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门诊手术室规范化管理提高门诊手术室工作效率

实施门诊手术室规范化管理提高门诊手术室工作效率

黄莉英(四川省自贡市富顺县人民医院门诊手术室643200)

【中图分类号】R19【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1752(2011)21-0249-02

【摘要】目的探讨实施门诊手术室规范化管理,提高门诊手术室工作效率。方法分析影响门诊手术效果的原因,制订相应管理措施,完善和落实各项制度,加强门诊手术人员、手术室布局、物品、设备及环境监测管理。结果制度落实到位,门诊手术周转率加快,手术间利用率及手术量增加,超时工作时数减少,手术医生满意度提高。结论规范化管理,能提高手术间利用率、手术室工作效率及手术医生满意度,减少超时工作时数,保证了手术顺利开展,满足了患者需求。

【关键词】规范化管理门诊手术室工作效率

随着医学科学及护理学科的不断发展,医院门诊手术室的管理已被提升到了重要的管理位置。强化手术室的护理管理是提高手术工作效率的有效措施之一。门诊手术室是为门诊患者提供手术及抢救的场所,是门诊的重要临床技术部门,因此门诊手术室护理管理工作值得重视[1]。我院为基层综合性医院,由于门诊手术量大,择期手术很难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医护人员经常超时加班,工作效率低。自2009年12月开始,我们针对影响门诊手术室工作效率的原因进行分析,制定科学管理方法对门诊手术室进行科学管理,以求提高工作效率,取得了一些效果,现报道如下。

1一般资料

我院门诊手术室设有手术间2个,护士3名,其中麻醉护士1名,手术护士2名,2010年手术1815例。由于城镇医保及新农合普及,门诊手术患者增多,手术量增大,手术间相对较少,医生护士相对缺乏,不能满足门诊手术患者的需要。

2方法

2.1分析影响门诊手术室管理及工作效率的原因

通过原因分析,将影响门诊手术室管理及工作效率的原因归纳为六类[2-3]:①管理不到位,制度不健全,责任落实不够,内部质量控制差;②患者因素,术前准备未完成,病情突然变化;患者未禁食,患者临时拒绝手术或改变手术方式等;③手术医生因素:手术医生忙于应付门诊,完成手术关键步骤后提前离开、操作技能不熟练等;④麻醉因素:麻醉准备不充分、技术不熟练等:⑤护理因素:护理人员少,手术多,安排班次不合理等;⑥手术用物准备不足或出现故障,病员经济不到位或外科急诊患者等。

2.2措施

2.2.1建立健全各项工作制度门诊手术室护理管理是门诊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与门诊管理水平高低密切相关。科学的规章制度是护理管理的重要内容。加强门诊手术室护理管理,建立正常的工作制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管理制度的落实,而执行制度是门诊手术的工作保证[4]。因此,我院门诊手术室定有以下制度:①无菌操作原则;②工作人员制度;③参观人员制度;④巡回、洗手护士职责;⑤敷料室工作职责;⑥器械室工作职责;⑦差错制度等。这样,依靠各种规章制度,使工作顺利进行,不断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2.2.2完善和落实各种规章制度加强门诊手术科室的术前宣教,让患者配合做好各项术前准备,并保证术前准备质量,减少因术前准备不足造成的手术延误。提高手术护士术前访视的质量,并且推广手术前科内会诊,以便于手术前充分了解患者的病情,减少因患者病情因素造成的手术延误。另外,通过术前护理访视,了解患者术前准备情况、病历记录及各种检查结果等,及时了解病情,提前干预,有效缩短患者准备及等候手术时间。

2.2.3强化管理,合理利用资源加强医师麻醉师护士的业务学习,提高手术麻醉技术。手术开始前,麻醉护士提前准备手术间麻醉用物,手术护士在手术开始前15分钟第二次检查手术用物的数量及功能,保证手术的需要,由责任护士对手术实行统一安排;择期手术一般在白天完成,手术高峰期进行弹性排班,减轻节假日及夜班压力,避免手术中的不安全因素。

2.2.4加强物品、器械管理加强质控护士对手术用物准备情况的监管及设备管理,保证仪器使用完好率,由质控护士检查落实及质量达标情况,与个人绩效挂钩。加强与供应室的沟通与联系,特殊器械及物品随用随取,以保证手术使用的灵活性,减少不必要浪费;保证接台手术的开展。

