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剪力滞后效应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剪力,效应,结构,哈密,斜拉桥,有限元,水平。
剪力滞后效应论文文献综述
胡启平,沈飞扬[1](2019)在《筒体结构剪力滞后效应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探讨了筒体结构在水平集中力的作用下,在翼缘框架中所引起的剪力滞后效应的问题。首先,本文根据连续化原理,将密柱深梁的框筒等效连续化为由正交各向异性板和角柱围成的等效实腹筒,建立筒体结构的等效连续化力学模型;然后根据基本假定导出筒体结构在受弯时的哈密顿对偶体系,假定翼缘框架翘曲位移沿板宽方向呈二次曲线分布,而不考虑腹板的剪力滞后效应,其位移曲线为直线;其次,编制有效的MATLAB程序,应用精细积分法计算结构受弯时的数值解;最后,结合材料力学公式,求出结构的各项内力与位移,并证明本文方法的可行性。(本文来源于《价值工程》期刊2019年32期)
梁栋[2](2019)在《钢板搭接侧缝连接构造对剪力滞后效应影响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焊接连接的搭接板在工程实际中应用普遍,在实际应用中焊缝长度与间距会出现多种情况,焊缝长度与间距的变化以及偏心距将会产生剪力滞后效应,影响截面的实际效率,这种影响机理需要有足够的理论分析、有限元模拟、试验研究以及工程实践等多方面的研究;ANSI/AISC 360-16规范中对于搭接板焊接连接的截面效率的计算引入新的公式,此公式是基于理论分析以及有限元模拟得到,缺乏试验验证;国内规范也缺乏搭接板焊接连接轴向拉伸的相关设计规定。因此,本文开展了钢板搭接侧缝连接构造对剪力滞后效应影响试验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进行轴向拉伸作用下焊接连接搭接板的力学性能试验研究,通过测试试件的荷载-位移关系曲线与荷载-应变关系曲线,分析焊缝长度(等长、不等长)、焊缝间距等试验参数产生的剪力滞后效应对搭接板截面效率的影响规律。(2)试验结果表明:轴向拉伸时试件荷载-位移曲线基本包括弹性段,屈服段以及强化段,搭接板不同构造对承载力影响较大;焊缝附近母材应力较高,搭接板焊接连接容易出现关键截面的断裂,试件变形能力较差,未能发挥出材料良好的变形性能;关键截面靠近焊缝的应变片增长较快,提前进入屈服和强化阶段,截面应力增长幅度有差异;等长与不等长焊缝试件承载力与破坏模态差别不大,试件宽度较窄时不等长焊缝出现弯曲变形。(3)通过对试验数据与规范计算公式计算值的对比分析,进行参数分析,得到焊缝长度与间距剪力滞后效应搭接钢板连接剪力滞后现象的影响规律,探究公式能否准确反映搭接板连接构件截面的实际效率。通过对比计算值与试验值,两者的吻合度较好,验证规范中搭接板截面效率公式的准确性;基于试验结果,给出相关的设计建议。(本文来源于《华侨大学》期刊2019-05-30)
鲁国昌[3](2018)在《建筑结构构件与结构体系中的剪力滞后效应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首先采用有限元分析了建筑钢结构常用截面形式的连续梁中存在的剪力滞后现象,着重分析了悬挑长度、截面高宽比等因素对悬臂钢箱梁剪力滞后效应的影响;根据分析结果建议,当钢箱梁的翼缘板宽厚比不满足规范塑性设计的限值要求时,应在设计时考虑剪力滞后效应。然后分析了高层框架-核心筒结构及筒中筒结构中剪力滞后效应的分布规律,并研究设置巨型斜撑或加强层对高层框架-核心筒结构剪力滞后效应的影响。(本文来源于《建筑科学》期刊2018年11期)
赵玉如,苑俊杰,秦长坤[4](2018)在《碳纤维复合材料薄壁箱梁剪力滞后效应数值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薄壁箱梁加载时,同一截面靠近腹板处的翼缘板正应力与远离翼缘板处的应力不相等,表现出剪力滞后效应,平截面假定不再适用.碳纤维复合材料薄壁箱梁在纤维铺层角度、梁跨度变化时,剪力滞后效应表现出不同的变化规律.运用ANSYS有限元软件对碳纤维复合材料薄壁简支箱梁进行数值模拟,研究当纤维铺层角度、荷载形式一定时,剪力滞后效应随梁跨度的变化规律,得出碳纤维复合材料薄壁箱梁随着梁跨度增大而剪力滞后效应降低,当跨宽比超过一定值时,剪力滞后效应不明显,此规律可为新型结构箱梁设计及施工提供借鉴.(本文来源于《河南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8年03期)
