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南海季风爆发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南海,季风,通量,高空槽,暴雨,大气,青藏高原。
南海季风爆发论文文献综述
余荣,江志红[1](2014)在《中国东部城市群发展对南海季风爆发影响的模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利用NCAR开发的CAM5.1模式,针对我国东部大规模城市下垫面变化对南海夏季风爆发的影响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CAM5.1模式能够很好地模拟出南海夏季风爆发前后大尺度环流的季节性转变。敏感型试验结果表明我国东部大规模城市群的发展会使得南海夏季风提前1候爆发;控制试验中5月中旬南海地区偏南风的出现较无城市试验中提前。初步推断城市下垫面发展可能是1993-1994年之后南海季风提前爆发的原因之一。模拟试验的影响机理初步分析表明:从春季到夏季太阳辐射不断增强,城市化下垫面升温更快,减小了海陆之间的热力对比,加快了南海地区海陆温差逆转以及陆地低层气压降压,从而引导西南气流提前到达南海地区。西南气流为南海地区降水过程提供了充沛的水汽条件,促使该地区降水进一步增强。降水过程伴随着凝结潜热释放的过程,降水的增加引起了凝结潜热释放的增加,使得无城市试验比控制试验提前出现凝结潜热加热中心。而根据全型涡度方程,凝结潜热加热的垂直变化对涡度场有重要影响,它引起的异常环流促进了南亚高压的北跳及加强,促使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东撤,而低层为气旋性环流。这样高低层环流场配置进一步促进了南海季风的发展和降水的产生,最后导致了南海季风提前爆发。(本文来源于《第31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S15 副热带气象及生态环境影响》期刊2014-11-03)
封彩云,余莲[2](2014)在《南海季风爆发早晚年大气环流的输送异常Ⅱ:能量输送异常》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NCEP再分析资料,计算和分析了南海季风爆发偏早年和偏晚年能量输送差异。结果表明:1)E-P通量输送区域性明显,高层200hPa和低层850hPa,高原西侧、中国中东部和中太平洋辐散偏强,高原主体、西太平洋和东太平洋辐合偏强;中层500hPa,基本都是辐散偏强或是辐合偏弱。2)E-P通量垂直结构差异明显,早年高原南侧高层辐合异常偏弱,中纬度中高层和高纬度低层辐散异常偏弱;早年中低纬度中高层西风异常减速,高纬度高层西风异常加速。3)高层温度场在西伯利亚、中国地区、北太平洋地区是异常偏暖,在中国东南部和俄罗斯中东部异常偏冷;中层和低层的分布相似,与高层刚好相反。高度场差异分布一致,早年在西伯利亚和北太平洋为高度场异常偏高,而在中国中南部、俄罗斯中东部和赤道中太平洋为高度场异常偏低;海温异常偏暖和偏冷的区域与850hPa温度场的分布非常一致。(本文来源于《高原山地气象研究》期刊2014年03期)
余莲,封彩云[3](2014)在《南海季风爆发早晚年大气环流的输送异常Ⅰ:动力输送异常》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NCEP逐日再分析资料,计算和分析了1949~2009年的南海季风爆发时间,并分析讨论了南海季风爆发偏早年和偏晚年大气环流的差异。结果表明:1)南海季风的爆发伴随着该地区降水的显着增加,且爆发时间在1958~1997年间呈偏早趋势。2)在南海季风爆发早年相对于晚年,中高层纬向风在青藏高原和西南太平洋西风异常偏强、孟加拉湾和南海有东风异常偏弱。3)在低层,孟加拉湾、南海和东海西风异常偏强、西南太平洋东风异常偏弱;而青藏高原北部塔里木盆地北风异常偏弱、中国中东部、南海和孟加拉湾南风异常偏弱、东海南风异常偏强。亚欧大陆、印度洋、南海和西南太平洋的大气环流异常与南海地区降水关系密切。(本文来源于《高原山地气象研究》期刊2014年01期)
朱志伟,何金海[4](2013)在《孟加拉湾低涡与南海季风爆发关系及其可能机理》一文中研究指出客观定义并统计了孟加拉湾低涡,确定了30年(1980—2009年)中的34个季风爆发性低涡(MOV),分析其与南海夏季风爆发的关系。分析结果表明:季节转换期内(4—5月)低涡以东移型和北移型为主,这些低涡对南海季风爆发起指示作用,是南海季风爆发的前兆信号,故确定为MOV;气候态下,MOV发生在南海季风爆发前十天。MOV发生在高的海表温度、小的纬向风垂直切变、强的赤道西风的背景环境中;其生成位置与孟加拉湾各区海温演变有关,同一时段内,MOV总是倾向于在海温较高的海域上生成;MOV生成的早晚与赤道西风的增强和发展有密切联系,"亚澳大陆桥"对流和南印度洋海温是影响MOV生成时间的重要因子。这些结论可为南海季风的监测、预报及预测提供参考依据。(本文来源于《热带气象学报》期刊2013年06期)
