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乳增康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乳腺增生,乳腺,性激素,受体,胶囊,颗粒,延胡索。
乳增康论文文献综述
王志华,张丽芬,宋阿凤,卢艳,张萌[1](2012)在《“乳增康颗粒”治疗乳腺囊性增生病40例临床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乳腺囊性增生病(cystichyperp lasiaofbreast)是妇女最常见的乳房疾病,多发于30~50岁中年妇女,发生率高达30%~50%[1-3]。目前认为本病多与内分泌失调及精神因素有关。孕激素分泌减少,雌激素相对增多,是本病的重要病因。该病发生恶变的危险性较正常妇女增加2~4倍[3],我国于1987年已将其列入癌前病变之一。2008年5月~(本文来源于《江苏中医药》期刊2012年06期)
姜富春[2](2011)在《乳增康胶囊治疗乳腺增生200例》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乳增康胶囊治疗乳腺增生病的治疗价值。方法选择200例病人内服乳增康胶囊与60例内服乳癖消观察对照,两组均服30 d为1疗程,判定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4.00%,对照组总有效率88.33%,疗效比较p<0.01,差异有非常显着的意义。结论乳增康胶囊治疗乳腺增生疗效满意,具有疗效好,服用方便,实惠,是治疗本病的有效方药,值得临床开发利用。(本文来源于《陕西中医学院学报》期刊2011年01期)
宋阿凤,王志华,赵妍[3](2008)在《乳增康颗粒治疗肝郁肾虚型乳腺囊性增生病的作用机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乳腺囊性增生病(cystichyperp lasiaofbreast),称慢性纤维囊性乳腺病(chronicfi brocystic disease breast),属中医的乳癖范畴,是妇女最常见的乳房疾病。多发于30~50岁的中年妇女,发生率高达30%~49.3%。现代医学认为,乳腺作为靶器官受到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多个环节,多种因素的作用,乳腺囊性增生病的发生与周期性内分泌激素失调或乳腺组织对激素的敏感性异常密切相关。而周期性内分泌激素失调(本文来源于《2008年中医外科学术年会论文集》期刊2008-04-01)
宋阿凤,王志华,赵妍[4](2007)在《乳增康颗粒治疗肝郁肾虚型乳腺囊性增生病的作用机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乳增康颗粒治疗肝郁肾虚型乳腺囊性增生病的作用机理。方法将48 例乳腺囊性增生病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4例,对照组24例。治疗组24例给予院内制剂乳增康颗粒治疗;对照组24例给予乳块消颗粒治疗;并记录患者症状及测血清雌、孕激素水平。疗前与疗后采用乳腺彩超观察患者乳腺肿块大小变化。两组均服药两个月经周期,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91.67%,对照组81.50%。且治疗组患者雌二醇有所下降,孕酮相对升高,与疗前比较有显着差异。结论乳增康颗粒治疗乳腺囊性增生疗效肯定,具有明显的止痛,消肿作用。(本文来源于《第十叁次全国中西医结合疡科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期刊2007-12-01)
王延茂,郭小民[5](2007)在《乳增康治疗乳腺增生症120例》一文中研究指出1临床资料120例均为门诊病例,其中已婚105例,未婚15例;年龄22~29岁25例;30~39岁85例,50岁以上10例;双侧发病76例,单侧发病44例。全部病例均符合《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乳癖”的诊断标准[1]。排除乳腺纤维瘤等其他乳腺疾病。2(本文来源于《中国中医药科技》期刊2007年04期)
佘延芬,王恒树,杨健,马小顺,霍永利[6](2005)在《乳增康治疗乳腺增生病的临床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2000-06~2004-06,我们应用王彦田教授经验方乳增康治疗乳腺增生病60例,并与乳癖消片治疗60例进行对照观察,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诊断标准参照1987年首次全国乳腺病南通会议制定的标准[1],并采用近红外仪扫描、钼靶X线摄片、B超、细(本文来源于《河北中医》期刊2005年12期)
