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左江水利枢纽工程施工特点及建设历程(论文文献综述)
许雷[1](2021)在《政府投资水利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研究 ——以T水库及灌区工程项目为例》文中研究指明
韩俊喆[2](2021)在《1950-1965年广西水利建设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水利建设关系国计民生,治水兴水关系定国安邦。新中国成立以前,广西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边疆省份,主要是发展农业经济,而土地作为发展农业经济的基础,从最初来看,水美田肥的地方就是经济发达的地方,因而开展水利建设对于农业经济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中国共产党在解放广西后,为巩固地方政权、稳定农业生产、恢复国民经济,开始了水利建设。通过对1950--1965年广西水利建设的发展历程进行深入考察,从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推动地方治理现代化的视角进行分析,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在1950--1965年间,先是中共广西省委、省人民政府委员会,1958年之后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和自治区人民委员会对于开展水利建设,不仅仅是注重水利工程方面的修建,例如蓄水工程、引水工程、提水工程、水电工程,也同样十分重视水利主管机构的组建、水利人才培养模式、水利工程的管理、水利法规的制定,而后者作为开展水利建设的体制机制,从制度层面保障了水利建设的长久发展。此外,通过开展土地改革,变革农业生产关系,进一步激发了广西各族人民开展水利建设的积极性,在当时生产力水平较低的情况下,劳动者作为社会生产力最基本的要素占据主导位置,有效的保证了这一时期广西水利建设的速度、质量和规模。本文主要分为五大部分。第一部分,绪论。简要阐述选题背景、研究意义、研究现状、研究思路及切入点,阐明运用的理论和研究方法,并对“水利”与“1950--1965年”的相关概念进行界定。第二部分,1950--1965年广西水利建设的背景。首先,新中国成立初期,严峻的国际形势造成周边局势的动荡,亟需中国共产党在短时间内巩固人民政权。与此同时,国内不稳定因素依然存在,国民经济亦处在崩溃的边缘。在广西,货币市场混乱、匪患严重,时刻威胁着新生的人民政权。其次,新中国成立初期,水旱灾害频发,严重影响了经济社会秩序。在广西,封建旧时代遗留下来的水利设施相对简单且工程质量差,因而对于治理水旱灾害收效甚微。此外,广西人文环境的改变也不断的加剧水旱灾害发生的频率。因此,新中国成立初期广西水旱灾害频发的局面,从根本上要求中共广西省委和省人民政府委员会着眼于水利建设,兴修水利,契合了广西各族人民群众的最大愿望。第三部分,主要从四个阶段分析与考察1950--1965年广西水利建设的发展历程:第一,恢复阶段(1950--1952)。中共广西省委与省人民政府委员会高度重视水利建设,以建立健全水利主管机构为抓手,初步组织起自上而下的水利主管机构,确立了优先培养水利技术人才的模式,投资修复或续建旧有引水工程设施,兴建小型蓄水工程。第二,起步阶段(1953--1957)。中共广西省委与省人民政府委员会严格落实党中央制定的国民经济建设的第一个五年计划,以投资修建水库为重点,修建中小型蓄水工程,在勘测、规划、设计的基础上试办小型水电站。第三,高潮阶段(1958--1960)。中共八大二次会议通过了“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与自治区人民委员会在贯彻落实总路线的同时,把批判“反冒进”与宣传贯彻总路线结合,蓄水、引水、提水工程在全自治区范围内开展起来。同时,集中力量布局、勘测、规划、设计全区范围内的水电建设,有步骤的试办中小型水电站,有条件的开展水电电网建设。第四,调整阶段(1961--1965)。中共八届九中全会正式决定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与自治区人民委员会坚决贯彻落实会议精神,开始对区内水利建设进行全面调整,主要是加强工程管理与配套建设,有效开展了库区移民安置工作。此外,根据广西各地水利发展的客观实际,有针对性地开展了机电排灌工程建设、水土保持工作、山区人畜饮水工作,与此同时,开始进行河流梯级开发规划与县域电网布局。第四部分,1950--1965年广西水利建设的成效与特点。