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塑性损伤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塑性,损伤,模型,混凝土,超声,关山,重力坝。
塑性损伤论文文献综述
李明超,张佳文,张梦溪,闵巧玲,史博文[1](2019)在《地震波斜入射下混凝土重力坝的塑性损伤响应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国西南强震区建设有大量混凝土坝,复杂地形条件下地震波入射角度对混凝土坝动力响应影响较大,然而,目前相关研究以线弹性模型为主,在合理考虑坝体的真实破坏状态方面存在局限性。本文以Koyna混凝土重力坝为研究对象,建立叁维非线性有限元分析模型,采用了基于黏弹性边界的地震波动输入方法,结合塑性损伤模型分别分析了地震P波和SV波斜入射下坝体的动力响应,并提出地震破坏评价模型对震后坝体损伤进行评估。研究表明,地震波入射角度及波型对坝体动力响应影响较大,P波入射下位移应力和损伤在60°时达到最大,SV波入射下在0°时达到最大,证明了考虑地震波入射角的必要性;采用塑性损伤本构结合损伤评价指标合理地反映了坝体破坏程度,并针对薄弱地区提出抗震设计改进。因此,在同类型工程的安全评价中应该综合考虑地震波斜入射和筑坝材料的非线性特征。(本文来源于《水利学报》期刊2019年11期)
王浩坤,何军榜,王召巴[2](2019)在《材料塑性损伤的共轴异向波束混频定位及表征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共线波束混频方法是一种有效的非线性超声检测方法.当满足共振条件时,一对频率为f_1的剪切波和频率为f_2的纵波发生共振,产生频率为f_2-f_1(假设f_2大于f_1)的共振波.共振波的幅值与超声非线性参数β_T成正比.通过调整两激励主波的时延,使得它们在试样中的不同位置混合,可以获得超声非线性参数β_T在试样中的分布.试样的塑性变形会引起材料内部叁阶弹性常数的变化,而由上述方法得到的超声非线性参数β_T恰恰对叁阶弹性常数的变化比较敏感.因此,本文利用上述特性实现了对试样塑性变形的定位与表征.(本文来源于《测试技术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李尚昆,黄西成,王鹏飞,郝志明,徐伟芳[3](2019)在《基于塑性损伤理论的PBX圆拱结构变形破坏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PBX构件在复杂应力状态下的力学行为,采用塑性损伤模型对PBX圆拱结构在压缩条件下的变形与破坏过程进行模拟,分析了不同约束状态下PBX构件的承载能力、变形破坏过程与裂纹形貌,发现试件的承载能力随着端部摩擦的增强而提高,经过与实验结果的对比可知,当摩擦因数取0.2时模拟得到的失效载荷为908.9 N,与实验结果的平均值921.3 N最为接近.在约束状态下圆拱的承载能力有了较大提高,并且在裂纹出现后试件仍然能够继续承载.通过数值模拟可知端部约束条件抑制了试件的变形和裂纹的扩展.在强约束条件下试件发生了二次破坏,通过数值模拟再现了这一过程,通过与实验的对比发现数值模拟在描述裂纹形貌、载荷等方面有较好的结果.(本文来源于《北京理工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10期)
张俊,李志伟[4](2019)在《循环荷载作用下沥青混合料的黏弹塑性损伤本构模型》一文中研究指出为较好描述损伤状态下沥青混合料的黏弹塑性应力-应变关系、明确动态循环荷载对其损伤本构关系的影响,利用经典黏弹塑性流变理论,在Burgers黏弹性模型上串联一个黏塑性元件,并根据损伤力学应变等效原理,建立了一个能体现动态循环荷载作用特点及能考虑加载频率影响的沥青混合料黏弹塑性损伤本构模型.同时进行间接拉伸疲劳试验,研究加载频率、环境温度、应力水平、沥青用量及沥青种类对混合料应力-应变关系的影响,并标定模型参数、验证模型的有效性.结果表明:所建模型不仅能较好描述沥青混合料在动态循环荷载作用下的损伤本构关系,还能体现加载频率、环境温度及荷载水平等因素对应力-应变关系的影响;模型参数意义明确、规律性强,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推广.(本文来源于《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10期)
