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本研究以第32次南极科考航次期间于南极半岛东北部海域采集的D6-03、D6-06岩芯和2014年春季南海北部航次在陆架采集的1 1、16号站岩芯为研究对象,通过岩芯中放射性核素210Pb和2266Ra的测定构建了近代150年左右的年代学基础,结合沉积物沉积速率的变化、黑碳含量及沉积通量的年代际变化、有机质δ13CTOC信号、黑碳14C丰度(B14C)以及其它辅助参数,以近代沉积年代学为背景研究了近百年来黑碳年代际变化规律、对周边环境的指示以及两个海域陆架沉积物中黑碳对全球黑碳的贡献。南极半岛东北部海域两个岩芯中的黑碳在工业革命前后来源存在较大差异,1860s之前源于岩石风化和生物质燃烧,工业革命之后多了化石燃料的贡献。黑碳沉积通量的年代际变化整体记载了自20世纪60年代起南奥克尼群岛侵蚀加剧和冰川消融速度加快的历史,两个岩芯间的差异揭示了局地海流在调控黑碳年代际变化方面起关键作用。根据D6-03和D6-06岩芯中黑碳含量和通量,估算得南极陆架沉积物中黑碳年埋藏通量为2316 Gg,占全球陆架黑碳年埋藏通量的13.5-79.9%,揭示了南极陆架是全球黑碳的高效埋藏区。南极陆架沉积物中黑碳含量与有机碳及δ13CTOC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提出伴随黑碳输入的Fe对初级生产力的调控可能是黑碳和有机碳关联的机制,为该海域黑碳间接指示初级生产力变化提供了支持。南海位于全球最大的黑碳排放源区-东南亚,此海域陆架沉积物中黑碳年代际变化不仅反映了改革开放之后化石燃料使用加剧这一现象,同时也记录了香港英治初期初加工业的兴起。黑碳含量和沉积通量的年代际变化受海岸侵蚀和燃烧排放两个来源共同调控,不同岩芯间黑碳变化差异明显和局地沉积环境有关。黑碳沉积通量的年代际变化整体反映了周边化石燃料使用的历史,近年来的黑碳埋藏通量的降低揭示了城市化进程和产业结构升级的变化。估算得黑碳年埋藏量为353 Gg,南海陆架面积占据全球海洋总陆架的4.8%,黑碳年埋藏量占全球陆架的2.1-12.2%。两个典型海域的研究表明,B14C数据可以在定性和定量黑碳来源方面提供关键信息,陆源石墨型黑碳在沉积物中的占比不可忽略。黑碳含量和沉积通量蕴含了燃烧成因黑碳来源的变化和地质成因的石墨型黑碳变化等信息。相同海域不同站位黑碳的年代际变化差异揭示了局地沉积环境(海流)在沉积过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因此,源排放强弱和沉积物黑碳的埋藏通量大小并非一一对应关系。
论文目录
文章来源
类型: 硕士论文
作者: 张潇
导师: 邢娜
关键词: 黑碳,沉积物,碳循环,南极半岛,南海北部,年代学
来源: 厦门大学
年度: 2019
分类: 基础科学,工程科技Ⅰ辑
专业: 海洋学,地质学,环境科学与资源利用
单位: 厦门大学
分类号: X145;P736.21
总页数: 143
文件大小: 9552K
下载量: 21
相关论文文献
- [1].“黑碳的农业与生活源排放对东亚气候、空气质量的影响及其气候-健康效益评估”项目中期研究进展[J]. 气象科技进展 2020(01)
- [2].大气中黑碳的健康效应及机制研究进展[J]. 生态毒理学报 2018(01)
- [3].船舶黑碳的研究现状及对北极的影响[J]. 中国水运(下半月) 2016(12)
- [4].黑碳团簇及具有包覆水层混合态粒子的光学特性[J]. 光学学报 2017(02)
- [5].溶解态黑碳的环境过程研究[J]. 化学进展 2017(09)
- [6].黑碳,又一个“气候杀手”[J]. 初中生学习(高) 2013(12)
- [7].不同黑碳减排情景对北京霾污染过程的影响评估研究[J]. 环境科学与管理 2020(05)
- [8].兰州市表土黑碳分布特征与来源初探[J]. 环境科学学报 2018(01)
- [9].稻田耕层土壤黑碳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J]. 环境科学学报 2018(02)
- [10].西安市春季不同功能区黑碳浓度分布研究[J]. 科技创新导报 2018(06)
- [11].东北典型林区土壤黑碳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J]. 环境科学学报 2018(08)
- [12].道路环境黑碳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J]. 环境工程学报 2017(05)
- [13].杭州市环境空气中黑碳质量浓度变化特征[J].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 2015(01)
- [14].欧盟黑碳监测现状及我国开展黑碳监测的建议[J].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 2014(03)
- [15].研究认为黑碳对气候变暖的影响超过甲烷[J]. 能源研究与利用 2013(05)
- [16].上海城区交通干道黑碳污染调查[J]. 环境监控与预警 2019(06)
- [17].大气沉降贡献海洋溶解黑碳碳库[J].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06)
- [18].浅谈黑碳的影响及其减排措施[J]. 科学技术创新 2018(01)
- [19].邯郸市黑碳气溶胶浓度变化及影响因素分析[J]. 环境科学学报 2018(05)
- [20].黑碳光化学老化的新机制[J]. 科学通报 2018(26)
- [21].机动车黑碳采样装置设计[J]. 实验技术与管理 2016(02)
- [22].黑碳对气候变暖的影响超过甲烷[J]. 今日科苑 2013(05)
- [23].被忽视的气候杀手——黑碳[J]. 大科技(科学之谜) 2010(07)
- [24].黑碳,又一个“气候杀手”[J]. 环境 2013(03)
- [25].辽宁地区大气黑碳气溶胶质量浓度在线连续观测[J]. 环境科学研究 2011(10)
- [26].火烧对土壤黑碳及有机碳含量的影响[J]. 北方农业学报 2018(06)
- [27].黑碳对气候变暖的影响超过甲烷[J]. 化工中间体 2013(01)
- [28].东莞市2009年黑碳质量浓度的变化特征[J]. 广东气象 2012(04)
- [29].生物黑碳研究[J]. 实验室科学 2011(06)
- [30].成都地区黑碳气溶胶变化特征及其来源解析[J]. 环境科学 20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