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温度场裂缝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裂缝,温度场,混凝土,塔河,温度,压裂,热传导。
温度场裂缝论文文献综述
罗攀登,李涵宇,翟立军,李春月,吕欣润[1](2019)在《塔河油田超临界CO_2压裂井筒与裂缝温度场》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超临界CO_2压裂技术能较好地改造塔河油田水敏、低渗储层,而压裂过程中井筒和裂缝温度场对CO_2物性参数影响较大,需要对CO_2压裂温度场进行研究。考虑径向非稳态传热、轴向非稳态对流以及摩擦力、黏滞力的影响,推导了井筒温度、压力方程,结合K-D-R方法和CO_2物性模型,建立了CO_2压裂过程中井筒和裂缝温度场计算模型,并通过实测温度、压力数据拟合,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应用所建模型分析了塔河油田胡杨2井CO_2压裂施工排量对温度场的影响,结果表明:CO_2注入排量对井筒温度、压力以及裂缝温度影响明显,而对裂缝内压力影响较弱;井筒压力梯度随着排量增大而变小;井筒和裂缝中CO_2均可存在液态和超临界态2种相态。研究成果能为塔河油田CO_2压裂施工设计优化提供一定指导。(本文来源于《断块油气田》期刊2019年02期)
吴云芳,林博,欧阳硕[2](2018)在《裂缝对空心桥墩温度场及其应力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研究裂缝对空心墩温度场和应力场的影响,以寒潮作用下的圆形空心桥墩为例,根据固体热传导微分方程和考虑温度应力的广义虎克定律,选择符合实际情况的边值条件,采用ANSYS软件计算了在寒潮作用下不同裂缝深度的混凝土桥墩温度场及其应力,计算结果说明:裂缝深度对混凝土圆形空心墩的温度场影响不大,空心墩外表面温度应力最大值出现在裂缝处,并且裂缝尖端的应力随着裂缝深度增加而增大,引起原有裂缝的继续发展,对混凝土桥墩产生不利影响.(本文来源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8年04期)
周明,陈素萍,薛刚[3](2018)在《干旱地区大体积混凝土温度场及裂缝控制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西北地区气候干燥且昼夜温差大,增大了大体积混凝土裂缝控制的难度。以该地区某热轧机组特大型筏板基础为对象,对大体积混凝土基础施工及养护过程的温度变化及裂缝发展进行研究。计算施工过程混凝土内部的温度场,讨论混凝土温度随龄期发展规律。提出控制大体积基础混凝土的温度,从而控制裂缝的措施,并采取措施监测基础内部温度。(本文来源于《宁波工程学院学报》期刊2018年02期)
冷盛阳[4](2018)在《堆石混凝土坝施工期温度场、应力场分析及裂缝控制》一文中研究指出堆石混凝土是在自密实混凝土技术的基础之上发展出来的一种新型混凝土施工技术,其施工工艺流程是在堆石之后再浇筑自密实混凝土,利用自密实混凝土的自密实性能,填充堆石之间的空隙,从而使堆石形成一个整体,得到密实、具有足够工作性能的堆石混凝土。堆石混凝土坝从尺寸上来说,属于大体积混凝土的范畴。常规大体积混凝土开裂的情况几乎不可避免,其中大部分开裂原因是由于混凝土温度过高导致的,所以针对堆石混凝土结构的温度场与应力场进行研究,可以减少裂缝的出现,具有极其重要的学术价值和应用价值。通过对堆石混凝土结构在施工期的温度和应变进行监测,可以了解大体积混凝土在施工期的结构状态,然后通过采取合理的施工措施,可以减少混凝土开裂。但是目前的堆石混凝土研究实验基本上是室内试验和小型浇筑仓试验,并未在工程中对堆石混凝土实际浇筑过程进行试验研究。在实际工程中,堆石混凝土在现场施工条件下的温度变化情况与应力变化情况的研究目前还处于空白状态。本文通过对某在建堆石混凝土大坝进行了连续叁仓浇筑测量,通过测量堆石和自密实混凝土在连续浇筑过程中的温度变化情况及应变变化情况,结合数值模拟分析堆石混凝土大坝的温度场与应力场变化情况,结合混凝土施工工艺,提出堆石混凝土裂缝控制措施。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堆石混凝土浇筑仓在施工期温度场发展规律:从浇筑平面上看,温度最高处位于浇筑仓中部,远离中心的位置,温度越低;从浇筑高度上看,温度最高处位于结构芯部,浇筑仓底部温度低于浇筑仓表面温度;浇筑完成后,浇筑仓各点温度达到其峰值之后,进入降温阶段,仓面层降温速率>仓中心层降温速率>仓底层降温速率;(2)堆石混凝土浇筑仓在施工期应力场发展规律:浇筑完成之后,浇筑仓中心部位混凝土压应力缓慢增长到峰值,达到峰值以后,由于混凝土收缩等因素的作用,压应力会缓慢减少,之后随着时间的变化而缓慢减小,最后达到动态平衡;浇筑仓边缘部位的混凝土压应力发展趋势都是在浇筑完成之后,在一段时间之内压应力达到其峰值,之后缓慢减小,Y方向(长边方向)的应力会慢慢向拉应力发展,但是始终处于安全状态,X、Z方向压应力缓慢减少,但始终处于受压状态。