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03年中国十大并购事件(论文文献综述)
任曙明,王倩,韩月琪,李莲青[1](2021)在《资源相似是技术并购的“福音”吗?——基于能力匹配的视角》文中指出文章基于能力匹配的视角,把技术并购视作企业间技术开发能力、技术商业化能力相互匹配的过程,把并购后企业创新水平视作能力匹配的结果,分别从技术相似、产品相似两个角度,探讨了资源相似对能力匹配过程及结果的影响机制。方法上,文章首先利用国际专利分类号测算出并购双方的技术相似性;其次又使用Python软件对上市公司年度报告进行数据抓取,通过文本分析测算出并购双方的产品相似性;最后使用条件Logit模型、负二项回归等方法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在中国的转型经济背景下,能力匹配主要体现为技术开发能力强的企业收购技术商业化能力强的目标方;当双方企业具有技术相似、产品相似的特征时,更容易通过技术并购达成能力匹配;此外,在能力匹配之后,技术相似、产品相似程度越高,企业创新效果越好。从政策上来看,政府应该简化并购的行政审批手续,提升知识产权审查质量和效率,构建自由竞争的市场环境,从而发挥并购在促进能力匹配、提升创新水平上的作用。
叶纯[2](2021)在《私募股权投资参与对我国企业跨国并购的绩效影响》文中指出
胡静静[3](2021)在《制度距离对我国企业跨国并购绩效的影响 ——基于中介机构的调节作用》文中指出
秦帅[4](2021)在《Y物业管理公司连续并购动因及绩效研究》文中研究表明
车承瑞[5](2021)在《复星医药并购印度Gland Pharma案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当今市场经济形势变化莫测,各行各业竞争加剧,加之在相关国家产业政策的指导及经济结构调整方针的指引下,越来越多的企业选择诉诸兼并与收购来立足于本行业。医药行业作为三产业为一体、传统与现代产业相结合的产物,顺理成章的成为了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医药行业的发展对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增强军需战备、进行防疫救灾及促进社会进步,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拥有极为广阔的前景。我国药企走向海外并购通常是为了实现提升整体竞争力、扩大公司规模、提高营业绩效等目标,但由于多种因素影响和复杂风险的存在,并购在一定程度上并不能完全按预期的规划发展,也就无法顺利实现协同效应。全球医药行业不断向前发展,行业内的横向并购所涉及的金额越来越大,面临的风险也越来越高。因此,并购决策者应该对每一个环节都进行严格把控。本文从研究的背景及意义入手,然后对并购整合、协同效应及医药行业跨国并购研究的相关文献做了梳理。在此基础上,对本文的案例主并购方复星医药的主营业务与市场地位、国际经营环境与跨国并购概况进行了详细阐述。接下来,以复星医药收购印度药企Gland Pharma为例,介绍了双方的并购进程、动因及面临的风险等内容。以复星发生并购发生的前后20天作为窗口期,进行短期协同效应的评估;以复星2016年前后的财务数据为依据,财务指标、非财务指标等多种方法,对此次并购后的长期协同效应进行探讨,分析此并购是否实现了预期的协同效应以及后续事件对复星医药产生的影响。研究发现,并购后即使个别财务指标并不如预期,但总体上并购后的协同效应仍是正向的。最后,在得出此并购案例分析结论的基础上,立足医药行业环境,对药企的海外并购提出建议,期望能对医药行业内相似领域的企业提供一定的参考。
吕婧娴[6](2021)在《基于长短期窗口连续并购绩效分析 ——以新时达公司为例》文中研究表明近几年,国内并购市场上,并购交易活动的数量和金额屡创新高,每次成功的并购事件发生都给公司带来大幅度的经济发展,在如今利益最大化的市场里,并购越来越受管理者青睐和重视。在资本市场的快速发展下,同一家公司的频繁并购行为可能会出现一定程度的连续性。同时,以机器人产业为首的智能制造行业方兴未艾,成为新时代的创新的典型代表。随着国际对智能化制造的重视,我国陆续发布相关产业优惠政策,给机器人产业带来了更多的机遇与挑战。为此,多家企业开始进入机器人领域,使得机器人产业引起狂热的智能化浪潮。而并购则是公司实现战略转型、规模扩张以及进入新市场的有效工具。