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外科论文_钱金栋,周一兵,张阳,孙建国

导读:本文包含了放射外科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外科,伽玛刀,剂量,颅内,肿瘤,听神经,脑室。

放射外科论文文献综述

钱金栋,周一兵,张阳,孙建国[1](2019)在《无框架脑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治疗摆位误差对剂量影响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无框架脑立体定向放射外科(stereotactic radiosurgery,SRS)治疗摆位误差对剂量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9月至2018年9月35例行SRS单次治疗的转移性颅内肿瘤患者资料,其均利用无框架定位系统摆位后,行图像引导获取6个自由度(即左右、头脚、前后方向的平移与旋转)的校准前、校准后摆位误差,根据校准前、校准后摆位误差值移动治疗计划等中心位置,模拟摆位误差校准前、校准后计划并将其与治疗计划进行比较,分析平移、旋转误差对靶区、危及器官剂量分布的影响。结果:部分患者原始平移和旋转误差超出肿瘤靶区(gross tumor volume,GTV)外扩范围不能被临床容许,使用6D治疗床自动摆位后再次行位置验证,摆位误差在左右、头脚、前后方向的最大绝对值、均值等均达到SRS治疗要求的亚毫米精度;对旋转和平移误差进行修正后95%的处方剂量D_(95)在计划肿瘤靶区(planning gross tumor volume PGTV)中的覆盖率明显升高最小剂量D_(min)偏离处方剂量的范围降低;最大剂量D_(max)、99%的处方剂量D_(99)和最小剂量D_(min)。在GTV中的覆盖率变化在修正前后无明显变化;SRS计划设计时能够有效避让危及器官,因此危及器官剂量受摆位误差影响小,误差修正前后无明显变化。结论:通过图像引导和6D治疗床自动位置校准无框架系统可满足SRS定位精度、治疗精度的要求。(本文来源于《医疗卫生装备》期刊2019年12期)

张平,邓官华,戴鹏,罗龙辉,黄庆[2](2019)在《RapidArc与HybridArc技术在大体积脑转移瘤立体定向放射外科中的剂量学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RapidArc与HybridArc技术对大体积脑转移瘤的立体定向放射外科计划剂量学参数和机器跳数的影响。方法:选择10例颅内大体积脑转移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Rapid Arc和HybridArc技术设计计划,比较两组计划的靶区适形度指数(CI)、梯度跌落指数(GI)、均匀性指数(HI),危及器官剂量分布,靶区周边正常组织受量体积以及机器跳数。结果:与RapidArc计划相比,HybridArc计划的靶区H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400, P=0.161),CI不接近1,而GI更接近于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CI:t=-2.521, P=0.012;GI:t=-2.240, P=0.025)。与Rapid Arc计划相比,HybridArc计划的周边正常组织2 Gy剂量受照体积更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4、6、8和12 Gy剂量受照体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75、0.050、0.069、0.068),16和20 Gy剂量受照体积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0.017)。与Rapid Arc计划相比,HybridArc计划的脑干、右眼、左侧视神经和右侧视神经最大受照剂量更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2、0.017、0.017、0.017),左侧晶体、右侧晶体、左眼、视交叉最大受照剂量相似(P≥0.05)。与Rapid Arc计划相比,HybridArc计划的机器跳数平均减少908MU。结论:在大体积脑转移瘤立体定向放射外科中,采用HybridArc技术设计计划,靶区适形度更好,剂量梯度跌落更陡,且可明显减少机器跳数,但正常组织高剂量区受量更高,部分危及器官最大受照剂量更低。(本文来源于《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期刊2019年08期)

卢雨零,黎丽,刘雪艳,陈琳,孟志华[3](2019)在《颅内疾病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治疗的核磁影像定位护理》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颅内疾病进行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治疗时,采用核磁场强定位过程全方位实施护理的重要性。方法选取2018年4月至2018年9月,在我院采用核磁影像定位进行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治疗的颅内疾病患者110例,依据患者病情、年龄以及性别等实施全方位护理,记录所有患者的定位成功率。结果护理后,110例患者中,共2例患者通过二次进床完成影像定位,1名患者因定位失败而放弃治疗,影像定位总成功率达到90.09%。结论在颅内疾病患者接受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治疗时,于核磁影像定位过程实施全方位的护理,可有效提升定位成功率,值得临床广泛推广使用。(本文来源于《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期刊2019年45期)

薛亚飞,邬迎喜,赵兰夫,吕文海,赵天智[4](2019)在《伽玛刀放射外科治疗49例颅咽管瘤的临床效果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伽玛刀放射外科治疗颅咽管瘤的临床效果和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49例颅咽管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均给予伽玛刀放射外科治疗,肿瘤平均体积为2.75 cm~3,边缘平均剂量为11.8 Gy。临床效果通过磁共振检查、神经内分泌学和下丘脑症状、并发症和KPS评分评价。结果:49例患者影像学检查,16例完全缓解,20例部分缓解,9例无变化,4例肿瘤进展。肿瘤反应率为69.4%,控制率为87.8%。使用11.8 Gy的边缘剂量治疗较小的颅咽管瘤,有更好的控制率且没有并发症发生。KPS评分100分24例, 90分16例,70~80分4例,50~60分2例。Kaplan-Meier生存分析表明5年生存率为95.9%,10年生存率为87.8%。5年肿瘤无进展生存率为77.6%,10年肿瘤无进展生存率为73.5%。3例患者因肿瘤进展死亡。结论:在显微手术联合放射治疗后,肿瘤体积的减小和有效的放射剂量设定对于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和生存至关重要。(本文来源于《现代肿瘤医学》期刊2019年10期)

