去工业化和消极的去工业化,以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占GDP的比重和全要素能源效率(TFEE)作为积极去工业化和消极去工业化的度量指标。通过分析发现,中国还没有出现总量去工业化现象,但部分省份和地区出现了区域性去工业化现象。在区域性去工业化中,发现北京、天津、上海、福建等省份和地区的高技术产业占比大于15%,且全要素能源效率在0.8以上,认定这些省份和地区发生了积极去工业化现象。河北、山西、甘肃、青海等省份和地区高技术产业占比低于15%,全要素能源效率不到0.8,认定这些省份和地区发生了消极去工业化现象。第四章是中国去工业化原因分析。本章主要从四个方面开展研究工作:一是分析了不同部门增长率对GDP增长率的影响;二是分析了制造业对其他经济部门的溢出效应;三是分析了制造业产出占比的影响因素;四是分析了制造就业占比的影响因素。通过分析不同部门增长率对GDP增长率的影响,发现了制造业的需求收入弹性不如服务业的需求收入弹性变化大,制造业增长率与GDP增长率之差远大于服务业、农业增长率与GDP增长率之差。制造业、农业和服务业增长率对GDP增长率的回归分析验证了这个结果。通过制造业增长率对非制造业就业增长率的回归分析、制造业增长率与农业就业增长率的回归分析、服务业增长率与农业就业增长率的回归分析,证实了制造业部门对非制造业部门存在溢出效应。通过回归分析,发现了人均实际收入、社会固定资本形成和进出口贸易是影响我国制造业产出的重要因素;人均实际收入、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和进出口贸易是影响我国制造业就业变化的重要因素。第五章是中国去工业化特征与影响分析。在分析中国去工业化的特征时,主要基于中国对外直接生产性投资变化角度来进行阐述。本文认为区域性去工业化的积极影响主要表现为:一是结构性去工业化促进了产业转型升级;二是结构性去工业化加速了对外生产性投资;三是区域性去工业化有助于中、西部区域经济平衡发展。而消极去工业化的负面影响主要为:一是消极去工业化将导致社会生产效率大幅下降;二是消极去工业化将导致国民经济出现结构性减速;三是消极去工业化将引发一系列经济社会问题。第六章是去工业化的国际借鉴。本章以美国、日本和德国为例,分析了发达国家去工业化过程,以巴西和马来西亚为例,分析了其他发展中国家早熟去工业化现象,讨论了发达国家与其他发展中国家去工业化现象对中国去工业化的借鉴之处。第七章是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政策建议与研究展望。本章首先对本文的主要工作及研究结论进行了总结,然后在前面各章节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如何应对区域性去工业化现象,警惕早熟去工业化的新思路,提出了加快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的政策建议。最后,对今后的研究方向做了展望。
朱东波[7](2018)在《中国工业结构转型研究 ——基于绿色经济的视角》文中指出改革开放已历经40年,中国工业的快速增长为和平崛起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某种程度上,以要素投入增加为特点的粗放型工业发展模式也导致了严重的资源环境问题、产能严重过剩以及供需结构性不匹配等。学术界、舆论界等开始出现工业“劣质产业论”、“地位下降论”等观点。在此背景下,如何审视当前中国工业发展阶段,是一个亟待探究且具有重要意义的研究主题。为此,本文以“中国工业”为研究对象,将“绿色经济”选定为研究视角,以“结构转型”为关键词,在透视当前中国工业发展所面临问题的基础上,对当前中国工业发展进行阶段性判断,并探究影响工业绿色转型的金融发展路径、环境规制路径等。随后,在总结发达国家工业绿色转型的国际经验基础上,对中国工业绿色转型面临的制约因素进行再分析,提出促进工业绿色转型与经济绿色发展的对策建议。主要结论如下:当前中国工业发展问题根源于结构失衡;从绿色经济的视角证实当前中国工业仍处于较低的粗放型发展阶段;金融发展、环境规制等是影响工业绿色转型的重要途径;中国应对产业空心化的关键在于促进工业朝向“高端化、绿色化”升级转型。总结来说,本研究是按照“提出问题——理论分析——实证研究——国际借鉴——对策建议”的总体思路行文,注意将经济学理论与中国工业发展实践相结合,在回答中国工业发展的阶段性判断问题的同时,提出了促进工业绿色转型的对策建议。