任娟娟,王吉,李家乐,邓世杰,徐家铎[5](2019)在《基于混凝土塑性损伤模型的轨道板损伤规律》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混凝土塑性损伤模型,建立CRTSⅠ型轨道板损伤分布计算模型,将Tekscan传感器测得的钢轨支点压力作为荷载输入,以轨道板竖向位移及拉伸损伤因子作为评价指标,分析客货共线条件下水泥乳化沥青(CA)砂浆离缝状态时锚穴周边轨道板上表面混凝土的内部损伤规律.结果表明:随着离缝长度的不断扩展,损伤产生及完全损伤的临界离缝高度均逐渐变小;当离缝长度扩展至第2、3锚穴时,客车荷载下损伤产生的临界离缝高度分别约为0.8、1.0 mm,货车荷载下约为0.5、0.8 mm;一旦超出损伤产生的临界离缝高度,由于轨道板损伤的发展,轨道结构整体抗弯刚度迅速降低导致板端竖向位移迅速增大;对于客车荷载,当离缝扩展至第3锚穴且高度大于1.0 mm后,CA砂浆形成脱空,板端位移不再增长,对于货车荷载,当离缝扩展至第3锚穴且高度大于1.3 mm后,由于二次损伤带的产生,板端竖向位移随离缝高度的增大迅速增大.(本文来源于《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期刊2019年08期)
李辉,张俊发[6](2019)在《中强地震下建筑结构动力弹塑性损伤模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抗震性能是建筑设计中的一项重要指标,需要对地震作用下的建筑结构动力弹塑性损伤情况进行分析。提出一种中强地震下建筑结构动力弹塑性损伤模型研究方法。从有效应力与Cauchy应力张量,建筑材料损伤演化方程等方面对弹塑性损伤模型基本原理进行分析,以此为理论基础,分析建筑材料应变率与建筑结构损伤能释放率的相关关系,通过Bonora损伤模型获取失效建筑材料损伤指数,并计算整体建筑结构构件损伤指数,以建筑材料损伤指数和建筑结构构件损伤指数为依据,完成中强地震下的建筑结构动力弹塑性损伤模型构建。利用实例进行分析,地震加速度值为0.3g的情况下,该模型的建筑结构相对位移时程曲线与实际位移曲线拟合度较高,且具有较好的建筑结构动力弹塑性损伤模拟精度,表明该模型具有一定的可行性。(本文来源于《地震工程学报》期刊2019年04期)
张闯,曹晓琳,刘素贞,金亮,杨庆新[7](2019)在《基于累积效应的铝材塑性损伤电磁超声非线性检测》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材料早期微损伤检测这一热点问题,基于导波在固体中传播的波动方程以及固体力学的非线性理论,利用Murnaghan模型进行电磁超声非线性有限元仿真分析。通过模拟不同程度的塑性损伤,观察基波与二次谐波幅值的变化,进而研究二次谐波的累积效应。通过对比完好试件与损伤试件实验,研究基波幅值、二次谐波幅值以及二阶相对非线性系数的变化规律,验证了超声波在传播过程中产生了可累积的二次谐波,并且二阶相对非线性系数与传播距离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该方法可用于实现对塑性损伤区域长度的定量检测。(本文来源于《电工技术学报》期刊2019年19期)
原有芬[8](2019)在《基于地基水力耦合效应的关门山水库大坝防渗墙塑性损伤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深厚覆盖层面板堆石坝变形的评价与控制是决定坝型进一步发展和推广使用的重要因素。文章以辽宁省关山水库大坝防渗墙为例,结合实测数据和模型计算成果,对面板堆石坝的地基防渗墙的力学和损伤特征进行研究。结论显示:关山水库防渗墙应力变形处于合理范围,不会产生开裂现象。文中研究思路和方法,可促进相关理论的完善和研究本身的深入开展。(本文来源于《中国水能及电气化》期刊2019年07期)
