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金山现代农业园区建设理论与实践研究

上海金山现代农业园区建设理论与实践研究

张亚军[1]2004年在《上海金山现代农业园区建设理论与实践研究》文中指出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农业生产方式逐步由传统型向现代集约型方向过渡,作为现代集约型农业示范窗口的农业现代科技圆应运而生,并呈现快速发展的势头,上海金山区近年来也在借鉴学习过程中对现代农业圆的建设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本文将从金山发展农业现代园的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展开分析。具体而言,本文首先回顾了农业现代园发展的基本理论,探讨了农业科技园区的内涵、特点和类型,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发展现代农业科技园区的重大意义和作用;其次结合金山农业现代园区的发展实践,首先介绍了发展的背景,已经取得了成绩,在此基础上重点介绍了近年来关系园区发展战略的基础性制度工程—金山农业园区总体规划,并就园区的开发管理和运行特点进行了阐述,分析了当前和今后一阶段园区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建设目标:在此基础上,论文提出了四大政策建议:(一)明确目标,突出重点,发展符合国情、市情、区情的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突出五大原则;(二)强化农业高新技术创新成果和资本市场结合,加强国际交流和合作;(叁)近一步明晰关系,明确各行为主体角色定位;(四)强化园区内部创新意识,培育和打造园区核心竞争力。

刘颖[2]2012年在《农业区域特色景观资源的规划理论与实践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由于我国农业特色景观资源在快速城镇化进程中没有得到充分的认识和重视,或者采取的保护建设策略过于急功近利,导致农业特色景观资源发展良莠不齐。论文选取邹城市看庄金山大樱桃农业特色景观资源作为研究对象,再对国内外农业特色景观资源开发建设和保护相关文献的研究,和对我国现有农业特色景观资源开发建设典型实例调查的基础上,形成如下研究内容:首先根据农业特色景观资源的形成的机制,分析当前农业特色景观资源开发建设的历史机遇与挑战,从而为研究对象奠定理论基础;其次对邹城市看庄金山大樱桃农业特色景观资源的开发建设实践进行研究,主要内容包括:项目的背景及发展现状、发展机遇与存在的问题、开发建设的原则、园区的景观营造、开发建设的技术措施、建设管理和运行模式、与农业生产和旅游协同发展关系的探讨。最后通过对看庄金山大樱桃农业特色景观资源项目的实践研究,从而对农业特色景观资源的开发建设做出总结与反思。论文对邹城市看庄金山大樱桃农业特色景观资源的开发建设的研究,是以促进农业特色景观资源产业健康和谐发展为主要目标,以解决农业特色景观资源产业发展面临的结构性和制度性问题为主旨,以生态学理论作指导思想,采用生态学原理、环境技术、生物技术和现代管理机制的一个研究,力求探索出农业特色景观资源开发建设的科学思路,为以后农业特色景观资源的开发建设、运营管理提供一套富有理论和实践指导价值的发展模式。

