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递比论文_孙倩,颜王吉,任伟新

导读:本文包含了传递比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模态,荷载,功率,模型,桥梁工程,应变,光通量。

传递比论文文献综述

孙倩,颜王吉,任伟新[1](2019)在《基于响应功率谱传递比的桥梁结构工作模态参数识别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为实现基于振动传递比函数的工作模态分析方法能够在任一荷载工况下识别结构模态参数,引入参考响应思路,构建响应功率谱传递比(Power Spectral Density Transmissibility, PSDT)函数。首先利用比例函数的极限定理,揭示PSDT在系统极点处的重要特性,进而根据这一特性建立PSDT驱动的峰值法;同时为解决传统传递比方法无法识别结构阻尼的问题,建立基于PSDT驱动的最小二乘复频域法(LSCF),通过参数化拟合思路识别频率、振型和阻尼比,并运用稳定图辅助剔除虚假模态。通过10层剪切型框架结构数值算例,对比研究外部激励性质对PSDT法及传统频域法(峰值法、频域分解法)识别结果的影响。最后,运用PSDT法对环境激励下的人行桥进行工作模态分析,并与传统响应传递比方法及随机子空间法(SSI)结果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在同一工况下不同参考响应的PSDT函数在系统极点与外部激励性质无关,且等价于振型比值;PSDT法相比于传统频域法对外部激励具有更为良好的鲁棒性,能够降低识别谐波激励引起的虚假模态的风险;不同于传统响应传递比方法,在任一工况下基于PSDT法能够识别人行桥的包括阻尼比在内的工作模态参数,并产生更为清晰的峰值和稳定图,具有更好的可操作性;该方法识别结果与SSI结果吻合较好,验证了其在任一荷载工况下分析实际桥梁结构工作模态特性的可行性。(本文来源于《中国公路学报》期刊2019年11期)

曹林波,颜王吉,任伟新[2](2019)在《基于响应功率谱传递比的应变模态参数识别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结构工程在建成服役后,其动力灾变和安全服役问题突出。在研究结构动力灾变机理和动力安全性评估时,一个关键问题就是正确地识别结构工作时的动力特性或模态参数。近年来,应变模态参数由于其对结构损伤较位移模态参数具有的更高的灵敏度等优点而受到较为广泛地关注,应变模态参数识别也成为了结构健康监测领域的研究热点。文章对基于功率谱传递比的应变模态参数识别方法进行了研究。论文构建了应变功率谱传递比的概念,证明了应变功率谱传递比函数在系统极点处具有与两测点应变振型之比等价的特性,并将其用于结构应变模态分析。最后,通过数值算例和实验梁振动测试分析验证了方法的准确性和有效性。(本文来源于《安徽建筑》期刊2019年09期)

