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交换费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双边市场,交换费规制,动因,评价
交换费论文文献综述
徐杰玲,史言信[1](2018)在《美国、澳大利亚和欧盟规制交换费的动因及其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已确立银行卡清算市场开放政策,相应地,在市场开放条件下如何对银行卡清算机构实施监管成为一个新的现实课题,其中,对交换费的监管是其重要组成部分。长期维持银行卡清算市场开放的美国、澳大利亚和欧盟自世纪之交起先后不同程度地实施了交换费规制。研究表明,这些国家和地区实施交换费规制的动因要么不合逻辑,要么是对微观经济活动的过度干预,要么实际上是服务于域内主权国家间支付和经济一体化的战略需要;并且,由于理论基础本身不坚实,实际效果也不理想。有鉴于此,在银行卡清算市场走向开放的大趋势下,中国监管机构应考虑逐步放松而不是强化对交换费的直接规制。(本文来源于《江西财经大学学报》期刊2018年05期)
杨利华[2](2017)在《第叁方支付中交换费规则的反垄断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银行卡支付中的交换费规则一直是反垄断法实践中争论较多的问题。第叁方支付机构进入电子支付市场后,交换费规则面临一些新的问题,需要进一步分析其限制竞争的效果。银联在第叁方支付市场上通过各种手段要求第叁方支付统一接入其平台,维持其交换费利益,限制了第叁方支付市场中的竞争,减损了消费者福利,且不比第叁方支付直连模式更有效率。即便在2016年刷卡"新规"执行后,第叁方支付统一接入仍然会事实上有利于银行卡清算机构维持交换费利益。基于效率的原则,应采取第叁方支付机构与银行之间的直连模式,在政府指导价范围内由发卡行和第叁方支付机构决定其内部合理的交换费。(本文来源于《竞争政策研究》期刊2017年03期)
许华中[3](2017)在《商业银行银行卡的定价机制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纸质的货币支付方式已经难以满足社会的需求,以银行卡为代表的电子支付工具是一种新型的集多种功能于一体的支付方式,是传统的支付手段与信息时代相结合的物品,其凭借着支付快捷方便、效率高、安全性高等优势快速兴起,并广泛的应用于金融领域的各个方面;在银行卡的使用过程中主要涉及的就是货币的交易,由此使得人们对银行卡的收费关注度越来越高;同时银行卡定价的研究直接影响着我国金融改革的进行,影响着我国经济的发展,能够更好的促进消费。文章首先对学术界关于银行卡收费等相关研究进行了系统、全面的梳理和概括;其次阐述了银行卡产业的价格理论与发展现状,为下一步的研究提供理论与现实支撑;同时分析了银行卡产业具体的运行机制,认为具体的运行主要是在发卡行、收单行、买方和卖方四者之间进行循环;而其中银行卡产业的价格组成主要包括银行卡组织收入的网络接入费、双边市场中收取的交换费、发卡行收取的卡费、收单行向商户扣取的费率等;本文结合实际数据,在存在传统共谋假说和市场壁垒的假设下选取银行卡产业的市场绩效作为因变量,运用面板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市场绩效即银行卡组织依靠佣金收入和相关的手续费而获得的收益在很大程度上与银行发行的卡量有关;银行卡能够获取手续费的重要方式是通过银行卡相关产品功能的开发来实现的;随着网上银行及信用卡业务的不断发展,银行卡获取利润的方式更加多样化,利润获取空间更加广阔,银行卡组织开始注重对产品质量的提升,而不再是只关注量的提升;就国内银行卡市场而言,银行卡组织的总资产和市场绩效之间存在显着的正相关关系,银行卡市场的垄断程度对整个银行卡市场的绩效是负相关的,目前国内的银行卡产业开始从寡头垄断形式逐渐向垄断竞争形式发展,市场的相对集中程度在降低,规模较大发卡银行的市场占有率在降低,导致这些为数不多的、规模大的、占有率高的银行对市场的控制力度慢慢减弱,为了能够获取更高的利润,各个卡组织都在积极制定各自的产品定价策略。论文在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以下建议:对于银行本身要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服务水平,在商户中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不断增强商户的认可度和忠诚度,实现银行卡组织的期望价值;依据银行卡产业中商户进行银行卡交易的规模大小进行二级差别定价,在市场细分的基础上,针对每一特殊类型的商户,按照交易规模的大小不同进行划分,然后依据不同的交易额实行超额累计的定价方式;同时在技术上提升创新能力,要求各大银行必须摆脱以银行卡产品为中心的发展思路,以市场的发展为导向,将银行卡客户放在营销理念的中心位置,对银行卡客户进行详细的需求分析,充分挖掘客户的内在需求,同时不断将自身的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提高,从不同方面来满足客户多样化的需求(本文来源于《安徽农业大学》期刊2017-05-01)