蒋邦友,谭云亮,王连国,顾士坦,戴华宾[9](2019)在《基于Mogi-Coulomb准则的弹塑性损伤本构模型及其数值实现》一文中研究指出Mogi-Coulomb准则能够较好的描述真叁轴条件下岩石的破坏强度特征,基于Mogi-Coulomb准则,同时考虑岩石材料的塑性及损伤共同作用,建立了岩石弹塑性损伤本构模型,并基于塑性增量理论,构建了模型的本构关系,实现了模型在FLAC~(3D)软件中的二次开发.对比分析不同岩性试样在真叁轴压缩路径下室内试验与数值计算结果.结果表明:本文模型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度较高,误差较小,对大理岩、红砂岩和水泥砂浆3种试样极限八面体剪应力和应力极限点ε_1的最大计算误差仅为1.60%和3.56%,验证了模型的合理性和优越性.与Mohr-Coulomb模型相比,本文模型能更准确的描述岩石材料在真叁轴应力状态下的破坏条件及变形特征,更适合深部叁维应力状态下地下工程分析.(本文来源于《中国矿业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4期)
曾宇,胡良明[10](2019)在《ABAQUS混凝土塑性损伤本构模型参数计算转换及校验》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中的混凝土本构模型经过换算需与ABAQUS损伤塑性模型对应统一的问题,引入了在ABAQUS内对压缩和拉伸通用的损伤因子计算方法,对混凝土损伤塑性本构模型的参数计算转换方法进行了研究与试验,确定了利用塑性应变值来判断各种强度等级混凝土损伤塑性参数的可用性。在ABAQUS中用简支梁模仿真数值模拟试验验证了参数的正确性与计算转换方法的可靠性,并说明了ABAQUS损伤塑性模型的不足之处。(本文来源于《水电能源科学》期刊2019年06期)
塑性损伤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共线波束混频方法是一种有效的非线性超声检测方法.当满足共振条件时,一对频率为f_1的剪切波和频率为f_2的纵波发生共振,产生频率为f_2-f_1(假设f_2大于f_1)的共振波.共振波的幅值与超声非线性参数β_T成正比.通过调整两激励主波的时延,使得它们在试样中的不同位置混合,可以获得超声非线性参数β_T在试样中的分布.试样的塑性变形会引起材料内部叁阶弹性常数的变化,而由上述方法得到的超声非线性参数β_T恰恰对叁阶弹性常数的变化比较敏感.因此,本文利用上述特性实现了对试样塑性变形的定位与表征.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塑性损伤论文参考文献
[1].李明超,张佳文,张梦溪,闵巧玲,史博文.地震波斜入射下混凝土重力坝的塑性损伤响应分析[J].水利学报.2019
[2].王浩坤,何军榜,王召巴.材料塑性损伤的共轴异向波束混频定位及表征方法[J].测试技术学报.2019
[3].李尚昆,黄西成,王鹏飞,郝志明,徐伟芳.基于塑性损伤理论的PBX圆拱结构变形破坏分析[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2019
[4].张俊,李志伟.循环荷载作用下沥青混合料的黏弹塑性损伤本构模型[J].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5].任娟娟,王吉,李家乐,邓世杰,徐家铎.基于混凝土塑性损伤模型的轨道板损伤规律[J].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2019
[6].李辉,张俊发.中强地震下建筑结构动力弹塑性损伤模型研究[J].地震工程学报.2019
[7].张闯,曹晓琳,刘素贞,金亮,杨庆新.基于累积效应的铝材塑性损伤电磁超声非线性检测[J].电工技术学报.2019
[8].原有芬.基于地基水力耦合效应的关门山水库大坝防渗墙塑性损伤分析[J].中国水能及电气化.2019
[9].蒋邦友,谭云亮,王连国,顾士坦,戴华宾.基于Mogi-Coulomb准则的弹塑性损伤本构模型及其数值实现[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2019
[10].曾宇,胡良明.ABAQUS混凝土塑性损伤本构模型参数计算转换及校验[J].水电能源科学.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