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水乳型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防水涂料,沥青,丙烯酸酯,聚合物,改性沥青,乳状液,正交。
水乳型论文文献综述
王超,刘斌,李金凯,段广彬,田新博[1](2019)在《新型高弹性水乳型防水卷材的制备及其性能》一文中研究指出以聚氨酯共聚乳液为改性剂、YHL-1(脱氢卡维汀)为稳定剂、聚乙烯醇和磷酸叁丁酯作为其他助剂,通过对基质沥青进行改性制备新型高弹性水乳型防水卷材,并研究各种添加剂和发育温度对新型卷材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聚氨酯共聚乳液、YHL-1、聚乙烯醇和磷酸叁丁酯的质量分数分别为15%、0. 3%、1. 5%和0.15%,且发育温度为180℃时,新型高弹性水乳型防水卷材的性能最为优异。(本文来源于《中国粉体技术》期刊2019年06期)
任玉飞[2](2016)在《水乳型高固含量橡胶沥青防水涂料的制备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研究采用先改性后乳化工艺与边改性边乳化工艺相结合的方法,开发了兼有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叁嵌段共聚物(SBS)弹性和低温柔性、氯丁橡胶耐热性并且固含量高的水乳型橡胶沥青防水涂料。论文通过对SBS改性沥青工艺条件优化、SBS改性沥青乳化条件优化、氯丁胶乳复配量的优化及稳定剂加入量的优化,通过深入分析改性沥青的常规性能以及水乳型橡胶沥青防水涂料的物理力学性能和微观形态,获得了改性沥青、乳化沥青的制备条件和组分构成对水乳型橡胶沥青防水涂料性能的影响。并在《水乳型沥青防水涂料》(JC/T 408-2005)标准的基础之上,提出了水乳型高固含量橡胶沥青防水涂料的技术要求。以下是分别取得的结论:发育温度为180℃、发育时间为4h、稳定剂YHL-1掺量为0.3wt%、改性剂为SBS 1301且掺量为3.0wt%时,制备的改性沥青综合性能较好。改性沥青加入温度为160℃、皂液加入温度为60℃、油水比为62:38、氯丁胶乳掺量为20wt%、乳化剂掺量为3.5wt%、聚乙烯醇掺量为2.0wt%、无水氯化钙掺量为0.3wt%时,制备的水乳型橡胶沥青防水涂料符合水乳型高固含量橡胶沥青防水涂料的技术要求。改性方式对改性沥青和水乳型橡胶沥青防水涂料的性能都有影响。SBS化学改性沥青比SBS物理改性沥青软化点高约3.0%,5℃延度高约35.6%,旋转黏度高约15.5%~18.9%;改性方式主要影响水乳型橡胶沥青防水涂料的耐热度、低温柔度和粘接强度。(本文来源于《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期刊2016-05-01)
于猛,李文志,郭子斌,段文锋[3](2016)在《填料对水乳型沥青防水涂料稳定性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不同的填料可以调节水乳型沥青防水涂料的储存稳定性。本文通过正交试验,考察了无机粉料和增稠剂对水乳型沥青防水涂料储存稳定性及力学性能的影响,得到了试验范围内的最佳配方:膨润土浆料为26%、增稠剂ZC-01为0.5%、增稠剂ZC-02为0.5%。同时,试验证明碳酸钙浆料是通过调节黏度改变涂料的储存稳定性,而膨润土浆料是通过电荷作用影响涂料的储存稳定性。(本文来源于《中国建筑防水》期刊2016年08期)