本文选择的新时达公司就是一个为转型进入机器人产业而进行连续并购的企业。连续并购事件的发生是当今资本市场快速发展的产物,不能将单一的并购事件理论简单的套用。因此,本文选用新时达的案例,从并购绩效的角度对案例企业进行深入分析,以求了解连续并购的发生对企业绩效的影响。本文以大量文献为基础,同时借鉴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然后围绕长短期窗口对连续并购绩效进行展开研究。首先在其他学者研究的基础上,界定连续并购、长短期窗口和并购绩效的相关概念,然后对并购的理论基础,包含产业价值链理论、规模经济理论等进行阐述,再对不同角度的并购绩效方法简单介绍,比如短期、中长期绩效评价方法:事件研究法;长期绩效评价方法:财务指标法;综合绩效评价方法:因子分析法。其次,介绍新时达公司的概况及其公司所在行业的现状,为分析公司并购动因提供更好地方向。针对新时达公司的连续并购行为,先对并购交易流程进行展开介绍,然后从长短期多个角度对其并购绩效进行深入分析。短期和中长期并购绩效都是利用事件研究法,基于预计收益率与实际收益率的不同,短期绩效计算累计超额收益率(CAR),而中长期绩效则计算购入持有收益率(BHAR),来判断企业发生并购事件的市场绩效的变化。以此得知,新时达连续并购的短期市场绩效均是正值,对公司的发展呈正影响。反映最好的是第一次并购事件,而其他事件带来的市场反应逐渐下降。同时根据研究发现,采用混合支付方式的并购事件短期绩效高于单一现金支付方式。从中长期的结果看出,连续并购的发生会使企业的中长期绩效下降。长期并购绩效以财务指标法为主要分析手段,非财务指标以辅助数据分析。财务指标法下,首先分析并购发生前后新时达公司及其并购标的的经营规模变化,然后从盈利能力、偿债能力、营运能力以及成长能力四个方面对新时达公司财务能力进行分析。由此发现,连续并购并没有使企业本身和被并购标的的绩效得到大幅度的提升。相反,有些财务能力甚至发生了下降。而非财务指标主要选取了市场份额和研发能力来公司绩效进行评价。相比较而言,公司的市场份额略有增加,未达到预期效果。而公司对研发的投入逐年递增,专利数也呈现出大幅度增长趋势。最后利用因子分析法对新时达所在行业进行企业排名,以此来得知连续并购对企业综合绩效的影响。最后发现连续并购的发生使得企业排名极其不稳定,众多的并购风险会影响企业的综合绩效。
汪欲伟[7](2021)在《跨国并购对中国制造业上市企业市场价值的影响》文中提出近年来,随着中美贸易战以及发达国家之间民族主义和贸易保护主义越来越强,尤其是在制造业领域,发达国家在新冠疫情之后意识到脱离制造业之后所面临的产业空心化在遇到不可抗冲击之后将对经济发展带来巨大压力,因此对于制造业领域的重视程度远超从前,对于其国内制造业企业被国外企业并购的审查力度也趋于严格,这给中国制造业企业通过跨国并购实现海外扩张的战略带来了新的挑战。面对新的国际新形势,中国企业跨国并购所面临的难度和成本相较之前都提升了不少,而跨国并购是否可以给中国制造业企业的市场价值带来提升,同时跨国并购过程中“跨国因素”会对企业的市场价值产生什么影响,制造业行业的跨国并购是否要优于国内并购,本文将通过理论和实证相结合的方式来回答这些问题。在行文方面,本文分为六个部分,第一章先对文章的研究背景、意义进行概况,以及学者关于跨国并购行为对企业市场价值影响的研究进行文献总结和分类,理清当前本研究领域的研究进度、重点和难点,同时阐明自己所使用的研究方法以及本文的行文框架。第二章则是分析我国制造业企业当前的跨国并购态势,对我国企业海外并购的历史进行回顾,同时根据当前的政策和经济形势对中国制造业企业海外并购的现状进行概述,以及依据过往的历史和现状分析来预计今后中国制造业企业的海外并购的发展趋势。在第三章,则分析研究跨国并购行为对企业市场价值影响的作用机制,从理论的角度梳理跨国并购是通过哪些效应而对企业市场价值产生影响并从正负两个方面分别进行详细的机制分析,并由此提出两者综合效应如何这一中心问题。第四章则是根据作用机制之后的所提出的问题用事件研究法来进行实证研究分析,通过总体、分企业性质、分并购方式、分支付方式等角度予以解释和回答。在第五章中,由于第四章所得出中国制造业跨国并购的行为对企业市场价值产生了负面影响,因此提出新的问题,在跨国并购对企业市场价值的影响当中,跨国并购中的“跨国因素”将对制造业企业市场价值带来的是正面影响还是负面影响,本章将通过PSM-DID的实证分析方式再一次从总体样本以及分企业性质,分并购方式和分支付方式等方面来对研究过程中产生的疑问进行回答。