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贺菌属论文_余晓君,柯江维,黄凯,周艳,黄超

导读:本文包含了志贺菌属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耐药性,序列,基因,药物,广谱,抗药性,沙门。

志贺菌属论文文献综述

余晓君,柯江维,黄凯,周艳,黄超[1](2018)在《江西地区儿童志贺菌属感染流行趋势及耐药性变迁》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了解儿童志贺菌属感染在江西地区的流行趋势、种群分布和耐药情况,为临床治疗儿童细菌性痢疾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4年及2013年-2016年临床分离的志贺菌属;采用志贺菌诊断血清进行种群分析;纸片扩散法或自动化仪器法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 2004年共分离出176株志贺菌属,绝大多数为福氏志贺菌(162/176,92%),其次为宋内志贺菌(14/176,8.0%)。2013年-2016年4年间分离的志贺菌属逐年下降,分别为61、42、21和5株,其中4年间宋内志贺菌与福氏志贺菌比大致为1.7:1。2004年及2014年-2016年分离的志贺菌属对氨苄西林耐药率上升为100.0%,除复方新诺明的耐药率下降(4.2%)外其余抗菌药物(氨苄西林/舒巴坦、氨曲南、头孢吡肟、头孢噻肟、头孢他啶、环丙沙星)的耐药率均上升,分别上升的百分点为26.0%、73.8%、32.9%、21.8%、43.8%、41.1%。结论江西省儿童感染志贺菌的发病率逐年下降,十年间感染菌种发生了明显变化,原来腹泻儿童大部分感染福氏志贺菌,现在腹泻儿童大部分感染宋内志贺菌,对常用抗药物耐药率呈逐年增长趋势,感染控制部门仍应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并加强耐药性监测。(本文来源于《实验与检验医学》期刊2018年04期)

马新建,高立玲,郭明,杨奉华,薛永亮[2](2017)在《改良TT增菌液对沙门菌属和志贺菌属的分离效果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改良硫代硫酸钠碳酸钙(TT)增菌液对肠道感染菌种沙门菌属和志贺菌属的分离效果。方法收集2015年3月-2016年9月288例因急性腹泻住院患者的粪便作为研究样本,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44例,采用常规接种法接种于麦康凯琼脂培养基(MAC)和沙门氏菌-志贺氏菌琼脂培养基(SS),另外加种改良TT增菌液进行增菌培养,同时使用改良TT增菌液、革兰阴性(GN)增菌液、亚硒酸盐胱氨酸(SC)增菌液分别对外购的沙门菌属和志贺菌属进行培养,比较不同增菌液对肠道感染菌种沙门菌属和志贺菌属的分离效果。结果对照组采用直接接种培养基的方法检测出沙门菌属15株,志贺菌属4株,检出率分别为10.42%和2.78%;观察组采用改良TT增菌液培养后接种方法检测出沙门菌属43株,志贺菌属12株,检出率分别为29.86%和8.33%;观察组沙门菌属与志贺菌属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改良TT增菌液对沙门菌属的增菌效力与SC增菌液相当,其中对鼠伤寒沙门菌属增菌效果最高达到10-8,优于SC增菌液10-7,改良TT增菌液对志贺菌属的增菌效力与GN增菌液相似,两种志贺菌属的最大增菌效果均达到10-7。结论改良TT增菌液对沙门菌属和志贺菌属的增菌效果与SC、GN增菌液相当,不仅可以有效促进沙门菌属和志贺菌属的增殖,提高病原菌分离效果,还能简化工作流程,提高实验室工作效率。(本文来源于《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期刊2017年19期)

