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古代书院的教学方式及其对当代大学教学改革的启示(论文文献综述)
郭伟[1](2021)在《中国古代书院的场所精神及其当代价值》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黎克才[2](2021)在《高中历史教学渗透优秀传统书院文化的调查分析与实践研究 ——以两广端溪书院为例》文中研究指明随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的推进,我国社会各界越来越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造性转化。伴随着中学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育界呼吁更多优质的课程资源渗透于高中历史教学,以进一步弥补教材史料的不足。当前,素质教育全面推进,要求有更多更高效的教育教学方式出现,以促进“核心素养”的落地。地方书院文化渗透于高中历史教学,不仅有助于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基因,满足史料教学的需要,还推动教师教育教学方式的转型,增强学生对地方、民族的自豪感和认同感。本文主要从三部分进行论述。第一部分是绪论。通过分析传统文化传承、课程改革、课程教学的需要,以及书院文化原本就是历史教学的有机组成等提出了论文的选题缘由。书院文化渗透于高中历史教学有助于践行新课程资源观、教育生活化理念和认知-发现理论,以及推动教学方式的改革、课程资源的拓展和核心素养的培养等论证了论文研究的意义。通过对课程资源、历史课程资源、乡土文化和书院文化等重要概念与相关教育学理论的解读分析,为论文的研究理顺了思路,与奠定了理论基础。文中还对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进行详细综述,为两广端溪书院文化全面渗透于高中历史教学提供了清晰的研究方向,有助于激活书院文化在教学领域的新生命力。第二部分是论文的核心部分。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到师生们普遍认同开发与利用地方书院课程资源的可行性与必要性。书院课程资源作为辅助性材料,渗透于教学时,应遵循主体性、科学性和适度性原则,才能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才能对课程教学起到真正的帮扶作用。两广端溪书院文化内涵非常丰富,可归纳为爱国文化、教学文化、修身文化、藏书文化、管理文化、伦理文化等六方面可用课程资源。文中还尝试以课程实例的形式,从理论说明、教学过程和归纳总结等对两广端溪书院文化渗透于高中历史课程教学和历史活动课进行了深入浅出的探究。在探究过程中,还运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包括问题讨论法、图片分析法、合作探究法、归纳分析法,以及深度教学法等等交叉相融,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思辨能力和学科核心素养,为书院课程资源渗透于高中历史教学提供了示范。第三部分是论文的结语部分。两广端溪书院文化渗透于高中历史教学的成果是多重的,包括有助于激发学生探究历史的兴趣;提升学生历史核心素养;增强学生担当精神和历史使命感;优化课程资源;促进历史教师专业化发展;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师生民族自尊心、自信心与自豪感;形成地方办学特色等等。最后,笔者还指出了论文研究的不足,表达了日后继续扩大对古代书院、现代书院研究的展望。
王枭[3](2021)在《近代中国教学思想的观念史考察》文中指出近代中国教学观念是怎样形成的?这是现代教学研究首要回答的问题。如果知道了近代中国教学观念的形成路径,那么就可以知道近代中国教学观念是什么。近代中国教学观念是现代中国教学研究的起点,其研究价值不言而喻。近代中国教学观念以中国传统教学观念为起点,中西方文化碰撞为其提供了驱动力、近代中国社会的物质基础和教育诉求为提供了发展要求,在驱动力和发展要求的基础之上,形成了具有中国属性的近代教学观念,即教学做合一观念。本论文采用观念史法、文献法、内容分析法和比较研究法开展研究。首先,绪论部分阐述了本文的研究源起、研究目的、研究意义、研究现状、研究思路、研究方法、研究创新之处等内容。通过文献综述梳理了教学思想、观念史研究等相关文献,充分吸收现有研究成果,从而确定论文的研究问题和论文的写作方向。其次,从观念史的含义、理论要义、理论的产生、理论的发展、方法论的意蕴等方面来探析观念史研究方法。在此基础之上,明确观念史研究为教学思想史带来多个研究启示,如注重教学观念在文化场域中的综合研究、教学观念的语境研究、同一时空下多元教学观念间的互动研究等。再次,近代中国教学观念转变的起点是指中国传统教学观念阶段。通过近代中国教学观念转变前的文化场域特征的梳理发现,此文化场域具有稳定和秩序性、直觉和顿悟性、关系性等特征。在此文化场域下,中国形成两种类型的教学观念,一是混沌一体教学观念,二是相对独立的教、学观念。近代中国教学观念转变前的教学观念在教学目的上具有关系性、教学内容上具有稳定性、教学方式上具有体悟性等特征。另外,近代中国教学观念改变的动力来源于文化场域、教学观念转变的内部动力、教学观念转变的外部动力等。随后,近代中国教学观念形成的阶段与路径。横向来看,近代中国教学观念的形成经历了教学观念的自我批判、欧洲大陆教学观念对教学制度化的改造、英美教学观念对教学方法的改造、近代中国教学观念重塑等四个阶段形成的。纵向来看,近代中国教学观念的形成是从文化改造、到西方教学观念传播与实验、再到教育改革的路径中形成的。之后,近代中国教学观念的内涵与特征。通过近代中国教学观念内涵的梳理,可知教学做合一观念具有三种含义,第一教、学、做是一体三面的关系,第二做是教、学的基础,第三教学做合一是一个传承与超越的教学观念。教学做合一观念具有关系论、主体性等特征。从学理的角度看,近代中国教学做合一观念是一个传承与超越的教学观念。最后,中国近代教学观念的形成历程对我国教学理论本土化建构提供了三点启示,一是坚持文化自信,扎根教育传统;二是以开放的心态对待异域文化,吸收外来文化的优势;三是关注时代发展,建构本土化教学理论。
李洁[4](2021)在《书院传统及其现代大学传承研究》文中研究说明
魏莎[5](2021)在《朱熹高等教育思想研究 ——基于《学校贡举私议》、《白鹿洞书院揭示》的考察》文中研究表明
