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泪小管塞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眼表综合分析仪,Visi,Plug~泪小管塞栓,干眼,临床疗效
泪小管塞论文文献综述
黄俊,石珂,金奇芳,游志鹏,张倩[1](2018)在《Visiplug~泪小管塞栓治疗中度以上干眼的临床疗效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应用眼表综合分析仪评估Visi Plug泪小管塞栓治疗中度以上干眼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6年3月于我院诊断为干眼并使用人工泪液及普拉洛芬滴眼液4周后仍有症状并再次评分为中度以上干眼的患者32例(64眼),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6例32眼,治疗组使用泪小管塞栓联合人工泪液及普拉洛芬滴眼液进行治疗,对照组继续使用人工泪液和普拉洛芬滴眼液治疗,随访6~12个月,分别观察治疗前及治疗后2周、1个月、3个月、6个月、末次随访时干眼主观症状问卷调查得分、眼表综合分析仪中泪膜破裂时间、泪河高度、眼红指数及角膜荧光素染色检查情况并评估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1 a,主观症状问卷调查评分治疗组由术前(16.95±5.12)分降至(4.36±0.16)分,对照组由术前(17.22±5.20)分降至(5.50±0.29)分,两组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 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对照组治疗前与治疗后不同时间点的泪膜破裂时间、泪河高度、眼红指数、角膜荧光素染色评分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两组在治疗后泪膜破裂时间均较治疗前显着延长、泪河高度均较治疗前显着增加,眼红指数评分和角膜荧光素染色评分均较治疗前显着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但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泪膜破裂时间更长,泪河高度改善更为明显,眼红指数评分与角膜荧光素染色评分更低。结论 Visi Plug泪小管塞栓治疗中度以上干眼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应用眼表综合分析仪评估Visi Plug~泪小管塞栓治疗中度以上干眼的临床疗效更加客观、简便。(本文来源于《眼科新进展》期刊2018年09期)
王德贵,姚勇[2](2017)在《Smart plug泪小管塞治疗水液缺乏型干眼的长期并发症》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评估Smart plug泪小管塞治疗水液缺乏型干眼的长期并发症。方法:收集汕头国际眼科中心2011至2016年门诊确诊的水液缺乏型干眼患者300例(600眼),进行Smart plug泪小管塞治疗,随访观察术后临床并发症,中位随访时间为术后3年(术后1~5年)。结果:3例患者(3眼)术后患有泪小管炎(0.5%),发病时间为术后1~3(中位2)年,取出泪小管塞后并给予局部抗生素滴眼液治愈。2例患者(4眼)因植入上下泪小管塞后流泪症状不能耐受,单纯取出下泪小管塞后症状缓解(0.7%);4例患者(8眼)因只植入下泪小管塞症状未能明显好转,1个月后再次植入上泪小管塞(1.3%);291例患者干眼主观症状改善,有效率为97.5%,长期随访未发现并发症。结论:虽然Smart plug泪小管塞治疗水液缺乏型干眼具有明确的疗效,但Smart plug泪小管塞植入后的长期并发症不容忽视,需要长期观察。(本文来源于《眼科学报》期刊2017年03期)