陈晨[8](2018)在《我国产业空心化趋势、成因及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以制造业为代表的实体经济中企业批量倒闭与转出的产业空心化现象,近年来在我国愈演愈烈,正引发各界高度关注。在承接产业转移时,新旧产业能否实现完美承接是化解产业空心化问题的重要因素。以美国、日本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在产业结构调整时,呈现出不同程度的行业中空迹象,产业空心化问题应运而生。那么在该现象产生时,如何去看待问题,如何去解决问题值得深思。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产业空心化问题有其具体的成因和表现形式,要结合中国实际情况,全面探索国内目前产业空心化的趋势,挖掘中国产业空心化的成因,为应对产业空心化危机提供建议,这正是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本文依据参考文献并联系国内实际情况构建合理指标体系,基于我国31省区2004-2015年数据,以时序全局因子分析法对我国产业空心化进行测度。与既往相关文献的定量研究结论相反,本文测度结果揭示出“我国整体上在2006年后已进入产业空心化阶段”的事实,并且对我国四大片区产业空心化趋势分别进行了描述,发现各片区产业空心化的程度并不相同,其中东部地区产业空心化程度要高于中部地区、西部地区以及东北地区,且各地区产业空心化程度在不断加深。根据上文测度分析并联系各地区实际情况,发现我国产业空心化成因主要包括房价快速上涨、金融业高利润对制造业形成抑制效应、内需不足、人民币汇率高估、我国制造业创新能力不足等。由于各地区产业空心化的主导因素并不一致,本文将产业空心化各影响因素量化,运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探索各地区产业空心化的主导因素,实证发现与全国和中部地区产业空心化关联度最高的都是人民币汇率高估度,东部地区和东北地区是房价,西部地区则是内需旺盛度。依照各因素与产业空心化关联度的大小相应提出扭转我国产业空心化趋势的建议:力推人民币估值合理化、大力抑制房地产泡沫、推动金融业加大对制造业的支持力度、扩大内需、以科技创新驱动制造业的发展、减轻企业税费负担。
刘英,范黎波,金祖本[9](2016)在《中国开放经济空心化倾向——基于人民币汇率变动视角》文中认为本文就人民币汇率变化对我国开放经济空心化传导机制进行理论分析,并以高开放地区和行业作为代表及研究对象,用面板模型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过去10年人民币升值通过引发贸易和成本型FDI增长下降、房地产价格上升使开放经济出现一定空心化现象,而近期人民币贬值趋势或将使空心化得到缓解。空心化现象是我国出口导向增长模式的必然产物,为控制空心化的蔓延并实现经济健康发展,唯有转变增长模式、实现产业结构升级。
喻蕾[10](2015)在《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产业空心化效应研究》文中提出自走出去战略实施以来,中国对外直接投资(Outward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以下简称OFDI)增长迅猛,与此同时,中国制造业发展呈现“似产业空心化”特征,中国OFDI的高涨是否会引发产业空心化问题令人担忧。通过梳理国内外关于OFDI与产业空心化关系的研究文献发现,OFDI是否引发产业空心化仍存争议,对中国OFDI与产业空心化关联的系统研究较少。因此,通过定性和定量分析方法,深入研究中国OFDI的产业空心化效应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基于现实背景和文献研究,本文首先分析了OFDI的产业空心化效应的理论基础,梳理了OFDI与产业空心化关联的经典理论,阐释了OFDI引发产业空心化的三个作用机制,分别是OFDI的国内投资挤出效应、贸易逆差效应和就业替代效应。然后,具体分析了中国OFDI的发展现状以及中国产业出现的“似空心化”特征。在理论和现状分析基础上,利用全国23省市制造业面板数据从OFDI产业空心化效应的存在性和发生机制两个方面展开实证分析。首先,根据产业空心化内涵构建了衡量产业空心化的指标体系,测算23省市的空心化指数,通过面板数据回归检验OFDI与产业空心化的相关性,发现东部OFDI持续高速增长会引发产业空心化。然后,构建23省市的面板数据模型和分区域面板模型,逐一检验OFDI产业空心化效应的三大发生机制及其区域差异,发现东部地区OFDI会通过国内制造业投资挤出效应,出口替代效应以及制造业就业替代效应,从而引发产业空心化。最后,根据理论和实证分析结论,提出预防和解决产业空心化问题的政策启示。
二、警惕中国产业空心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警惕中国产业空心化(论文提纲范文)
(1)美国、日本资本外移与去工业化历程对中国的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思路与内容框架 |
1.2.1 研究思路 |
