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远达效应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枪弹,效应,计算机,损伤,胸部,火器,脊髓。
远达效应论文文献综述
李晓亮,傅廷友[1](2015)在《非高速投射物致脊髓损伤远达效应的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脊髓损伤可以导致机体其他部位远隔脏器的损伤,称为远达效应。具体损伤脏器包括肺、心脏、脑、腹腔脏器等,病理学主要表现为出血、水肿。目前认为非高速投射物致脊髓损伤远达效应的机制以神经-体液调节为主。交感神经系统紊乱和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作为远达效应机制的解释得到了大量实验的证实。临床上已经使用激素类药物预防和治疗脊髓损伤远达效应所致的多器官损害。(本文来源于《第22届中国康协肢残康复学术年会暨生物治疗研讨会论文汇编》期刊2015-06-26)
赵欣[2](2013)在《猪下肢软组织枪弹伤致肺远达效应的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背景:随着军事科技水平的发展,子弹致伤力的大幅度提升,导致四肢枪弹伤在战伤的比率逐渐增高。枪弹对机体的损伤,除枪弹导致的直接弹道损伤外,与原发伤相隔较远的远隔器官也会发生损伤,即远达效应。研究认为,枪弹伤所引发的远达效应主要是由机体应激反应所致[1]。近年来,虽然国内外学者对远达效应的致伤机制已有部分研究报道,但对远隔脏器出现的损伤及其病情进展变化的特点研究较少,尤其是对枪弹伤所致远隔脏器损伤早期的影像学表现以及影响这些表现的主要因素尚未见系统报道。该实验在本课题组既往研究的基础上为了进一步观察猪下肢软组织枪弹贯通伤诱发的生理生化变化及肺损伤早期病理学的变化特点;观察枪击前给予抗损伤药物防护(静脉滴注0.9%氯化钠注射液100ml,维生素C2.0g、地塞米松2.0mg、安络血10mg)后,对猪下肢软组织枪弹贯通伤所致远隔脏器肺损伤的防护效果,为今后筛选预防和早期诊断肢体枪弹伤对肺远达效应损伤的有效指标。本研究拟采用64排螺旋CT,分析猪下肢软组织枪弹贯通伤致肺远达效应损伤早期影像学的改变及其特点;动态检测枪击前以及枪击后不同时间点血浆内皮素(ET)及皮质醇(COR)水平的变化,明确这些指标变化与枪击损伤之间的关系,以期发现远达损伤的发生机理,为有效监测、预防和减轻下肢软组织枪弹贯通伤致肺远达损伤提供可靠实验依据。目的:明确猪下肢软组织枪弹贯通伤所致肺远达效应的影像学、病理学及生物化学表现特点,探讨肺远达效应的特点及其发生机制;观察抗损伤药物对猪下肢软组织枪弹贯通伤所致肺远达效应的防护效果,为下肢软组织枪弹贯通伤损伤的早期影像学诊断及救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实验一猪下肢软组织枪弹伤致肺的远达效应研究健康平原猪12只,雌雄不限,9~12月,45~55kg,由第四军医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自制木质固定架。实验猪仰卧,将其四肢固定在固定架两侧。复制下肢软组织枪弹贯通伤动物模型,采用国产81-1式半自动步枪,子弹直径为7.62mm,采用美国GE LightSpeed VCT(64排螺旋VCT),动物麻醉成功后,在致伤前,先行胸部VCT扫描及耳缘静脉抽取静脉血,作为自身对照用的伤前影像及生化资料。从一侧下肢上段(股动脉前方1.0cm处)肌肉组织丰富处,避开骨骼和大血管,由内向外50cm近距离射击致软组织贯通伤,保证子弹着点准确,对侧衬以自制子弹阻尼装置。