岳五妹[6](2021)在《山东运河区域教育早期现代化研究(1840-1926)》文中指出对于区域教育史地理范围的厘定,往往以交通枢纽、政治地位、经济中心为划分的标准,山东运河区域则是由运河联通而成的公共区域,其已突破了地理、政治、经济等因素的限定,呈现出了动态分布,层级辐射的特点。由于运河流经的城市众多,加之各地旧学之传统各异,学校教育的发展程度的确存在一定差异。但在异质化的同时,经过明清两朝的积淀,运河的流淌使运河区域形成了稳定且不断传承的文化特质,保证了运河区域社会的稳定以及文教活动的同质特征。所以,山东运河区域教育早期现代化主要包括教育制度、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思潮的现代化。在山东运河区域教育早期现代化的过程中,学校教育经过历史变革,由传统教育的衰落,新式教育的发展,而至教育早期现代化的历史转变。全文共分五章,立足现有史料,全方位展现了山东运河区域教育早期现代化的历史进程。首先为清代传统教育的回溯,在1840年鸦片战争以前,山东运河区域教育早期现代化的起步较晚,山东境内仍以封建教育为主,传统府州县学、书院教育是该时期官方学校教育的内容,私塾、义学为民间办学形式。聊城地区、济宁地区官学教育突出,松林书院、泺源书院为知名的书院,武训义学办学规模较大。山东运河区域传统教育繁杂,办学传统一直延续至民初,科举制下的传统旧式教育逐渐成为了早期现代化的阻碍。1840-1900年为山东运河区域早期教育的转型时期。1840年以后,传统教育开始向新式教育转型。此时清政府学习西方器物、军事、文化,以“求富”、“自强”为口号开展洋务运动,教育上主要是建立洋务学堂,发展西方军事工业。传教士来华兴建教会学校,传播西方科学知识。山东运河区域开办有峄县煤矿厂、山东机器制造局等以发展洋务实业,举办山东威海水师学堂以培养人才,这些活动促进了山东运河区域教育早期现代化的转型。1900-1911年为山东运河区域教育早期现代化的变革时期。清末新政的变革,是对政治、经济、教育领域的一次重大的调整和改革。特别是废除科举制度,山东清末新式教育对旧式教育造成了冲击。清末新政时期,从中央到地方的教育行政机构不断完善,山东法政专门学堂、山东农业高等专门学堂、山东大学堂、山东基督教共合大学等学校的建立组成高等教育改革。同时,由师范讲习所、初级师范学堂、优级师范学堂等各级师范教育发展成为师范教育体系,为清末文化事业带来新的契机,山东教育早期现代化得以充分进展。山东运河区域早期现代化水平与全国保持一致。济南、德州等地学校教育发展程度明显提升,带来区域文化和教育上的变革。1912-1926年为山东运河区域早期现代化的蜕变时期。民国初期,民主共和政制得以发展,《壬子癸丑学制》、《壬戌学制》的陆续颁布,山东地区早期现代化走向制度化。山东运河区域的教育发生了历史性变革,几所省立师范的建立、几所专门高等学校的成立,大大丰富早期现代化学校教育的内容。王祝晨、范明枢等一批教育家推动全省教育改革,推动了山东地区中等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的早期现代化。与此同时,在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潮影响下济南等地开展了教育早期现代化运动。最后,文章对山东运河区域教育早期现代化做出了反思。山东运河腹地具有个性鲜明的地域文化,传统儒家的教育思想始终伴随着教育早期现代化。大运河丰富了该地区的文化积淀,济宁、德州、聊城等沿运城市深厚的儒学传统,这些因素促使运河区域学校在进行教育早期现代化的同时,又确保了中国古代传统教育文脉的传承,为我们构建教育自信,进而实现文化自信提供了历史经验。
张涛[7](2021)在《教学空间研究》文中研究指明
陈纵[8](2020)在《“两观三性”视角下的当代大学校园空间更新、改造设计策略研究》文中指出大学校园是大学生学习、科研、生活、交流的主要场所,它集中体现校园文化、社会发展的前沿特征,对社会发展、文化进步、科技创新有着重要的作用。经历了中国从封建社会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转型,经历了建国后苏联模式的探索和文革时期的发展停滞,再到改革开放后的自由发展以及进入21世纪后的新校区建设井喷,中国的大学校园建设,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尤其是近20年,当代中国大学以有目共睹的速度高速发展,极大地扩大了我国高等教育的培养容纳能力。但是近年来,遍地开花的大学城模式,高度扩张的大学校园,也产生了诸多新的问题,日益紧张的城市用地,逐渐压缩的城市空间,抑制着校园空间的对外膨胀,对校园建设既有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随着建设高潮的逐渐冷静,大学校园的发展进入了以更新为主的新阶段。20世纪90年代以来,华南理工建筑设计研究院在何镜堂院士的领导下,实践了一大批国内优秀的大学校园设计,随着实践的深入,何镜堂院士也逐渐形成并发展了名为“两观三性”的建筑与规划设计理论,创造性的把“文化性”、“地域性”、“时代性”理论统一在“整体观”和“可持续发展观”的理论框架之中。本论文针对我国当代大学校园的新阶段,以“两观三性”理论为视角,立足当代,形成一套适合我国国情的大学校园规划与建筑更新、改造设计策略体系,旨在为我国大学校园的更新、发展提供有益的指导。论文的主要内容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提出问题,由第一章绪论和第二章组成,先介绍了论文的背景、对象、目的和意义,然后通过分析我国当代大学校园发展的现状,比较国内外优秀校园更新发展案例,发现我国大学校园发展的主要矛盾,理论结合实践,提出当代我国大学校园更新、改造设计的现实目标与原则。第二部分引入理论,由第三章构成。通过对“两观三性”理论及其实践的解读,分析并阐述其理论基础和实践支撑。并基于“两观三性”建筑与规划理论构建校区规划激活、空间更新唤醒、建筑改造更新三个层次设计目标与策略框架体系。第三部分分析问题与理论运用,以“两观三性”规划与建筑理论为基础,结合国内外大学规划与建筑更新实践案例,从两个不同层面逐层分析探索适合当代中国大学校园的更新、改造设计策略:第4章分为三个部分,分析当代大学校园规划层级的更新、改造设计策略。其中第一部分以城市区域为背景分析当代大学校园与城市联动,面向“校园—城市”整体发展构建校园规划更新、改造设计策略,通过既有校园空间规划的工作与城市整体协调,统筹规划、更新升级,促进校园与城市环境整体融合、动态提升;第二部分,面向大学的可持续发展,建立可持续发展的校园规划更新、改造工作机制,并为了校园的可持续生长,搭建不断优化演进的校园交通系统,以及满足校园可持续发展的绿色低碳环境系统。