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端正业务指导思想 抢救保护民族文物(论文文献综述)
崔晓琰[1](2021)在《中国共产党少数民族文化政策发展研究》文中认为
和晓君[2](2020)在《云南民族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优化研究》文中指出博物馆作为公益性文化服务机构,不仅承载着文物保护与文化传承的重要作用,也是人们学习了解历史、实现古今对话的重要“窗口”。博物馆的发展状况从侧面反映出所在国家或地区的文化发展水平及文化竞争力。如今,随着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公众对公共文化的需求日益增长,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在构建新时代背景下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扮演着愈发突出而重要的角色。近年来,我国“博物馆热”现象持续升温,博物馆事业迅猛发展,百花齐放。但与此同时,一些博物馆仍门庭冷落,难以吸引公众。因此,不断优化自身的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已成为博物馆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头等大事。云南是中国少数民族种类最多的省份。身处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昆明市的云南民族博物馆,作为目前国内规模最大的民族类博物馆、东南亚最大的民族博物馆、国家一级博物馆,就其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来说,现阶段与其他国家一级博物馆相比还有较大差距。本文以云南民族博物馆为研究对象,立足实际并结合学科相关理论,提出优化其公共文化服务的发展策略。首先,本文从民族博物馆和民族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的概念界定入手,通过文献研究、资料搜集梳理、实地调研访谈等形式,分别对云南民族博物馆概况及公共文化服务的建设现状进行了阐述。其中重点从地方政府投入与政策支持、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设施、服务内容、服务人员等方面开展研究。同时,结合调查问卷以了解公众对其公共文化服务现状的满意程度。其次,在对各项资料、数据统计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实际,探究其目前在公共文化服务设施、服务内容和形式、服务人员、服务受众和服务效能五方面还存在的主要问题。例如展厅分布散,面积悬殊大;藏品搜集与保管工作有待加强;展示水平偏低,民族氛围欠缺;公众参与渠道窄等。最后,基于新公共服务理论和新博物馆学理论,针对存在问题的五个主要方面,提出云南民族博物馆应积极构建以政府为主导,以自身建设为内驱,以公众为核心,以社会合作为基础,多方参与、内外联动的公共文化服务发展体系。以期对未来云南民族博物馆乃至云南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与发展提供借鉴。
朱晓晓[3](2020)在《“人”“物”并行:吴泽霖的学术与人生》文中研究表明吴泽霖先生(1898—1990)是江苏常熟人。他是我国着名的民族学家、社会学家、人类学家和民俗学家。他早年毕业于清华学堂,1922年赴美留学,1927年获博士学位,旋即经欧洲回国,先后任大夏大学、西南联大、清华大学等校教授,解放后分别就职于中央民族学院、西南民族学院和中南民族学院,并兼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研究员,被南开大学、贵州民族学院等学校聘为兼职教授,还是中国社会学会、中国民族学会、中国人类学会、中国民俗学会等全国性学术团体的顾问。学术界对吴泽霖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期。研究涉及了多个学科,如民族学、社会学、人类学等等,对这位前辈所留下的学术富矿的整理和挖掘工作至今仍未结束。在近些年陆续发表的研究成果中,广泛涉及到了学术思想与理论、学术思想历程等等方面,为我们更加深入的认识和理解吴泽霖及其思想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虽然每年都有对吴泽霖先生的纪念性文章出现,但是从数量上来看并不乐观,并且这些文章的作者主要是吴先生的学生和同事,且研究成果单一,缺乏综合性。总体来看,目前对吴泽霖先生在社会学、民族学界做出的突出贡献挖掘不够,并且也没有真正找到吴泽霖先生在民族学发展中应有的位置与高度。除此之外,笔者认为过去这些对吴泽霖的相关研究存在着两方面的不足,一是以往的研究内容上向纵深发展的还不够。二是关于吴先生民族学方面研究的分类问题。时至今日,对吴泽霖先生的研究无论是规模还是深度上都不理想,虽然研究角度渐趋多样化,但是研究内容上向纵深发展的还不够。前辈学者对吴先生的解读还是停留在历史学的脉络上进行史料去伪存真的工作,并没有对吴泽霖先生的思想进行挖掘和总结。结合以往对吴泽霖的研究成果,以及对吴泽霖学术着作的仔细阅读和分析,笔者认为,在吴泽霖先生一生的学术研究中贯穿着一条线索,即追求民族平等与团结。二是以往学者往往将吴泽霖的西南少数民族研究与民族学博物馆思想研究割裂开分别进行论述,甚至仔细体味会发现学者们默认吴先生的“民族学博物馆思想”是从他的“西南少数民族研究”中脱胎出来的。这一方面,笔者不能苟同,笔者认为,吴泽霖的民族学研究不但不应简单且轻易的进行划分,而且应该着重强调吴先生的民族学博物馆思想建设。因此笔者在论述这一部分时,将打破已有的论述视角,以“物”的研究来为吴先生找到他在学术史中应有的位置。