致伤后不清创,立即包扎止血,分别于枪击后5min、10min及25min各时间点行胸部VCT扫描及耳缘静脉血采集,进行血浆ET及COR检测。上述操作结束后,用10%氯化钾10mg心内注射处死动物,即刻开胸,剪断大血管放血,完整取出全肺,一部分肺标本在中性福尔马林中固定,一部分肺标本参照影像学显示的病变区取材,进行病理检查。实验二猪下肢软组织枪弹伤致肺远达效应的防护研究健康平原猪24只,雌雄不限,8~12月,40~55kg。动物来源、致伤武器、麻醉及致伤方法均同实验一。实验的动物随机分为药物防护组与实验组,每组12只。药物防护组枪击前3天给予抗损伤药物(每天静脉0.9%氯化钠注射液100ml,维生素C2.0g、地塞米松2.0mg、安络血10mg)。实验组给予等量0.9%氯化钠注射液100ml静脉滴注。致伤前,所有动物先行胸部VCT扫描及抽取耳缘静脉血,作为自身对照用的伤前影像及生化资料。分别于致伤后5min,10min,25min及60min行胸部VCT扫描及耳缘静脉血采集,进行血浆ET及COR检测。上述操作结束后,方法同实验一,处死动物并进行相关病理检查。结果:1.猪下肢软组织枪弹伤可致肺脏远达效应损伤,在VCT图像上表现为双肺出现不同程度的条索状、斑片状及大片状高密度影,边缘模糊,密度欠均匀,周边肺野显示透光度减低,部分肺段出现实变改变。肺间质可见渗出,肺实质亦见炎性渗出,细支气管炎症改变。所有动物均无血气胸表现。2.枪击后猪肺脏大体标本肉眼均可见肺表面大小程度不同的斑片状出血,边界清晰,呈暗红色或鲜红色,未见明显脏层胸膜和肺实质破裂。给予抗损伤药物的防护组猪肺脏大体标本肉眼仅见少量散在红色出血点。光镜下可见猪肺组织弥漫性出血,肺泡腔扩张、肺泡腔内充满红细胞,肺泡间隔增厚,呈蜂窝状改变,血管明显扩张、充血,肺间质出血、水肿,小叶出血、实变,支气管粘膜组织内可见炎细胞浸润。药物防护组镜下可见猪肺组织内少量出血,仅在少量肺泡腔内查见散在红细胞,肺泡间隔稍增厚,其内伴有少量炎性渗出及少量炎细胞浸润,血管轻度扩张。3.血浆ET及COR水平在枪击后呈明显上升趋势,枪击后各时间点均较枪击前升高,以枪击后10min最为显着(P<0.05)。而药物防护组枪击后血浆ET及COR水平较枪击前均有所增高,但ET无统计学差异(P>0.05),COR在枪击后10min较枪击前增高,有显着统计学差异(P<0.05),但与未防护组(实验组)相比较,增高的程度不显着。结论:1.猪下肢软组织枪弹伤可致肺远达效应损伤,早期即可通过胸部VCT发现其影像学改变,病理组织学观察也证实肺部间接损伤的存在,而且影像学的表现与病理改变伤情一致。2.病理学观察及生化研究提示应激反应参与了远达效应致肺损伤的形成过程。3.枪击前给予抗损伤药物可在一定程度上减轻猪下肢软组织枪弹贯通伤致肺远达效应的损伤。(本文来源于《第四军医大学》期刊2013-11-01)
王勇,赵欣,王亚蓉,朱佳,王玮[3](2012)在《猪后肢枪弹伤所致肺远达效应CT特征与生化因子的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猪后肢枪弹伤所致肺远达效应损伤的CT特征及发生机制。方法对14头猪随机采用高速弹射击,建立猪后肢枪弹伤轻等程度损伤(轻伤组,7头)和重伤动物(重伤组,7头)模型。分别在枪击前、后3、10、40min、6h,利用CT对动物模型的肺部组织结构进行观察,同时在枪击前、后3、10、25、40min、6h测定主要的血管活性物质[内皮素(ET)、皮质醇(COR)]及炎性反应指标[白细胞总数、白细胞介素-6(IL-6)]的变化。结果两组实验猪枪击后的肺部CT征象变化包括组织渗出、出血、细支气管炎、肺间质、实质渗出。肺损伤发展程度与枪弹伤伤情及ET、COR及IL-6的变化趋势相一致。IL-6在枪击后升高,ET、COR水平在枪击后各时间点均较枪击前上升。结论猪后肢枪弹伤所致肺远达效应是在致伤物动能、应激反应及神经体液因素等多种条件作用下的损伤,肺远达效应损伤伤情程度与枪弹伤伤情相一致。(本文来源于《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期刊2012年05期)
