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全国电力行业营业用电专业技能竞赛获奖名单(论文文献综述)
李泽军[1](2021)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来东北工业劳模研究》文中研究表明
姚智恒[2](2020)在《Y供电公司客户关系管理策略研究》文中认为在党中央、国务院部署和领导下,电力行业从2002年起不断深化改革,按照“政企分开、厂网分开、主辅分开”总体思路要求,积极推动“管住中间、放开两头”机制体制改革,正逐步放开除输电和配电之外的其他环节电价,有序社会企业放开电力配售市场,拓展了电力用户的购电自主权和选择项。一直以来的供电企业与用户之间配售关系变成为供电企业、售电公司和用户多方电关系。这种市场形势变化对供电电力业务模式、服务方式及营销措施都提出新的挑战。怎么才能增加客户价值、提升客户满意度、提高企业竞争力,进而实现企业的长期可持续性发展,是各供电公司需面对和解决的问题。因此,电力企业客户关系管理需求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值得深入探索和实践。本文选取Y供电公司作为研究对象,研究过程中采用问卷调查和数据分析相结合、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等方法,对Y供电公司的客户关系管理现状、问题、原因进行深入分析,有针对性地制定差异化的客户关系管理优化方案,并提出保障有效实施的配套措施。同时,研究紧紧结合当前整个当前社会、政治、经济环境等,让本文的分析和研究思路更加具有针对性、实效性和可操作性。通过研究,本文认为Y供电公司抓住电力行业的整体竞争格局正发生深度变革的机遇,按照用电的特点、价值高低对客户群体实施较为细致的分类,据此制定差别化的客户管理策略和优化措施。大客户是Y供电公司电力客户关系管理的重点,可以制定基于价值提升的大客户关系优化措施,为其提供差别于普通客户的个性化、增值化的产品与服务,致力于通过建立与大客户之间长期稳定的良好关系,实现客户价值,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同时,针对普通客户,Y供电公司也不能偏离电力行业公共性、公益性等属性,可以制定基于满意度提升的关系管理优化措施,以保障基本公共服务的供给,满足民生需求,体现社会责任,实现社会价值。
杨昆仑[3](2020)在《电网直流换流站设备管控体系的研究》文中认为设备的管控水平对电网直流换流站的安全稳定运行发挥着关键作用。经过实地调研对照,±660kV胶东直流换流站的设备管控工作还未达到尽善尽美的程度,其设备管控水平与国内外同行业管理水平相比还存在着提升空间,比如其在设备管控方面还未形成科学完善的管控体系,这就导致在生产规模不断扩大的现实形势下,以往常规化的设备管控模式将越来越难以确保全站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同时也不利于设备管理人才的培养和发展。本论文着眼于如何构建胶东直流换流站的设备管控体系这一课题,深入胶东换流站生产现场开展调查研究,学习借鉴国内外先进研究论着和成果,阐述了胶东直流换流站的设备状况和特点,深入分析了胶东站内设备管控方式存在的不足,针对性地提出了提升需求和研究方向。在此基础上,将精益化管控和全生命周期管控的方法应用到胶东站设备管控体系构建的研究中,运用“5S现场管理法”“TPM模式”“最优化算法”等研究工具,构建出了基于设备全生命周期的设备管控方法和评价体系,设计出了培养设备管控人才的有效模式,探讨了胶东直流换流站设备管控体系的落地实施推进模式,搜集了现场实施该模式的现场应用数据,有效验证了设备管控体系对于提高胶东直流换流站设备管控水平的切实效果。通过胶东直流换流站设备管控体系的构建和实施,达到了设备可靠性和人员素质双提升的良好效果。一方面设备管控体系的构建,促使现场工作人员时刻掌握电力设备的运行状况,根据设备的运行状况对设备可能发生的故障实现提前预测,可以制定相应的处理预案和措施,有效预防了设备事故的发生,为设备的安全运行提供有力的措施保障。另一方面,设备管控体系的构建使胶东直流换流站的设备管控模式更加科学高效,降低了生产过程中人、财、物的不必要浪费,大大减轻了设备运维人员的工作压力,达到了人机互促的良性运行模式。
刘奕[4](2020)在《5G网络技术对提升4G网络性能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设备接入到移动网络,新的服务与应用层出不穷,对移动网络的容量、传输速率、延时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5G技术的出现,使得满足这些要求成为了可能。而在5G全面实施之前,提高现有网络的性能及用户感知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从5G应用场景及目标入手,介绍了现网改善网络性能的处理办法,并针对当前5G关键技术 Massive MIMO 技术、MEC 技术、超密集组网、极简载波技术等作用开展探讨,为5G技术对4G 网络质量提升给以了有效参考。
刘旭原[5](2020)在《发电企业碳会计信息披露研究 ——以A企业为例》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而经济发展与环境污染之间的矛盾也日益凸显。当今全球气候变化问题俨然已成为世界各国最严重的环境问题之一,而主要成因就是世界各国向大气层大量排放二氧化碳,这不仅影响了人类健康与生活质量,同时也给全球经济造成了一定的消极影响。世界各国与国际上各环境组织都已对采取节能减排措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达成共识。然而,如何对低碳经济发展中企业排放二氧化碳造成的环境后果进行量化成为关键,在此背景下,碳会计应运而生。碳会计信息披露作为碳会计的主要表现形式和组成部分,具有信息传递、提高信息透明度、缓解信息不对称性等重要作用。碳会计信息披露作为新兴研究领域,不仅反映了企业在低碳经济背景下碳减排、低碳战略与措施等相关信息,也满足了信息使用者的需求和利益相关者的科学决策参考。在全国范围的节能减排要求下,碳会计信息披露受到了学术界和实务界的高度重视。发电行业是高耗能和重污染行业之一,也是重点控排行业。2017年发电行业成为我国首批纳入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试点行业,发电行业每年排放的二氧化碳量居所有行业之首,约占全国二氧化碳排放总量的40%。因此,选择发电行业作为碳会计信息披露研究对象,具有充分的代表性和典型性。本文以案例研究的形式对我国发电行业与发电企业碳会计信息披露进行深入研究。首先,以发电行业中大量排放二氧化碳的火力发电企业为行业研究典型,从行业层面对发电行业上市公司碳会计信息披露现状进行研究。然后,选择火力发电企业中具有充分代表性的A企业进行案例研究。根据当前我国发电行业碳会计信息披露的整体现状,研究发电行业的碳会计信息披露方式、披露内容以及所存在的问题,分析发电行业碳会计信息披露所面临的行业现状。进而,深入剖析A企业的碳会计信息披露,探究A企业进行碳会计信息披露的动因,着重研究A企业碳会计信息的披露方式和披露内容。从而,指出A企业碳会计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从内外两方面分析问题成因,探究A企业进行碳会计信息披露所产生的影响。最后,为提高A企业碳会计信息披露水平提出了优化思路,为完善我国碳会计信息披露体系提出了合理可行的建议,从而保证我国企业的绿色、低碳、可持续的前进方向。