郭宝华[4](2019)在《基于SWOT分析的内蒙古地区民族博物馆发展策略研究》文中指出内蒙古地区民族博物馆是收藏、陈列和研究该区域内少数民族物质文化遗存的场所,在传承和保护民族文化、展示民族文化特色、促进民族团结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从内蒙古地区民族博物馆发展现状入手,探究内蒙古地区民族博物馆特点,通过SWOT分析法对内蒙古地区民族博物馆发展的优势、劣势、机遇与威胁进行深入分析,最终从机遇(SO)、策略(ST)、抑制(WO)、问题(WT)四个策略角度,探究内蒙古地区民族博物馆未来发展策略。
罗文雄[5](2019)在《黎族传统织锦工艺的传承性保护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黎族传统织锦工艺,是黎族在长期开发、建设海南岛的社会生产生活中,创造出来的一门手工技艺。黎族没有文字,依靠织锦图案来记录本民族的历史和文化,一幅黎锦便是一幅黎族的历史画卷。黎族传统织锦技艺及其文化在黎族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黎锦在秦汉时期就已闻名于内地,成为敬献历代朝廷的贡品。随着社会的发展,黎族织锦技艺不断得到发展与升华。宋末元初,着名的女纺织革新家黄道婆到崖州城(今海南省三亚市天崖区水南村),跟当地黎族妇女学习棉纺织技术,学成后返回故乡松江府(今上海市)乌泥径,传播和推广黎族的棉纺织技艺,推动了江南地区棉纺织业发展。黎锦技艺对促进我国棉纺织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黎族传统的采棉、植棉、弹、纺、染、织、绣等技艺,源远流长,从古至今,代代相传。然而,在经济全球化的当今社会,海南黎族地区受现代文化和外来文化冲击,社会变迁速度加快,传统的织锦技艺受到严重冲击,其生存空间不断缩小,生存环境恶化。随着织锦艺人的不断谢世,健在的织锦艺人中相当一部分年事已高,织锦技艺后继乏人,织锦技艺濒临绝境。黎锦技艺保护与传承刻不容缓。为此,黎族织锦工艺及其文化引起了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有识之士的高度重视,相关政策和措施相继出台。2003年“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被国家文化部列为全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十大保护试点项目之一,2006年被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09年10月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首批“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黎锦技艺与文化的生存与发展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但是,由于时世之变迁及囿于自身的特殊性,在现实中对黎族传统织锦技艺的保护与传承仍然存在不少困难与问题。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五个方面:一是黎族及其传统织锦工艺概述,主要阐述海南岛与黎族概况、黎族传统织锦工艺的历史梳理、黎族传统织锦工艺在黎族文化中的地位、黎族传统织锦工艺的现代价值、黎族传统织锦工艺在中国纺织史上的地位、黄道婆对棉纺织业的贡献等,阐明保护与传承的意义;二是黎族传统织锦工艺流程与变迁,阐述黎族传统的织锦原料、织锦工艺流程,同时阐明随着黎族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黎族传统织锦工艺的演变与发展;三是黎族传统织锦工艺品及其文化蕴涵,阐述黎族传统织锦工艺品的呈现样态、艺术特色、解读织锦纹样与文化蕴涵;四是黎族传统织锦工艺的传承状况,通过对黎族传统织锦工艺的生存环境、织锦技艺传承状况、织锦原料的匮乏与危机、村民观念变迁、保护资金、专业人才、政府立法等方面情况的调查分析,说明在现代大工业文化的冲击下,传统织锦工艺的生存环境恶化,生存空间不断缩小,面对各种问题与挑战,保护与传承刻不容缓;五是对黎族传统织锦工艺传承性保护的对策与建议,主要是针对黎族传统织锦工艺生存环境、存在的各种问题与挑战,从保护原则、法律与政策、保护措施、传承机制、研究与开发利用等方面,寻求切合实际的保护与传承的方法与途径,给政府部门提供科学合理、具有可操作性的对策及建议,力图使黎族传统织锦工艺得以传承和发扬光大,为海南国际旅游岛、自由贸易区、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的建设,注入民族文化元素和内涵。
张金文[6](2018)在《民族博物馆如何保护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云南民族博物馆为例》文中提出我国文化遗产蕴含着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想象力,体现着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和创造力,是各民族智慧的结晶,也是全人类文明的瑰宝。保护文化遗产,保持民族文化的传承,是联结民族情感纽带、增进民族团结和维护国家统一及社会稳定的重要文化基础,也是维护世界文化多样性和创造性,促进人类共同发展的前提。加强文化遗产保护,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