赵欣,王亚蓉,王勇,张彦旭,姚立农[4](2012)在《猪后肢枪弹软组织贯通伤致心血管远达效应的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通过制作猪后肢枪弹软组织贯通伤模型,利用计算机容积成像(volume computed tomography,VCT)观察致伤后心脏形态学改变,结合相关血管活性物质(血管紧张素Ⅰ、血管紧张素Ⅱ、内皮素)及病理、电镜观察,分析枪击对猪心血管系统的影响,以期为平战时肢体枪弹伤伤病员的早期全面救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7只健康雌性平原猪枪击后肢致软组织贯通伤,分别于枪击前及枪击后瞬时、枪后5'、30'及60'行VCT检查,并抽取猪耳缘静脉血,分别进行血管紧张素Ⅰ(AngiotensinⅠ,AngⅠ)、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Ⅱ,AngⅡ)及内皮素(endothelin,ET)检测。结果①枪击后冠脉血管直径在短时间内即会发生改变,以枪击后30min改变最为显着,表现为心脏冠脉VCT在枪击后显影质量很差,可出现冠脉血管的痉挛或者局部的狭窄、或者血管中断不连续,管壁显示不清等表现,猪冠状动脉图像重建质量评价在枪击后瞬间基本在II级以上,仅1(7)只猪的冠脉血管图像重建质量评价为I级。且在枪击30min后冠脉直径最小,之后冠脉直径逐渐恢复,到枪击后60min可恢复到接近枪击前的水平;②枪击后AngⅠ在枪击前的水平与其他4个时间点比较发生显着变化(P<0.05),枪后60'与枪后5'发生明显变化(P<0.05);AngⅡ:枪击前与枪后30'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ET:枪击前与枪击瞬时、枪后5'及30'之间变化明显,枪击后60'与枪击瞬时、枪击后5'及30'之间有变化(P<0.05)。结论猪后肢枪弹软组织贯通伤后可致心脏远达效应,在致伤全过程中,AngⅡ及ET起了重要作用;致伤瞬间,由于应激反应及冲击波的血流扰动影响,可导致血管内皮受损;VCT在心脏冠状动脉扫描对心脏远达效应损伤早期诊断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本文来源于《医学影像学杂志》期刊2012年04期)
王勇,王玮[5](2012)在《CT技术在肢体枪弹伤致心肺远达效应损伤检查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单兵防护的提升,对头、胸、腹部重要脏器的保护得到显着加强,高速投射物直接损伤部位多为重点防护区域以外的四肢部分。枪弹伤可导致除弹道周围组织原发伤以外的远隔脏器损伤,由于早期病情隐蔽,发生条件、规律和机制较为复杂,临床上往往容易(本文来源于《人民军医》期刊2012年01期)