第六章则对全文所提出的猜想以及相关研究证明进行总结得出结论,并根据前文的研究成果和所得到的结论提出对应的政策建议。结论方面,本文以2010~2020年的中国制造业上市企业海外并购具体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以跨国并购作为企业扩张战略对制造业企业市场价值的影响,通过事件研究法来研究跨国并购对企业市场价值的综合影响结果,再用倾向得分匹配和双重差分的方法将国内并购与跨国并购进行对比,进一步分析跨国并购过程中“跨国因素”的影响,综合上述方法,得到了以下结论:一是跨国并购并不能增加制造业企业的市场价值,相反制造业企业并购之后其市场价值反而减小,其中“跨国因素”带来了负面影响;二是对于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而言,国有企业在并购之后的市场价值在前后几天有明显增加,但很快由正转负,而民营企业则在并购之后市场价值明显减小,并购之后就市场价值变化而言,国有企业要明显好于民营企业,同时“跨国因素”对国有企业的并购带来了非负的影响,而对民营企业则带来了显着的负面影响;三是就并购方式而言,制造业企业横向并购之后的市场价值要明显降低,而制造业企业垂直并购对企业市场价值没有显着影响,同时横向并购给制造业企业市场价值带来的负面影响不会低于垂直并购,而且“跨国因素”都将给制造业企业的市场价值带来非正面的影响;四是就支付方式而言,现金支付和非现金支付都将对制造业企业的市场价值产生负面作用,两者没有明显区别,但“跨国因素”则对现金支付产生了显着的负面影响,对非现金支付产生了非负的影响。
万静茹[8](2021)在《混合所有制改革对国企并购绩效影响的研究 ——以四维图新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在现行经济发展速度放缓、去杠杆政策等环境的压力下,国有企业固有弊端日益凸显,因此急需寻找新的发展模式和利润增长点,以更好地利用国有企业资源进行可持续发展。2017年在十九大的会议上,继续加大力度对国有企业进行深层次的改革成为当前经济发展状态下的重要变革方向;2018年国家决定实施“双百行动”,积极为国有企业引入非国有资本。在十九大的背景下,当前国家政策的扶持将国有企业改革推向了高潮。实施混改是国企进行改革的重要方式之一,有利于做大做强国有资本,是各大国有企业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和创效增收的有效方式。当前,重点领域的混合所有制改革正在稳步推进,学术界的研究也在随之跟进,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影响值得深入研究。本文主要采用了文献研究法和案例分析法对案例企业进行剖析,选取了具有国企性质和上市公司双重背景的北京四维图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作为案例研究对象,拟研究公司混合所有制改革情况,并以国企并购为切入口探索混改对国企并购绩效产生的影响。首先,本文从经营状况、股权结构、治理状况等三个方面对四维图新公司进行了详细介绍,并对四维图新引入腾讯作为战略投资者的混合所有制改革的过程以及四维图新并购杰发科技的过程进行了回顾,通过对案例的梳理,为进一步的案例分析打好基础。通过对本文选取的案例进行深入剖析,发现四维图新实施混改策略的主要目的是改变国企“一股独大”的“老毛病”,利用腾讯的优势优化产业链,强强联合以应对高德的竞争等,腾讯的优质资源给四维图新带来了发展契机,混合所有制改革也产生了预期的正向影响。随后,本文进一步探索四维图新在并购杰发科技公司时,混合所有制改革对并购绩效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对并购的绩效带来了积极影响:短期绩效明显,股东财富上升;盈利能力增强,公司业绩改善;发展能力增强,成长潜力较大。最后,通过对案例的分析,总结出了切实可行的结论和建议,以期为学者的研究提供帮助。本文的贡献主要表现在:关于国企混改的研究,目前国内外学者们主要侧重于以“动因—路径—影响”的思路对混改进行研究,较少探究国企混改对进一步的企业并购活动的绩效带来的影响,而本文将二者结合起来考量,增添了探究国企混改的新视角,对国企混改影响的研究将更加深入。