曹林波[3](2019)在《基于功率谱传递比的应变模态参数识别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结构工程在建成后漫长的服役期内,所受的运营和环境荷载越来越复杂,其动力灾变和安全服役问题越来越突出。在研究结构动力灾变机理和动力安全性评估时,首先需要解决的一个关键问题就是正确地识别结构工作时的动力特性或模态参数。近年来,应变模态参数由于其对结构损伤较位移模态参数具有的更高的灵敏度等优点而受到较为广泛地关注,应变模态参数识别也成为了结构健康监测领域的研究热点。然而,如何从实测的应变响应数据中准确识别出应变模态参数仍面临着挑战。本文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基于响应传递比的桥梁结构应变模态参数识别方法研究”(51778204)的资助下,对基于功率谱传递比的应变模态参数识别方法进行了研究。论文构建了应变功率谱传递比的概念,利用复数域比例函数极限定理,证明了应变功率谱传递比函数在系统极点处具有与两测点应变振型之比等价的特性,并将其用于结构应变模态分析。最后,通过数值算例和实验梁振动测试分析验证了本文方法的准确性和有效性。论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和结论包括:1.借鉴传统传递比的思想构建了应变功率谱传递比的新概念,应变功率谱传递比可以定义为任意两测点关于同一参考点的应变功率谱之比。基于应变频响函数数学模型,推导出了应变功率谱传递比函数的模态域表达式,考察了固有频率附近应变功率谱传递比的特性。根据比例复变函数极限理论,揭示了在系统极点处应变功率谱传递比具有不依赖于系统的输入、参考点选择和位移模态的特性。同时,论文证明了在系统极点处,两测点的应变功率谱传递比具有与应变模态振型比等价的特性。应变功率谱传递比基本特性的研究为应变模态参数识别方法奠定了理论基础。2.利用应变功率谱传递比在系统极点处不依赖于系统的输入及参考点的固有特性,可以证明系统的极点刚好是同一个工况下任意两个不同参考点对应的应变功率谱传递比差值函数的零点。因此,同一荷载工况下不同参考点对应的功率谱传递比,可以用来识别结构的固有频率和振型。为了充分融合不同测点的信息,论文进一步构建融合全部测点应变响应信息的功率谱传递比差值倒数函数,基于此倒数函数极点与系统极点之间的关系识别频率,同时利用一系列不同测点和参考点对应的功率谱传递比构建应变功率谱传递比矩阵,建立系统极点处奇异值向量与应变模态振型的关系识别应变模态振型。3.利用数值模拟手段生成了一连续箱梁在环境激励下的应变响应数据,采用应变功率谱传递比方法对响应数据进行处理识别出了应变模态参数,验证了该方法的准确性。同时,论文通过改变采样频率、噪声水平、采样时长等参数,验证了方法的鲁棒性。4.对一两跨连续梁模型和一简支梁桥模型进行了振动测试,利用应变功率谱传递比方法,识别出了两个不同实验室模型的应变模态参数。通过与有限元模型计算结果以及SSI等方法识别出的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本文所提方法的效率和精度。此外,通过改变激振位置、采样时长及重采样率等因素,考察了它们对结果的影响。实验分析进一步表明将功率谱传递比方法应用于应变模态参数识别是切实可行的。(本文来源于《合肥工业大学》期刊2019-04-01)

冯栋梁,蔡文斌,王永丽,赵韬硕,梁经芝[4](2018)在《双横臂独立悬架传递比解析计算与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双横臂独立悬架的传递比,不能简单归结为杠杆比,而是包括行程传递比、载荷传递比和刚度传递比。文中推导了各传递比的解析求解公式,并利用多体动力学模型结合实例进行分析;从结果曲线可知:随着车轮从相对车体最低位置到最高位置运动,行程传递比呈单调递增趋势,载荷传递比和刚度传递比呈单调递减趋势。(本文来源于《机电技术》期刊2018年06期)

颜王吉,王朋朋,孙倩,任伟新[5](2018)在《基于振动响应传递比函数的系统识别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与频响函数反映动力系统输入-输出的关系不同,振动响应传递比函数反映的是系统输出-输出之间的关系。振动响应传递比函数可以有效地避免对系统输入的测量,近年来成为系统识别领域重要的分析手段。该文对振动响应传递比函数进行了分类,揭示了传递比函数的特性,并着重阐明了传递比函数与频响函数之间的内在联系。以此为基础,综述了局部传递比(local transmissibility)和传递比矩阵(transmissibility matrix)在结构模态参数识别、损伤识别和模型修正应用中的研究进展。最后,该文指出了基于传递比函数的系统识别存在的问题,并对将来的研究思路作出了展望。(本文来源于《工程力学》期刊2018年05期)