任玉飞,王芳,张玉贞[4](2015)在《水乳型SBS改性沥青防水涂料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水乳型SBS改性沥青防水涂料兼具SBS改性沥青和水乳型沥青防水涂料两者的优点,具有优异的环保性能、防水性能、耐高、低温性能、施工性能等特点,能应用于厨房、卫生间、屋面、地下室、外墙等地点,在防水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但存在稳定性差、固体含量低和高固含量的水乳型SBS改性沥青防水涂料制备难度高等问题。通过调研论述了水乳型SBS改性沥青防水涂料的发展历程、优点、适用范围以及存在的问题,供从事该研究的技术人员参考。(本文来源于《石油沥青》期刊2015年06期)
杨喜英[5](2015)在《水乳型聚合物桥面防水涂料的研制及防水机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水乳型聚合物桥面防水涂料具有无毒、无污染、施工简单、性能优良等优点,在桥梁防水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通过分析桥面防水涂料的材料组成及特点,选择了适合山西省交通及气候特点的原材料,并通过对其配方及工艺的研究,得到了技术指标均优异的水乳型聚合物桥面防水涂料,并对其防水机理进行了微观结构研究。(本文来源于《北方交通》期刊2015年03期)
蒋宝衡[6](2014)在《高碳醇类水乳型消泡剂的制备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自20世纪初以来,大量机械设备的应用以及生产工艺的发展,不可避免地在生产中产生大量的泡沫,而这些多余的泡沫严重影响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为了消除多余的泡沫,并且能够降低成本和节省能源,化学类消泡剂应运而生。最初的化学类消泡剂主要以矿物油、植物油、动物油以及各种醇类和脂肪酸酯类等为主要成分,这类消泡剂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达到消泡效果,但是其在水中分散差,导致其有限的消泡能力并严重制约着生产速度和效率的提高、影响产品质量和后加工工艺等。为了克服上述油类消泡剂的弱点,并且随着聚醚工艺的发展,聚醚类消泡剂得到了飞速的发展,但是,聚醚类消泡剂普遍存在使用条件受温度限制,而且破泡效率低等缺陷。有机硅类消泡剂的出现和表面活性剂的广泛应用,使上述油类消泡剂和聚醚类消泡剂的缺陷都得到了很好的补充,但有机硅类消泡剂成本高、易结垢,如果乳化技术不过关,会产生硅油凝聚,因此应用于制浆造纸工业时,会产生斑点,附着于浆中,会引起施胶不良和其他纸病。随着乳化分散技术的发展以及各类表面活性剂研发成熟,为油类,尤其是高级酯和高级醇类消泡剂的研发创造了条件,在保持其固有的成本低廉的优势下,获得接近甚至超越聚醚类及有机硅类消泡剂的储存稳定性及消泡性能是本论文的研究目的。本论文研究和比较了不同乳化方法对乳状液稳定性的影响,系统研究了乳化过程中微观状态的相及相转变过程,以及不同HLB值、不同PH值、不同乳化工艺和乳化方法等对乳状液粒径及其分布的影响规律,进一步研究了与乳状液的稳定性以及最终消泡性能的对应关系的规律。同时,由于消泡剂油珠和泡沫液膜间存在排斥作用,所以消泡剂油珠并不能自发地到达液膜表面,这对消泡性能具有不利影响。但疏水粒子的存在可以帮助消泡剂液珠更容易地达到液膜表面从而缩短消泡时间,改善其消泡性能。本论文根据自制水乳型消泡剂的成分及乳状液粒子的结构特点,从疏水粒子的结构,粒径及疏水强弱出发,设计并制备了两大类疏水粒子:不同取代度硬脂酸铝及改性白炭黑,研究了疏水粒子对消泡剂体系的消泡/抑泡性能的影响规律。最终研制出乳化剂含量为10%(占非水相质量比),乳化剂配比SDS/Tween=3:7,正辛醇改性白炭黑作为疏水粒子,其含量为3%(占非水相的质量比),采用叁步法制备的稳定的乳状液。