王阳[9](2021)在《中国人寿并购广发银行案例研究》文中指出从全球角度来看,融合是一种普遍趋势。随着生活水准的提高和技术程度的提高,参加金融活动的人数增加,而且对金融产物的需求更加多样化。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普及,让本国的金融业有了显着的成长。本国的监管水平正值逐渐从分业监管转向混业监管。金融机构开始尝试发展综合业务,在保险公司和银行中持有股份的现象正在逐渐增加,在金融领域混合管理的声音越来越强烈。当整个中国经济面临下行压力,银行部门的利润率下降,坏账上升时,外国投资者开始出售中国银行股票,并为公司提供中国保险购买银行股票的机会。比年来,随着政府政策的放宽,金融公司之间的相互收购数量逐渐增多。本文件选择了中国人寿保险公司对广发银行的并购,近年来,这笔交易在金融领域引起了广泛关注。本文详细分析了中国人寿并购广发银行对银行保险合理性,增长和协同效应三个方面的总体影响,最后根据案例的相关分析成果给未来的金融机构的并购提供有价值的见解。本文分为四个主要部分。第一部分是对本文中包含的理论进行解释,并对本文中的协同效应以及相关的公司并购理论进行解释和定义。第二部分讨论合并和收购。我们将详细介绍中国广发银行的收购过程,并描述收购参与者,整个合并过程以及合并后的协同。第三部分是对合并案例的影响的分析,主要是在考虑与目标银行更广泛的法律进行的交易和合并时的合理性。将分析银行保险目标的增长和协同效应对合并事件的影响。第四部分是解释和结论。根据案例研究和对中国人寿收购广发银行的分析,结合现阶段银行保险兼并以及混合以及金融收购的趋势,为这种趋势提供了一些结论和建议,给国内金融保险公司的并购提供了见解和借鉴。在调查和考虑中国人寿收购广发银行的历程中,中国人寿以相对合理的交易价格收购了广发银行的控股权。由于市场份额下降和市场竞争加剧,中国人寿决定收购广发银行。银行渠道集成是一个很好的解决方案,它可以利用合并和收购的协同作用来运营拥有多个经营牌照的公司。从广发银行的成长情况来看,在国内整体实力虽然弱于其他股份制银行,但仍显示出一定的增长。银行保险与中国人寿的合并后业务关联已经首次获得成功。总体而言,本文得出的结论是,此次合并的结果是相对积极和富有成果的。由于双方的时间和深度融合,结果在以后时期会更加有利。合并事件还将不断影响中国金融领域未来的并购。
郭庆[10](2021)在《业绩承诺、母子公司治理对并购绩效的影响 ——以Y公司并购S公司为例》文中研究表明
二、2003年中国十大并购事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2003年中国十大并购事件(论文提纲范文)
(1)资源相似是技术并购的“福音”吗?——基于能力匹配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一、问题提出 |
二、理论框架与研究假说 |
1.能力匹配与技术并购 |
2.并购前的决策阶段:资源相似、能力匹配与目标方选择 |
3.并购后的整合阶段:资源相似、能力匹配与企业创新效果 |
三、研究设计 |
1.数据来源与样本选取 |
2.技术相似性测算 |
3.产品相似性测算 |
4.模型设定与变量说明 |
①产品相似性(ProductSimilarity)。 |
②技术开发能力(Innov2)。 |
③技术商业化能力(Innov2)。 |
④控制变量(Controls)。 |
四、模型估计与结果分析 |
1.描述性统计 |
2.对能力匹配与技术并购的检验结果 |
2.对资源相似、能力匹配与目标方选择的检验结果 |
3.对资源相似、能力匹配与企业创新效果的检验结果 |
4.稳健性检验 |
五、结论与启示 |
(5)复星医药并购印度Gland Pharma案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关于药企跨国并购案例研究 |
1.2.2 关于企业跨国并购整合的研究 |
1.2.3 关于企业并购协同效应及评价方法的研究 |
1.2.4 文献评述 |
1.3 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与不足 |
1.4.1 可能的创新 |
1.4.2 不足之处 |
第2章 复星医药的国际化经营概况 |
2.1 复星医药的主营业务与市场地位 |
2.1.1 复星医药的主营业务 |
2.1.2 复星医药的市场地位 |
2.2 复星医药的国际化经营环境分析 |
2.2.1 复星医药的内部经营环境分析 |
2.2.2 复星医药的外部经营环境分析 |
2.3 复星医药的跨国并购概况 |