第三部分以校园组团级别空间为切入点,通过公共空间的改造与景观空间的更新,唤醒校园空间特色和的生态内核,搭建当代大学校园更新改造设计策略中向上承接校园服务城市的职能、向下指导建筑单体更新的策略桥梁,形成设计策略从规划层级到建筑层级的转换过渡。第5章以“两观三性”为视角,以“整体观”为基石,构建校园建筑层级的更新改造的基础——校园建筑历史价值和功能价值的整体统一。以“可持续发展观”为视角,构建校园既有建筑更新、改造的可持续改造程序。深入研究、综合运用大学校园内建筑单体的更新、改造设计策略,以“地域性、文化性、时代性”为切入点,通过传承建筑历史价值、功能空间转换、建筑性能提升,创造体现校园地域文脉、满足当代教学科研需求的校园建筑空间。从而实现校园建筑层面“地域性、文化性、时代性”和“整体观、可持续发展观”的和谐统一。第四部分为第6章,策略实践,展望未来更新发展趋势。结合笔者所在工作室相关大学校园规划与建筑更新改造设计实践,综合验证前部分提出的分级设计策略,进一步说明“两观三性”视角下的校园更新改造设计策略在实际工程中的运用与探索。最后为结论部分,总结了本文以“两观三性”建筑思想理论为视角,并以此为框架发展出的更新、改造设计策略的创新点,以及待完善之处。通过校园规划—建筑的逐级更新,整合不同层级的空间建构,建立适应当代大学教育和科研发展趋势的校园空间更新设计策略,为解决现有校园的现实问题提供参考依据,也为未来校园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和实践指导。
刘爱华[9](2020)在《明清时期学校教材研究 ——基于文本的考察》文中提出教材是课程研究领域关注的重点,教材建设也一直受到国家高度重视。我国有着历久弥新的教育发展史,也有着独具匠心的教材建设史。中国古代学校教材是新时代教材改革与创新不可替代的文化源流,遗憾的是,虽然已有部分学者开展了中国古代学校教材的研究,但对明清时期学校教材(以下简称‘明清教材’)缺乏专门的探讨,有待进一步开展深入的研究。明清教材在宋元教材体系的基础上予以改版,并新编了一批经典教材,是中国古代学校教材集大成者,倾注了明清统治者与精英知识分子的教育理想,折射出了中国近五百年的教育发展轨迹,是明清历史时期教育生态的高度总结和生动反映,深度隐含着关于中国教育的永恒思考。根据教材研究的特点,本研究采取了文献分析法、文本分析法、理论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在梳理明清教材体系的基础上,直接面向一本本教材的文本,用多元的视角考察分析了明清教材的发展背景、影响因素、知识体系、文本特征与实践价值,共分成七个章节予以论述。在本研究中,第一章阐述了明清教材研究的意义,整理了明清教材专门研究、当代教材理论与实践研究成果以及与本研究有关的其他文献,并确定了研究思路:在收集与整理明清教材史料的基础上,从社会和文化视角分析其嬗变与发展,从知识视角梳理其知识类型与框架,从教育价值视角分析其文本特征,从实践视角归纳与总结对当代教材建设的启示,各阶段研究层层递进,朝向现实的借鉴价值归拢。第二章解析了明清教材体系的嬗变与发展。一是明清文化思想的流变与传播。程朱理学占据统治地位导致了以理学为宗的教材体系的形成与续接,陆王心学的崛起使教材增加了更多注释之本,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经义之学的民间传播;颜元实学的涌现使明清教材呈现了专科式发展的萌芽,丰富了明清教材的知识体系;二是明清专制的文教政策与八股选材。政教合一不仅使诸多律法类、文体类文本成为官方教材,而且导致部分教材成为科举的附庸,强化了部分教材的功利性和保守性;书院讲学形成了一批具有高度思想性或应用性的着作式教材,书院藏书更是极大丰富了明清教材的版本与存量,并带动了蒙学教材的学科式发展。第三章对明清(公元1368年-1840年)时期官学教材、着名书院教材和蒙学教材进行了系统梳理,并对教材的作者、产生背景、主要内容、社会影响等内容进行了介绍,共整理明清教材80余本。第四章对明清教材的知识指向与存量进行了解读,将明清教材的历史与人文、思想与义理、法制与礼仪、诗词与文体、科学与技术等知识进行了分类呈现,并结合具体的文本进行了解读与分析。第五章分析明清教材文本特征,从“存量”、“呈现”、“表达”三个层面解析了明清教材文本的教育性。明清教材文本存量是“丰富”的,是基于生活应用的百科读物,并凭借丰富帮助学习者走向整全的生活、生动的实践及价值意义的生成;明清教材文本是基于百家之言的启蒙与建构,错落有致的内容布局和言之有理的历史论证显现了朴素的说理风格;明清教材文本是基于诗词歌赋的文化隐喻,韵律与诗词、典故与神话能给予学习者广泛的想象与思考空间。第六章是在分析明清教材文本的教育性的基础上,揭示了理想教材的文本模型。理想的教材文本作为本土文化的基因应是“活性”的知识,具有知识体系、表达呈现、接收逻辑三个基因链;教材文本作为知识的载体应实现价值超越,作为客体与他者的关系价值是教材文本的功能指向。教学生态是教材价值超越的藩篱,个体的认知建构是如何实现价值超越的心理逻辑;教材文本要来源于本土文化,并作为本土文化的组成部分予以表达和呈现,“文以载道”作为中国文化的表达模式应予以回归,“由博返约”是中国古代教育的有益经验应予以推广,教材文本以“厚”为导向是“最经济”的教材本土化原理。作为中国古代学校教材的典型代表,明清教材警示了部分当代教材文本的粗放性与空乏性、文本表达的抽象性与直接性、文本选材对中国文化的疏离性与固化性。在第七章结论部分,全面总结分析了明清教材的成就与局限。明清教材是在明清时代产生和流传的,其被浸润的封建糟粕应予以批判和摈弃;明清教材属于明清时代,不能施以“拿来主义”,要予以现代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总之,未来教育的知识获取方式和传授方式、教和学的关系都在发生革命性变化,未来的教材也正面临新一轮的改革创新与发展诉求,明清教材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永恒瑰宝,为新时代教材建设与发展提供了独特的创新视角和文化关照,具有重大的借鉴意义。
