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依苹热线之打工诗札(论文文献综述)
王欣怡[1](2018)在《论当代“新工人诗歌”创作主题的多元性》文中提出中国诗歌文化源远流长,作为当代诗歌中根生于民间的一支,“新工人诗歌”与过去千百年来辉煌灿烂的诗歌文明,尤其是以《诗经》和乐府民歌为代表的民间诗歌传统一脉相承。这些诗歌不仅源于新工人对现实生活的深刻体验,真实地记录了他们的苦乐得失,更是学者们研究当代中国广阔复杂的社会生活、反思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乡巨变的重要凭证。本文在文献综合与整理研究基础上进行文本细读,结合社会文化背景,深入“新工人诗歌”内面,厘清诗歌中复杂的主题意蕴,从“城乡”“情感”“生命”三个角度深入探寻新工人诗歌的主题表达,以之触摸“新工人诗歌”的时代脉搏与生命精神。全文共三章,第一章“漂泊的人生感受”写“新工人诗歌”的城乡主题,通过分析表现新工人在城市中贫困窘迫、辛劳疲惫,回到农村面临家乡变迁、农村衰颓的诗歌内容,概括出新工人徘徊于城乡之间的漂泊主旨。第二章“孤独的心灵体验”介绍“新工人诗歌”的情感主题,主要包括社会关系的淡漠和家庭关系的疏离,强调新工人因与社会断裂、与家庭脱离而找不到归属感,陷于心灵世界的幽晦和孤独。第三章“超越的人生态度”围绕“新工人诗歌”的生命主题展开,从现实和理想之间的矛盾冲突入手揭示新工人生命现实的失落与压抑,通过解读“新工人诗歌”中带有“正能量”的诗歌,突出新工人诗人对劳动价值的思考、对人生理想的追求和对未来的期待。结语部分总结“新工人诗歌”多元主题下自我审视和烛照时代的独特价值。“新工人诗歌”关注现实、体察民间疾苦,体现了自我精神世界与外在社会场域的激烈碰撞,是当代新工人越过阶层鸿沟,直击社会生活、追求思想境界的时代心史,也为当代中国构建和谐社会、实现乡村振兴开辟了难能可贵的诗学视野。
本刊编辑部[2](2002)在《《创业者》二十 周年特辑》文中认为前言从1982年到2002年,创业者杂志走过了20年的风雨历程。而这20年恰恰是我国改革开放风起云涌,社会制度发生深刻变革的时代。从《广东劳动工资研究》到《广东劳动》再到《创业者》,我们有的同事已经退休了,有的同事另谋高就了,我们又补充进了新鲜的血液,但我们这“铁打的营盘”从来没有改变,我们的初衷没有改变,那就是我们创刊时就定下的宗旨:服务企业,服务劳动者,服务劳动制度的改革。在这一宏旨下,我们纪录了发生在劳动领域的一系列变革,从全员劳动合同制,到企业制度的改革;从国有企业兴衰,到民营企业的崛起;从劳动法的实施到劳动者权益的维护,从待业、下岗到失业,在这些过程中,我们力求做一个见证者。在纪念创刊20周年的日子里,我们一直在想,以一种怎样的方式来报答长期以来给予我们厚爱的读者。经过编辑部全体同仁的讨论,我们决定推出这样一个专题,希望能起到纪念的作用。不管以后怎么样,对于劳动保障领域发生的一切,我们都将继续我们的纪录,以我们的方式。
依苹[3](2001)在《依苹热线百期感语》文中指出 还在上个世纪,8年前,依苹热线(时为“相会在工余”)正式开栏,到这一期,已经整整一百期了。在这不算长的时间里,依苹认识了不少可爱、可敬的打工兄弟姐妹们,没有他们对依苹热线的支持与鼓励,依苹热线是不可能走到今天的。
陈小雅[4](2002)在《依苹热线之打工诗札》文中研究指明 情人节专号在依苹收到的大量诗稿中,抒发过客心态和吟诵爱情是两大主题,占了其中的绝大部分。在这个情人节之际,依苹选取了其中一些抒写爱情的诗稿,一是应景,更主要的是要让诗友们有这样一个园地,表达他们内心那份纯真的爱情。
二、依苹热线之打工诗札(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依苹热线之打工诗札(论文提纲范文)
(1)论当代“新工人诗歌”创作主题的多元性(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新工人诗歌”现象观察与概念界定 |
二、本课题研究现状及选题意义 |
三、本课题研究方法及学术目标 |
第一章 漂泊的人生感受:“新工人诗歌”的城乡主题 |
第一节 寄居城市的境遇书写 |
一、“工资永远赶不上物价的上涨”:倾诉都市生活的困窘 |
二、“身体像散架的机器”:低吟异化劳动的疼痛 |
第二节 荒芜的家园经验知觉 |
一、“村庄里建起了许多楼房”:摹绘家乡风物的变迁 |
二、“身陷另一种意义的清贫”:慨叹农耕文明的衰败 |
第三节 漂泊的城乡生活图景 |
一、“漂泊是他们的宿命”:飘散流离的青春与无处安置的暮年 |
二、“我又要去何方”:物理空间的漂泊与心理空间的迷惘 |
第二章 孤独的心灵体验:“新工人诗歌”的情感主题 |
第一节 折射社会关系的淡漠 |
一、“铁一样的沉默与孤苦”:龃龉迭生的劳资关系 |
二、“她们面无表情地走进厂房”:冷眼旁观的工友关系 |
第二节 透露家庭关系的疏离 |
一、“破碎的婚姻”:名存实亡的婚姻关系 |
二、“忍疼从亲情里拽出自己”:渐行渐远的亲子关系 |
第三节 宣泄根植内心的孤独情绪 |
一、“融合掉自己”:拷问人与世界的联系 |
二、“不要去踩死一只蚂蚁”:呼唤情感温度的回升 |
第三章 超越的人生态度:“新工人诗歌”的生命主题 |
第一节 表现生命现实的失落与压抑 |
一、“鲜血淋淋就是我们面对的生活”:渲染精神世界的贫瘠 |
二、“像一片落叶低到尘埃里”:反思生命品格的流失 |
第二节 张扬超越现实的洒脱与热血 |
一、“劳动者最光荣”:劳动价值的自我实现 |
二、“打碎现实的枷锁”:对人生理想的不懈追求 |
三、“在一个荒芜的地方崛起”:崛起的当代新工人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四、依苹热线之打工诗札(论文参考文献)
- [1]论当代“新工人诗歌”创作主题的多元性[D]. 王欣怡. 江南大学, 2018(01)
- [2]《创业者》二十 周年特辑[J]. 本刊编辑部. 创业者, 2002(08)
- [3]依苹热线百期感语[J]. 依苹. 创业者, 2001(09)
- [4]依苹热线之打工诗札[J]. 陈小雅. 创业者, 20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