史际春,徐瑞阳[4](2017)在《银行卡“交换费”集中定价的反垄断法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反垄断法如何评价银行卡刷卡消费中的交换费,实务及理论上均存有争议。银行卡清算产业具有典型的双边市场结构,交换费集中定价及其倾斜式价格结构是银行卡清算组织借以平衡各方需求及取得最优价格结构的手段,是相关市场正常运行的关键因素,具有经济合理性,并且能够提高消费者福利,符合反垄断法的价值目标。交换费集中定价的合理性分析是交换费之反垄断法规制的正当性基础,在网络经济条件下,合理性分析应以平等适用反垄断法为出发点,是基于具体产业特征的个案分析。(本文来源于《法学》期刊2017年01期)
李伟[5](2016)在《银行卡交换费差异化定价机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银行卡诞生于20世纪50年代,是传统金融业务结合电子信息技术于一体的新型金融产品。作为零售银行业务与现代通信技术相结合的产品,银行卡从其诞生起,就既不是一种简单的金融产品,更不只是信息技术的创新应用。传统上,银行卡产业主要由从事银行卡发行的发卡机构,为银行卡受理特约商户的收单机构,从事跨行信息转接服务的银行卡组织,以及银行卡的两端用户——持卡人和商户组成。从产业组织的角度,现代银行卡理论认为,由以上产业链组成的银行卡产业,是一个典型的双边市场以及拥有网络外部性。通俗的讲,银行卡市场是由银行卡组织这个中介平台,通过直接联系发卡和收单机构,以及适当的定价,使得持卡人和银行卡受理商户形成互动。可以说,双边市场理论至少部分解释了现有的银行卡产业组织模式,从而为了银行卡定价理论研究的重要出发点。根据发改委2013年发布的《关于优化和调整银行卡刷卡手续费的通知》,我国将商户分为叁大类、四小类,其中餐娱类费率为1.25%、一般类为0.78%,民生类为0.38%、公益类为0;与此同时,房地产汽车类和批发商户单笔业务交换费封顶为80元和26元;刷卡手续费最终按照7:2:1的比例分配给发卡银行、收单机构和银行卡清算组织。近年来,我国银行卡产业得到快速发展,现行的银行卡交换费定价机制在促进银行卡消费、改善支付环境的同时也逐渐暴露了一些问题及缺陷,如借、贷记卡实行同一计价标准逐渐不适应产业发展,不利于推进银行卡产业向纵深发展;现有定价机制没有涉及到网上购物、网络收单业务等网络支付价格机制;各行业间刷卡手续费价差大,容易造成Mcc码的套用等违法行为;刷卡手续费实行封顶收费不利于正常反映发卡银行成本和收益匹配关系等一系列问题越来越受到业界以及学术界的关注。因此,在新环境、新条件下,非常有必要对我国银行卡交换费机制进行研究,本文主要选取我国银行卡交换费差异化的定价机制研究,得出相关结论。本文首先基于国内外对银行卡交换费的研究,总结了银行卡产业网络外部性和双边市场的特征以及银行卡交换费定价、差异化定价的理论基础,对比我国现阶段银行卡交换费价格机制和国外银行卡交换费价格机制的形成的异同点,并通过理论分析和模型的推到验证了银行卡交换费对借记卡和信用卡实行差异化定价的必要性,与此同时,通过中国银联提供的银行卡交易数据建立的实证分析,得出了信用卡交换费比我国现行价格低估、借记卡交换费比我国现行价格高估的结论,并为我国银行卡市场健康持续的发展提供了建议。本文的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是绪论部分。在这章节,对论文的选题背景、研究意义、研究主要现状、研究方法进行阐述,同时对国内外关于银行卡交换费研究现状进行文献综述。第二章是研究的理论基础。阐明银行卡产业的基本经济特征、银行卡交换费定价的相关理论基础、以及差别定价理论。第叁章是阐述了我国银行卡市场的发展现状、特征以及我国现行的银行卡交话费价格机制和缺陷,对比国内外银行卡交换费定价机制的异同点。第四章构建Hottelling银行卡差异化定价模型,通过数学模型推导验证了银行卡交换费对借记卡和信用卡实行差异化定价的必要性,第五章通过中国银联提供的银行卡交易数据建立的实证研究,得出相关结论,并为促进我国银行卡市场健康持续的发展提供了建议。第六章对全文进行了总结并指出了本文的研究不足及未来研究方向。(本文来源于《西南财经大学》期刊2016-03-01)
陈丽莉[6](2015)在《移动支付协作模式发展研究——基于交换费视角》一文中研究指出移动支付是未来互联网支付的重要发展方向,然而移动支付特别是近场支付由于支付链条复杂,市场主体众多,在现实中至今尚未形成主流的业务模式和流程,本文借鉴银行卡支付领域的交换费概念,提出以交换费作为协调移动支付各运营主体利益关系的关键,并讨论了具体的移动支付流程和协作模式,以期对移动支付的发展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电子商务》期刊2015年06期)