赵壮天[7](2014)在《边疆省级政府自主性行为研究 ——基于云南的实践》文中研究说明我国是世界陆地边界最长和陆上邻国最多的国家之一,内陆边疆地区面积广大、自然资源丰富、民族结构复杂,战略地位十分显要。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制定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推动了边疆地区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边疆面貌发生巨大变化。但是,受内陆边疆地区地缘政治复杂、地理环境特殊、民族成分众多、宗教文化多元以及边疆治理能力不足等多种因素影响,边疆地区与沿海发达省份、内地省份的发展差距持续拉大,各种新的矛盾和问题层出不穷,并已扩展到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领域的方方面面。如何正确处理边疆地区这些特殊矛盾和问题,直接关系国家安全、国家稳定大局,关系广大边疆地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和长治久安。治国必治边,治边亦治国。在我国,中央政府是边疆治理的主导者和决策者,边疆地方政府是边疆治理的执行者和参与者。在国际形势复杂多变、国内改革发展任务艰巨繁重的背景下,边疆省级政府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近年来,国内外很多学者对边疆治理的一些重大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鲜有学者从边疆省级政府行为的层面来研究边疆治理问题,尤其是对边疆省级政府如何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性处理边疆地区特殊矛盾和特殊问题的研究,仍然是一个薄弱环节。边疆省级政府面临的许多矛盾和问题,有些是边疆地区独有的,有些虽然与内陆省份共有但具有其特殊性、复杂性。由于缺乏处理这些特殊、复杂矛盾和问题的法定程序或者是可以从内地省份借鉴的经验,使边疆省级政府根据法律法规和中央政府的要求,结合本地实际,开展一系列自主创新实践成为必要和可能。边疆省级政府是如何认识和处理边疆地区特殊矛盾和特殊问题?边疆省级政府现有的治理实践能否满足国家的期待、能否实现边疆地区的利益诉求?边疆省级政府的自主性行为有什么规律可循,带来了哪些负面效应?边疆省级政府自主性行为如何优化和调适?对这些问题的分析和思考,有助于厘清边疆省级政府自主性行为的逻辑、特点、规律,有助于提升边疆省级政府的治理能力和水平,并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重要参考。基于上述背景,本文在对前人研究成果进行梳理的基础上,从边疆省级政府自主性行为的相关理论和逻辑入手,构建了边疆省级政府自主性行为的分析框架,并从特殊性、重要性、代表性三个维度,从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5个领域各选取了3个案例,在国家对边疆省级政府期待和边疆地区自身利益诉求双重约束下,对边疆省级政府的自主创新行为实践进行深入分析。本文研究过程中,贯彻了“提出问题——构建理论框架——经验性分析和讨论——导出政策含义”的思路。同时,以边疆省级政府自主性行为的逻辑为主线,对15个案例进行深度描述和清晰勾勒,以使研究达到应有的广度和深度。通过分析边疆省级政府各领域自主创新行为实践的特点、存在的主要问题、问题产生的原因和解决问题的可能途径,以及通过对边疆省级政府自主性行为主要影响因素的分析和相关要素的提炼,构建了边疆省级政府自主性行为模式的动态框架,并由此引出了本文的研究结论:第一,边疆地区独特的自然地理和人文环境导致了许多特殊的矛盾和问题,是边疆省级政府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开展一系列自主性行为实践的重要原因,而国家针对边疆制定的一些差异化政策措施使这些自主性行为实践成为必要和可能;第二,在国家对边疆省份的期待和边疆地区自身利益诉求的双重约束下,边疆省级政府的自主性行为具有内在的理论逻辑,并可分为动力来源、制约因素、创新实践、权益博弈、路径选择、优化调适、制度创新7个层次;第三,改善边疆省级政府自主性行为的途径可分为授权调适和行为优化两条主线,授权调适主要针对边疆省级政府根据其职能职责应该做但做不到的情形,行为优化主要针对能够做但没做好的情形;第四,在当前体制环境下,边疆省级政府的自主性行为边界十分模糊,充分理解边疆省级政府“普遍”和“特殊”两类自主性行为,是从制度层面理顺中央政府与边疆省级政府关系、规范边疆省级政府的自主性行为边界和范围的重要基础。第五,边疆省级政府自主性行为模式具有一定的特点和规律,对完善国家治边政策体系、提升边疆省级政府治理能力及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高聪[8](2013)在《民族与民族地区博物馆发展浅探——以贵州省民族博物馆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博物馆是从事文化遗产的收藏、保管、宣传、展示、研究以及教育的永久性机构,它的发展水平是衡量其所在国家和地区经济发达程度、社会文明程度和城市化水平的重要标志和重要窗口之一。在我国,民族地区的博物馆是在"白手起家"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经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五十多年的发展,特别是进入21世纪,中国迎来了文化繁荣的新时代,在这样的大背景之下,民族与民族地区博物馆也得到迅速