1.2.2 研究内容和框架结构 |
1.3 研究方法 |
1.4 创新和不足之处 |
1.4.1 创新点 |
1.4.2 不足之处 |
第2章 资本外移与去工业化的原因及影响:文献综述 |
2.1 去工业化的概念与理解 |
2.2 资本外移与去工业化 |
2.3 去工业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
2.4 去工业化与产业空心化的关系 |
2.5 美国的资本外流与去工业化的历程 |
2.6 日本的资本外流与去工业化的历程 |
2.7 我国的资本外移与去工业化现状 |
2.8 小结 |
第3章 美国和日本的资本外流和工业发展历程 |
3.1 美国的资本外移与工业化历程 |
3.2 日本的资本外移与工业化历程 |
3.3 小结 |
第4章 过度去工业化带来的影响——以纪录片《美国工厂》为例 |
4.1 就业机会减少失业问题严重 |
4.2 经常项目收支逆差政府税收减少 |
4.3 制造业衰落威胁国家安全 |
4.4 小结 |
第5章 我国的资本外移与去工业化现状 |
5.1 我国资本外移现状 |
5.1.1 我国对外直接投资情况 |
5.1.2 在华外资制造业撤资情况 |
5.2 我国去工业化现状 |
5.2.1 全国性去工业化指标衡量 |
5.2.2 区域性去工业化指标衡量:以上海、四川为例 |
5.3 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
6.1 研究总结 |
6.2 政策建议 |
6.2.1 合理规划国内产业布局,实现产业国内的阶梯转移 |
6.2.2 加强政策引导,防止经济脱实向虚 |
6.2.3 完善资本流动监管,防止不合理的资本外流 |
6.2.4 改善国内投资环境,增加投资的吸引力 |
6.2.5 在全球化与国内产业安全之间寻求平衡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全球金融危机后美国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美国产业结构的历史演进及其主要特征 |
1.2.2 全球金融危机与美国产业结构调整的必要性 |
1.2.3 全球金融危机后美国产业结构调整的战略及其措施 |
1.2.4 全球金融危机后美国产业结构的变化 |
1.2.5 对相关文献的评述 |
1.3 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及结构安排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结构安排 |
1.4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
1.4.1 本文的创新 |
1.4.2 本文的不足之处 |
第2章 美国产业结构的历史演进及其主要特征 |
2.1 农业经济时代(1776—1860年)的产业结构 |
2.1.1 农业的发展变化及其影响因素 |
2.1.2 制造业的发展变化及其影响因素 |
2.1.3 服务业及金融业的发展 |
2.2 工业经济时代(1860—1945年)的产业结构 |
2.2.1 制造业的发展壮大 |
2.2.2 农业的稳步发展 |
2.2.3 金融业和服务业的发展 |
2.3 后工业化时代(1945年—1980年代)的产业结构 |
2.3.1 服务业取代制造业成为新的主导产业 |
2.3.2 制造业相对衰落但仍占据重要地位 |
2.3.3 农业继续发展但是其相对地位开始下降 |
2.4 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产业结构变化 |
2.4.1 信息技术产业主导产业结构的变化 |
2.4.2 产业结构趋于软化 |
2.4.3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产业空心化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全球金融危机与美国产业结构调整的必要性 |
3.1 由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 |
3.1.1 从次贷危机到全球金融危机的演进 |
3.1.2 全球金融危机的实质和特点 |
3.2 全球金融危机对美国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的影响 |
3.2.1 对美国实体经济的影响 |
3.2.2 对美国虚拟(金融)经济的影响 |
3.3 全球金融危机后美国产业结构调整的必要性 |
3.3.1 从全球金融危机看美国经济的内部失衡 |
3.3.2 从全球金融危机看美国经济的外部失衡 |