通过贯彻党委领导、“民办公助”的方针,以安全性需求为主导,一是组建起自上而下的水利主管机构,二是水利职业技术教育蓬勃发展,三是初步形成了合理有序的水利建设格局,四是耕地有效灌溉面积增加,粮食作物、经济作物、园艺作物产量提高,促进了广西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第五部分,1950--1965年广西水利建设的经验与启示。这一时期广西水利建设之所以能够取得重大的成效,总的来说是坚持了“一个核心、一个主体,两个可持续发展的着力点”,即中国共产党的全面领导是水利建设的核心与根本,各族人民群众是水利建设的主体和依靠力量,科技进步是水利建设的不竭动力,同时遵循保护生态环境优先的原则。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入新时代,广西的治水兴水在拥有良好机遇的同时也面临许多新问题、新挑战。在严格遵循“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可持续发展理念前提下,科学擘画水利建设未来发展的蓝图,实现广西社会经济的跨越式发展:一是要坚持与时俱进高度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二是要创新水利监督与管理体制机制;三是要坚持经济性需求与生态性需求并重,强化生态水利建设;四是要坚持科技治水兴水,持续推进水利科学技术的进步。
黄一平[3](2020)在《文伏波与丹江口、葛洲坝工程建设研究》文中认为
卢军启[4](2019)在《勘察设计企业PMC模式在水利工程项目的应用研究》文中提出PMC模式是一种新型的承发包模式,是指业主在项目前期设计阶段就选择一家项目管理企业对项目进行全方位、全过程的项目承包和管理。PMC承包商一般是勘察设计企业,它作为业主管理机构的延伸,代表业主的利益。PMC模式具有精简业主人员组织机构、促进设计与施工深度融合、提高建设效率、降低建设成本等优点,近几年开始在水利工程领域开展,但伴随着PMC项目的实施,产生了国家法律法规欠缺、PMC引入时间过迟、PMC组织架构与管理体系不完善及PMC合同风险收益不均等问题。本文在以PMC模式为主题的专着和文献的基础上,采用数据可视化分析法分析了过去10年我国关于PMC模式的文献,并对我国近几年水利工程PMC项目案例进行综合调研分析,总结出勘察设计企业PMC模式水利工程项目在PMC组织架构、管理体系及流程、工作界面、融资管理、国家法规政策及管理体制、业主资金、业主移民征地、审计结算等方面问题突出。本文对这些问题进行剖析,并运用项目管理理论知识,提出了水利工程PMC模式引入时间、建立PMC三级矩阵式组织架构、PMC管理手册及工作界面等对策,并提出完善国家法规政策和管理体制的建议。最后本文利用一个勘察设计企业开展的水利工程PMC模式项目作为案例对解决对策和建议进行验证,得出本文提出的对策可行的结论。本文的研究可为同领域内其它PMC模式的项目管理提供一定参考,也为一些经验不足的PMC承包商提供一定的管理思路。
武菲[5](2019)在《三峡工程决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三峡工程是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水利工程,举世瞩目。同时,它也是一项颇具争议的特殊的工程。从1918年孙中山首次提出开发三峡水力的设想,到1992年七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表决通过兴建三峡工程议案,三峡工程经历了漫长坎坷的决策过程。本文将以三峡工程的决策为切入点,以时间为主线,以重大历史事件为节点,系统梳理三峡工程决策的历史过程,探讨三峡工程上马曲折的历程背后的原因,厘清关于三峡工程的争论焦点所在,揭示中共做出工程决策的历史背景,并最终总结出三峡工程决策带给我们的经验与启示。论文主要运用文献研究法,利用大量未公开的档案资料、亲历者的回忆录、回忆文章,以及文献汇编等资料,呈现三峡工程决策的全过程。同时,尽可能全面地展现工程的支持者与反对者双方的观点,归纳其争论分歧的焦点所在。论文由绪论、正文五章和结语构成,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是民国时期开发三峡水力资源的初步设想与勘测(1918—1948)。主要论述孙中山首次提出的开发三峡水力资源的设想和恽震等人开展的对三峡水力资源的首次勘测、设计工作,以及国民政府开发三峡进行的一些早期工作。第二章是三峡工程的早期方案制定(1949—1977)。