2.3.1 复星医药跨国并购的背景 |
2.3.2 复星医药的连续并购历程 |
2.3.3 复星医药海外并购面临的问题 |
第3章 复星医药并购印度药企Gland Pharma的动因与风险 |
3.1 复星医药并购印度药企Gland Pharma的概况 |
3.1.1 主并购方——复星医药 |
3.1.2 被并购方——印度药企Gland Pharma |
3.1.3 并购历程 |
3.2 并购动因分析 |
3.2.1 实现协同效应 |
3.2.2 扩展市场份额 |
3.2.3 规避技术型贸易壁垒 |
3.3 并购风险分析 |
3.3.1 政治风险 |
3.3.2 整合风险 |
3.3.3 支付风险 |
第4章 复星医药并购印度药企Gland Pharma的协同效应评估 |
4.1 财务指标协同效应评估 |
4.1.1 财务协同效应 |
4.1.2 经营协同效应 |
4.1.3 管理协同效应 |
4.2 非财务指标协同效应评估 |
4.2.1 品牌价值 |
4.2.2 市场份额 |
4.2.3 研发与技术投入 |
4.3 基于事件研究法的协同效应评估 |
4.3.1 方法原理 |
4.3.2 协同效应评价 |
第5章 结论与启示 |
5.1 研究结论 |
5.2 主要启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基于长短期窗口连续并购绩效分析 ——以新时达公司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并购绩效影响因素的研究现状 |
二、并购绩效评价方法的研究现状 |
三、长短期视角下并购绩效的研究现状 |
四、文献评述 |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第四节 重难点与创新 |
第二章 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第一节 概念界定 |
一、连续并购 |
二、并购绩效 |
三、长短期窗口 |
第二节 理论基础 |
一、产业价值链理论 |
二、协同效应理论 |
三、市场势力理论 |
四、规模效益理论 |
第三节 并购绩效评价方法 |
一、短期并购绩效评价方法 |
二、中长期并购绩效评价方法 |
三、长期并购绩效评价方法 |
四、综合并购绩效评价方法 |
第三章 新时达连续并购案例介绍 |
第一节 机器人及工控自动化行业背景介绍 |
第二节 新时达公司概况 |
第三节 新时达连续并购活动 |
一、新时达主要并购活动 |
二、被并购方简介及交易概况 |
第四节 新时达连续并购动因分析 |
一、基于行业视角的连续并购动因分析 |
二、基于企业自身发展的连续并购动因分析 |
第四章 基于长短期窗口对新时达连续并购绩效分析 |
第一节 新时达连续并购的短期绩效分析 |
第二节 新时达连续并购的中长期绩效分析 |
第三节 新时达连续并购的长期绩效分析 |
一、财务指标分析 |
二、非财务指标的分析 |
第四节 新时达连续并购的综合绩效分析 |
一、样本选择及数据来源 |
二、计算分析过程 |
三、基于因子得分情况的综合绩效分析 |
第五章 结论及启示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一、连续并购对企业短期绩效的影响 |
二、连续并购对企业中长期绩效的影响 |
三、连续并购对企业长期绩效的影响 |
四、连续并购对企业综合绩效的影响 |
第二节 启示 |
一、谨慎并购持续发生,重视连续并购风险 |
二、制定合理整合计划,及时发挥协同效应 |
三、结合企业发展战略,合理选择并购标的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7)跨国并购对中国制造业上市企业市场价值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背景 |
1.1.2 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 |
1.2.1 文献综述 |
1.2.2 文献评述 |
1.3 研究方法与框架 |
1.3.1 研究方法 |
1.3.2 可能的创新点 |
1.3.3 研究框架 |
2 我国制造业企业跨国并购态势 |
2.1 中国企业海外并购历史 |
2.2 中国制造业海外并购现状 |
2.3 制造业海外并购总体趋势 |
2.3.1 并购动因趋于多元化 |
2.3.2 区域合作并购增多 |
3 跨国并购影响企业市场价值作用机制 |
