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锦[1]2008年在《东北地区高校校园绿地景观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东北叁省地处我国最北部,气候特点鲜明,不利的环境因素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大学校园景观的建设与发展。因此,本文以东北地域特征为出发点,对校园绿地景观设计进行研究,结合实际问题与规划案例展开论述,探索东北校园绿地景观设计的原则与方法。全文主要分成五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主要介绍了论文研究的背景和研究的意义,归纳出大学校园景观的发展历程及相关研究的概况,提出了论文研究的方法与内容。第二部分主要对论文设计的相关定义与问题进行了论述,探讨了校园绿地景观的定义、主要功能及设计应用的基本理论,分析了大学生心理、行为特征与校园环境之间的关系,探讨了东北地域特征及其对校园生活、校园规划两个方面的影响。最后,通过实际调研总结出现今我国东北校园绿地景观建设中存在的不足。第叁部分提出了在东北校园绿地景观设计中应遵循的基本原则:人性化、生态化、个性化。其中人性化应满足师生对校园绿地景观安全性、功能性、舒适性和参与性的要求。提高东北校园环境质量,遵循生态化设计原则,要以树木为主,追求绿量的最大化;保护校园生物多样性;追求校园景观与自然环境的协调一致;节约资源,善待环境,同时,注重硬质要素的生态化设计。论文针对东北校园景观建设特色缺失的问题提出了个性化的设计原则,应从地域特色、校园特色和时代特征叁个方面体现。第四部分是将上述基本原则渗透到东北校园绿地景观设计的各个方面,全面而详细地论述了东北校园绿地景观中不同功能分区、形态空间、景观构成要素的设计要点,尤其针对冬季景观设计中存在的难点提出了具体的解决方法。第五部分为实证部分,通过作者实际参与的东北农业大学绿地景观规划设计案例,具体阐述了论文研究的内容。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在大学校园景观设计中,不同地域的大学所遇到的实际问题不同,本文充分考虑东北地域特征对校园景观设计的影响,分析利与弊,探索出解决矛盾的原则及方法,这在今后一段时期内对东北大学校园绿地景观设计与环境建设产生极为深刻的影响和重要的指导作用。
常俊丽[2]2012年在《中西方大学校园景观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全球化、知识化和信息化的时代,高等教育走向国际化的同时,高校的教与学的方式、环境设施的需求与设置、大学生的行为方式多样性、社会需求都在发生着动态变化,作为校园载体的景观将会随之变化,这些变化对校园规划和建设提出新的挑战,需要设计者的认真研究和探索。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历史悠久,校园景观作为教育的室外场所一直处于发展变化中,本国校园景观的研究可以促使校园文脉的传承,对西方的研究可以吸取精华,有利于建设我国校园景观。论文共分四部分进行阐述:第一部分为提出问题的课题及概念研究:在第一章绪论中通过对大学生数量的增加、高等院校的增多、校园环境景观的教育功能、大学校园在“借鉴”中发展及大学校园景观在比较中发展的分析,论述了选题的源起,同时在研究国内外已有的相关理论基础上,归纳了研究的内容、方法、概念及研究遵循的理论框架。第二部分为分析问题的中西校园景观研究:第二章是西方大学校园景观研究,包括西方古代大学校园景观的起源、形成与发展,以及根据世界教育中心转移分别以意大利、法国、英国、德国和美国为分析对象,研究各个国家的代表性大学校园景观。第叁章是梳理中国大学不同时期的代表校园景观,总结景观特征及发展趋势。第叁部分为分类归纳:第四章是总结影响大学校园景观的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第五章是根据校园造景要素分类,总结地形、水体、植物、环境设施以及雕塑小品的景观形式与特征。第六章是按照城市意向分类从道路、区域、边界、节点和标志分析校园景观意向。第七章是总结大学校园景观空间布局和类型。第四部分为研究总结:第八章是在分析、归纳的基础上进行案例的景观实践,包括西方和中国各一所大学校园景观的规划设计与研究。第九章是在前面理论与实践的基础上总结中西大学校园景观的异同,提出借鉴城市规划理论、功能多样化、生态化、城市化、互动化、国际化、旅游化和避震减灾的校园景观发展趋势。通过对国内外大学校园景观规划建设的相关理论研究成果、实践经验的分析和对比,提出大学校园景观需要在比较、借鉴中发展。
