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货币政策间接调控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货币政策,货币,中介,目标,业务,银行,基础。
货币政策间接调控论文文献综述
丁冰[1](2012)在《货币被动扩张“大拐点”已至 央行调控易紧难松》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国新增外汇占款规模自去年四季度以来开始缩减。随着我国人口红利的衰减和经济增长放缓以及美国经济再平衡,未来我国外汇占款可能出现趋势性减少,货币被动扩张时代面临拐点。对此,社科院金融研究所所长王国刚认为,央行一直受制于外汇资产占比过大,其货币调控的能力和效(本文来源于《中国证券报》期刊2012-08-30)
叶凤仙[2](2011)在《间接调控模式下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实证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应用格兰杰因果、VAR模型、脉冲响应函数等当代主流的计量经济学的研究方法,采取2005年到2011年相关的经济金融月度数据分析在间接调控模式下我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结果发现我国货币政策效果不明显,但在基本调控手段中,利率调节是效果相对最好的货币政策。(本文来源于《中国集体经济》期刊2011年24期)
邵立[3](2011)在《略论间接调控模式下中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基于中介目标相关性和可控性的实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2000年1月~2010年3月间的月度数据,在向量误差纠正模型下运用格兰杰因果检验、脉冲响应函数和预测方差分解等方法,从中介目标的相关性和可控性的角度对中国货币政策影响实际产出的有效性进行了实证分析。实证结果表明,虽然信贷规模和货币供应量作为中介目标与实际产出都具有较强的相关性,但二者却容易受到非政策因素的影响,中央银行对其可控性较差,导致间接调控模式下的货币政策经常造成短期内产出的大幅波动。(本文来源于《经济问题》期刊2011年05期)
张晓慧[4](2008)在《走向间接调控的中国货币政策》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国务院的领导下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是中国人民银行的基本职责。中国人民银行成立60年来,一直以稳定货币、发展经济为己任。从1984年1月1日起,中国人民银行专门行使中央银行职能,逐渐完善货币政策体系,货币政策已成为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政策。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中央银行体制的不断完善,(本文来源于《中国金融》期刊2008年23期)
蒋丽君[5](2002)在《强化货币政策 间接调控功能》一文中研究指出加入WTO,我国金融业在五年内将逐步由加速开放转为基本开放,其中对银行业的开放相对较为彻底,证券、保险相对审慎。目前面临的形势是内有经济的结构性调整和通货紧缩,外有加入WTO后外资金融企业的进入和金融的市场化、国际化程度的进一步提高,下一步我国货币政策如(本文来源于《中国供销合作经济》期刊2002年06期)
水汝庆,孙国峰,张翠微[6](2001)在《货币政策间接调控的重要实践》一文中研究指出2000年,中国人民银行通过开展公开市场业务,调控基础货币总量,调节商业银行流动性,引导货币市场利率。公开市场业务与其他货币政策工具协调配合,实现了货币政策的既定目标,在金融调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作为主要间接货币政(本文来源于《经济日报》期刊2001-03-01)
林青[7](2001)在《“九五”——走向间接调控的货币政策》一文中研究指出“九五”是我国经济逐步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成功转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初步建立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的一个重要标志是在宏观经济调控方面由以直接调控为主,间接调控为辅转变为以间接调控为主,直接调控为辅。其中,作为我国宏观经济政策重要组成部分的货币政策亦从直(本文来源于《甘肃金融》期刊2001年01期)
黄健[8](2000)在《货币政策间接调控证券市场与证券市场运行影响货币政策效果的内在机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一、宽松的货币政策使股市 资金供应量持续增大 近期,中央银行对社会货币供应数量、结构的调整主要是通过间接影响股市资金量的变动实现的,也就是说,货币政策间接调控股市的结果,使证券市场的资金总量发生变化,即股市资金的存量和流量发生变化,最终改变社会货币供应总量及其结构构成。可以说,货币政策对股市的影响程度日渐加深。 (一)通过调低利率,增加股市资金供给(本文来源于《经济学动态》期刊2000年11期)
杨立平[9](2000)在《试论货币政策由直接调控向间接调控的转变》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作为宏观调控方式之一的货币政策也应由过去直接调控方式逐步向间接调控方式转变。本文对这种转变的必然性、转变过程中相应政策工具的完善以及配套环境的改革等进行了论述。(本文来源于《广东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期刊2000年03期)
全富波[10](2000)在《公开市场业务的困境及展望》一文中研究指出公开市场业务,是指中央银行通过在金融市场上公开买卖政府证券来影响商业银行准备金,从而调节货币供应量的一项政策措施。在西方国家,以政府证券作为交易工具,短期国库券已成为金融市场参与者与(本文来源于《上海金融报》期刊2000-09-02)
货币政策间接调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文章应用格兰杰因果、VAR模型、脉冲响应函数等当代主流的计量经济学的研究方法,采取2005年到2011年相关的经济金融月度数据分析在间接调控模式下我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结果发现我国货币政策效果不明显,但在基本调控手段中,利率调节是效果相对最好的货币政策。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货币政策间接调控论文参考文献
[1].丁冰.货币被动扩张“大拐点”已至央行调控易紧难松[N].中国证券报.2012
[2].叶凤仙.间接调控模式下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实证分析[J].中国集体经济.2011
[3].邵立.略论间接调控模式下中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基于中介目标相关性和可控性的实证研究[J].经济问题.2011
[4].张晓慧.走向间接调控的中国货币政策[J].中国金融.2008
[5].蒋丽君.强化货币政策间接调控功能[J].中国供销合作经济.2002
[6].水汝庆,孙国峰,张翠微.货币政策间接调控的重要实践[N].经济日报.2001
[7].林青.“九五”——走向间接调控的货币政策[J].甘肃金融.2001
[8].黄健.货币政策间接调控证券市场与证券市场运行影响货币政策效果的内在机理研究[J].经济学动态.2000
[9].杨立平.试论货币政策由直接调控向间接调控的转变[J].广东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0
[10].全富波.公开市场业务的困境及展望[N].上海金融报.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