3.3.3 从全球金融危机看美国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失衡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全球金融危机后美国产业结构调整的战略及措施 |
4.1 奥巴马政府的产业结构调整战略与措施 |
4.1.1 奥巴马政府的“再工业化”战略 |
4.1.2 奥巴马政府的国家创新战略 |
4.1.3 奥巴马政府的能源战略 |
4.1.4 奥巴马政府的“国家出口倡议”与贸易保护 |
4.2 特朗普政府的产业结构调整战略与措施 |
4.2.1 特朗普政府的万亿基础设施建设投资计划 |
4.2.2 特朗普政府的“制造业回流”政策 |
4.2.3 特朗普政府的贸易保护政策 |
4.2.4 特朗普政府的移民政策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全球金融危机后美国产业结构的变化 |
5.1 危机后美国产业结构的总体变化 |
5.1.1 危机后美国的经济增长表现 |
5.1.2 危机后国内生产总值产业构成变化 |
5.1.3 危机后三次产业就业人员构成变化 |
5.1.4 危机后美国经济失衡的状况 |
5.2 危机后美国农业及其内部结构的变化 |
5.2.1 农业的总体变化 |
5.2.2 农场及生产条件的变化 |
5.2.3 农业产值与农产品的变化 |
5.3 危机后美国制造业及其内部结构的变化 |
5.3.1 制造业的总体变化 |
5.3.2 制造业内部结构变化 |
5.3.3 政府支出与制造业和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检验 |
5.4 危机后美国服务业及其内部结构的变化 |
5.4.1 服务业的总体变化 |
5.4.2 服务业内部结构变化 |
5.4.3 政府支出与服务业和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检验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启示 |
6.1 主要结论 |
6.1.1 美国产业结构的演进与发展符合基本经济规律 |
6.1.2 全球金融危机充分暴露美国产业发展的深层次问题 |
6.1.3 美国在取得一定成效的同时仍面临诸多不确定性 |
6.2 对中国的启示 |
6.2.1 从美国经济的失衡与调整看中国经济的失衡与加剧 |
6.2.2 中国产业结构转型与升级的对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3)马克思产业思想与中国产业结构转型(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一、文献综述 |
二、产业结构演化机理及特征 |
(一)产业结构的演化机理 |
(二)产业结构的演化特征 |
三、马克思视阈下的产业结构思想 |
(一)产业分类视角 |
(二)产业认识论基础 |
(三)产业部门内不同的关注重点 |
(四)强调制造业具有重要地位 |
四、马克思产业思想对中国产业转型的启示 |
(4)河北省产业空心化测度的统计指标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产业空心化相关理论研究 |
(一)产业空心化内涵界定 |
1、产业空心化的涵义 |
2、产业空心化与产业结构软化的异同点 |
(二)产业结构相关理论 |
1、产业结构演变趋势理论 |
(1)配第—克拉克定理 |
(2)库兹涅茨的产业结构演进规律 |
(3)霍夫曼定理 |
2、产业结构调整理论 |
(1)不平衡增长理论 |
(2)两基准理论 |
二、产业空心化的影响机制及正负效应 |
(一)产业空心化影响经济波动的传导机制 |
(二)产业空心化现象的负面效应 |
1、区域产业结构不合理 |
2、制造业的萎缩导致就业压力增大 |
3、资金流向虚拟经济,降低抗风险的能力 |
(三)产业空心化现象的正面效应 |
1、淘汰落后企业,转移落后产能 |
2、提升竞争力,调整产业结构 |
三、河北省产业空心化趋势的表现 |
(一)实体经济逐渐萎缩 |
(二)房地产价格快速上涨,经济虚拟化程度加深 |
(三)对外投资规模扩大 |
四、河北省产业空心化的原因 |
(一)河北省产业空心化的内因 |
1、企业文化空洞,实业兴国精神缺失 |
2、产能过剩、产业低效率或无效率普遍存在 |
3、民间投资增速持续低位运行 |
4、科技创新经费投入严重不足 |
(二)河北省产业空心化的外因 |
1、人民币持续的升值 |
2、融资难、融资贵 |
3、国际贸易摩擦频繁 |
五、河北省产业空心化测度的指标体系研究 |
(一)产业空心化评价指标体系 |
1、产业空心化评价指标体系的功能 |
2、产业空心化测度指标体系的选取原则 |
3、产业空心化备选指标体系的构建 |
4、产业空心化测度的指标解释 |
5、产业空心化评价指标的选择 |
(二)产业空心化评价指标权重确定 |
1、指标权重计算方法 |