丁雨迪[9](2012)在《民族文物:历史、实践与话语分析》文中研究表明本文是关于民族文物的历史、实践与话语分析的博物馆人类学研究。首先,本文对20世纪以来民族文物走过的道路进行历史的梳理,在时间上进行阶段的划分;其次,将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博物馆作为“田野点”,运用博物馆民族志的方法,对博物馆内民族文物背后的知识、话语进行人类学分析;最后,笔者结合传统的民族文物实践方式,提出了民族文物新的实践模式—民族文物遗产化,并在此基础上展望民族文物未来的发展方向。本文立足于当前的人类学和文化遗产理论,在知识社会学意义上对民族文物进行系统的分析与反思。围绕民族文物的概念、历史与实践,提出以下疑问:作为一个概念,民族文物在历史发展中经历了怎样的变化?在不同的历史阶段,民族文物的实践方式是怎样的,这些实践之间的联系是怎样的?在博物馆内,应该如何进行民族文物的知识、话语分析?民族文物的未来发展道路是怎样的?针对这些疑问,本文将对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重点论述:第一,民族文物在不同历史时期有不同的概念与实践模式,在历史的发展进程中,本文对民族文物的发展进行了三阶段划分,即民族标本时期、民族文物时期、民族文物的遗产化时期。第二,民族文物在不同博物馆的实践与中国人类学史的传统之间有密切的关系。本文通过对厦门大学人类博物馆、中南大学民族学博物馆、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博物馆、云南大学伍马瑶人类学博物馆的民族文物实践分析,以民族文物与博物馆实践为切入点,完成译次学术传统的“再书写”与“再表述”。第三,民族博物馆的田野工作是一次不同寻常的人类学田野经验,践行了博物馆民族志的研究路径。本文对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博物馆内民族文物的博物馆化、展示与展览、民族文物的知识与政治学进行阐述与探究,试图找到“物”背后所包含的相关人类学理论、现代社会的知识体系与国家的政治权力。第四,20世纪80年代,民族文物实现了从传统博物馆实践形态到文化遗产、生态博物馆实践模式的转向。文化遗产的实践方式非物质文化遗产冲击着民族文物-博物馆的传统实践方式,文化遗产保护理论下的整体观视角在方法论上为民族文物提出了一条新的道路,即生态博物馆的新的实践模式,这为民族文物的未来发展提供了一条刻选择的道路本文内容围绕着民族文物的概念、历史与实践展开,主要学术出发点有三:其一,从宏观上,把握民族文物近百年的发展历程,把“民族文物”实践作为整体社会事实加以论述,在人类学史的场景下实现对民族文物的“再书写”。其二,从微观上,以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博物馆为田野点,叙述出一个相对完整的有关“民族文物”的田野民族志。其三,博物馆民族志实践的话语分析,既是作为一种田野方法论,也是知识社会史层面的系统思考。
宋发芳[10](2011)在《对少数民族文化遗产保护的思考——以重庆黔江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少数民族文化遗产,是指少数民族历史文化遗存和丰富多彩的文化资源,包括物质文化遗产如文物古迹、建筑物与纪念物等,以及能体现少数民族的思想、价值与信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传统事件与节日活动、传统的生活方式、民间艺术、文学、音乐、舞蹈等以及制度文化,是少数民族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的总和。如何加强少数民族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民族优秀文化,对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促进民族文化大繁荣大发展,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
二、端正业务指导思想 抢救保护民族文物(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端正业务指导思想 抢救保护民族文物(论文提纲范文)
(2)云南民族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1.4.1 研究内容 |
1.4.2 创新点 |
2.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民族博物馆 |
2.1.2 民族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 |
2.2 理论基础 |
2.2.1 新公共服务理论 |
2.2.2 新博物馆学理论 |
3.云南民族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现状分析 |
3.1 云南民族博物馆概况 |
3.1.1 云南民族博物馆的简介 |
3.1.2 云南民族博物馆的发展 |
3.2 云南民族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现状 |
3.2.1 地方政府投入及政策支持 |
3.2.2 公共文化服务设施 |
3.2.3 公共文化服务内容 |
3.2.4 公共文化服务人员 |
3.2.5 博物馆管理与发展建设 |
3.3 公众对云南民族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现状的评价 |
3.3.1 调查问卷的研究设计 |
3.3.2 调查问卷的结果分析 |
4.云南民族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存在的主要问题 |
4.1 服务设施建设不完善 |
4.1.1 基础性配套设施建设不足 |
4.1.2 展厅分布散,面积悬殊大 |
4.2 服务内容和形式单一 |
4.2.1 藏品搜集与保管工作有待加强 |
4.2.2 展示水平偏低,民族氛围欠缺 |
4.2.3 展陈形式单调,艺术表现力差 |
4.2.4 导览方式贫乏,服务深度不够 |
4.2.5 文创开发滞后,服务渠道狭窄 |
4.3 服务人员队伍需充实 |