张俊龙[3](2016)在《硅泪小管塞在不同干眼症治疗中的应用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针对泪小管塞治疗不同干眼症的效果进行观察并探究。方法选取在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期间在我院实施治疗的50例干眼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诊断情况进行分组,给予患者应用Odyssey Parasol泪管塞进行治疗,观察并比较疗效。结果经过对基础泪液分泌试验以及泪膜破裂时间结果进行观察,在经过治疗以后,叁组同治疗前相比较,差异性显着(P<0.05);角结膜荧光素染色情况为治疗后显着改善,同治疗前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治疗后的SchirmerⅠtest和BUT增加情况,SchirmerⅠtest A组同C组相比较无显着性差异(P>0.05),其它各项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不同干眼症患者应用泪小管塞进行治疗,能够较理想的效果,同时操作便捷,具有安全可靠性特点。因此,值得推广应用。(本文来源于《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期刊2016年55期)
陈晓莉,张世华,廖润斌[4](2015)在《Smart Plug泪小管塞治疗水液缺乏型干眼症临床初步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Smart Plug泪小管塞治疗水液缺乏型干眼症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05/2013-04期间我院收治的48例水液缺乏型干眼症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Smart Plug泪小管塞治疗,观察术后临床疗效、基础泪液分泌试验(SchirmerⅠtest,SⅠt)、泪膜破裂时间(tear break up time,BUT)、角膜荧光素染色(fluoreseein staining,FL)变化。结果:本组48例患者,显效31例(65%),有效14例(29%),无效3例(6%),总有效率为94%。治疗前,患者SⅠt,BUT,FL分别为3.49±1.24mm/5min,3.15±1.07s,2.52±0.11分。治疗后,患者SⅠt,BUT,FL均明显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1例患者术后有异物感,8h后栓子脱落;1例患者于术后8mo出现肉芽组织,泪小管塞脱落。其余病例无下泪小管感染或肉芽肿。结论:Smart Plug泪小管塞治疗水液缺乏型干眼症疗效确切,能够有效缓解临床症状,值得临床推广。(本文来源于《国际眼科杂志》期刊2015年04期)
胡馨,赵博,王永毅,于亚东[5](2013)在《应用Smart Plug泪小管塞治疗干眼症29例临床疗效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评价应用Smart Plug泪小管塞治疗干眼症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河南大学淮河医院眼科中心2011年1月-2013年3月门诊及眼科手术后选取中重度干眼症患者29例(58眼),其中23例(46眼)患者接受不同程度的人工泪液治疗,所有患者均接受双眼应用Smart Plug栓塞泪小管手术,随访3-6个月,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患者SIT试验:治疗前3.55±2.13mm,治疗后7.32±2.87mm(P<0.05);泪膜破裂时间:治疗前2.26±1.05s,治疗后5.65±1.75s(P<0.05)。结论应用SmartPlug泪小管塞治疗干眼症可改善干眼患者自觉症状,增加泪液量改善泪膜稳定性,是治疗中重度干眼简便有效的方法。(本文来源于《中国医疗前沿》期刊2013年08期)
肖璇,杨燕宁,曹瑾,郁想想,袁静[6](2012)在《VisiPlug可降解泪小管塞栓治疗中度干眼的临床疗效》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应用VisiPlug可降解泪小管塞栓治疗中度干眼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1年1月至2012年3月于我院就诊的31例62眼、诊断为干眼的患者使用VisiPlug可降解泪小管塞栓术治疗,随访3-16个月,根据干眼症状的问卷调查、SchirmerⅠ试验(SIT)、泪膜破裂时间(BUT)及角膜荧光素染色(FL)检查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术后93.5%患者眼干涩感、异物感、烧灼感、痒感、畏光、眼红、视力波动、视疲劳等症状减轻;BUT延长、SIT增加、FL恢复阴性;所有患者未见感染、肉芽肿形成;1例患者在术后2周发生栓子脱出,经再次补植入,未再发生脱出及其他异常。结论:VisiPlug泪小管栓治疗干眼在临床上安全可行,但仍需进一步观察和改进。(本文来源于《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期刊2012年05期)
