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火墙和防火墙攻击技术

防火墙和防火墙攻击技术

一、防火墙与防火墙攻击技术(论文文献综述)

徐智刚[1](2021)在《企业云计算数据中心安全架构及主动防御技术研究》文中指出云计算技术快速发展,更多企业加快了建设云计算数据中心的进度,企业在享受新兴技术带来红利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需要面临瞬息万变的网络安全威胁。怎样在愈加严峻的网络安全态势下对云计算数据中心进行有效的安全防护,是当前信息安全研究领域的重要问题。传统的安全防护手段一般是基于先验知识的被动防御,属于静态分层的防御体系,其对于一般攻击手段防护性能优良,但无法应对利用未知漏洞或后门的恶意攻击。而主动防御则可以有效缓解这一矛盾,通过动态联动的安全防护,实现对攻击链的有效识别和阻断,从而构建多维度的纵深防御架构,大幅度提高企业云计算数据中心抵御网络攻击的能力。本文通过分析当前企业云计算数据中心安全防护需求的特点,基于网络安全等级保护2.0的要求,结合主动防御与被动防御架构优势,提出一种企业云计算数据中心整体安全架构。该安全架构首先针对主动防御区域中,传统攻击诱捕技术中的蜜网技术无法实现细化粒度的数据控制,以及蜜罐系统部署复杂、资源消耗大等问题,结合Docker和SDN技术,提出并实现了一种基于动态Docker的SDN蜜网。该蜜网由动态Docker蜜罐系统和SDN蜜网网关组成,动态Docker蜜罐系统通过利用Docker技术快速部署的优势并结合基于攻击分布检测算法,实现了蜜罐系统的动态部署。SDN蜜网网关结合Docker蜜罐系统中入侵检测模块对恶意流量的识别,利用SDN技术控制灵活的优势,实现了恶意流量的数据流重定向,有效解决了蜜网中对应不同流量实现细化粒度的数据控制问题。其次,针对主动防御区域中传统安全设备无法实现动态联动防御的问题,结合IDS对于恶意攻击实时监测与SDN集中控制的优势,设计并实现了一种基于动态联动机制的SDN防火墙。该架构通过设计基于异构控制器的SDN控制集群核心,有效改进了原有防火墙系统易被利用未知漏洞攻击的缺陷。通过SDN控制器与IDS的联动架构,实现了对于恶意攻击流量的自动化安全策略部署。实验证明,所提出的SDN防火墙可以依据IDS对恶意攻击的识别特征,联动SDN控制器进行动态流表下发来实现自动化的攻击拦截,并在面对大规模DDo S攻击时具有高效的防护性能。本文设计了一种基于等保2.0要求,结合主动防御与传统被动防御手段的企业云计算数据中心安全架构,并通过实验验证了方案的有效性。论文工作在企业云计算数据中心信息安全防护的探索道路上进行有效的尝试研究。

何敬上[2](2021)在《面向WEB防护体系的WAF绕过检测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Web应用给人们提供了更多的服务,所带来的安全问题也与日俱增。网络安全愈加备受关注,Web应用的渗透检测和安全防护是如今Web安全研究中最重要的方向。在渗透检测中,黑盒漏洞测试备受青睐。但随着WAF(Web应用防火墙)等安全产品的介入,黑盒测试存在针对性差、效率低等问题,如何在Web防护体系下做漏洞检测变得紧急。本文探测WAF的过滤规则,将被过滤字符变种转换后实现绕过,设计出存在WAF环境中的SQL注入漏洞检测系统。(1)准确识别出WAF指纹对绕过WAF做漏洞检测有重要意义,通过深入分析Web应用服务漏洞原理和WAF工作原理。提出识别WAF指纹的算法,基于python开发,收集广泛的WAF特征库,可精准识别WAF指纹。当探测出WAF指纹时,即可查找及调用数据库中此WAF对应的payload,进而直接对目标站点做漏洞检测。经本地测试,系统可有效识别出360主机卫士,调用库中基于其自身特性(静态资源和白名单)构造的payload,实现对360主机卫士的绕过做SQL注入漏洞检测。(2)针对部分存在WAF的站点做黑盒测试存在效率低、针对性差等问题,通过分析WAF的工作流程及常见的绕WAF方法,提出全新的WAF环境中的漏洞检测方法:基于最小元素优先法和二分法探测WAF的过滤规则,总结和分类常见的被过滤字符,然后针对性的给出对应的绕过方法,定义绕WAF规则集,建立绕过WAF的变种脚本库;当探测出WAF的过滤字符时,可选用对应的变种脚本,挂载至sqlmap向目标站点做SQL注入漏洞检测。将有效的payload依照WAF类型,实时记录其过滤规则及可绕过的样例到数据库中,持续收集payload并组合成绕WAF的字典,进而高效绕过更多类型的WAF做SQL注入漏洞检测。经测试,将对应的变种脚本挂载至sqlmap,可分别完成在安全狗和360主机卫士环境下的SQL注入的漏洞探测。(3)因sqlmap无法自动化调用多个tamper中的变种脚本,通过分析tamper中各类变种脚本,并依照数据库类型给出分类,排列组合变种脚本对目标站点做爆破。将有效的变种脚本实时写入sqlmap输出的文件,后续的爆破都将携带此脚本。经本地搭环境测试,可对存在360主机卫士和安全狗的WAF环境中,爆破出目标站点存在的SQL注入漏洞,并输出变种脚本组合。(4)基于上述研究和分析结合爬虫和漏洞检测等技术,开发出存在Web应用防火墙条件下SQL注入漏洞检测系统。基于python实现爬虫、过滤规则、绕过规则、bypass爆破等模块的功能,并介绍系统的工作流程。该方法也适用于同条件下的其它漏洞。