王彦田,佘延芬,王恒树,霍永利,马小顺[7](2005)在《乳增康对大鼠乳腺增生病理组织模型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中药复方乳增康对乳腺增生大鼠模型乳腺组织病理形态学影响,以此做为该复方防治乳腺增生病的病理学基础。方法肌肉注射苯甲酸雌二醇造模,同时各组均以灌胃方法给药,每日1次,30d后对乳腺进行病理组织学检查,并取血分离血清,行放射免疫法(RIA)测量性激素水平。结果高剂量组与低剂量组、对照组与模型组比较,腺泡数量、导管分支以及腔内分泌物明显减少,腺泡、导管管腔变小,其中高剂量组较低剂量组和对照组变化更为明显。结论中药复方乳增康能抑制乳腺增生,明显改善乳腺增生大鼠模型乳腺组织的增生状态。(本文来源于《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期刊2005年05期)
佘延芬,马小顺,王彦田,霍永利,王恒树[8](2005)在《乳增康对乳腺增生模型大鼠内分泌-免疫系统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乳增康(主药:淫羊藿、熟地黄、柴胡、青皮、瓜蒌、当归、乳香、莪术、麻黄、白芥子等 )治疗乳腺增生病的机理, 40只Wister大鼠均分为 5组:正常组,模型组,对照组,乳增康高低、剂量组,后 4组以隔日肌注苯甲酸雌二醇法(共 15次)造模,同时灌胃予相应药物(模型组予生理盐水),每日 1次, 30d后处死大鼠、取血清RIA测定E2、PRL、P、T、FSA;取脾、胸腺称重并计算脏器指数。结果:模型组E2、FSH高于正常组,P、T低于正常组,叁个用药组的上述指标介于正常组与模型组之间;模型组脾脏指数、胸腺指数均降低,各用药组的 2个脏器指数有所升高;乳增康高、低剂量组间有一定量-效趋势,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不明显。提示,调整内分泌功能,提高细胞免疫功能,可能是该方的作用机理之一。(本文来源于《上海中医药杂志》期刊2005年01期)
刘禹,郭五保,顾莹,王花红,钟东会[9](2004)在《HPLC法测定乳增康舒胶囊中芍药甙的含量》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 建立乳增康舒胶囊中芍药甙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采用Kromasil C18(200mm×4.6mm,5μm)不锈钢色谱柱,乙睛-水[其中φ(乙睛)=12%,φ(水)=88%]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30nm。结果 线性范围为0.5862~2.9310μg,r=0.9999(n=5),平均回收率为100.7%,RSD为1.8%(n=6)。结论 本法分离效果好,专属性强,操作简便、准确,可用于乳增康舒胶囊的质量控制。(本文来源于《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期刊2004年02期)
霍永利[10](2003)在《乳增康离子导入治疗乳腺增生病的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对乳腺增生大鼠血清激素、各脏器指数以及雌、孕激素受体的观测,探讨血清激素、各脏器指数以及雌、孕激素受体与本病发病的关系,并进一步分析外用乳增康离子导入对乳腺增生病的治疗作用机理。方法:本实验采用SD雌性成熟未孕大鼠40只,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乳癖消对照组(以下简称乳癖消组)、乳增康组。除空白组外,其余3组每间隔一日肌肉注射苯甲酸雌二醇(0.8mg/kg)一次,空白组同样方式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造模同时,乳癖消组每日灌服乳癖消;乳增康组每日离子导入一次;空白组和模型组每日离子导入等体积的蒸馏水。共30天后处死,取血分离血清,用放射免疫法(RIA)测量雌二醇(E2)、泌乳素(PRL)、孕酮(P)、睾酮(T)、促滤泡生成素(FSH)等生殖激素水平;测量乳房的大小,脾脏、胸腺、子宫、卵巢等器官的重量,并计算脏器指数;取乳腺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并采用免疫组化的方法观察乳腺组织ER、PR含量的变化。结果:1.各组大鼠平均每日进食量无明显差异(P>0.05)。2.各组大鼠体重治疗前后及组间比较无明显变化(P>0.05)。3.各组大鼠乳房大小经统计学处理,空<WP=4>白组与模型组比较,乳癖消组、乳增康组与模型组比较,乳增康组、乳癖消组比较均有显着差异(P<0.05)。4. 各组大鼠各脏器指数经统计学处理,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的子宫系数显着增加(P<0.01)。与模型组相比,乳增康组和乳癖消组均显着减少(P<0.01)。乳增康组与乳癖消组之间差异有显着意义(P<0.01),而乳增康组与空白组之间无显着性差异(P>0.05)。