4.3.1 人员配置欠妥 |
4.3.2 服务效果欠佳 |
4.4 服务受众结构不均衡 |
4.4.1 省内观众明显多于省外观众 |
4.4.2 零散观众明显多于团体观众 |
4.4.3 汉族观众明显多于少数民族观众 |
4.4.4 实地参观者明显多于远程访问者 |
4.5 服务效能影响力不够 |
4.5.1 社会知名度偏低 |
4.5.2 公众参与渠道窄 |
4.5.3 信息化建设较差 |
5.云南民族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发展体系构建 |
5.1 以政府为主导,优化服务水平 |
5.1.1 加强地方性政策支撑与投入 |
5.1.2 创新服务理念,打造城市名片 |
5.2 以公众为核心,增强服务意识 |
5.2.1 注重服务受众的拓展 |
5.2.2 注重服务的均等化、人性化 |
5.3 以自身建设为内驱,提升服务质量 |
5.3.1 完善服务设施建设 |
5.3.2 塑造精品陈列,彰显民族魅力 |
5.3.3 加强服务队伍及内部制度建设 |
5.3.4 打造智慧博物馆,提高信息化水平 |
5.4 以社会合作为基础,保障服务效能 |
5.4.1 加强馆际间的交流合作 |
5.4.2 加强与学校的交流合作 |
5.4.3 加强与社区的交流合作 |
5.4.4 加强与景区的交流合作 |
6.结语与展望 |
6.1 结语 |
6.2 下一步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云南民族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公众体验调查 |
附录2 问卷[您对该博物馆还有哪些意见及建议]的留言汇总 |
附录3 访谈记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3)“人”“物”并行:吴泽霖的学术与人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源起与意义 |
第二节 相关研究综述 |
一、吴泽霖研究 |
二、已有研究评述 |
第三节 研究方法 |
一、文献研究法 |
二、比较研究法 |
三、个案访谈 |
第二章 吴泽霖人生史 |
第一节 民族平等面临挑战的旧社会 |
第二节 吴泽霖的成长历程 |
第三节 清华生活与留美岁月 |
第四节 博厄斯的启发 |
第五节 大夏岁月 |
第六节 民族学博物馆事业 |
第七节 在中南民族学院的最后时光 |
第三章 “人”的研究 |
第一节 种族歧视与民族不平等肆虐的二十世纪 |
一、种族歧视与民族不平等肆虐的二十世纪 |
二、种族问题研究的学术背景 |
第二节 吴泽霖种族问题研究作品及其社会和学术影响 |
一、《美国人对黑人、犹太人和东方人的态度》 |
二、《现代种族》与《种族与种族歧视》 |
第三节 走向大包容:民族平等与团结 |
一、海外民族学研究的中国先驱 |
二、走向大包容:民族平等与团结 |
第四章 “物”的研究 |
第一节 民族学博物馆思想的形成条件 |
一、海外留学的影响 |
二、对我国少数民族的研究 |
三、新中国时的民族学思想研究 |
第二节 民族文物收集的民族学解释 |
一、少数民族文物收集思想在中国的转变 |
二、民族博物馆和民族学博物馆 |
第三节 吴泽霖民族学博物馆思想的实践 |
第四节 对于民族学博物馆所做的贡献 |
一、建立了民族学博物馆思想 |
二、实现了民族学博物馆的类别的多元化 |
第五节 民族平等与团结思想的延续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4)基于SWOT分析的内蒙古地区民族博物馆发展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目的与意义 |
二、学术史回顾 |
三、研究创新点、重点与难点 |
第一章 概念辨析 |
第一节 民族博物馆相关概念辨析 |
一、民族博物馆与民族学博物馆 |
二、民族博物馆与民俗博物馆 |
第二节 SWOT分析方法 |
一、SWOT分析方法 |
二、SWOT分析在博物馆学领域的应用 |
第二章 内蒙古地区的民族博物馆 |
第一节 我国的民族博物馆概况 |
第二节 内蒙古地区民族博物馆概况 |
第三节 内蒙古地区民族博物馆的特点 |
一、民族博物馆体系日趋成熟 |
二、民族博物馆分布集中 |
三、民族乡、自治旗民族博物馆较多 |
第三章 内蒙地区民族博物馆发展的SWOT分析 |
第一节 优势与劣势分析 |
一、优势分析 |
二、劣势分析 |
第二节 机遇与威胁分析 |
一、机遇分析 |
二、主要威胁 |
第四章 内蒙古地区民族博物馆发展对策SWOT分析 |
第一节 内蒙古地区民族博物馆SO发展策略分析 |
一、发展民族博物馆旅游,打造文化创意产业 |
二、发挥政府职能,提升管理水平 |
三、建设内蒙古民族博物馆群 |
第二节 内蒙古地区民族博物馆ST发展策略分析 |
一、发挥民族文化教育功能,扩充专业人才队伍 |
二、加强民族文物保护,增强可持续意识 |
三、利用文化资源优势,满足公众需求 |
第三节 内蒙古地区民族博物馆WO发展策略分析 |
一、利用新媒体技术,加强宣传力度 |
二、丰富展览形式,打造精品陈列 |
第四节 内蒙古地区民族博物馆WT发展策略分析 |
一、深挖民族文化,突出民族特色 |
二、社会力量参与民族博物馆建设 |
三、加强服务意识,提升数字化水平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黎族传统织锦工艺的传承性保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与研究意义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意义 |
二、学术前史 |
(一)西周至清代黎族传统织锦文化史料记载与研究 |
(二)民国时期黎族传统织锦文化研究 |
(三)新中国成立后的黎族传统织锦文化研究 |
(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 |