刘森,张书维,侯玉洁[6](2020)在《3D打印技术专业“三教”改革探索》文中研究表明根据国家对职业教育深化改革的最新要求,解读当前"三教"改革对于职教教育紧迫性和必要性,本文以3D打印技术专业为切入点,深层次分析3D打印技术专业在教师、教材、教法("三教")改革时所面临的实际问题,并对"三教"改革的一些具体方案可行性和实际效果进行了探讨。
计琳琳[7](2020)在《“面向人人”中职技能竞赛分析及人才培养对策研究 ——以“电气控制线路安装与调试”赛项为例》文中研究指明职业技能竞赛作为我国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之一,旨在强化学生技能技术,全面培养综合能力和素质,为社会培育更多的高技能高素质人才。但目前不是每个中职学校都能真正在人才培养上与职业技能竞赛目标保持一致,部分学校出现精英式选拔等问题。浙江省创建的“面向人人”中职技能竞赛作为一种基于传统中职技能竞赛的新型竞赛,倡导普适性教育,旨在促进学校全面提高所有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因此,本研究以“电气控制线路安装与调试”赛项为例,基于对该赛项的相关分析,针对目前浙江省可参赛专业(电气技术应用及相关专业)的人才培养现状,发现问题并分析原因,对“面向人人”中职技能竞赛背景下如何有效培养人才展开研究。本研究首先对“面向人人”、职业技能竞赛和人才培养的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综述,以此建立理论基础。其次,研究“面向人人”中职技能竞赛的发展概况,挖掘其对人才培养的贡献和局限,进而基于电气技术应用及相关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的审视,说明通过该竞赛可以对每个学生进行综合性评价。因此通过案例分析法对竞赛内容、评判标准、指导思想、竞赛方式进行分析,总结竞赛特点,并结合职业“素质本位”理论构建综合职业能力结构框架。再次,基于该框架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调研浙江省电气技术应用及相关专业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培养现状,以及中职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方法、考核评价体系、教师队伍以及实训基地的人才培养环境现状。从中发现目前存在通用职业能力培养与专业课联系不紧密、基本职业素质和专业职业素质培养被轻视、职业专业知识与职业专业技能培养被割裂、综合职业能力整体水平偏低且发展不均衡的问题。同时从人才培养环境的六个角度分析其产生问题的原因。最后,基于问题和原因,提出人才培养对策。学校要建立基于综合职业能力的人才培养目标以优化人才培养目标;学校要增设竞赛心理素质训练的课程、突出公共基础课为专业课服务的理念、构建课程教学资源共享平台以优化综合性的课程设置;教师要在专业课程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实训课程采用分层教学法以实施“面向人人”的教学方法;教师要构建多元化的考核评价主体和评价方式以建立多元化的考核评价体系;学校要通过校企合作优化教师培训机制、建立行业企业专家团队以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学校要切实缩短日常实训设备与竞赛标准的差距、构建赛教融合的实训环境以完善现代化的实训基地建设。
姜雨含[8](2019)在《基于EVA的人工智能企业价值评估研究 ——以科大智能为例》文中认为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发展,在全球人工智能发展的良好势头下,人工智能(AI)的发展迅猛,日益成为引领科技进步、推动产业升级的新引擎,人类社会的生产、生活方式将被颠覆性地改变,并成为新一轮国际竞争的焦点。中国人工智能企业在当下第三次浪潮中的发展势头良好,处于全球领先地位。当今人工智能技术突飞猛进地影响对人类社会,在为安防、金融、教育、电商、交通等诸多领域,人工智能都在发挥着巨大作用,前景广阔。当前,我国正在大力推进转型经济,国家政策鼎力支持,要发展人工智能到实际顶级水平。基于此产生的人工智能企业上市、配股、并购和重组等经济行为日益频繁,人工智能企业的价值逐渐成为投资者关注的热点。无论从企业并购重组角度还是市场投资者的角度,运用有效的方法对人工智能企业进行评估,对目标企业进行合理定价,就有重大意义。本文使用EVA模型,并结合人工智能企业的特征以及价值特点,对人工智能企业价值评估进行探讨。文章通过介绍选题背景、理论和实践意义,介绍了人工智能如今在世界发展的良好势头以及人工智能在我国发展的必要性和当前状况,并且人工智能产业得到了国家政策大力支持。本文采用了规范的研究方法对国内外文献进行梳理,认为理论界与实务界对人工智能等高科技企业价值的评估还停留在初期阶段,少有针对高新技术行业尤其是高速发展的人工智能企业的EVA价值评估研究,评估理论与实务相结合的经验很少,需要在理论方面更多的探索、改进新方法来指导实务中的评估。同时,文章阐述了研究内容,给出了研究框架,说明了研究方法、创新点以及局限性。文章分析了人工智能企业的现状,包括人工智能企业概念、未来的发展方向。利用人工智能企业的特点,分析传统评估方法的适用性,得出资产评估基本方法来评估人工智能企业价值的不足和局限,所以引入了EVA估值模型法。然后从三个层次分析了人工智能企业的盈利模式,并基于人工智能企业盈利模式分析了影响人工智能企业价值的因素,根据上述的理论框架体系并结合人工智能企业价值影响因素和盈利模式来指导人工智能企业——科大智能企业价值评估,构建出调整项目后的EVA估值模型对案例企业进行应用研究,研究过程中考虑科大智能的盈利模式以及价值影响因素,通过对科大智能案例的应用研究并分析结果,评估价值结果误差率标准应该在与企化市值相比10%以内,本文研究得出的科大智能公司价值和公司实际12月平均市值间误差率为3.52%,验证了EVA估值法的科学性和实用性,所以该方法是适用于人工智能企业价值评估的,可以在实务领域进行探索和应用。本文的创新点是在应用EVA模型评估人工智能企业价值时,对人工智能的会计项目调整做了相应改进,使得计算出的EVA能够更加真实地反映出企业的经营业绩。当国内外还局限于传统的估值模型进行人工智能行业评估,本文基于EVA估值模型,从A股上市公司中选择了一家优质的人工智能企业科大智能进行案例应用研究,通过研究认为EVA估值方法值得研究,在未来实务操作的运用会更丰富,也使EVA估值模型在人工智能行业的实务领域评估提供一种思路。
