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电影理论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电影,理论,亚洲,现实主义,精神分析,结构主义,符号学。
电影理论论文文献综述
木夕[1](2019)在《《电影理论研究(中英文)》创刊》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讯由上海大学上海电影学院、上海大学期刊社、《电影理论研究(中英文)》编辑部联合主办《电影理论研究(中英文)》(刊号为CN31-2171/19)创刊发布会日前在上海大学延长校区举行。该刊作为上海高校迄今为止第一本电影类学术期刊,秉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本文来源于《中国电影报》期刊2019-11-20)
巨传友,张鑫[2](2019)在《女性主义电影理论的历史与发展探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西方文化研究与文艺理论的兴起,女性主义理论学者从结构主义符号学、语言学与精神分析中寻找理论支撑,意在分析银幕上女性形象受到压制的社会本源,以及(男性)观众由银幕上的男女形象产生视觉快感的实质,并尝试从理论层面解放长期受到压制的银幕女性形象。而当下"小妞电影"的理论与创作将为其尝试带来些许突破,但困囿于自身类型电影的属性,在创作之余必定会受到主流意识形态对其类型概念的"规训",使"小妞电影"对于女性主义的发展又难以从这个固有的"费勒斯中心主义"的文化怪圈中跳脱出来,从而使女性主义在发展与实践上不得不留下缺憾。(本文来源于《大众文艺》期刊2019年21期)
张建德,韩晓强[3](2019)在《亚洲电影理论:世界电影与亚洲电影》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试图对"亚洲电影"概念的合理性以及"亚洲电影"作为一种电影理论范式的重要性进行全面辩护。就其本质而言,"亚洲电影"既不能被个别重要国家的电影所代表,也不能被单纯地视为"世界电影"的一部分。相反,亚洲电影理论能够成为对抗西方电影中心论以及国别电影狭隘性的新型范式,它兼具本土性和跨文化性双重特征,能够从多元政治、语言、文化中梳理出一种"亚洲性"的电影经验品质,从而为"亚洲电影"作为一种严肃且可靠的学术概念奠定了前提。(本文来源于《电影艺术》期刊2019年06期)
周舒燕[4](2019)在《无意识怪物的银幕再现——精神分析视域下的恐怖电影理论初探》一文中研究指出从1970年代末期开始至今,从精神分析理论视角进入西方恐怖电影的各类研究层出不穷。这些电影理论大多从弗洛伊德的"诡异"和"无意识"等概念出发,继而发展出意识形态批判、女性主义、后结构主义等不同的解读脉络,其中包括罗宾·伍德、芭芭拉·柯丽德以及齐泽克等人的论述。他们致力于考察欧美语境下恐怖电影的快感机制、怪物形象以及电影语言对无意识恐怖心理的营造方式等。可以说,不同精神分析学派中对无意识"他者"概念的阐释,为理解恐怖电影打开了多元的路径。(本文来源于《文化研究》期刊2019年01期)
李羽茜[5](2019)在《欲望的幻象与真相——齐泽克电影理论探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齐泽克将电影视为一种激发欲望的幻象,他认为电影通过创造无意识领域的幻象来给予主体欲望的空间,治愈发生在主体身体上的创伤,同时,电影也可能抵达幻象的边界而摧毁欲望主体本身,电影正是这种关于欲望的幻象和真相之间的艺术,这构成了电影的真正内涵。(本文来源于《青年文学家》期刊2019年30期)
蔡凤羽[6](2019)在《以布莱希特电影理论解读互联网时代的交互电影》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新媒体的出现,交互电影项目主要是在努力解决戏剧结构与交互之间的矛盾。经典戏剧电影表现的是对主人公的认同与展现,在展现的过程中,观众总是被叙事压迫,从而被动的接受。在当下互联网背景下引入场景互动时,戏剧显然开始失去它的力量。从布莱希特电影理论出发,提出了一种时空建构的新方法,可以连续地观看不同的视听组合,从而使观者积极地建构自己的故事。(本文来源于《大众文艺》期刊2019年20期)