张倩,孙玉国,申丽[3](2017)在《济南市第四医院186株志贺菌属菌群分布及耐药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对临床分离的186株志贺菌引起的感染现状进行分析,研究其耐药性变化趋势,为临床医生医治细菌性痢疾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本医院2011年3月-2014年12月门诊与住院患者,大便培养中分离的186株志贺菌,采用确证试验、改良叁维实验检测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头孢菌素酶(Amp C),并对两种酶的检出率进行统计分析,用K-B法(Kirby-Bauer method)检测菌株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分析志贺菌血清群分布规律及耐药性变化趋势。结果本次检测的186株志贺菌中,有156株为福氏志贺菌,血清型分别为f2a 100株、f4a 38株、f1a 18株,30株宋内志贺菌血清型全部为粗糙型(R);186株志贺菌中25株产ESBLs,检出比率13.4%(25/186),没有产Amp C菌株;福氏与宋内志贺菌对氨苄西林、阿莫西林/克拉维酸、氯霉素、庆大霉素的耐药性存在明显不同;产ESBLs(extendedspectrumβ-lactamases)志贺菌的耐药性比非产ESBLs志贺菌耐药性明显增高。结论 186株志贺菌中,福氏志贺菌分离率最高(156株),宋内志贺菌次之(30株),有13.4%(25/186)的志贺菌株产生ESBLs,耐药性呈现福氏志贺菌强于宋内志贺菌以及产ESBLs菌强于非产ESBLs菌趋势,临床医生应根据菌株流行规律及细菌耐药谱慎重选择抗菌药物,用于菌痢的医治。(本文来源于《现代预防医学》期刊2017年03期)

王琼珠,刘阳桦[4](2016)在《海南地区志贺菌属血清型分布及耐药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究海南地区志贺菌属血清型分布及耐药性。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7月在海南省中医院接受治疗的69例腹泻疾病患者,收集的69株志贺菌属,检测志贺菌属对多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采用生化和血清学的方法对血清群进行有效的检查,对耐药性进行详细分析。结果 0~5岁的患者数量比较多,69株志贺菌属感染的患者中5岁以下的患者有53例,构成比为76.8%。氨苄西林、氯霉素的耐药性比较强,耐药率分别为98.5%和94.2%。哌拉西林、拉氧头孢、亚胺培南、美罗培南的敏感率比较高,分别为100.0%、94.2%、86.9%、85.5%。结论海南地区感染志贺菌属的菌群和血清型和患者的年龄存在一定的联系,敏感度和耐药性也随之改变,需要结合实际情况给予有效的指导和预防。(本文来源于《临床合理用药杂志》期刊2016年16期)

杨贤,董利娟,祁伟,程玉谦,吕星[5](2015)在《志贺菌属外排泵AcrAB-TolC及其调控基因突变与氟喹诺酮耐药性的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临床分离耐氟喹诺酮志贺菌外排泵Acr AB-Tol C基因及其调控基因mar OR、acr R、sox S突变与耐药性的关系。方法使用K-B纸片扩散法筛选临床耐药菌,测定加入泵抑制剂羰基氢氯苯腙(CCCP)后萘啶酸、左氧氟沙星、氧氟沙星、环丙沙星、诺氟沙星的最低抑菌浓度(MIC)的变化,PCR扩增外排泵基因acr A、acr B及其调控基因mar OR、acr R、sox S并测序。结果 159株志贺菌中共筛选出11株氟喹诺酮耐药菌株;加入质子泵抑制剂后2株耐药菌株对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的MIC下降;7株耐药菌对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的MIC不变;2株耐药菌对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的MIC上升。基因测序发现氟喹诺酮耐药菌株外排泵Acr AB-Tol C调控基因mar OR第36、37、38、39位存在CATT碱基缺失。结论泵抑制剂可部分抑制外排泵的活性。mar OR突变可能与志贺菌对氟喹诺酮类抗菌药耐药有关。(本文来源于《天津医药》期刊2015年04期)

梁蓓蓓,邱少富,宋宏彬,任玉红[6](2014)在《志贺菌属整合子系统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志贺菌属(Shigella)是感染性腹泻的主要病原,对公共健康造成严重威胁,也给国家带来巨大的疾病负担。随着临床治疗上抗生素的不合理应用,志贺菌耐药问题越来越凸显,其中整合子-基因盒系统在其多重耐药性传播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以往单一针对志贺菌属整合子-基因盒系统的传播规律和流行特点的研究较少。本文拟对志贺菌属整合子系统及其耐药调控机制和耐药性的传播特点进行综述。(本文来源于《传染病信息》期刊2014年06期)