欧阳梦迪[3](2021)在《适用于数字签名的密码逆向防火墙研究》文中提出

智妍妍[4](2021)在《适用于密钥协商的密码逆向防火墙的设计与分析》文中研究表明

陈蕾[5](2021)在《基于上校赛局博弈的企业信息系统安全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信息系统作为企业经营必要的手段之一,能够大幅减少信息传输的成本,提高企业自身竞争力。但系统存在的安全脆弱点容易演变成入侵者攻击的目标,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企业需要投入一定数量的资源,研发安全防御技术抵御外部攻击,以保障系统持续稳定地运行。通常企业可利用的安全资源是有限的;不同类型的信息系统面临的安全威胁各异,应采取的安全防御技术有所区别。如何在有限的资源下,选择信息系统的安全防御技术并分配合理的资源量,引发了领域专家学者的关注。因此,本文从博弈论的角度出发,以最小化安全成本、最大化防御效用为目标,探究企业信息系统安全策略的制定,主要工作如下:(1)构建了上校博弈模型求解信息系统的安全策略。将企业和入侵者视为上校赛局的防御者和攻击者,安全攻防技术对应上校赛局的战场,安全资源数量作为上校赛局博弈的士兵。引入系统的安全防御技术偏好系数,描述不同信息系统采用安全防御技术的差别,界定了信息系统的规模,针对不同规模的信息系统,采用不同的模型求解方式,解得的博弈均衡作为信息系统的安全防御技术选择和安全资源量分配方案。并探究了不同的初始条件参数对上校赛局博弈预期收益的影响。(2)设计了用于求解大规模上校赛局博弈均衡解的协同进化算法。将大规模上校赛局博弈矩阵分解成小规模博弈矩阵的集合,利用小规模博弈矩阵集合的线性规划解作为适应度,考虑攻击者和防御者之间的相互作用,提高均衡近似解的预期收益,用于指导大规模信息系统安全策略的制定。(3)探究了不同资源量对企业电子商务系统和攻击者所选安全攻防策略的变化规律。分析电子商务系统的技术偏好,将求解大规模上校赛局博弈算法应用至电子商务系统安全策略制订。与同类型算法的验证结果表明本文算法所得安全策略的优越性。最终的结果显示:企业作为防御者,倾向于选择种类更多的安全防御技术,按照偏好程度分配安全资源,程度越高的技术分配的资源数量越多。通过参数分析得知参与者在较大规模的信息系统攻防能获得更多的收益。防御者和攻击者可以通过扩大规模在信息系统攻防中获取更多的利益。扩大小规模信息系统攻防更可能带来超额收益。