2、河北省产业空心化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
(三)河北省产业空心化程度测算 |
1、河北省产业空心化指数计算方法 |
2、河北省产业空心化指数实证分析 |
六、政策空间 |
(一)提倡实业精神,鼓励实业投资,为实体经济发展创造环境、提供条件 |
(二)加大结构调整力度,推动经济提质增效升级 |
(三)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治理激活僵尸企业 |
(四)创新人才培养机制,以科技创新驱动发展 |
(五)合理引导房地产业的发展,抑制房地产泡沫进一步膨胀 |
(5)产业空心化研究——以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地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
(一) 研究背景 |
1. 历史背景 |
2. 定义比较 |
(二) 研究内容 |
1. 产业空心化的程度测度 |
2. 产业空心化的表现 |
3. 典型地区的比较 |
(三) 研究思路与设计 |
(四) 研究创新点 |
(五)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 理论意义 |
2. 应用意义 |
二、研究方法 |
(一) 长江三角洲的研究 |
1. 上海市、江苏省南京市的实证分析 |
2. 长江三角洲的产业空心化分析 |
(二) 珠江三角洲的分析 |
1. 中山市、广州市、深圳市的实证分析 |
2. 珠江三角洲的产业空心化分析 |
(三) 环渤海地区的分析 |
1. 沈阳市、石家庄市的实例分析 |
2. 环渤海地区产业空心化的分析 |
三、研究结果和分析 |
(一) 三大区域的比较 |
(二) 政策建议 |
四、研究启示和展望 |
五、结语 |
(6)中国去工业化:现状、原因、特征与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价 |
1.4 研究方法、研究思路及研究框架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思路 |
1.4.3 研究框架 |
1.5 创新点与不足 |
2 去工业化的理论分析 |
2.1 去工业化的内涵与影响 |
2.1.1 去工业化的内涵 |
2.1.2 去工业化的影响 |
2.2 去工业化的相关理论 |
2.2.1 产业结构理论 |
2.2.2 产业转移理论 |
2.2.3 新国际劳动分工理论 |
3 中国去工业化现状分析 |
3.1 去工业化的度量 |
3.1.1 当前学界去工业化的测度指标和方法 |
3.1.2 本文去工业化的测度指标与方法 |
3.1.3 本文去工业化数据来源 |
3.2 全要素能源效率分析 |
3.2.1 全要素能源效率的测度指标与方法 |
3.2.2 全要素能源效率分析结果 |
3.3 总量去工业化分析 |
3.3.1 全国制造业绝对变化分析 |
3.3.2 全国制造业相对变化分析 |
3.4 区域性去工业化分析 |
3.4.1 区域性去工业化的度量 |
3.4.2 区域性去工业化分类 |
3.4.3 区域性去工业化经济增长差异分析 |
3.4.4 区域性去工业化个例分析:上海与山西 |
3.5 本章小结 |
4 中国去工业化原因分析 |
4.1 基本分析思路 |
4.2 部门增长率、GDP增长率与去工业化 |
4.2.1 制造业与服务业需求收入弹性比较分析 |
4.2.2 制造业与非制造业部门增长率差异分析 |
4.2.3 制造业增长率对GDP增长率的回归分析 |
4.2.4 农业增长率对GDP增长率的回归分析 |
4.2.5 服务业增长率对GDP增长率的回归分析 |
4.3 制造业、服务业溢出效应与去工业化 |
4.3.1 制造业对非制造业就业的溢出效应分析 |
4.3.2 制造业对农业就业的溢出效应分析 |
4.3.3 服务业对农业就业的溢出效应分析 |
4.4 制造业产出占比影响因素与去工业化 |
4.4.1 全国人均GDP与制造业部门人均GDP比较 |
4.4.2 计量模型选择和数据处理 |
4.4.3 计量模型估计结果与讨论 |
4.5 制造业就业占比影响因素与去工业化 |
4.5.1 计量模型选择和数据处理 |
4.5.2 计量模型估计结果与讨论 |
4.6 本章小结 |
5 中国去工业化特征与影响分析 |
5.1 中国去工业化特征 |
5.1.1 对外直接投资呈现强劲增长趋势 |
5.1.2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主要面向发展中经济体 |
5.1.3 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的对外直接投资呈现大幅增长 |
5.1.4 对外直接投资和吸引外商直接投资并举 |