采用罗氏消泡/抑泡测试法测试消泡/抑泡性能得知:在未加疏水粒子的情况下,乳状液的消泡性能为163s,而市场上的高级醇类消泡剂FS3000(韩国佑正)的测试结果是13392s,某商品聚醚类消泡剂的消泡性能为17256s,某商品高性能有机硅类消泡剂消泡性能为5s。当加入3%正辛醇改性白炭黑作为疏水粒子,其消泡性能得到进一步改善,缩短为48s。抑泡性能测试结果表明:未加疏水粒子为H=103mL,而FS3000的测试数据仅为H=14mL,当加入3%正辛醇改性白炭黑作为疏水粒子, H=163mL,相应商品聚醚类消泡剂的抑泡性能为H=135mL,商品有机硅类消泡剂的抑泡性能为H=185mL。结果显示,疏水粒子的加入大大提高了消泡剂的消泡性能和抑泡性能,且与商品样比较,其性能超越了同类产品,也比较接近有机硅类消泡剂的性能。同时自制消泡剂的成本仅3.56元/kg,相对于同类产品、聚醚类和有机硅类产品,其性价比更高。(本文来源于《华南理工大学》期刊2014-06-01)
杨彰堂,赵长才,李聚刚[7](2013)在《聚合物改性水乳型沥青防水涂料的性能及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介绍了一种聚合物改性水乳型沥青防水涂料的性能、适用范围和施工工艺。通过性能数据与行业标准技术指标对比分析,表明该款涂料综合性能优越。(本文来源于《上海建材》期刊2013年03期)
李琳琳[8](2013)在《水乳型丙烯酸酯类上光涂料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水性上光以环保、经济、易脱除等优势,已逐渐成为改善印刷品表面性能的主要后加工技术之一。上光涂料是印刷品上光加工中的必备材料,也是影响上光品质的重要因素。但水性上光涂料中的成膜物质,由于自身结构原因导致成膜后耐水性不佳,耐热性和力学性能等性能较传统溶剂型上光涂料低,其在印刷品中的应用受到限制。为了改善现有水乳型上光涂料的耐水性、耐热性和力学性能较差的问题,以季戊四醇叁丙烯酸酯(PETA)和季戊四醇四丙烯酸酯(PET4A)为功能单体,采用间歇法和预乳化相结合的方法合成具有网状交联的核-壳结构丙烯酸酯乳液,提高乳胶膜的综合性能,以期研制出具有更广泛适用性的水性上光涂料。以PETA为功能单体改性丙烯酸酯乳液实验中,通过红外光谱(FTIR)和透射电镜(TEM)测试表征了改性后聚合物的化学结构和乳胶粒的微观形态结构。以凝胶率和单体转化率为主要指标,分析和确定了乳液聚合工艺的最佳条件,当甲基丙烯酸甲酯和丙烯酸丁酯作为主单体的质量比为32:43,PETA质量为单体总质量的1.5%,核-壳质量比为3:2,SDS和OP-10的质量比为1:2,总量为单体质量的2.5%,聚合温度为78℃,控制单体滴加时间在1.5h-2.0h,反应后保温30min时,乳液体系的稳定性较好。当PETA用量为单体总量的1.5%时,改性后乳胶膜的耐水性和力学性能有较大改善,吸水率降低了21.7%,水接触角为89.3°,抗张强度增加了0.15MPa,断裂伸长率增加了15.8%;耐热性也有较大提高,改性后聚合物5%、30%和50%的热失重温度分别提高了35℃、53℃和63℃。以PET4A为功能单体改性丙烯酸酯乳液实验中,也通过FTIR和TEM测试表征了改性后聚合物的化学结构和乳胶粒的微观形态结构。对改性后乳液性能评价表明,当PET4A用量为单体总质量的1.0%时,改性后丙烯酸酯乳液膜的耐水性和耐热性有较明显改善,吸水率降低了23.4%,水接触角为89.5。,5%、30%和50%的热失重温度分别提高了35℃、100℃和112℃;力学性能较改性前差别不大,抗张强度增加了0.15MPa,但断裂伸长率只增加了9.9%。最后,分别以PETA和PET4A改性后聚丙烯酸酯乳液为主要成膜物质,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方法复配上光涂料,分析讨论上光涂料组分影响其光泽度性能的主次因素,并确定上光涂料的配方,分别为:PETA改性乳液55%~62%,水溶性树脂17%~21%,溶剂18%~22%,助剂2%~4%;PET4A改性乳液60%~68%,水溶性树脂15%~19%,溶剂16%~20%,助剂2%~4%。通过对上光涂料的综合性能测试,表明本实验研制的水乳型丙烯酸酯类上光涂料得到预期实验目的,不仅满足上光涂料基本的印刷适性,同时具有良好的耐水性、耐热性和力学性能。(本文来源于《大连工业大学》期刊2013-04-01)