汪妍泽[9](2019)在《学院式建筑教育的传承与变革 ——兼论东南大学建筑教育发展》文中指出中国建筑教育发展历程是中国建筑学科现代转型进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厘清其历史真源、思想脉络,探索其发展规律可以为当今中国建筑教育所面临的问题提供重要参考。中国高等建筑教育承袭法国巴黎美术学院建筑教育思想,并与中国高等建筑教育制度相结合形成了系统、高效的建筑教育模式。但是随着社会变革及现代主义建筑思想的冲击,源自古典美学的巴黎美术学院建筑教育和时代发展愈显脱节,逐渐显露出认知落后、步伐蹒跚的疲态,一度被认为是保守思想的代名词,学界也曾因此而“一边倒”地认为其阻碍了中国建筑教育的现代转型。为了摒除观念偏见、还原史实的客观性,本文采用层次化的方法剖析巴黎美术学院建筑教育的本质,揭示这一经典教育模式的积极意义。研究的首要层次是全面、客观地重审巴黎美术学院建筑教育及其延续,打破中西壁垒以大历史观的视野重识其教学内涵,以时空交织的纵横网络从教育制度与知识体系两方面入手系统探讨“学院式建筑教育”这一命题;研究的更深层次在于梳理高等建筑教育发展脉络中的连贯线索,分析其中可以适应变革、历久弥新的内在因素,而中国建筑教育由移植到创新的发展历程也揭示了学院式建筑教育在中国建筑学科现代转型中的生命力。就以上问题,绪论部分提出了本文研究的出发点,通过对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回顾提出研究的具体内容、创新点及框架。正文六个章节分两部分,就建筑教育制度与知识体系的建立、发展,分别论述自17世纪中叶到20世纪初西方建筑教育的历史渊源,以及以东南大学建筑教育为典型的中国建筑教育的演进。第一部分包含第一、二章。第一章从西方建筑教育组织方式梳理高等院校中建筑教育制度的建立过程,从中透析教育制度步步变革的影响因素。第二章从西方建筑教育知识结构演变展示高等建筑教育在多种思想源头的影响下呈现出的开放性知识体系,以此预示中国建筑教育思想现代转型的可能性。第二部分包含第三至六章。第三章通过各时期典型教学计划对比分析中国高等建筑教育制度的建立、发展及变革阶段的动态因素;第四、五章分别从知识体系的两个方面:设计方法和设计思想,论述中国建筑教育从吸收西方建筑思想到自主建立“中国建筑”的意识觉醒;第六章通过回顾文革及改革开放后东南大学教学改革成果,提出学院式建筑教育在中国建筑教育现代转型中的积极意义。结语部分回应绪论中提出的问题,总结中国建筑教育的多重源头以及中西建筑教育的谱系关系,揭示当代从事建筑教育发展研究的价值,并对可能的后续研究进行了展望。全文约25.7万字,图片263幅,表格55幅。
陶亮[10](2019)在《建筑师视角下的工程设计管理策略研究》文中认为国内的建筑设计管理长期呈现出流程片段化的特征,这种粗放的管理体系在我国改革开放初期虽然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随着整个建筑行业由高速增长阶段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转变,以及投资模式、技术创新、信息技术发展、产业转型、人文变化和国际化趋势等一系列的变化发展,这种管理体系对社会发展的适应性已大大降低。随着2015年WTO过渡保护期的结束,国内建筑设计市场进一步全面放开,推行以建筑师为主体的全程设计管理,回归“建筑师负责制”已成为业界的共识。转变正在发生,在上海、广西、福建等地试点的“建筑师负责制”,体现了政府推进建筑业与国际接轨、提升品质的态度和决心。我国建筑设计行业的转型升级、专业的强化与新的建设项目运作模式的产生,促使我国建筑师的角色正在重塑,新的形势需要建筑师逐渐成为项目的潜在管理者,并在有限的资源约束下,运用专业技能及系统的观点、方法和理论,对项目涉及设计的全部工作进行有效地管理,从而全面保证工程建设的顺利实施,最终提供高品质的建筑产品。同时建筑信息化作为建筑现代化的重要特征之一,已经成为引领变革这个领域发展的重要趋势,正逐渐改变传统建筑设计行业的运作及管理模式。当建筑设计摆脱单一的图纸沟通的束缚,进而实现以BIM(建筑信息化模型)为代表的建筑信息化表达后,建筑师在整个建设流程中的作用将发生重大变化,从仅侧重于设计阶段的技术服务,到对工程全流程的整体掌控。建筑信息化技术已经把整个工程建设流程中大部分的设计问题前置化,为解决贯穿整个建筑工程活动中各个主体、各个阶段出现的问题,提供了有效且可行的工作模式,从而为建筑师成为解决这些问题的最合理角色提供了技术支持。这种变革发展的趋势也恰恰是建筑师负责制所倡导的----让建筑设计源头的建筑师,成为建筑工程全生命周期的领导者。在建筑设计行业这样的发展趋势下,本论文主要研究以建筑师为主导进行全程设计管理的意义及策略,对涉及到策划、设计、施工和运管等方面工作的各个阶段进行更加合理的阶段划分,并结合作为全程设计管理重要技术手段的建筑信息化技术,提出各个阶段相应的设计管理要求和策略。为此,本论文提出了“六序法模式”的全程设计管理方法,并探讨其与BIM进行结合的意义及有效途径。论文希望一方面能为推行适合中国的建筑师负责制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和方法,另一方面也希望进一步拓展BIM在建筑师全程设计管理中的应用。论文通过三个部分展开阐述:第一部分为基础研究。首先,论文的绪论部分通过对目前国内外关于建筑设计管理相关研究若干文献资料进行梳理和分析,提出研究的内容,阐述研究的方法、关键技术和思路。在第二章论述了建筑设计管理的职能、核心任务、主体内容和影响因素,并指出了建筑设计管理中知识信息管理的重要性和主要策略。在第三章通过分析对比中外通行的职业建筑师的职能体系和全程设计管理思想,探讨建筑师负责制框架下的建筑师全程设计与管理,在建造过程中的作用和意义,以及发展趋势及建构要素,为后续的理论实践研究奠定基础。第二部分为理论实践研究。首先在第四章以国际通行的职业服务内容和专业化、全程化的标准,提出适应中国建筑师负责制的建筑师全过程工程设计管理的职业服务体系----“六序法模式”,对各阶段的工作内容、工作流程、工作成果和工作要求进行阐述,并结合项目实例进行分析总结。接着探讨了建筑师进行全程设计管理所需要的基础组织形式----建筑工作室/事务所,以保持建筑创意为核心目的的组织机构管理策略。最后在第五章研究了BIM在建筑全程设计管理中的重要性和适应性问题,论证了在建筑全程设计管理中应用BIM的思维方式和方法,并提出了“BIM整同设计管理模式”和“复合总建造师”的相关概念。第三部分为策略研究。是在对上述研究的总结和拓展基础上,分别在构建以建筑师为主体的全程设计管理、创建适宜建筑师创作的组织机构、BIM在全程设计管理中的应用以及全程化建筑师的职业教育四个方面对建筑师全程设计管理提出了适宜的优化策略。最后对论文进行了总结,并指出了本研究需要继续完善的方面,展望了建筑师视角下并结合BIM技术的全过程工程设计管理的应用前景。