(五)成绩与问题 |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
(一)研究思路 |
(二)主要研究内容 |
四、研究方法 |
(一)田野调查法 |
(二)文献分析法 |
(三)比较研究法 |
五、研究创新 |
(一)对黎族传统文化研究领域与内容拓展 |
(二)点面结合的多维度观察与阐释 |
六、相关问题说明 |
(一)主要概念 |
(二)调查点概况 |
第一章 黎族及其传统织锦工艺概述 |
一、海南岛自然环境 |
(一)位置与地貌 |
(二)气候 |
(三)自然资源 |
二、黎族概况 |
(一)族称与族源 |
(二)各支系分布概况 |
(三)文化习俗 |
(四)社会经济 |
三、黎族传统织锦工艺的历史梳理 |
(一)新石器时代的纺织技术 |
(二)秦代至民国时期的黎族纺织技术 |
四、黎族传统织锦工艺在黎族文化中的地位 |
(一)织锦与妇女 |
(二)民族精神家园 |
(三)人定胜天的理念 |
(四)人纹艺术化 |
五、黎族传统织锦工艺的现代价值 |
(一)历史价值 |
(二)文化价值 |
(三)艺术价值 |
(四)科研价值 |
(五)社会价值 |
(六)精神价值 |
(七)教育价值 |
(八)文化交流价值 |
(九)经济价值 |
六、黎族传统织锦工艺在中国纺织史上的地位 |
(一)黎锦织造技艺是我国纺织史上的“活化石” |
(二)黎锦织造技艺推动江南棉纺织业发展 |
(三)黄道婆对棉纺织业的贡献 |
(四)黎锦织造技艺弥补了我国棉织锦技艺的空白 |
第二章 黎族传统织锦工艺流程及其变迁 |
一、黎族传统织锦工艺的原料 |
(一)麻类纤维 |
(二)棉纤维 |
(三)动物纤维——蚕丝 |
(四)其他原料 |
二、织造工具及其功能 |
(一)腰织机构造及功能 |
(二)脚踏坐式织机构造及功能 |
三、黎族传统织锦工艺的流程 |
(一)麻类纤维加工 |
(二)棉类纤维加工 |
(三)纺纱 |
(四)导纱 |
(五)上浆 |
(六)染色(纱) |
(七)上机 |
(八)织造技艺 |
(九)刺绣技艺 |
四、黎族传统织锦工艺的变迁 |
(一)黎锦织造原料变迁 |
(二)黎锦织造技艺发展 |
(三)黎锦图案变迁 |
(四)黎锦功能变迁 |
(五)黎锦织造技艺传承方式变迁 |
第三章 黎族传统织锦工艺品及其文化蕴涵 |
一、黎族传统织锦工艺品的呈现样态 |
(一)服饰 |
(二)锦被 |
二、黎锦的艺术文化特色 |
(一)黎锦图案艺术特点 |
(二)黎锦图案艺术风格 |
三、黎锦纹样与文化蕴涵 |
(一)纹样种类 |
(二)文化蕴涵 |
第四章 黎族传统织锦工艺传承的现实困境 |
一、黎族传统织锦工艺的传承实践 |
(一)传承所 |
(二)黎锦合作社(公司) |
二、黎族传统织锦工艺的传承困境 |
(一)织锦艺人年事已高 |
(二)年轻传承主体流失 |
三、黎族传统织锦原材料危机 |
(一)纤维原料 |
(二)染色原料 |
四、黎族村民及传统织锦艺人的观念变迁 |
(一)55岁以上人群(女性)的观念 |
(二)30~55 岁人群(女性)的观念 |
(三)30岁以下人群(女性)的观念 |
五、黎族传统织锦工艺品的生存困境 |
(一)生存环境受到冲击、毁坏 |
(二)收藏机构保存条件差、设备落后 |
六、保护与传承的资金及人才的匮乏 |
(一)保护与传承资金的匮乏 |
(二)缺乏专业人才 |
七、地方相关政策法规的滞后 |
第五章 黎族传统织锦工艺传承性保护的对策 |
一、传承性保护的基本原则 |
(一)原真性保护 |
(二)整体性保护 |
(三)可持续性保护 |
(四)可解读性保护 |
二、传承性保护的法律保障 |
(一)立法保护 |
(二)依法保护 |
三、出台传承性保护的具体措施 |
(一)加强调查研究 |
(二)保护黎锦织造技艺的生存环境 |
(三)保护传承主体 |
(四)数字化技术保护 |
(五)原材料基地建设 |
(六)保护物化的各类黎锦 |
(七)加大保护资金投入 |
(八)加强人才培养 |
(九)加强黎锦织造技艺保护的宣传力度 |
四、构建传承性保护的有效机制 |
(一)完善管理机构 |
(二)建立织锦培训基地 |
(三)建立传承人培养机制 |
(四)黎锦织造技艺普及教育 |
(五)传承性保护与开发利用 |
(六)博物馆保护与展示 |
(七)建立知识产权制度 |
(八)加强与高校、科研单位的合作 |
(九)加强国际间交流与合作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附录A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附录B 田野调查提纲 |
(7)边疆省级政府自主性行为研究 ——基于云南的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 |
一、边疆治理对中国的特殊意义 |
二、边疆省级政府面临的新挑战 |
三、边疆省级政府的治理转型 |
第二节 问题提出 |
一、本文关注的主要问题 |
二、国内外已有研究回顾 |
第三节 研究内容 |
第四节 研究方法 |
一、基本思路 |
二、主要方法 |
三、研究框架 |
第五节 组织结构 |
第一章 边疆省级政府自主性行为概念界定及理论逻辑 |
第一节 边疆省级政府自主性行为的概念界定 |
一、地方政府 |
二、地方政府行为 |
三、地方政府自主性 |
四、地方政府自主性行为 |
五、边疆省级政府自主性行为 |
第二节 边疆省级政府自主性行为的理论基础 |
一、委托代理理论 |
二、央地博弈理论 |
三、地方自主性理论 |
四、其它理论的考察 |
第三节 边疆省级政府自主性行为的理论逻辑 |
一、边疆省级政府自主性行为的相关问题 |
二、边疆省级政府自主性行为的逻辑框架 |
第二章 边疆省级政府在政治领域的自主性行为实践研究 |
第一节 云南省级政府在政治领域的自主性行为概述 |
一、云南省级政府政治领域自主性行为的界定 |
二、云南省级政府政治领域的主要自主性行为 |
第二节 云南省级政府政治领域自主创新的动力来源 |
一、云南省级政府政治领域的职能职责 |
