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除字句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字句,语义,词性,现代汉语,信息,类型,建议。
除字句论文文献综述
朱良宝[1](2019)在《在华留学生“除”字句偏误分析及教学建议》一文中研究指出现代汉语“除”字句在句法结构、语义关系等方面具有复杂性,诸多汉语本体研究领域的学者对此都做过研究,也取得了较为详实的成果。但是,在对外汉语教学领域有关“除”字句的研究还不够,难以充分解决当前有关“除”字句教学存在的问题,仍存有很大的研究空间。本文将立足于偏误分析的有关理论,主要通过问卷测试的方法分析了留学生“除”字句式的习得偏误情况,旨在提出有针对性的教学建议,提高教学质量。全文共分六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综述“除”字句式在本体和对外汉语教学中的研究现状,并找出当前研究存在的不妥之处,结合笔者教学实践中关于该句式的思考,提出本文的研究意义、理论基础、研究方法和语料来源。第二部分:该部分首先说明了本文中“除”字句的概念,然后结合前人研究成果并通过CCL语料库中大量真实语料分析了“除”字句的句法和语义特征,共归纳出六种下位句式和四种语义特征,这也是本文问卷设计和偏误分析的主要依据。第叁部分:研究分析回收的问卷,得出了留学生习得“除”字句六种下位句式的难易程度,发现:句式“(C)除/除了A,还是/就是B”最难,句式“(N_1)除/除了N_2,(N_1)V_1N_3”和句式“(N)除/除了PN_1(VN),(N)PN_2VN”次之,句式“(N_1)除/除了V_1N_2,(N_1)V_2N_3”、句式“除/除了N_1,N_3V_2N_4”及句式“除/除了N_1V_1N_2,N_3V_2N_4”较容易。通过具体分析留学生问卷中错误率较高的部分题目,从中归纳出四种偏误类型并分析其出现的原因。第四部分:根据第叁部分的偏误分析过程,结合留学生的偏误用例,从宏观角度将偏误成因归为学习者自身因素和学习者外部因素。第五部分:基于偏误分析的结果,从教师教学和教材编写两方面提出了针对“除”字句的教学建议。第六部分:结语。总结本文的研究成果及不足之处,对后续研究提出展望。(本文来源于《上海外国语大学》期刊2019-05-01)
李剑冲,任红梅,顾恩多[2](2015)在《蒙古国留学生现代汉语“除”字句学习偏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不同学习阶段的蒙古国留学生,对表示不同语义关系和句法形式的"除"字句的学习,存在着不同的学习偏误。依据针对蒙古国留学生现代汉语"除"字句学习偏误所做的调查统计,归纳出遗漏、错序、误代和误加四种偏误类型。通过对偏误用例的分析,归纳出导致偏误的原因有母语负迁移、目的语知识负迁移、学习策略和交际策略的影响、学习环境的影响。(本文来源于《内蒙古电大学刊》期刊2015年05期)
任红梅[3](2015)在《对蒙古国留学生汉语教学视野下的现代汉语“除”字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除”字句在日常交际中具有习用性,在汉语教学中具有复杂性。由于在句法结构、语义关系、语用环境等方面具有特殊性,“除”字句也是汉语语法学术研究的重难点。目前,“除”字句在本体研究领域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但在汉语国际教育领域还存在广阔的研究空间。本文立足于现代汉语语法和汉语国际教育教学,以叁个平面语法理论、第二语言习得理论为指导,对现代汉语“除”字句的概念、外延、类型进行整理、归纳、界定,并从句法、语义、语用等角度对其进行描写和解释,同时借助有关语料库考查了以汉语为母语的汉语使用者及以其他语言为母语的汉语学习者对该句式的学习、运用情况。在此基础上,调查了蒙古国留学生“除”字句的习得偏误情况,归纳偏误类型,总结偏误原因,并提出教学建议。文章分为五部分:引言;现代汉语“除”字句研究综述;现代汉语“除”字句概念界定和类型划分;蒙古国留学生“除”字句习得偏误研究;蒙古国留学生“除”字句教学建议。引言部分,介绍选题动机和意义、研究范围、研究方法和理论基础、偏误语料来源。现代汉语“除”字句研究综述部分,从本体、汉语国际教育教学两方面综述先贤和今人研究的成果和存在的不足。现代汉语“除”字句概念界定和类型划分部分,参考前人研究成果,对“除”字句进行概念界定和类型划分,并借助语料库考查了以汉语为母语的汉语使用者和外国留学生对“除”字句的运用情况。蒙古国留学生“除”字句习得偏误研究部分,首先,根据专题测试,从语义关系和句法结构两个角度分析蒙古国留学生习得“除”字句的偏误情况;其次,分析偏误类型和产生偏误的原因。蒙古国留学生“除”字句教学建议部分,根据习得和偏误情况,从教师教法、学生学习、大纲设置及教材编排叁方面提出教学建议。(本文来源于《内蒙古师范大学》期刊2015-06-18)
李彩玉[4](2009)在《非完全式“除”字句的句法语义分析规律小议》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首先对汉语"除"字句(取排除和加合两种用法)进行句法和语义分析,提出语义—句法模式,然后讨论"除"字句的基本语义理解途径,通过分析前人总结出的几个规律中的"问题",发现这些规律虽然具有普遍适应性,但为了能正确地使用这些规律,则需要更清楚的阐释,如,注意标志语的一词多义,肯否逻辑关系的推广应用。(本文来源于《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期刊2009年04期)
王鸿滨[5](2003)在《“除”字句溯源》一文中研究指出“除”字句作为现代汉语中广为使用的句型,其中的介词“除”由动词虚化为介词,经历了一个相当长的发展过程。本文拟从汉语史的角度,对介词“除”的产生及“除”字句的类型特点作一些探讨。(本文来源于《语言研究》期刊2003年01期)