二、全国电力行业营业用电专业技能竞赛获奖名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全国电力行业营业用电专业技能竞赛获奖名单(论文提纲范文)
(2)Y供电公司客户关系管理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应用现状研究 |
1.3.1 国外文献综述 |
1.3.2 国内文献综述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第2章 客户关系管理营销相关理论概述 |
2.1 电力市场营销基本理论 |
2.2 供电企业客户关系管理相关理论 |
2.2.1 供电企业客户关系管理的内涵 |
2.2.2 供电企业客户关系管理的特点 |
2.2.3 供电企业客户关系管理基本理念 |
2.3 电力客户细分和目标定位 |
2.3.1 电力市场客户分类及用电特点 |
2.3.2 电力客户目标定位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Y供电公司客户关系管理现状 |
3.1 Y供电公司基本情况 |
3.1.1 Y供电公司组织架构 |
3.1.2 Y供电公司客户分类 |
3.1.3 Y供电公司执行的电价政策标准 |
3.2 Y供电公司客户关系现状调查分析 |
3.2.1 调查问卷的设计与发放 |
3.2.2 调查统计结果 |
3.3 Y供电公司客户关系存在的主要问题 |
3.3.1 供电质量可靠性不稳定 |
3.3.2 业务流程不畅通 |
3.3.3 服务水平相对较低 |
3.3.4 客户关系管理信息系统(CRM)落后 |
3.4 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3.4.1 客户服务意识尚未形成 |
3.4.2 企业内部组织结构不能适应新要求 |
3.4.3 缺少对客户的细化管理和需求分析 |
3.4.4 管理模式缺乏创新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Y供电公司客户关系管理改进优化方案 |
4.1 Y供电公司客户关系管理目标和原则 |
4.1.1 Y供电公司客户关系管理目标定位 |
4.1.2 Y供电公司客户关系管理原则 |
4.2 基于客户分类的Y供电公司差异化服务策略 |
4.3 基于价值提升的大客户关系管理优化措施 |
4.3.1 实施大客户经理制 |
4.3.2 优化大客户专线供电 |
4.3.3 升级大客户配网结构 |
4.3.4 完善大客户服务体系 |
4.3.5 实行竞争导向定价策略 |
4.4 基于满意度提升的普通客户关系管理优化措施 |
4.4.1 健全客户满意度管理 |
4.4.2 增加缴费方式的多样性 |
4.4.3 增加普通用户的总价值 |
4.4.4 开展节能宣传和节能改造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Y供电公司客户关系管理改进保障措施 |
5.1 以客户关系管理为导向重塑组织架构 |
5.2 构建基于客户关系管理的企业文化 |
5.3 培养专业化客户关系管理队伍 |
5.4 完善客户关系管理流程 |
5.5 构建新的客户关系管理(CRM)系统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附录: Y供电公司用户满意度调查问卷 |
(3)电网直流换流站设备管控体系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变量注释表 |
1 绪论 |
1.1 电网直流换流站设备管控体系研究的背景、目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状况 |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4 本章小结 |
2 设备管控体系研究的的相关理论基础 |
2.1 精益管理理论 |
2.2 设备管理理论 |
2.3 设备管控的精益化 |
2.4 设备管理的最优化 |
2.5 本章小结 |
3 胶东直流换流站的设备管控现状、不足及优化需求分析 |
3.1 ±660kV胶东直流换流站概况和设备特点 |
3.2 ±660kV胶东直流换流站设备管控的现状和不足 |
3.3 ±660kV胶东直流换流站设备管控体系构建的需求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胶东直流换流站设备管控体系的构建 |
4.1 设备管控体系构建的内涵与模式 |
4.2 设备管控体系优化的组织、制度、流程设计 |
4.3 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流程的构建 |
4.4 设备管理人才的培养 |
4.5 设备隐患的排查和治理 |
4.6 设备的精益化检修 |
4.7 本章小结 |
5 胶东直流换流站设备管控体系效果的验证评价 |
5.1 《胶东直流换流站设备管控体系实施效果评价规则》核心内容 |
5.2 评价主要做法 |
5.3 实施效果评价情况 |
5.4 本章小结 |
6 成果及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历 |
致谢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4)5G网络技术对提升4G网络性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1 4G网络现处理办法 |
2 4G网络可应用的5G关键技术 |
2.1 Msssive MIMO技术 |
2.2 极简载波技术 |
2.3 超密集组网 |
2.4 MEC技术 |
3 总结 |
(5)发电企业碳会计信息披露研究 ——以A企业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碳会计内容的研究 |