姬广恒[6](2021)在《基于Bert模型的Web应用防火墙系统设计与实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互联网服务逐渐由传统客户机/服务器(C/S)架构转向浏览器/服务器(B/S)架构,Web应用服务数量呈现指数级增长,相应的Web应用安全漏洞也暴露出来,网络安全事件频发,给Web应用服务开发者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同时也产生了Web应用服务使用者的隐私泄露问题。作为Web应用服务的防御机制,Web应用防火墙的发展被提上日程,各大厂商联合各高校实验室积极研究高效的攻击检测算法,以此保护Web应用服务。同时,目前市场上的Web应用防火墙大部分没有提供一个可视化的攻击数据展示功能,不能给Web应用开发者一个直观的效果展示。本文将Web攻击识别问题转化为文本分类问题,攻击检测基于Bert模型,在其基础上结合Web应用攻击检测现状进行微调,结合其他开源防火墙组件,进一步降低了Web应用防火墙的漏报率和误报率。本文采用B/S架构设计,使用调优的Bert模型完成攻击检测,结合Mod Security为用户提供多种检测方案,使用Spark Streaming结合Flume完成攻击检测数据实时流计算,最终设计了一个具有应用接入、攻击检测、攻击数据展示等多个功能模块的Web应用防火墙系统。基于概要设计和微调的Bert模型,详细设计实现包括用户管理、攻击检测、应用管理和数据分析四大功能。本系统经过测试,对Web攻击请求有较高的识别率,且能够处理大量的防火墙日志,提供攻击数据可视化功能,系统整体运行流畅,稳定性较高,可用性较强。本文创新点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攻击检测模块算法设计与优化。本文将攻击检测问题转化为了文本分类问题,选取近年来应用广泛、精度较高的Bert模型作为基准模型,将Web请求中出现的高频词汇加入词库,使用Bert中文模型作为预训练模型,针对现有攻击检测数据集较小的现状进行微调,根据训练效果及时调整学习率,在多轮训练没有提升分类效果时提前终止训练任务,使用均值最大池化和权重衰减方案防止模型过大而数据集过小产生的过拟合问题。二、Web应用防火墙微服务化。本文设计实现的Web应用防火墙系统采用微服务的实现,将Web应用防火墙作为服务提供给开发者,开发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单独对应用进行接入和配置,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现有Web应用防火墙部署复杂和配置修改对系统整体影响较大的痛点,适合需求较多且迭代较快的团队使用。三、Web应用防火墙数据可视化。本文使用Spark Streaming结合Flume完成攻击检测数据实时流计算,将Web防火墙的防御情况实时计算后通过图表方式展示给开发者,保证开发者可以及时对应用的安全情况进行了解,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传统Web用用防火墙的效果数据黑盒问题,数据计算较为及时,图表数据清晰,满足了开发者的实际需要。本文设计的Web应用防火墙系统在攻击检测方面使用了Bert模型并对其进行效果调优,降低了Web攻击的漏报率和误报率,在实用性方面提供了服务式的应用管理和数据分析等功能。在实际应用中,本系统支持选择不同的安全策略,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要。该系统很大程度上解决了Web应用防火墙精度不足、部署和配置复杂、防御结果分析不足的问题,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常元[7](2021)在《虚拟防火墙研究设计实现IPv6-to-IPv4》文中指出网络信息时代发展速度越来越快,不断开发出来的服务器系统对IP地址池的占用也越来越多,终于在2019年11月26日全球43亿个IPv4地址全部耗尽,这也标志着信息化时代对于IP地址的使用必须得从IPv4地址转换到IPv6地址,但是从IPv4地址向IPv6地址的过渡是非常漫长的一个时期。目前网络上大部分服务器系统仍然是用IPv4地址进行数据传输与交互,所以在所有服务系统还没有成功过渡到IPv6地址服务器的这个阶段,新的IPv6客户端想要安全地访问网络上IPv4地址的业务服务器研究是一个非常热门的话题,研究者们也称之为IPv6-to-IPv4。目前的IPv6客户端访问IPv4业务服务器的方法是借助于NAT64路由设备和DNS服务器进行IPv6和IPv4地址转换,但是这样操作会非常的危险,因为在整个过程中,地址信息一直被暴露着,很容易遭受各种网络攻击如DDo S攻击、SQL注入等,在一定程度上会导致服务器和客户端瘫痪或是两端的数据被窃取,所以在实现IPv6-to-IPv4时必须要考虑到网络安全的问题。防火墙是网络安全中最首要的选择,因为防火墙本身具有强大的保护系统,可以抵御各种网络非法攻击,并且防火墙自身的性能也支持各种功能开发。所以本文以防火墙系统为基础,提出目前发展火热的虚拟防火墙技术实现IPv6-to-IPv4的结构系统,即通过虚拟防火墙实现IPv6地址和IPv4地址的转换技术,这样不仅可以非常大限度地保护信息传输的安全,还可以成功地实现IPv6-to-IPv4技术。本论文主要工作如下:(1)分析目前在国内外领域研究IPv6访问IPv4的技术和防火墙虚拟化技术,提出了通过虚拟防火墙实现IPv6客户端访问IPv4业务服务器方案。同时介绍了需要实现IPv6-to-IPv4的关键技术和虚拟化防火墙中的关键技术与系统结构。(2)对虚拟防火墙系统进行需求分析和结构设计,主要是将目前的虚拟防火墙技术和IPv6-to-IPv4技术结合。通过对虚拟防火墙的整个工作流程分析后提出了将虚拟化防火墙实现IPv6-to-IPv4分为三个流程:会话前接收流程,会话中处理流程和会话后转发流程,然后依次对此三个流程进行分析与设计。(3)在实际网络中实现虚拟防火墙场景下IPv6-to-IPv4系统,主要包括虚拟防火墙环境的部署,DNS64服务器搭建与NAT64路由配置。其中虚拟防火墙部署包括IPv6客户端与IPv4业务服务器的建立,DNS64技术与NAT64技术也需要在虚拟防火墙环境中实现。(4)系统测试与数据分析,在实际网络环境中成功实现设计系统后开始进行测试,主要分为功能性测试和性能测试,功能性测试主要通过各个测试用例来测试。性能测试主要通过从IPv6客户端发送IPv6报文至IPv4业务服务器,查看虚拟防火墙对IPv6报文的成功解析率与成功转发率来测试。本文提出的虚拟化防火墙实现IPv6-to-IPv4系统经过不断地测试已经可以在小规模的实际应用中进行,并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不仅满足了企业的安全性传输,还成功实现了从IPv6客户端访问IPv4业务服务器。