姚闯,赵文海,崔桂玉,包琳[7](2014)在《通辽地区志贺菌属菌群分布及耐药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了解通辽地区志贺菌菌群分布及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从腹泻病人的粪便标本中分离到98株志贺菌,用生化反应和血清学方法鉴定分群,用Kirby—Bauer纸片扩散法进行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98株志贺菌中,B群(福氏志贺菌)60株,D群(宋内氏志贺菌)38株,未分离出其他群的志贺菌;98株志贺菌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和头孢噻肟/舒巴坦合剂的耐药率明显低于其他β-内酰胺类抗生素,对碳青霉烯类的厄他培南敏感率为100%,对喹诺酮类的环丙沙星和左氧氟沙星耐药率分别为33.76%、25.18%,对氨基糖苷类的庆大霉素和大环内酯类的红霉素耐药率分别为26.27%、33.57%.结论:作者自通辽地区检出的志贺菌,对喹诺酮类、头孢类、氨基糖苷类和大环内酯类有较高的耐药率,治疗感染性疾病应该以药敏试验结果指导临床用药.(本文来源于《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4年04期)

叶金艳,祝建军,李永祥,杜玉海,李桂军[8](2014)在《嘉兴地区志贺菌属血清型分布及耐药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了解嘉兴地区志贺菌属临床分离株的分布及耐药表型特征,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06年11月-2012年10月嘉兴地区7所医院共113株志贺菌属,用ATB-EXPRESSION细菌鉴定仪及志贺菌属诊断血清鉴定到种,K-B药敏试验检测志贺菌属耐药表型,并分析其耐药性;ESBLs确认试验采用双纸片扩散对比法;试验结果采用WHONET5.3软件进行耐药性分析。结果 113株志贺菌属感染≤5岁患儿占40.7%;其中福氏志贺菌占63.7%,宋内志贺菌占36.3%;其中2006-2009年福氏志贺菌占80.0%,宋内志贺菌占20.0%;2010-2012年福氏志贺菌占45.3%,宋内志贺菌占54.7%;志贺菌属亚胺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和阿米卡星、耐药率均为0;对氨苄西林和磺胺甲恶唑/甲氧苄啶耐药率较高,分别为95.6%、71.7%;产ESBLs志贺菌检出率61.1%,69株产ESBLs志贺菌采用CLSI 2010年版和2009年版分别对头孢曲松、头孢他啶、头孢噻肟的耐药性进行判定,其耐药率分别为98.6%和84.1%、34.8%和20.3%、34.8%和8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嘉兴地区志贺菌属感染者以5岁以下的患儿为主,2009年后宋内志贺菌呈上升趋势,产ESBLs志贺菌呈多药耐药性,采用2010年CLSI折点,有利于临床合理选用抗菌药物。(本文来源于《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期刊2014年13期)

靳春雷,宋智健,周铁丽,包其郁,李劲松[9](2014)在《高通量混合基因测序预测志贺菌属新型耐药基因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通过高通量测序结合生物信息学分析,预测110株志贺菌属中与耐药基因库序列相似度差异较大的潜在新型耐药基因。方法 110株志贺菌属来源于2006年6月-2011年6月温州地区不同医院腹泻患者粪便标本,采用碱裂解法提取志贺菌属的混合基因DNA,Illumina HiSeq 2000高通量测序;通过基于同源比对核心算法的基因分析,挖掘与已知耐药基因遗传变异较大、相似性较低的潜在新型耐药基因。结果 110株志贺菌属中福氏志贺菌30株、宋氏志贺菌80株,福氏、宋氏志贺菌高通量测序总碱基数分别为4.9和3.5Gb;志贺菌属高通量测序数据信息挖掘,分别获得潜在的耐药片段宋氏志贺菌255个和福氏志贺菌272个,分布于712条Unigene中;GO和COG蛋白功能数据库注释,发现其分子功能绝大多数与转运(21.3%)、催化(25.2%)、结合(25.2%)和转录调控(9.3%),福氏志贺菌denovo组装后预测发现外排泵基因mdt操纵子。结论研究提出的基于同源比对的核心算法,可以有效地预测与参考耐药基因序列相似性较低的基因,为新型耐药基因的发现提供了思路。(本文来源于《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期刊2014年06期)

