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性转变论文-李丽,杜蓉,刘其根,方淑波,陈丽平

食性转变论文-李丽,杜蓉,刘其根,方淑波,陈丽平

导读:本文包含了食性转变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刀鲚,食性转变,胃内含物分析,稳定同位素分析

食性转变论文文献综述

李丽,杜蓉,刘其根,方淑波,陈丽平[1](2019)在《长江口青草沙水库刀鲚食性转变》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胃内含物法并结合碳氮稳定同位素分析,探讨长江口青草沙水库刀鲚(Coilianasus)食物组成及其食性转变。基于胃内含物数据的聚类分析表明,刀鲚食物重量百分比(W%)在小个体(<99 mm)、中等个体(100~150 mm)和大个体(>150 mm)间两两差异显着;出现率(F%)和相对重要性指数百分比(IRI%)大个体与其他2个体长组差异显着,后两者无显着差异;数量百分比(N%)各体长组间均无显着差异。以上4种指数综合显示,小个体和大个体刀鲚分别主要摄食浮游动物和虾鱼类,中等大小个体刀鲚主要摄食浮游动物(F%、N%和IRI%占优势)和鱼类(W%占优势);碳氮双稳定同位素混合模型亦表明,虾类和鱼类对大个体刀鲚有较大的食物贡献率。刀鲚的δ~(15)N随体长线性增加,δ~(13)C与体长呈二次多项函数关系,大个体的δ~(15)N[(15.18±0.79)‰]和营养级(TL:3.63±0.23)显着高于中等个体的δ~(15)N[(13.87±0.68)‰]和TL (3.26±0.20)(P<0.01),δ~(13)C差异不显着(P>0.05)。胃内含物法结合稳定同位素分析表明,刀鲚在生长发育中发生了食性转变,转变前后分别以水层和底层生物为主要食物来源,推测其作为优势种对该水库底层和水层食物网的营养耦合起着重要作用。(本文来源于《中国水产科学》期刊2019年04期)

夏雨果,李捷,李跃飞,朱书礼,黄艳飞[2](2017)在《利用小亚基核糖体DNA(18S rDNA)分析珠江下游广东鲂性腺成熟过程中的食性转变》一文中研究指出广东鲂(Megalobrama terminalis)是珠江中下游重要的土着经济种和优势种。本实验采用18S r DNA测序分析了广东鲂4个不同发育期(II,III,IV,V)的肠道内含物。本研究是一种新的分析鱼类食性的方法。研究结果表明,矶沙蚕目,颤蚓目,海绵动物(淡水),昆虫纲,双壳类,轮虫类单巢目是广东鲂食物的主要来源。结果还表明,广东鲂性腺发育从Ⅲ期到Ⅳ期的过程中,体长达到225±19.3 mm时存在食性转变。食性转变过程中,海绵动物和轮虫消耗减少,底栖环节动物(大部分是沙蚕)和颤蚓类消耗增加。Ⅲ期是食性转变的过渡期,表现为既有幼鱼期的食性喜好,也有成鱼期的食性喜好。研究还发现,在鱼体前肠中出现的食物在后肠中同样能检测到,表明粪便18S rD NA扩增也能用于野生鱼类的食性分析。(本文来源于《2017年中国水产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期刊2017-11-08)

李瑰婷,魏汇源,杨光,任文华[3](2017)在《鲸类食性转变与消化相关基因分子进化之间关系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化石证据表明,鲸类起源于陆生偶蹄动物。伴随着鲸类由陆生进入水生生活的过程,其食性也经历了由草食性到肉食性的转变,本研究探讨与消化相关的功能基因在这一转变过程中发生了哪些适应性进化。本课题组采用生物信息学手段,选取5个蛋白酶基因家族(Pepsin、Carboxypeptidase、Trypsin、Chymotrypsin、Elastase)、4个脂肪酶基因(PLRP2、CEL、CLPS、PLA2G1B)、2个胃质子泵基因(ATP4A、ATP4B)和1个胃(本文来源于《第十叁届全国野生动物生态与资源保护学术研讨会暨第六届中国西部动物学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期刊2017-10-27)