周彦杰[8](2021)在《基于机器学习的WAF安全测试系统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说明网络应用防火墙(Web Application Firewall,WAF)是针对网络应用软件系统的应用层级的关键防御机制。日新月异的网络应用攻击方式,使得网络应用防火墙的防御手段也在不断地更新换代。测试网络应用防火墙能否抵御目前主流的网络攻击的工作也被提上了日程。然而目前并没有一个完整有效的机制能够对网络应用防火墙进行合理的安全测试。本文重点关注的是三种常见的网络应用攻击:SQL注入攻击,跨站脚本(XSS)攻击,以及命令执行攻击,但我们的方法并不仅仅局限于这三种攻击。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机器学习模型实现的WAF安全测试系统,以对网络应用防火墙进行安全测试。本文基于预定义的语法库随机生成相应攻击的初始随机攻击负载,并将其提交到受WAF保护的网络应用软件系统中进行测试并打标签。然后机器学习模型会通过初始随机攻击负载集合学习到与绕过WAF相关的绕过模式及分片信息,接着本文利用负载变异模块中的分片置换变异算法,将攻击负载变异为更有可能能够绕过WAF的攻击负载。通过多次重复负载生成、负载学习、负载变异的过程,便能生成大量有效绕过WAF的攻击负载。本文在一个工具上实现了本文的方法,并在三种主流的WAF(Modsecurity,绿盟网络应用防火墙,云锁网络应用防火墙)上进行了绕过测试评估。本文还在相应网络攻击上与同类网络攻击测试工具进行了对比。实验结果表明,本系统的能够针对不同的WAF成功地产生三种不同攻击的所对应的攻击负载,并且,与其他同类工具相比,本文实现的工具产生的负载绕过WAF的有效性更高。

陈嘉琦[9](2020)在《面向防火墙漏洞的动态分析方法》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信息化时代到来,互联网的发展与人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互联网迅猛发展极大方便了人们生活的同时,其带来的安全问题接踵而至。防火墙作为外网和内网之间的屏障,在针对网络安全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如果防火墙本身被攻击者渗透利用,那么就根本无法保障内网的安全。据统计,仅在2019年-2020年,Cisco公司针对Cisco ASA系列的防火墙设备和思科火力威胁防御软件发布了30多个安全补丁,其中严重漏洞高达12个。鉴于网络安全问题日益凸显,因此对防火墙进行安全性测试具有必要性。本文基于QEMU虚拟化软件,构建攻击主机和被攻击主机平台,采用GNS3软件仿真实际网络中的防火墙设备,并使用IDA Pro工具更深入地进行漏洞的逆向分析,进一步利用Linux操作系统,演示攻击平台的渗透过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面向防火墙漏洞的动态分析方法,论文完成的主要工作如下:1.在防火墙厂商官网上获取设备固件,对于没有提供固件下载的设备,通过硬件连接来使用编程器设备固件。2.根据嵌入式设备常见的漏洞进行研究和分类,分析漏洞的攻击方式和形成原理,并从静态检测和动态检测方法两个方面开展研究分析,编写了相关漏洞检测脚本。3.对防火墙固件进行系统仿真,输入漏洞检测脚本对仿真平台进行攻击,以此来检测防火墙是否包含漏洞。实验表明,论文设计的防火墙动态分析方法可有效分析检测防火墙系统中存在的漏洞,并且本文提出的面向防火墙漏洞的分析方法为防火墙的安全防御提供了技术参考。