殷文杰[3]2007年在《大都市郊区发展的理论与实践探索》文中研究指明“郊区”是城市行政区内,城市中心区以外的地域。城市发展进入大都市区化时代,郊区进入其发展的高级阶段,称作大都市郊区。城市由单中心向分散化发展,中心城区外围的郊区成为重点发展对象,成为大都市区综合发展的关键区域。因而大都市郊区的发展渐渐受到重视,对大都市郊区发展的理论与实践的探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分别从郊区空间结构演变、实现途径模式分析的理论探索到上海郊区发展的实证分析,对大都市郊区的发展进行了专门的探讨。首先通过系统的观点,结合郊区发展的历史现状和未来,阐明大都市郊区的形成和发展、动力机制、空间演化等规律,全面把握大都市郊区发展的空间过程;然后对大都市郊区发展的主要途径和模式进行了阐述,把握大都市郊区发展的内容、实现途径;最后以上海郊区发展的实证研究深化大都市郊区发展理论,并在实证分析的基础上提出破解当前郊区发展障碍的设想和思路。全文由以下9部分组成。绪论部分主要阐述选题依据和意义以及研究思路、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研究区域等。第二章为大都市郊区发展概述,廓清“郊区”概念和界定标准,阐释大都市郊区发展的内涵。第叁章为郊区发展的理论基础,介绍了郊区相关概念和郊区发展研究的相关理论,为大都市郊区的发展研究奠定基础。第四章从城市、郊区、乡村系统的发展角度,着重分析了郊区发展的历史规律、阶段性特征、动力机制;第五章着重分析了郊区空间演化过程和发展规律,从空间发展中揭示城乡融合是大都市郊区的基本空间特征,是发展的基础;第六章对大都市郊区发展的内容、途径、模式进行了总结和概括,郊区发展的主要内容包括城市郊区化发展、郊区城市化两大组成部分。主要通过郊区城市化、郊区城镇化、农村现代化叁种途径实现。第七章剖析解放后上海郊区发展的时空演变过程,系统阐述了上海郊区发展的过程、现状、动力、途径和未来发展面临的问题。第八章对浦东新区“功能区域”发展进行分析,浦东新区拟通过建立“功能区域”,打破城乡分割,激发郊区开发区与乡镇的联动发展,本章以其近叁年实践发展为基础,探讨了以“功能区域”这一特殊单元的管理为基础的城乡统筹发展的发展方向、未来模式和实现途径,为解决郊区发展中的城乡分割问题提供了实践依据和理论上的总结。第九章为理论总结与后续研究展望。本文主要创新点在于:运用系统的观点,在城市、乡村、郊区发展的综合视角下,以历史演变为基础,全面归纳总结郊区发展阶段理论;全面阐述了大都市郊区发展的主要途径:城市的郊区化发展、郊区乡村城镇化、郊区农村现代化。系统整合了郊区城市发展与农村发展,较为完整地将大都市郊区城乡融合发展的丰富内容给予展示;从发展阶段、空间演变、发展内容和途径指出大都市郊区的特征是从结构到内容的城乡融合体,城乡分割发展不适于大都市郊区的发展;指出开发区是中国大都市郊区发展的重要类型;论文进一步论证了促进开发区对周边经济、文化的带动作用是实现郊区城乡融合、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城乡统筹的重要环节,同时提出以“功能区域”为单位单元的行政管理体制创新,打破城乡分割,实现郊区统筹发展的途径和模式。

刘冬华[4]2007年在《面向土地低消耗的城市精明增长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中国正处于以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资源节约利用为特征的新型工业化和旨在消除城乡二元结构、推进城市集约发展的新型城市化的转型期。如何解决资源尤其是土地资源的破坏性增长问题是当前中国城市增长和发展道路中所遇到的困境之一。而在西方城市,基于紧凑、节约和持续发展的城市精明增长思潮正方兴未艾。因此,本文选取促进土地资源消耗低增长的视角作为研究我国城市精明增长的现实切入点。本研究在分析西方精明增长现有的理论、理念和实践基础上,对其理论内涵进行深入挖掘和探索,将其研究的物质空间视角转向城市土地低消耗的视角,构建出面向土地低消耗的城市精明增长理论模型,并借鉴国内外学者的已有研究成果和我国城市的现实情况对这一理论分解细化,进行合理的指标设计。然后以上海市为例,对基于土地消耗低增长条件下的上海市精明增长现状进行测算和分析评价,在以上理论和现实分析的基础上,通过情景分析方法合理预测上海市未来城市增长趋势,并提出相应政策建议。论文的研究成果和研究发现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突破了城市增长以物质空间为主的传统研究视角,构建出一套面向土地低消耗的城市精明增长理论框架和指标设计。根据城市精明增长理论的理论内涵,建立了包括城市增长总量、城市增长强度、城市增长循环和城市增长效益等四个指标的面向土地低消耗的城市精明增长的指标框架。其次,运用城市精明增长评价指标对上海市的城市增长进行实证研究。研究表明上海市城市精明增长各指标水平在国内城市居前,低于主要世界级城市,但各指标增幅较快;和其他城市建成区快速扩展的情况不同,上海市城市增长总量控制压力较小,而主要精力需要关注在增长强度、增长循环和增长效益等其他指标上;在现状研究基础上对上海市未来城市增长进行了惯性和适宜情景分析。最后,从约束上海地耗库兹尼茨曲线角度出发提出治理结构下的城市精明增长政策设计。研究证实了上海市人均土地资源消耗与人均经济产出之间存在先增长后减慢的地耗库兹尼茨曲线关系,且正处于曲线左方的上升期通道中;论文从约束上海地耗库兹尼茨曲线角度出发,对应城市精明增长四项指标分别从政府、市场以及公众叁方治理的角度进行针对性的政策设计。