论述在这一时期三峡工程方案制定的过程,包括毛泽东、周恩来对三峡工程的指示和决策,制定三峡工程方案的经过,关于三峡工程的最早争论,以及作为三峡工程实战准备的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的开工建设。第三章是三峡工程的深入研究论证(1978—1988)。这一章主要论述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三峡工程的重新上马和重新开展论证工作的过程,以及这一时期关于三峡工程的争论。第四章是三峡工程的兴建决策(1989—1992)。这一章论述三峡工程在经历一系列争论后重新进入中央决策进程的经过,以及最终交付全国人大表决通过的过程。第五章是三峡工程的建设实施(1993—2009)。这一章主要论述三峡工程准备阶段进行的工作和工程建设期的决策及机构设置,以及三峡移民政策。最后是结语。总结三峡工程的决策历程留给我们的经验启示,并尝试针对决策中的不足之处提出进一步的优化措施。
肖诗斌[6](2017)在《珠江流域飘鱼、南方拟(?)和(?)野生群体遗传多样性分析》文中研究表明本文通过传统可量性状和框架结构的形态学标记、线粒体DNA的Cyt-b基因和D-Loop基因两种分子标记对珠江流域三种野生鱼类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与评价。其中飘鱼(Pseudolaubuca sinensis)采集了5个江段共134尾样本,南方拟(?)(Pseudohemiculter dispar)采集了9个江段共278尾样本,(?)(Hemicculter Leuciclus)采集了10个江段共317尾样本。9项传统可量性状和24项框架结构性状分析结果:1)飘鱼: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桂江群体在绝大多数性状中与其他群体间的差异显着(P<0.05)。主成分分析分别获得3个(传统)和7个(框架)主成分因子,可用来说明各地理群体间的形态差异。聚类分析结果,各群体间的聚类关系不明显。2)南方拟(?):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各群体在眼径、眼间距和体高等性状上差异显着(P<0.05),在头长性状上无显着差异(P>0.05)。主成分分析分别获得3个(传统)和7个(框架)主成分因子,可以说明各地理群体间的形态差异。聚类分析中,左江群体与融江群体聚类关系较近,桂江群体与北江群体聚类关系较近。3)(?):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融江群体和北江群体在绝大多数性状中与其他群体间的差异显着(P<0.05)。主成分分析分别获得3个(传统)和7个(框架)主成分因子,可说明各地理群体间的形态差异。聚类分析结果,东江群体和漓江群体聚类关系较近。Cyt-b基因和D-Loop基因两种线粒体分子标记分析结果:1)飘鱼群体遗传多样性程度低(Hd=0.77859/0.74391,π=0.00352/0.00297),仅有横县群体出现多样性水平高的情况(Hd=0.83810/0.70476,π=0.02018/0.00979)。遗传分化和遗传距离分析显示:飘鱼各地理群体间处于低度遗传分化水平(Fst<0.15,Nm>1),亲缘关系较近(D<0.05)。系统发育分析发现各地理群体间没有明确的地理分布差异。2)南方拟(?)群体属于遗传多样性丰富的群体(Hd=0.95438/0.96295,π=0.07197/0.07144),但东江群体、左江群体和右江群体出现了高单倍型多样性和低核苷酸多样性的情况(Hd>0.5,π<0.005)。遗传分化和遗传距离分析显示:除郁江群体、融江群体、左江群体、右江群体互相之间以及都柳江和桂江群体之间处于低度遗传分化水平(Fst<0.15,Nm>1),亲缘关系较近(D<0.05);其余各地理群体互相之间均产生了高度遗传分化(Fst>0.25,Nm<1),亲缘关系较远(D>0.05)。系统发育分析发现黔江群体单独聚为一支,东江群体单独聚为一支。3)(?)群体属于遗传多样性丰富的群体(Hd=0.74666/0.94148,π=0.02830/0.02083),漓江群体出现低单倍型多样性和高核苷酸多样性的特殊现象(Hd=0.30317/0.38889,π=0.01095/0.01171)。遗传分化和遗传距离分析显示:除了都柳江群体、漓江群体与其他群体之间产生了高度的遗传分化(Fst>0.25,Nm<1),其余地理群体间仍处于中/低度遗传分化水平(Fst<0.25,Nm>1)。系统发育分析发现漓江群体单独聚为一支,都柳江群体单独聚为一支。综上所述:南方拟(?)和(?)两种野生鱼类的遗传多样性状况良好,但飘鱼的遗传多样性程度偏低,因而飘鱼的渔业资源状况保护和管理需加以重视。