蒋佳霖[10](2020)在《基于P-WPDRRC模型的校园网络安全体系构建及实现》文中研究说明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校园网安全体系的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但目前校园网普遍还存在一些安全问题,如现有的防毒软件与防火墙共同防御的策略已经难以满足校园网安全使用,各部门在内部数据共享时具有局限性,报警系统设计缺陷等,存在的这些问题已经构成了校园网安全发展的瓶颈,急需改进。为此,强化校园网的安全体系构建对于提高校园网的整体安全性具有较为现实的意义。当前主流的动态安全模型,如PPDRR及WPDRRC模型等,其虽然不同程度的实现了网络安全的响应,但均存在一定适应范围,属于平面空间模型,彼此相邻的模块很难互相反馈,为此,以PPDRR及WPDRRC模型为基础,提出了P-WPDRRC模型来有效避免模型中模块间难相互反馈的问题,分别从网络安全风险及预警模块、安全策略进行了详细制定,形成了更加安全的网络体系。同时构建了防火墙、入侵检测技术等联动的接口等内容,并分析了主动防御技术,改进了BP神经网络算法,并进行了效果检验。基于P-WPDRRC网络安全体系模型,以YZ职院的校园网为分析对象,对其采用的P-WPDRRC网络安全体系进行了系统评测,验证了该体系的可行性。论文的关键内容及创新点是构建了P-WPDRRC网络安全体系,该体系充分结合了PPDRR及WPDRRC模型的优势,更能体现出三维网络安全模型的互动特性、及时性。主要思路是通过分析网络安全风险制定了安全策略,强化了校园网安全保护能力,充分开发安全检测模块功能,来减少潜在的校园网安全隐患,进而通过响应功能来及时作出响应及功能恢复。P-WPDRRC模型中,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两者互通接口,使得网络检测和防范更灵活、联动性强、实时性更强,同时入侵检测系统对绕开防火墙的行为进行检测,并及时将检测信息传输给防火墙处置。防护检测呈现出动态特征,同时提升了检测的安全系数及受攻击的次数,从而大大提升了检测速度。

二、防火墙与防火墙攻击技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防火墙与防火墙攻击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企业云计算数据中心安全架构及主动防御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论文主要工作及组织架构
第二章 相关技术背景
    2.1 数据中心技术
        2.1.1 云计算技术
        2.1.2 Docker技术
        2.1.3 SDN技术
    2.2 网络防御技术
        2.2.1 主动防御模型
        2.2.2 蜜网技术
        2.2.3 防火墙技术
    2.3 网络安全等级保护标准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等保2.0的企业云计算数据中心安全架构设计
    3.1 企业云计算数据中心安全风险分析
    3.2 企业云计算数据中心安全架构设计
    3.3 被动防御区域设计
        3.3.1 安全区域边界
        3.3.2 安全计算环境
        3.3.3 安全通信网络
    3.4 主动防御区域设计
        3.4.1 基于动态蜜网的主动防御区域
        3.4.2 基于动态联动SDN防火墙的主动防御区域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动态Docker的 SDN蜜网主动防御区域设计
    4.1 引言
    4.2 架构设计
    4.3 功能模块及工作流程
        4.3.1 动态Docker蜜罐系统
        4.3.2 基于攻击分布检测的蜜罐动态部署
        4.3.3 SDN蜜网网关
    4.4 实验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动态联动的SDN防火墙主动防御区域设计
    5.1 引言
    5.2 架构设计
        5.2.1 整体架构
        5.2.2 SDN防火墙控制器集群架构
        5.2.3 SDN防火墙与IDS联动架构
    5.3 功能模块及工作流程
        5.3.1 SDN防火墙控制器集群模块
        5.3.2 SDN防火墙控制器决策模块
        5.3.3 SDN防火墙与IDS联动防御模块
    5.4 实验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工作总结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撰写的论文
致谢