潘文岚[5]2015年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研究》文中提出近年来,在党和政府的积极推动下,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重大进展和相应的成效。但总体上看: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仍滞后于经济社会的发展,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这一切已构成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瓶颈与制约。因此,必须加快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深入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理论与实践。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视阈来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是中国共产党在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教训,与时俱进地顺应世界生态文明运动潮流,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理论与实践的结果。本文首次将中国共产党领导人建国以来对生态文明的认识、思考及理论的演进划分为“从人与自然对立到人与自然协调”,“从人与自然和谐到美丽中国建设”,“从美丽中国建设到中国梦的实现”叁个重要阶段,对应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形成、发展与成熟的历史进程。从而回应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何以可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何以实现?”两大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之所以可能,是因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生态文明,而是在马克思主义生态价值观视域下,以邓小平理论、“叁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的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理论与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理论有叁大重要资源:一是马克思主义生态价值论——马克思、恩格斯的自然观、和谐观与发展观,以及生态社会主义理论与生态政治理论重要启迪;二是中国传统文化儒道释理论中蕴含的生态智慧;叁是中国共产党叁代领导人对环境保护、生态文明建设的认识、把握和思想上的逐渐成熟。因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理论是党和国家领导人集体智慧的产物。从可持续发展、两型社会构建到十六届叁中全会正式提出科学发展观,再到十七大将生态文明建设写入党代会报告,直至十八大提出“五位一体”社会主义建设总布局等理论形成过程,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理论形成、丰富并不断发展的过程。充分证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理论创造性地把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相结合,集古今中外相关理论自成一体,是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美丽中国建设为目标,实现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理论,为了最终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关键,在于转变中国经济发展模式和消费模式,这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必要前提。而全面推行和实施绿色GDP核算则成为转变经济发展模式的重要抓手,变“唯GDP论”为以绿色GDP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核算与评估指标,是彻底转变当前不合理的发展观、政绩观的重要方法之一,同时辅之以不断健全的环境政策与环境法律体系,以完善的制度保障绿色GDP实现,将生态文明建设置于制度的保障之中,推动“两型”社会的构建与美丽中国建设。由于消费模式的转型与发展模式转型相辅相成,因此,任何只重视经济模式转变而忽视消费模式转变的做法都是片面的、不科学的。在此,引入生态足迹理论来充分论证消费模式对生态环境产生的重大影响。对中国生态足迹报告的分析表明:我国日趋增长的消费生态足迹的主要来源于家庭日常消费、政府日常消费和固定资产形成叁大消费,尤其要说明的是:我国当前如日中天的网络购物生成“间接碳足迹”的增加,必须引起全社会高度重视并相应地加以制约。总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理论与实践需要“顶层设计、中层落实、基础行动”。顶层设计——不仅用宪法保障生态文明建设,而且将生态文明纳入政府决策,已而从宏观上实现经济发展模式转型(确立绿色GDP核算,构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大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中层落实——构建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完善决策制度、评价制度,落实管理制度和考核制度,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和用途管理制度,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实行资源有偿使用制度以及生态补偿制度,同时改革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体制,以制度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实现;基层行动——依靠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和协同行动。在培育全社会的生态文明意识和生态文化的同时,注重微观上消费模式的转型,促进以《循环经济促进法》为基本法的法律体系构建,加快出台绿色消费法、严格政府采购法并拟定合理的消费税,以保证并实现可持续消费,促进全社会基层民众自觉的、可持续消费的行动,是大力推行可持续消费的现实保障,更是实现消费模式转型的关键所在。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理论与实践的研究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必须依靠强有力的政治自觉。生态问题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的普遍关注的政治问题,生态危机业已成为政治危机的导火索。因此,高度的政治自觉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重中之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必须依靠强有力的制度建设。用完善的制度激励、引导社会各类主体积极投身生态文明建设之中,要依法制定更加严格的有关标准,建立与国际接轨的、适应我国具体国情的能效与环保标识认证制度,从而有力地推进与保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必须依靠培育全社会生态文化,培育生态文化的目的,就是要确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和保护自然的生态价值观。在全社会树立“环境保护优先”,形成以最少的资源消耗支撑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生态意识,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必须依靠发展模式与消费模式的转型。要着力于绿色GDP2.0的研究,使之全面客观地反映经济活动的“环境代价”,开展环境承载能力研究和生态绩效评估,为经济绿色转型提供重要的政策依据;要倡导绿色生活方式,引导大众在衣、食、住、行、游等方面向可持续消费转变。只有深入持久地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努力生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格局,才能真正开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新时代,才有可能逐渐扭转极为严峻的生态环境现状,为子孙后代留下可持续发展的绿水青山,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从而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成为实现中国梦的充分保证。

