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脑恶性肿瘤超选择性动脉化疗并发症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刘刚,黄圣明[1](2020)在《脑血管介入栓塞术联合立体定位放射疗法治疗高血运性脑恶性肿瘤的临床研究》文中提出目的观察脑血管介入栓塞术联合立体定位放射疗法(SRT)治疗高血运性脑恶性肿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8年2月我院收治的60例高血运性脑恶性肿瘤病人,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仅行SRT治疗,观察组采用脑血管介入栓塞术联合SRT治疗。比较两组病人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术后6个月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术后6个月生活质量改善情况以及疾病无进展生存时间和总生存时间。结果两组治疗后NIHS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NIHSS评分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术后6个月观察组治疗有效率(70.00%)高于对照组(4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各项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明显改善率(50.00%)高于对照组(2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生存时间、疾病无进展生存时间较对照组明显延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血管介入栓塞术联合SRT治疗高血运性脑恶性肿瘤,可提高疗效,缓解神经功能缺损,改善病人生活质量,延长病人生存时间。
胡芳,周霞,杨波[2](2016)在《立体定位放射疗法联合脑血管介入栓塞术治疗高血运性脑恶性肿瘤的临床效果及其对患者预后的影响研究》文中认为目的探讨立体定位放射疗法(SRT)联合脑血管介入栓塞术治疗高血运性脑恶性肿瘤的临床效果及其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3月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高血运性脑恶性肿瘤患者5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20例和观察组30例。对照组患者单用SRT,观察组患者采用SRT联合脑血管介入栓塞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后6个月临床效果及生活质量;于术后开始随访,随访截止时间为2016年6月,比较两组患者无进展生存期、总生存期。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6个月临床效果及生活质量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无进展生存期和总生存期均长于对照组(P<0.001)。结论 SRT联合脑血管介入栓塞术治疗高血运性脑恶性肿瘤的临床效果确切,能有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延长患者生存时间。
王来兴,刘建民,赵瑞,岳志健,周晓平,杨鹏飞,于云龙[3](2011)在《脑恶性胶质瘤经动脉超选化疗的初步观察》文中研究表明目的观察脑恶性胶质瘤采用尼莫司汀经动脉超选化疗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64例脑恶性胶质瘤病人的临床资料,其中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38例,间变性星形细胞瘤22例,胶质肉瘤4例。显微镜下尽量切除肿瘤,术后采用尼莫司汀(2.5 mg/kg)行经动脉超选化疗。结果肿瘤全切除56例,大部分切除6例,部分切除2例。所有病例随访3~18个月,平均8个月。术后复发8例(12.50%),其中再次手术2例。化疗前后KP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现不同程度骨髓抑制40例(62.50%);胃肠道反应4例(6.25%);未见与介入操作相关的并发症、肝肾功能改变、眼部及神经系统并发症。结论脑恶性胶质瘤采用尼莫司汀经动脉超选化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辅助治疗方法,值得进一步研究。