牛海东[7](2017)在《新疆干旱荒漠区水库水土保持与生态景观规划措施研究 ——以塔城白杨河镇水库工程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依托自身的环境特色与优势资源条件将工程所在区域打造成环境宜人、生态友好的休闲区域,从而实现水利工程中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谐统一的局部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已渐渐成为新疆水利建设发展的方向。由于新疆生态环境脆弱、敏感的特性,特别是干旱荒漠地区植被稀少、生态资源匮乏的特点,就如何解决该地区水库生态环境治理的难度较大,虽然取得了一些成就,但仍处于探索研究阶段。本研究在新疆干旱荒漠区水库水土保持建设与生态景观功能开发利用方面,实现水库资源局部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方面和新疆干旱荒漠区水库水土保持规划与生态景观设计理论与方法等方面做了研究:(1)通过对中国水利与生态景观研究发展进程的讨论,发现中国水利发展阶段已由原来的掠夺式资源型水利阶段转向对环境友好的生态型水利发展阶段,并逐渐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可持续发展目标融入到水利工程建设中去。同时本研究分析了新疆水库生态景观建设发展的现状和问题,认为新疆水库在水土保持与生态景观建设有机结合方面存在不足,并针对其存在的不足提出3个亟需改善的方面。(2)本研究在归纳整理生态景观规划设计中所涉及的基本理论的基础上,对规划设计过程中的步骤、原则和方法进行了对比分析和总结,形成初步的理论规划设计框架体系,同时对新疆既有水库规划设计的成功案例进行解剖分析,在基本理论规划设计框架体系上将案例的成功经验融入其中,对规划设计体系做了进一步完善。(3)以生态建设规划设计的理论研究为指导,结合新疆塔城地区白杨河镇水库的自然环境条件和规划目标定位,确定以水土保持建设与生态环境修复为核心、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相结合的方式共同营造出人与自然环境和谐相处的景象。根据水库功能区位置不同分为:生态保护区、服务管理区、休闲娱乐区及大坝观景区4部分进行生态规划设计,并综合评价库区内生态景观规划的生态效益。塔城白杨河镇水库生态环境建设规划设计将为新疆干旱荒漠区水库的生态环境建设提供理论体系依据和技术参考。
郑晓光[8](2017)在《水电科技精英与新中国水电开发研究(1949-1976)》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对水电科技精英与新中国的前27年水电开发进行了历史考察。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水利水电事业,注重延揽、重用民国时期有留美背景的水电科技精英群体,派遣优秀青年赴苏联学习水电工程科技,同时注重自行培养人才,为水电科技精英从事水电开发创造了一系列良好的条件。从而激励起水电科技精英群体为国为民奉献、掀起水电建设新高潮的热情和干劲,新中国大中型水电站建设迅速迎来高潮,取得卓越的成就。本文着重探讨水电科技精英的学术养成、科技实践分布、群体特征、科研创新活动及成果,评述水电科技精英在新中国的前27年水电开发中的历史作用。力图以水电科技精英群体的实践活动为主线,从一个新的视域展示新中国的前27年水电事业发展的脉络,总结历史经验和教训。本文认为,民国时期培养的水电人才为新中国水电开发奠定了重要的人才基础;新中国的前27年水电科技精英在水电开发体制的创立、政策的制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决策咨询作用;水电科技精英在河流泥沙、高速水流、高含沙水流等水电基础科研方面,成果卓越,部分科技成果达到世界领先水平;水电科技精英在岩溶等复杂地质环境下,主持建造多种坝型的高坝,使中国坝工技术取得重大突破;在水电科技精英的艰苦创业、不懈努力下,中国自行建造的大中型水电站从无到有,由少到多,为改革开放后水电开发更进一步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蒙海林,陆秉山[9](2003)在《左江水利枢纽工程施工特点及建设历程》文中认为左江水利枢纽工程主要建筑物由拦河坝、厂房、通航水坡和开关站等部分组成。厂房为河床式,布置在右岸,是挡水建筑物的一部分,由主,副厂房、安装间两部分组成,水坡布置在左岸天然冲沟。介绍了工程施工特点及主要工作。