李耀庄,翟治鹏[5](2017)在《隔震对高层简体结构剪力滞后效应的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ANSYS软件建模计算,研究了水平地震作用下筒体结构剪力滞后现象的特点和规律,分析了基础隔震对筒体结构剪力滞后效应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水平地震作用下,筒体结构出现了明显的剪力滞后现象,随着楼层高度的增加,滞后效应逐渐减弱,直至出现负剪力滞后;基础隔震可明显改善筒体结构的剪力滞后效应,且使首次出现负剪力滞后效应的位置降低;不同地震波作用时,剪力滞后程度不同。(本文来源于《防灾减灾工程学报》期刊2017年06期)
连业达,马强,刘中原,张玉强,翟治鹏[6](2017)在《水平地震作用下框筒结构的剪力滞后效应》一文中研究指出将框筒结构等效为实腹筒,假定筒体翼缘和腹板的纵向翘曲位移函数,利用能量变分原理推导出结构在水平地震作用下的振动微分控制方程,以及静力作用下的微分控制方程,并结合边界条件对其进行求解。通过对振动方程的退化求解,定义了框筒的动剪力滞后系数。随后通过算例分析得出了如下结论:算例结果验证了翘曲位移函数及计算方法的准确性;水平地震作用下,即使地震动幅值不大,框筒结构也会出现明显的剪力滞后效应,且剪力滞后效应随高度的变化规律与静力作用下相同;当地震动频率接近共振频率时,结构剪力滞后效应加重,且角柱轴力幅值很大;框筒高宽比增大可以改善结构的动剪力滞后程度,但也会增大结构的内力,故控制合适的高宽比对结构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来源于《西北工业大学学报》期刊2017年05期)
王晓平,赵树青,魏道凯,张晓燕[7](2017)在《钢-混凝土组合斜拉桥剪力滞后效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对各国有关剪力滞后效应的研究与规定进行分析,发现大跨径组合梁斜拉桥在轴力作用下的剪力滞效应并没有明确。文章对某一组合梁斜拉桥进行了平面整体与空间局部受力分析,并对其剪力滞后效应进行进一步研究,从而得到这一特定组合梁斜拉桥的有效分布宽度;通过对本案例剪力滞后效应的具体分析,发现组合梁斜拉桥在拉索锚固处由于索拉力的影响存在负剪力滞后现象。另外,剪力滞后效应最严重的部位位于塔根处,需对此处进行详尽的空间局部研究,以保证桥梁的正常使用性能与结构的耐久性。(本文来源于《内蒙古公路与运输》期刊2017年04期)
李耀庄,翟治鹏,项正良[8](2017)在《基于翘曲位移函数的框筒结构剪力滞后效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将框筒结构进行等效连续化,并对翼缘和腹板采用相同的最大纵向位移差函数。根据剪力滞后效应的特征,分别假定翼缘和腹板的翘曲位移函数为二次和叁次抛物线。利用能量变分原理,推导出结构的控制微分方程和边界条件方程,并对水平集中力和水平均布荷载作用时进行求解。为了研究Timoshenko剪切变形和腹板翘曲函数对剪力滞后的影响,分别推导出相应的微分方程,并进行求解。研究结果表明:该计算方法可以正确地分析框筒的剪力滞后效应,且独立函数少,求解方便;分析框筒剪力滞后效应时可以不考虑Timoshenko剪切变形的影响;腹板采用线性翘曲函数时不能真实反映腹板的滞后现象,虽然可以反映翼缘的滞后情况,但计算的滞后程度偏小。(本文来源于《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期刊2017年07期)
周登峰[9](2017)在《混凝土剪力墙结构免支撑置换加固应力滞后效应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置换混凝土加固法是一种用于处理构件中混凝土强度偏低或有严重缺陷问题的常用加固方法。在高层混凝土剪力墙结构中,当需要置换的剪力墙混凝土处于底部楼层时,置换施工过程的支撑相当困难、费用高昂,且存在安全风险。免支撑置换加固技术可以解决这一问题,但随之带来的应力滞后问题可能使先置换区域剪力墙在使用阶段的实际轴压比明显高于原设计轴压比,不满足抗震规范的强制性条文。免支撑置换加固尽管已有不少工程应用,但对应力滞后问题尚缺少研究。本文以盐城某小区免支撑置换剪力墙混凝土加固工程为背景,总结、归纳了免支撑置换剪力墙混凝土加固技术,包括局部梁板临时支撑、拆除剪力墙混凝土、钢筋整理、新混凝土的浇筑和施工过程的监测等关键施工技术。文中还研究了置换墙体自身的竖向应力随施工进行的变化规律,施工过程中应力重分布的范围,应力滞后程度的变化规律和免支撑置换剪力墙混凝土加固的优化方案,并且提出了以工程设计软件计算为基础的相关经验公式,指导免支撑置换剪力墙混凝土加固的方案设计。有限元模拟分析与现场实测相结合是研究工程问题的有效手段。本文采用有限单元法对整个施工过程进行了模拟分析。对墙体旧混凝土的凿除与新混凝土的浇筑,分别采用“生死单元技术”中的“杀死”和“激活”命令实现。各施工阶段一二批置换墙段的竖向应变模拟值随施工步变化的规律与实际施工监测结果相似、数值也比较接近,表明该施工模拟方法可行,反映了结构的实际受力情况。有限元模拟结果表明:在免支撑置换剪力墙混凝土加固工程中,后置换墙段相比先置换墙段存在竖向应力滞后现象;置换后,先后置换墙段之间始终存在应力差;置换施工对结构引起的应力重分布主要发生在其上一层和下一层,在置换墙段拆除时,其对应的上层墙体下部出现拉应力,容易引起开裂,施工时需要密切关注其变化情况;一批和二批置换的墙段的竖向应力差随置换发生时上部荷载的增加而线性增加,后置换墙段相比较未加固时的应力滞后值同样随置换发生时上部荷载的增加而线性增大;随着置换墙体分批次数的增加,一批置换墙段的竖向应力越小,各批次置换墙段间应力差值越小,可以起到优化免支撑置换加固方案的效果。(本文来源于《东南大学》期刊2017-05-31)