卢俊章[4](2007)在《脑胶质细胞瘤体外化疗敏感性实验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应用四甲基偶氮唑盐微量酶反应比色法(MTT法)比较替尼泊甙(VM-26)、卡氮芥(BCNU)、顺铂(CDDP)、长春新碱(VCR)、甲氨蝶呤(MTX)对脑胶质瘤细胞的体外增殖抑制作用,并探讨肿瘤病理类型、性别、年龄、术前机能状态KPS评分对化疗药物敏感性的影响,为临床化疗筛选药物、制定化疗方案提供指导。方法对50例胶质瘤细胞进行体外原代培养,采用MTT法测定体外化疗药物对脑胶质瘤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比较脑胶质瘤细胞对替尼泊甙(VM-26)、卡氮芥(BCNU)、顺铂(CDDP)、长春新碱(VCR)、甲氨蝶呤(MTX)5种化疗药物单一或联合化疗的体外药物敏感性。结果42例获得药敏结果,成功率达84%(8例因取材、污染等原因未取得预期结果)。42例胶质瘤细胞对单一化疗药物的敏感性从高到低依次为VM-26>BCNU> CDDP > VCR > MTX。两种联合化疗方案( BCNU+VM-26+CDDP )和(BCNU+VCR+MTX)对胶质瘤细胞的敏感性明显优于单用,且对绝大多数胶质瘤细胞表现出较高的细胞毒性。性别差异、年龄分布对化疗药物敏感性无明显影响;除VM-26外,术前机能状态与化疗药物敏感性无明显相关性;胶质瘤病理类型是影响化疗药物敏感性的重要因素之一。结论MTT比色法是一种快速、准确检测体外药物敏感性的实验方法;替尼泊甙﹑卡氮介﹑顺铂联用对胶质瘤细胞的增殖抑制率明显优于单用,且用药剂量小;胶质瘤病理类型是影响化疗药物敏感性的重要因素之一。
张永权,张映辉,郭祖才[5](2002)在《两种化疗方案超选择动脉灌注治疗颅内恶性肿瘤的疗效及并发症比较》文中认为目的比较表阿霉素 (组 )、长春新碱 (组 )分别联合卡铂、VP16超选择动脉灌注化疗治疗脑恶性肿瘤的疗效及并发症。方法超选择动脉灌注化疗治疗脑恶性肿瘤 3 0例 ,随机使用表阿霉素 (组 )、长春新碱 (组 )分别联合卡铂、VP16治疗并比较其疗效。结果两组有效率 (CR+ PR)分别为 5 5 .6% (10 / 18)和 5 8.3 % (7/ 12 ) (P>0 .0 5 ) ,均无严重并发症。结论两组联合治疗方案的疗效相当 ,但表阿霉素组脱发更为明显 ,且价格昂贵 ,临床应用受一定限制
舒航,李昭杰,林志俊,许作奎,林晓风,李贵福,詹升全,唐凯[6](2001)在《颈内动脉灌注盐酸嘧啶亚硝脲治疗脑恶性肿瘤》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 :研究颈内动脉灌注盐酸嘧啶亚硝脲 (ACNU)治疗脑恶性肿瘤的近期疗效及并发症的防治。方法 :对 115例经组织学确诊为恶性脑肿瘤患者采用患侧颈内动脉灌注ACNU ,并对照化疗前后的CT及MR表现 ,评价该化疗对恶性肿瘤的疗效。结果 :本组 115例治疗后肿瘤完全消失 10例 (16 5 % ) ,部分消失 76例 (6 6 1% ) ,稳定 15例 (13 0 % ) ,恶化 5例 (4 4% )。颈内动脉灌注ACNU可明显降低静脉给药的并发症和毒性反应。结论 :颈内动脉灌注化疗治疗恶性脑肿瘤可将药物有效浓度灌注到颅内肿瘤组织 ,减轻全身毒性反应 ,近期疗效良好
刘光裕,崔书安,郑文光,兰美,吴中学[7](2000)在《脑恶性肿瘤超选择性动脉化疗并发症分析》文中研究表明
谭伟,柯要军,程若勤,定正超,沈蓓,余中发,简继华,时建军,吕中林[8](2000)在《脑肿瘤介入性治疗技术的应用研究》文中提出目的:探讨脑肿瘤介入性治疗技术的可行性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动脉插管技术、注入利尿剂及阿片 类药物,以降低颅内压,破坏血脑屏障,提高脑肿瘤化疗效果,对筛选后病人介入治疗后进行球囊闭塞试验,以提高外科手 术切除率。结果:14例患者,介入治疗20次。显效:2例;有效:9例;稳定:2例;无效:1例。结论:脑肿瘤动脉途径超选择 灌注给药疗效肯定,如何再提高疗效及远期效果如何,有待进一步研究。
刘光裕,徐宝亮,张鲁临,崔书安,兰美[9](2000)在《脑恶性肿瘤超选择动脉化疗并发症的发生与预防(附12例报告)》文中认为报告12例脑肿瘤超选择动脉化疗并发症患者,其中2例出现眼部刺激症状,6例出现神经功能障碍(1例引发脑梗塞),12例患者均出现头疼、恶心与呕吐。脑动脉选择插管由于微导管口位于眼动脉开口以上,故眼部刺激症状较颈内动脉灌注显着减少,微导管应用又易使导管插入脑动脉末梢支,反复插管引起机械刺激,从而使血管痉挛、闭塞而引发神经功能障碍,使其成为超选择动脉内插管最严重的并发症。并同时探讨了并发症的预防措施。
辛昌明,朱宁喜,张建林,姜汝明,田进军[10](1999)在《18例脑恶性肿瘤手术放疗后超选择脑动脉ACNU化疗的体会》文中研究指明