李清南,覃海深[10](2003)在《左江水利枢纽工程建设大事记》文中研究指明 左江水利枢纽工程从1988年立项到1999年底建成发电,经历了近12年的历程。在这个历程中发生或经历了许多值得存记与回顾的事件。为了使更多的读者了解左江水利枢纽工程的建设历程,现从该项目的档案资料中把发生过的重要事件按时间顺序摘编成“左江水利枢纽工程建设大事记”,以飨读者。
二、左江水利枢纽工程施工特点及建设历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左江水利枢纽工程施工特点及建设历程(论文提纲范文)
(2)1950-1965年广西水利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1.选题背景 |
2.研究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及方法 |
1.研究思路 |
2.研究方法 |
(四)创新之处 |
(五)相关概念界定 |
1.“水利” |
2.“1950—1965年” |
一、新中国成立初期广西水利建设的背景 |
(一)新中国成立亟需巩固人民政权,各项建设百废俱兴 |
(二)水旱灾害频发,严重损害经济社会秩序 |
二、1950—1965年广西水利建设的发展历程 |
(一)恢复阶段(1950—1952) |
1.初步建立起自上而下的水利建设主管机构 |
2.依托大中专学校,培养水利技术人才 |
3.修复或续建旧有引水工程设施,兴建小型蓄水工程 |
(二)起步阶段(1953—1957) |
1.组建水利主管机构,重视水利技术人才培养 |
2.以水库为重点,修建中小型蓄水工程 |
3.重视水电建设的勘探、规划与设计,试办小型水电站 |
(三)高潮阶段(1958—1960) |
1.蓄水、引水、提水工程全面开展,农村水利基本实现“五化”目标 |
2.水电建设发展起来,大力兴建中小型水电站 |
(四)调整阶段(1961—1965) |
1.加强工程管理与配套建设,重点兴建机电排灌工程 |
2.开展水库移民安置、水土保持、山区人畜饮水工作 |
3.河流梯级开发规划与县域电网布局 |
三、1950—1965年广西水利建设的成效与特点 |
(一)1950—1965年广西水利建设的成效 |
1.组建起自上而下的水利主管机构 |
2.水利技术职业教育蓬勃发展 |
3.初步形成了合理有序的水利建设格局 |
4.耕地有效灌溉面积增加,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产量提高 |
(二)1950—1965 年广西水利建设的基本特点 |
1.贯彻党委领导、“民办公助”的方针 |
2.安全性需求占据主导地位 |
四、1950—1965 年广西水利建设的经验与启示 |
(一)1950—1965 年广西水利建设的历史经验 |
1.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水利建设的核心和根本 |
2.各族人民群众是水利建设的主体和依靠力量 |
3.科技进步是水利建设的不竭动力 |
4.水利建设必须遵循保护生态环境优先的原则 |
(二)新时代广西水利事业可持续发展的启示 |
1.与时俱进高度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
2.创新水利监督与管理的体制机制 |
3.经济性需求与生态性需求并重,强化生态水利建设 |
4.坚持科技治水兴水,持续推进水利科学技术的进步 |
结语 |
注释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的学术成果 |
后记 |
(4)勘察设计企业PMC模式在水利工程项目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和应用现状 |
1.2.1 国际PMC模式发展历程 |
1.2.2 我国PMC模式发展历程 |
1.2.3 国外研究和应用现状 |
1.2.4 国内研究和应用现状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和研究框架 |
1.4.1 本文的研究方法 |
1.4.2 本文的研究框架 |
第2章 PMC模式的理论综述 |
2.1 PMC模式的相关理论 |
2.1.1 国内外PMC模式的定义 |
2.1.2 我国PMC模式下的分类 |
2.1.3 我国PMC模式的合同价格形式 |
2.1.4 PMC模式管理范围 |
2.1.5 PMC承包商的组织机构模式 |
2.1.6 PMC模式的管理程序 |
2.2 PMC与其他总承包模式的对比分析 |
2.2.1 PMC模式与DBB模式 |
2.2.2 PMC 模式与EPC 模式 |
2.2.3 PMC模式与DB模式 |
2.2.4 PMC模式与CM模式 |
2.2.5 对比结果 |
2.3 勘察设计企业开展水利工程PMC模式的优势 |
第3章 水利勘察设计企业开展PMC模式的问题分析 |
