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WRF/Chem模式天津地区重污染天气成因分析

基于WRF/Chem模式天津地区重污染天气成因分析

论文摘要

基于WRF/Chem数值模式,以CO为示踪物分解水平输送、湍流混合和垂直运动对近地面大气污染的影响,研究2014-2017年天津地区重污染天气成因。研究表明:基于上述方法可实现重污染天气水平输送、湍流混合和垂直运动影响的定量描述,完成重污染天气成因数值归因分析。如2017年1月26日的重污染天气湍流混合能力下降是其重要的影响因素,2017年2月12日重污染天气混合层厚度下降对其影响显著,2017年2月16日重污染天气水平输送对其有重要影响,2015年12月21日重污染天气是下沉气流、湍流混合能力下降和混合层降低共同导致。在分析中,可通过湍流混合导致地面CO质量浓度每小时下降速率小于40%,垂直运动使得CO质量浓度每小时上升速率大于等于1. 4%,混层层厚度小于250 m,水平扩散导致地面CO质量浓度上升等指标表征气象条件易于重污染天气形成。2014-2017年99次重污染天气符合上述条件之一或者多个条件,覆盖所有重污染过程的85%,即使未满足上述条件,99%的过程也可以通过重污染天气成因分析标准予以解析。分析显示2014-2017年天津116次重污染过程,58%的过程由两个或者三个气象因素共同影响所致,且影响因素与天气类型密切相关,如高压后部型与水平输送、北部弱高压型与下沉运动影响等。相比水平输送和湍流混合能力下降,下沉运动带来的近地面大气污染物质量浓度上升往往会被忽略,但在部分过程中,下沉运动也会导致近地面质量浓度快速增加,成为重污染天气形成的重要影响因素,如2014年1月10-11日。湍流扩散系数KZ和湍流混合导致地面CO质量浓度每小时下降速率β与近地面PM2. 5质量浓度呈现较好的幂指数关系,其相关系数分别为0. 57和0. 73,可以在重污染成因分析和预报中发挥积极作用。

论文目录

  • 1 引言
  • 2 数据来源与方法介绍
  •   2.1 监测数据
  •   2.2 模式设置
  •   2.3 水平、湍流和垂直运动CO下降速率计算
  • 3 结果分析
  •   3.1 CO与PM2.5质量浓度的关系分析
  •   3.2 基于CO水平输送作用的分析
  •   3.3 基于CO示踪物湍流混合作用的分析
  •     3.3.1 湍流扩散系数K
  •     3.3.2 基于CO湍流混合能力定量分析
  •   3.4 基于CO垂直运动作用分析
  • 4 讨论与结论
  •   4.1 2014-2017年天津重污染原因解析和讨论
  •   4.2结论
  • 文章来源

    类型: 期刊论文

    作者: 蔡子颖,韩素芹,邱晓滨,姚青,张敏,刘敬乐,吴彬贵,王雪莲

    关键词: 天津,重污染成因分析,数值模拟

    来源: 高原气象 2019年05期

    年度: 2019

    分类: 基础科学,工程科技Ⅰ辑

    专业: 环境科学与资源利用

    单位: 中国气象局大气化学重点开放实验室,天津市气象科学研究所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771242,41675018),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6YFC0203302),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中国气象局大气化学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2018B06),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6JCYBJC21500,17JCYBJC23400)

    分类号: X51

    页码: 1108-1119

    总页数: 12

    文件大小: 1856K

    下载量: 264

    相关论文文献

    • [1].波浪破碎湍流混合研究综述[J]. 物理学报 2011(11)
    • [2].渤海弱层化期湍流混合观测特征分析[J]. 海洋学报 2020(03)
    • [3].考虑真实能量来源的大洋垂直湍流混合系数气候数据集[J].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2014(09)
    • [4].南海中部上层海洋湍流混合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参数化模型[J]. 海洋学报 2015(05)
    • [5].“反尖端”界面不稳定性数值计算分析[J]. 高压物理学报 2019(01)
    • [6].湍流混合层流动的离散涡数值模拟[J].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2010(11)
    • [7].超声速湍流混合层实验图像的分形度量[J]. 中国科学(G辑:物理学 力学 天文学) 2008(05)
    • [8].湍流混合层流场的PIV测量[J]. 工程热物理学报 2008(11)
    • [9].利用Agro浮标估计南大洋混合的时空变化[J]. 中国基础科学 2012(04)
    • [10].湍流混合限制下选择性非催化还原过程的数值模拟[J].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08(23)
    • [11].结构尺寸对液-液喷射器湍流混合性能的影响[J].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2010(05)
    • [12].利用面激光诱导荧光技术研究喷射器内液-液湍流混合特性[J].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2009(01)
    • [13].西北太平洋跨等密度面湍流混合的时空变化分析[J]. 海洋与湖沼 2014(06)
    • [14].广义Richtmyer-Meshkov不稳定性研究进展[J]. 中国科学:物理学 力学 天文学 2020(10)
    • [15].激波冲击V形界面重气体导致的壁面与旋涡作用及其对湍流混合的影响[J]. 物理学报 2017(23)
    • [16].多模式对美国中部草原大气边界层模拟的对比分析[J]. 干旱气象 2016(04)
    • [17].潮汐应变对长江口北槽枯季湍流混合与层化的影响[J]. 海洋工程 2014(04)
    • [18].浙江中部一次大雾过程分析与预报[J]. 气象科技 2011(02)
    • [19].南海中南部上层的盐指与湍流混合过程[J]. 海洋与湖沼 2014(06)
    • [20].喷射器内湍流混合的多尺度模拟[J]. 化工学报 2009(01)
    • [21].卡鲁塞尔氧化沟液-固两相流动混合物模型与两相水力特性模拟[J]. 环境科学学报 2008(12)
    • [22].反射激波诱导界面不稳定性研究进展[J]. 中国科学:物理学 力学 天文学 2020(10)
    • [23].水平湍流混合对莫拉克(2009)台风强度及结构的影响[J].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2020(05)
    • [24].黄海西部海洋湍流的季节变化特征分析[J]. 海洋与湖沼 2014(01)
    • [25].渤海海峡北部非层化期海洋湍流混合的微结构特征[J]. 海洋环境科学 2013(02)
    • [26].超音速射流在高温气体环境中引射特性的模拟研究[J]. 工程热物理学报 2018(03)
    • [27].基于二阶矩闭合模式平衡解的海浪生湍流混合系数解析估计[J].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2013(02)
    • [28].春季青藏高原西北侧一次平流层臭氧向对流层传输的模拟研究[J]. 气象学报 2015(03)
    • [29].旋流燃烧室内多组分气体湍流混合的数值模拟[J]. 推进技术 2009(05)
    • [30].深海热液羽流动力学特性的数值模拟研究:以卡尔斯伯格脊大糦热液区为例[J]. 中国科学:技术科学 2020(02)

    标签:;  ;  ;  

    基于WRF/Chem模式天津地区重污染天气成因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