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超重元素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重离子加速器,理化学研究所,充填型,物理学会
超重元素论文文献综述
陈超[1](2017)在《日本新装置合成出第112号元素的同位素》一文中研究指出科技日报东京7月24日电 (陈超)日本理化学研究所仁科加速器研究中心的一个联合研究小组,近日利用新近开发的超重元素实验装置“气体充填型反跳分离器Ⅱ(GARIS-Ⅱ)”,合成出了第112号元素()的同位素283Cn,并验证了其衰变能量及衰变时(本文来源于《科技日报》期刊2017-07-25)
郭明刚,王繁[2](2017)在《用CC和DFT方法研究超重元素氢化物和卤化物性质》一文中研究指出由于超重元素寿命短、辐射强和实验成本高,其性质主要通过理论计算来预测。又因其相对论效应[1,2]非常显着,尤其是旋轨耦合效应,在实际计算中必须要考虑。本文将探究超重元素化合物的键长和解离能的趋势,并对比不同方法的计算精度。因此,我们采用RECPs[3],分别用CCSD和CCSD(T)以及采用了多种交换相关泛函的DFT方法计算了超重元素闭壳层氢化物和卤化物(111X,112X+,113X,114X+,117X,118X+;X=H,F,Cl,Br,I)分子的键长、力常数和解离能,并对其SOC效应做了系统研究。其中,我们把在post-SCF部分考虑SOC的CC方法称为SOC-CC方法,而把在SCF部分考虑SOC的Kramers restricted CC方法称为KR-CC方法。在标量和含SOC相对论DFT计算中,PBE0和B97-3泛函得到的键长和解离能及其SOC效应与CCSD(T)的结果吻合很好。对于SOC-CC方法,SOC-CCSD的键长和解离能结果与KR-CCSD吻合很好,其平均绝对误差(MUE)分别为0.004和0.027eV。SOC-CCSD(T)的解离能与KR-CCSD(T)相比平均绝对误差为0.039eV。KR-CCSD的键长和解离能与KR-CCSD(T)结果的平均绝对偏差分别为0.008和0.071eV,这说明CCSD(T)的叁重激发修正是比较显着的。对于超重元素化合物的计算,SOC-CC方法能以相对较小的计算量得到高精度的键长和解离能,而DFT中的PBE0和B97-3泛函也能提供较高精度的结果,能用于研究较大体系。(本文来源于《第十叁届全国量子化学会议论文集——第一分会:电子结构理论与计算方法》期刊2017-06-08)
罗亦孝[3](2016)在《113,115,117和118号超重元素的推荐命名和超重原子核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超重元素和原子核的理论和实验研究,是数十年来原子核物理和核化学最重要、最引人注目、竞争最为激烈的前沿之一[1,2].新超重元素的发现,已将门捷列夫元素周期表第7行右端存在的空缺填满,并为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超重稳定岛的理论预言提供了实验证据.该理论预言,在核素图上跨过不稳定海洋,在中子数N=184和质子数(本文来源于《科学通报》期刊2016年21期)
李新潘[4](2016)在《超重元素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从超重元素存在的可能性、寻找天然超重元素的尝试,人工合成超重元素、理论计算预测超重元素性质、模拟实验探究超重元素性质五个方面介绍了超重元素研究取得的主要成果,并就研究涉及到的一些问题提出了自己的思考。(本文来源于《广东化工》期刊2016年13期)
王洋[5](2015)在《超重元素Sg及同族元素羰基配合物气相化学性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论文详细叙述了超重元素的发现史,核实验技术的发展,以及相对论效应对元素化学性质的影响,重点介绍了用于研究超重元素的气相化学方法,回顾了我国的超重元素化学研究领域现状。使用252Cf自发裂变源及重离子核反应作为同位素发生器,通过气相化学反应使生成的第六副族元素放射性短寿命同位素与一氧化碳在“原位”生成了易挥发的羰基配合物。使用气喷嘴技术将其从反冲靶室中传输至化学装置中。利用低温等温气相色谱和冷沉积热色谱技术得到了其在特定化学表面的摩尔吸附焓。配备数字化伽马射线谱仪的高纯锗探测系统及用于检测阿尔法和贝塔粒子的多通道硅探测器被用来对相应的短寿命同位素进行放射性检测。在国际合作实验中,利用物理预分离器与化学装置相结合,使用与RILAC加速器终端相连的充气谱仪GARIS将入射束流与反应产物分离开来,成功地避免了等离子体效应对本实验的影响。通过蒙特卡洛模拟程序对实验数据进行拟合,得到第六族元素羰基配合物Mo(CO)6,W(CO)6和Sg(CO)6在石英表面的摩尔吸附焓分别为-38±1 kJ/mol,-47±2 kJ/mol,和-50±2 kJ/mol。