3.1 文献数据可视化分析PMC模式存在的共性问题 |
3.1.1 文献统计与内容分析 |
3.1.2 数据可视化分析 |
3.1.3 文献分析总体结论 |
3.2 多案例实证分析水利工程PMC模式存在的问题 |
3.2.1 国家法规、政策和建设管理体制的问题 |
3.2.2 勘察设计企业能力问题 |
3.2.3 业主方面的问题 |
3.2.4 其他共性问题 |
3.3 文献数据分析和案例分析总体结论 |
第4章 水利勘察设计企业开展PMC模式的问题对策 |
4.1 法律法规、建设体制方面的建议 |
4.1.1 对PMC模式进行明确规定 |
4.1.2 将PMC模式纳入当前建设管理体制 |
4.1.3 规范合同中关于审计结算的约定条款 |
4.2 业主层面的建议 |
4.2.1 对PMC承包商要充分授权 |
4.2.2 提前引入PMC承包商 |
4.2.3 将移民征地纳入PMC承包范围 |
4.3 勘察设计企业的改进对策 |
4.3.1 完善PMC管理的组织架构 |
4.3.2 加强PMC管理人员配备 |
4.3.3 制定完善的PMC项目管理体系 |
4.3.4 提升PMC承包商的融资能力 |
4.3.5 加强企业和高校合作 |
4.4 其他方面的建议 |
4.4.1 提前PMC模式的引入时间 |
4.4.2 完善PMC合同的激励和约束条款 |
4.4.3 通过合同、经济手段提升无合同关系参建方的管理效力 |
4.4.4 通过宣传、观摩手段提升PMC认知度 |
第5章 大兴水利枢纽工程PMC模式实例应用 |
5.1 大兴水利枢纽工程概况 |
5.2 大兴水利枢纽PMC管理的主要内容 |
5.3 大兴水利枢纽PMC管理过程 |
5.4 大兴水利枢纽工程PMC管理成效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不足之处 |
6.3 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三峡工程决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的缘起 |
二、学术史回顾 |
三、研究方法与思路 |
四、论文的创新之处与难点 |
第一章 民国时期开发三峡水力资源的初步设想与勘测(1918—1948) |
第一节 国人的三峡设想与首次勘测 |
一、孙中山首次提出开发三峡水力资源设想 |
二、首次勘测三峡水力资源 |
第二节 美国人的三峡开发计划与夭折 |
一、潘绥计划 |
二、萨凡奇计划 |
三、三峡工程的前期准备工作 |
四、萨凡奇计划的中止 |
第二章 三峡工程的早期方案制定(1949—1977) |
第一节 毛泽东描绘三峡蓝图 |
一、水利是工农业生产的中心环节 |
二、“毕其功于一役” |
三、中苏合作开展查勘 |
第二节 林李之争与三峡决策 |
一、最初的争论 |
二、南宁会议上的“御前争论” |
三、周恩来查勘三峡与成都会议 |
第三节 三峡工程第一次筹建热潮 |
一、“积极准备充分可靠”:三峡科研大协作 |
二、200米蓄水位的初步设计工作 |
三、“有利无弊” |
第四节 三峡工程的实战准备——葛洲坝水利枢纽的兴建 |
一、葛洲坝水利枢纽的提出 |
二、建设中的波折 |
第三章 三峡工程的深入研究论证(1978—1988) |
第一节 重提三峡工程 |
一、坝址选择 |
二、纷争再起 |
三、邓小平的三峡之行 |
第二节 三峡工程第二次筹建热潮 |
一、三峡工程加速上马与“翻两番”战略目标 |
二、审查通过150米蓄水位方案 |
三、用改革的办法建设三峡 |
第三节 关于工程近期能否上马的争论 |
一、蓄水位之争 |
二、党内外的争论 |
第四节 三峡工程的重新论证 |
一、开展重新论证 |
二、论证中的论争 |
第四章 三峡工程的兴建决策(1989—1992) |
第一节 三峡工程重新进入决策进程 |
一、历史的插曲:围绕《长江长江——三峡工程论争》一书的争论 |
二、江泽民视察长江 |
三、“水利是国民经济的命脉” |
四、三峡工程论证汇报会 |
五、审查通过175 米蓄水位方案 |
第二节 表决定案 |
一、三峡宣传热 |
二、全国人大表决通过三峡工程议案 |
第五章 三峡工程的建设实施(1993—2009) |
第一节 施工准备阶段 |
一、开展前期准备工作与施工 |
二、三峡工程正式开工 |
第二节 工程建设期 |
一、一期工程建设 |
二、二期工程建设 |
三、三期工程建设 |
第三节 三峡移民政策 |
一、实施优惠政策 |
二、外迁移民安置 |
结语 |
主要参考文献 |
后记 |
(6)珠江流域飘鱼、南方拟(?)和(?)野生群体遗传多样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珠江流域简介 |
1.2 本论文研究鱼类 |
1.2.1 飘鱼 |
1.2.2 南方拟(?) |