5.2 我国区域性去工业化对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 |
5.2.1 结构性去工业化对地区经济增长的积极作用 |
5.2.2 消极去工业化对地区经济增长的负面作用 |
5.3 本章小结 |
6 去工业化的国际借鉴 |
6.1 发达国家的去工业化 |
6.1.1 美国的去工业化 |
6.1.2 日本的去工业化 |
6.1.3 德国的去工业化 |
6.2 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去工业化 |
6.2.1 巴西的去工业化 |
6.2.2 马来西亚的去工业化 |
6.3 去工业化的借鉴 |
6.3.1 发达国家去工业化的借鉴 |
6.3.2 其他发展中国家去工业化的借鉴 |
6.4 本章小结 |
7 研究结论、政策建议与研究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1.1 关于中国去工业化的现状 |
7.1.2 关于中国去工业化的原因 |
7.1.3 关于去工业化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 |
7.1.4 关于发达国家与其他发展中国家去工业化的借鉴 |
7.2 政策建议 |
7.2.1 积极利用结构性去工业化化解产能过剩 |
7.2.2 利用区域性去工业化促进产业转移 |
7.2.3 警惕早熟去工业化引起产业空心化 |
7.2.4 通过创新和信息化促进新型工业化发展 |
7.2.5 坚持生产多样化甄别比较优势产业 |
7.2.6 通过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促进制造业生产转型升级 |
7.2.7 通过“一带一路”倡议促使更多企业走出去投资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后记 |
(7)中国工业结构转型研究 ——基于绿色经济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问题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问题 |
第二节 相关文献综述 |
一、工业结构升级与绿色经济关系分析 |
二、工业绿色转型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
三、文献述评 |
第三节 研究目的及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第四节 研究思路、技术路线与结构安排 |
一、研究思路 |
二、技术路线与结构安排 |
第五节 研究方法、内容概要、主要创新及其不足 |
一、研究方法 |
二、内容概要 |
三、主要创新与不足 |
第二章 工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基本规律与理论机制 |
第一节 工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内涵分析 |
一、产业、产业结构与工业结构 |
二、工业结构转型升级 |
三、工业绿色转型 |
第二节 工业结构转型升级的经验规律分析 |
一、产业结构演变的一般规律 |
二、工业结构演变的一般规律 |
第三节 绿色经济视角下工业结构转型升级的理论分析 |
一、绿色经济的内涵 |
二、工业结构转型升级影响绿色经济的理论分析 |
第四节 影响工业绿色转型的机制分析:金融发展与环境规制的视角 |
一、金融发展与工业绿色转型 |
二、环境规制与工业绿色转型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中国工业发展问题分析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
第二节 马克思部类结构均衡模型 |
一、马克思两部类结构均衡模型 |
二、马克思四部类结构均衡模型 |
第三节 基于四部门模型的中国工业结构问题分析 |
一、对“总供求均衡”的分析 |
二、基于“四部类结构均衡模型”的中国工业发展问题分析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绿色经济视角下中国工业结构转型的阶段分析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
第二节 计量模型、估计方法、指标设计与数据来源 |
一、计量模型构建 |
二、估计方法介绍 |
三、核心指标设计 |
四、空间相关性分析 |
五、控制变量与数据来源 |
第三节 实证结果分析与稳健性检验 |
一、工业结构升级影响绿色经济的基本结果分析 |
二、工业结构合理化影响绿色经济的基本结果分析 |
三、工业结构高级化影响绿色经济的基本结果分析 |
四、稳健性检验 |
