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物表征论文-刘福红,丁艳,李秋玉,王一婷

复合物表征论文-刘福红,丁艳,李秋玉,王一婷

导读:本文包含了复合物表征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Ag_2S,Al_2O_3纳米复合物,Al_2O_3模板,水热法

复合物表征论文文献综述

刘福红,丁艳,李秋玉,王一婷[1](2019)在《Al_2O_3基质做模板制备Ag_2S/Al_2O_3纳米复合物及表征》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无污染的水热合成技术,对滴涂AgNO3的Al_2O_3模板煅烧相同时间不同温度、同一温度煅烧不同时间,制备了Ag_2S/Al_2O_3纳米复合物。用X-射线粉末衍射仪及扫描电镜对复合物的形貌进行了测试和表征,得出制备Ag_2S/Al_2O_3纳米复合物的优良条件。(本文来源于《化工设计通讯》期刊2019年10期)

郑晓杰,何跃,周环,林胜利,熊春华[2](2019)在《壳寡糖-乳酸链球菌素复合物的制备、表征及其抑菌活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湿热法美拉德反应制备壳寡糖(COS)-乳酸链球菌素(NISIN)复合物(COS-N复合物),通过扫描电镜与红外光谱分析表明,COS和NISIN反应后发生共价交联,微观结构发生变化。在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性试验中,本研究制备的COS-N复合物在相同条件下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半致死浓度(LD50)比COS与NISIN的混合物(COS-N混合物)分别降低22%和55%。抗菌机理研究显示,相比COS-N混合物,COS-N复合物在更大程度上破坏细菌细胞壁的完整性,增加离子通透性以及促进细菌体内ATP酶的泄露,说明通过美拉德反应能有效提高COS-N复合物的抗菌活性,为新型食品添加剂的开发奠定基础。(本文来源于《中国食品学报》期刊2019年11期)

郜娜,范明松,杨庆宇,郝海军[3](2019)在《二氢杨梅素磷脂复合物纳米结构脂质载体的制备、表征及药动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制备二氢杨梅素(DMY)磷脂复合物(DMY-PC)和二氢杨梅素磷脂复合物纳米结构脂质载体(DMY-PC-NLC),并分别进行体内外评价。方法溶剂挥发法制备DMY-PC,高压均质法制备DMY-PC-NLC。采用正交试验优化DMY-PC-NLC处方中固液脂质比例,固液脂质材料总用量,DMY-PC投药量和泊洛沙姆188用量,得出DMY-PC-NLC最佳制备处方。5%甘露醇为冻干保护剂进一步将DMY-PC-NLC制备成冻干粉末,并比较DMY-PC和DMY-PC-NLC体外释放和体内药动学行为。结果 DMY在DMY-PC中以无定形状态存在,1H-NMR显示DMY化学结构未发生改变。正交试验确定DMY-PC-NLC的最佳处方为固液脂质比例为5∶1,固液脂质材料总用量为325 mg,DMY-PC投药量为45 mg,泊洛沙姆188用量为0.9%。DMY-PC-NLC平均粒径为(197.25±4.42)nm,Zeta电位为(-18.2±2.1)m V,包封率为(71.68±1.36)%,载药量为(3.94±0.24)%。DMY-PC-NLC体外释药模型符合Weibull模型,方程为lnln(1-Mt/M∞)=0.700 1 lnt-1.954 1(r=0.971 4)。与DMY原料药相比,DMY-PC相对生物利用度提高至1.63倍,而DMY-PC-NLC提高至3.22倍。结论与DMY-PC相比,DMY-PC-NLC进一步促进了DMY的体内吸收,有效提高了DMY口服吸收生物利用度。(本文来源于《中草药》期刊2019年17期)

孙耀明,王鑫,刘复辉,彭晓华,陈寿[4](2019)在《硫脲插层高岭土复合物的制备及表征》一文中研究指出以二甲基亚砜(DMSO)为插层前驱体,采用超声处理法制备了高岭土-二甲基亚砜(DMSO-Kaol)插层物,再用甲醇(MOH)取代DMSO,制备预插层复合体(MOH-Kao),最后采用插层取代法,用硫脲分子(TU)取代MOH,制备了TU-Kaol插层复合物。产物插层率达到81.3%。通过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X射线衍射(XRD)和热重分析法(TGA)进行了表征,并对反应过程及产物分子排布进行了预测。为硫脲插层高岭土复合物用于高分子阻燃改性提供了理论及实验依据。(本文来源于《中国陶瓷》期刊2019年09期)