1.2.2 碳会计信息披露的研究 |
1.2.3 碳会计信息披露影响因素的研究 |
1.2.4 研究述评 |
1.3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图 |
1.3.4 可能存在的创新点 |
第2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碳会计相关概念的界定 |
2.1.1 碳会计信息的概念 |
2.1.2 碳会计信息披露的概念 |
2.2 理论基础 |
2.2.1 社会责任理论 |
2.2.2 信号传递理论 |
2.2.3 信息不对称理论 |
2.2.4 利益相关者理论 |
第3章 我国发电行业上市公司碳会计信息披露现状 |
3.1 发电行业总体情况 |
3.2 发电行业上市公司碳会计信息披露方式 |
3.3 发电行业上市公司碳会计信息披露内容 |
3.4 发电行业上市公司碳会计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 |
3.4.1 碳会计信息披露不规范 |
3.4.2 碳会计信息披露缺乏主动性 |
3.4.3 碳会计信息披露质量较低且缺乏可比性 |
3.4.4 缺乏外部监管与内部治理 |
第4章 A企业碳会计信息披露研究 |
4.1 A企业简介 |
4.2 A企业碳会计信息披露方式 |
4.3 A企业碳会计信息披露内容 |
4.4 A企业碳会计信息披露原因 |
4.4.1 信息使用者的需求 |
4.4.2 获取外部投资 |
4.4.3 行业影响 |
4.4.4 未来经营 |
4.5 A企业碳会计信息披露目前所存在的问题 |
4.5.1 碳会计信息披露不规范 |
4.5.2 碳会计信息披露质量不高 |
4.6 A企业碳会计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成因分析 |
4.6.1 缺乏准则制度指导 |
4.6.2 监管力度不足 |
4.7 A企业提高碳会计信息披露产生的影响 |
4.7.1 经济效益 |
4.7.2 社会效益 |
第5章 完善碳会计信息披露的建议与优化思路 |
5.1 完善A企业碳会计信息披露的优化思路 |
5.1.1 提高企业的节能减排意识 |
5.1.2 完善碳会计信息披露规范 |
5.1.3 加强内部监管力度 |
5.1.4 加强与环保组织和第三方机构合作 |
5.1.5 提升企业的信息披露意识 |
5.2 完善发电行业碳会计信息披露的建议 |
5.2.1 建立健全碳会计信息披露体系 |
5.2.2 完善碳会计信息披露理论研究 |
5.2.3 加大碳会计信息监管力度 |
5.2.4 加强碳会计信息的第三方鉴证 |
5.2.5 提高社会公众低碳意识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致谢 |
(6)3D打印技术专业“三教”改革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1 3D打印技术专业“三教”面临的突出问题 |
1.1 师资团队的教学素养相对偏差 |
1.2 3D打印技术专业教材不成体系,资源匮乏 |
1.3 教法难以提升学生参与的主动性 |
2 3D打印技术应用专业“三教”改革措施 |
2.1 通过“名师引领、双元结构、分工协作”的准则塑造团队 |
2.1.1 依托有较强影响力的带头人,有效开发名师所具备的引领示范效果 |
2.1.2 邀请大师授教,提升人才的技术与技能水准 |
2.2 推进“学生主体、育训结合、因材施教”的教材变革 |
2.2.1 设计活页式3D打印教材 |
2.2.2 灵活使用信息化技术,形成立体化的教学 |
2.3 创新推行“三个课堂”教学模式,推进教法改革 |
2.3.1 采取线上、线下的混合式教法 |
2.3.2 构建与推进更具创新性的“三个课堂”模式 |
(7)“面向人人”中职技能竞赛分析及人才培养对策研究 ——以“电气控制线路安装与调试”赛项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国家给予职业技能竞赛的政策支持 |
1.1.2 传统的中职技能竞赛现状不容乐观 |
1.1.3 “面向人人”中职技能竞赛具有创新意义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 |
1.3.1 “电气控制线路安装与调试”赛项的分析 |
1.3.2 电气技术应用及相关专业人才培养对策的提出 |
1.4 研究方案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论文基本框架 |
1.6 核心概念界定 |
1.6.1 “面向人人”的含义 |
1.6.2 “面向人人”中职技能竞赛的含义 |
1.6.3 “电气控制线路安装与调试”赛项的含义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面向人人”的研究现状 |
2.1.1 “面向人人”的国内研究现状 |
2.1.2 “面向人人”的国外研究现状 |
2.2 职业技能竞赛的研究现状 |
2.2.1 职业技能竞赛的国内研究现状 |
2.2.2 职业技能竞赛的国外研究现状 |
2.3 职业技能竞赛对人才培养的影响研究 |
2.3.1 职业技能竞赛对人才培养的影响的国内研究现状 |
2.3.2 职业技能竞赛对人才培养的影响的国外研究现状 |
2.4 国内外研究述评 |
2.5 理论基础 |
2.5.1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2.5.2 人本主义理论 |
2.5.3 职业“素质本位”理论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电气控制线路安装与调试”赛项分析及综合职业能力结构框架构建 |
3.1 “面向人人”中职技能竞赛的发展概况 |
3.1.1 “面向人人”中职技能竞赛的概况 |
3.1.2 “面向人人”中职技能竞赛对人才培养的贡献与局限 |
3.2 电气技术应用及相关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审视 |
3.2.1 人才培养目标 |
3.2.2 人才就业范围 |
3.2.3 人才培养规格 |
3.3 “电气控制线路安装与调试”赛项分析 |
3.3.1 竞赛内容 |
3.3.2 竞赛评判标准 |
3.3.3 竞赛指导思想 |
3.3.4 竞赛方式 |
3.4 竞赛主要特点总结 |
3.4.1 参赛对象面向人人 |
3.4.2 竞赛评价倡导多维度综合性评价 |
3.4.3 竞赛过程考核综合职业能力 |
3.5 综合职业能力结构框架构建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电气技术应用及相关专业的人才培养现状调查与分析 |
