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彩景景观设计有限公司广东.深圳518000
摘要:景观设计与雨水利用相结合涉及到多个专业,通过对环境科学、环境工程技术、生态学以及景观艺术等多方面的融合,创造一种优美、舒适、融洽、宜人的生活环境,实现生态发展的可持续性。本文根据工程案例,对景观设计中的雨水利用进行分析,供同行借鉴参考。
关键词:住宅景观;生态;水资源利用
一、项目概况
某住宅小区占地面积13.5公顷,建筑面积42万平方米,容积率3.1,绿地率35%,规划包含多层、小高层和高层住宅,一期工程建成多层住宅21栋。该小区在景观设计中采取雨水利用措施,取得良好效果。
二、雨水花园的设计依据
(一)从设计概念的角度出发
最早的雨水花园建设是美国马里兰州的乔治王子郡,这个区域的住宅都有小型的雨水花园,而且平均减少了75%~80%的地面雨水径流量。由这个可见,雨水花园在雨水管理上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有效地减少了地表径流量。
(二)从城市发展的角度出发
雨水利用是城市未来发展的重要课题,雨水花园的设计研究已经成为促进城市发展的主要趋势。我国大部分地区水资源短缺,给人们的日常生活用水带来很多麻烦。在多雨季节,很多区域雨水排放不流畅,导致城市道路环境遭到破坏。这也给当地人出行带来不利影响,严重威胁到人与自然和谐的关系。要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利用好每种自然资源,对于缺水的城市,必须加大力度解决这一问题,而雨水花园的建设,是促进城市发展的良好途径之一。因为在梅雨季节,道路排水畅通可以使道路的损害程度大大降低,而且还使人们在出行之际不会受到阻扰,有利于生活效率和生活质量的提高。雨水花园的设计建设,不仅可以大大美化城市环境,还有利于缓解雨水集聚,践行可持续发展观。
三、居住区景观设计中雨水利用的特点
(一)雨水的渗透
雨水渗透分为路面渗透和绿地渗透。城市居住区雨水由于和人为活动接触比较频繁,居民的大部分活动都在居住区地面内进行,与此同时城市居住区出入车辆交通直接和地面相接触,导致路面雨水一般水质较差,因此在城市居住区景观设计过程中路面雨水处理后再次利用难度更大。而绿地渗透过程中,雨水经过绿地渗透,能够促进绿地草木植被的生长。但在绿地渗透过程中必须要采取相应的措施。
(二)雨水的收集
在雨水的收集过程中,根据雨水的水源,居住区环境雨水收集分为屋面雨水收集、铺装地面雨水收集和绿地雨水收集。
(三)雨水的储存
雨水的储存也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因此必须将雨水收集起来储存在水体当中,这就需要在城市居住区环境中建造一定容量的湖泊和池塘来储存长时间的降雨,以便日后的处理使用。
四、雨水利用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分析
(一)透水铺装
该小区内77%的铺装表面为透水铺装,包括其中各级人行道路,很好地保证了居民雨天出行的便利性。但其铺装形式相对单一,仅有红色透水砖人字形铺装,黄色透水砖收边一种形式(图1)。不同区域之间缺乏变化,识别性不高。
图1采用透水砖铺装的道路
(二)下凹绿地
下凹绿地是该小区内使用的主要技术措施之一,小区内所有绿地均低于道路10-15cm,没有凸地形,楼间绿地内东西贯穿的大面积下凹绿地形成了小区独具特色的景观(图2)。绿地内最低点设置雨水溢流口,保证其中积蓄的雨水不会溢流到路面。但下凹绿地内的植物种植稍显单调,以行列式和规则片块式种植为主,没有充分发挥植物的造景能力(图3)。
图3下凹绿地内的种植
(三)生态滤沟
在通往小区正门的中央大道两侧,分别设置了长约15米,宽0.7米的生态滤沟(图4)。通过沟渠的坡度变化,组织地面雨水径流进入其中,并进行折返运动,相当于将雨水径流的路程延长一倍,能够有效减缓其流速,并利用滤沟中的植物与土壤对雨水进行过滤(图
5)。道路东侧为渗透型滤沟,雨水流程的末端设置了溢流井;道路西侧为非渗透型滤沟,雨水流程末端设置蓄水池。但在现场调研中发现,蓄水池的结构简单,缺乏对雨水的进一步净化,露天的形式存在一定安全隐患(图6),滤沟的各构件均为水泥材质,形态比较生硬,对提升小区整体景观效果的作用不够突出(图7)。
图4生态滤沟
图5生态滤沟平面示意图
图6生态滤沟附带的蓄水池
图7形态生硬的构件
(四)雨水花园
在小区东南的楼间绿地内设有两处雨水花园,用于收集和渗透来自相邻建筑屋面的雨水,以及周边道路、绿地的多余雨水(图8)。每个雨水花园设有两个水泥材质的进水口(图9),与环绕建筑的明沟或地下排水管相
接,将雨水导入雨水花园中。其中防渗型雨水花园设有蓄水池,用于储存经过过滤的雨水;非防渗型雨水花园则将雨水全部渗透至地下。雨水花园中同样存在着工程设施形态生硬与种植形式相对单调的问题。
图8雨水花园全景
图9雨水花园进水口
五、结束语
通过以上设计,该小区景观设计取得良好效果。对社会也产生了一系列的效益,如丰富城
市居住空间,构建绿色宜居的生态环境,提升城市品质与城市整体形象;另外也极大改善了人居环境,缓解水资源供需矛盾。
参考文献
[1]伍业钢.海绵城市设计:理念、技术、案例[M].1版.南京: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2015.
[2]车生泉,谢长坤,陈丹,于冰沁.海绵城市理论与技术发展沿革及构建途径[J].中国园林,2015,31(6):12.
[3]滕广.景观设计在海绵城市建设中的应用分析[J].江西建材,2017,(15):205.
[4]郭俊波.海绵城市构建过程中景观设计要点探讨[J].江西建材,2017,(13):2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