崔志华[6]2010年在《江苏欠发达地区县域生态建设理论与实践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县域生态建设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缩小城乡差距、改变城乡二元结构的重大举措,是摆脱区域发展困境的根本途径。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深入分析县域生态建设规划、生态县的概念、内涵和县域生态建设的理论基础,初步建立县域生态建设规划的理论体系,完善县域生态足迹模型和生态县建设指标体系的构建和评价方法,提出县域生态建设规划的模式。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和环境不公平指数对江苏欠发达地区的综合发展能力和环境进行分析,指出建设生态文明、走以生态经济为核心的新型工业化道路是江苏欠发达地区发展的必然选择,探讨欠发达地区生态建设的原理和方法。以赣榆县为研究地域单元,应用多学科理论与技术,采用资料收集和实地调查相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分析赣榆县县域复合生态系统的可持续状态,通过建立递阶多层次综合评价模型,应用相关分析法和指数综合加权法对赣榆县2000-2006年的生态建设进行综合评价,根据评价结果确定赣榆县生态建设的指标体系、建设目标和建设对策。在此基础上,提出解决区域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问题的措施体系,探索江苏欠发达地区县域生态建设规划的重点、措施与建设模式。

孙鹏[7]2011年在《中国大都市主体功能区规划的理论与实践》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日益加深的全球化进程和飞速发展的信息化技术带来的是全球范围内经济的大发展、经济活动的大融合。对人文地理学而言,传统的空间(如区域和城市)概念在这一新背景下发生了变化。区域不再仅仅是承载人类各种活动的被动空间单元,而成为国家参与全球分工和竞争的主要载体。区域品质成为衡量区域竞争力大小和吸引各种“流”进行汇聚的主要因素。区域内的核心城市在促进区域创新、提升区域品质以及增强国家竞争力等方面显得愈来愈重要。随着区域在全球化进程中地位的不断提升,中央政府在区域管理和控制方面的话语权则越来越少。区域规划成为政府加强对区域的管治、提升区域品质和全球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手段和途径。因此,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可持续发展、新区域主义、生态城市、紧缩城市等理念深刻地影响着主要国家区域规划的理论和实践。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在大经济区区划、行政区或跨行政区范围的区域规划实践方面进行了诸多尝试,对我国国土空间结构的形成和经济的快速发展起到了良好的支撑和引导作用。但是,基于计划体制“全国一盘棋”式的区域规划,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随着注重经济增长速度(GDP至上)的区域利益竞争的加剧,最终导致了全国区域开发的失序和集体非理性。传统的只注重经济增长的区域规划,不仅无法解决我国经济、社会、生态与环境等面临的突出问题,而且同国际上区域规划的主流理念和科学思想背道而驰。主体功能区规划正是作为新时期我国应对区域发展失序问题、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区域协调和可持续发展而提出的重要举措,是未来一段时期内我国进行区域规划和国土开发的指导思想和核心理念。然而,作为国家区域开发战略的主体功能区规划,在理论基础、体系和划分方法、绩效评价和管治政策等方面存在着一系列理论和现实问题,亟需作出科学的回答。区域问题历来就是人文地理学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对主体功能区规划的理论和实践体系的研究和构建势必成为人文地理学现阶段研究的主要命题之一。因此,本论文从人文地理学学科视野出发,以大都市这一全球化背景下最具活力和竞争力的空间单元为研究对象,系统探讨大都市主体功能区规划的理论体系和实施过程,全面辨析大都市主体功能区规划的理论基础、核心理念,探究大都市区主体功能区规划的基本特征,科学构建大都市主体功能区规划的指标体系,制定合理可行的技术路线等,为我国大都市层面的主体功能区规划的理论探讨和实证研究做出必要的补充。本文是笔者在攻博期间参与导师主持的以下相关课题研究的基础上完成的,这些工作为本研究的理论体系建构、调研访谈以及数据收集与处理等都提供了大量的支撑。