4.1 现状调查的概况 |
4.1.1 调查目的与内容 |
4.1.2 调查对象与方式 |
4.1.3 调查问卷分析 |
4.2 综合职业能力现状及分析 |
4.2.1 通用职业能力情况 |
4.2.2 职业素质情况 |
4.2.3 职业专业技能情况 |
4.2.4 职业专业知识情况 |
4.3 人才培养环境现状及分析 |
4.3.1 人才培养目标情况 |
4.3.2 课程设置情况 |
4.3.3 教学方法情况 |
4.3.4 考核评价体系情况 |
4.3.5 教师队伍情况 |
4.3.6 实训基地情况 |
4.4 人才培养现状存在的问题 |
4.4.1 通用职业能力培养与专业课联系不紧密 |
4.4.2 基本职业素质和专业职业素质培养被轻视 |
4.4.3 职业专业知识与职业专业技能培养被割裂 |
4.4.4 综合职业能力整体水平偏低且发展不均衡 |
4.5 人才培养现状问题的原因分析 |
4.5.1 人才培养目标 |
4.5.2 课程设置 |
4.5.3 教学方法 |
4.5.4 考核评价体系 |
4.5.5 教师队伍 |
4.5.6 实训基地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电气技术应用及相关专业的人才培养对策探究 |
5.1 建立基于综合职业能力的人才培养目标 |
5.2 优化综合性的课程设置 |
5.2.1 增设竞赛心理素质训练的课程 |
5.2.2 突出公共基础课为专业课服务的理念 |
5.2.3 构建课程教学资源共享平台 |
5.3 实施“面向人人”的教学方法 |
5.3.1 专业课程采用任务驱动的理实一体化教学法 |
5.3.2 实训课程采用分层教学法 |
5.4 建立多元化的考核评价体系 |
5.4.1 考核评价主体多元化 |
5.4.2 考核评价方式多元化 |
5.5 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
5.5.1 校企合作优化教师培训机制 |
5.5.2 建立行业企业专家团队 |
5.6 完善现代化的实训基地建设 |
5.6.1 切实缩短日常实训设备与竞赛标准的差距 |
5.6.2 构建赛教融合的实训环境 |
5.7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创新 |
6.3 研究不足 |
6.4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8)基于EVA的人工智能企业价值评估研究 ——以科大智能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文献综述 |
一、企业价值评估文献研究 |
二、EVA估价模型研究 |
三、人工智能企业价值研究 |
四、文献述评 |
第三节 研究的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三、技术路线 |
第四节 主要创新点与局限性 |
一、研究的创新点 |
二、研究的局限性 |
第二章 人工智能企业概况及理论基础 |
第一节 人工智能企业的现状分析 |
一、人工智能的概念 |
二、人工智能企业的发展方向 |
三、人工智能未来发展的预测 |
第二节 企业价值评估理论 |
一、企业价值评估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
二、传统的企业价值评估方法分析 |
三、基于EVA估价模型评估人工智能企业的适用性 |
第三章 人工智能企业盈利模式及价值影响因素分析 |
第一节 人工智能企业盈利模式 |
一、基础层 |
二、算法技术平台层 |
三、应用领域层 |
第二节 人工智能企业价值影响因素分析 |
一、外部影响因素 |
二、内部影响因素 |
第四章 基于EVA企业价值评估模型的构建 |
第一节 EVA的概述 |
第二节 EVA模型的假设 |
一、企业持续经营 |
二、企业资本结构不变 |
三、外部环境不变 |
第三节 EVA模型参数选取与项目调整 |
一、EVA估值模型的参数选取 |
二、EVA估值模型项目的调整 |
第四节 EVA估值模型 |
一、EVA估值单阶段模型 |
二、EVA估值两阶段模型 |
三、EVA估值三阶段模型 |
第五章 EVA估值模型对科大智能的应用研究 |
第一节 科大智能公司简介 |
第二节 科大智能价值影响因素分析 |
一、外部影响因素 |
二、内部影响因素 |
三、科大智能的盈利模式 |
第三节 科大智能的EVA计算 |
一、税后营业净利润 |
二、投入资本总额 |
三、计算加权平均资本成本 |
四、计算基期EVA |
五、预测企业未来EVA |
第四节 评估结果及对比分析 |
一、EVA估值模型的合理性 |
二、EVA评估模型存在的问题 |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二节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本人在读期间完成的研究成果 |
(9)学院式建筑教育的传承与变革 ——兼论东南大学建筑教育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现实: 问题提出 |
0.1.1 建筑师的多重身份 |
0.1.2 建筑教育的单一源头 |
0.2 研究:内容及范畴 |
0.2.1 研究对象 |
0.2.2 论述要点 |
0.2.3 案例选择 |
0.2.4 时间限定 |
0.3 前期:国内外研究现状 |
0.3.1 国外研究现状 |
0.3.2 国内研究现状 |
0.4 预期:目标及创新 |
0.4.1 研究目标 |
0.4.2 研究创新 |
0.4.3 研究框架 |
第一章 大学样本:教育制度的移植与演化 |
1.1 建筑教育制度的基本结构 |
1.1.1 机构与职责 |
1.1.2 课程与评价 |
1.2 美国建筑教育的社会性 |
1.2.1 美国建筑教育的兴起 |
1.2.2 美国建筑师学会及建筑院校联盟 |
1.2.3 布扎设计研究会 |
1.2.4 民间画室 |
1.3 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系 |
1.3.1 课程基本架构 |
1.3.2 课程构架扩展 |
1.3.3 教学研究结合 |
1.4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本源重溯:教学思想的修正与再现 |
2.1 巴黎美术学院教育思想要点 |
2.1.1 设计 |
2.1.2 表现 |
2.2 古典思想的起伏 |
2.2.1 推陈出新:崇古与尚新之辩 |
2.2.2 另立门户:对美院办学宗旨的挑战 |
2.2.3 分道扬镳:对古典文化根基的批判 |
2.3 现代思想的冲击 |
2.3.1 古典美学余温 |
2.3.2 现代主义萌芽 |
2.3.3 现代主义盛期 |