张春慧[3]2004年在《大学校园绿地景观规划与设计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大学作为人才的摇篮,文化的绿洲,其绿地景观的规划设计既有普通绿地规划设计的一般性,同时,也有一定的特殊性。作为文化的物质载体,大学校园的绿地景观应能反映出大学的精神内涵。本文结合国内外诸多参考文献、国内外发展状况、国内外诸多大学规划设计案例分析及实地调研,研究探讨了大学校园绿地景观规划与设计的原理、原则及相关理论,并结合有关规定及规划设计要求总结归纳了绿地景观的规划设计的主要内容,由此深入研究了大学校园绿地景观规划与设计的层面和方法。本文主要从绿地景观的规划设计和校园文化塑造两个方面探讨了大学校园景观规划设计的具体方法与要点,提出大学校园绿地景观规划设计应结合大学的性质、办学宗旨,通过充分研究大学的自然、历史、文化等方式以绿化的手段塑造文化意境,体现大学独特的人文内涵,这正是大学绿地景观规划设计和本文研究的精髓所在。最后,通过作者实际参与的哈尔滨商业大学绿地规划设计的案例具体阐述作者的研究内容。大学是社会进步的动力源泉,校园环境对学生的发展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本文从高等学校历史文化及师生心理需求和行为特点出发,研究规划设计高品位、深内涵的绿化空间环境,这在今后一段时期内对大学校园绿地景观的规划与设计将产生极为深刻的影响和重要的指导作用。
张锁成[4]2008年在《河北农业大学校园绿化评价研究》文中提出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大学作为一个不断前进发展的群体,扩招、并校和开放式办学等新机制的引入,将高校和社会化大环境完全的、紧密的结合在一起,由此也引发了发展高校校园环境建设的热潮。这就为高校校园绿化环境建设提出了机遇和挑战。大学校园的规划与建设已经引起学校和社会的关注,但是相关探讨大多还只是停留在总体规划的理论或建筑布局的调整上,而对校园绿地景观规划设计的重视程度还远远不够,而对于如何运用绿地景观体现校园独特的文化氛围的研究就更少。本文通过研究大学校园绿地规划设计的发展历程、规划原则、方法,探讨适合当前高等教育体制和社会发展、体现高层次文化特色的大学校园绿化理论,可对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我国大学校园绿地规划与评价提供参考依据和理论支持。本文以大学绿地系统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广泛的查阅国内外大量文献及相关数据资料,阐述了当今国内外大学校园绿地规划研究现状,并找出目前尚存在的诸多问题。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大学校园绿地规划对校园人生活、学习的重要性及其今后的发展趋势。本文运用比较研究、综合分析和实地调研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并以景观规划学、植物学、生态园林学、心理学及环境行为学为理论依据,阐述了大学校园绿地生态效应及非生态功能、规划原则、绿地分类及不同功能分区的植物景观特点。本文在调查了多所大学校园绿地规划的基础上,以河北农业大学东校区作为实例,重点分析了校园绿化影响因素,先从整体绿化概况入手,阐述和分析了河北农业大学东校区绿化植物的种类组成、季相搭配、比例构成及配置层次;然后根据其具体绿化情况对不同功能分区的绿化植物种类及景观特点进行了多层次、多方面的详细分析,得出河北农业大学在校园绿地规划中重点存在的问题:(1)河北农大东校区校园绿地规划在树种比例方面,部分需要进行调整;在群落层次上有待完善;(2)河北农大东校区校园绿地规划在功能分区上不够明确,某些功能分区存在着规划不合理、管理力度不够等问题。根据以上两个主要问题,本文给出了给出了针对性建议。
高鹏[5]2012年在《医学类高校校园绿地景观设计研究初探》文中指出在知识经济的时代,新知识新经济多方面迅猛发展,面对知识经济狂潮的袭来,世界范围内的高等教育理念随之出现了相应的转变。社会对人才的教育培养、知识的创造传播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高校,作为高等教育的实施机构,已不仅仅承担着基本的教学任务,更兼具着知识的创造、转化等重要任务。一方面,其办学理念、师资力量等对人才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另一方面,高校校园绿地景观环境的育人作用也不容小觑。高校校园环境是人文精神和校园文化内涵充分展现的重要载体,结合了现代办学理念的高校校园绿地景观能够更好地烘托浓厚的校园人文精神与文化内涵,在一定程度上给人以感染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更加有利于学生人格塑造、品德品行的培养,同时,也能为高校树立独特的风格形象。