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能激光系统论文_赵刚,邓万涛,夏惠军

导读:本文包含了高能激光系统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激光,光纤,光学,阴极,光束,光谱,系统。

高能激光系统论文文献综述

赵刚,邓万涛,夏惠军[1](2019)在《大气湍流对高能激光系统瞄准精度的影响(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对于高能激光系统,由于普遍存在发射激光与探测跟踪的波长差,大气湍流成为了其瞄准精度的影响因素之一,所以文中旨在研究大气湍流对高能激光系统瞄准精度的影响。采用高能激光系统的发射激光轴和光电探测跟踪轴的角偏差表征瞄准精度的受影响程度,首先利用Zernike多项式法构造大气湍流相位屏,然后通过角谱衍射理论建立激光传输模型,最后基于以上方法仿真分析了不同大气湍流强度和不同跟踪成像波长两种情况下角偏差的变化情况。最终开展了相关的实验证实了上述仿真结果的正确性。研究结果表明,在相同的湍流条件下,不同的跟踪成像波长会带来不同的角偏差,其中跟踪成像波长与发射激光波长越接近,角偏差越小;而在同一探测跟踪波长条件下,角偏差随着湍流强度的增大而增大。上述结果可对高能激光系统在工程应用中提升跟瞄毁伤能力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本文来源于《红外与激光工程》期刊2019年S2期)

邓万涛,赵刚,夏惠军,杨艺帆,周桂勇[2](2019)在《应用于高能激光系统的发射聚焦装置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满足当前高能激光系统的工程应用需求,设计了针对高能激光聚焦的发射聚焦装置。首先选取了折反式二级扩束光学系统作为设计模型,然后利用光学设计软件序列模式对光学系统进行了设计优化,获得了平面波光束在不同距离聚焦的设计结果。其次由于平面波光束和高斯光束在调焦量上存在差异,通过矩阵光学理论计算了针对高斯光束聚焦的调焦修正量,并利用光学设计软件非序列模式重构光学系统,并以非相干空间合束的高斯光束作为入射光,进行了高能激光的传输聚焦仿真验证。在系统参数一致的条件下,与常规的离轴反射式光学系统进行对比。对比结果证实了本文设计的光学系统光学性能优良,可满足对入射高能激光在0.5~5 km范围内聚焦,最后开展的样机实验也验证了设计的正确性和合理性。(本文来源于《激光与红外》期刊2019年06期)

李孝燊,徐金强,孙大睿[3](2018)在《高能所光阴极驱动激光系统研制》一文中研究指出能量回收型直线加速器(ERL)可能提供低发射度、高平均流强的连续电子束团,其电子枪的光阴极需要高重复频率、高平均功率的驱动激光系统。采用先进的光纤激光技术,特别是在激光系统中采用了掺镱光子晶体增益光纤,能实现高重复频率高平均功率激光输出。利用啁啾脉冲放大(CPA)技术,通过优化设计,将重复频率100MHz和1.3GHz的两套激光振荡源集成到同一个激光系统,整个激光系统的结构简化,使用方便。两种重复频率激光倍频效率分别达到50%和30%,绿光能达到5W以上,满足光阴极实验平台的使用要求。(本文来源于《强激光与粒子束》期刊2018年02期)

范国滨,张建敏[4](2016)在《我国高能激光系统工程管理创新与实践》一文中研究指出一、863计划高能激光工程的特点和管理原理1986年3月3日,面对世界高技术的竞争与挑战,王大珩、王淦昌、陈芳允和杨家樨4位着名科学家提出《关于跟踪世界战略性高技术发展的建议》,激光技术等战略高技术被列为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随后,国务院组织200多位着名专家学者进行深入分析和论证,批准了《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纲要》的实施,成立激光主题技术专家组(首批成立)。(本文来源于《科技创新与品牌》期刊2016年11期)

吴月婷,范元媛,刘广义,周翊[5](2015)在《高能窄带激光系统中光谱纯度检测的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高能窄带激光系统对光谱纯度检测的需求,提出通过精确测量激光光谱能量分布情况分析光谱纯度的方法,并进行了相关实验研究。该光谱纯度检测装置主要由中阶梯光栅、精密移动刀口、灵敏功率计等组成,实验利用该装置分析了复合腔结构准分子激光系统输出激光的光谱纯度,实验结果表明通过精确测量激光中各光谱成分所占的能量比例可实现光谱纯度的检测。该光谱纯度检测装置结构紧凑、成本较低、测量准确度高,在高能窄带激光系统搭建过程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本文来源于《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期刊2015年07期)