尹凯丰[10](2021)在《宋代书院的德育思想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蕴含着丰富的思想道德资源。宋代书院德育思想体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鲜明特色和独特创造,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组成部分。宋代书院德育思想研究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原则,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论述为指导,在对宋代书院德育思想概述基础上,系统梳理了宋代书院德育思想形成的条件,研究了宋代书院德育思想内容和宋代书院德育思想实施,对宋代书院德育思想加以评析,并且研究了宋代书院德育思想对当代德育的启示。基于此,论文主要从以下方面进行研究:从历史条件、社会条件和直接理论来源三个方面,梳理宋代书院德育思想形成的条件,分析书院起自唐玄宗时,历经五代十国的严峻考验得以发展。到了宋代,书院根据国家和社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从理想目标、价值取向和培养方向等方面,发挥了官学和私学无法替代的道德教育作用,在主要方面实现了国家和社会的人才培养目标。在上述研究基础上,明确了宋代书院德育思想内容包括理论认知、行为规范和道德伦理主旨三个方面。其中理论认知包括识仁、穷理笃行和学思知行的基本内容;依据道德本位确立行为规范;道德伦理的主旨则包括,行为规范和政治道德紧密结合、以仁作为道德的选择标准和价值目标、以传道和弘道作为基本人生观等基本内容。宋代书院德育思想主要通过德育课程的设置和考课;因材、随人开展道德教育;营造良好的德育环境氛围来实施。在实施过程中,促进宋代书院德育思想有效实现道德教化目标,在实现道德教化目标过程中,努力实现道德教化理论和实现方式有机统一。宋代书院德育思想实施充分考虑到道德教化对象不同年龄阶段的人格特点,同一年龄阶段不同道德个体的个体差异。依据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对历史文化特别是先人传承下来的道德规范,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的重要论述,从宋代书院德育思想的历史贡献和不足之处对宋代书院德育思想加以评析。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宋代书院德育思想对于当代德育的启示,从对当代德育人才培养、当代德育理论和实践三个方面,揭示宋代书院德育思想对当代德育的启示,阐明当代德育对宋代书院德育思想的继承和发扬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由此进一步说明,研究宋代书院德育思想,对于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德育思想,加强和推进当代德育,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二、古代书院的教学方式及其对当代大学教学改革的启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古代书院的教学方式及其对当代大学教学改革的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2)高中历史教学渗透优秀传统书院文化的调查分析与实践研究 ——以两广端溪书院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一)问题的缘起 |
1.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需要 |
2.拓展高中历史课程资源的现实需要 |
3.书院文化是历史教学的有机组成 |
(二)选题的意义 |
1.研究意义 |
2.实践意义 |
(三)课题相关的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1.概念界定 |
2.理论基础 |
(四)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1.国外研究现状综述 |
2.国内研究现状综述 |
3.课程资源的研究现状综述 |
4.对两广端溪书院的研究与开发现状 |
(五)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 |
1.研究方法 |
2.创新之处 |
二、地方传统书院文化运用于高中历史教学的调查研究 |
(一)调查的目的、对象、方法与实施 |
(二)问题与归因分析 |
三、书院文化渗透于高中历史教学的原则 |
(一)主体性原则 |
(二)科学性原则 |
(三)适度性原则 |
四、高中历史教学萃取与选用两广端溪书院文化课程资源 |
(一)整合与提炼两广端溪书院的课程资源 |
1.文本资源 |
2.实物资源 |
3.口述资源 |
4.电子资源 |
(二)突出两广端溪书院文化的主题内涵 |
1.弘扬书院爱国文化,厚植家国情怀 |
2.渗透书院教学文化,潜移默化育人 |
3.关注书院修身文化,落实立德树人 |
4.挖掘书院藏书文化,丰富文化底蕴 |
5.审视书院管理文化,培养时代新人 |
6.提炼书院伦理文化,培育和谐观念 |
五、高中历史教学渗透两广端溪书院文化的实施策略 |
(一)课程教学中有机渗透书院文化 |
1.新课导入时的有机渗透 |
2.教学拓展处的有机渗透 |
3.试题命制时的有机渗透 |
(二)历史活动课拓宽书院文化渗透的渠道 |
1.运用图片展或手抄报 |
2.举行演讲比赛活动 |
3.举办专题讲座 |
4.组织实地参观 |
5.充分运用图书馆资源 |
结语 |
学生调查问卷 |
教师调查问卷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3)近代中国教学思想的观念史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源起 |
二、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四、研究现状 |
(一)近代中国教学思想研究涉及的内容 |
(二)近代中国教学思想的研究视角 |
(三)观念史研究现状 |
(四)现有研究存在的不足 |
五、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
第二章 观念史研究及其对教学思想史研究的启示 |
一、观念史研究的产生与发展 |
(一)观念史研究的背景 |
(二)观念史研究的流派 |
二、观念史的含义及理论要点 |
(一)观念史的含义 |
(二)观念史的理论要点 |
(三)观念史研究特征 |
三、观念史研究的方法论意蕴 |
(一)建构性研究范式 |
(二)历史语境的研究方法 |
(三)大众话语为研究对象 |