刘婷,刘宇,闫敬[5](2019)在《碲化镉-还原氧化石墨烯复合物的合成与表征及光催化产氢性能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溶剂热一锅法,合成了系列碲化镉-还原氧化石墨烯复合物CdTe-(RGO)_n(n=0.5, 1, 2, 4,7,n是反应前氧化石墨烯(GO)相对于CdCl_2·2.5H_2O的质量分数)。通过紫外吸收光谱、荧光发射光谱、傅里叶红外光谱、透射电子显微镜和X-射线衍射对它们迚行了表征。此外,选用抗坏血酸作为牺牲电子给体,在水溶液中构建了基于CdTe量子点和RGO的有效光催化产氢体系。相比于纯的CdTe量子点,引入RGO作为电子传输基质,有助于体系光催化放氢的产生。同时,在对比系列复合物CdTe-(RGO)_n(n=0.5, 1, 2, 4, 7)的光催化产氢性能后发现CdTe-(RGO)_1显示出最高的光催化活性。这一现象表明RGO的含量和CdTe-(RGO)_n光催化产氢活性具有相关性,合适负载量的RGO对于优化CdTe-(RGO)_n体系的光催化放氢性能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来源于《当代化工》期刊2019年08期)

邓楚君,许琳霜,李波,杨伟[6](2019)在《天然和热变性乳铁蛋白与姜黄素复合物的结构表征及结合机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解决姜黄素溶解性较差的问题,运用浊度法、动态光散射、红外光谱、圆二色谱和荧光光谱研究了热变性前后乳铁蛋白(LF)与姜黄素(Cur)复合物的结构特性和结合机制。结果表明,LF-Cur复合物的浊度和粒径与LF结构和Cur浓度密切相关。当Cur浓度为1.4×10~(-5)~5.4×10~(-5)mol/L时,天然LF-Cur复合物为纳米颗粒,溶液浊度低;当Cur浓度为8.1×10~(-5)~1.08×10~(-4)mol/L时,天然LF-Cur复合物为亚微米颗粒,溶液浊度高。热变性LF-Cur复合物均为纳米颗粒。随着Cur浓度的增加,LF-Cur复合物的ζ-电位增加,有利于提高复合物溶液的稳定性。圆二色光谱分析表明,热变性使得LF的二级结构发生了不可逆的改变,Cur的添加能够改变天然和热变性LF的二级结构。红外光谱分析表明,氢键参与了LF与Cur的结合。荧光光谱结果表明,Cur与天然和热变性LF的结合均为静态淬灭过程,且热变性LF与Cur的结合能力较强。热变性能够提高LF对Cur的包埋率,为开发基于LF为载体运载疏水性多酚提供了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食品工业科技》期刊2019年16期)

陶晶[7](2019)在《多肽掺杂的聚苯胺与氧化石墨烯共价复合物的合成与表征》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含有氨基和羧基官能团的多肽原位掺杂聚苯胺,在聚苯胺的表面引入游离的氨基,再通过氨基与氧化石墨烯表面羧基的酰胺化反应使聚苯胺与氧化石墨烯通过共价键结合形成共价复合物。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热重分析仪、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和高倍透射电子显微镜对共价复合物进行了表征。研究结果表明,共价键能够提高复合物的稳定性,共价键还能够影响其超分子结构。(本文来源于《化工新型材料》期刊2019年08期)

丁志远,陈新梅,段章好,郭辉[8](2019)在《氧化苦参碱磷脂复合物的制备、表征和体外抗乙肝病毒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制备氧化苦参碱磷脂复合物并对其进行表征,初步考察其体外抗乙肝病毒作用。方法以综合评分法为评价标准,通过正交试验优化氧化苦参碱磷脂复合物的制备工艺,并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X-射线衍射分析法和红外分光光度法对其进行表征,利用酶联免疫法考察其体外抗乙肝病毒作用。结果氧化苦参碱磷脂复合物的最优制备工艺为:药脂比1∶1、反应温度40℃,主药浓度为20 mg·mL~(-1)。体外抗HBeAg试验结果表明,氧化苦参碱磷脂复合物中剂量对HBeAg有一定的抑制作用(P<0.05)。结论确定了氧化苦参碱磷脂复合物的制备工艺,证明氧化苦参碱与大豆磷脂形成了磷脂复合物。氧化苦参碱磷脂复合物对HBeAg有抑制作用。(本文来源于《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期刊2019年08期)

黄棣,张秀梅,徐梦洁,林巧霞,陈维毅[9](2019)在《钛纳米管表面单宁酸/羟基磷灰石复合物的形成与性能表征》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研究采用电化学阳极氧化的方法在纯钛表面制备一层规整、有序的二氧化钛(TiO_2)纳米管,将其依次浸泡单宁酸(TA)和钙离子的螯合物溶液以及磷酸盐溶液中,通过调节pH,在其表面形成单宁酸/羟基磷灰石(TA/HA)复合涂层。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电子能谱仪(EDS)、X射线衍射谱仪(XRD)和傅立叶全反射红外光谱(ATR-FTIR)对制备的TiO_2纳米管、其上黏附的TA和钙离子的螯合物以及最终形成的TA/HA复合涂层进行表面微观形貌、元素组成及成分结构表征。通过膜结合强度测试仪测试复合物与钛基底的结合强度。采用抑菌圈法检测材料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的抗菌性能。结果表明,30 V电压下,在0.9wt%的氟化氨/丙叁醇电解液中阳极氧化2 h制备的TiO_2纳米管排列均匀规整,管径为130~170 nm。通过该方法可以在纳米管表面形成TA/HA涂层,并且TA螯合的钙离子为HA的形成提供了成核位点。TA的液态粘合特性辅以TiO_2纳米管与涂层的机械咬合增强了涂层与基底在润湿情况下的结合强度。抑菌实验表明,该复合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很好的抑菌效果。成功制备出了兼具骨诱导活性和抗菌性能的羟基磷灰石复合涂层。(本文来源于《医用生物力学》期刊2019年S1期)