2.4 终结及后续 |
2.4.1 终结背后 |
2.4.2 思想回流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制度异化:工学院中的美院教育 |
3.1 大学建筑教育的建立 |
3.1.1 行业背景 |
3.1.2 工学根基 |
3.1.3 美术缘起 |
3.2 制度初成:三十年传统 |
3.2.1 工学预设 |
3.2.2 美术居上 |
3.2.3 建国前后 |
3.3 制度建立:十七年改革之 |
3.3.1 院系调整 |
3.3.2 教学机构的重组 |
3.3.3 课程系统的再造 |
3.4 制度创新:十七年改革之二 |
3.4.1 实践意识的上升 |
3.4.2 自主修正与探索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思维渐进:设计方法的纠偏与探索 |
4.1 教学思想传播 |
4.1.1 分解构图作为基础设计训练 |
4.1.2 构图作为建筑设计训练 |
4.1.3 初识与误读 |
4.2 基础设计训练 |
4.2.1 西方古典建筑分解构图 |
4.2.2 中国传统建筑分解构图 |
4.2.3 中西分解构图交替演化 |
4.3 建筑设计训练 |
4.3.1 设计命题的继承 |
4.3.2 设计方法的变革 |
4.3.3 设计理论的发展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文化踌躇:中国建筑的自觉与重建 |
5.1 对传统形式的自觉 |
5.1.1 对民族内容的定位 |
5.1.2 对混合风格的辨析 |
5.2 对现代建筑的认知 |
5.2.1 “中国现代建筑 |
5.2.2 技术为手段 |
5.2.3 建造为目的 |
5.3 对地域文化的重建 |
5.3.1 地域建筑理念的建立 |
5.3.2 地域建筑理念的发展 |
5.3.3 建筑思潮的综合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理性介入:中国教育的退守与新生 |
6.1 十年断续 |
6.1.1 工农兵学员 |
6.1.2 新三届 |
6.1.3 研究生 |
6.2 改革前奏 |
6.2.1 外界输入 |
6.2.2 自发改革 |
6.3 理性思想 |
6.3.1 国际交流 |
6.3.2 理性教改 |
6.4 本章小结 |
结语 |
7.1 学院式建筑教育作为历史线索 |
7.2 学院式建筑教育作为体系范式 |
7.3 学院式建筑教育的学科价值 |
7.4 研究展望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图表索引 |
学术成果 |
致谢 |
(10)建筑师视角下的工程设计管理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1.1.1 课题的研究背景 |
1.1.2 课题研究的目的 |
1.1.3 课题研究的意义 |
1.2 相关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与述评 |
1.2.2 国内研究现状与述评 |
1.3 研究内容、方法、框架及创新点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建筑工程设计项目管理研究 |
2.1 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发展简述 |
2.1.1 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概述 |
2.1.2 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对象与内容 |
2.1.3 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特点 |
2.2 建筑设计项目管理的概述与辨析 |
2.2.1 建筑设计行业概述 |
2.2.2 建筑设计管理辨析 |
2.2.3 建筑设计管理的职能管理分析 |
2.2.4 建筑设计管理与工程项目管理的辨析 |
2.3 建筑设计管理的核心任务和主体内容分析 |
2.3.1 建筑设计管理的核心任务 |
2.3.2 建筑设计管理的主体内容 |
2.4 知识管理在建筑设计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
2.4.1 建筑设计知识管理的内涵和目标 |
2.4.2 建筑工程设计项目实施知识管理的必要性 |
2.4.3 建筑设计活动知识的内容及体系 |
2.4.4 建筑工程设计知识管理的主要策略 |
2.5 建筑工程设计管理的研究内容 |
2.5.1 范围管理 |
2.5.2 进度管理 |
2.5.3 质量管理 |
2.5.4 投资及成本管理 |
2.5.5 沟通管理 |
2.5.6 风险管理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建筑师的职能体系研究 |
3.1 建筑师、建造和建筑物的关系辨析 |
3.2 建筑师权利与义务的关系分析 |
3.2.1 建筑师与业主的权利义务关系 |
3.2.2 国际职业建筑师的权利与义务 |
3.2.3 中国建筑师的权利与义务 |
3.3 建筑师职能体系的内涵与比较 |
3.3.1 建筑师职能体系的内涵 |
3.3.2 建筑师职能体系的国际比较 |
3.3.3 建筑师的职业资格及比较 |
3.3.4 中国建筑师的职业定位及服务现状 |
3.4 建筑师的职业经营和组织研究 |
3.4.1 建筑师的职业经营及比较 |
3.4.2 建筑师的职业组织---工作室和设计公司 |
3.4.3 建筑师的设计组织及管理 |
3.5 建构建筑师全程职能体系的策略 |
3.5.1 设计到代理 |
3.5.2 建成品导向与过程控制 |
3.5.3 职业化精神 |
3.5.4 经济和法律责任 |
3.5.5 全程建筑设计服务的要素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建筑师的全过程工程设计管理研究 |
4.1 建筑师全过程工程设计管理的模式研究 |
4.2 阶段1:前期/策划阶段 |
4.2.1 前期/策划阶段的工作内容 |
4.2.2 前期/策划阶段的工作流程 |
4.2.3 前期/策划阶段的工作成果及管理策略 |
4.2.4 前期/策划阶段的设计管理要求 |
4.2.5 案例讨论 |
4.3 阶段2:方案/开发设计阶段 |
4.3.1 方案/开发设计的工作内容 |
4.3.2 方案/开发设计阶段的工作流程 |
4.3.3 方案/开发设计阶段的工作成果及管理策略 |
4.3.4 方案/开发设计阶段的工作要求 |
4.3.5 案例讨论 |
4.4 阶段3:技术/施工文件设计阶段 |
4.4.1 技术/施工文件设计阶段的工作内容 |