王朋朋[6](2018)在《基于振动响应传递比解析概率模型的结构参数统计识别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准确识别结构参数是研究结构灾变机理、健康监测和安全评估的基础和前提。与频响函数反映动力系统输入-输出的关系不同,振动响应传递比函数反映的是系统输出-输出之间的关系。振动响应传递比函数可以有效地避免对系统输入的测量,近年来成为了参数识别领域的重要分析手段。由于不确定性因素的存在使得参数识别结果的鲁棒性受到影响,因此有必要引入概率统计分析手段有效地考虑不确定性的影响。基于这样的考虑,本文充分融合“振动传递比能有效消除荷载影响的特性”及“贝叶斯理论在考虑系统识别多源不确定性方面的优势”,以避免测量系统输入为出发点,以考虑测试噪音和建模误差等多源不确定性的影响为突破口,从理论、数值模拟和试验叁方面,对基于振动响应传递比解析概率模型的结构参数统计识别理论、算法和计算机实现进行研究。本文工作是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基于振动传递率统计特性的桥梁结构参数识别方法研究”(资助号:51408176)等课题的资助下完成的,主要工作和结论如下:1.采用振动传递比进行结构参数统计识别之前,一个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推断出振动传递比函数的概率模型,其完整的数学描述一般是指概率密度函数。传递率函数定义为两个不同输出点随机响应的傅立叶变换系数之比值,在概率论中,两个随机变量之商被定义为比例随机变量,由多个比例随机变量构成的向量称为比例随机向量。本文介绍了多元圆对称复高斯比例分布的证明过程,并将其作为振动传递比函数的概率模型,该模型表达式简洁紧凑,便于编程,能够有效地考虑多元相关特性、复变函数特性及比例函数特性,为基于振动响应传递比函数的结构参数统计识别方法提供了理论基础。2.基于振动传递比的解析概率模型,并结合实测的振动传递率数据,论文推导出了待识别结构参数的极大似然函数,该似然函数能够有效地表征理论传递比模型与实测传递比数据之间的统计关系。基于贝叶斯系统识别理论框架,利用结构参数的先验分布和极大似然函数,可以将贝叶斯参数识别问题转化为一个优化问题。本文采用两种方法(即Laplace近似逼近方法和随机采样方法)求解待识别结构参数的最优值和后验概率密度函数。3.在优化贝叶斯参数识别的目标函数时,需要计算一表征模型响应与实测响应之间变异的协方差矩阵,并对其求行列式和逆。研究表明,在结构的固有频率附近,该协方差矩阵是病态的,因此采用数值方法直接计算协方差矩阵的逆和行列式时,微小的误差将被奇异放大,使得求解过程无法收敛。为解决协方差矩阵的病态问题,本文引入了矩阵运算定理解析地推导出了协方差矩阵的行列式和逆,有效地避免了数值求解导致的病态问题。4.在贝叶斯系统识别理论框架下,无论采用Laplace近似逼近方法还是随机采样方法对目标函数进行优化,如果参数的初始值与真实值偏离过大,容易导致运算效率低下,甚至无法收敛。为了加速优化问题收敛的速度,本文采用近似分析理论推导出了目标函数对特征参数的一阶导数解析表达式,并基于极值条件估算出各待识别参数的初始值,加速求解过程的收敛。5.通过数值模拟和简支梁动力测试数据验证了本文所提方法的准确性和有效性。与基于频响函数的参数识别方法进行相比,本文方法在保证参数识别精度的同时,能够避免测量系统的输入。此外,通过改变激励类型、激振位置、采样时长及其频率带宽等因素,考察它们对变异系数的影响,探讨了基于振动响应传递比的结构参数识别的不确定性演化规律。(本文来源于《合肥工业大学》期刊2018-04-01)

苏迎社,刘钰君[7](2015)在《疏排桩支护结构中影响土拱荷载传递比参数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结合一个疏排桩支护工程实例,分析了疏排桩支护结构中土拱荷载传递比的影响因素,提出影响土拱荷载传递比的3个参数。研究结果表明,在疏排桩支护结构中,桩间土拱效应是通过土拱传递到排桩的土压力重分布,土拱荷载传递比随桩间净距的增大而减小。当桩距相同时,桩径越大,土拱传递比越小。土拱荷载传递比随土体内摩擦力角度和黏聚力增加而增加。此结果对疏排桩基坑支护具有工程应用价值。(本文来源于《第四届全国地基基础与地下工程技术交流会论文集》期刊2015-09-22)