李阳杰,周敬[10](2019)在《木犀草素磷脂复合物的制备、表征及体内药动学行为》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制备、表征木犀草素磷脂复合物,并评价其体内药动学行为。方法溶剂挥发法制备磷脂复合物。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以搅拌时间、搅拌温度、木犀草素质量浓度、木犀草素与大豆卵磷脂比例为影响因素,复合率为评价指标,正交试验优化制备工艺。考察木犀草素在磷脂复合物中的存在状态,测定溶解性。大鼠分别灌胃给予木犀草素、磷脂复合物混悬液、磷脂复合物制剂,取血后测定木犀草素血药浓度,计算主要药动学参数。结果最佳条件为按1∶1.2比例称取木犀草素、大豆卵磷脂,加入适量四氢呋喃使前者质量浓度为15 mg/mL,在55℃下恒温搅拌5 h,减压旋蒸除去有机溶剂,40℃真空干燥箱中过夜干燥,复合率接近100%。木犀草素在磷脂复合物中以无定型状态存在。与木犀草素比较,其磷脂复合物在水和正辛醇中的表观溶解度显着升高(P<0.01)。磷脂复合物油制剂t_(max)、C_(max)、AUC_(0~t)、AUC_(0~∞)显着高于其混悬液和木犀草素混悬液(P<0.05,P<0.01),生物利用度提高2.09倍。结论磷脂复合物改变了木犀草素的结晶型存在状态,而且以油制剂形式给药时生物利用度进一步提高。(本文来源于《中成药》期刊2019年06期)

复合物表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采用湿热法美拉德反应制备壳寡糖(COS)-乳酸链球菌素(NISIN)复合物(COS-N复合物),通过扫描电镜与红外光谱分析表明,COS和NISIN反应后发生共价交联,微观结构发生变化。在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性试验中,本研究制备的COS-N复合物在相同条件下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半致死浓度(LD50)比COS与NISIN的混合物(COS-N混合物)分别降低22%和55%。抗菌机理研究显示,相比COS-N混合物,COS-N复合物在更大程度上破坏细菌细胞壁的完整性,增加离子通透性以及促进细菌体内ATP酶的泄露,说明通过美拉德反应能有效提高COS-N复合物的抗菌活性,为新型食品添加剂的开发奠定基础。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复合物表征论文参考文献

[1].刘福红,丁艳,李秋玉,王一婷.Al_2O_3基质做模板制备Ag_2S/Al_2O_3纳米复合物及表征[J].化工设计通讯.2019

[2].郑晓杰,何跃,周环,林胜利,熊春华.壳寡糖-乳酸链球菌素复合物的制备、表征及其抑菌活性研究[J].中国食品学报.2019

[3].郜娜,范明松,杨庆宇,郝海军.二氢杨梅素磷脂复合物纳米结构脂质载体的制备、表征及药动学研究[J].中草药.2019

[4].孙耀明,王鑫,刘复辉,彭晓华,陈寿.硫脲插层高岭土复合物的制备及表征[J].中国陶瓷.2019

[5].刘婷,刘宇,闫敬.碲化镉-还原氧化石墨烯复合物的合成与表征及光催化产氢性能的研究[J].当代化工.2019

[6].邓楚君,许琳霜,李波,杨伟.天然和热变性乳铁蛋白与姜黄素复合物的结构表征及结合机理研究[J].食品工业科技.2019

[7].陶晶.多肽掺杂的聚苯胺与氧化石墨烯共价复合物的合成与表征[J].化工新型材料.2019

[8].丁志远,陈新梅,段章好,郭辉.氧化苦参碱磷脂复合物的制备、表征和体外抗乙肝病毒研究[J].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2019

[9].黄棣,张秀梅,徐梦洁,林巧霞,陈维毅.钛纳米管表面单宁酸/羟基磷灰石复合物的形成与性能表征[J].医用生物力学.2019

[10].李阳杰,周敬.木犀草素磷脂复合物的制备、表征及体内药动学行为[J].中成药.2019

标签:;  ;  ;  ;  

复合物表征论文-刘福红,丁艳,李秋玉,王一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