张彦旭[6](2011)在《猪后肢枪弹伤所致心肺远达效应的VCT表现与应激反应关系的对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高速投射物可以导致弹道以外远隔部位脏器的损伤,这种间接损伤在时间上包括瞬时损伤和继发损伤,主要是由枪弹伤的远达效应和机体的应激反应所致。尽管这种间接损伤的致伤机制及其影像学表现已有很多研究,但不同程度的枪弹伤伤情下的远隔脏器损伤程度是否一致;远隔脏器间接伤进展变化的时间特点及损伤早期致伤因素的分析,以及枪弹伤后心脏功能及形态学的影像学变化,还少见报道。由于研究显示计算机容积成像(Volume computed tomography,VCT)可以准确的反应肢体枪弹伤所致的肺间接伤的病理学特点,以及VCT对于心脏功能及形态的扫描与评价优势[4, 5],本研究通过制作不同伤情的猪后肢枪弹伤模型,利用VCT进行致伤早期多时间点的心肺间接伤形态学观察,并结合机体炎症反应指标(体温、白细胞总数、白介素-6)及血管活性物质(血管紧张素Ⅰ、血管紧张素Ⅱ、内皮素)进行分析,为阐明火器伤远隔脏器损伤的发生和演变规律提供实验依据。目的通过研究猪下肢不同伤情枪弹贯通伤,所致肺间接损伤致伤前后不同时间点VCT表现规律,以及心脏冠脉损伤的特点。结合测定炎症反应指标(体温、外周血白细胞总数、白介素-6)与血管活性物质(血管紧张素Ⅰ、血管紧张素Ⅱ、内皮素)。探讨下肢枪弹伤所致心肺间接伤的致伤机制,为平战时肢体枪弹伤伤病员的早期全面救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第四军医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14只平原猪,雌性, 5-7个月,35-45kg,在有效固定情况下,采用国产81-1式半自动步枪,7.62mm子弹,根据伤情程度将实验猪分为轻伤组(M):软组织贯通伤,不伤及大血管及股骨;重伤组(S):伤及大血管,造成股骨骨折。两组分别于动物致伤前和致伤后瞬时、10min、40min、6h行胸部增强扫描,M组扫描肺脏同时进行心脏冠状动脉VCT扫描,层厚0.625mm,层距0.625mm,电压120kV,电流450-550mA,按估算法,标准算法分别进行轴位图像重建,重建层厚5mm,层间距0mm,测量时显示的窗位40HU,窗宽350HU;以层厚5mm,层间距0mm进行冠状位重建。分别于枪击前及枪击后瞬时、5min、10min、40min、6h取猪耳缘静脉血,按照实验设计需要进行白细胞总数、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血浆内皮素(Endothelin,ET)、血管紧张素Ⅰ(AngiotensinⅠ,AngⅠ)及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Ⅱ,AngⅡ)检测,及VCT扫描,静脉采血结束后,处死动物,即刻开胸,留取心肺组织,行病理检查。结果1、结果显示枪击瞬时S组的VCT异常征象的频数均较M组多。创伤瞬时,实验猪的肺间接伤主要表现为肺实质的渗出、实变、出血和肺间质渗出,伤后10 min可见胸腔积液、细支气管炎,并且上述肺实质变化除实变外,均较创伤瞬时加重;其中肺间质渗出、细支气管炎的发生较瞬时显着增加(P<0.05),但S和M组间未见显着性差异;S组较M组的胸腔积液发生率显着增加(P<0.05)。伤后40min,各种肺间接伤均有发展加重,其中细支气管炎的发生率,S组较M组显着升高(P<0.05)。伤后6h,肺实质和肺间质的损伤进一步加重,S组在渗出、实变、胸腔积液和肺间质渗出的发生率高于M组(P<0.05)。2、实验猪直肠温度在枪击伤后40min内变化不明显,但伤后6h的体温较枪击前上升1℃,M组和S组直肠温度变化趋势一致,但未见组间差异。外周血白细胞总数在枪击后呈下降趋势,但M组的枪击后各时间点的白细胞总数与枪击前比未见显着性差异,S组的外周血白细胞总数在枪击后6h较枪击前显着下降(P<0.05)。枪击后各时间点S组和M组的外周血白细胞总数无统计学差异。