赵娟宁,董晓娜,达争尚,李红光[6](2014)在《单脉冲高能激光系统动态焦斑位置测量》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普通焦距测量方法无法对单脉冲高能激光热畸变引起的焦斑轴向位置漂移进行测量的问题,设计了一种由正交双楔板组分束、可实现瞬时焦斑位置测量的光斑列阵检测系统。两组垂直放置的楔板反射镜组对汇聚光束进行空间分束调制,不同光束具有不同汇聚位置。这些光束最终被探测器接收,形成尺寸不同、阵列分布的光斑阵列。通过对光斑阵列的单次探测,实现了多种轴向焦斑位置变化量的获取及单发次高能激光脉冲系统的焦斑漂移测量。经过理论分析、软件模拟及具体实验验证,该测量系统具有测量范围与测量精度可调、光斑离散性好、杂散光影响小等特点。(本文来源于《红外与激光工程》期刊2014年06期)

黄志华[7](2013)在《高能高功率脉冲光纤激光系统的束靶耦合与传输放大》一文中研究指出高能量密度物理研究,包括激光驱动惯性约束聚变和基于激光等离子体加速的高能粒子对撞机,是推动高能高功率激光驱动器发展的重要动力。传统的基于氙灯泵浦的大口径、块状钕玻璃激光驱动器的能量转换效率极低,难以满足未来惯性聚变能源和高亮度、高能粒子对撞机对激光驱动器的高效、重频工作的要求。基于光纤放大网络概念的高能高功率脉冲光纤激光系统继承了光纤激光器的特点和优势,是未来激光驱动器有希望的备选方案之一。本论文系统阐述了高能高功率脉冲光纤激光系统的总体构架和基本概念,指出了决定此系统可行性所面临的叁大约束条件,即束靶耦合需求约束、单纤输出能力约束和光纤组束容限约束,并对系统涉及的关键科学技术问题进行了梳理。针对束靶耦合需求约束,建立了甚多束束靶耦合理论分析模型,定量地给出了兆焦级激光驱动器对单纤模场直径和输出脉冲能量的要求,并在相干与非相干组束条件下研究了靶面光强分布。针对单纤输出能力约束,建立了描述超大模场光纤中光束非线性传输的数值模型,对单芯输出峰值功率的终极受限因素自聚焦效应进行了理论研究,揭示了自聚焦长度随光纤芯径、模式和峰值功率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束靶耦合对单纤模场直径和输出脉冲能量的要求都比现有技术水平都高出一个数量级左右,甚至也高于单芯光纤输出峰值功率的自聚焦受限水平,需要研究新型的超大模场波导结构和抑制自聚焦的方法来解决这一问题。为了对构成高能高功率脉冲光纤激光系统的基本组成部分单纤传输放大链路中的脉冲演化行为进行模拟,本论文建立了基于瞬态速率方程模型和金斯堡-朗道方程模型耦合的复合模型,扩展了原有单一模型的描述范围。作为对单纤传输放大链路的初步实验演示,在脉冲光纤激光放大系统的一般设计准则指导下,设计和实验研究了基于大模场光子晶体光纤的全光纤结构纳秒脉冲激光放大系统,探索了大模场光子晶体光纤的切割和熔接技术,对10ns方波种子脉冲获得了近毫焦能量、单横模的输出。(本文来源于《清华大学》期刊2013-06-01)

向汝建[8](2012)在《高能固体激光系统光束质量主动控制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美国诺-格公司103 kW MOPA固体激光系统的成功,高能固体激光的研究被推上另一个高峰,相关技术研究也在国内外得到了普遍关注,特别是高能固体激光系统工程化、光束质量和相干合成等技术已经成为研究热点。MOPA系统输出光束质量控制的基本策略有两种,即针对种子光源的弱光预补偿和强光光束净化,其中,弱光预补偿具有变形镜承受功率密度低的优势,但也存在共轭、光束变换关系复杂等缺点。强光净化技术路线虽然存在变形镜耐受强光的问题,但技术方案成熟,通过变形镜镀膜(本文来源于《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科技年报(2012年版)》期刊2012-12-01)