(2)面向WEB防护体系的WAF绕过检测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1.4 章节安排
2 Web防护技术体系概述
    2.1 Web应用服务漏洞
        2.1.1 跨站脚本漏洞
        2.1.2 目录遍历漏洞
        2.1.3 命令注入漏洞
        2.1.4 外部实体注入漏洞
        2.1.5 SQL注入漏洞
    2.2 Web应用攻击与防护技术
    2.3 Web应用防火墙相关技术
        2.3.1 Web应用防火墙原理
        2.3.2 Web应用防火墙工作流程
    2.4 常见绕WAF的方法
        2.4.1 分块传输绕WAF
        2.4.2 Web应用层绕过
        2.4.3 基于容器特性绕过
        2.4.4 数据库注入绕过
        2.4.5 文件上传绕过
        2.4.6 跨站脚本攻击绕过
    2.5 本章小结
3 WAF绕过技术研究
    3.1 WAF指纹识别研究
    3.2 WAF过滤规则研究
        3.2.1 定义过滤规则
        3.2.2 过滤规则算法
    3.3 WAF绕过规则分析
        3.3.1 绕WAF规则集
        3.3.2 定义绕过规则
    3.4 本章小结
4 绕过WAF漏洞检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4.1 检测系统整体设计
        4.1.1 系统的结构
        4.1.2 系统工作流程
        4.1.3 系统各模块
    4.2 系统各模块设计与实现
        4.2.1 爬虫模块
        4.2.2 过滤规则探测模块
        4.2.3 绕过规则模块
        4.2.4 bypass爆破模块
    4.3 本章小结
5 绕过Web应用防火墙测试
    5.1 检测目标
    5.2 实验环境搭建
    5.3 实验结果分析
        5.3.1 利用WAF特性绕过
        5.3.2 变种过滤字符绕WAF
        5.3.3 bypass爆破绕WAF
    5.4 本章小结
6 全文总结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经历

(5)基于上校赛局博弈的企业信息系统安全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博弈论在信息系统安全策略的研究应用
        1.2.2 上校赛局博弈模型及其发展
        1.2.3 文献评述
    1.3 本文研究内容
    1.4 论文结构和创新点
        1.4.1 论文结构
        1.4.2 论文创新点
2 相关理论知识
    2.1 企业信息系统安全
        2.1.1 信息系统和信息系统安全
        2.1.2 信息系统安全策略
        2.1.3 信息系统安全技术
    2.2 上校赛局博弈的求解
        2.2.1 鞍点求解法
        2.2.2 极大极小定理
        2.2.3 基于概率的方法
        2.2.4 重复剔除占优策略
    2.3 协同进化算法
        2.3.1 合作型协同进化
        2.3.2 竞争型协同进化
        2.3.3 竞争合作型协同进化
    2.4 本章小结
3 信息系统安全攻防建模
    3.1 问题提出
        3.1.1 不同类型信息系统安全策略的制定
        3.1.2 不同规模企业信息系统所选安全策略的变化规律
    3.2 模型构建
        3.2.1 模型假设
        3.2.2 模型相关定义
    3.3 规模划分
        3.3.1 小规模上校赛局
        3.3.2 大规模上校赛局
    3.4 本章小结
4 小规模信息系统安全策略求解
    4.1 小规模信息系统概况
    4.2 线性规划求解小规模上校赛局博弈
    4.3 结果总览
        4.3.1 不同类型信息系统安全策略
        4.3.2 参数分析
    4.4 本章小结
5 大规模信息系统安全策略求解
    5.1 电子商务系统概况
    5.2 结合线性规划的协同进化算法求解大规模上校赛局博弈
        5.2.1 算法设计
        5.2.2 算例求解
    5.3 算法应用
        5.3.1 参数设置
        5.3.2 结果总览
    5.4 算法对比
        5.4.1 相关工作比较
        5.4.2 实验分析
        5.4.3 秩和检验
    5.5 本章小结
6 总结和展望
    6.1 全文总结
    6.2 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8 学位论文数据集