3.1 正向影响的作用机制 |
3.1.1 “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效应 |
3.1.2 协同效应 |
3.1.3 克服市场不完全 |
3.1.4 获取异质性 |
3.2 负面影响的作用机制 |
3.2.1 摩擦成本 |
3.2.2 运营成本 |
3.2.3 价格扭曲成本 |
3.2.4 委托代理缺陷 |
3.3 “跨国因素”的影响 |
4 中国制造业上市企业跨国并购绩效分析 |
4.1 数据来源 |
4.2 研究设计 |
4.3 事件研究法的实证结果 |
4.3.1 综合数据分析 |
4.3.2 分企业性质的评价 |
4.3.3 分并购方式的评价 |
4.3.4 分支付方式的评价 |
5 “跨国因素”影响企业市场价值实证分析 |
5.1 研究设计 |
5.2 平衡性检验 |
5.3 基准检验 |
5.4 异质性检验 |
5.4.1 区分企业性质的检验 |
5.4.2 区分并购方式的检验 |
5.4.3 区分支付方式的检验 |
6 结论和政策建议 |
6.1 结论 |
6.2 政策建议 |
6.2.1 制造业企业层面 |
6.2.2 政府层面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混合所有制改革对国企并购绩效影响的研究 ——以四维图新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关于混合所有制改革对国企影响的研究 |
1.2.2 关于国有企业并购绩效影响因素的研究 |
1.2.3 关于混合所有制改革对国企并购绩效影响的研究 |
1.2.4 文献述评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本文的基本框架 |
2 混合所有制改革对国企并购绩效影响的理论概述 |
2.1 混合所有制改革与国企并购的涵义及特点 |
2.1.1 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内涵 |
2.1.2 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特点 |
2.1.3 并购的概念 |
2.1.4 国企并购的特点 |
2.2 混合所有制改革与国有企业并购的法律规定 |
2.2.1 关于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规定 |
2.2.2 关于国有企业企兼并重组的规定 |
2.3 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目的 |
2.3.1 引入非国有资本,健全企业法人治理结构 |
2.3.2 缩短委托代理链条,抑制内部人控制 |
2.3.3 做大国有资产规模,达成去杠杆的最终目的 |
2.4 混合所有制改革对国企并购绩效的影响 |
2.4.1 减少政府干预,提升并购绩效 |
2.4.2 抑制内部人控制,提升并购绩效 |
2.4.3 增强并购整合能力,提升并购绩效 |
2.5 混合所有制改革对国企并购绩效影响的理论基础 |
2.5.1 委托代理理论 |
2.5.2 权力制衡理论 |
2.5.3 协同效应理论 |
3 混改后四维图新并购杰发科技的案例介绍 |
3.1 四维图新概况 |
3.1.1 四维图新公司简介 |
3.1.2 四维图新公司的经营情况 |
3.1.3 四维图新公司的股权结构情况 |
3.1.4 四维图新公司的治理情况 |
3.2 四维图新混合所有制改革的过程回顾 |
3.2.1 四维图新混合所有制改革的背景 |
3.2.2 四维图新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方式及过程 |
3.3 四维图新并购杰发科技的基本情况 |
3.3.1 杰发科技公司概况 |
3.3.2 四维图新并购的目的及意义 |
3.3.3 四维图新并购杰发科技的情况介绍 |
4 混合所有制改革对四维图新并购绩效影响的分析 |
4.1 四维图新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原因 |
4.1.1 改变一股独大局面,强化监督制衡作用 |
4.1.2 利用腾讯大数据优势,完善产业链布局 |
4.1.3 对抗高德与阿里的牵手合作,提升行业竞争力 |
4.2 混合所有制改革对四维图新的影响 |