这些课题具体包括: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研究(10ZD&01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基于生态文明的区域发展模式研究(41071093)”、上海市科技攻关项目“临港新城低碳城市实践区建设指标体系与建设导则研究(09DZ1200800)”、上海市科技攻关项目“崇明生态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08DZ1205600)”和上海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课题“上海市主体功能区规划(4805F440)”等。目前,国内对某一类空间单元的主体功能区规划的特征、理论支撑和方法进行系统研究的比较少,而从大都市层面对主体功能区规划的理论和实践进行系统分析的研究尚未出现。本文首先从全球化和“城市世纪”背景下区域、城市以及区域规划角色的转变分析入手,细致梳理了发达国家区域规划实践和理论研究的演变和发展过程,探寻发达国家区域规划发展转变的实践和理论特征,为新形势下我国区域规划理念的转变和主体功能区规划提供实践指导和理论解释。通过对我国区域规划和主体功能区规划研究现状的总结,阐明了本研究的立足点和意义;其次,在综合分析主体功能区规划的主要内涵和理念的基础上,结合大都市的基本特征,在系统评述区域空间结构理论、劳动地域分工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以及区域管治理论的基础上,构建了大都市主体功能区规划的基础理论体系;第叁,通过对发达国家区域规划发展现状和典型案例的分析,结合对中国区域规划发展演变历程的梳理和问题的总结,提出了现阶段我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应该关注的理念、方法、政策与危险,促进了主体功能区规划和国外先进区域规划思想和理念的对接;第四,在对大都市主体功能区规划的定义和内涵进行界定的基础上,提出了大都市主体功能区规划的顶层设计思想及体系架构;第五,运用复合生态系统理论和“压力—状态—响应”模型,结合省级主体功能区规划的指标体系和国内外重要的区域(城市)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构建了中国大都市主体功能区规划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选取城市化程度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均处于国内领先地位的上海市作为实证研究对象,对上海市主体功能区进行划分,以期为我国其他城市的主体功能区规划提供借鉴。通过对大都市主体功能区规划的理论和实践方面的研究,本文主要得出了以下结论:其一,与传统的区域规划相比,主体功能区规划基于功能分类实现了区际关系的平等化、区域发展目标的综合化、区域规划的科学化;其二,大都市具有区域多功能高度空间压缩集聚的特征,其主体功能区规划表现出更强的层次性;其叁,大都市主体功能区规划指标体系宜采用“压力—状态—响应”模型进行构建;最后,五类功能区划分比较切合大都市经济、社会、生态及环境发展的实际。

王萌[8]2016年在《节约型园林设计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社会的迅猛发展,资源短缺和生态环境问题进一步加剧,国家对于节约资源、能源和保护环境的重视也日趋突出,为了响应国家政策,城市建设部门采取节约型园林建设的规划思路与方法,符合我国节约型社会建设的要求,进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最终目标。园林建设包括了规划设计、施工建造、运营养护等各个环节,规划设计阶段是实现节约最大化的重要阶段,在我国节约型园林建设过程中存在着单项节约设计的问题,缺乏一定的系统性和综合性。本文通过对节约型园林的相关理论进行初步探讨,收集了国内外节约型园林的实践和案例资料,界定了节约型园林的概念,提出了节约型园林设计“叁节双控合一”的指导思想。通过对包括绿色建筑在内的城市部分绿化空间进行调研,参与佛山中信山语湖小区的前期设计和后期实地回访调查,结合相关理论知识,分析总结了园林设计在土地节约、资源节约、能源节约方面的应用方法和技术措施,最后对第十届中国(武汉)国际园林博览会的设计实践进行详细分析,选取了金口垃圾场生态修复工程、海绵园博水体设计、材料的生态回归故事、上海园等设计项目作为典型代表,深入分析其设计原理和方法,期望可以通过武汉园博园的案例,让人们更加具体、客观、全面的理解节约型园林。研究结论与展望部分总结了论文的研究成果及存在的不足之处,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和建议,并对节约型园林设计的普适性策略做出了展望。