四、观念史研究对教学思想史研究的启示 |
(一)注重教学观念在文化场域中的综合研究 |
(二)注重教学观念的语境研究而非普世研究 |
(三)注重同一时空下多元教学观念间的互动研究 |
第三章 近代中国教学观念转变的起点 |
一、近代中国教学观念转变前的文化场域特征 |
(一)稳定和秩序性特征 |
(二)直觉和顿悟性特征 |
(三)关系性特征 |
二、近代中国教学观念转变前的教学观念的类型 |
(一)混沌一体的教学观念 |
(二)相对独立的教、学观念 |
三、近代中国教学观念转变前的教学观念的特征 |
(一)教学目的具有关系性特征 |
(二)教学内容具有稳定性特征 |
(三)教学方式具有体悟性特征 |
第四章 近代中国教学观念转变的动力 |
一、近代中国教学观念转变的文化场域 |
(一)转型中的社会文化冲突 |
(二)碰撞中的中西文明 |
(三)冲突中的人才选拔标准 |
二、近代中国教学观念转变的内部动力 |
(一)人才价值取向的矛盾 |
(二)教学观念发展方向的矛盾 |
三、近代中国教学观念转变的外部动力 |
(一)传统教学观念与欧洲大陆教学观念的教学方式的冲突 |
(二)传统教学观念与英美教学观念的教学方式的冲突 |
第五章 近代中国教学观念形成的阶段与路径 |
一、近代中国教学观念形成的阶段 |
(一)教学观念的自我批判 |
(二)欧洲大陆教学观念对教学制度化的改造 |
(三)英美教学观念对教学方法的改造 |
(四)近代中国教学观念的重塑 |
二、近代中国教学观念形成的路径 |
(一)文化改造的路径 |
(二)西方教学观念传播与实验的路径 |
(三)教育改革的路径 |
第六章 近代中国教学观念的内涵与特征 |
一、近代中国教学观念的内涵 |
(一)教、学、做是一体三面的关系 |
(二)做是教、学的基础 |
(三)传承与超越的教学观念 |
二、近代中国教学观念的特征 |
(一)关系论特征 |
(二)主体性特征 |
第七章 近代中国教学观念对我国教学理论本土化建构的启示 |
一、坚持文化自信,扎根教育传统 |
(一)坚持直觉、顿悟文化自信,传承体悟教学方式 |
(二)坚持关系论文化思想自信,注重教学理论中个体间的关系 |
二、以开放的心态对待异域文化,吸收外来文化的优势 |
(一)全面深入研究异域文化,避免文化嫁接 |
(二)有选择地消化吸收异域文化,避免全盘西化 |
三、关注时代发展,建构本土化教学理论 |
(一)基于时代发展,建构本土教学理念 |
(二)基于时代需求,建构本土教学活动 |
结论 |
参考?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6)山东运河区域教育早期现代化研究(1840-1926)(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第二节 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现实意义 |
第三节 研究综述 |
一、山东运河区域史、山东运河区域教育史研究 |
二、山东运河区域清代传统教育回溯 |
三、山东运河区域教育的转型(1840-1900) |
四、山东运河区域学校教育的变革(1900-1911) |
五、山东运河区域教育的蜕变(1912-1926) |
六、山东运河区域教育早期现代化研究的经验总结 |
七、山东运河区域教育早期现代化研究的相关结论 |
第四节 核心概念界定 |
一、山东运河区域 |
二、教育早期现代化 |
三、中国教育早期现代化 |
第五节 研究思路与内容设计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内容 |
第六节 研究方法 |
一、历史研究法 |
二、个案研究法 |
三、比较研究法 |
四、定性与定量研究方法 |
第七节 研究的创新点及不足 |
一、研究的创新点 |
二、研究不足 |
第一章 山东运河区域清代传统教育回溯 |
第一节 清代前期山东运河区域的地方官学 |
一、地方官学 |
二、科举考试 |
三、教学管理 |
四、历史作用及困境 |
第二节 清代前期山东运河区域的书院 |
一、书院的种类 |
二、组织机构 |
三、教学与管理 |
四、书院经费 |
五、考试规定 |
六、书院的教育特色 |
第三节 清代前期山东运河区域的义学教育 |
一、义学教育概况 |
二、官方义学 |
三、私人兴学活动 |
四、义学分布统计 |
第二章 山东运河区域的教育转型(1840-1900) |
第一节 洋务运动与山东运河区域的教育转型 |
一、洋务运动与山东早期现代化 |
二、洋务运动与新式教育 |
三、山东新式学堂的发轫 |
第二节 教会教育与山东运河区域的教育转型 |
一、西学的传播 |
二、教会办学 |
第三节 山东运河区域早期新教育的历史评价 |
第三章 山东运河区域的教育变革(1900-1911) |
第一节 清末新政与山东运河区域传统教育模式的突破 |
第二节 教育行政体制改革 |
第三节 山东运河区域新式教育的兴办——以初等教育为中心 |
一、私塾的延续 |
二、新式学堂的建立 |
第四节 山东运河区域的中等教育 |
第五节 山东运河区域的高等教育 |
一、山东大学堂 |
二、山东官立法政学堂 |
三、山东高等农业学堂 |
四、山东优级师范学堂 |
五、山东基督教共合大学 |
六、高等教育的评价 |
第六节 山东运河区域的师范教育 |
一、师范传习所 |
二、初级师范学堂 |
三、济南师范馆到山东师范学堂 |
第七节 清末时期山东运河区域教育的评价 |
第四章 山东运河区域的教育蜕变(1912-1926) |
第一节 辛亥革命后的教育蜕变 |
一、辛亥革命与教育早期现代化 |
二、北洋政府时期山东运河区域的教育早期现代化 |
第二节 山东运河区域新教育体制的奠基 |
一、民国时期新学制的颁行 |
二、新学制的内容及影响 |
第三节 山东运河区域初等教育的蜕变 |
一、教育内容 |
二、教学方式与教育理念 |
三、德育和体育 |
四、考试制度 |
五、私立小学的兴办 |
第四节 山东运河区域中等教育的蜕变 |
一、省立中学 |
二、私立中学 |
第五节 山东运河区域高等教育的蜕变 |
第六节 山东运河区域实业教育的蜕变 |
一、工商教育 |
二、农林教育 |
三、医科教育 |
四、着名实业学校举要 |
第七节 山东运河区域师范教育的蜕变 |
一、山东省立第一师范学校 |
二、山东省立第二师范学校 |
三、山东省立第三师范学校 |
四、师范讲习所 |
第八节 民初山东运河区域教育的评价 |
第五章 山东运河区域教育早期现代化的反思与启示 |
第一节 山东运河区域传统文化与教育自信 |
一、山东运河区域儒学传统与文化自信 |
二、文化传统与山东运河区域教育早期现代化 |
第二节 山东运河区域教育早期现代化与当今教育发展 |
一、山东运河区域教育早期现代化的特点分析 |