1.2.3 (?) |
1.3 本论文研究方法 |
1.3.1 遗传多样性的概念和研究方法 |
1.3.2 形态学标记 |
1.3.3 线粒体分子标记 |
1.4 本研究目的与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材料 |
2.2 仪器和试剂耗材 |
2.3 方法 |
2.3.1 技术路线 |
2.3.2 形态学测量方法 |
2.3.3 线粒体分子标记 |
2.4 数据处理 |
3 结果与分析 |
3.1 飘鱼形态学结果与分析 |
3.1.1 形态学数据标准化处理 |
3.1.2 传统可量比例性状单因素方差分析 |
3.1.3 主成分分析 |
3.1.3.1 传统可量比例性状 |
3.1.3.2 框架可量比例性状 |
3.1.4 散点图分析与聚类分析 |
3.2 飘鱼线粒体分子标记数据与分析 |
3.2.1 线粒体DNA的Cyt-b基因和D- loop基因序列特征 |
3.2.2 遗传多样性指标 |
3.2.3 飘鱼遗传距离与遗传分化分析 |
3.2.4 单倍型地理分布情况 |
3.2.5 系统发育分析 |
3.3 南方拟(?)形态学数据与分析 |
3.3.1 形态学数据标准化处理 |
3.3.2 传统可量比例性状单因素方差分析 |
3.3.3 主成分分析 |
3.3.3.1 传统可量比例性状 |
3.3.3.2 框架可量比例性状 |
3.3.4 散点图分析和聚类分析 |
3.4 南方拟(?)线粒体分子标记数据与分析 |
3.4.1 Cyt-b基因和D- loop基因序列特征 |
3.4.2 遗传多样性分析 |
3.4.3 南方拟(?)遗传距离与遗传分化 |
3.4.4 Cyt-b基因和D- loop基因单倍型地理分布情况 |
3.4.5 南方拟(?)系统发育分析 |
3.5 (?)的形态学数据与分析 |
3.5.1 形态学数据标准化处理 |
3.5.2 传统可量比例性状单因素方差分析 |
3.5.3 主成分分析 |
3.5.3.1 传统可量比例性状 |
3.5.3.2 框框可量比例性状 |
3.5.4 散点图分析和聚类分析 |
3.6 (?)线粒体分子标记数据与分析 |
3.6.1 线粒体Cyt-b基因和D- loop基因序列特征 |
3.6.2 遗传多样性分析 |
3.6.3 (?)的遗传距离与遗传分化分析 |
3.6.4 单倍型地理分布情况 |
3.6.5 系统发育分析 |
4 讨论 |
4.1 飘鱼遗传多样性 |
4.1.1 飘鱼形态学标记 |
4.1.2 飘鱼线粒体分子标记 |
4.2 南方拟(?)遗传多样性 |
4.2.1 南方拟(?)形态学标记 |
4.2.2 南方拟(?)线粒体分子标记 |
4.3 (?)遗传多样性 |
4.3.1 (?)形态学标记 |
4.3.2 (?)线粒体分子标记 |
5 结论 |
5.1 小结 |
5.2 本研究不足之处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附录 |
(7)新疆干旱荒漠区水库水土保持与生态景观规划措施研究 ——以塔城白杨河镇水库工程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新疆干旱荒漠区既有水库存在生态要素缺失的现象 |
1.1.2 水库生态功能的修复对库区生态环境的影响 |
1.1.3 目前新疆水库生态景观规划存在的不足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技术方法研究意义 |
1.3 研究方法 |
1.3.1 理论研究与融合 |
1.3.2 实地考察 |
1.3.3 分析与比较 |
1.3.4 实践与论证 |
1.4 研究内容 |
1.4.1 水库水土保持规划的研究 |
1.4.2 基于水土保持规划下的水库生态景观设计研究 |
1.4.3 对在建水库的水土保持与生态景观规划研究 |
1.5 研究目标 |
第2章 水土保持与生态景观规划发展历程研究 |
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1.1 国外研究现状 |
2.1.2 国内研究现状 |
2.2 国内水库生态景观规划发展沿革 |
2.2.1 水利发展的阶段 |
2.2.2 我国生态景观规划研究发展历程 |
2.3 水土保持研究进展沿革 |
2.3.1 水土流失演变历程 |
2.3.2 水土保持研究发展历程 |
2.4 新疆水库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建设的发展状况 |
2.5 新疆水库亟待解决的生态环境建设内容 |
2.5.1 库区资源的整合利用 |
2.5.2 合理布局,功能区的集中开发 |
2.5.3 水土保持建设与生态景观规划设计协调统一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规划设计理论研究与实践案例分析 |