(6)基于Bert模型的Web应用防火墙系统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和主要工作
    1.4 论文组织结构
2.基础理论和相关技术技术
    2.1 基础理论
    2.2 相关技术介绍
    2.3 本章小结
3.需求分析和概要设计
    3.1 需求分析
    3.2 概要设计
    3.3 本章小结
4.攻击检测算法的设计与实现
    4.1 攻击检测算法设计
    4.2 基于Bert模型的攻击检测模型调优
    4.3 攻击检测模型实验设计
    4.4 本章小结
5.Web应用防火墙系统的详细实现
    5.1 用户管理模块实现
    5.2 攻击检测模块实现
    5.3 应用管理模块实现
    5.4 数据分析模块实现
    5.5 本章小结
6.Web应用防火墙系统测试与分析
    6.1 测试环境与工具
    6.2 功能性测试
    6.3 非功能性测试
    6.4 本章小结
7.总结与展望
    7.1 回顾与总结
    7.2 未来工作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7)虚拟防火墙研究设计实现IPv6-to-IPv4(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课题来源
    1.2 国内外研究概括
        1.2.1 虚拟防火墙研究现状
        1.2.2 IPv6 协议与IPv4 协议研究现状
    1.3 本文主要研究工作
2 方法与技术理论
    2.1 IPv6-to-IPv4 相关技术介绍
        2.1.1 NAT技术
        2.1.2 DNS技术
        2.1.3 DNS64 技术
        2.1.4 NAT64 技术
    2.2 虚拟防火墙技术
    2.3 实现结构框架
    2.4 本章小结
3 虚拟防火墙结构设计
    3.1 会话前接受流程
        3.1.1 会话前接收流程设计思路
        3.1.2 会话前接收流程图
    3.2 会话中处理流程
        3.2.1 会话中处理流程设计思路
        3.2.2 会话中处理流程图
    3.3 会话后转发流程
        3.3.1 会话后转发流程设计思路
        3.3.2 会话后转发流程图
    3.4 本章小结
4 虚拟防火墙系统实现
    4.1 虚拟防火墙环境部署
        4.1.1 TECS创建虚拟机
        4.1.2 Cloud Studio实例化防火墙环境
    4.2 DNS64 服务器创建与NAT64 路由配置
        4.2.1 DNS64 服务器搭建
        4.2.2 NAT64 路由配置
    4.3 本章小结
5 实验测试与数据分析
    5.1 实验测试系统
    5.2 系统测试用例分析
        5.2.1 功能性测试用例分析
        5.2.2 性能测试分析
    5.3 数据分析
    5.4 本章小结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A 缩略词对照表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8)基于机器学习的WAF安全测试系统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背景分析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检测方法
        1.2.2 攻击类型
    1.3 研究内容
    1.4 论文结构
第二章 相关技术研究
    2.1 相关网络攻击研究
        2.1.1 SQL注入攻击
        2.1.2 跨站脚本攻击
        2.1.3 命令执行攻击
    2.2 网络应用防火墙相关知识研究
        2.2.1 WAF的基本分类
        2.2.2 WAF典型应用场景
    2.3 WAF分析技术相关研究
    2.4 研究动机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机器学习的WAF安全测试系统设计
    3.1 需求分析
    3.2 系统概述
    3.3 攻击语法库构建模块
    3.4 被测WAF系统模块
    3.5 机器学习模块
        3.5.1 攻击负载标注
        3.5.2 训练学习模型
    3.6 负载变异生成模块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机器学习的WAF安全测试系统实现
    4.1 架构设计
    4.2 攻击语法库构建模块的实现
    4.3 初始测试生成模块的实现
    4.4 被测WAF系统模块的实现
        4.4.1 WAF搭建
        4.4.2 验证负载是否绕过WAF的检测算法
    4.5 机器学习模块的实现
        4.5.1 攻击负载数据的标注
        4.5.2 机器学习模型的实现
    4.6 负载变异生成模块的实现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系统测试
    5.1 系统配置
    5.2 测试评估内容
        5.2.1 攻击语法库评估
        5.2.2 机器学习模型评估
        5.2.3 负载变异模块评估
        5.2.4 相关工具对比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本文工作总结
    6.2 未来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9)面向防火墙漏洞的动态分析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
    1.4 论文的结构安排
第二章 相关技术研究
    2.1 防火墙技术
        2.1.1 防火墙的基本原理
        2.1.2 包过滤技术
        2.1.3 应用代理技术
        2.1.4 状态检测技术
    2.2 嵌入式系统固件分析技术
        2.2.1 嵌入式系统
        2.2.2 嵌入式系统固件
        2.2.3 文件系统
        2.2.4 固件解析及其使用工具
    2.3 虚拟化技术
        2.3.1 虚拟化和虚拟机
        2.3.2 常见的主机虚拟化
        2.3.2.1 VMware workstation
        2.3.2.2 Virtual Box
        2.3.3 常见的网络设备虚拟化
        2.3.3.1 IOU和 Web IOU
        2.3.3.2 Cisco Packet Tracer
        2.3.3.3 GNS3及QEMU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漏洞分析
    3.1 漏洞原理
        3.1.1 漏洞的作用方式
        3.1.2 漏洞的普遍性
        3.1.3 常见的漏洞类型
    3.2 缓冲区溢出漏洞
        3.2.1 栈缓冲区溢出原理
        3.2.2 堆缓冲区溢出原理
    3.3 格式化字符串溢出原理
    3.4 静态分析技术
        3.4.1 静态分析技术概述
        3.4.2 静态分析工具
    3.5 动态分析技术
        3.5.1 Fuzzing模糊测试技术
        3.5.2 污点分析技术
        3.5.3 符号执行技术
        3.5.4 代码插桩技术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防火墙固件模拟
    4.1 实验环境
    4.2 固件模拟过程
        4.2.1 获取防火墙固件
        4.2.2 防火墙固件的解析
        4.2.3 防火墙固件的动态模拟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面向防火墙的漏洞分析
    5.1 ASA防火墙代码分析
    5.2 防火墙漏洞攻击复现与分析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论文工作总结
    6.2 未来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申请的专利
致谢