二、山东运河区域教育早期现代化的当代价值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两观三性”视角下的当代大学校园空间更新、改造设计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缘起 |
1.1.1 中国校园高速建设的所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
1.1.2 高等教育与城市的互动发展 |
1.1.3 校园空间更新、改造的需求 |
1.2 研究的对象 |
1.2.1 当代大学校园空间 |
1.2.2 更新、改造设计 |
1.2.3 “两观三性”设计思想 |
1.2.4 研究范围的界定 |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4.1 大学校园空间的相关研究 |
1.4.2 更新、改造设计的相关研究 |
1.4.3 大学校园更新改造研究综述 |
1.5 研究的创新点 |
1.5.1 创新点一,视角创新:以“两观三性”设计理论为整体视角,对大学校园的更新、改造设计进行“宏观—中观—微观”的系统化研究。 |
1.5.2 创新点二,思路创新:本文以“两观三性”这种系统性理论来解决大学校园更新这类系统型研究工作的思路,为大学校园的其他研究工作探索了一条可借鉴的研究思路。 |
1.5.3 创新点三,内容创新:构建当代大学校园更新、改造的整体设计理论,形成具有可操作性的当代大学校园更新、改造设计策略。 |
1.6 研究方法和研究框架 |
1.6.1 研究方法 |
1.6.2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当代大学校园空间设计发展与认知 |
2.1 国外大学校园空间的起源和发展 |
2.1.1 中世纪欧洲大学校园 |
2.1.2 近代美国大学校园 |
2.1.3 当代欧美综合化研究型大学校园 |
2.2 国内大学校园空间的起源和发展 |
2.2.1 古代书院式校园空间 |
2.2.2 封建社会末期学堂校园空间 |
2.2.3 近代中西合璧型校园空间 |
2.2.4 解放后苏联模式和文革时期的校园建设 |
2.2.5 改革开放后至今的校园空间发展探索 |
2.3 我国当代高等教育体制改革、校园空间发展的矛盾和需求 |
2.3.1 我国当代高等教育体制改革 |
2.3.2 我国当代大学校园空间发展的矛盾 |
2.3.3 国内大学校园空间的发展需求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两观三性”思想的当代校园空间的更新、改造设计策略的理论建构 |
3.1 “两观三性”理论的概念与发展 |
3.1.1 “两观三性”理论的思想内涵 |
3.1.2 “两观三性”理论的历史传承 |
3.1.3 “两观三性”理论的哲学基础和理论框架 |
3.2 “两观三性”视角应用于大学校园更新、改造的理论导入 |
3.2.1 整体观视角——整体性理论与城市学理论 |
3.2.2 可持续发展观视角——生态建筑学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 |
3.2.3 地域性视角——地域主义理论 |
3.2.4 文化性视角——文脉理论 |
3.2.5 时代性视角——创新理论 |
3.3 “两观三性”视角下大学校园空间更新、改造策略的建构 |
3.3.1 国内大学校园更新、改造的分类 |
3.3.2 国内大学校园更新、改造的现实目标 |
3.3.3 “两观三性”视角下大学校园空间更新、改造策略的内涵 |
3.3.4 “两观三性”视角下大学校园空间更新、改造策略研究体系的建构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两观三性”视角下校园规划更新、改造设计策略 |
第一部分 :面向“校园—城市”整体协同发展的校园空间规划更新、改造设计策略 |
4.1 “校园—城市”发展的基本矛盾和相关分析 |
4.1.1 “校园—城市”的整体关系 |
4.1.2 我国当代城市环境下大学校园与城市结合的结构矛盾 |
4.1.3 大学校园与城市空间整体更新的策略目标 |
4.2 “大学—产业—城市”整体发展的校园更新功能植入 |
4.2.1 大学在“大学—产业—城市”循环中扮演的角色 |
4.2.2 强化“校—城”联系的功能更新与植入 |
4.2.3 着眼于校园长期发展的用地预留储备 |
4.3 校园与城市整体协同发展的校园结构网络 |
4.3.1 校园与城市对接的空间结构层级 |
4.3.2 校园与城市空间肌理缝合 |
4.3.4 校园衔接城市的社区网络 |
4.4 满足城市多元需求的“校园—城市”过渡区空间布局更新、改造策略 |
4.4.1 “校园—城市”过渡区的类型 |
4.4.2 “校园—城市”过渡区的公共空间整合 |
4.4.3 “校园—城市”过渡区的整体更新机制 |
第二部分 :面向大学可持续发展的校园空间规划更新、改造策略 |
4.5 可持续发展的校园规划更新、改造的现状和策略目标 |
4.5.1 我国高校校园规划设计发展现状 |
4.5.2 新时期校园空间更新改造需要处理好的校园关系 |
4.5.3 “可持续发展观”视角下的校园规划更新的策略目标 |
4.6 建立可持续发展的校园规划更新、改造工作机制 |
4.6.1 合理的校园规划更新、改造目标体系 |
4.6.2 动态更新的校园总体规划文件 |
4.6.3 项目计划评估和实施程序 |
4.7 可持续发展的校园交通系统优化策略 |
4.7.1 校园道路交通疏解能力的优化 |
4.7.2 公共交通系统管理 |
4.7.3 校园自行车系统的完善 |
4.7.4 停车场的规划与管理 |
4.8 绿色低碳校园的规划更新 |
4.8.1 节地与室外环境 |
4.8.2 节能与能源利用 |
4.8.3 节水与水资源利用 |
4.8.4 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 |
第三部分 :“地域性、文化性、时代性”视角下的校园规划空间品质提升设计策略 |
4.9 “地域性、文化性、时代性”视角下的校园公共空间更新、改造 |
4.9.1 “地域性”视角下的校园文脉的传承塑造 |
4.9.2 “文化性”视角下功能布局的整合重组 |
4.9.3 “时代性”视角下空间格局的有机缝合 |
4.10 “地域性、文化性、时代性”和谐统一的校园景观空间更新、改造 |
4.10.1 传统大学校园景观规划形式 |
4.10.2 大学校园景观更新、改造的原则 |
4.10.3 校园景观的更新、改造的设计策略 |