姚梦娇[7](2015)在《银行卡产业交换费调整的经济效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随着消费者持有银行卡的意识增强以及POS跨行交易量的上升,与银行卡有关的各方利益参与者的矛盾冲突接连不断的出现,甚至有些地区出现商户们集体抵制受理银行卡的“罢刷”事件。尤其是2013年新的刷卡手续费标准的施行,以及2015年6月1日起Visa与Master Card等银行卡组织准入中国市场,这将会打破中国银联的垄断势力,并给中国银行卡市场带来一定的压力。如果不对这些现象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其产生的影响必定会阻碍我国银行卡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因此,本文在我国现有的银行卡产业制度的背景下,结合国内外的理论和模型的研究,基于一定的假设,对交换费的制定进行了探索式的研究,希望为我国银行卡产业的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本文首先在双边市场的基础上和Wright的博弈规则下介绍了银行卡产业的运作机制,同时剖析了银行卡产业交换费的发展历程,并分析讨论了交换费调整对消费者的成本转嫁,为下文的进一步研究提供理论基础;其次在结合中国银行卡产业的发展特点以及银行卡产业交换费的理论模型的条件下,分析了不同目标下影响交换费制定的因素,并研究了交换费对收单银行和发卡银行的经济效应,同时基于Hotelling模型分析了其对商户和消费者的经济效应;然后借鉴美国银行卡组织Visa与Master Card集中定价机制下影响交换费不断调整的原因,分析了我国银行卡产业交换费调整的影响因素,并根据我国银行卡产业的事实数据对交换费与市场竞争的相关关系进行分析,并指出目前研究中存在的困难和误差;最后针对得出的结论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本文来源于《天津商业大学》期刊2015-05-01)
王权,沈屹东[8](2014)在《网上支付市场交换费定价的博弈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多个发卡方与多个收单方时,交换费与发卡方和收单方的相对交叉网络外部性大小呈正相关关系。随着货币电子化进程演化,银行卡支付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将扮演愈发重要的角色。问题描述与条件假设线下支付交换费由人民银行[2012]263号文确定,按照其附件《银行卡刷卡手续费标准》进行执行。但是网上支付市场交换费定价并不遵循人民银行[2012]263号文的要求。为了研究网上支付市场交换费定价,我们首先要明确其交易流程与参与主体。流程概述:商户受理(本文来源于《中国物流与采购》期刊2014年08期)
杨玲[9](2013)在《基于双边市场理论的银行卡交换费定价》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达到对银行卡产业交换费合理定价的目的,本文在双边市场理论的基础上,结合目前的实际收费情况,建模讨论了定价机制;同时分析得出消费者的持卡消费总成本越高,需支付的交换费越少;扣率制定得越高,交换费的承担额就越少;对获益较高一端征收较多的交换费,以此来弥补另一端的损失,能够促使交易量实现最大化。(本文来源于《中国商贸》期刊2013年21期)
王子彬[10](2012)在《交换费的经济学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交换费是银行卡费用中最重要的一部分,也是商户与银行最容易起磨擦的部分。本文从银行卡产业的定价机制,交换费在银行卡组织中的作用,社会最优交换费等方面对交换费进行了经济学分析。(本文来源于《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期刊2012年09期)
交换费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银行卡支付中的交换费规则一直是反垄断法实践中争论较多的问题。第叁方支付机构进入电子支付市场后,交换费规则面临一些新的问题,需要进一步分析其限制竞争的效果。银联在第叁方支付市场上通过各种手段要求第叁方支付统一接入其平台,维持其交换费利益,限制了第叁方支付市场中的竞争,减损了消费者福利,且不比第叁方支付直连模式更有效率。即便在2016年刷卡"新规"执行后,第叁方支付统一接入仍然会事实上有利于银行卡清算机构维持交换费利益。基于效率的原则,应采取第叁方支付机构与银行之间的直连模式,在政府指导价范围内由发卡行和第叁方支付机构决定其内部合理的交换费。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交换费论文参考文献
[1].徐杰玲,史言信.美国、澳大利亚和欧盟规制交换费的动因及其评价[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18
[2].杨利华.第叁方支付中交换费规则的反垄断分析[J].竞争政策研究.2017
[3].许华中.商业银行银行卡的定价机制分析[D].安徽农业大学.2017
[4].史际春,徐瑞阳.银行卡“交换费”集中定价的反垄断法分析[J].法学.2017
[5].李伟.银行卡交换费差异化定价机制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6
[6].陈丽莉.移动支付协作模式发展研究——基于交换费视角[J].电子商务.2015
[7].姚梦娇.银行卡产业交换费调整的经济效应研究[D].天津商业大学.2015
[8].王权,沈屹东.网上支付市场交换费定价的博弈分析[J].中国物流与采购.2014
[9].杨玲.基于双边市场理论的银行卡交换费定价[J].中国商贸.2013
[10].王子彬.交换费的经济学分析[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