郭婷婷[6](2002)在《“除”字句的排除类型及语义识别》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讨论的“除”字句,即通常所说的“除”字短语充当状语的句子,这种句子一般可分为“除”字短语A和非“除”字短语B两段。它作为一种特殊句式,历来为语言研究者所关注。在前人的基础上,本文对“除”字句排除项的性质、基本类型进行了全面考察和描述,对其语义类型识别作了新的探索,对句子的语言外框做了尝试性的研究。这些研究为计算机理解“除”字句提供了新的形式化规则,向着对句子进行准确的语形、语义识别的目标迈进了新的一步。 本文内容主要有叁: 1.排除类型及其相应语形。句子排除内容的确立,需要通过对排除项类型的识别来实现。根据排除项的句法语义性质,本文将“除”字句的排除类型分为主项排除、谓项排除和主谓排除叁大基本类,并研究了在叁大类型下每种小类的语形、语义表现及其对应关系。研究发现,主项排除和宾项排除的“除”字句都是归同性加合句,这种发现为无标加合句的识别提供了新的途径。之外,文章还探讨了主项排除、宾语排除、时地状语排除的“除”字短语转化为定语的情况,主宾排除相互转换的类型和条件等。 2.“除”字句语义类型的识别及判定。本文在“除”字句的语义类型识别方面,归纳出逻辑关系判定和标志词判定两种方式,建立了标志词识别的几种类型:①只有“也”、“还”等表递进、补充意义的副词或连词出现的“除”字句,属于归同性加合句;②只有“都”、“全部”、“均”等表总括意义的副词出现或同现的“除”字句,属于显异性排除句;③有表周遍意义(“所有的、任何”等)的词语出现的,是显异性排除句;④有排除意味的(“其余的、其他的、剩下的”等)代词出现的,是显异性排除句;⑤当“除”字句中出现“谁”、“哪儿”等疑问代词时,是显异性排除句;⑥在省略式中,当有表否定意义的副词作为单独标志出现时,“除”字句是显异性排除句。在此基础上,文章还探索了标志词连用的转化规律: 不同类型的词连用时,下表序列中“>”左边的词总是可以对右边的进行八 硕士学位论文@MASTER’S THESIS语义类型转化。 ③表周遍意义的代词恼疑问代词(排除关系)>“也”(加合关系)>⑤否定词(排除关系)>“还”(加合关系)>②表总括意义的“都\“全”等副词或连词/④表排除意义的代词(排除关系)。 3.“除”字句的句法语义环境。“除”字句的外框研究,未见有人涉及。本文初步探索发现,“除”字句常见的主要外框有因果式、总分式解注式、条件一目的式、目的一条件式等,“除”字句在这些外框中可充当其中的原因分句、解注分句、条件分句等。此外,“除”字句还可充当单句的句法成分:主语、谓语、宾语。这些研究,除了勾勒“除”字句出现的外部语境外,还为计算机把“除”字句从语流中切分出来提供了句式外部的参考依据。 总的来说,本文的出发点是通过细致的语形描写,为句于语义识别提供更多形式化标志,从而帮助计算机对“除”字句进行准确理解。本文基于排除类型的研究,偏重于形式,作者希望通过这种探讨,让更多的人来关注“除”字句语形方面的复杂性和语形语义上的对应性。(本文来源于《华中师范大学》期刊2002-05-01)
沈开木[7](1998)在《“除”字句的探索》一文中研究指出“除”字句的探索沈开木本文所说的“除”字,指介词表示“不计算在内”的“除”字和它的变体“除了”、“除开”、“除去”、“除(了)……(以/之/而)外”,关于这个“除”字,学界已经作了不少的研究,认为它是介词,表示不计算在内,跟名、动、形小句组合;“除了...(本文来源于《汉语学习》期刊1998年02期)
高永奇[8](1994)在《“除”字句动态浅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带介词“除了”的句子可称为“除”字句。介词“除了”还可以说成“除、除却、除去”等。“除”字的格式为“Z除X,(f)Y”其中Z语义上是一般概念上的整体,句法上是句子陈述的对象;X为排除项,即以整体概念中被排除的部分;Y为剩余项,是排除一部分后整体部分的留下的部分。(f)为表意副词,常见的有“还/也/都/全/只/仅/……”等,它们与前面的“除……(之)外”相呼应,构成“除”字句的句式义。(本文来源于《濮阳教育学院学报》期刊1994年02期)
除字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不同学习阶段的蒙古国留学生,对表示不同语义关系和句法形式的"除"字句的学习,存在着不同的学习偏误。依据针对蒙古国留学生现代汉语"除"字句学习偏误所做的调查统计,归纳出遗漏、错序、误代和误加四种偏误类型。通过对偏误用例的分析,归纳出导致偏误的原因有母语负迁移、目的语知识负迁移、学习策略和交际策略的影响、学习环境的影响。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除字句论文参考文献
[1].朱良宝.在华留学生“除”字句偏误分析及教学建议[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9
[2].李剑冲,任红梅,顾恩多.蒙古国留学生现代汉语“除”字句学习偏误研究[J].内蒙古电大学刊.2015
[3].任红梅.对蒙古国留学生汉语教学视野下的现代汉语“除”字句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5
[4].李彩玉.非完全式“除”字句的句法语义分析规律小议[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9
[5].王鸿滨.“除”字句溯源[J].语言研究.2003
[6].郭婷婷.“除”字句的排除类型及语义识别[D].华中师范大学.2002
[7].沈开木.“除”字句的探索[J].汉语学习.1998
[8].高永奇.“除”字句动态浅析[J].濮阳教育学院学报.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