包汉符[9](2013)在《丙纶无纺布/无机材料粘接用水乳型胶粘剂的研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分别采用溶解法与机械球磨法制得氯化聚丙烯(CPP)水乳型胶粘剂;将上述两种方法制得的胶粘剂应用于丙纶无纺布与无机材料、丙纶单丝布与无机材料之间的粘接。具体研究内容包括:溶解后乳化温度、乳化时间、乳化剂含量对此胶粘剂的粒径、粘度、稳定性、固含量及剥离强度的影响;成膜温度和成膜时间对复合材料的剥离强度的影响;不同混合单体用量接枝改性对复合材料剥离强度的影响。不同球磨时间下,乳液的粒径分布情况。采用扫描电镜观察了粒子的表面形态;MASTERSIZE2000激光粒度分析仪分析了乳液粒子的粒径分布情况;AR2000流变仪观察了不同剪切速率下,乳液的表观剪切粘度的变化情况;剥离强力仪测定了复合材料的剥离强度;红外光谱、热失重分析了单体接枝效果。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选用阴离子与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水溶液作混合乳化剂,成功合成了乳液型氯化聚丙烯胶粘剂。通过正交试验优化分析,得出最佳工艺条件为:各组分质量比CPP:阴离子乳化剂:非离子乳化剂=100:4:2,乳化温度60℃,乳化时间3h时,所得胶粘剂的综合性能最佳。(2)基于对胶粘剂的各项性能测试分析得出,乳化剂含量是影响胶粘剂粘度和粒径的最主要因素,随着乳化剂含量的增加,胶粘剂的粘度呈增长的趋势,粒径呈减小的趋势。只有在分散体系的粘度与粒径合适分散时,剥离强度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3)对丙烯酸酯接枝改性CPP的分析表明:采用纯丙烯酸接枝改性氯化聚丙烯时,所得乳液的水分散性及贮存稳定性差;丙烯酸与丙烯酸酯混合接枝改性氯化聚丙烯时,所得乳液的水分散性及贮存稳定性得到改善,乳液细腻,最终配得固含量30%的贮存稳定的乳液型胶粘剂。应用于丙纶无纺布与陶瓷板及丙纶单丝布与陶瓷板之间的粘接时,粘接效果良好,当混合单体占CPP的质量百分比为30%时,复合材料的剥离强度最大。(4)通过对剥离强度的综合分析表明,成膜温度和成膜时间对复合材料的剥离强度有一定的影响,在可控温度范围内,随着温度的升高,剥离强度递增;当成膜时间达到72h以后,剥离强度基本稳定。(5)无纺布一陶瓷板与单丝布一陶瓷板的破坏形式多种多样,当无纺布与底材粘接时,破坏形式多为无纺布的自身破坏,而非粘合层破坏;当单丝布与底材粘接时,破坏形式多为粘合层破坏,即剥离方式的粘附与粘合层内聚破坏。就剥离强度数值来说,总体是单丝布的剥离强度大于无纺布的,这可能更多的是因为无纺布本身的强度不够所造成的。(6)选用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与酯类增塑剂并用时明显改善氯化聚丙烯的球磨粉碎效果。当球磨时间为12h时,粒径达到40μ m,可以作为复合材料粘接使用。(7)通过对乳液型胶粘剂与801强力胶的剥离强度分析表明:两种方法制得的乳液在丙纶无纺布/陶瓷板和丙纶单丝布/陶瓷板粘接剥离方式及剥离强度略有差异,但总体来说,水乳液型胶粘剂可以替代溶剂型胶粘剂用于丙纶布/陶瓷板之间的粘接。本论文的特色与创新之处:(1)采用溶解法制备了乳液型氯化聚丙烯胶粘剂,将其应用于丙纶无纺布与无机材料之间的粘接;(2)采用对人体无害的醋酸丁酯溶解氯化聚丙烯,并将所得乳液经过减压蒸馏处理,大大降低了V0C含量;(3)采用机械球磨法制得乳液型氯化聚-丙烯胶粘剂,并成功应用于丙纶无纺布与无机材料之间的粘接。(本文来源于《苏州大学》期刊2013-03-01)