第四节 异质性检验——进一步的考察 |
一、环境规制对工业结构升级与绿色经济之间关系的影响分析 |
二、经济发展对工业结构升级与绿色经济之间关系的影响分析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中国工业绿色转型路径的实证探究 |
第五章 金融发展与中国工业绿色转型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
第二节 理论框架与研究假说 |
一、金融发展作用工业绿色转型的直接效应 |
二、金融发展影响工业绿色转型的研发效应与外资效应 |
三、金融发展影响工业绿色转型的门槛效应 |
第三节 计量模型、指标设计与数据来源 |
一、计量模型 |
二、变量指标设计与指标核算 |
三、数据来源 |
第四节 实证结果分析 |
一、金融发展影响工业绿色转型的基本结果分析 |
二、稳健性检验 |
三、金融发展影响工业绿色转型的门槛效应分析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纵横向拉开档次”计算过程说明如下 |
第六章 环境规制、外商直接投资与中国工业绿色转型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
第二节 理论框架与研究假说 |
第三节 计量模型、指标设计与数据来源 |
一、计量模型构建 |
二、变量指标设计 |
三、数据来源 |
第四节 实证结果分析与稳健性检验 |
一、环境规制、外商直接投资及交互项对工业绿色转型的影响分析 |
二、稳健性检验 |
第五节 进一步检验—区域异质性的考察 |
第六节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工业空心化”与中国工业转型升级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
第二节 “工业空心化”的典型特征 |
一、“工业空心化”的内涵与界定 |
二、“工业空心化”的发展阶段 |
第三节 “工业空心化”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分析 |
第四节 中国“工业空心化”问题与工业转型升级分析 |
一、中国“工业空心化”的阶段性判断与分析 |
二、中国“工业空心化”对策:“高端化、绿色化”转型升级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中国工业绿色转型的对策分析 |
第一节 发达国家工业绿色转型的国际经验 |
一、发达国家促进工业绿色转型的实践分析 |
二、发达国家工业绿色转型的启示 |
第二节 中国工业绿色转型的制约因素与对策分析 |
一、中国工业绿色转型的制约因素 |
二、促进中国工业绿色化转型的对策建议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一、研究结论 |
二、研究展望 |
附录图表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及获奖情况 |
(8)我国产业空心化趋势、成因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技术路线和方法 |
1.2.1 研究内容 |
1.2.2 技术路线图 |
1.2.3 研究方法 |
1.3 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国内外研究综述 |
2.1 产业空心化定义 |
2.2 产业空心化成因 |
2.3 产业空心化对策 |
2.4 文献评述 |
第三章 产业空心化相关理论基础 |
3.1 跨国转移投资视角 |
3.1.1 海默的垄断优势理论 |
3.1.2 巴克利的内部化理论 |
3.1.3 邓宁的国际生产折衷理论 |
3.2 产业转移理论视角 |
3.2.1 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理论 |
3.2.2 小岛清的边际产业转移理论 |
3.2.3 赤松要的雁形模式 |
3.3 管理学理论视角 |
3.3.1 弗农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
3.3.2 坎特韦尔的技术创新产业升级理论 |
3.4 产业结构演变理论视角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产业空心化的趋势分析 |
4.1 产业空心化表征方式与产业实心度指标体系构建 |
4.2 数据来源 |
4.3 四大片区综合得分分析 |
4.3.1 实证方法--时序全局因子分析法 |
4.3.2 模型设定 |
4.3.3 原始数据的检验 |
4.3.4 时序全局公因子方差贡献率的计算 |
4.3.5 因子评分方程 |