4.11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两观三性”视角下的校园建筑更新、改造设计策略 |
5.1 “整体观”和“可持续发展观”视角下的校园建筑更新策略建构 |
5.1.1 “整体观”视角下既有校园建筑更新、改造策略的基础——校园建筑的既有历史价值和功能价值 |
5.1.2 “可持续发展观”视角下既有校园建筑更新、改造的项目实施过程 |
5.1.3 本章研究的基本思路和策略目标 |
5.2 “地域性”视角下的校园建筑历史价值保护 |
5.2.1 “地域性”视角下的校园建筑历史价值的认知和保护原则 |
5.2.2 校园历史建筑地域文化价值再现 |
5.2.3 回应校园地域景观 |
5.2.4 契合校园场所记忆 |
5.3 “文化性”视角下的校园建筑功能转换 |
5.3.1 文化视角下的既有建筑功能转换 |
5.3.2 校园建筑更新改造中新旧建筑的联接模式 |
5.3.3 校园创新文化特征下的空间赋能 |
5.4 “时代性”视角下的校园建筑性能提升 |
5.4.1 体现当代技术特点的结构体系更新 |
5.4.2 满足现代大学需求的环境性能提升 |
5.4.3 体现当代环保理念的校园建筑生态节能改造策略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基于“两观三性”思想的当代校园空间的更新、改造策略整合与综合实践 |
6.1 “两观三性”视角下的当代大学校园空间更新、改造策略整合与展望 |
6.1.1 “两观三性”视角下的校园规划更新策略 |
6.1.2 “两观三性”视角下的校园建筑更新、改造设计策略 |
6.1.3 “两观三性”视角下当代大学校园空间发展趋势的展望 |
6.2 “两观三性”视角下的当代大学校园空间更新、改造设计的综合实践 |
6.2.1 北京工业大学规划及图书馆更新、改造项目 |
6.2.2 海南大学海甸校区更新、改造项目 |
6.2.3 中山大学珠海校区更新、改造项目 |
6.2.4 上海大学延长校区更新、改造项目 |
6.3 小结 |
第七章 :结论 |
一、理论研究 |
二、策略建构 |
三、研究的创新点 |
四、研究的不足之处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外文专着 |
中文专着 |
学位论文 |
期刊论文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表 |
(9)明清时期学校教材研究 ——基于文本的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问题提出与研究意义 |
一、问题提出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明清教材专门研究 |
二、教材(教科书)有关研究 |
三、教材文本有关研究 |
四、研究评价 |
第三节 概念界定与研究思路 |
一、概念界定 |
二、研究思路 |
第四节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第二章 明清教材的嬗变与发展 |
第一节 明清思想流变与教材发展 |
一、程朱理学为宗与教材 |
二、陆王心学崛起与教材 |
三、颜元实学涌现与教材 |
第二节 明清的文教政策与教材发展 |
一、教材体系的界定与增编 |
二、官学教材成为知识权威 |
三、书院派特色教材的兴起 |
四、蒙学教材学科式发展 |
五、教材集成与训诂考订 |
第三章 明清教材概览 |
第一节 明清教材概览(上):官学教材 |
一、经义类教材 |
二、律政类教材 |
三、礼制类教材 |
四、告诫类教材 |
五、文体类教材 |
六、军事类教材 |
七、科技类教材 |
第二节 明清教材概览(中):书院教材 |
一、讲求理学为主书院的特色教材 |
二、讲求心学为主书院的特色教材 |
三、以实学为主书院的特色教材 |
四、考据学派书院的特色教材 |
第三节 明清教材概览(下):蒙学教材 |
一、基础识字类教材 |
二、伦理规范类教材 |
三、名物典故类教材 |
四、诗歌作文类教材 |
五、数理科技类教材 |
第四章 明清教材的知识体系 |
第一节 关于历史与人文的知识:人物及其事件文本 |
一、鲜活的人物:以《三字经》、《千字文》为例 |
二、具体的事件:以《幼学琼林》、《龙文鞭影》为例 |
三、文化的标识:以《二十四孝图说》、《为善阴骘》、《孝顺事实》为例 |
第二节 关于思想与义理的知识:论着与经义文本 |
一、直抒义理:以《三字经》、《小儿语》、《续小儿语》为例 |
二、官修权威:以《五经大传》为例 |
三、名家导读:以《四书大全》为例 |
四、博览众家:以《性理大全》为例 |
五、经世致用:以《武经七书》、《孝经》、《说苑》为例 |
第三节 关于生存与生活的知识:律法与礼制文本 |
一、行为样本:以《弟子规》为例 |
二、角色规则:以《皇明祖训》为例 |
三、生存法则:以《大明律》、《大明会典》、《明大诰》为例 |
第四节 关于审美与文体的知识:诗词与文体文本 |
一、创作与审美启蒙:以《声律启蒙》、《笠翁对韵》、《增广贤文》为例 |
二、诗词大会:以《千家诗》、《神童诗》、《唐诗三百首》为例 |
三、能臣作文:以《历代名臣奏议》、《钦定四书文》为例 |
四、文豪经典:以《唐宋八大家文钞》、《古文观止》、《文章辨体》为例 |
第五节 关于科学技术的知识:科技与数理文本 |
一、天文地理:以《千字文》、《三字经》、《畴人传》为例 |
二、渔林制造:以《幼学琼林》为例 |
三、数理科学:以《九章算术》、《数理精蕴》为例 |
第五章 明清教材的文本特征 |
第一节 丰富展现:基于生活应用的百科读物 |
一、凭借丰富走向整全的生活 |
二、凭借丰富走向生动的实践 |
三、凭借丰富走向意义的生成 |
第二节 朴素说理:基于百家之言的启蒙与建构 |
一、错落有致——基于个体心理成长的内容布局 |
二、言之有理——基于百家之言的历史论证 |
第三节 诗性表达:基于诗词歌赋的文化隐喻 |
一、律对与诗词:创造的空间 |
二、比兴与典故:隐喻的展现 |
第六章 透析:来自明清教材文本的启示 |
第一节 教材文本“基因”:活性知识 |
一、基因链之一:知识存量 |
二、基因链之二:表达呈现 |
三、基因链之三:接受逻辑 |
第二节 教材价值拓展:何以超越 |
一、价值超越的核心:客体价值 |
二、价值超越的藩篱:教学生态 |
三、价值超越的逻辑:认知建构 |
第三节 “教育性”落地图景:本土化 |
一、语言风格:文以载道 |
二、文本扩展:由博返约 |
第七章 研究结论 |
第一节 主要观点 |
一、明清教材是明清时期传统文化的集中表达 |
二、明清教材展示了理想教材的基因模型 |
三、明清教材文本教育性的现实价值 |
四、明清教材的时代局限 |