曹阳,魏殿军,刘长山,陈薇,魏爱琳[10](2014)在《天津地区30年跨度幼儿感染志贺菌属耐药性与基因型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究天津地区30年间幼儿感染志贺菌属耐药性及流行病学特征。方法对2010年-2011年收集的志贺菌属临床分离株66株与1981年-1983年保存的30株进行药物敏感试验,以基因组重复序列PCR技术(REP-PCR)对两个时间跨度的95株菌进行同源性分析,并对其中的20株菌以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分析其生物进化情况。结果 2010年-2011年相比较于1981年-1983年福氏志贺菌对多种抗生素的耐药率均有不同程度增加。2010年-2011年福氏志贺菌对多种抗生素的耐药率均高于宋内志贺菌。REP-PCR技术将59株福氏志贺菌分为51个基因型,36株宋内志贺菌分为18个基因型;20株志贺菌经MLST分析,分为3个ST型和2个序列复合体。结论天津地区抗生素的长期使用导致志贺菌的耐药性明显增加,福氏志贺菌的总体耐药性高于宋内志贺菌。1981年-1983年的志贺菌30年后在天津地区仍有克隆流行。30年来,天津地区志贺菌的生物进化无明显改变。(本文来源于《中国卫生检验杂志》期刊2014年01期)

志贺菌属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探讨改良硫代硫酸钠碳酸钙(TT)增菌液对肠道感染菌种沙门菌属和志贺菌属的分离效果。方法收集2015年3月-2016年9月288例因急性腹泻住院患者的粪便作为研究样本,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44例,采用常规接种法接种于麦康凯琼脂培养基(MAC)和沙门氏菌-志贺氏菌琼脂培养基(SS),另外加种改良TT增菌液进行增菌培养,同时使用改良TT增菌液、革兰阴性(GN)增菌液、亚硒酸盐胱氨酸(SC)增菌液分别对外购的沙门菌属和志贺菌属进行培养,比较不同增菌液对肠道感染菌种沙门菌属和志贺菌属的分离效果。结果对照组采用直接接种培养基的方法检测出沙门菌属15株,志贺菌属4株,检出率分别为10.42%和2.78%;观察组采用改良TT增菌液培养后接种方法检测出沙门菌属43株,志贺菌属12株,检出率分别为29.86%和8.33%;观察组沙门菌属与志贺菌属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改良TT增菌液对沙门菌属的增菌效力与SC增菌液相当,其中对鼠伤寒沙门菌属增菌效果最高达到10-8,优于SC增菌液10-7,改良TT增菌液对志贺菌属的增菌效力与GN增菌液相似,两种志贺菌属的最大增菌效果均达到10-7。结论改良TT增菌液对沙门菌属和志贺菌属的增菌效果与SC、GN增菌液相当,不仅可以有效促进沙门菌属和志贺菌属的增殖,提高病原菌分离效果,还能简化工作流程,提高实验室工作效率。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志贺菌属论文参考文献

[1].余晓君,柯江维,黄凯,周艳,黄超.江西地区儿童志贺菌属感染流行趋势及耐药性变迁[J].实验与检验医学.2018

[2].马新建,高立玲,郭明,杨奉华,薛永亮.改良TT增菌液对沙门菌属和志贺菌属的分离效果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7

[3].张倩,孙玉国,申丽.济南市第四医院186株志贺菌属菌群分布及耐药性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2017

[4].王琼珠,刘阳桦.海南地区志贺菌属血清型分布及耐药性分析[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6

[5].杨贤,董利娟,祁伟,程玉谦,吕星.志贺菌属外排泵AcrAB-TolC及其调控基因突变与氟喹诺酮耐药性的关系[J].天津医药.2015

[6].梁蓓蓓,邱少富,宋宏彬,任玉红.志贺菌属整合子系统研究进展[J].传染病信息.2014

[7].姚闯,赵文海,崔桂玉,包琳.通辽地区志贺菌属菌群分布及耐药性研究[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

[8].叶金艳,祝建军,李永祥,杜玉海,李桂军.嘉兴地区志贺菌属血清型分布及耐药性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4

[9].靳春雷,宋智健,周铁丽,包其郁,李劲松.高通量混合基因测序预测志贺菌属新型耐药基因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4

[10].曹阳,魏殿军,刘长山,陈薇,魏爱琳.天津地区30年跨度幼儿感染志贺菌属耐药性与基因型分析[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14

论文知识图

志贺菌属感染肠上皮细胞示意图1志贺菌属CTXM-55基因测序...志贺菌属-志贺菌 ×1300重组质粒puc-pv2酶切鉴定结果对志志贺菌属dfrA1基因测序图重组质粒puc-intI2pv2酶切鉴定结果2 ...

标签:;  ;  ;  ;  ;  ;  ;  

志贺菌属论文_余晓君,柯江维,黄凯,周艳,黄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