郭丽[7](2011)在《应用Smart Plug泪小管塞治疗干眼症的临床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背景和目的:随着社会的进步,人口素质的提高,干眼症的不适症状也越来越受到大家的关注。干眼症的病因十分复杂,目前,临床上仍大多应用人工泪液来治疗。本研究应用Smart Plug(?)目小管塞治疗干眼症,通过封闭患者泪小管以阻止泪液排出,使正常分泌的泪液滞留在眼内,从而改善干眼症状。评价应用Smart Plug泪小管塞治疗干眼症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2009年1月~2010年5月在武警医院眼科门诊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应用Smart Plug泪小管塞治疗干眼症患者42例(84眼),随访5-15月,平均8.3个月,根据SchirmerI试验(SIT)、泪膜破裂时间(TBUT)、角膜荧光素染色(FL),观察临床疗效。结果:1.治疗前后SchirmerI试验(SIT)分别为3.41±0.60mm和5.75±0.44mm(P<0.05);2.治疗前后泪膜破裂时间(TBUT)分别为3.75±1.26秒和6.46±1.47秒(P<0.05);3.角膜荧光素染色(FL)评分分别为2.45±0.06分和0.04±0.02分(P<0.05);4.病人主观症状改善。以上检查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Smart Plug泪小管塞治疗干眼症,封闭患者部分泪小管以阻止泪液的排出,使正常分泌的泪液在眼内滞留,从而改善症状,取得较好的疗效。它既显着简化了操作步骤及难度,也大大降低自体排除率、塞子丢失率及泪道继发感染率。改善了干眼症病人的眼表生理微环境,提高了病人的生活质量。值得进一步临床研究和推广。(本文来源于《山东大学》期刊2011-05-10)
郭丽,袁方,李斌[8](2011)在《Smart Plug泪小管塞治疗水液缺乏型干眼症临床初步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Smart Plug泪小管塞治疗水液缺乏型干眼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Smart Plug泪小管塞治疗水液缺乏型干眼症患者42例(84眼),随访5~15个月,平均8.3个月,根据SchirmerI试验(SIT)、泪膜破裂时间(TBUT)、角膜荧光素染色(FL)观察临床疗效。结果①治疗前后SIT分别为(3.41±0.60)mm和(5.75±0.44)mm(P<0.05);②治疗前后TBUT分别为(3.75±1.26)s和(6.46±1.47)s(P<0.05);③FL评分分别为(2.45±0.06)分和(0.04±0.02)分(P<0.05);④患者主观症状改善。结论 Smart Plug泪小管塞治疗水液缺乏型干眼症具有明确的疗效,对于水液缺乏型干眼病患者在眼表发生不可逆性损害之前即应早期行泪道栓塞治疗。(本文来源于《山东大学耳鼻喉眼学报》期刊2011年01期)
郭丽,吴欣怡,袁方,李斌[9](2010)在《应用Smart Plug泪小管塞治疗干眼症临床疗效》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Smart Plug泪小管塞治疗干眼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Smart Plug泪小管塞治疗干眼症患者29例(58眼),随访6~10月,平均7.8个月。根据Schirmer Ⅰ试验(SIT)、泪膜破裂时间(TBUT)、角膜荧光素染色(FL),观察临床疗效。结果 (1)治疗前后SIT分别为(3.35±2.60)mm和(6.35±4.15)mm(P<0.05);(2)治疗前后TBUT分别为(3.14±1.22)s和(5.46±1.26)s(P<0.05);(3)FL评分分别为(2.15±0.09)分和0.05±0.01分(P<0.05);(4)病人主观症状改善。结论 SmartPlug泪小管塞治疗干眼症具有明确疗效,临床上可作为干眼症治疗方法之一。(本文来源于《南方医科大学学报》期刊2010年10期)