4.4.2 技术/施工文件设计阶段的工作流程 |
4.4.3 技术/施工文件设计阶段的工作成果及管理策略 |
4.4.4 技术/施工文件设计阶段的工作要求 |
4.4.5 案例讨论 |
4.5 阶段4:施工招投标控制阶段 |
4.5.1 施工招投标控制阶段的工作内容 |
4.5.2 施工招投标控制阶段的工作流程 |
4.5.3 施工招投标的主要策略 |
4.5.4 施工招投标控制阶段的工作要求 |
4.5.5 案例讨论 |
4.6 阶段5:督造/施工监管阶段 |
4.6.1 督造/施工监管阶段的工作内容 |
4.6.2 督造/施工监管阶段的工作流程 |
4.6.3 督造/施工监管阶段的主要策略 |
4.6.4 督造/施工监管阶段的工作要求 |
4.6.5 案例讨论 |
4.7 阶段6:竣工及后期服务阶段 |
4.7.1 竣工及后期服务阶段的工作内容 |
4.7.2 竣工及后期服务阶段的工作流程 |
4.7.3 竣工及后期服务阶段的主要策略 |
4.7.4 竣工及后期服务阶段的工作要求 |
4.7.5 案例讨论 |
4.8 适宜建筑师全程设计管理的组织管理研究 |
4.8.1 适宜建筑师全程设计管理的组织形式 |
4.8.2 建筑师工作室的组织管理 |
4.8.3 建筑师工作室的创意人才管理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建筑信息化技术在建筑设计全程管理中的适应性研究 |
5.1 以BIM为代表的建筑信息化的技术应用及发展 |
5.1.1 BIM技术及相关理论概述 |
5.1.2 BIM技术应用及发展现状 |
5.1.3 BIM技术的问题及挑战 |
5.1.4 BIM技术的发展趋势 |
5.2 BIM在建筑设计全程管理体系中的理论研究 |
5.2.1 实施BIM对建筑行业的影响 |
5.2.2 BIM在建筑设计管理体系中的实施价值及目标 |
5.2.3 BIM对建筑设计全程管理的优化措施 |
5.3 BIM在建筑全程设计体系中的应用研究 |
5.3.1 BIM在建筑全程设计体系中的应用概述 |
5.3.2 建筑项目BIM的实施工作流程 |
5.3.3 前期/策划阶段的BIM应用研究 |
5.3.4 建筑设计阶段的BIM应用研究 |
5.3.5 施工招投标阶段的BIM应用研究 |
5.3.6 建设施工阶段的BIM应用研究 |
5.3.7 竣工及后期运维阶段的BIM应用研究 |
5.4 基于BIM的建筑师全程整同设计管理研究 |
5.4.1 由BIM推动的整合设计 |
5.4.2 BIM的协同工作模式 |
5.4.3 由建筑师实施BIM整同设计管理 |
5.4.4 教育与培训BIM整同设计管理团队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建筑工程设计全程管理的策略研究 |
6.1 构建以建筑师为主体的全程设计管理策略 |
6.1.1 以建筑师负责制为依托,强化建筑师在全程设计管理中的主导作用 |
6.1.2 以六序法模式为基础,不断完善建筑师全过程工程设计管理的内涵 |
6.2 创建适宜建筑师创作的组织机构策略 |
6.2.1 适宜创意的设计组织机构建构策略 |
6.2.2 重视组织机构的知识信息管理 |
6.3 BIM结合“六序法模式”在全程设计管理中的应用策略 |
6.3.1 建构BIM与“六序法模式”的深度融合 |
6.3.2 充分运用BIM分析功能优化全程设计管理 |
6.3.3 用BIM模型领导全过程设计管理 |
6.3.4 秉承Open BIM理念进行协同设计及管理 |
6.4 全程化建筑师的职业教育策略 |
6.4.1 树立建筑师全程职业化教育的思维 |
6.4.2 构建多元化的建筑教育体系 |
6.4.3 深化建筑师执业过程中的继续教育 |
6.4.4 加强以BIM为代表的建筑信息化技术的素质教育 |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1、主要结论 |
2、论文的创新点 |
3、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工程实践案例分析与总结 |
1、深圳世界大学生运动会体育中心设计咨询项目 |
2、宝安体育场工程设计项目 |
3、2010年亚运会游泳跳水馆工程设计项目 |
4、“广州圆”--广东兴业国际仓储科研主楼工程设计项目 |
5、江苏省淮安体育中心工程项目设计及管理实践 |
附录2 、建筑设计组织机构管理研究 |
1 建筑设计机构的发展趋势 |
1.1 国内外建筑设计机构的现状研究 |
1.2 我国建筑设计机构的发展方向 |
2 建筑创意组织机构---工作室的职能与特征 |
2.1 建筑工作室的业务职能 |
2.2 建筑工作室的服务特征 |
2.3 工作室的业务管理特征 |
3 建筑工作室的创意人才管理 |
3.1 建筑工作室创意人才的资本特质 |
3.2 工作室的人事管理 |
3.3 工作室团队的平衡管理 |
3.4 工作室设计文化建设 |
3.5 工作室的人才技能发展 |
3.6 员工的绩效考核 |
4 建筑设计工作室的组织管理 |
4.1 工作室的组织管理框架 |
4.2 工作室的设计管理要素 |
4.3 工作室的市场营销管理 |
5 建筑工作室的信息与知识管理 |
5.1 工作室的信息管理 |
5.2 工作室的知识管理 |
致谢 |
附件 |
四、全国电力行业营业用电专业技能竞赛获奖名单(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来东北工业劳模研究[D]. 李泽军. 吉林大学, 2021
- [2]Y供电公司客户关系管理策略研究[D]. 姚智恒.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20(06)
- [3]电网直流换流站设备管控体系的研究[D]. 杨昆仑. 山东科技大学, 2020(06)
- [4]5G网络技术对提升4G网络性能的研究[J]. 刘奕. 数码世界, 2020(04)
- [5]发电企业碳会计信息披露研究 ——以A企业为例[D]. 刘旭原. 福建农林大学, 2020(02)
- [6]3D打印技术专业“三教”改革探索[J]. 刘森,张书维,侯玉洁. 数码世界, 2020(04)
- [7]“面向人人”中职技能竞赛分析及人才培养对策研究 ——以“电气控制线路安装与调试”赛项为例[D]. 计琳琳. 浙江工业大学, 2020(10)
- [8]基于EVA的人工智能企业价值评估研究 ——以科大智能为例[D]. 姜雨含. 云南财经大学, 2019(02)
- [9]学院式建筑教育的传承与变革 ——兼论东南大学建筑教育发展[D]. 汪妍泽. 东南大学, 2019(05)
- [10]建筑师视角下的工程设计管理策略研究[D]. 陶亮. 华南理工大学,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