孙时斌[5](2019)在《伽玛刀放射外科治疗神经纤维瘤病Ⅱ型相关听神经瘤的临床疗效》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伽玛刀放射外科对神经纤维瘤病Ⅱ型(neurofibromatosisⅡ,NF-2)相关听神经瘤的长期临床疗效及其在综合治疗中的作用。方法收集1994年12月~2008年12月行伽玛刀治疗并随访1年以上的60例NF-2患者,其中男27例,女33例,年龄12~59岁,中位年龄30岁。60例患者的120个听神经瘤中,14个单纯行开颅手术,13个处于动态观察中,其余93个听神经瘤中74个单纯行咖玛刀治疗,19个开颅术后再行咖玛刀治疗。结果中位随访时间为100个月(12~245个月),NF-2相关听神经瘤的肿瘤控制率为77%,3、5、10及15年累积肿瘤控制率分别为96%、94%、80%及70%。远期听力保留率为25%,3、5、10及15年累积听力保留率分别为89%、81%、47%及19%。结论伽玛刀放射外科治疗能长期控制中小体积NF-2型相关听神经瘤的生长,但肿瘤控制率及听力保留率低于散发的单侧听神经瘤。Wishart型较Gardner型发展快疗效差,基因表型是影响预后的显着因素。(本文来源于《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期刊2019年01期)

蔡林波,李娟,赖名耀,周江芬,胡清军[6](2018)在《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治疗脑转移瘤的应用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治疗(SRS)是一种高度精确的局部治疗。目前SRS已成为脑转移瘤的一线治疗方案。本文将近年来在脑转移瘤的SRS领域一些重点如转移瘤数量的选择,放疗计划实施模式,挽救性SRS的使用,术后术腔的处理模式,联合靶向治疗及治疗相关副作用的最新进展进行总结。(本文来源于《临床神经外科杂志》期刊2018年06期)

杨鹏飞,刘雅洁,邓灵波,王树滨[7](2018)在《分次立体定向放射治疗与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治疗脑转移瘤的疗效及毒性比较的荟萃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并比较分次立体定向放射治疗(fractionated stereotactic radiotherapy,FSRT)和立体定向放射外科(stereotactic radiosurgery,SRS)治疗脑转移瘤的疗效及毒性。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国内外公开发表的文献,对纳入文献的方法和质量进行评价,使用RevMan 5.2版软件对FSRT和SRS治疗脑转移瘤的疗效和毒性进行荟萃分析。结果共有6篇文献符合纳入标准。荟萃分析结果表明,使用FSRT和SRS治疗脑转移瘤的1年总生存率OR为1.03(95%CI:0.78~1.36),1年局部控制率OR为1.24(95%CI:0.48~3.20),1年局部无进展生存率OR为0.98(95%CI:0.62~1.57),提示两种治疗方式的疗效无显着差异(P> 0.05)。毒性比较的OR为0.41(95%CI:0.26~0.65),提示两种治疗方式的毒性差异具有显着性(P <0.05)。结论 FSRT与SRS治疗脑转移瘤的疗效无显着差异,FSRT发生毒性的概率更小,较SRS更具优势。(本文来源于《肿瘤综合治疗电子杂志》期刊2018年03期)

高德智,孙时斌[8](2018)在《伽玛刀放射外科分次治疗颅内大型动静脉畸形的初步临床疗效》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初步评价伽玛刀放射外科剂量分次治疗颅内大型动静脉畸形(AVM)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2001年1月至2011年12月北京市神经外科研究所伽玛刀室采取伽玛刀剂量分次治疗的18例大型AVM(>10 cm~3),患者年龄为7~50[中位数18(14,30)]岁。两次伽马刀治疗间隔时间中位数32(13~96)个月。首次治疗AVM体积11.5~51.3[中位数16.0(13.0,22.0)]cm~3;边缘处方剂量13.0~17.0[中位数14.8(14.0,16.0)]Gy;第2次治疗AVM体积中位数5.3(3.0,8.2)cm~3,边缘处方剂量中位数15.0(14.0,15.0)Gy。伽玛刀治疗后随访时间中位数89.5(34.0~122.0)个月。采用MRI及DSA评估治疗效果。结果末次随访时MRI显示8例闭塞,3例次全闭塞,7例体积缩小>50%。DSA显示3例闭塞。5例患者治疗后共出现6次脑出血,其中1例因脑出血死亡,2例患者出现永久性放射相关并发症。结论初步观察显示伽玛刀剂量分次照射是颅内大型AVM的一种有效治疗方式。(本文来源于《中国脑血管病杂志》期刊2018年07期)