吴乃庚,林良勋,曾沁,伍志方,金荣花[5](2013)在《南海季风爆发前罕见连续3场暴雨特征及成因》一文中研究指出2010年5月上中旬南海季风尚未爆发,广东一周内出现罕见的连续3场区域性暴雨(下称连场暴雨)。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和NCEP分析资料,从降水时间特征和环流形势对比了连场暴雨和持续性暴雨的异同,并应用局地经向环流数值模式诊断探讨其可能形成机制。结果表明:中高纬度地区阻塞形势建立对广东5月连场暴雨和6月持续性暴雨发生均尤为关键,连场暴雨期间阻塞高压位于乌拉尔山附近,降水与中纬度短波槽南下密切相关;而持续性暴雨期间阻塞高压偏东位于亚洲大陆中部,降水主要受热带西南季风北推影响。尽管大尺度环流背景相似,但3场暴雨过程天气系统配置差异较大。数值诊断结果进一步表明:激发连续3场暴雨的主要物理因子为潜热加热、温度平流和西风动量输送。潜热加热是此次连场暴雨的正贡献和正反馈的最直接因子,而西风动量输送和温度平流对暴雨发生有一定触发作用和指示意义(超前0~1.5 d)。因此,分析和预报季风爆发前的连场暴雨过程,应注意中高纬度地区西风动量输送、冷暖平流活动和相应的天气形势演变。(本文来源于《应用气象学报》期刊2013年02期)
周悦,刘宣飞,陈海山[6](2011)在《青藏高原冬春积雪影响南海季风爆发的数值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NCAR CAM3.0大气环流模式,研究了冬春季青藏高原积雪异常对南海夏季风爆发的可能影响机制。通过比较多雪年与少雪年试验中的热力场、环流场季节演变的差异得出,多雪年青藏高原感热加热偏弱、高原纬度的中上层大气温度偏低,导致大尺度经向温度梯度反转时间偏晚;同时,青藏高原感热加热偏弱将不利于Hadley环流的季节转换,使得中南半岛上空的下沉异常气流维持时间较长、副高在孟加拉湾断裂的时间偏晚、中南半岛对流爆发偏晚、中南半岛地表温度下降时间偏晚,从而造成中南半岛与南海局地纬向温度梯度反转时间也偏晚。在上述大尺度经向温度梯度以及中南半岛与南海局地纬向温度梯度的共同作用下,多雪年南海季风爆发偏晚。(本文来源于《热带气象学报》期刊2011年06期)
李香淑,郭学良,付丹红,杨保[7](2011)在《南海季风爆发期间中尺度对流云带演变特征与持续性加强的机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南海季风爆发与随后爆发的东亚季风,与夏季东亚地区旱涝关系密切,而相伴的南海对流活动与季风爆发的维持和发展存在何种相互关系,是需要探究的。为此,利用热带测雨卫星(Tropical Rainfall Measuring Mis-sion,TRMM)的雷达(Precipitation Radar,PR)、微波成像仪(TRMM Microwave Imager,TMI)、加密探空等综合观测资料,研究了1998年5~6月中国南海季风试验(South China Sea Monsoon Experiment,SCSMEX)期间南海北部(15°N~25°N,108°E~122°E)中尺度对流云带的结构、演变和降水特征,探讨了对流有效位能、风切变及相变潜热在对流云带维持和发展中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季风爆发前南海北部地区尽管存在较大的对流有效位能(convective available potential energy,CAPE),但垂直风切变很小。季风爆发后,季风环流使对流有效位能和垂直风切变加强和维持,从而导致南海的对流云呈现维持和加强的态势,可发展为深厚中尺度对流云,降水加强。季风爆发期间对流发展产生的水分相变潜热加热率可增加2倍以上,加热、加湿廓线幅度加大、厚度变深,不仅为南海热量、水汽的向上持续性传输提供了有利条件,而且频繁持续的对流活动所提供的热力、动力效应对季风环流的发展和维持的是起正作用的。(本文来源于《大气科学》期刊2011年02期)
孙启振,陈锦年,闫俊岳,张秀芝,黄磊[8](2010)在《2008年南海季风爆发前后西沙海域海气通量变化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2008年4至5月在南海西沙永兴岛进行的海气通量观测试验资料和NCEP资料,应用COARE3.0通量算法计算了海气通量,分析了季风爆发前后西沙海域天气变化特点和海气通量对南海季风爆发的响应。结果表明:2008年南海季风首先于5月第1候在南海南部爆发,受热带气旋等因素的影响,北部海区季风爆发推迟到5月18日。季风爆发和热带气旋活动对西沙海域的风速和海气通量影响较大,其中热带气旋的影响更强烈。热带气旋来临之前,潜热通量、感热通量以及动量通量均较小;在气旋活动及此后的季风爆发时期,大风使潜热通量和动量通量显着增强,感热通量则在降水期间变化明显;动量通量的最大值出现在热带气旋活动期间,其在此过程中的均值是观测初期均值的3倍以上。在整个观测过程中,潜热通量明显大于感热通量,后者是前者的16∶1。不同类型天气过程中,潜热通量的日变化相似,而感热通量的日变化有差异。湍流交换系数与风速有较好的相关关系。(本文来源于《海洋学报(中文版)》期刊2010年04期)