潘守伟,石正金[10](2011)在《一种有机硅改性的水乳型丙烯酸酯密封胶的制备》一文中研究指出密封胶常用于填充一层或多层同种材料或异种材料间的接缝、缝隙和孔空,用其密封这些部位既经济、方便,又符合功能要求。当今,密封胶在建筑、工业和(生活)消费等方面得到极广泛的应用,而且还在增长。水乳型丙烯酸密封胶用于窗玻璃和小接缝的工业密封也有二十年的历史,其优(本文来源于《中国建筑金属结构》期刊2011年09期)
水乳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研究采用先改性后乳化工艺与边改性边乳化工艺相结合的方法,开发了兼有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叁嵌段共聚物(SBS)弹性和低温柔性、氯丁橡胶耐热性并且固含量高的水乳型橡胶沥青防水涂料。论文通过对SBS改性沥青工艺条件优化、SBS改性沥青乳化条件优化、氯丁胶乳复配量的优化及稳定剂加入量的优化,通过深入分析改性沥青的常规性能以及水乳型橡胶沥青防水涂料的物理力学性能和微观形态,获得了改性沥青、乳化沥青的制备条件和组分构成对水乳型橡胶沥青防水涂料性能的影响。并在《水乳型沥青防水涂料》(JC/T 408-2005)标准的基础之上,提出了水乳型高固含量橡胶沥青防水涂料的技术要求。以下是分别取得的结论:发育温度为180℃、发育时间为4h、稳定剂YHL-1掺量为0.3wt%、改性剂为SBS 1301且掺量为3.0wt%时,制备的改性沥青综合性能较好。改性沥青加入温度为160℃、皂液加入温度为60℃、油水比为62:38、氯丁胶乳掺量为20wt%、乳化剂掺量为3.5wt%、聚乙烯醇掺量为2.0wt%、无水氯化钙掺量为0.3wt%时,制备的水乳型橡胶沥青防水涂料符合水乳型高固含量橡胶沥青防水涂料的技术要求。改性方式对改性沥青和水乳型橡胶沥青防水涂料的性能都有影响。SBS化学改性沥青比SBS物理改性沥青软化点高约3.0%,5℃延度高约35.6%,旋转黏度高约15.5%~18.9%;改性方式主要影响水乳型橡胶沥青防水涂料的耐热度、低温柔度和粘接强度。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水乳型论文参考文献
[1].王超,刘斌,李金凯,段广彬,田新博.新型高弹性水乳型防水卷材的制备及其性能[J].中国粉体技术.2019
[2].任玉飞.水乳型高固含量橡胶沥青防水涂料的制备技术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16
[3].于猛,李文志,郭子斌,段文锋.填料对水乳型沥青防水涂料稳定性的影响[J].中国建筑防水.2016
[4].任玉飞,王芳,张玉贞.水乳型SBS改性沥青防水涂料研究进展[J].石油沥青.2015
[5].杨喜英.水乳型聚合物桥面防水涂料的研制及防水机理研究[J].北方交通.2015
[6].蒋宝衡.高碳醇类水乳型消泡剂的制备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4
[7].杨彰堂,赵长才,李聚刚.聚合物改性水乳型沥青防水涂料的性能及应用[J].上海建材.2013
[8].李琳琳.水乳型丙烯酸酯类上光涂料的研究[D].大连工业大学.2013
[9].包汉符.丙纶无纺布/无机材料粘接用水乳型胶粘剂的研制[D].苏州大学.2013
[10].潘守伟,石正金.一种有机硅改性的水乳型丙烯酸酯密封胶的制备[J].中国建筑金属结构.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