通过与理论计算相结合,认为106号超重元素Sg羰基配合物的化学性质与其同族元素相似,符合元素周期律的外推结果。这是首次将超重元素化学性质研究从简单的无机物领域引入到有机物领域内。本论文还对单原子状态的第六族元素在常温常压下与一氧化碳直接生成羰基配合物的反应机制进行了研究,确定了在该气相化学反应中,中心金属原子并不需要带有一定的能量,即该反应为“冷原子化学反应”。并且确定了通过该反应生成的第六族元素配合物的配位数为6,且是通过若干基元反应生成的,配位数依次增加。此外,本论文还对Tc,Ru和Rh的相应短寿命同位素羰基配合物进行了研究,为进一步研究超重元素Bh(107号元素),Hs(108号元素)和Mt(109号元素)羰基配合物的气相化学化学性质打下了基础。(本文来源于《兰州大学》期刊2015-05-01)
王洋[6](2015)在《超重元素Sg及同族元素羰基配合物气相化学性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论文详细叙述了超重元素的发现史,核实验技术的发展,以及相对论效应对元素化学性质的影响,重点介绍了用于研究超重元素的气相化学方法,回顾了我国的超重元素化学研究领域现状。使用252Cf自发裂变源及重离子核反应作为同位素发生器,通过气相化学反应使生成的第六族元素放射性短寿命同位素与一氧化碳在―原位‖生成了易挥发的羰基配合物。使用气喷嘴技术将其从反冲靶室中传输至化学装置中。利用低温等温气相色谱和冷沉积热色谱技术得到了其在特定化学表面的沉积温度。配备数字化伽马射线谱仪的高纯锗探测系统及用于检测阿尔法和贝塔粒子的多通道硅探测器被用来对相应的短寿命同位素进行放射性检测。在国际合作实验中,利用物理预分离器与化学装置相结合,使用与RILAC加速器终端相连的充气谱仪GARIS将入射束流与反应产物分离开来,成功地避免了等离子体效应对本实验的影响,合成了第一种超重元素的金属有机配合物。通过蒙特卡洛模拟程序对实验数据进行拟合,得到第六族元素羰基配合物Mo(CO)6,W(CO)6和Sg(CO)6在石英表面的摩尔吸附焓分别为-38±1 k J/mol,-47±2 k J/mol,和-50±2 k J/mol。通过与理论计算相结合,认为106号超重元素Sg的化学性质与其同族元素相似,与理论预测相符。这是首次将超重元素化学性质研究从简单的无机物领域引入到有机物领域内。利用低温基质隔离技术对单原子状态的第六族元素一氧化碳直接生成羰基配合物的反应机制进行了研究,确定了在该气相化学反应中,中心金属原子并不需要带有一定的能量,即该反应为―冷原子化学反应‖。并且确定了通过该反应生成的最稳定的第六族元素配合物配位数为6,且是通过若干基元反应生成的,配位数依次增加。此外,本论文还对Tc,Ru和Rh的相应短寿命同位素羰基配合物进行了研究,得到了其在Teflon表面的摩尔吸附焓,并研究了氧气对这些羰基配合物产额的影响,为进一步研究超重元素Bh(107号元素),Hs(108号元素)和Mt(109号元素)羰基配合物的气相化学化学性质打下了基础。(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近代物理研究所)》期刊2015-05-01)
周善贵[7](2014)在《超重原子核与超重元素》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超重原子核和超重元素,探索原子核的电荷和质量极限,是重要的科学前沿领域。超重原子核的存在源于量子效应。上个世纪60年代,理论预言存在一个以质子数114和中子数184为中心的超重稳定岛,这极大地促进了重离子加速器及相关探测设备的建造和重离子物理的发展。到目前为止,实验室合成了118号及之前的超重元素。其中116号、114号和113号以下的新元素已被命名。利用重离子熔合反应合成更重的超重元素还面临着很多挑战,需要理论与实验密切结合,探索超重原子核性质与合成机制,以登上超重稳定岛。文章概要介绍了超重原子核和超重元素的研究背景、实验进展以及面临的挑战,并展望了未来的发展。(本文来源于《物理》期刊2014年12期)
常志伟,张登红,董晨钟[8](2013)在《超重元素Uus(Z=117)在酸溶液中标准电极电势的理论预测》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Born-Haber热力学循环理论,利用多组态Dirac-Fock方法计算的超重元素Uus及其同族元素Cl,Br,I和At的离化势和亲和势及已有的标准电极电势的实验值,拟合得到了Uus的元素电势图.结果表明:在酸溶液中Uus的0价态能够稳定存在,而1,1+和5+价态不能稳定存在;在同族元素中,随原子序数Z的增大,0价态和1+态的稳定性逐渐增加,1价态的稳定性逐渐降低;而5+价态的稳定性随原子序数变化并不是单调的.对于这种稳定性随原子序数变化的规律,我们从价电子能级的相对位置以及电子电离或亲和的过程作了定性的解释.(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物理学 力学 天文学》期刊2013年01期)