二、国家对云南政治领域的要求和期待 |
三、云南在政治领域自身的利益诉求 |
第三节 云南省级政府政治领域面临的主要特殊问题 |
一、特殊群体贫困问题十分突出 |
二、民族团结进步面临较大挑战 |
三、“三股势力”等造成的影响 |
四、周边外事合作中存在的问题 |
第四节 云南省级政府在政治领域的自主性行为实践 |
一、云南省级政府推进扶贫开发的自主性行为实践 |
二、云南省级政府推进民族团结的自主性行为实践 |
三、云南省级政府参与国际合作的自主性行为实践 |
第五节 云南省级政府政治领域自主性行为实践分析 |
一、中央与云南在政治领域的利益诉求对比及分析 |
二、云南政治领域自主创新实践现存问题原因分析 |
三、云南省级政府政治领域自主性行为的优化调适 |
第三章 边疆省级政府在经济领域的自主性行为实践研究 |
第一节 云南省级政府在经济领域的自主性行为概述 |
一、云南省级政府经济领域自主性行为的界定 |
二、云南省级政府经济领域的主要自主性行为 |
第二节 云南省级政府经济领域自主创新的动力来源 |
一、云南省级政府经济领域的职能职责 |
二、国家对云南经济发展的要求和期待 |
三、云南在经济领域自身的利益诉求 |
第三节 云南省级政府经济领域面临的主要特殊问题 |
一、基础设施落后造成的问题 |
二、传统发展方式带来的问题 |
三、扩大沿边开放面临的问题 |
第四节 云南省级政府在经济领域的自主性行为实践 |
一、云南省级政府推进矿电结合发展的自主性行为实践 |
二、云南省级政府推进烟草创新发展的自主性行为实践 |
三、云南省级政府沿边金融综合改革的自主性行为实践 |
第五节 云南省级政府经济领域自主性行为实践分析 |
一、中央与云南在经济领域的利益诉求对比及分析 |
二、云南经济领域自主创新实践现存问题原因分析 |
三、云南省级政府经济领域自主性行为的优化调适 |
第四章 边疆省级政府在社会领域的自主性行为实践研究 |
第一节 云南省级政府在社会领域的自主性行为概述 |
一、云南省级政府社会领域自主性行为的界定 |
二、云南省级政府社会领域的主要自主性行为 |
第二节 云南省级政府社会领域自主创新的动力来源 |
一、云南省级政府社会领域的职能职责 |
二、国家对云南社会领域的要求和期待 |
三、云南在社会领域自身的利益诉求 |
第三节 云南省级政府社会领域面临的主要特殊问题 |
一、特殊地缘环境导致的社会问题 |
二、民族文化差异导致的社会问题 |
三、极端宗教势力导致的社会问题 |
第四节 云南省级政府在社会领域的自主性行为实践 |
一、云南省级政府开展“禁毒防艾”的自主性行为实践 |
二、云南省级政府社会组织管理创新的自主性行为实践 |
三、云南省级政府推进宗教管理治理的自主性行为实践 |
第五节 云南省级政府社会领域自主性行为实践分析 |
一、中央与云南在社会领域的利益诉求对比及分析 |
二、云南社会领域自主创新实践现存问题原因分析 |
三、云南省级政府社会领域自主性行为的优化调适 |
第五章 边疆省级政府在文化领域的自主性行为实践研究 |
第一节 云南省级政府在文化领域的自主性行为概述 |
一、云南省级政府文化领域自主性行为的界定 |
二、云南省级政府文化领域的主要自主性行为 |
第二节 云南省级政府文化领域自主创新的动力来源 |
一、云南省级政府文化领域的职能职责 |
二、国家对云南文化领域的期待和要求 |
三、云南在文化领域自身的利益诉求 |
第三节 云南省级政府文化领域面临的主要特殊问题 |
一、对民族文化保护的认识不足 |
二、教育事业发展总体水平较低 |
三、文化产业发展总体规模偏小 |
第四节 云南省级政府在文化领域的自主性行为实践 |
一、云南省级政府保护民族文化的自主性行为实践 |
二、云南省级政府发展教育事业的自主性行为实践 |
三、云南省级政府发展文化产业的自主性行为实践 |
第五节 云南省级政府文化领域自主性行为实践分析 |
一、中央与云南在文化领域的利益诉求对比及分析 |
二、云南文化领域自主创新实践现存问题原因分析 |
三、云南省级政府文化领域自主性行为的优化调适 |
第六章 边疆省级政府在生态领域的自主性行为实践研究 |
第一节 |
第二节 云南省级政府生态领域自主创新的动力来源 |
一、云南省级政府生态领域的职能职责 |
二、国家对云南生态领域的期待和要求 |
三、云南在生态领域自身的利益诉求 |
第三节 云南省级政府生态领域面临的主要特殊问题 |
一、重点区域经济发展与环境承载力之间的矛盾 |
二、边境落后地区加快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矛盾 |
三、保护生物多样性建设西南生态安全屏障的问题 |
第四节 云南省级政府在生态领域的自主性行为实践 |
一、云南省级政府开展九湖水污染治理的自主性行为实践 |
二、云南省级政府推进怒江水电开发的自主性行为实践 |
三、云南省级政府推进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自主性行为实践 |
第五节 云南省级政府生态领域自主性行为实践分析 |
一、中央与云南在生态领域的利益诉求对比及分析 |
二、云南生态领域自主创新实践现存问题原因分析 |
三、云南省级政府生态领域自主性行为的优化调适 |
第七章 边疆省级政府自主性行为模式的特点和规律 |
第一节 边疆省级政府自主性行为的主要制约因素 |
一、边疆省级政府面临的特殊矛盾和问题 |
二、边疆省份与我国其它省份的主要差异 |
三、中央对各边疆省份的战略定位和期待 |
第二节 边疆省级政府自主创新的制度基础及影响 |
一、边疆省级政府自主创新的合法性基础 |
二、边疆省级政府自主性行为的制度空间 |
三、边疆省级政府与中央政府的权益博弈 |
四、边疆省级政府自主性行为的负面影响 |
第三节 边疆省级政府自主性行为优化及授权调适 |
一、边疆省级政府授权调适的基本思路 |
二、边疆省级政府自主性行为优化途径 |
第四节 边疆省级政府自主性行为模式的动态框架 |
第八章 结论和建议 |
第一节 基本结论 |
第二节 主要建议 |
