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基于GF-1/WFV影像的地表覆被自动提取方法,利用青海祁连山地区复杂、独特的地表覆被垂直变化特征,建立以祁连山地区为例的水源涵养区地表覆被分类规则。结果表明,总体分类精度为95.73%,Kappa值为0.889 6,分类精度优于80%。尝试将网络远程视频监控系统应用在遥感解译中,选取样本点近距离验证典型地物类型,包括生态脆弱区(冰川)、生物多样性重点保护区(青海小叶杨原种保护地)等,分类精度为94.8%,应用潜力大。
论文目录
文章来源
类型: 期刊论文
作者: 祁佳丽,李飞,李志强,薛旭东,张妹婷,鲁子豫,殷万玲
关键词: 地表覆被,分类规则,自动提取,祁连山地区
来源: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 2019年04期
年度: 2019
分类: 工程科技Ⅰ辑,基础科学
专业: 自然地理学和测绘学
单位: 青海省有色地质矿产勘查局
基金: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中国科学院“祁连山南坡矿区及周边受损生态系统植被修复技术研究与示范”基金资助项目(KFJ-EW-STS-125),国家发改委“十二五”规划《祁连山生态保护与建设综合治理规划(2012—2020)》基金资助项目
分类号: P237
DOI: 10.19501/j.cnki.1006-2009.2019.04.003
页码: 8-12
总页数: 5
文件大小: 3256K
下载量: 119
相关论文文献
- [1].祁连山地区生态保护与经济协调发展的路径探索[J]. 攀登 2015(04)
- [2].2000-2015年祁连山植被变化分析[J]. 冰川冻土 2017(05)
- [3].祁连山地区林业资源对生态系统保护的作用[J]. 农业与技术 2015(06)
- [4].祁连山地区大气水循环研究(Ⅰ):空中水汽输送年际变化分析[J]. 冰川冻土 2014(05)
- [5].祁连山地区大气水循环研究(Ⅱ):水循环过程分析[J]. 冰川冻土 2014(05)
- [6].浅谈祁连山地区林业资源对生态系统保护的作用[J]. 农村实用技术 2020(03)
- [7].祁连山地区苔类植物的初步研究[J]. 植物研究 2008(02)
- [8].祁连山地区矿山环境问题与恢复治理措施探索——以天祝县某矿山为例[J]. 世界有色金属 2020(04)
- [9].祁连山生态环境问题及治理措施[J]. 吉林农业 2018(22)
- [10].祁连山地区生态保护与转型发展路径研究——以甘甘肃肃省省肃南县为例[J]. 财会研究 2020(02)
- [11].青海祁连山地区主要植被类型及其分布[J]. 青海畜牧兽医杂志 2017(06)
- [12].祁连山地区能量平衡特征的模拟分析研究[J]. 冰川冻土 2010(01)
- [13].祁连山林业产业结构调整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J]. 中国林业经济 2019(02)
- [14].祁连山地区气候变化特征再分析[J]. 青海草业 2018(02)
- [15].关于加强祁连山生态屏障建设的对策[J]. 农家参谋 2019(20)
- [16].祁连山冰川与水源涵养生态功能区生态功能状况评估[J]. 甘肃科技 2019(13)
- [17].祁连山地区林业资源对生态系统保护的作用[J]. 农业与技术 2019(22)
- [18].1961—2014年祁连山地区冬半年不同等级降水变化特征分析[J]. 现代农业科技 2017(23)
- [19].气候变化下的祁连山地区近40年多年冻土分布变化模拟[J]. 地理研究 2014(07)
- [20].应用背景噪声成像研究祁连山地区地壳S波速度结构[J]. 地震研究 2017(03)
- [21].甘肃青海联手治理祁连山生态环境[J]. 甘肃科技 2011(22)
- [22].“双一流”背景下的祁连山地区野外观测研究站(网)的建设实践[J]. 实验技术与管理 2019(03)
- [23].祁连山肃南段生态环境整治保护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J]. 绿色科技 2019(04)
- [24].基于RS和GIS的祁连山地区生态保护红线划定方法研究[J]. 中国水土保持 2019(08)
- [25].青海祁连山地区四川绢蝶的繁殖生态学初步研究[J]. 青海草业 2010(01)
- [26].对甘肃祁连山西段矿产调查工作的建议[J]. 甘肃科技 2009(02)
- [27].祁连山北坡夏季晴天气溶胶粒子变化特征[J]. 干旱气象 2014(02)
- [28].祁连山生态保护与修复的思考[J]. 现代园艺 2020(02)
- [29].祁连山生态保护与综合治理规划获批可有效保护和恢复祁连山地区生态环境[J]. 环境教育 2013(Z1)
- [30].祁连山地区当地居民对雪豹(Panthera uncia)野生猎物物种的态度及其影响因素(英文)[J]. Journal of Resources and Ecology 201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