苏迎社,杨媛媛[8](2015)在《疏排桩支护结构中土拱荷载传递比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在以往关于土拱效应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土拱荷载传递比的概念,并建立了分析计算模型。通过土工离心机模型试验验证了Ito提出的排桩桩侧土压力的计算方法在深基坑疏排桩支护结构中的适用性,并基于该方法,结合一个疏排桩支护工程事例对土拱荷载传递比的影响因素作了比较全面的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疏排桩支护结构中,桩间土拱效应不容忽视,通过土拱传递到排桩上的土压力最大可占到排桩承受的总土压力的60%以上;土拱荷载传递比随着桩间净距的增大近似呈指数形式减小,当桩间距相同时,桩径越大,土拱荷载传递比越小;当其他参数不变时,土拱荷载传递比随土体内摩擦角和土体黏聚力的增加近似呈指数形式增加。(本文来源于《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期刊2015年02期)

R.,Nossin-Manor,A.D.,Chung,H.E.A.,Whyte,M.M.,Shroff,M.J.,Taylor[9](2012)在《小龄早产儿深部灰质成熟磁化传递比的局部不同表现与年龄依赖性病理相关改变》一文中研究指出摘要目的阐明小龄早产儿胎龄、病理表现与出生时组织成熟-髓鞘化MRI测量间的关系。材料与方法研究由科研伦理委员会批准,胎儿父母均获得书面知情同意通知。42例生后2周内MRI检查脑灰质结构表现正常的早产儿(男19例,平均胎龄28.7个月)被纳入研究,MRI序列包括T1与T2加权、(本文来源于《国际医学放射学杂志》期刊2012年04期)

章海骢[10](2000)在《光导管的光通量传递比的计算》一文中研究指出光通量传递比是光导管的最重要的参数之一,表示光导管传递光线的能力,这里用τ表示,它定义为光导管出口处逸出的光通量Φe与进口处进入的光通量Φi之比有:(本文来源于《海峡两岸第七届照明科技与营销研讨会专题报告文集》期刊2000-12-01)

传递比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结构工程在建成服役后,其动力灾变和安全服役问题突出。在研究结构动力灾变机理和动力安全性评估时,一个关键问题就是正确地识别结构工作时的动力特性或模态参数。近年来,应变模态参数由于其对结构损伤较位移模态参数具有的更高的灵敏度等优点而受到较为广泛地关注,应变模态参数识别也成为了结构健康监测领域的研究热点。文章对基于功率谱传递比的应变模态参数识别方法进行了研究。论文构建了应变功率谱传递比的概念,证明了应变功率谱传递比函数在系统极点处具有与两测点应变振型之比等价的特性,并将其用于结构应变模态分析。最后,通过数值算例和实验梁振动测试分析验证了方法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传递比论文参考文献

[1].孙倩,颜王吉,任伟新.基于响应功率谱传递比的桥梁结构工作模态参数识别方法[J].中国公路学报.2019

[2].曹林波,颜王吉,任伟新.基于响应功率谱传递比的应变模态参数识别方法研究[J].安徽建筑.2019

[3].曹林波.基于功率谱传递比的应变模态参数识别方法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9

[4].冯栋梁,蔡文斌,王永丽,赵韬硕,梁经芝.双横臂独立悬架传递比解析计算与分析[J].机电技术.2018

[5].颜王吉,王朋朋,孙倩,任伟新.基于振动响应传递比函数的系统识别研究进展[J].工程力学.2018

[6].王朋朋.基于振动响应传递比解析概率模型的结构参数统计识别方法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8

[7].苏迎社,刘钰君.疏排桩支护结构中影响土拱荷载传递比参数分析[C].第四届全国地基基础与地下工程技术交流会论文集.2015

[8].苏迎社,杨媛媛.疏排桩支护结构中土拱荷载传递比分析[J].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2015

[9].R.,Nossin-Manor,A.D.,Chung,H.E.A.,Whyte,M.M.,Shroff,M.J.,Taylor.小龄早产儿深部灰质成熟磁化传递比的局部不同表现与年龄依赖性病理相关改变[J].国际医学放射学杂志.2012

[10].章海骢.光导管的光通量传递比的计算[C].海峡两岸第七届照明科技与营销研讨会专题报告文集.2000

论文知识图

器件结构金属支撑杆截面示意图双向DC-DC变换电路Boost电路模式下控...消声器的车外声场扩张式消声器下发动机传递力随时间变化图

标签:;  ;  ;  ;  ;  ;  ;  

传递比论文_孙倩,颜王吉,任伟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