IL-6水平在枪击后呈上升趋势,S组和M组在枪击后10min后的各时间点IL-6水平均较枪击前显着上升(P<0.05)。此外,S组的IL-6水平在枪击后40min和6h较M组上升显着(P<0.05)。3、M组和S组中均存在IL-6水平变化与肺间接伤损伤程度发展有共同趋势的现象。伤后10 min,随着IL-6水平上升,不同伤情的两组动物肺部间接伤的程度也呈明显上升趋势。伤后40min,6h ,渗出、实变和细支气管炎的发展保持和IL-6水平一样的上升趋势,出血和肺间质渗出发展范围变化不明显。4、M组中在枪击后双侧冠状动脉直径减小,10min时所测量直径最小,利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统计P﹥0.05。冠状动脉直径的变化虽无统计学意义,但变化趋势与生化指标各个时间点的变化基本一致。5、M组中血管紧张素Ⅰ在枪击前的水平与其他4个时间点比较发生显着变化(P<0.05),伤后40min与伤后5min发生明显变化(P<0.05),结合折线图考虑在伤后40min AngⅠ已逐渐接近枪前水平;AngⅡ:枪击前与枪击后10min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ET的枪击前水平与枪击瞬时、伤后5min和伤后10min之间变化明显,伤后40min与枪击瞬时、伤后5min和伤后10min之间有变化(P<0.05),结合折线图考虑在伤后40min内皮素已基本恢复枪前水平。结论1、猪后肢轻度和重度枪弹伤贯通伤所致的瞬时远隔脏器肺损伤与枪弹伤伤情程度一致。2、枪击猪后肢后,远隔脏器肺部损伤逐渐加重,发展趋势与机体应激性炎症指标变化趋势相一致。3、枪击猪后肢所致的软组织贯通伤(轻度伤)瞬间,在应激反应及冲击波的血流扰动影响下,可导致血管内皮受损,会诱发冠状动脉痉挛。4、猪后肢枪弹软组织贯通伤(轻度伤)后所致的远隔心脏冠状动脉的内径最小的时间点与AngⅡ及ET浓度最高值的时间点基本一致,在远达效应对冠脉的影响中,AngⅡ及ET起了重要作用。5、VCT在心脏冠状动脉扫描时对呼吸频率及心率要求较严格,心脏远达效应损伤早期诊断有一定的局限性。随着256排CT、320排CT及心脏双源CT的使用,在后期实验的不断补充及改进中,我们预计可以得到比较满意的结果。(本文来源于《第四军医大学》期刊2011-04-01)
廖明松,韩非,邓旦,陶杰,梁燕[7](2010)在《猪胸部枪弹伤模型眼部远达效应的超声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利用超声显像探讨猪胸部枪弹伤模型眼部远达效应的表现特征,为胸部枪弹伤眼部并发症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影像学参考依据。方法:实验组采用高速弹射击10只猪(20只眼)右侧胸部外带区第6肋间,对照组3只猪(6只眼)不致枪弹伤,以刀刺伤相应部位,并感受致伤环境,对比观察两组动物致伤前、后不同时相点眼部超声显像特征、视网膜中央动脉血流动力学变化以及眼组织病理学改变。结果:(1)实验组致伤后3只IAO动物当场死亡,1只1h后死亡,6只存活,对照组全部存活。(2)实验组存活的6只动物眼部外观正常,超声检查发现6只眼玻璃体轻度混浊,透声差,内见细弱的回声点漂浮,2只眼合并玻璃体后脱离,对照组致伤前、后眼形态大小正常,层次清楚,眼球内及球后未见异常回声。(3)彩色多普勒及频谱多普勒超声显示实验组致伤后即刻视网膜中央动脉血流速度减慢(p<0.01),6h后逐渐回升,24h后接近伤前水平,伤后即刻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力指数增高(p<0.01),24h后有所降低,但仍高于伤前水平,对照组致伤前、后眼视网膜中央动脉血流参数无明显改变。结论:猪胸部枪弹伤模型致伤后部分动物眼部远达效应表现明显,其特征是二维超声显像有显着改变,视网膜中央动脉血流速度减低,阻力增大,呈低灌注状态。(本文来源于《2010’中国西部声学学术交流会论文集》期刊2010-08-01)