孙敬明,马克俭,陈红鸟,刘卓群,吴洪文[10](2017)在《不同参数对盒式筒中筒结构剪力滞后效应的影响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空间钢网格盒式筒中筒结构的剪力滞后效应,利用SAP2000有限元软件建立不同几何尺寸的盒式筒中筒结构模型,并在水平地震作用下对其进行弹性分析。重新定义了剪力滞后效应系数,分析了连梁高度、高宽比、角柱刚度、窗裙梁刚度、钢网格式框架层间梁刚度对盒式筒中筒结构剪力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连梁高度、高宽比、角柱刚度、窗裙梁高度、层间梁的高度对结构剪力滞后效应影响较大,在结构设计时应该作为主要因素考虑;窗裙梁宽度、层间梁宽度对结构剪力滞后效应影响较小,在结构设计时应该作为次要因素考虑。(本文来源于《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7年01期)
剪力滞后效应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焊接连接的搭接板在工程实际中应用普遍,在实际应用中焊缝长度与间距会出现多种情况,焊缝长度与间距的变化以及偏心距将会产生剪力滞后效应,影响截面的实际效率,这种影响机理需要有足够的理论分析、有限元模拟、试验研究以及工程实践等多方面的研究;ANSI/AISC 360-16规范中对于搭接板焊接连接的截面效率的计算引入新的公式,此公式是基于理论分析以及有限元模拟得到,缺乏试验验证;国内规范也缺乏搭接板焊接连接轴向拉伸的相关设计规定。因此,本文开展了钢板搭接侧缝连接构造对剪力滞后效应影响试验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进行轴向拉伸作用下焊接连接搭接板的力学性能试验研究,通过测试试件的荷载-位移关系曲线与荷载-应变关系曲线,分析焊缝长度(等长、不等长)、焊缝间距等试验参数产生的剪力滞后效应对搭接板截面效率的影响规律。(2)试验结果表明:轴向拉伸时试件荷载-位移曲线基本包括弹性段,屈服段以及强化段,搭接板不同构造对承载力影响较大;焊缝附近母材应力较高,搭接板焊接连接容易出现关键截面的断裂,试件变形能力较差,未能发挥出材料良好的变形性能;关键截面靠近焊缝的应变片增长较快,提前进入屈服和强化阶段,截面应力增长幅度有差异;等长与不等长焊缝试件承载力与破坏模态差别不大,试件宽度较窄时不等长焊缝出现弯曲变形。(3)通过对试验数据与规范计算公式计算值的对比分析,进行参数分析,得到焊缝长度与间距剪力滞后效应搭接钢板连接剪力滞后现象的影响规律,探究公式能否准确反映搭接板连接构件截面的实际效率。通过对比计算值与试验值,两者的吻合度较好,验证规范中搭接板截面效率公式的准确性;基于试验结果,给出相关的设计建议。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剪力滞后效应论文参考文献
[1].胡启平,沈飞扬.筒体结构剪力滞后效应分析[J].价值工程.2019
[2].梁栋.钢板搭接侧缝连接构造对剪力滞后效应影响试验研究[D].华侨大学.2019
[3].鲁国昌.建筑结构构件与结构体系中的剪力滞后效应分析[J].建筑科学.2018
[4].赵玉如,苑俊杰,秦长坤.碳纤维复合材料薄壁箱梁剪力滞后效应数值分析[J].河南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
[5].李耀庄,翟治鹏.隔震对高层简体结构剪力滞后效应的影响研究[J].防灾减灾工程学报.2017
[6].连业达,马强,刘中原,张玉强,翟治鹏.水平地震作用下框筒结构的剪力滞后效应[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2017
[7].王晓平,赵树青,魏道凯,张晓燕.钢-混凝土组合斜拉桥剪力滞后效应研究[J].内蒙古公路与运输.2017
[8].李耀庄,翟治鹏,项正良.基于翘曲位移函数的框筒结构剪力滞后效应研究[J].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2017
[9].周登峰.混凝土剪力墙结构免支撑置换加固应力滞后效应分析[D].东南大学.2017
[10].孙敬明,马克俭,陈红鸟,刘卓群,吴洪文.不同参数对盒式筒中筒结构剪力滞后效应的影响分析[J].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