岳峰,朱健强,赵东峰[9](2012)在《高能拍瓦激光系统中大口径离轴抛物面聚焦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进行快点火实验,需对高能拍瓦激光聚焦系统中的核心元件即大口径离轴抛物面,进行深入量化研究,以便对其结构选型和精密调整提供准确的理论依据。利用基于严格的矢量衍射理论的数值计算方法,并结合像差分析得到了大孔径、大离轴量的抛物面镜(OAP)的物理光学成像特性。首先用理想平行光入射,得出OAP的叁维平动公差与其焦深密切相关,OAP绕旋转对称轴的转动可归结为平动问题,其公差与焦深也有简单关系;入射光轴失准时,像散占主导作用,并可由一结构因子来定性描述其对像斑的影响。其次当入射光有一定的发散角时,除引起最佳像面位置变化外,还会由于OAP不对称性而引起的彗差使得像斑的峰值光强大大降低,并论述了OAP的结构参数对此的影响。(本文来源于《光学学报》期刊2012年09期)

刘文兵,夏惠军,钟鸣,樊红英,衣学斌[10](2010)在《一种高能激光系统光路模拟器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光路模拟器用于在实验室内模拟激光器激光束聚焦于远处实际靶子上时的激光能量密度分布,主要由球面镜组成。根据使用的球面镜数量的不同以及各球面镜间距离的变化,它可以模拟激光器实际聚焦于某一距离处靶子上的能量密度分布。文中推导出了光路模拟器的焦距及后截距的数学表达式,并用矩阵方法对计算得出的结果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二者符合得很好。最后讨论了光路模拟器在实际使用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这对光路模拟器的调校及实际使用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本文来源于《激光与红外》期刊2010年05期)

高能激光系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了满足当前高能激光系统的工程应用需求,设计了针对高能激光聚焦的发射聚焦装置。首先选取了折反式二级扩束光学系统作为设计模型,然后利用光学设计软件序列模式对光学系统进行了设计优化,获得了平面波光束在不同距离聚焦的设计结果。其次由于平面波光束和高斯光束在调焦量上存在差异,通过矩阵光学理论计算了针对高斯光束聚焦的调焦修正量,并利用光学设计软件非序列模式重构光学系统,并以非相干空间合束的高斯光束作为入射光,进行了高能激光的传输聚焦仿真验证。在系统参数一致的条件下,与常规的离轴反射式光学系统进行对比。对比结果证实了本文设计的光学系统光学性能优良,可满足对入射高能激光在0.5~5 km范围内聚焦,最后开展的样机实验也验证了设计的正确性和合理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高能激光系统论文参考文献

[1].赵刚,邓万涛,夏惠军.大气湍流对高能激光系统瞄准精度的影响(英文)[J].红外与激光工程.2019

[2].邓万涛,赵刚,夏惠军,杨艺帆,周桂勇.应用于高能激光系统的发射聚焦装置研究[J].激光与红外.2019

[3].李孝燊,徐金强,孙大睿.高能所光阴极驱动激光系统研制[J].强激光与粒子束.2018

[4].范国滨,张建敏.我国高能激光系统工程管理创新与实践[J].科技创新与品牌.2016

[5].吴月婷,范元媛,刘广义,周翊.高能窄带激光系统中光谱纯度检测的实验研究[J].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2015

[6].赵娟宁,董晓娜,达争尚,李红光.单脉冲高能激光系统动态焦斑位置测量[J].红外与激光工程.2014

[7].黄志华.高能高功率脉冲光纤激光系统的束靶耦合与传输放大[D].清华大学.2013

[8].向汝建.高能固体激光系统光束质量主动控制技术研究[C].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科技年报(2012年版).2012

[9].岳峰,朱健强,赵东峰.高能拍瓦激光系统中大口径离轴抛物面聚焦特性研究[J].光学学报.2012

[10].刘文兵,夏惠军,钟鸣,樊红英,衣学斌.一种高能激光系统光路模拟器设计[J].激光与红外.2010

论文知识图

反射式共光学口径激光分离发射结构图单路激光远场光斑半径随传播距离的变...高能激光系统输出时间波形(a...高能激光系统输出时间波形(a)脉...高能激光系统近场光斑图(a)长脉...高能激光系统近场光斑图(a)...

标签:;  ;  ;  ;  ;  ;  ;  

高能激光系统论文_赵刚,邓万涛,夏惠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