朱敏,左瑞亭,张铭[9](2009)在《南海季风爆发与风向改变指数关系初探》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定义一个风向改变指数,探讨了该指数与南海夏季风爆发之间的关系,得到以下主要结论:利用Yamamoto突变检验,定义了南海关键区,南海季风爆发时,850 hPa上的风场在该关键区确有突变发生;南海夏季风爆发时的风场突变是全球风场突变的一部分;分析了南海关键区上该指数的空间分布和时间演变,发现30~300 hPa平均于5月初风场开始反向,其早于低层风场反向约2周,这对预报南海季风爆发具有启示意义。(本文来源于《气象科学》期刊2009年06期)
于晓丽,谢强,王东晓[10](2009)在《1998年季风爆发期南海大气边界层的日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南海尚未有关于海洋大气边界层结构日变化方面的研究。研究海洋大气边界层,有利于我们更好地研究海洋表层结构变化影响机制,对发生在海洋大气边界层上的过程进行预测预报。因此了解南海海洋大气边界层的结构特征,对于我们进一步了解南海天气尺度海气相互作用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通过对1998年在南海南部(6°15′N,110°E)和南海北部(20°29′39″N,116°57′48″E)的南海季风试验中定点科考船释放一天四次的探空观测资料分析得出,季风爆发前海洋大气边界层存在规则的日变化,在中午达到深厚。季风爆发后南海北部大气边界层日变化消失,南海南部依然明显。分析表明对其日变化起重要影响的是短波辐射;潜热输送对大气边界层高度日变化影响不大。与大气边界层厚度日变化相对应,南海南部边界层内水汽日变化明显,而南海北部较不明显。(本文来源于《热带海洋学报》期刊2009年02期)
南海季风爆发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利用NCEP再分析资料,计算和分析了南海季风爆发偏早年和偏晚年能量输送差异。结果表明:1)E-P通量输送区域性明显,高层200hPa和低层850hPa,高原西侧、中国中东部和中太平洋辐散偏强,高原主体、西太平洋和东太平洋辐合偏强;中层500hPa,基本都是辐散偏强或是辐合偏弱。2)E-P通量垂直结构差异明显,早年高原南侧高层辐合异常偏弱,中纬度中高层和高纬度低层辐散异常偏弱;早年中低纬度中高层西风异常减速,高纬度高层西风异常加速。3)高层温度场在西伯利亚、中国地区、北太平洋地区是异常偏暖,在中国东南部和俄罗斯中东部异常偏冷;中层和低层的分布相似,与高层刚好相反。高度场差异分布一致,早年在西伯利亚和北太平洋为高度场异常偏高,而在中国中南部、俄罗斯中东部和赤道中太平洋为高度场异常偏低;海温异常偏暖和偏冷的区域与850hPa温度场的分布非常一致。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南海季风爆发论文参考文献
[1].余荣,江志红.中国东部城市群发展对南海季风爆发影响的模拟研究[C].第31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S15副热带气象及生态环境影响.2014
[2].封彩云,余莲.南海季风爆发早晚年大气环流的输送异常Ⅱ:能量输送异常[J].高原山地气象研究.2014
[3].余莲,封彩云.南海季风爆发早晚年大气环流的输送异常Ⅰ:动力输送异常[J].高原山地气象研究.2014
[4].朱志伟,何金海.孟加拉湾低涡与南海季风爆发关系及其可能机理[J].热带气象学报.2013
[5].吴乃庚,林良勋,曾沁,伍志方,金荣花.南海季风爆发前罕见连续3场暴雨特征及成因[J].应用气象学报.2013
[6].周悦,刘宣飞,陈海山.青藏高原冬春积雪影响南海季风爆发的数值研究[J].热带气象学报.2011
[7].李香淑,郭学良,付丹红,杨保.南海季风爆发期间中尺度对流云带演变特征与持续性加强的机理研究[J].大气科学.2011
[8].孙启振,陈锦年,闫俊岳,张秀芝,黄磊.2008年南海季风爆发前后西沙海域海气通量变化特征[J].海洋学报(中文版).2010
[9].朱敏,左瑞亭,张铭.南海季风爆发与风向改变指数关系初探[J].气象科学.2009
[10].于晓丽,谢强,王东晓.1998年季风爆发期南海大气边界层的日变化[J].热带海洋学报.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