4.3.6 指标综合得分基于时序全局因子分析的产业实心度评分 |
4.4 产业空心化趋势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产业空心化的成因研究 |
5.1 产业空心化的影响因素 |
5.1.1 房价快速上涨 |
5.1.2 金融业高利润对制造业形成抑制效应 |
5.1.3 内需不足 |
5.1.4 人民币汇率高估 |
5.1.5 制造业创新能力不足 |
5.1.6 其他 |
5.2 各因素对产业空心化影响的实证检验 |
5.2.1 数据来源 |
5.2.2 模型的设定 |
5.2.3 检验结果 |
5.3 影响因素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
5.3.1 原始数据处理 |
5.3.2 关联系数计算 |
5.3.3 全国关联度分析 |
5.3.4 东部地区关联度分析 |
5.3.5 中部地区关联度分析 |
5.3.6 西部地区关联度分析 |
5.3.7 东北地区关联度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应对产业空心化趋势的政策建议 |
6.1 力推人民币估值合理化 |
6.2 大力抑制房地产泡沫 |
6.3 推动金融业加大对制造业的支持力度 |
6.4 扩大内需 |
6.5 以科技创新驱动制造业的发展 |
6.6 减轻企业税费负担 |
6.7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
致谢 |
(9)中国开放经济空心化倾向——基于人民币汇率变动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一、文献综述 |
二、理论与模型 |
1. 高开放地区、高开放行业的界定 |
2. 人民币汇率变动对开放经济空心化的传导机制 |
三、实证研究 |
1. 高开放地区、高开放行业的选择及数值分析 |
2. 变量选择和数据处理 |
3. 模型设定 |
4. 实证结果 |
5. 回归结果分析 |
四、结论 |
(10)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产业空心化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3 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
1.4 研究内容和结构安排 |
2 OFDI产业空心化效应的理论基础 |
2.1 OFDI的相关理论 |
2.2 OFDI产业空心化效应的发生机制 |
3 中国OFDI现状与中国产业“似空心化”特征 |
3.1 中国OFDI现状 |
3.2 中国产业发展的“似空心化”特征 |
4 中国OFDI产业空心化效应的实证分析 |
4.1 中国OFDI产业空心化效应存在性的实证分析 |
4.2 中国OFDI产业空心化效应发生机制的实证分析 |
5 主要结论和政策启示 |
5.1 主要结论 |
5.2 政策启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四、警惕中国产业空心化(论文参考文献)
- [1]美国、日本资本外移与去工业化历程对中国的启示[D]. 刘金会. 山东财经大学, 2021(12)
- [2]全球金融危机后美国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变化[D]. 田野. 吉林大学, 2020(03)
- [3]马克思产业思想与中国产业结构转型[J]. 吴宣恭,吴昊,李子秦. 经济学家, 2020(04)
- [4]河北省产业空心化测度的统计指标体系研究[J]. 张敏丽. 统计与管理, 2019(08)
- [5]产业空心化研究——以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地区为例[J]. 周登宏,焦秦珩,俞益萍. 现代商业, 2019(18)
- [6]中国去工业化:现状、原因、特征与影响研究[D]. 罗贵明. 江西财经大学, 2019(01)
- [7]中国工业结构转型研究 ——基于绿色经济的视角[D]. 朱东波. 厦门大学, 2018(12)
- [8]我国产业空心化趋势、成因及对策研究[D]. 陈晨. 南昌航空大学, 2018(10)
- [9]中国开放经济空心化倾向——基于人民币汇率变动视角[J]. 刘英,范黎波,金祖本.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16(07)
- [10]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产业空心化效应研究[D]. 喻蕾. 华中科技大学, 201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