李世鹏[7](2019)在《电影理论视域下的痖弦诗歌》一文中研究指出痖弦是《创世纪》诗刊的主力军,其诗歌创作具有丰富的阐释空间。以往的评论多着眼于痖弦诗歌的戏剧因素等方面,本文将从镜头、剪辑、影人、电影流派等多重角度对痖弦诗歌进行赏析。这种研究方法属于跨学科研究,以诗歌内容为中心点、以各种电影理论为多条射线,形成一个互涉、开放的研究平面。借由这种研究方法,能够使诗歌达到向其他学科延展的效果,为其他诗人、诗歌跨学科研究的可能性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文化学刊》期刊2019年10期)
甄影博[8](2019)在《电影理论中关于电影和现实之间的关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针对电影理论中各个阶段各个流派对于电影和现实之间的关系的论述进行研究,主要研究了经典电影理论、现代电影理论、符号学电影理论、电影意识形态批评理论、女性主义电影理论和后现代电影理论等流派中关于电影和现实的关系,进行了系统化的梳理和对比研究。(本文来源于《鸭绿江(下半月)》期刊2019年10期)
田亦洲[9](2019)在《一种建构“真实”的策略——试析中国左翼电影理论的现实主义观》一文中研究指出20世纪30年代初,在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与苏联社会主义电影观念的共同影响下,中国左翼电影运动逐渐形成并发展了一套顺应时代风向、符合社会需求的理论话语。正如胡克所说,这一时期的左翼电影理论一方面"呼吁和督促电影创作制作努力反映社会现实",另一方面也在"评论电影作品时,以社会现实为参照,进行比较,评定优劣,并进而探讨社会真实和本质"。~([1]94)这就说明,左翼电影理论不(本文来源于《中国图书评论》期刊2019年10期)
张秀文[10](2019)在《20世纪二叁十年代中国电影理论批评中的现实主义品格探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现实主义品格作为中国早期电影理论批评核心价值之一,始终以稳定的意识话语、内蕴着民族精神的文化品格,指导着中国电影的发展与进步。本文以20世纪二叁十年代中国电影理论批评为研究对象,从文化心理结构对早期中国电影理论批评中现实主义品格的价值源流做出分析判断,认为中国传统实用理性精神与文以载道的儒家文论思想造就了中国电影理论批评中的现实主义品格;进而对现实主义品格做出阐释,并爬梳整理现实主义品格在早期电影理论批评中的具体表现范式,以期厘清中国电影理论批评中现实主义品格的话语作用与影响因子。(本文来源于《电影文学》期刊2019年19期)
电影理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随着西方文化研究与文艺理论的兴起,女性主义理论学者从结构主义符号学、语言学与精神分析中寻找理论支撑,意在分析银幕上女性形象受到压制的社会本源,以及(男性)观众由银幕上的男女形象产生视觉快感的实质,并尝试从理论层面解放长期受到压制的银幕女性形象。而当下"小妞电影"的理论与创作将为其尝试带来些许突破,但困囿于自身类型电影的属性,在创作之余必定会受到主流意识形态对其类型概念的"规训",使"小妞电影"对于女性主义的发展又难以从这个固有的"费勒斯中心主义"的文化怪圈中跳脱出来,从而使女性主义在发展与实践上不得不留下缺憾。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电影理论论文参考文献
[1].木夕.《电影理论研究(中英文)》创刊[N].中国电影报.2019
[2].巨传友,张鑫.女性主义电影理论的历史与发展探析[J].大众文艺.2019
[3].张建德,韩晓强.亚洲电影理论:世界电影与亚洲电影[J].电影艺术.2019
[4].周舒燕.无意识怪物的银幕再现——精神分析视域下的恐怖电影理论初探[J].文化研究.2019
[5].李羽茜.欲望的幻象与真相——齐泽克电影理论探析[J].青年文学家.2019
[6].蔡凤羽.以布莱希特电影理论解读互联网时代的交互电影[J].大众文艺.2019
[7].李世鹏.电影理论视域下的痖弦诗歌[J].文化学刊.2019
[8].甄影博.电影理论中关于电影和现实之间的关系研究[J].鸭绿江(下半月).2019
[9].田亦洲.一种建构“真实”的策略——试析中国左翼电影理论的现实主义观[J].中国图书评论.2019
[10].张秀文.20世纪二叁十年代中国电影理论批评中的现实主义品格探析[J].电影文学.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