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不断深化和改革,全国高等学校的数量和招生规模呈直线上升,高校校园环境建设越来越引起社会的关注。但不难发现,如今的高校校园绿地景观,无论是何种类型的高校,其校园绿地景观更多的出现了“千校一样,个性平庸”的建设现状。事实上,各类高校都有着特有的文化底蕴和专业特色,其校园绿地景观完全可以拥有自己的建设特色,如此营建的校园绿地景观在专业人才培养教育上的优势更为突出。我国医学类专业普通高等本科院校及高等职业院校共计600余所,医学类高校是国家医疗服务人才来源,也是医学科学研究的核心,因此,如何结合该类高校的文化底蕴和专业特色,如何更好地建设医学类高校校园绿地景观成为了值得关注的问题。本文主要通过文献查阅与调查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分析国内外高校校园绿地景观发展现状,归纳总结高校校园绿地景观的基本功能特性,从整体上把握高校校园绿地景观的基本概念和内涵,同时对各类型高校校园绿地景观的共性及个性现状进行分析,提出医学类高校校园绿地景观建设的切入点及研究的必要性;针对切入点及必要性,提出医学类高校校园绿地景观设计的目标及原则;从个性突显、提高校园绿地景观可识别性的角度出发,得出医学类高校校园绿地景观的叁个设计要点,旨在为医学类高校校园绿地景观的建设和发展提供理论依据。通过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通过对国内外高校校园绿地景观建设情况进行基础性分析后,得出了高校校园绿地具有辅助教育、传承文化、美化场所及改善环境等四个基本功能特性。2.从高校校园绿地景观建设的影响因素、高校校园绿地景观组成的景观要素以及高校性质等多个方面分析了高校校园绿地景观建设的共性与个性问题。由此得出,要充分挖掘医学类高校的历史传统、办学理念、校园精神、校风校训等精神建设的基础,深入研究如何以医学类高校校园绿地景观为载体,将这些精神建设基础融入其中,方能打造出可识别性强、个性突显的医学类高校校园绿地景观。3.通过上述相关的基础性研究,得出了医学类高校校园绿地景观研究的必要性,即彰显校园绿地景观的个性化,提高识别性;注重文化内涵,寓教于景,加强人文关怀。4.提出了建设个性突显,可识别性强;文化传承,辅助教育;人本思想,可持续发展的医学类高校校园绿地景观的设计目标,以及包括个性化原则、功能性原则、生态性原则、可持续发展原则、美学原则及安全性原则等原则在内的设计原则,并充分发掘医学类高校的自然因素、人文因素、文化因素,从中实现个性化,为医学类高校校园绿地景观设计提供了理论基础和依据。5.从个性突显、提高校园绿地景观可识别性的角度出发,得出医学类高校校园绿地景观的叁个设计要点,即植物景观配置、公共空间营建及雕塑小品设置叁个方面进行个性化校园绿地景观建设。针对校园本身的专业性质,在植物材料选择上,应用了大量的药用植物,既强化了校园内绿地植物景观的教育作用,又加强了其可识别性。在医学类高校校园绿地景观中设置雕塑时,应充分挖掘当地和高校自身的医学历史文化,设计相符的雕塑,以展示校园文化,突显个性,使其成为学校的标志,提高了校园的可识别性。
李茂荣[6]2014年在《大学校园景观评价研究》文中认为近年来,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中国高等教育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各高校的大幅扩招,许多大学都面临着改建、扩建甚至是新建校区的问题,在全国各地纷纷建立了规模大小不一的大学城,这对大学校园的布局和景观规划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虽然高校景观规划设计在理论与实践方面取得了较好的进展,以及很多有益的经验,但在在建设过程中也滋生出一系列的新问题,比如布局的不合理,生态性及人性化设计的缺失、绿地景观植物配置不合理等。本文通过学习国内外景观设计与评价的相关理论,尤其是校园景观设计与评价方面的相关理论:景观规划相关概念的界定如景观、大学校园景观、景观规划、大学校园景观规划、景观生态格局等;大学校园景观布局与评价的七条基本原则,分别是整体性原则、功能性原则、生态性原则、可持续发展原则、以人为本原则、文化性原则、独特风格原则;大学校园景观的构成要素及影响因素分析,构成要素包括抽象空间要素和具体空间要素,影响因素包括自然因素、人文因素和社会因素。并对山东师范大学长清校区(新校区)和校本部(老校区)的校园景观布局情况进行了实地考察。