(3)堆石混凝土堆石温度发展规律:堆石温度发展规律与自密实混凝土温度发展一致,浇筑仓中部堆石温度始终低于自密实混凝土温度,浇筑仓边界位置堆石温度在浇筑完成后一段时间(约100h),堆石温度高于自密实混凝土温度。(4)通过此次研究,可以在同类堆石混凝土大坝施工之前,根据施工计划和施工方案,用ANSYS软件对大坝结构进行施工模拟,得到堆石混凝土大坝中的温度与应力分布情况,并结合现场实测与堆石混凝土施工工艺,选择正确的施工方法,减少大坝产生裂缝的可能性。(本文来源于《重庆大学》期刊2018-05-01)
王强,胡永全,任岚,赵金洲[5](2018)在《水力压裂裂缝及近缝储层温度场》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精确预测水力压裂过程中裂缝及近缝储层温度分布,对经典裂缝及近缝储层温度场模型进行了改进。加入了两相渗流场,利用达西定律建立新的滤失模型,改变了滤失速度仅为时间函数的局限性,不再使用原有裂缝扩展模型,改用耦合渗流场的裂缝延伸模型,然后使用有限差分方法、迭代法对新模型进行了求解,并与经典温度场模型求解结果进行了对比。研究表明,压裂初期温度变化较快,对压裂液性能要求较高,滤失模型和裂缝模型的改变对温度场的影响较大。新模型更符合压裂实际环境要求,可为现场操作和技术研究提供可靠依据。(本文来源于《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期刊2018年01期)
徐仕林,王乐,徐文[6](2016)在《基于温度场调控的大体积混凝土裂缝控制技术工程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大体积混凝土裂缝控制是保障工程质量的重要环节。结合镇江某工程底板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提出了以应用Treducer-Ⅰ混凝土水化温升抑制剂为核心的防止大体积混凝土因水泥水化热引起的温度应力裂缝的措施,并应用有限元方法进行了热工计算。计算结果与工程监测结果相关性良好,有效避免了温度裂缝的发生。(本文来源于《江苏建筑》期刊2016年04期)
胡晋阳[7](2016)在《裂缝性碳酸盐岩储层水平井酸化温度场模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对天然裂缝发育的碳酸盐岩酸化时,酸液既能溶蚀裂缝壁面产生不均匀裂缝刻蚀,也能穿透裂缝壁面形成酸蚀蚓孔,这一系列过程除了造成注入酸的滤失之外,还能够生成大量的化学反应热,对井下温度分布产生影响,而化学反应动力学对温度非常敏感,反应速率常数随温度的增加以指数形式增长,且温度还对弱酸与岩石发生化学反应所需的门槛温度有重要影响。本文针对裂缝性碳酸盐岩储层酸化形成酸蚀蚓孔从而影响温度分布以及天然裂缝发育的碳酸盐岩酸化特征,系统研究水平井酸化时井下温度分布及滤失情况,对提高酸化模拟设计水平有重要意义。主要完成了以下工作:(1)在调研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基础上,归纳和总结了目前井筒、地层及裂缝温度场、蚓孔扩展模型研究现状,分析了模型建立及求解过程中的主要缺陷。(2)针对注酸过程中垂直井筒及水平井筒中对流和扩散、地层对井筒的导热问题,建立了垂直井筒和水平井筒温度场数学模型,通过拉普拉斯变换和Stehfest数值反演,给出了由指数函数和零阶变形贝塞尔函数组成的便于应用的半解析解,计算发现地层导热对井筒温度分布有着不可忽略的影响。(3)在考虑水平段上连通区域酸液和地层之间的热对流、热传导以及酸岩化学反应热条件下,建立了水平井近井区域地层温度场模型,通过拉普拉斯变换和Stehfest数值反演,首次给出了由非零阶变形贝塞尔函数组成的考虑化学反应热的地层温度场半解析解。模拟分析了注入时间、排量、酸岩反应热、注入温度、地层孔隙度对温度分布和变化的影响。通过实例验证,该温度场模型能够较为精确的模拟酸化时井下温度分布和变化。(4)基于酸液在裂缝中的质量守恒、能量守恒、缝宽变化及酸液运移方程,在考虑缝高方向上的传热、变缝宽的条件下,建立了天然裂缝酸化温度场模型,以有限差分方法为基础,模拟分析了注入时问、排量、注入温度、裂缝高度对裂缝温度的影响以及裂缝净压力、初始缝宽对滤失控制的影响。论文针对天然裂缝发育的碳酸盐岩储层酸化温度场模型进行了系统深入研究。在地层温度场模型建立及求解方面取得一定创新。论文成果对提高酸化模拟设计水平、更合理的选择酸液体系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来源于《西南石油大学》期刊2016-06-01)