3.1 规划相关理论 |
3.1.1 生态水利论 |
3.1.2 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相关理论 |
3.2 水库水土保持与生态景观规划步骤 |
3.2.1 水土保持规划步骤 |
3.2.2 生态景观设计步骤 |
3.3 规划设计原则与方法对比 |
3.3.1 规划设计原则 |
3.3.2 规划设计方法 |
3.4 新疆既有水库规划案例 |
3.4.1 工程概况 |
3.4.2 水库生态景观规划设计 |
3.5 经验借鉴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规划设计理论在白杨河镇水库的应用研究 |
4.1 工程概况 |
4.1.1 地理位置 |
4.1.2 社会经济情况分析 |
4.2 自然生态景观要素分析 |
4.2.1 自然气候条件分析 |
4.2.2 景观地貌分析 |
4.3 规划原则 |
4.3.1 以保护原有生态环境为主,改善强化库区荒地生态 |
4.3.2 追求生态效益与社会经济效益最优化 |
4.3.3 强调协调统一发展 |
4.4 水库水土保持建设 |
4.4.1 具体规划措施 |
4.4.2 专项治理措施规划 |
4.5 水库生态景观规划 |
4.5.1 功能区划分 |
4.5.2 分区设计 |
4.6 效益分析 |
4.6.1 生态效益 |
4.6.2 社会效益 |
4.6.3 经济效益 |
4.7 本章小节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主要创新点 |
5.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8)水电科技精英与新中国水电开发研究(1949-1976)(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相关研究述评 |
三、本论题研究方法和主要依据的资料 |
四、本论题研究的基础数据来源 |
五、相关概念界定 |
第一章 新中国水电开发事业肇始的人才基础 |
第一节 民国时期水电科技精英的学术养成、工程实践 |
第二节 国民政府与美国合作培养水电人才 |
第三节 中国共产党培养水电人才的发端 |
第二章 水电科技精英与新中国水电事业的起步 |
第一节 水电科技精英参与新中国水电事业的始创 |
第二节 培养新中国的水电人才 |
第三节 水电科技精英在新中国第一座大型水电站建设中的探索 |
第四节 水电科技精英与新中国建国初期水电科技创新 |
第三章 水电科技精英与新中国第一次水电建设高潮 |
第一节 水电科技精英与“水主火辅”政策的出台 |
第二节 水电科技精英与新中国第一次水电建设高潮 |
第三节 水电科技精英在“大跃进”及调整时期的水电科技创新 |
第四章 水电科技精英与新中国第一次水电建设高潮的余波 |
第一节 “文化大革命”初期水电科技精英群像 |
第二节 水电科技精英参与三线建设中的水电开发 |
第三节 水电科技精英在“文化大革命”时期水电建设中的成就 |
余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四、左江水利枢纽工程施工特点及建设历程(论文参考文献)
- [1]政府投资水利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研究 ——以T水库及灌区工程项目为例[D]. 许雷. 广西大学, 2021
- [2]1950-1965年广西水利建设研究[D]. 韩俊喆. 广西师范大学, 2021(12)
- [3]文伏波与丹江口、葛洲坝工程建设研究[D]. 黄一平. 福建师范大学, 2020
- [4]勘察设计企业PMC模式在水利工程项目的应用研究[D]. 卢军启. 天津大学, 2019(01)
- [5]三峡工程决策研究[D]. 武菲. 中共中央党校, 2019(04)
- [6]珠江流域飘鱼、南方拟(?)和(?)野生群体遗传多样性分析[D]. 肖诗斌. 华南农业大学, 2017(08)
- [7]新疆干旱荒漠区水库水土保持与生态景观规划措施研究 ——以塔城白杨河镇水库工程为例[D]. 牛海东. 新疆农业大学, 2017(02)
- [8]水电科技精英与新中国水电开发研究(1949-1976)[D]. 郑晓光. 福建师范大学, 2017(08)
- [9]左江水利枢纽工程施工特点及建设历程[J]. 蒙海林,陆秉山. 广西水利水电, 2003(S1)
- [10]左江水利枢纽工程建设大事记[J]. 李清南,覃海深. 广西水利水电, 2003(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