根据研究区的特点,将理论研究与调查实践相结合,在地理信息系统、景观生态学和景观设计与评价等技术和理论的指导下,利用定性和定量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山东师范大学校本部和长清校区进行了校园景观生态格局分析以及各功能分区的景观评价研究,得出新老校区在景观布局方面存在的问题,从而提出更为合理的规划建议和思想,以期为以后大学校园景观规划设计提供有效的参考。具体结论如下:首先通过定量分析,得出两个校园景观布局结构基本合理,主要表现为:(1)绿地景观,特别是长清校区人工湖及周边绿地、校本部校前区广场绿地以及曦园怡园绿地提高了整个校园的环境质量;(2)廊道密度较高,即景观内各斑块可达性较高;(3)景观结构较为稳定。同时,校园景观的异质性还存在不足,主要表现为多样性和均匀度较差。因此,可以增加绿地斑块的物种种类;采用乔、灌、草多层次垂直绿化,提高绿化质量;加强宿舍区绿化;增加绿地廊道长度等来提高校园景观环境的质量。然后结合对两个校区景观的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得出在大学校园景观规划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人性化和生态性设计欠缺;校园景观环境设计特色不够突出;景观绿化手法落后,美感度不高;更多的注重形式,削弱了功能需求。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几点建议:功能分区的布局要转变;化整为零,分散布局;设置多样性的交往空间,创造信息交流场所;规划建设绿色生态型校园;科学合理的进行植物配置。
周晨[7]2006年在《高校校园可持续植物景观设计探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高校校园的精神内涵在于历史的沉淀,植物作为不断生长的生命体,其景观不仅可以形成一个环境优美的校园环境,更重要的是构建一个轮廓明确的校园交流场所,一种师生之间精神平等交流的心灵空间。高校校园植物景观设计,既要运用植物来营造视觉艺术美的景观;又要从植物群落结构、植物的地域特征、生物的多样性、植物的生态演替原理等方面体现校园生态的可持续发展;同时还要从高校校园的使用人群出发,满足其行为和心理的需求,创造出具有高校校园文化特色的植物景观。因此,高校校园的可持续景观设计,包含着艺术、文化、生态、科学、行为心理等领域上的景观甚至更深更广的含义。本文通过对影响高校校园植物景观的自然因素、人文因素和社会因素的综合分析,提出了高校校园植物景观设计的功能性、文化性、科学性、经济性、艺术性等原则;通过对各高校园绿地景观、使用状况的调查与分析,提出了高校校园植物景观设计的方法与模式:适合高校校园的植物空间有开敞型植物空间、半开敞型植物空间、覆盖型植物空间和封闭型植物空间等类型;适合高校校园的植物景观有开阔的草地、小树林、树丛、林带等形式;高校校园分为前门区、教学科研区、学生生活区、校园道路等区域,不同功能区对植物景观有不同的要求,设计中应对各功能区区别对待;高校是教育、科研和对外交流的场所,植物景观设计应与植物科学研究相结合,通过自然保护区域和植物园的设计,为教学和研究提供素材,创造别具一格的校园风景。
郭桂飞[8]2006年在《大学校园绿地景观规划与设计的研究》文中指出大学作为人才的摇篮,文化的绿洲,其绿地景观的规划设计既有普通绿地规划设计的一般性,同时,也有一定的特殊性。作为文化的物质载体,大学校园的绿地景观应能反映出大学的精神内涵。本文结合国内外诸多参考文献、国内外发展状况、国内外诸多大学规划设计案例分析及实地调研,研究探讨了大学校园绿地景观规划与设计的原理、原则及相关理论,并结合有关规定及规划设计要求总结归纳了绿地景观规划设计的主要内容,由此深入研究了大学校园绿地景观规划与设计的层面和方法。本文主要从绿地景观的规划设计和校园文化塑造两个方面探讨了大学校园景观规划设计的具体方法与要点,提出大学校园绿地景观规划设计应结合大学的性质、办学宗旨,通过充分研究大学的自然、历史、文化等方式以绿化的手段塑造文化意境体现大学独特的人文内涵,这正是大学绿地景观规划设计和本文研究的精髓所在。最后,通过作者实际参与的浏阳校区绿地规划设计的案例具体阐述作者的研究内容。大学是社会进步的动力源泉,校园环境对学生的发展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本文从高等学校历史文化及师生心理需求和行为特点出发,研究规划设计高品位、深内涵的绿化空间环境。这在今后一段时期内对大学校园绿地景观的规划与设计将产生极为深刻的影响和重要的指导作用。