2.2.5门诊手术室的合理布局应以提高工作效率和保证工作质量预防交叉感染为前提。门诊手术室的位置要多考虑病人及术者的方便,并且要符合无菌操作原则。所有物品定点放置,并设有明显标识,方便取用,节省时间;严格控制手术间人员流动;对保洁人员进行专业培训,提高手术间终未消毒的质量和速度,保证接台手术不受延误,每月进行一次细菌培养和空气检测。

2.3统计与方法使用SPSS13.0统计软件包,采用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

3结果

实施规范化管理后,门诊手术室的消毒隔离、布局、环境监测全部合格,接台手术延时率由原来的43.17%降至19.71%,而日均手术量增加超时工作时数减少。

3.12009年与2010年手术量比较(见表1)

表12009与与2010年手术量比较(台)

4讨论

4.1规范化管理可完善和落实各种规章制度

实施规范化管理以来,门诊手术室的制度全部落实。分析原因,与加强制度管理有关,有效落实制度的关键措施包括:制定检查评价标准[5]。实行手术间责任制管理;分层进行护理质量监控;采用现代化技术实施科学管理;定期举行质检分析会,及时纠正工作中偏差。

4.2规范化管理可以显著提高手术室日均手术量

本研究结果显示,通过规范化管理,日均手术量增加(p<0.05)。分析原因,与完善了规章制度,加强了人员、物品、环境及信息的管理有关,避免了因管理不规范引起的手术延时,显著提高了手术室的工作效率,这是门诊手术室效率效益的保证[6]。

4.3规范化管理可以明显缩短超时工作时数

表2可见,实施规范化管理后,日均超时工作时数减少(p<0.01)。

原因可能是规范管理规范了医务人员的行为,提高了业务技能,完善了手术前准备,加快了手术周转,使手术时间缩短,减少了加班时间,工作人员加班后可以适当休息,缓解因工作节奏快带来的压力,调动了工作积极性。

4.4规范化管理可以提高手术医生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表3显示,实施门诊手术室规范化管理后,手术医生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提高(p<0.01)。在现代管理的各要素中,人是最重要、最积极的因素。责任护士的一切管理活动都必须以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自觉性、创造性为出发点。因此,重视人文关怀,重视关心医务人员的感受是手术室工作顺利开展的基础。

4.5消毒隔离是门诊手术室安全工作的保障

实施规范化管理以来,门诊手术室环境监测全部合格。分析原因,与加强环境管理有关,有效控制感染的关键措施包括:清洁、消毒、灭菌技术、隔离、合理使用抗生素、监测和通过监测进行效果评价。随着门诊手术间利用率的提高,人员的流动量也随之加大,势必会增加感染的机会。因此,在提高手术间利用率的同时,始终把各项消毒隔离措施的落实放在工作的首位,由医院及门诊感染管理组严格监管,责任到人。同时,减少手术间的人员活动,保障了手术间的环境安全,为手术的顺利开展提供保障。

5小结

随着现代护理管理模式的转变,护理服务的对象日趋扩大,门诊手术室管理内容更加丰富多彩,手术室护理管理工作,也逐渐系统化、规范化、全面化[7]。总之,通过实施门诊手术室的规范化管理,使各项制度得到落实,同时提高了工作效率,增加了手术量,减少了日均超时工作时数,提高了手术医生对护理工作满意度,保证了手术顺利开展,满足了患者的需求。

参考文献

[1]孟正华,刘盈.强化服务文化管理促进手术室服务质量,医药产业资讯.2006.3(7):41.

[2]王亮,苗艳.运用时间管理提高手术室工作效率[J].中国社区医师(综合版),2007,9(3):94.

[3]王莉,曾俊,程勤,等.合理利用现代资源提高手术室工作效率[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5,22(1):74-75.

[4]孙秀玲,孙桂芝,王春梅.手术室的应变处置与管理[J].中国医院管理,2004,24(2):36-37.

[5]申红伟,仲剑雯.护理质量监控的相关措施[J].中国医院管理,2004,24(2):38.

[6]李松莲,吴秀东.影响手术室经济效益的原因与对策[J].护理管理杂志,2002,2(5):48-49.

[7]黄建项,应文娟,李一鸣,等.IS09000标准在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护理研究,2004;77-78.

标签:;  ;  ;  

实施门诊手术室规范化管理提高门诊手术室工作效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