(10)基于P-WPDRRC模型的校园网络安全体系构建及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校园网安全问题及需求分析
        1.3.1 校园网安全问题分析
        1.3.2 校园网安全需求分析
    1.4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1.5 论文研究的技术路线
第2章 网络安全相关理论技术概述
    2.1 网络安全的概念
    2.2 网络安全理论模型
    2.3 网络安全技术
        2.3.1 数据加密技术
        2.3.2 防火墙技术
        2.3.3 IDS(入侵检测系统)
        2.3.4 VPN(虚拟专用网)
        2.3.5 网络安全扫描技术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P-WPDRRC校园网络安全体系方案构建
    3.1 校园网安全体系总体构建原则
    3.2 P-WPDRRC校园网网络安全体系模型
    3.3 校园网安全体系管理要素分析
    3.4 P-WPDRRC校园网络关键技术
        3.4.1 防火墙与入侵检测结合技术
        3.4.2 主动防御技术
        3.4.3 改进BP神经网络入侵检测算法的应用
    3.5 基于P-WPDRRC的校园网安全体系构建与实现
        3.5.1 校园网安全体系的物理安全构建
        3.5.2 校园网安全体系的网络安全构建
        3.5.3 校园网安全体系的系统安全构建
        3.5.4 校园网安全体系的应用安全构建
        3.5.5 校园网安全体系的管理安全构建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YZ职院校园网安全体系实施与评测
    4.1 YZ职院网安全现状
    4.2 YZ职院校园网安全风险评估
    4.3 YZ职院校园网安全体系
    4.4 校园网安全系统评测
        4.4.1 评测环境
        4.4.2 评测方法
        4.4.3 评测内容
        4.4.4 评测结果及分析
    4.5 本章小结
总结与展望
    总结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四、防火墙与防火墙攻击技术(论文参考文献)

  • [1]企业云计算数据中心安全架构及主动防御技术研究[D]. 徐智刚. 南京邮电大学, 2021
  • [2]面向WEB防护体系的WAF绕过检测技术研究[D]. 何敬上. 东华理工大学, 2021(02)
  • [3]适用于数字签名的密码逆向防火墙研究[D]. 欧阳梦迪. 电子科技大学, 2021
  • [4]适用于密钥协商的密码逆向防火墙的设计与分析[D]. 智妍妍. 电子科技大学, 2021
  • [5]基于上校赛局博弈的企业信息系统安全策略研究[D]. 陈蕾. 北京交通大学, 2021(02)
  • [6]基于Bert模型的Web应用防火墙系统设计与实现[D]. 姬广恒. 西南大学, 2021(01)
  • [7]虚拟防火墙研究设计实现IPv6-to-IPv4[D]. 常元. 兰州交通大学, 2021(02)
  • [8]基于机器学习的WAF安全测试系统设计与实现[D]. 周彦杰. 北京邮电大学, 2021(01)
  • [9]面向防火墙漏洞的动态分析方法[D]. 陈嘉琦. 南京邮电大学, 2020(03)
  • [10]基于P-WPDRRC模型的校园网络安全体系构建及实现[D]. 蒋佳霖. 湘潭大学, 2020

标签:;  ;  ;  ;  ;  

防火墙和防火墙攻击技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