赵欣,陈广安,王玮,王亚蓉,张延旭[8](2010)在《猪后肢枪弹伤致肺远达效应损伤的容积CT和生化及病理对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枪击猪后肢肌肉贯通伤所致的肺部远达效应损伤的64排螺旋容积CT(VCT)表现,深入研究肺部远达效应损伤机制及影响因素。方法动物麻醉后,使用81式步枪7.62mm子弹从左侧后肢上段股动脉前方1.0cm处由内向外30cm近距离射击,分别于致伤前后行胸部CT扫描,分析VCT图像特点,并与肺部病理结果进行对照。同时,在枪击前及枪击后不同时间点取猪静脉血,检测血浆内皮素(endothelin,ET)及皮质醇(cortisol,COR)的浓度。结果(1)枪击后12例猪VCT扫描双肺均出现大小程度不同的片状或条索状高密度影,边缘模糊,密度欠均匀,周边肺野显示透光度减低,呈磨玻璃样改变。所有动物均无肺不张、血气胸表现。肺血管及支气管管径未见显着改变。(2)枪击后12例猪肺脏大体标本肉眼均可见肺表面大小程度不同的片状、斑片状及大片出血表现,呈暗红色或鲜红色,未见脏层胸膜和肺实质破裂。病理切片可见小叶出血、实变、磨玻璃样变。镜下可见肺微血管扩张出血,毛细血管破裂,肺间质和肺泡腔内出血、水肿。肺泡隔变厚增粗、充血水肿,呈蜂窝状改变。肺泡腔内充满大量红细胞、纤维素样物质及白细胞。(3)枪击后血浆ET及COR水平较枪击前显着增高,以枪击后10min最为显着(P<0.05)。结论枪击猪后肢可致肺远达效应损伤,VCT表现主要为片状高密度影,病理提示为炎性渗出或出血;血管内皮损伤及应激反应早期参与了远达效应致肺损伤的形成过程。(本文来源于《西南国防医药》期刊2010年01期)
赵欣,王玮[9](2009)在《高速投射物致远达效应的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高速投射物对机体产生的损伤包括直接损伤和间接损伤,直接损伤即弹道经过机体时所致途经组织器官的直接的损伤;间接损伤是指高速投射物所引起的伤道外组织器官的间接损伤。而在间接损伤中有一类损伤,其为弹道远隔部位的损伤,被称之为远达效应。直接损伤往往容易引起人们的(本文来源于《西南国防医药》期刊2009年07期)
王玮,陈辉武,王劲武,方向东,陆洲[10](2003)在《高原颅脑枪弹伤肺部损伤远达效应CT及HRCT影像病理对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 探讨高原颅脑枪弹伤肺部远达效应的CT及HRCT表现及其病理基础。方法 高原适应猪 18只 ,分实验 (12只 )、对照 (6只 ) 2组。国产 5 .80mm弹道枪 ,造成猪右脑贯通伤。行胸部CT及HRCT扫描 ,制作充气固定肺标本、病理大切片和常规病理切片。逐级对照CT、HRCT、充气固定肺标本HRCT、病理大切片和常规病理切片相应表现。结果 (1)CT示肺叶、段或亚段实变 ;支气管血管束边缘毛糙、模糊 ,周边肺野呈磨玻璃样改变 ;肺不张。 (2 )HRCT见部分肺小叶实变、气肿、磨玻璃样改变 ;小叶间隔、小叶核增厚 ,增粗。 (3 )活体动物HRCT扫描所见征象均可在充气固定肺标本的HRCT扫描中显示。 (4 )病理大切片见 ,肺泡腔、支气管血管束管壁间隙内可见水肿液和红细胞 ;亚段肺不张。 (5 )常规病理见肺微血管扩张、破裂。肺泡隔、细支气管断裂。肺间质和肺泡腔内出血 ,并可见高蛋白、高渗出性水肿液。结论 高原颅脑枪弹伤远达效应肺损伤以血流扰动波所致的出血、渗出为主 ;损伤可诱发高原肺水肿 ;CT检查可发现出血渗出所致的实变、不张 ,以肺外带多见 ;HRCT可在早期发现肺小叶水平变化(本文来源于《实用放射学杂志》期刊2003年11期)