二、脑恶性肿瘤超选择性动脉化疗并发症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脑恶性肿瘤超选择性动脉化疗并发症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脑血管介入栓塞术联合立体定位放射疗法治疗高血运性脑恶性肿瘤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临床资料 |
1.2 治疗方法 |
1.3 观察指标 |
1.4 统计学处理 |
2 结 果 |
2.1 两组治疗前后NIHSS评分比较 |
2.2 两组近期疗效比较(见表3) |
2.3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
2.4 两组术后6个月生活质量比较 |
2.5 两组病人预后比较 |
3 讨 论 |
(2)立体定位放射疗法联合脑血管介入栓塞术治疗高血运性脑恶性肿瘤的临床效果及其对患者预后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纳入与排除标准 |
1.2 一般资料 |
1.3 治疗方法 |
1.3.1 对照组 |
1.3.2 观察组 |
1.4 观察指标 |
1.4.1 术后6个月临床效果[7] |
1.4.2 预后 |
1.4.3 生活质量 |
1.5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两组患者术后6个月临床效果比较 |
2.2 两组患者预后比较 |
2.3 两组患者术后6个月生活质量比较 |
3 讨论 |
(3)脑恶性胶质瘤经动脉超选化疗的初步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 对象与方法 |
1.1 临床资料 |
1.2 治疗方案 |
1.3 评价指标和统计学分析 |
2结果 (图2) |
3讨论 |
(4)脑胶质细胞瘤体外化疗敏感性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论文摘要 |
1. 中文摘要 |
2. 英文摘要 |
二、前言 |
三、正文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结论 |
5. 参考文献 |
四、综述 |
五、致谢 |
(6)颈内动脉灌注盐酸嘧啶亚硝脲治疗脑恶性肿瘤(论文提纲范文)
1 临床资料 |
1.1 一般资料 |
1.2 脑肿瘤组织类型 |
1.3 治疗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四、脑恶性肿瘤超选择性动脉化疗并发症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脑血管介入栓塞术联合立体定位放射疗法治疗高血运性脑恶性肿瘤的临床研究[J]. 刘刚,黄圣明.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0(17)
- [2]立体定位放射疗法联合脑血管介入栓塞术治疗高血运性脑恶性肿瘤的临床效果及其对患者预后的影响研究[J]. 胡芳,周霞,杨波.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16(12)
- [3]脑恶性胶质瘤经动脉超选化疗的初步观察[J]. 王来兴,刘建民,赵瑞,岳志健,周晓平,杨鹏飞,于云龙.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2011(08)
- [4]脑胶质细胞瘤体外化疗敏感性实验研究[D]. 卢俊章. 华中科技大学, 2007(05)
- [5]两种化疗方案超选择动脉灌注治疗颅内恶性肿瘤的疗效及并发症比较[J]. 张永权,张映辉,郭祖才. 中国综合临床, 2002(08)
- [6]颈内动脉灌注盐酸嘧啶亚硝脲治疗脑恶性肿瘤[J]. 舒航,李昭杰,林志俊,许作奎,林晓风,李贵福,詹升全,唐凯. 实用医学杂志, 2001(02)
- [7]脑恶性肿瘤超选择性动脉化疗并发症分析[J]. 刘光裕,崔书安,郑文光,兰美,吴中学.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00(04)
- [8]脑肿瘤介入性治疗技术的应用研究[J]. 谭伟,柯要军,程若勤,定正超,沈蓓,余中发,简继华,时建军,吕中林. 放射学实践, 2000(06)
- [9]脑恶性肿瘤超选择动脉化疗并发症的发生与预防(附12例报告)[J]. 刘光裕,徐宝亮,张鲁临,崔书安,兰美. 山东医药, 2000(08)
- [10]18例脑恶性肿瘤手术放疗后超选择脑动脉ACNU化疗的体会[J]. 辛昌明,朱宁喜,张建林,姜汝明,田进军. 山东医药, 199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