杜可兴[4](2015)在《鲸类食性转变的分子机制初探》一文中研究指出鲸类的食性经历了由草食性到肉食性的转变过程,其祖先为与现生偶蹄目类似的草食动物,而现生鲸类均为肉食动物。化石证据表明,伴随着鲸类由陆生到半水生到完全水生的过程中,其食性也经历了由草食性到杂食性再到肉食性的转变过程,然而这一转变的分子机制尚不清楚。鉴于此,本文选择7个消化酶基因(脂肪酶LIPF、PNLIP、LIPC;蛋白酶:PGC、CTRC;淀粉酶:MGAM、AMY2A),测定了10个鲸类物种的上述基因编码序列,与其他哺乳动物同源序列进行对比分析。首先,通过构建上述基因的系统发育树,探讨鲸类消化酶基因的进化历史;其次,通过对消化酶基因的选择压力分析,检测上述酶类是否由于鲸类摄食较多脂肪和蛋白质而受到正选择作用;第叁,确定鲸类相关基因序列中的特异性位点或特殊基序的变异,以及这些特异性位点改变与食性转变的关系;最后,通过祖先序列的重构,分析具有相同食性的食肉目动物是否与鲸目动物之间存在平行进化。结果显示,上述消化酶类基因的系统发育关系与物种树大致相同,均支持偶蹄目为鲸类的最近祖先。7个消化酶基因中,有4个基因在鲸类中受到了正选择作用,其中包括2个脂肪酶基因(PNLIP、LIPF)、1个蛋白酶基因(CTRC)和1个淀粉酶基因(MGAM),脂肪酶和蛋白酶受到的正选择作用可能与鲸类的食性改变相关,而淀粉酶的正选择作用则可能与它在调节血糖方面的重要作用有关。在7个消化酶基因中共发现21个肉食动物(即食肉目和鲸目动物)之间的平行进化氨基酸位点和4个趋同位点存在,这些平行或趋同的位点不仅出现在鲸目和食肉目祖先枝之间还出现在各自的中间支之间。鲸类和食肉目动物之间的平行氨基酸位点的存在与其食物组成有着类似的高蛋白、高脂肪的特点有关。本研究揭示了消化酶相关基因在鲸类食性转变过程中的重要作用。除此之外,本文还对另一个与食性相关的RNase1基因家族进行了研究,对6个鲸类物种及其他九个目的13个哺乳动物的RNase1基因进行了注释和研究之后,又对所有物种的RNase1进行系统发生分析,研究RNase1的进化历史。结合此前其他研究的结果分析后发现,RNase1在鲸类都只有1条序列,而在草食性动物如牛、骆驼和金丝猴等都至少有2条序列。并且基因构树的结果说明,偶蹄目中的反刍亚目和胼足亚目为独立复制。鲸类并未发生基因复制可能与鲸类物种的食性转变有关。(本文来源于《南京师范大学》期刊2015-04-20)

曾庆飞,谷孝鸿,毛志刚,周露洪[5](2012)在《同位素富集-稀释法研究食性转变对鱼类不同组织N同位素转化率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稳定同位素技术广泛地用于描绘生态系统中食物网的食物来源和营养级关系,但是消费者不同组织转化率的研究相对较少。通过锦鲤摄食人工添加15N蓝藻的食性转化实验,研究不同组织N同位素转化率的差异,探讨组织生长和代谢对同位素转化的相对贡献,为不同时间尺度的稳定同位素研究取样奠定基础。结果表明,通过42d的加富蓝藻饲喂,各组织的N稳定同位素发生显着变化。肝的δ15N为(19.3±1.4)‰,显着高于其它组织,其次为鱼鳍((15.6±1.0)‰)和血液((12.6±0.4)‰),肌肉的δ15N‰最低,为(9.9±0.7)‰。在随后的同位素稀释实验中,锦鲤的体重增加,相对生长速率为0.011d-1,鳍肉的转化率最快,达到11.4%/d,半衰期仅为6.1d,其次是血液和肝,肌肉的转化率最低,仅有3.8%/d,半衰期最长,为18.4d。代谢衰减指数c和-1不存在显着差异,表明锦鲤各组织的N同位素转化主要由组织生长引起。结论显示,同位素富集-稀释法可以有效评价鱼类食性转变对不同组织同位素转化的差异,鳍肉和血液同位素分析可以作为锦鲤食性转变快速追踪的手段。(本文来源于《生态学报》期刊2012年04期)

姬继超,赵曼,郭线茹[6](2011)在《植食性昆虫食性变化及寄主转变研究概况》一文中研究指出昆虫与植物是陆地生态系统中最为重要的部分。昆虫与植物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协同进化。相互作用。植物为昆虫提供食料,昆虫为植物传授花粉。每种植物不可避免地要被某些昆虫所取食,每种昆虫都有自己特定的寄主范围,然而在自然界却会出现昆虫在非寄主植物上产卵、取食甚至最终发生寄主转变的现象。学习和经历在这种变化中起着重要作用,然而,更深层次的原因,却仍然未知。(本文来源于《华中昆虫研究(第七卷)》期刊2011-11-12)

李斌,王志坚,金丽,叶凤芬,陈大庆[7](2011)在《蒙古鲌食性转变的稳定性同位素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稳定性同位素分析并结合胃肠内容物鉴定,探讨了小江水域渠马镇至黄石镇段蒙古鲌食物组成。结果显示,体长<200 mm的小个体蒙古鲌δ13C、δ15N值分别为(-24.50‰±1.15‰)、(12.17‰±1.54‰),食性类型为杂食性偏肉食性,营养级为2.9;体长>200 mm的大个体蒙古鲌δ13C、δ15N值分别为(-23.87‰±1.12‰)、(13.54‰±1.12‰),食性类型为肉食性,营养级为3.3;大个体蒙古鲌δ13C、δ15N值极显着大于小个体蒙古鲌(P<0.01),表明蒙古鲌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发生了食性转变,但部分大个体蒙古鲌和小个体蒙古鲌由于食物来源相同而出现了同位素值重迭现象。(本文来源于《水产学报》期刊2011年09期)