远达效应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研究背景:随着军事科技水平的发展,子弹致伤力的大幅度提升,导致四肢枪弹伤在战伤的比率逐渐增高。枪弹对机体的损伤,除枪弹导致的直接弹道损伤外,与原发伤相隔较远的远隔器官也会发生损伤,即远达效应。研究认为,枪弹伤所引发的远达效应主要是由机体应激反应所致[1]。近年来,虽然国内外学者对远达效应的致伤机制已有部分研究报道,但对远隔脏器出现的损伤及其病情进展变化的特点研究较少,尤其是对枪弹伤所致远隔脏器损伤早期的影像学表现以及影响这些表现的主要因素尚未见系统报道。该实验在本课题组既往研究的基础上为了进一步观察猪下肢软组织枪弹贯通伤诱发的生理生化变化及肺损伤早期病理学的变化特点;观察枪击前给予抗损伤药物防护(静脉滴注0.9%氯化钠注射液100ml,维生素C2.0g、地塞米松2.0mg、安络血10mg)后,对猪下肢软组织枪弹贯通伤所致远隔脏器肺损伤的防护效果,为今后筛选预防和早期诊断肢体枪弹伤对肺远达效应损伤的有效指标。本研究拟采用64排螺旋CT,分析猪下肢软组织枪弹贯通伤致肺远达效应损伤早期影像学的改变及其特点;动态检测枪击前以及枪击后不同时间点血浆内皮素(ET)及皮质醇(COR)水平的变化,明确这些指标变化与枪击损伤之间的关系,以期发现远达损伤的发生机理,为有效监测、预防和减轻下肢软组织枪弹贯通伤致肺远达损伤提供可靠实验依据。目的:明确猪下肢软组织枪弹贯通伤所致肺远达效应的影像学、病理学及生物化学表现特点,探讨肺远达效应的特点及其发生机制;观察抗损伤药物对猪下肢软组织枪弹贯通伤所致肺远达效应的防护效果,为下肢软组织枪弹贯通伤损伤的早期影像学诊断及救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实验一猪下肢软组织枪弹伤致肺的远达效应研究健康平原猪12只,雌雄不限,9~12月,45~55kg,由第四军医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自制木质固定架。实验猪仰卧,将其四肢固定在固定架两侧。复制下肢软组织枪弹贯通伤动物模型,采用国产81-1式半自动步枪,子弹直径为7.62mm,采用美国GE LightSpeed VCT(64排螺旋VCT),动物麻醉成功后,在致伤前,先行胸部VCT扫描及耳缘静脉抽取静脉血,作为自身对照用的伤前影像及生化资料。从一侧下肢上段(股动脉前方1.0cm处)肌肉组织丰富处,避开骨骼和大血管,由内向外50cm近距离射击致软组织贯通伤,保证子弹着点准确,对侧衬以自制子弹阻尼装置。致伤后不清创,立即包扎止血,分别于枪击后5min、10min及25min各时间点行胸部VCT扫描及耳缘静脉血采集,进行血浆ET及COR检测。上述操作结束后,用10%氯化钾10mg心内注射处死动物,即刻开胸,剪断大血管放血,完整取出全肺,一部分肺标本在中性福尔马林中固定,一部分肺标本参照影像学显示的病变区取材,进行病理检查。实验二猪下肢软组织枪弹伤致肺远达效应的防护研究健康平原猪24只,雌雄不限,8~12月,40~55kg。动物来源、致伤武器、麻醉及致伤方法均同实验一。实验的动物随机分为药物防护组与实验组,每组12只。药物防护组枪击前3天给予抗损伤药物(每天静脉0.9%氯化钠注射液100ml,维生素C2.0g、地塞米松2.0mg、安络血10mg)。实验组给予等量0.9%氯化钠注射液100ml静脉滴注。致伤前,所有动物先行胸部VCT扫描及抽取耳缘静脉血,作为自身对照用的伤前影像及生化资料。