第三节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博士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9)民族文物:历史、实践与话语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起 |
第二节 理论探讨 |
一、物与物质文化 |
二、博物馆人类学 |
三、文化遗产、文化创意产业、生态博物馆 |
四、族群理论与族群认同 |
第三节 相关研究动态 |
一、民族文物的含义与特征 |
二、民族文物的博物馆化 |
三、民族文物与民族博物馆 |
第四节 田野点简介 |
第五节 论文框架及研究方法 |
一、论文框架 |
二 、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民族文物:概念、主体与认识 |
第一节 学科视角下的民族文物 |
一、民族文物的概念 |
二、不同学者对民族文物的解读 |
三、民族文物的多样性与情境性 |
第二节 政治权力下的民族文物 |
一、全国性法规对民族文物的表述 |
二、地方性法规对民族文物的表述 |
第三节 博物馆主体“制造”认定标准 |
一、宏观视角下的分类标准 |
二、微观的认定标准 |
第四节 解构民族文物:真理OR谬误 |
小结 |
第二章 民族文物的历史:民族标本-民族文物-文化遗产 |
第一节 20世纪20年代-20世纪50年代:民族标本时期 |
一、应运而生的研究机构 |
二、大陆民族标本的搜集和整理 |
三、台湾原住民物品的搜集与整理 |
第二节 20世纪50年代-20世纪80年代:民族文物时期 |
一、专有名词的出现 |
二、民族文物工作的社会-历史背景 |
三、国家秩序建构下的民族文物工作成果 |
第三节 20世纪80年代以来:民族文物的遗产化时期 |
第四节 称谓的置换:民族标本-民族文物-民族文物的遗产化 |
小结 |
第三章 民族文物实践:民族文物-博物馆模式 |
第一节 “华夏边缘”的厦门大学人类博物馆 |
一、美式人类学话语下的人类博物馆 |
二、民族标本的空间迁徙:人类学家的能动性 |
第二节 “族群认同”视域下的中南民族大学民族学博物馆 |
一、少数民族传统下“民族自觉” |
二、学术传统的继承与延续 |
第三节 20世纪50年代的学术转向:中央民族学院民族博物馆 |
一、院系调整后的“北重南轻” |
二、民族文物室:理论与实践 |
第四节 另辟蹊径——云南大学伍马瑶人类学博物馆 |
一、“白手起家”:传统的继承与发扬 |
二、新模式下的共赢与挑战 |
小结 |
第四章 博物馆语境中的“物”、知识、话语分析 |
第一节 征集与收藏:民族文物的博物馆化 |
一、民族文物的来源 |
二、民族文物的征集 |
三、空白的填充:从未停止的征集 |
四、藏品的分类及特点 |
第二节 民族文物的展示/展览 |
一、展示:秩序与意义的艺术 |
二、博物馆外的民族文物展览 |
三、博物馆内的展示秩序 |
第三节 民族文物:结构与意义的重建 |
一、北方民族服饰文化厅 |
二、南方民族服饰文化厅 |
三、生活文化厅 |
四、宗教文化厅 |
五、台湾少数民族文物展厅 |
第四节 民族文物再书写:博物馆民族志 |
一、博物馆修辞学 |
二、博物馆人类学对民族文物的书写 |
三、民族文物背后的知识话语 |
四、民族文物的政治学 |
小结 |
第五章 民族文物新实践:民族文物的遗产化 |
第一节现代性情景下的话语转向 |
一、文化遗产的概念与历史 |
二、人类学整体观的新挑战 |
三、博弈:非物质文化与博物馆的困境 |
第二节 民族文物到文化遗产 |
一、实践的“再生产”:文化遗产热潮 |
二、民族文物实践的方法论——过程-事件分析 |
三、从符号到实践:文化遗产在中国的践行之路 |
小结 |
结语 |
一、微观化世界——民族文物的人类学史叙事 |
二、博物馆民族志的书写路径 |
三、新景象:生态博物馆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博物馆各展厅的民族文物展示 |
附录二: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博物馆展品目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论文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四、端正业务指导思想 抢救保护民族文物(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共产党少数民族文化政策发展研究[D]. 崔晓琰. 西藏大学, 2021
- [2]云南民族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优化研究[D]. 和晓君.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2)
- [3]“人”“物”并行:吴泽霖的学术与人生[D]. 朱晓晓. 中央民族大学, 2020(01)
- [4]基于SWOT分析的内蒙古地区民族博物馆发展策略研究[D]. 郭宝华. 天津师范大学, 2019(01)
- [5]黎族传统织锦工艺的传承性保护研究[D]. 罗文雄. 中南民族大学, 2019(08)
- [6]民族博物馆如何保护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云南民族博物馆为例[A]. 张金文. 中国民族文博2017, 2018
- [7]边疆省级政府自主性行为研究 ——基于云南的实践[D]. 赵壮天. 云南大学, 2014(07)
- [8]民族与民族地区博物馆发展浅探——以贵州省民族博物馆为例[A]. 高聪. 中国民族文博(第五辑), 2013
- [9]民族文物:历史、实践与话语分析[D]. 丁雨迪. 中央民族大学, 2012(10)
- [10]对少数民族文化遗产保护的思考——以重庆黔江为例[A]. 宋发芳. 中国民族文博(第四辑), 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