李莹,刘淑玲,王忠海,金玉梅,孙玉敏[10](2004)在《硅泪小管塞在不同干眼症治疗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 评估泪小管塞在不同类型干眼治疗中的效果。方法 随机选择干眼患者 40例( 78只眼 )。其中男性 8例 ( 16只眼 ) ,女性 3 2例 ( 62只眼 ) ;年龄 2 2~ 68岁 ,平均 5 1 4岁 ;包括组Ⅰ :系统性眼干燥综合征 2 0人 ( 3 9只眼 ) ;组Ⅱ :屈光性角膜手术后干眼组 10人 ( 19只眼 ) ;组Ⅲ :其它原因性眼干燥组 10人 ( 2 0只眼 )。首先明确诊断并排除泪道疾病 ,用OdysseyParasol泪管塞(下、上泪点 ) ,随诊 3个月。分组观察眼干燥情况、治疗效果及并发症。治疗前后采用Schirmer试验Ⅰ、泪膜破裂时间及角结膜荧光素染色检查以评估疗效。结果 全部患者共用塞 80枚 ,其中 1例双眼植放上、下泪管塞 ,其余患者均只植放下泪小管塞。治疗结果如下 :( 1)Schirmer试验Ⅰ :治疗前后分别为 :组Ⅰ 1 77± 1 5 3mm及 6 3 1± 5 45mm (t =5 0 11,P <0 0 0 1) ,组Ⅱ 5 42± 1 77mm及10 94± 5 78mm (t =3 11,P <0 0 5 ) ,组Ⅲ 2 5 0± 2 42mm及 6 65± 5 97mm (t =3 91,P <0 0 0 1) ;( 2 )泪膜破裂时间 (BUT) :治疗前后分别为组Ⅰ 2 3 6± 1 5 8s及 5 2 8± 4 0 8s (t =0 996,P >0 0 5 ) ,组Ⅱ 3 2 1± 1 2 3s及 6 5 3± 1 71s (t =3 41,P <0 0 1) ;组Ⅲ 2 5 0± 1 43s及 4 10±1 2 9s (t =3 0 2 ,P(本文来源于《中国实用眼科杂志》期刊2004年09期)
泪小管塞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评估Smart plug泪小管塞治疗水液缺乏型干眼的长期并发症。方法:收集汕头国际眼科中心2011至2016年门诊确诊的水液缺乏型干眼患者300例(600眼),进行Smart plug泪小管塞治疗,随访观察术后临床并发症,中位随访时间为术后3年(术后1~5年)。结果:3例患者(3眼)术后患有泪小管炎(0.5%),发病时间为术后1~3(中位2)年,取出泪小管塞后并给予局部抗生素滴眼液治愈。2例患者(4眼)因植入上下泪小管塞后流泪症状不能耐受,单纯取出下泪小管塞后症状缓解(0.7%);4例患者(8眼)因只植入下泪小管塞症状未能明显好转,1个月后再次植入上泪小管塞(1.3%);291例患者干眼主观症状改善,有效率为97.5%,长期随访未发现并发症。结论:虽然Smart plug泪小管塞治疗水液缺乏型干眼具有明确的疗效,但Smart plug泪小管塞植入后的长期并发症不容忽视,需要长期观察。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泪小管塞论文参考文献
[1].黄俊,石珂,金奇芳,游志鹏,张倩.Visiplug~泪小管塞栓治疗中度以上干眼的临床疗效分析[J].眼科新进展.2018
[2].王德贵,姚勇.Smartplug泪小管塞治疗水液缺乏型干眼的长期并发症[J].眼科学报.2017
[3].张俊龙.硅泪小管塞在不同干眼症治疗中的应用探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
[4].陈晓莉,张世华,廖润斌.SmartPlug泪小管塞治疗水液缺乏型干眼症临床初步观察[J].国际眼科杂志.2015
[5].胡馨,赵博,王永毅,于亚东.应用SmartPlug泪小管塞治疗干眼症29例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医疗前沿.2013
[6].肖璇,杨燕宁,曹瑾,郁想想,袁静.VisiPlug可降解泪小管塞栓治疗中度干眼的临床疗效[J].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2012
[7].郭丽.应用SmartPlug泪小管塞治疗干眼症的临床观察[D].山东大学.2011
[8].郭丽,袁方,李斌.SmartPlug泪小管塞治疗水液缺乏型干眼症临床初步观察[J].山东大学耳鼻喉眼学报.2011
[9].郭丽,吴欣怡,袁方,李斌.应用SmartPlug泪小管塞治疗干眼症临床疗效[J].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10
[10].李莹,刘淑玲,王忠海,金玉梅,孙玉敏.硅泪小管塞在不同干眼症治疗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眼科杂志.2004
标签:眼表综合分析仪; Visi; Plug~泪小管塞栓; 干眼; 临床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