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的脾脏系数明显减少(P<0.01),与模型组相比,乳增康组和乳癖消组则显着增加(P<0.01),乳增康组比乳癖消组效果更优(P<0.01)。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胸腺系数显着减少(P<0.01),乳增康组和乳癖消组明显高于模型组(P<0.01),而乳增康组与乳癖消组之间差异无显着性意义(P>0.05)。5. 各组大鼠血清生殖激素水平经统计学处理,模型组血清E2水平显着高于空白组,与模型组相比,乳增康组、乳癖消组的E2含量则显着减少(P<0.01),乳增康组又明显低于乳癖消组(P<0.01)。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血清P水平显着减少(P<0.01),与模型组相比,乳增康组和乳癖消组P水平显着增加(P<0.01),乳增康组与乳癖消组差异有显着意义(P<0.01)。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血清FSH明显增高(P<0.01),与模型组相比, 乳增康组、乳癖消组的FSH含量则显着减少(P<0.01),乳增康组和乳癖消组之间差异无显着性意义(P>0.05)。本实验对PRL及LH、T无明显影响。6.病理组织变化观察,模型组大鼠乳房增大,乳腺增生呈弥漫性,乳腺的腺泡及导管大量增生,小叶内腺泡密集,大小不等,腺泡腔扩大,导管<WP=5>扩张,分枝繁茂,导管腺腔内扩大,腔内出现大量分泌物。乳增康组、乳癖消组与模型组比较可抑制腺泡数量以及腔内分泌物的增多,还可抑制腺泡、导管管腔变大,其中乳增康组较乳癖消组作用明显。7. 各组大鼠乳腺组织ER、PR阳性细胞数量观察,模型组的ER、PR阳性细胞数量较空白组显着增多;乳增康组、乳癖消组与模型组相比,可抑制ER、PR阳性细胞数含量;其中乳增康组较乳癖消组作用明显。结论:实验结果表明,乳增康离子导入具有明显改善乳腺组织增生的作用,其可能机理是:1.电离子治疗仪直接将中药离子导入病灶,更快捷地直捣病巢,解除气滞、血瘀、痰凝等病理变化。2.在热辐射作用下,人体深部组织的毛细血管扩张,血液循环加快,促进了新陈代谢,改善组织营养。3.通过降低大鼠乳腺组织局部ER、PR含量使乳腺组织对E2的敏感性下降,从而减弱雌激素在靶细胞上的生物学效应,产生抑制和治疗乳腺增生的作用。4.通过降低雌激素诱导的HDB大鼠血清E2、FSH水平,升高P水平,使外源性激素造成的大鼠体内激素紊乱状态得到恢复。5.提高机体的细胞免疫功能,使其能有效的识别、抑制和清除增生细胞,加快乳腺组织的恢复。(本文来源于《河北医科大学》期刊2003-03-01)
乳增康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分析乳增康胶囊治疗乳腺增生病的治疗价值。方法选择200例病人内服乳增康胶囊与60例内服乳癖消观察对照,两组均服30 d为1疗程,判定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4.00%,对照组总有效率88.33%,疗效比较p<0.01,差异有非常显着的意义。结论乳增康胶囊治疗乳腺增生疗效满意,具有疗效好,服用方便,实惠,是治疗本病的有效方药,值得临床开发利用。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乳增康论文参考文献
[1].王志华,张丽芬,宋阿凤,卢艳,张萌.“乳增康颗粒”治疗乳腺囊性增生病40例临床研究[J].江苏中医药.2012
[2].姜富春.乳增康胶囊治疗乳腺增生200例[J].陕西中医学院学报.2011
[3].宋阿凤,王志华,赵妍.乳增康颗粒治疗肝郁肾虚型乳腺囊性增生病的作用机理研究[C].2008年中医外科学术年会论文集.2008
[4].宋阿凤,王志华,赵妍.乳增康颗粒治疗肝郁肾虚型乳腺囊性增生病的作用机理研究[C].第十叁次全国中西医结合疡科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2007
[5].王延茂,郭小民.乳增康治疗乳腺增生症120例[J].中国中医药科技.2007
[6].佘延芬,王恒树,杨健,马小顺,霍永利.乳增康治疗乳腺增生病的临床研究[J].河北中医.2005
[7].王彦田,佘延芬,王恒树,霍永利,马小顺.乳增康对大鼠乳腺增生病理组织模型的影响[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5
[8].佘延芬,马小顺,王彦田,霍永利,王恒树.乳增康对乳腺增生模型大鼠内分泌-免疫系统的影响[J].上海中医药杂志.2005
[9].刘禹,郭五保,顾莹,王花红,钟东会.HPLC法测定乳增康舒胶囊中芍药甙的含量[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04
[10].霍永利.乳增康离子导入治疗乳腺增生病的实验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03