徐慧[9](2012)在《元素周期表家族再添两名“新丁”:超重元素Lv和Fl》一文中研究指出根据国际理论化学与应用化学联合会公布的消息,在最新的元素周期表中新增了两个"超重量级"的成员:Lv和Fl,其原子序数达到惊人的114和116。元素114命名为Flerovium(Fl),以纪念苏联原子物理学家乔治.弗洛伊洛夫(Georgy Flyorov,1913—1990),他是一位享(本文来源于《资源环境与工程》期刊2012年05期)
秦芝,范芳丽,王洋,吴晓蕾[10](2012)在《超重元素的合成及化学性质研究的最新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超重新元素的合成及其验证试验一直是近年来国际上着名实验室的研究热点之一。俄罗斯杜布纳基于~(48)Ca轰击锕系靶核~(244)Pu、~(243)Am、~(248)Cm、~(249)Bk、~(249)Cf的"温熔合反应"成功地产生了六种113-118号超重新元素,美国伯克利实验室验证了114号元素的存在,德国GSl验证了114、116和117号元素的存在,日本RIKEN通过他们一直使用的~(70)Zn轰击~(209)Bi(本文来源于《第十一届全国核化学与放射化学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期刊2012-10-22)
超重元素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由于超重元素寿命短、辐射强和实验成本高,其性质主要通过理论计算来预测。又因其相对论效应[1,2]非常显着,尤其是旋轨耦合效应,在实际计算中必须要考虑。本文将探究超重元素化合物的键长和解离能的趋势,并对比不同方法的计算精度。因此,我们采用RECPs[3],分别用CCSD和CCSD(T)以及采用了多种交换相关泛函的DFT方法计算了超重元素闭壳层氢化物和卤化物(111X,112X+,113X,114X+,117X,118X+;X=H,F,Cl,Br,I)分子的键长、力常数和解离能,并对其SOC效应做了系统研究。其中,我们把在post-SCF部分考虑SOC的CC方法称为SOC-CC方法,而把在SCF部分考虑SOC的Kramers restricted CC方法称为KR-CC方法。在标量和含SOC相对论DFT计算中,PBE0和B97-3泛函得到的键长和解离能及其SOC效应与CCSD(T)的结果吻合很好。对于SOC-CC方法,SOC-CCSD的键长和解离能结果与KR-CCSD吻合很好,其平均绝对误差(MUE)分别为0.004和0.027eV。SOC-CCSD(T)的解离能与KR-CCSD(T)相比平均绝对误差为0.039eV。KR-CCSD的键长和解离能与KR-CCSD(T)结果的平均绝对偏差分别为0.008和0.071eV,这说明CCSD(T)的叁重激发修正是比较显着的。对于超重元素化合物的计算,SOC-CC方法能以相对较小的计算量得到高精度的键长和解离能,而DFT中的PBE0和B97-3泛函也能提供较高精度的结果,能用于研究较大体系。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超重元素论文参考文献
[1].陈超.日本新装置合成出第112号元素的同位素[N].科技日报.2017
[2].郭明刚,王繁.用CC和DFT方法研究超重元素氢化物和卤化物性质[C].第十叁届全国量子化学会议论文集——第一分会:电子结构理论与计算方法.2017
[3].罗亦孝.113,115,117和118号超重元素的推荐命名和超重原子核的研究[J].科学通报.2016
[4].李新潘.超重元素研究进展[J].广东化工.2016
[5].王洋.超重元素Sg及同族元素羰基配合物气相化学性质研究[D].兰州大学.2015
[6].王洋.超重元素Sg及同族元素羰基配合物气相化学性质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近代物理研究所).2015
[7].周善贵.超重原子核与超重元素[J].物理.2014
[8].常志伟,张登红,董晨钟.超重元素Uus(Z=117)在酸溶液中标准电极电势的理论预测[J].中国科学:物理学力学天文学.2013
[9].徐慧.元素周期表家族再添两名“新丁”:超重元素Lv和Fl[J].资源环境与工程.2012
[10].秦芝,范芳丽,王洋,吴晓蕾.超重元素的合成及化学性质研究的最新进展[C].第十一届全国核化学与放射化学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