周恒宇[8](2016)在《基于水泥混凝土路面温度场理论的早龄期水泥路面裂缝控制》一文中研究指出混凝土路面的修筑,极大促进了交通运输的发展,满足了社会发展的需求。但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时会出现受到气候条件、环境影响等因素的影响出现裂缝的情况,这极大地影响了路面的交通能力。本文将将结合工作经验,分析温度导致的水泥混凝土路面裂缝的发生机理及其处理方式,总结温度控制和裂缝预防的措施,更好地为道路建设服务。(本文来源于《低碳世界》期刊2016年14期)
孙小辉,孙宝江,王志远[9](2015)在《超临界CO_2压裂裂缝温度场模型》一文中研究指出超临界CO_2压裂中,裂缝流体物性变化、相态规律以及裂缝的几何尺寸、导流能力等参数均与裂缝温度场密切相关。针对超临界CO_2无造壁性、滤失能力强的特点,考虑滤失过程中的节流效应,推导了滤失过程中的岩石温度场解析模型及裂缝壁面上的热流函数表达式;以此为基础,考虑裂缝内超临界CO_2压裂液的相态、物性变化,以比焓为研究对象,建立了超临界CO_2压裂裂缝温度场模型。通过实例分析,计算结果表明:随着滤失时间的增加,裂缝壁面上的热流速率逐渐减小,对应位置处的裂缝流体温度逐渐降低;滤失系数越大,裂缝壁面上的热流速率越小,裂缝内流体和周围岩石温度变化越慢。高滤失系数条件下,由于节流效应,滤失流体存在明显的"冷却"过程,会对裂缝温度场产生很大的影响。压裂过程中,裂缝内流体会存在相态的转变,由超临界态转化为液态与超临界态并存,同时近井地带存在生成水合物的风险。(本文来源于《石油学报》期刊2015年12期)
李春平,赵正阳,吕跃凯[10](2015)在《二维样品边缘裂缝对温度场的影响及缝隙的定位》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二维样品缺陷的检测和定位问题,以光热无损检测为背景,运用差分方法求解二维热传导模型,对样品表面温度场进行计算,获得任意两点间的温度差,通过改变裂缝深度、裂缝到光源中心的距离d和参考点到光源中心的距离D,研究参考点间的温度差与边缘裂缝的关系,并由此得到2个定位边缘裂缝的方法.(本文来源于《天津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5年04期)
温度场裂缝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了研究裂缝对空心墩温度场和应力场的影响,以寒潮作用下的圆形空心桥墩为例,根据固体热传导微分方程和考虑温度应力的广义虎克定律,选择符合实际情况的边值条件,采用ANSYS软件计算了在寒潮作用下不同裂缝深度的混凝土桥墩温度场及其应力,计算结果说明:裂缝深度对混凝土圆形空心墩的温度场影响不大,空心墩外表面温度应力最大值出现在裂缝处,并且裂缝尖端的应力随着裂缝深度增加而增大,引起原有裂缝的继续发展,对混凝土桥墩产生不利影响.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温度场裂缝论文参考文献
[1].罗攀登,李涵宇,翟立军,李春月,吕欣润.塔河油田超临界CO_2压裂井筒与裂缝温度场[J].断块油气田.2019
[2].吴云芳,林博,欧阳硕.裂缝对空心桥墩温度场及其应力的影响[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
[3].周明,陈素萍,薛刚.干旱地区大体积混凝土温度场及裂缝控制技术研究[J].宁波工程学院学报.2018
[4].冷盛阳.堆石混凝土坝施工期温度场、应力场分析及裂缝控制[D].重庆大学.2018
[5].王强,胡永全,任岚,赵金洲.水力压裂裂缝及近缝储层温度场[J].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2018
[6].徐仕林,王乐,徐文.基于温度场调控的大体积混凝土裂缝控制技术工程应用[J].江苏建筑.2016
[7].胡晋阳.裂缝性碳酸盐岩储层水平井酸化温度场模型研究[D].西南石油大学.2016
[8].周恒宇.基于水泥混凝土路面温度场理论的早龄期水泥路面裂缝控制[J].低碳世界.2016
[9].孙小辉,孙宝江,王志远.超临界CO_2压裂裂缝温度场模型[J].石油学报.2015
[10].李春平,赵正阳,吕跃凯.二维样品边缘裂缝对温度场的影响及缝隙的定位[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