黄毅华[9]2012年在《和谐社会视野下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文中认为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一脉相承。马克思恩格斯早在160年前就为我们描绘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图景,但并没有就如何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进行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现成的答案。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战略任务。建设生态文明,是党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方式重新审视后的重要举措,是一场涉及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价值观的深刻革命。生态文明建设首先要引导人们树立科学的生态文明价值观。而生态道德意识是建设生态文明的精神依托和道德基础。近年来,深圳市作为我国首批生态文明试点城市之一,积极响应党中央的号召,努力学习并在实践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在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以深圳市作为典型案例,开展和谐社会视野下的生态文明建设理论与实践研究,重新审视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基础,继续深化马克思主义生态观,梳理和谐社会与生态文明之间的关系,全面剖析生态文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探索和谐社会视野下生态文明建设的有效路径,具有十分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论文共分五个部分:导言部分回顾了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关于和谐社会、生态文明以及二者之间关系的研究成果,并简要介绍了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第一章从马克思主义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出发,剖析马克思主义自然观中的重要生态思想,深入发掘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在当代的普遍价值,探讨了如何在当前树立正确的生态观,如何正确认识“劳动”,以及和谐发展的内涵和意义。在此基础上,引入在和谐社会视野下生态文明的内涵和基本内容,分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应有的自然观和社会发展观。第二章从经济、法律、政策、自然地理、生态环境、文化氛围等多方面综合分析了深圳生态文明建设的优势和已有成绩,指出深圳生态文明建设在生态文明意识、生态文明制度、环境管理力度、城市创新能力、城市生态安全以及特区内外一体化等方面存在的问题。第叁章从和谐社会的视角出发,提出了深圳生态文明建设的指导思想与原则,归纳分析了生态文明建设的七项基本要素,并提出了具有深圳特色的十八项生态文明建设指标,涵盖生态经济、生态环境、生态文化叁个部分。第四章对适用于深圳的生态文明建设路径理论进行了思考,提出了涵盖八大领域的深圳生态文明建设实现路径,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七项主要保障机制。

李云水[10]2003年在《县办社区学院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文中指出发展县办社区学院是探讨农村教育整体改革与成职教资源布局调整、推进高等教育大众化向农村地区延伸和构建县级终身教育体系的有效途径,其意义是重大的。目前,由于缺乏理论研究,人们对发展县办社区学院还有许多模糊不清的认识,影响和阻碍了实践的进程。因此,加强县办社区学院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是当前支持和促进实践步伐的首要环节。 本文首先界定了社区学院的概念及功能;近而阐述了构建县办社区学院的理念和建立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并运用比较研究法,通过对美国社区学院发展及特点的研究,提出了可供发展县办社区学院借鉴的成功经验;最后针对县办社区学院质量及相关问题提出了建设性的对策。

参考文献:

[1]. 上海金山现代农业园区建设理论与实践研究[D]. 张亚军. 南京农业大学. 2004

[2]. 农业区域特色景观资源的规划理论与实践研究[D]. 刘颖. 山东农业大学. 2012

[3]. 大都市郊区发展的理论与实践探索[D]. 殷文杰. 华东师范大学. 2007

[4]. 面向土地低消耗的城市精明增长研究[D]. 刘冬华. 同济大学. 2007

[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研究[D]. 潘文岚. 上海师范大学. 2015

[6]. 江苏欠发达地区县域生态建设理论与实践研究[D]. 崔志华. 南京林业大学. 2010

[7]. 中国大都市主体功能区规划的理论与实践[D]. 孙鹏. 华东师范大学. 2011

[8]. 节约型园林设计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 王萌.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 2016

[9]. 和谐社会视野下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 黄毅华. 复旦大学. 2012

[10]. 县办社区学院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 李云水. 天津大学. 2003

标签:;  ;  ;  ;  ;  ;  ;  ;  ;  ;  ;  ;  

上海金山现代农业园区建设理论与实践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