宋爽[9]2016年在《基于景观图式语言的校园景观规划设计研究》文中指出随着当代社会的发展进入知识经济时代,高等教育在推动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浪潮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因此大学校园建设在经济推动、文化促进、政策导向下获得了飞速发展。自20世纪以来,中国的设计师始终在努力探索着自己的话语系统,力求提炼我国建筑、规划、景观中的设计语汇和生命精神。基于此本文引入了图式语言的思想,为校园景观的构建提供新的设计途径和理论支持。本文分为理论研究和设计实践两个部分。前叁章节理论研究部分在交待了研究的背景、目的、意义、方法等的基础上,对景观、图式语言、景观图式语言等概念进行阐述和辨析,界定校园景观规划设计和民族特色的景观表达,并对国内外关于图式语言和校园景观规划设计的研究进行综述。同时选取国内外关于校园景观规划设计和传统文化传承等五个不同侧重点的案例进行分析总结,为设计实践提供启示和指导。第四、五章节为第二部分,在第一部分的基础上,首先研究中国民族组成及其特色,同时归纳提炼基于中国民族特色的图式语言,而后进行中央民族大学新校区校园景观规划设计,从不同尺度上融入第四章研究成果,在宏观、中观、微观叁个层面实现图式语言的景观转译,进而实现我国民族文化特色以校园景观规划设计为载体的传承与发展。最后第六章总结了本文的研究成果与存在的不足,并对基于景观图式语言的校园景观规划设计的进一步研究做出展望、提供更多思路与可能。
贾思睿[10]2017年在《郑州龙子湖高校园区校园景观评价与分析》文中研究指明郑州龙子湖高校园区位于郑州市郑东新区,拥有14所高校,公共景观建设良好,环境优美。经过近几年的开发建设,该园区的高校校园景观设计有了良好发展,同时也存在许多问题亟待解决。郑州龙子湖高校园区是郑东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人才输出、提升郑州市城市形象、带动周边区域发展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因此,开展对郑州龙子湖高校园区校园景观的评价与分析具有重要意义。本篇论文以上述现状作为背景,研读国内外校园景观相关理论,对高校校园景观的相关概念进行界定,并探讨研究高校校园景观设计原则。在此基础之上,提出高校校园景观评价指标体系,从校园总体布局、校园建筑景观、绿地景观、水体景观、硬质景观五个方面出发,细分为校园景观文化性、校园景观生态性等22项指标。运用层析分析法计算出各项指标权重,结合专家问卷打分构建评价模型,充实校园景观评价体系的内容。本文以郑州龙子湖高校园区内的高校校园景观为研究对象,以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河南中医药大学为具体评价对象,得出如下结果: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得分6.5108,为较好等级;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得分7.6011,为较好等级;河南中医药大学得分5.4626,为一般等级。评价结果与调研实际情况相符合,证明了评价模型的科学合理性。结合实地调查和评价结果,归纳郑州龙子湖高校园区的优势所在,并总结得出该园区校园景观存在的问题:(1)校园景观空间类型单一,利用率低;(2)预留用地荒芜;(3)忽视校园景观的教育作用;(4)景观设计手法缺乏新颖性;(5)植物造景缺乏艺术性。针对存在的问题,为郑州龙子湖高校园区校园景观设计提出优化建议:(1)营造多样性的交往空间;(2)合理利用预留用地;(3)构筑文化内涵丰富的校园景观;(4)继承创新,灵活运用设计手法;(5)优化植物造景。通过本文为该园区今后的景观提升、改造提供有参考价值的建议,对高校校园景观设计的建设发展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 东北地区高校校园绿地景观设计研究[D]. 李锦. 东北农业大学. 2008
[2]. 中西方大学校园景观研究[D]. 常俊丽. 南京林业大学. 2012
[3]. 大学校园绿地景观规划与设计的研究[D]. 张春慧. 东北农业大学. 2004
[4]. 河北农业大学校园绿化评价研究[D]. 张锁成. 河北农业大学. 2008
[5]. 医学类高校校园绿地景观设计研究初探[D]. 高鹏. 东北农业大学. 2012
[6]. 大学校园景观评价研究[D]. 李茂荣. 山东师范大学. 2014
[7]. 高校校园可持续植物景观设计探讨[D]. 周晨. 湖南农业大学. 2006
[8]. 大学校园绿地景观规划与设计的研究[D]. 郭桂飞. 南京农业大学. 2006
[9]. 基于景观图式语言的校园景观规划设计研究[D]. 宋爽. 北京林业大学. 2016
[10]. 郑州龙子湖高校园区校园景观评价与分析[D]. 贾思睿. 广西大学. 2017
标签:建筑科学与工程论文; 林业论文; 大学论文; 景观设计论文; 大学规划论文; 生态环境论文; 景观生态论文; 景观植物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