分别于致伤后5min,10min,25min及60min行胸部VCT扫描及耳缘静脉血采集,进行血浆ET及COR检测。上述操作结束后,方法同实验一,处死动物并进行相关病理检查。结果:1.猪下肢软组织枪弹伤可致肺脏远达效应损伤,在VCT图像上表现为双肺出现不同程度的条索状、斑片状及大片状高密度影,边缘模糊,密度欠均匀,周边肺野显示透光度减低,部分肺段出现实变改变。肺间质可见渗出,肺实质亦见炎性渗出,细支气管炎症改变。所有动物均无血气胸表现。2.枪击后猪肺脏大体标本肉眼均可见肺表面大小程度不同的斑片状出血,边界清晰,呈暗红色或鲜红色,未见明显脏层胸膜和肺实质破裂。给予抗损伤药物的防护组猪肺脏大体标本肉眼仅见少量散在红色出血点。光镜下可见猪肺组织弥漫性出血,肺泡腔扩张、肺泡腔内充满红细胞,肺泡间隔增厚,呈蜂窝状改变,血管明显扩张、充血,肺间质出血、水肿,小叶出血、实变,支气管粘膜组织内可见炎细胞浸润。药物防护组镜下可见猪肺组织内少量出血,仅在少量肺泡腔内查见散在红细胞,肺泡间隔稍增厚,其内伴有少量炎性渗出及少量炎细胞浸润,血管轻度扩张。3.血浆ET及COR水平在枪击后呈明显上升趋势,枪击后各时间点均较枪击前升高,以枪击后10min最为显着(P<0.05)。而药物防护组枪击后血浆ET及COR水平较枪击前均有所增高,但ET无统计学差异(P>0.05),COR在枪击后10min较枪击前增高,有显着统计学差异(P<0.05),但与未防护组(实验组)相比较,增高的程度不显着。结论:1.猪下肢软组织枪弹伤可致肺远达效应损伤,早期即可通过胸部VCT发现其影像学改变,病理组织学观察也证实肺部间接损伤的存在,而且影像学的表现与病理改变伤情一致。2.病理学观察及生化研究提示应激反应参与了远达效应致肺损伤的形成过程。3.枪击前给予抗损伤药物可在一定程度上减轻猪下肢软组织枪弹贯通伤致肺远达效应的损伤。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远达效应论文参考文献
[1].李晓亮,傅廷友.非高速投射物致脊髓损伤远达效应的研究进展[C].第22届中国康协肢残康复学术年会暨生物治疗研讨会论文汇编.2015
[2].赵欣.猪下肢软组织枪弹伤致肺远达效应的实验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13
[3].王勇,赵欣,王亚蓉,朱佳,王玮.猪后肢枪弹伤所致肺远达效应CT特征与生化因子的关系[J].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2012
[4].赵欣,王亚蓉,王勇,张彦旭,姚立农.猪后肢枪弹软组织贯通伤致心血管远达效应的实验研究[J].医学影像学杂志.2012
[5].王勇,王玮.CT技术在肢体枪弹伤致心肺远达效应损伤检查中的应用[J].人民军医.2012
[6].张彦旭.猪后肢枪弹伤所致心肺远达效应的VCT表现与应激反应关系的对比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11
[7].廖明松,韩非,邓旦,陶杰,梁燕.猪胸部枪弹伤模型眼部远达效应的超声实验研究[C].2010’中国西部声学学术交流会论文集.2010
[8].赵欣,陈广安,王玮,王亚蓉,张延旭.猪后肢枪弹伤致肺远达效应损伤的容积CT和生化及病理对照研究[J].西南国防医药.2010
[9].赵欣,王玮.高速投射物致远达效应的研究进展[J].西南国防医药.2009
[10].王玮,陈辉武,王劲武,方向东,陆洲.高原颅脑枪弹伤肺部损伤远达效应CT及HRCT影像病理对照研究[J].实用放射学杂志.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