甄俊杰,洪伟平,王辉,杨艳莹,山常国[9](2018)在《脑室外引流术联合分次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治疗巨大脑转移瘤》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脑转移瘤所致的梗阻性脑积水常导致严重的颅高压,使患者失去放疗等挽救性治疗的机会,严重威胁患者生命。本研究报道1例右侧脑室叁角区巨大脑转移瘤病例,采用脑室外引流术(EVD)联合分次立体定向放射外科(FSRS)治疗后,患者取得较好的近期疗效。方法 1例59岁女性肺癌脑转移患者发生脑疝,昏迷状态下急诊入院;MRI显示肿瘤巨大,最大直径为5.3 cm,体积为32.5 mL。家属拒绝开颅手术,即予行EVD减轻梗阻性脑积水后,应用FSRS治疗其脑转移瘤。结果 EVD第2 d患者神志恢复清醒,EVD联合FSRS治疗后,肿瘤缩小,患者生活质量明显改善。结论对于脑转移瘤引起的梗阻性脑积水,EVD联合FSRS可作为快速缓解症状的一种急救方法。(本文来源于《临床神经外科杂志》期刊2018年03期)

敖翔[10](2018)在《伽玛刀立体定向放射外科的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放射外科学、影像医学以及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伽玛刀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但是在使用过程中也需要加强管理,确保伽玛刀使用的质量。本研究主要针对伽玛刀立体定向放射外科的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展开综述。(本文来源于《医疗装备》期刊2018年11期)

放射外科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探讨RapidArc与HybridArc技术对大体积脑转移瘤的立体定向放射外科计划剂量学参数和机器跳数的影响。方法:选择10例颅内大体积脑转移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Rapid Arc和HybridArc技术设计计划,比较两组计划的靶区适形度指数(CI)、梯度跌落指数(GI)、均匀性指数(HI),危及器官剂量分布,靶区周边正常组织受量体积以及机器跳数。结果:与RapidArc计划相比,HybridArc计划的靶区H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400, P=0.161),CI不接近1,而GI更接近于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CI:t=-2.521, P=0.012;GI:t=-2.240, P=0.025)。与Rapid Arc计划相比,HybridArc计划的周边正常组织2 Gy剂量受照体积更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4、6、8和12 Gy剂量受照体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75、0.050、0.069、0.068),16和20 Gy剂量受照体积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0.017)。与Rapid Arc计划相比,HybridArc计划的脑干、右眼、左侧视神经和右侧视神经最大受照剂量更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2、0.017、0.017、0.017),左侧晶体、右侧晶体、左眼、视交叉最大受照剂量相似(P≥0.05)。与Rapid Arc计划相比,HybridArc计划的机器跳数平均减少908MU。结论:在大体积脑转移瘤立体定向放射外科中,采用HybridArc技术设计计划,靶区适形度更好,剂量梯度跌落更陡,且可明显减少机器跳数,但正常组织高剂量区受量更高,部分危及器官最大受照剂量更低。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放射外科论文参考文献

[1].钱金栋,周一兵,张阳,孙建国.无框架脑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治疗摆位误差对剂量影响的研究[J].医疗卫生装备.2019

[2].张平,邓官华,戴鹏,罗龙辉,黄庆.RapidArc与HybridArc技术在大体积脑转移瘤立体定向放射外科中的剂量学比较[J].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2019

[3].卢雨零,黎丽,刘雪艳,陈琳,孟志华.颅内疾病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治疗的核磁影像定位护理[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

[4].薛亚飞,邬迎喜,赵兰夫,吕文海,赵天智.伽玛刀放射外科治疗49例颅咽管瘤的临床效果分析[J].现代肿瘤医学.2019

[5].孙时斌.伽玛刀放射外科治疗神经纤维瘤病Ⅱ型相关听神经瘤的临床疗效[J].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2019

[6].蔡林波,李娟,赖名耀,周江芬,胡清军.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治疗脑转移瘤的应用进展[J].临床神经外科杂志.2018

[7].杨鹏飞,刘雅洁,邓灵波,王树滨.分次立体定向放射治疗与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治疗脑转移瘤的疗效及毒性比较的荟萃分析[J].肿瘤综合治疗电子杂志.2018

[8].高德智,孙时斌.伽玛刀放射外科分次治疗颅内大型动静脉畸形的初步临床疗效[J].中国脑血管病杂志.2018

[9].甄俊杰,洪伟平,王辉,杨艳莹,山常国.脑室外引流术联合分次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治疗巨大脑转移瘤[J].临床神经外科杂志.2018

[10].敖翔.伽玛刀立体定向放射外科的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J].医疗装备.2018

论文知识图

曲ife立体定向放射外科系统治...脑膜瘤Y一刀放射外科治疗后脑水...垂体腺瘤X-刀分次治疗前后MRI2A治疗前2...射波刀X-sightlung同步呼吸追踪方式下图...射波刀X-sightlung同步呼吸追踪方式下图...垂体腺瘤X-刀单次治疗前后MRI1A治疗前1...

标签:;  ;  ;  ;  ;  ;  ;  

放射外科论文_钱金栋,周一兵,张阳,孙建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