高亚辉,傅万里,徐镜波,陈品健[8](2000)在《真鲷早期仔鱼食性转变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研究了真鲷 (Pagrosomusmajor)早期仔鱼的食性和食性转变。定量摄食实验研究发现 ,早期仔鱼的食性随其生长发育而发生明显的变化 ;真鲷虽为近海暖水性底层肉食性经济鱼类 ,但其前期仔鱼可摄食一些浮游藻类 (小球藻和螺旋藻 )。最大摄食率I[μg/(ind·h) ]随仔鱼的发育 ( 4~ 7日龄 )和食物种类而发生变化 ;对小球藻、螺旋藻、轮虫的最大I分别为 1.45~ 1.42、0 .49~ 1.3 9和 1.46~ 2 .51;早期仔鱼虽可摄食藻类 ,但仍以肉食性为主。在动物和植物混合食物 (轮虫 小球藻、轮虫 螺旋藻 )中 ,真鲷早期仔鱼存在食性转变 ,这对它的生存适应具有重要的生态意义。(本文来源于《台湾海峡》期刊2000年03期)

高亚辉,李松[9](1989)在《真刺唇角水蚤食性转变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真刺唇角水蚤(Labidooera enchaeta Giesbrecht)的食性是以肉食性为主的杂食性。它对不同浮游植物种类的摄食率不同。在动物和植物混合食物(Artemia 无节幼虫和 Proroentrum micans)中,真刺唇角水蚤存在食性转变,这对它在自然海区中的生存具有重要的生态意义。(本文来源于《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1989年06期)

任立新[10](1983)在《鲤鱼苗食性转变初探》一文中研究指出1983年6月,对实验饲养的各期鲤鱼苗进行了消化道前端内含物测定,以观察其食性转变情况。自鲤鱼苗孵出约36小时起,即可取食少量轮虫,但基本上未消化;全长达8毫米以上时主食轮虫类(以龟甲轮虫、裂足轮虫为主);在近9毫米时,仍以轮虫类为主食,并开始摄食其它幼(本文来源于《四川动物》期刊1983年04期)

食性转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广东鲂(Megalobrama terminalis)是珠江中下游重要的土着经济种和优势种。本实验采用18S r DNA测序分析了广东鲂4个不同发育期(II,III,IV,V)的肠道内含物。本研究是一种新的分析鱼类食性的方法。研究结果表明,矶沙蚕目,颤蚓目,海绵动物(淡水),昆虫纲,双壳类,轮虫类单巢目是广东鲂食物的主要来源。结果还表明,广东鲂性腺发育从Ⅲ期到Ⅳ期的过程中,体长达到225±19.3 mm时存在食性转变。食性转变过程中,海绵动物和轮虫消耗减少,底栖环节动物(大部分是沙蚕)和颤蚓类消耗增加。Ⅲ期是食性转变的过渡期,表现为既有幼鱼期的食性喜好,也有成鱼期的食性喜好。研究还发现,在鱼体前肠中出现的食物在后肠中同样能检测到,表明粪便18S rD NA扩增也能用于野生鱼类的食性分析。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食性转变论文参考文献

[1].李丽,杜蓉,刘其根,方淑波,陈丽平.长江口青草沙水库刀鲚食性转变[J].中国水产科学.2019

[2].夏雨果,李捷,李跃飞,朱书礼,黄艳飞.利用小亚基核糖体DNA(18SrDNA)分析珠江下游广东鲂性腺成熟过程中的食性转变[C].2017年中国水产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2017

[3].李瑰婷,魏汇源,杨光,任文华.鲸类食性转变与消化相关基因分子进化之间关系的研究[C].第十叁届全国野生动物生态与资源保护学术研讨会暨第六届中国西部动物学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2017

[4].杜可兴.鲸类食性转变的分子机制初探[D].南京师范大学.2015

[5].曾庆飞,谷孝鸿,毛志刚,周露洪.同位素富集-稀释法研究食性转变对鱼类不同组织N同位素转化率的影响[J].生态学报.2012

[6].姬继超,赵曼,郭线茹.植食性昆虫食性变化及寄主转变研究概况[C].华中昆虫研究(第七卷).2011

[7].李斌,王志坚,金丽,叶凤芬,陈大庆.蒙古鲌食性转变的稳定性同位素研究[J].水产学报.2011

[8].高亚辉,傅万里,徐镜波,陈品健.真鲷早期仔鱼食性转变研究[J].台湾海峡.2000

[9].高亚辉,李松.真刺唇角水蚤食性转变的研究[J].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9

[10].任立新.鲤鱼苗食性转变初探[J].四川动物.1983

标签:;  ;  ;  ;  

食性转变论文-李丽,杜蓉,刘其根,方淑波,陈丽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