第二节 研究创新与不足 |
一、创新之处 |
二、存在的不足 |
主要参考文献 |
附录1:明清官学主要教材目录 |
附录2:明清书院主要特色教材目录 |
附录3 :明清表蒙学主要教材目录 |
读博期间主要学术成果 |
后记 |
(10)宋代书院的德育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2.3 对研究现状评述 |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之处 |
第2章 宋代书院德育思想概述 |
2.1 宋代书院 |
2.1.1 宋代书院的含义 |
2.1.2 宋代书院的产生与发展 |
2.1.3 宋代书院的教育理念和教育实践 |
2.1.4 宋代书院的主要制度 |
2.1.5 宋代书院的人员机构设置 |
2.1.6 宋代书院的运行机制 |
2.1.7 宋代书院的历史地位与作用 |
2.2 宋代书院德育思想 |
2.2.1 宋代书院德育思想的含义 |
2.2.2 宋代书院德育思想的影响 |
2.3 宋代书院德育思想形成的历史条件 |
2.3.1 唐五代时期的官办书院在宋代得以延续和发展 |
2.3.2 唐五代时期的民办书院在宋代实现了广泛发展 |
2.3.3 以往官学和私学有益成分对宋代书院德育思想的形成发挥了作用 |
2.4 宋代书院德育思想形成的社会条件 |
2.4.1 国家在政策层面推动书院发展 |
2.4.2 国家在经济上为宋代书院德育思想形成提供保障 |
2.4.3 国家从文化层面促进宋代书院德育思想形成 |
2.4.4 社会各阶层推动宋代书院德育思想形成 |
2.5 宋代书院德育思想形成的直接理论来源 |
2.5.1 程颐及朱熹为代表的程朱理学 |
2.5.2 陆九渊为首的心学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宋代书院德育思想内容和特征 |
3.1 理论认知 |
3.1.1 学者须先识仁 |
3.1.2 穷理笃行 |
3.1.3 学思知行 |
3.2 行为规范 |
3.2.1 从“忠”“信”规矩到立身之本 |
3.2.2 从“考德”工夫到成才之道 |
3.2.3 为家国天下 |
3.3 道德伦理的主旨 |
3.3.1 行为规范和政治道德紧密结合 |
3.3.2 以仁作为道德的选择标准和价值目标 |
3.3.3 以传道和弘道作为基本人生观 |
3.4 宋代书院德育思想特征 |
3.4.1 德育目标的明确性 |
3.4.2 良好的尊师成理学统 |
3.4.3 德育方式的多样性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宋代书院德育思想实施 |
4.1 德育课程的设置和考课 |
4.1.1 学经典以明人伦之本 |
4.1.2 授明伦之学以考课 |
4.1.3 实现从“学以教”到“尽其道” |
4.2 因材、随人开展道德教育 |
4.2.1 因材施教,尽人之材 |
4.2.2 “小学”“大学”随人分限 |
4.2.3 志于成人 |
4.3 营造良好的德育环境氛围 |
4.3.1 以“礼”营造教育学习环境氛围 |
4.3.2 “歌诗”“弦诵”营造情感文化氛围 |
4.3.3 “化民成俗”营造社会环境氛围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宋代书院德育思想评析 |
5.1 宋代书院德育思想历史贡献 |
5.1.1 对宋代知识分子思想道德产生重要影响 |
5.1.2 为指导地方官员经邦济世提供思想道德依据 |
5.1.3 基本原则被广大社会成员认同和遵循 |
5.2 宋代书院德育思想的不足 |
5.2.1 过分强调道德规范统一性 |
5.2.2 没有对道德教育做明确界定 |
5.2.3 道德教育绝对化倾向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宋代书院德育思想对当代德育的启示 |
6.1 对当代德育人才培养的启示 |
6.1.1 “识仁”明确人才培养价值导向 |
6.1.2 以“忠”“信”强化人才培养准则 |
6.1.3 “志于成人”实现立德树人 |
6.1.4 “为家国天下”厚植家国情怀 |
6.2 对当代德育理论的启示 |
6.2.1 “尽其道”建构内容完善的德育理论体系 |
6.2.2 “穷理”讲透当代德育理论思想精髓 |
6.2.3 “随人分限”遵循道德主体不同阶段成长规律 |
6.2.4 “明人伦”丰富诚信、友善的时代内涵 |
6.2.5 “于学有规”加强德育规章制度建设 |
6.3 对当代德育实践的启示 |
6.3.1 “传道”“弘道”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6.3.2 “考德”提升德育目标达成度 |
6.3.3 “修己达人”成就自我与帮助他人的统一 |
6.3.4 “尊师成理”营造尊师重教良好环境 |
6.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四、古代书院的教学方式及其对当代大学教学改革的启示(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古代书院的场所精神及其当代价值[D]. 郭伟. 浙江师范大学, 2021
- [2]高中历史教学渗透优秀传统书院文化的调查分析与实践研究 ——以两广端溪书院为例[D]. 黎克才. 广西师范大学, 2021(12)
- [3]近代中国教学思想的观念史考察[D]. 王枭.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1(09)
- [4]书院传统及其现代大学传承研究[D]. 李洁. 湖南师范大学, 2021
- [5]朱熹高等教育思想研究 ——基于《学校贡举私议》、《白鹿洞书院揭示》的考察[D]. 魏莎. 湖南师范大学, 2021
- [6]山东运河区域教育早期现代化研究(1840-1926)[D]. 岳五妹. 河北大学, 2021(09)
- [7]教学空间研究[D]. 张涛. 南京师范大学, 2021
- [8]“两观三性”视角下的当代大学校园空间更新、改造设计策略研究[D]. 陈纵.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5)
- [9]明清时期学校教材研究 ——基于文本的考察[D]. 刘爱华.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3)
- [10]宋代书院的德育思想研究[D]. 尹凯丰.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