4.2.1 利用非公有资本丰富股权结构,公司治理结构改善 |
4.2.2 提升经营管理效率,并购整合能力增强 |
4.2.3 吸引优质战略投资者,公司战略布局优化 |
4.3 四维图新并购杰发科技绩效分析 |
4.3.1 股票价格提升,股东短期财富增长 |
4.3.2 盈利能力增强,公司业绩改善 |
4.3.3 发展能力提高,成长潜力较大 |
5 结论与建议 |
5.1 研究结论 |
5.1.1 混改加大非国有资本的决策参与度,改善企业治理结构 |
5.1.2 混改引入优质战略投资者,优化企业战略 |
5.1.3 混改提高企业并购整合能力,进一步提升企业并购绩效 |
5.2 研究建议 |
5.2.1 鼓励非国有资本参与企业经营决策,发挥监督制衡功能 |
5.2.2 积极引入优质战略投资者,促进企业长远发展 |
5.2.3 重视并购后的资源整合,实现企业转型升级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中国人寿并购广发银行案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金融业混业经营的研究 |
二、关于金融业并购的研究 |
三、关于并购协同效应的研究 |
四、关于银行保险的研究 |
五、文献述评 |
第三节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第二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分析 |
第一节 相关概念界定 |
一、并购 |
二、金融混业经营 |
三、协同效应 |
第二节 相关理论概述 |
一、委托代理理论 |
二、多元化经营理论 |
三、协同效应理论 |
第三节 本文案例分析方法 |
一、事件分析法并购协同效应评价体系 |
二、会计分析法并购协同效应评价体系 |
第三章 中国人寿并购广发银行案例总体情况介绍 |
第一节 并购双方简介 |
一、中国人寿概况 |
二、广发银行概况 |
第二节 并购动因分析 |
一、外部动因分析 |
二、内部动因分析 |
第三节 并购描述 |
第四章 中国人寿并购广发银行的协同效应分析 |
第一节 基于事件研究法的协同效应分析 |
一、短期市场反应 |
二、长期市场反应 |
第二节 基于财务指标的并购协同效应分析 |
一、杜邦财务指标分析 |
二、盈利能力指标分析 |
三、偿债能力指标分析 |
四、成长能力指标分析 |
五、经营能力指标分析 |
六、行业比较 |
第三节 基于银保业务协同的分析 |
第四节 协同效应分析总结 |
第五章 研究结论与建议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二节 建议 |
一、重视经营资源整合工作 |
二、优化财务结构 |
三、加强企业内部管理 |
四、注重企业文化建设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2003年中国十大并购事件(论文参考文献)
- [1]资源相似是技术并购的“福音”吗?——基于能力匹配的视角[J]. 任曙明,王倩,韩月琪,李莲青.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06)
- [2]私募股权投资参与对我国企业跨国并购的绩效影响[D]. 叶纯. 江南大学, 2021
- [3]制度距离对我国企业跨国并购绩效的影响 ——基于中介机构的调节作用[D]. 胡静静. 东华大学, 2021
- [4]Y物业管理公司连续并购动因及绩效研究[D]. 秦帅. 青岛科技大学, 2021
- [5]复星医药并购印度Gland Pharma案例研究[D]. 车承瑞. 吉林大学, 2021(01)
- [6]基于长短期窗口连续并购绩效分析 ——以新时达公司为例[D]. 吕婧娴. 云南财经大学, 2021(09)
- [7]跨国并购对中国制造业上市企业市场价值的影响[D]. 汪欲伟. 江西财经大学, 2021(10)
- [8]混合所有制改革对国企并购绩效影响的研究 ——以四维图新为例[D]. 万静茹. 江西财经大学, 2021(11)
- [9]中国人寿并购广发银行案例研究[D]. 王阳. 云南财经大学, 2021(09)
- [10]业绩承诺、母子公司治理对并购绩效的影响 ——以Y公司并购S公司为例[D]. 郭庆. 北京交通大学, 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